Kinder Brauchen Rituale
作者 | Melanie Grässer/ Eike Hovermann |
---|---|
出版社 |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每個孩子都需要家庭儀式: 德國家長必備教養經典, 運用儀式教養法教出獨立規律, 與家人感情親密的孩子。:儀式,孩子很吃這套!德國幼教老師、兒童心理專家齊聲推薦!從學齡 |
作者 | Melanie Grässer/ Eike Hovermann |
---|---|
出版社 |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每個孩子都需要家庭儀式: 德國家長必備教養經典, 運用儀式教養法教出獨立規律, 與家人感情親密的孩子。:儀式,孩子很吃這套!德國幼教老師、兒童心理專家齊聲推薦!從學齡 |
內容簡介 儀式,孩子很吃這套!德國幼教老師、兒童心理專家齊聲推薦!從學齡前小小孩至國中青少年都適用的「儀式教養法」在生活中建立儀式,不需吼叫碎念就能養出規律獨立的孩子!◎如果生活中没有儀式那麼家長、老師必定很絕望◎幼教老師、兒童心理專家與家長群們共同撰寫◎100則以上適用家庭且效果極佳的經典儀式◎「儀式」能帶給孩子什麼?●幫助孩子獨自入睡。(參考睡前儀式)●讓孩子好好吃飯。(參考飯前儀式)●儀式讓孩子規律生活。(參考日常生活儀式)●儀式能促使孩子獨立。(參考兒童房相關儀式)●儀式降低了孩子的恐懼感。(參考面對恐懼儀式)●儀式能化解手足爭吵。(參考和解儀式)●儀式有助於學習力且能增進孩子的專注力。(參考面對考試的儀式)●儀式有助於增加家人間的親密感。(參考抱抱儀式)●總結來說,儀式能讓你的孩子擁有強健的人格,而且還會負責讓他們健康長大。◎什麼是「家庭儀式」?儀式是在特定的情境或時間點,所做的「有意識的行為重複」。如:固定的洗澡程序、用餐程序,每年生日慶生、過年給紅包……不間斷持續且固定重覆的行為,都是一種儀式。儀式有著特定的規則,且流程固定。不要小看這些重覆的事,正是這種不斷反覆的重複行為,能幫助孩子去形塑、體驗日常生活,並建立秩序。在幼兒園裡如果没有儀式,老師是會絕望的!老師無法掌控孩子,孩子也會無所適從。只要一個口號,孩子就能立刻集合,吃飯時間一到,孩子就知道要做什麼,這些都是儀式的作用。既然儀式對孩子這麼有用,同樣的在家中,你也可以採用適合你的孩子的家庭儀式。本書由幼教老師、兒童心理專家撰寫,且收錄家長施行多年、效果極佳,確實能在家庭中施行的教養經典。書中有許多實用的祕訣,例如:如何讓孩子自己收玩具,如何慶生、適應幼兒園生活……等等。家庭儀式為孩子的生活帶入了一種架構,協助我們自身與家庭建立和諧的生活。◎用「儀式」來教育孩子真的比較容易嗎?當然!因為當事情本來就是如此,而且也一直這樣做,你便不必再和孩子討論某事為什麼得這麼做,不必吼教、碎念、講道理,時間一到,孩子自然知道該做什麼。◎儀式該如何施行?●首先當父母的你們得一起思考想進行怎樣的儀式,來幫助孩子建立某種秩序或問題。●不要立刻嘗試施行一堆儀式,而是以兩個為單位開始進行。●不要大張旗鼓的宣告要施行儀式,而是悄悄的將之置入日常生活流程中。【起床儀式】--專治有起床氣的小孩早上孩子總是叫不起來?美好的早晨總是在哭鬧與吼叫中度過?關於起床,你可以建立一套非常美好的個人起床儀式,下面是我們一個協同作者的例子:「早上我會溫柔的喚醒女兒,慢慢的拉高百葉窗,然後輕柔的撫摸她的頭髮,給她一個吻,在女兒逐漸清醒的那段時間,我開始準備早餐,於此同時我會讓兒童房的門是開著的,這樣她就能聽到聲音,不會想翻個身繼續睡下去。即便女兒比我早醒來,她還是會躺在床上,因為她很享受這個我們每天早上都會做的儀式,她不想錯過。」【收拾玩具儀式】--讓孩子主動收拾玩具孩子的遊戲室總像戰場或垃圾堆?請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套例行的收拾程序,讓秩序可以建立。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創作一首「收拾之歌」,然後每次收拾整理時就一起唱這首歌,或著運用家長們提供的小點子:「我們家在晚飯前孩子得收拾玩具。