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痛對症導航 | 誠品線上

本気で治したい人の股関節痛 (最新版)

作者 伊藤晴夫/ 田中尚喜/ 監修
出版社 楓葉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髖關節痛對症導航:髖關節痛檢查X診斷X治療專書,全面剖析髖關節痛誘因及治療法。【本書特色】◎一單元一跨頁,從檢查、診斷、治療到術後復健程序分章解析,對症導航。◎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髖關節痛檢查X診斷X治療專書,全面剖析髖關節痛誘因及治療法。◎一單元一跨頁,從檢查、診斷、治療到術後復健程序分章解析,對症導航。◎大量插圖+表格,將艱深的醫療術語化作簡易圖示,無醫學背景也能輕鬆理解病因。◎下半身疼痛症狀&退化程度評估,自行判斷髖關節痛的進展程度。◎坐姿、生活姿勢建議,改善血液循環,抑制疼痛惡化。◎3大切骨矯正術、人工關節手術處理法圖示說明。「強化肌力」+「改善日常生活習慣」為克服髖關節痛的最佳解答!【各時期髖關節退化症狀】●初期髖關節退化:雖然有髖臼發育不良問題,但關節軟骨沒有磨損,一切正常。●前期髖關節退化: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空隙越來越狹窄,長時間或長距離行走後會感到疼痛。●行進期髖關節退化:軟骨逐漸磨損,骨骼互相碰撞的部位長出骨刺。過度負荷導致骨頭壞死,形成骨囊腫,出現長短腳、跛行等症狀。●末期髖關節退化:關節軟骨逐漸磨損殆盡,骨頭與骨頭之間碰撞,進而刺激骨刺與骨囊腫的形成,所有移動雙腳的動作都會造成疼痛。【造成骨間空隙消失的原因】●肌力衰退:增齡與運動不足,造成支撐髖關節的肌肉逐漸衰退,沒有足夠的肌力支撐身體,重力壓迫下會導致骨間空隙縮小。●肥胖:肥胖體型會增加髖關節的負荷,沒有足夠的肌肉量可支撐超標體重時,關節空隙會逐漸縮小。●髖關節變形:當部分髖關節的負荷過度時,關節軟骨不斷磨損,進而導致關節空隙變狹小,最具代表性的疾病就是「髖臼發育不良」。●免疫系統出問題: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是因為自身的免疫系統出問題,導致免疫細胞誤擊軟骨,進而造成關節空隙縮小。●血流出現異常:血流異常使血液無法順利輸送至股骨頭,造成股骨頭壞死。這時髖關節若乘載過度負荷,致使壞死的股骨頭崩裂,關節空隙便會完全消失。【減輕日常生活對髖關節負荷的姿勢】●坐姿:淺坐座椅上,雙手置扶手,站起身時要善用扶手立起膝蓋,然後踏出健側腳。●做菜:流理臺若過低,不自然的姿勢會帶給髖關節極大的負荷。建議準備一把好作業且高度適中的椅子,減少彎腰料理食材的時間。●吸地掃地:髖關節在身體直立的姿勢下,能輕鬆以較小的力量支撐全身重量,所以須避免彎腰,清理家裡時使用魔布拖把、長柄掃把等等。●穿脫襪:屈膝並貼近胸口,恐也會引發疼痛,先將身體偏向椅子一側,向後屈膝再穿或脫掉襪子,且上半身至膝蓋應保持一直線。【3大切骨矯正術】●旋轉髖臼切骨術適應症:有髖臼發育不良問題,軟骨未磨損手術內容:截斷部分骨盆骨,矯正髖臼的方向,直到髖臼能確實包覆股骨頭。患者於25歲之前進行這項手術的話,通常術後的恢復情況都很不錯。●內翻切骨術適應症:軟骨磨損,股骨頭突出髖臼外手術內容:截斷部分內側的股骨,矯正股骨頭方向。要趁股骨頭雖有壞死現象、卻尚未崩裂之前,進行手術。●外展切骨術適應症:軟骨磨損,關節空隙非常狹窄手術內容:透過截斷部分外側的股骨,使股骨頭正上方的空隙能變大。病勢尚未嚴重到須要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之前,多半會先採取外展切骨術這種因應對策。