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的投資哲學 | 誠品線上

索羅斯的投資哲學

作者 苑舉正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索羅斯的投資哲學:從猶太難民到千億富豪,本書縝密地呈現影響索羅斯一生──投資決策的哲學底蘊橫跨索羅斯六個思想養成時期的致富脈絡:膽識之培育│知識之建構│常識之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華人世界解讀索羅斯思想、投資哲學的第一人臺大哲學系教授苑舉正,帶你進入金融巨鱷的異想世界1992年,攻擊英鎊,獲利11億美元,迫使英格蘭銀行破產;1997年,大量拋售泰銖,泰銖及東南亞外匯市場淪陷,百億入帳;2012年,空襲日元,狂賺10億美金……這些令各國央行聞之色變,進而攪動市場一池春水的歷史性傑作,背後全都指向同一個名字,那就是索羅斯。關於金融巨鱷吞噬財富的思維、手段與其他……這些費解的謎題,只有一位哲學家能夠回答!從猶太難民到千億富豪,本書縝密地呈現影響索羅斯一生──投資決策的哲學底蘊橫跨索羅斯六個思想養成時期的致富脈絡:膽識之培育│知識之建構│常識之確立│見識之發揚│賞識之對象│意識之成熟索羅斯的人生可以簡稱為「一」、「二」、「三」。一,是他有一個伴隨一生的理念,也就是後來發展成為反射理論的可錯論(Fallibilism);二,是影響他一生的兩位重要人物,第一位是他的父親,第二位是他在倫敦政經學院遇見的卡爾‧波普;三,是他一生中做過最重要的三件事。首先是他的投資理財,其次是他對於開放社會的認同,最後是他對於慈善事業的堅持。一加二加三等於六,剛好構成本書的六個章節。這六個章節,按照一個八十六歲之齡的人來講(本書於二○一六年出版),可以分為:少年、青年、成年、壯年、老年以及餘年,合計共六個時期。這六個時期分別體現了其人生中意志力的養成,可以相對應在六種能力之中,包括:膽識、知識、常識、見識、賞識與意識。這六種能力都是思維上所展現的力量,可以決定一個人在面對各種情境時,應當要採取的行動。少年時期的索羅斯,十四歲時目睹納粹的侵略,培育了他面對生死的膽識;青年時期,索羅斯輾轉抵達倫敦,在倫敦政經學院就學於哲學大師波普的門下,從事科學哲學的研究;成年時期的索羅斯,依據以往學習的經驗,確立「認知一切信念都會出錯」的常識;到了壯年時期,他充分發揚了見識能力,對市場有洞見,對投資有一套特殊的理解;老年時期,從市場中擷取一切經驗的索羅斯,開始賞識開放社會的價值,並且盡可能地解釋「為什麼社會應該維持開放」;現在,索羅斯在餘年實踐他的道德意識,企圖以他所賺取的金錢,決定什麼人需要幫助。這六點,分別代表了索羅斯人生中的六個階段,也逐步突顯出他體會人生的歷程與能力。在本書中,當我針對這六種能力做分析時,我必須要先說,第一,這六種能力之間的區分,並不是像油與水那般分明的。有許多能力在發展的過程中,不但是並存的,而且或許同時存在於潛伏狀態。因此對於這些能力所做的分門別類,不過是突顯其特定人生時期的重點而已。其次,雖然這些能力經常是共存的,但是在探索索羅斯人生軌跡的過程中,我們大致上可以看到一個輪廓。在這個輪廓中,膽識是他接觸人生的首要條件,然後再依循知識的建構、常識的確立、見識的發揚、賞識的對象以及意識的成熟,索羅斯逐漸體會存在的價值。這些能力形成綜合開展的過程,但是人生從培育風險膽識開始,到發展出成熟的道德意識,卻是我在本書中所要強調的基本道理,也就是市場與人生相呼應的原則。影響索羅斯畢生的父親──提瓦達‧索羅斯(Tivadar Soros),在家鄉匈牙利布達佩斯的職業是一名律師,也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人。父親在其人生的經歷當中,有過嚴重的失敗,差點把命丟了。他面對生死,也有非常大膽的判斷,這讓索羅斯在納粹占領期間充分體會,一個人的膽識對於活著的價值。在這份膽識的培育過程中,索羅斯選擇獨自一人到倫敦求學。舉目無親下,索羅斯靠著在火車上販售餐飲,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在倫敦政經學院就讀科學哲學,並對於波普的「可錯論」情有獨鍾,深受啟發。成年時期的索羅斯,維持對於哲學的高度興趣,甚至在移民美國之後從事交易員工作的時期,還將其博士論文進行修改。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風險,索羅斯的常識能力告訴他,「人的知識」必然與「人」相同,是有缺陷的,所以沒有完美的知識。這個觀念成為他畢生的信念,確認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當中,我們必然會因為過度自信而犯錯,因此所有建構的知識必然有限制。為了要讓這個「常識」獲得肯定,索羅斯以他對市場的洞見,結合了所有能力,提出他對於市場的見識,也就是泡沫必然會發生,產生市場大小不一的崩盤。充分體會市場循環道理的索羅斯,從一九七九年開始,成立「開放社會基金會」,實現他對於開放社會的賞識。許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一個在市場中叱吒風雲的關鍵人物,會轉移興趣,從事一個哲學理念的論述,並且開始幫助所有歷經民主轉型的國家,由封閉的政治轉向開放的社會。索羅斯在餘年間,堅定地支持開放社會的落實,大幅捐款(超過一百一十億美金)。這對於我們從哲學的角度檢視索羅斯的一生具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呢?這是本書在最後要回答的地方。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東森財經台《57金錢爆》主持人/楊世光暗黑操盤手‧法意PHIGROUP創辦人/Job賈乞敗第七屆中國期貨大賽程式交易組冠軍‧言起投資創辦人/言程序「我有一個大目標,就是看懂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但是我看不懂,我想是因為我沒有哲學素養的關係,為此,我花了2年的時間向苑老師學習。苑老師是國內唯一精通哲學史,又對金融市場有深入研究的大師。在他的研究生涯裡,最推崇的就是索羅斯的哲學老師卡爾.波普。前陣子他才請過卡爾波普的大弟子來台演講,說實在的,能請到這些國際大師來台的教授並不多。解讀索羅斯的投資哲學需要許多條件,我相信苑老師是華人圈唯一有實力解讀索羅斯的人。」--暗黑操盤手‧法意PHIGROUP創辦人/Job賈乞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苑舉正比利時(荷蘭語)魯汶大學哲學博士,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論文以科學哲學為題,主要研究專長集中於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哲學、政治哲學、科技反思哲學、西洋哲學史與哲學教育。對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的老師卡爾波普(Karl Popper)哲學有深厚研究。著作:《求真:臺大最受歡迎的哲學公開課》、《哲學六講》譯著:《德行墮落與不平等的起源》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我憑什麼來解讀索羅斯寫在本書之前索羅斯的六個人生與能力養成階段索羅斯投資哲學的關鍵概念第一章 膽識的培育:索羅斯的少年時期父親提瓦達的影響:生存哲學與世界語第二章 知識的建構:索羅斯的青年時期踏上哲學的啟蒙之路卡爾‧波普的哲學影響索羅斯對於波普理論的詮釋知識,必然是不完美的反射性理論:認知與操控第三章 常識的確立:索羅斯的成年時期人為的知識有其限制,所以我們需要常識市場出現泡沫的必然性肥沃的謬誤第四章 見識的發揚:索羅斯的壯年時期會賺錢的見識,就是洞燭機先的體察能力金融煉金術──索式哲學的具體應用法則黑色星期三:那個擊敗英格蘭銀行的男人第五章 開放社會的賞識:索羅斯的老年時期開放社會的意義與轉換成立開放社會基金會的緣由與爭議美國怎麼了呢?第六章 意識的成熟與認識自己:索羅斯的餘年時期財富與名利的關係猶太陰謀論的主角人格的特徵與理念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索羅斯的投資哲學
作者 / 苑舉正
簡介 / 索羅斯的投資哲學:從猶太難民到千億富豪,本書縝密地呈現影響索羅斯一生──投資決策的哲學底蘊橫跨索羅斯六個思想養成時期的致富脈絡:膽識之培育│知識之建構│常識之確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382021
ISBN10 / 9869382029
EAN / 9789869382021
誠品26碼 / 2681414613000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我憑什麼來解讀索羅斯?
我是一個讀哲學的人,不懂得投資,不處理財務,只知謀得一份教書的工作,把書教好,文章寫好。在傳統的認知下,我這種人,算是典型的書呆子,與市場沒有什麼關係。