我會提前十分鐘宣布,然後設定好煮蛋用的計時器,計時器一響,所有人就要一起收拾整理。然後再將計時器設定十分鐘,整理的時間不能超過十分鐘,同時我也會一邊留意這段時間內的整理情形。」「晚上我們會舉辦整理比賽。我女兒必須整理她的房間,而我則把碗盤放入或拿出洗碗機,以及做完其他家事,贏的人可以選晚上要講的睡前故事。」【冷靜儀式】--每當孩子情緒高漲時孩子生氣時,通常什麼話都聽不下去,在幼兒園裡通常會有一張「冷靜沙發」,情緒高漲的孩子必須坐在沙發上一段時間。「每當我女兒又開始生氣而且我幾乎無法接近她的時候,我會放一隻生氣羊在她肩上。因為她常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生氣,因此我們把過錯推給生氣羊,是牠讓她變得這麼壞的,接著我們會用許多的幽默方式去擺脫牠,然後所有的憤怒就如同被吹走一樣煙消雲散。」【生日儀式】--讓孩子感受自己的存在是美好而幸福的儀式有著極大的力量,它能夠把特殊的慶典變得更美好。「全家人一起唱歌喚醒壽星,用「生日快樂歌」來取代早晨鬧鐘,也可以在生日歌中,加入孩子的名字,並在通往禮物桌的走道上沿路排放蠟燭。」「請將壽星的座位裝飾一番,可以利用如花朵或自製的生日吊飾等。從早晨就開始為孩子美化這一天。生日對孩子來說是個非常特別的日子,在這種日子裡,孩子應該也要有非常特別的感受。」「我每年過生日,爸媽都會準備個生日蛋糕,並點上蠟燭,而我的家人永遠都會唱同一首歌,即便我已成為青少年,他們還是依舊如此。我一直都很喜歡這件固定不變的事,如今我也會為我的孩子準備個生日蛋糕。」一個美好的生日儀式,會讓孩子永生難忘,並且能永遠感受到家人的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梅蘭妮‧葛列瑟( Melanie Grässer) 心理學碩士,在利普施塔特市(Lippstadt)開設私人診所,專職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療工作。 艾克‧霍佛曼(Eike Hovermann)幼兒教育學校(Akademie für Kindergarten, Kita und Hort)的創立者與負責人。■譯者簡介林硯芬東吳大學德文系碩士班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聽擊者》、《夏娃的覺醒》、《神祕靛熱》等書。
產品目錄 前言親愛的家長與未來的家長們Chapter1儀式是什麼?有何作用?儀式如何運用在日常作息中?儀式與規矩儀式如何簡化生活,並產生歸屬感儀式物何時發揮作用?效果持續多久?儀式可能會造成傷害儀式該如何施行?Chapter2媽媽的一天是這樣過的早晨中午晚上週末--和平日不同Chapter3祝你用餐愉快餐桌上的儀式開飯詞與餐前禱告健康的飲食早餐午餐點心時間晚餐特別餐與節慶餐孩子沒食慾時怎麼辦?甜食Chapter4玩水時間到了洗手洗臉沐浴抹乳液刷牙Chapter5兒童房的秩序孩子的房間獨自睡覺敲門和兄弟姐妹共用房間Chapter6一步步探索世界各個成長階段面對分離恐懼的處理方式從尿布到小馬桶和奶嘴說再見牙仙子強化孩子的自信心Chapter7教育,就是這麼簡單寵愛無聊電視的魅力分擔家事家庭會議手足之間Chapter8來,抱抱道別和問候做得很好給予安慰坐在懷裡Chapter9什麼都不怕化恐懼為勇氣害羞Chapter10爭吵和和解發展自己的方法和解道歉,是項重要的儀式成為榜樣Chapter11上幼兒園囉上幼兒園對孩子有好處嗎?上幼兒園前的準備分離焦慮幼兒園門口的道別幼兒園裡的問候儀式與其他儀式幼兒園放學囉幼兒園的最後一年從幼兒園畢業了Chapter12終於上小學了為第一天上學做準備入學禮物袋入學今天在學校過得如何?