【人工關節手術】適應症:罹患末期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或類風溼性關節炎而深受劇烈疼痛所苦的患者手術內容:以金屬球頭+聚乙烯(PE塑膠)襯墊組合的人工髖關節,取代病變的髖臼與股骨頭的手術。得先拿掉股骨頭與骨盆上有問題的部位,並在股骨內部鑿開一個空間,嵌入人工關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伊藤晴夫/監修メディカルガーデン整形外科院長。1971年畢業於岐阜大學醫學部,1976年起任職於東京厚生年金醫院整形外科,曾任整形外科部長、副院長。亦曾兼任奧運強化醫療小組的成員,治療過為數眾多的運動選手。2012年起任現職至今。專長為髖關節等人工關節的研究與臨床醫學,著有《つらい腰の痛みが消える 寝たきりにならない生活習慣》(二見書房出版)、監修《首‧肩‧腰‧ひざの痛みをなんとかしたい!解消&予防》(西東社出版)等。田中尚喜/監修東京厚生年金醫院復健科技師長,物理治療師。1987年畢業於岩手復健學院,1989年起任職於東京厚生年金醫院復健科,2005年起任現職至今。在運動和鞋子方面有自成一格的見解,常於雜誌、電視上大力推廣。著有《百歳まで歩く》(幻冬舎出版)、《腰痛、下肢痛のための靴選びガイド—からだにあった正しい靴を履いていますか—》(日本医事新報社出版)等。■譯者簡介龔亭芬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關節出現異常時,日常活動容易誘發疼痛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持續進展運動與改善生活習慣能有效緩解疼痛1 檢查 一走路就痛是身體發出的SOS下半身的疼痛,原因可能出在髖關節髖關節異常會增加下半身的負荷確認下半身的疼痛與變形情況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異狀動作不如以前靈活時,要特別注意檢查一下會造成疼痛的動作依據疼痛方式推斷疾病可能20多歲就開始出現症狀關節形狀、過往病史,體型和年齡都是變因檢測罹患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儘早接受骨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透過問診瞭解自覺症狀,以視診與觸診加以診斷記錄出現疼痛反應的部位透過觸診檢查髖關節的動作與狀態透過觸診直接確認髖關節的熱度與可動範圍X光與MRI有助於詳細且正確的診斷透過X光檢查確認髖關節外觀與關節空隙追加MRI、CT檢查及血液檢查造成疼痛的主因是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軟骨逐漸磨損,骨間空隙越來越狹窄及早開始以運動為主的保守療法,避免傷身的外科手術髖關節疼痛,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血液供應不良造成股骨頭壞死類風溼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系統失常造成除了髖關節外,腰部和肌肉都可能是病灶細菌感染或外傷引發髖關節疼痛Column 令人混淆的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與坐骨神經痛2 運動 鍛鍊臀部與大腿內側減輕髖關節負荷肌力不足會引發髖關節疼痛運動不足與肥胖加速髖關節疼痛惡化務必藉助臀部和雙腿的肌肉來減輕負荷有氧運動有助減重,減輕髖關節的負荷強化保護髖關節的肌肉,減重有助於減輕負荷低強度的運動才能有效減少體脂肪只要踩自行車踏板,就能增強肌力挑選合適的自行車,強化肌力無負擔使用飛輪車,可以自行設定運動強度肥胖的人可嘗試水中運動對髖關節負荷最小的有氧運動運動之前先確實掌握適當的運動強度過度運動恐加劇疼痛從年齡計算運動中的最佳心跳數每天自我鍛鍊,持續強化肌力持續進行鍛鍊,打造容易長肌肉的體質依序進行基礎鍛鍊,身體不留疲憊強化肌力前,先確認疼痛與身體狀況量力而為,以不誘發疼痛為原則運動前先自我檢測血壓與髖關節狀況伸展運動有助於放鬆僵硬的肌肉伸展運動可增加血流量,擴大關節可動範圍使關節順利滑動的伸展運動鍛鍊臀部肌肉,使骨盆維持在正常位置維持骨盆與股骨間的空隙,有助預防疼痛發生鍛鍊臀部肌肉的鍛鍊操走路姿勢正確可讓髖關節的負荷降至最低走路時善用推進力與支撐力量請檢測自己的走路姿勢先從正確的走路姿勢開始行走時,隨時提醒自己走路姿勢要正確學習正確的走路姿勢之前,先練習倒退走有疼痛症狀者從北歐式健走開始行走時所使用的3條主要肌肉保護髖關節的肌肉,就是行走時所使用的肌肉只要改變姿勢,就能減輕負荷除了正確行走,站立姿勢也有助於鍛鍊肌肉腳底是驅動下半身肌肉的總司令腳底承載體重,肌肉就會動起來適度的訓練與合適的鞋子,讓腳底容易接收刺激強化腳底肌力與腳力,緩解疼痛症狀不自然的動作會增加髖關節的負荷喚醒臀部與大腿內側肌肉的腳底訓練鍛鍊腿部肌肉的訓練操Column 針灸或按摩也可以嗎?3 飲食 規律的飲食能有效減輕體重體重增加,負荷隨之倍增髖關節是身體的地基,隨時隨地承載著身體的重量體重每增加1㎏,髖關節的負荷就增加3㎏肥胖帶給身體的其他不良影響以身高與體重比的BMI值衡量肥胖程度從體重與體型掌握身體狀況減重的基本原則是運動搭配飲食控制要緩解疼痛,必須在維持肌力的情況下減輕體重清楚掌握1天所需能量減少能量的攝取,解決肥胖問題造成肥胖的原因是攝取過多熱量重新檢視平時的飲食習慣,選擇不易造成肥胖的方式重新檢視每日的飲食習慣控制醣類和脂質,攝取均衡的營養素每天攝取的飲食,是打造身體的原料透過「飲食日記」掌握每日的飲食內容蛋白質是維持肌肉量的減重關鍵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皮膚和血液的重要成分多花心思在烹調方法上,能有效增加肌肉量攝取鈣質保持骨量骨質密度低容易骨折,肌力衰退會加速骨質流失搭配其他食品一起吃,有效促進鈣質吸收促進血液循環的重要鐵質不僅可製造血液,還可輸送氧氣至全身預存自體血庫,供給手術中的血液需求Column 保健食品能減輕疼痛嗎?4 生活 減少蹲踞動作比較不易誘發疼痛反應日式生活改為西式生活,減輕髖關節負荷髖關節無須大幅度轉動,可減輕負荷的西式生活先從桌椅等身邊的家具開始改變坐在椅子上時,伸直背肌減輕髖關節負荷時,同時勤加鍛鍊臀部肌肉藉助臂力站起身馬桶座高度要超過50㎝以上無須蹲踞的西式廁所,有效減輕髖關節的負荷善用輔助器具,打造容易起坐的如廁空間改掉彎腰做家事的習慣以彎腰的姿勢工作,會讓腰部承受莫大的負荷撿取物品時不彎腰蹲踞時,以健側腳來支撐體重不要轉動髖關節,坐著撿取掉落的物品穿襪子時,將腳倒向外側剛開始出現疼痛的初期階段就藉助輔具以緩解疼痛髖關節隨時保持溫暖改善血液循環可擴大可動範圍,使雙腳更靈活裝修居住環境,增加安全防滑扶手預防絆倒或摔跤,造成髖關節受損外出時行程勿緊湊,適時多休息轉換心情,讓治療過程更具活力疼痛發作時,就近找長椅坐下來休息手上的行李盡量簡便輕巧搬運1㎏的重物如同體重增加1㎏上下樓梯時藉助扶手,有助於緩和疼痛緩和髖關節承受的衝擊,隨時記得放慢速度不容易引發疼痛的上下樓方式患部疼痛劇烈時,以柺杖減輕負荷拄柺杖走路,可減輕髖關節20%的負荷選一把適合自己的柺杖乘坐汽車時,採斜躺姿勢多注意上車姿勢與坐姿,減輕車程中的負荷負荷較小的上車姿勢與坐姿穿合腳的鞋子,走路比較不會累緩和雙腳著地時的力道,避免髖關節受衝擊Column 