簡單又有效率的完成家庭作業害怕上學:以儀式戰勝成績壓力與學習障礙面對考試的儀式小學畢業與繼續升學Chapter13放長假囉期末成績出外旅遊到異國旅行想家孩子獨自去旅行當假期接近尾聲旅程照片集Chapter14和家人共度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你知道四季全家福照嗎?Chapter15特殊的慶祝活動和節日孩子的生日其他家庭成員的生日命名日家族慶祝活動與宗教有關的節慶其他宗教信仰及文化節慶其他習俗特別的活動與市集Chapter16未曾出現過或特殊的情況孩子的煩惱與憂慮生病疼痛時可以使用的儀式看醫生獲得力量搬家新的家庭成員歡迎新生兒父母離異面對死亡與悲傷當寵物過世時Chapter17保持運動的習慣讓孩子喜歡運動全家一起運動參加運動社團Chapter18音樂讓一切變得更簡單唱歌跳舞孩子的表演Chapter19全家一起玩的小遊戲跳房子遊戲猜拳遊戲模仿遊戲車上的遊戲Chapter20給爺爺奶奶的建議Chapter21創造屬於你們的儀式後序非關結語讀者的信關於身心障礙的孩子
書名 / | 每個孩子都需要家庭儀式: 德國家長必備教養經典, 運用儀式教養法教出獨立規律, 與家人感情親密的孩子。 |
---|---|
作者 / | Melanie Grässer Eike Hovermann |
簡介 / | 每個孩子都需要家庭儀式: 德國家長必備教養經典, 運用儀式教養法教出獨立規律, 與家人感情親密的孩子。:儀式,孩子很吃這套!德國幼教老師、兒童心理專家齊聲推薦!從學齡 |
出版社 / |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8950580 |
ISBN10 / | 9578950586 |
EAN / | 9789578950580 |
誠品26碼 / | 2681660151004 |
頁數 / | 27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2X17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儀式,孩子很吃這套!
德國幼教老師、兒童心理專家齊聲推薦!
從學齡前小小孩至國中青少年都適用的「儀式教養法」
在生活中建立儀式,不需吼叫碎念就能養出規律獨立的孩子!
自序 : 親愛的家長與未來的家長們:
「儀式」這個語詞會讓你聯想到遙遠南方小島上的土著、印第安人或巫師嗎?
其實「儀式」並非只是某種典禮的形式,你自己非常有可能在孩提時代就有過與儀式相關的美好經驗,甚至直到今日你還想將它繼續傳遞下去。
你一定也有屬於自己的儀式吧!在淋浴前喝杯咖啡、穿襪子先穿左腳、早晨禱告、看報紙從後面開始看起,甚至是在褲子口袋裡塞入護身符等等,這些都是儀式。
儀式基本上「只是」有意識的行為重複,但正是這種不斷反覆的行為,能讓我們幫助孩子更有意識的去規畫、體驗日常生活。經由這種有意識的重複,能為日常生活建立起秩序,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也會有意識並且主動去接受這些秩序。
你是否也曾經遇過,孩子們希望某事能一再發生,而這些事情常常有著特殊的前提條件。舉例來說:「媽媽,我們必須把襪子掛起來才行啊!聖誕老公公明天會來!」
儀式是不斷重複的行為,儀式對我們的生活來說,能夠帶給我們正面的效果。這種效果起於對微小事件的重視,接著會擴及大的、美好的經驗,如:聖誕節或生日等,即便面對困境,正確的儀式甚至能帶來幫助,讓人們能更容易克服。
不過,你並非一定要在生活中施行書中所提到的所有儀式,這些儀式只是例子,我們希望的是,你能(在書中)找到某些適用於自己家庭的儀式,或是進一步發展出屬於自家的美好儀式。
或許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你會想起自己小時候曾經使用過的儀式,如果你對這些儀式記得不那麼清楚的話,別忘了去問問你的父母或祖父母,丟失了這些儀式傳統,是非常可惜的事。
我們知道本書中的一些章節對某些人來說不見得那麼適用,或覺得太老套,甚至心裡會想:「這怎麼可能辦得到?只是理想而已……。」對很多人來說,家庭的日常生活承受著很大的時間壓力與限制,因此有一點很重要,我們希望讀者不要將這本書當成一本統計出來的手冊或指南,而是一種啟發。所以請帶著批判之眼來看本書,挑選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內容,再從中修改成適合你孩子的儀式。
預祝你閱讀本書愉快,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你能快樂的進行與維護那些美好的小儀式。
梅蘭妮‧葛列瑟&艾克‧霍佛曼
以及全體專家群
內文 : 兒童房的秩序
每個孩子都夢想著,有屬於自己的房間、王國或藏身的地方,在這裡可以不受干擾的玩樂。而這樣的地方正提供了孩子機會去發展儀式和規矩,這是很有助益也很有教育意義的。
孩子可以自己規定敲門的方式,如何收拾整理、音樂放多大,甚至是房間顏色。這個王國的國王,可以在裡頭發展他自己的儀式,而且也被允許這麼做,請和你的孩子談一談這些事吧!
孩子的房間
你從過往的經驗可以得知,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在那裡他有空間可以玩,可以收納他的玩具,可以寫功課和睡覺。即使空間很小,但它就是孩子的王國。
不過,孩子的房間往往很快就會變得一團亂,有些父母甚至形容那是戰場或垃圾堆。所以請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套例行程序,讓秩序可以建立。
重要的是,讓孩子有機會去收納與分類他的玩具、遊戲、書籍、玩偶、積木、車子等等物品。
設備
既然所有屬於孩子的東西,全都在這個房間裡了,當然不能少了一塊適合在上面玩的地墊,以及可以收納玩具的收納架。音樂鐘、小夜燈、玩偶和書能夠放在架上,你可以在其中一個架子上放置收納小東西的盒子。不過只有層架是不夠的,還要有許多抽屜、箱子和袋子,讓所有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
請注意,相較於成人的收納盒,孩子的收納盒應該要比預計裝入的物品大上兩倍。換句話說,當盒子裝到半滿時,就表示它已經滿了!這麼一來,才會方便孩子找東西。
TIPP:收納盒
每個盒子分類收納一種玩具,收納盒可以採用塑膠或木製的。請在盒子上面貼上收納物的圖片,好讓盒子裡裝的東西一目了然。最好和孩子一起製作這些圖片,這麼一來,孩子不但可以在你的幫助下完成圖片,還能帶入自己的點子和願望,這將會很有趣,孩子立刻就會投入其中,當他在收拾整理時也會獲得更多樂趣。
TIPP:對兒童房有幫助的元素
舒適的閱讀角落
請將書架放置在床邊或舒服的沙發附近,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自然的讓「閱讀」和「舒適」產生連結。請像書店一樣,以正面展示書籍,讓它們能一目了然並促使孩子想去翻看,這裡也是放置層架與安撫玩偶的最佳場所。
音樂角落
錄音機、音響以及相關的錄音帶、音樂光碟等,同樣適合放在一起。如果孩子正在學某種樂器,最好在家中為他特別安排一個練習的地方,不在一堆玩具當中練習橫笛,他能更專心。
娃娃全都睡在床上
三歲以下的孩子就已經很喜歡分類了,請利用這點並向孩子建議:「娃娃全都睡在嬰兒床上」、「車子停在窗台上」等。如果孩子能自己決定物品的位置,往後他會更容易遵守這些規則。
房間的常規與遊戲規則
永遠都要記得一則在幼兒園內理所當然的規定:一次只能玩一種玩具。如此一來,孩子自然而然就擁有更多時間去玩他真正在玩的玩具,而不是花時間去整理那些丟得到處都是的玩具。
TIPP:使用幼兒園裡那些必須遵守的規定
‧夾克和鞋子要放在外面,書包和提袋要拿進房間。
‧每個人離開浴室和廁所時都要將之恢復原狀。
‧髒衣物每天都要丟進洗衣籃裡。
【中標】
整理收拾
在整理收拾這件事情上,請不要期待孩子會帶來奇蹟,也永遠不要把整理當成處罰。
沒有孩子能夠獨自收拾整理乾淨,因此請伸出援手,但別幫他把所有事情做完,即便他不滿意的發牢騷或拖拖拉拉的收拾亦然。
TIPP:這樣協助孩子收拾
幫孩子準備一個適合他身高的掃把或畚箕,讓他在整理時一起幫忙,他一定會很樂意。這麼做不但能讓他在開心又有趣的情況下學會打掃,日後他自己也會樂於打掃。
對於來家裡作客的孩子,也請讓他們一同加入整理的行列。活動一開始就要先預告最後大家要一起收拾,結束前十五分鐘再提醒一次。
收拾整理小口訣
「三、二、一,停止遊戲,大小朋友一起來整理,十五分鐘收整齊!