身為伴侶也應該瞭解的性生活注意事項5 基礎知識 約7成的關節痛問題始於兒童時期雙腳得以做出複雜動作的功臣—髖關節人體中最大的關節,可動範圍非常大確實連結骨頭與骨頭,維持穩定關節空隙消失會引發疼痛反應關節疼痛幾乎都肇因於過度負荷髖臼發育不良好發於女性,易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磨損的軟骨再也無法恢復原狀軟骨能吸收衝擊力,使髖關節的動作更加滑順越不活動髖關節,軟骨磨損得越厲害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是可預測的疾病依發病原因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兩大類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約有9成以上是次發性以改善生活方式的保守療法為主以減輕髖關節負荷,維持最佳狀態為目標疼痛太過劇烈,評估外科手術的可行性疼痛加劇時,施行藥物治療減輕疼痛的對症療法僅用於輔助性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可服藥抑制異常的免疫細胞運作手術是減輕疼痛的最終手段根絕疼痛的原因,找回活動自如的日常生活術前復健,讓身心做好準備術前的詳細說明與復健,能舒緩患者的不安心情手術①截斷部分骨頭,保留髖關節骨盆骨截斷部位依病況進展而有所不同軟骨遭破壞之前,進行旋轉髖臼切骨術趁軟骨磨損情況輕微時進行內翻切骨術外展切骨術可緩解疼痛,是關節置換術前的應變措施手術②裝置人工關節恢復髖關節原本的功能矯正關節形狀,移除疼痛根源術後儘早動一動雙腳提早強化肌力,加速術後的恢復特別注意骨折與跌倒,防範二次手術依術後恢復情況決定是否再次手術出院後隨時注意日常動作,避免引發併發症術後選擇不會造成髖關節太大負荷的運動既可強化肌力、控制體重,亦可提升生活品質人工關節置換術後1天的行走時間Column 孕婦容易有髖關節疼痛的問題6 兒童 除了髖關節異常,感冒等因素也會誘發疼痛正確的抱姿可避免嬰兒髖關節脫臼雙腳張開,讓下肢可以自由活動改變尿布的穿法,幼兒脫臼病例驟減仔細觀察嬰幼兒的舉動,隨時察覺異常現象雙腳活動範圍或走路方式有異狀時,請多加留意即使症狀相似,疾病也可能因年齡而異檢查嬰幼兒的髖關節狀況疼痛原因會依狀況、性別、年齡而不同髖關節的形狀、運動量、身體狀況不佳是致病原因活動量大的男童在發育期容易出現疼痛反應不再疼痛,讓孩童度過愉快的學校生活積極參與學校活動,有助身心成長疼痛發作時要安靜休養,熱敷後會比較舒服Column 外科手術後可申請政府補助

商品規格

書名 / 髖關節痛對症導航
作者 / 伊藤晴夫 田中尚喜 監修
簡介 / 髖關節痛對症導航:髖關節痛檢查X診斷X治療專書,全面剖析髖關節痛誘因及治療法。【本書特色】◎一單元一跨頁,從檢查、診斷、治療到術後復健程序分章解析,對症導航。◎
出版社 / 楓葉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701224
ISBN10 / 986370122X
EAN / 9789863701224
誠品26碼 / 2681380307002
頁數 / 15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3X18.2CM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