三、二、一,停止遊戲,大小朋友一起來整理,十分鐘內收整齊!
三、二、一,停止遊戲,大小朋友一起來整理,五分鐘內收整齊!
三、二、一,停止遊戲,大小朋友一起來整理,現在立刻收整齊!」
沒聽過這口訣的人遲早會在幼兒園裡聽到,對孩子來說,在幼兒園裡有效,在家中同樣會有效,但這也需要父母協助規律練習直到順利成功為止。
或許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創作一首「收拾之歌」,然後每次收拾整理時就一起唱這首歌,當然也可以運用我們提供給你的一些小點子:
「我們家在晚飯前孩子得收拾玩具。我會提前十分鐘宣布,然後設定好煮蛋用的計時器,計時器一響,所有人就要一起收拾整理。然後再將計時器設定十分鐘,整理的時間不能超過十分鐘,同時我也會一邊留意這段時間內的整理情形。」
「晚上我們會舉辦整理比賽。我女兒必須整理她的房間,而我則把碗盤放入或拿出洗碗機,以及做完其他家事,贏的人可以選晚上要講的睡前故事。」
把收拾整理當成一場慶典,也會是個很棒的儀式。你知道「大家來找碴」這個有趣的遊戲嗎?
和孩子一起收拾整理時故意製造一些錯誤,例如:把玩具車放在積木箱子裡,看看孩子會有什麼反應。通常孩子會告訴你正確答案,而這會讓孩子(與父母)獲得許多樂趣,同時也是一種有趣的整理儀式。
或者你是否曾舉辦過展覽呢?
如果孩子動手做出了某個很棒的作品,每天晚上卻必須將它們毀壞並收拾整理起來,那就太可惜了。請幫這些作品如「芭比衛生紙捲筒城堡」或「樂高幽浮的進擊」弄個展示空間,擺放在像是某個空層架或衣櫃上方等。
每項物品都有專屬位置,不然就做個儲藏空間
只有在每項物品都放在應該放置的位置時,收拾整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好。因此請你定期和孩子一起整理孩子的房間。
整理孩子房間時,什麼應該留在房間?什麼應該暫時放到地下室去?什麼應該送人或賣掉?什麼該丟掉?不管任何事都應該和孩子一起決定。
請立刻丟掉壞掉的繪本、撕毀的雜誌、乾掉的彩色筆與斷掉的鉛筆等物,讓孩子的囤積病沒機會發作。
請在整理與除舊時和孩子一同實踐「極簡法則」(這意味著東西要盡可能的簡單)。如果購入了某樣新品,就必須丟棄某樣舊物。每當「寶寶玩具」在收拾清理時被清出兒童房間,取而代之的是「給大孩子」的東西時,孩子通常都會感到很驕傲。和孩子一起在兒童房裡找個放置新品的好地方,如此一來他們便能學會要自己負責去維持秩序,而你就能一勞永逸的控制住兒童房的混亂了。
TIPP:實用的廢物箱
告訴孩子廢物箱在整理東西時的意義。已經沒有玩樂價值的玩具(如:健達奇趣蛋裡的公仔、早餐麥片的盒子等),這類東西就應該放入廢物箱。等你三個月後把箱子拿給孩子看時,他將會興奮的玩起某些已被遺忘的東西,然後再將其他東西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