因此,我憑什麼解讀「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呢?我做這件事情的動機與理由在哪裡?我有必要這麼做嗎?對於這三個問題,我都有很明確的答案。


第一,雖然索羅斯在財經界的威望以及他在避險基金領域的成功,均是令人稱羨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也自稱為「一個失敗的哲學家」。這並不稀奇,因為在追求人生意義上,人人都是哲學家。當然,這也不代表人人都是成功的哲學家。因此自稱為一位「失敗哲學家」,也很自然。然而,在這一點上,索羅斯是一位很不一樣的「財經哲學家」。他對於哲學的「熱愛」,雖然未必超過他對於賺錢的熱愛,但絕對超越了一般的財經專家。


很少財經專家在其所著的每一本介紹市場動態的書籍中,會像索羅斯那樣,一再地重複他的哲學啟蒙人──卡爾‧波普(Karl Popper)。波普是一位科學哲學家,以強調科學方法論著稱,是一位極為專業的哲學家。幾十年來,我憑藉不斷地研究科學方法論與波普哲學的心得,令我第一次看到索羅斯在他書中提到波普時,我就知道,解讀索羅斯的投資哲學,我是合適的。


其次,我解讀索羅斯的投資哲學只有一個動機,就是告訴世人,至少是告訴國人,哲學可以回答所有與人相關的問題,其中當然也包含賺錢這件事情。我這麼說,沒人相信,因為一個學習冷門科系的人在逐利的台灣,原則上沒有什麼地位。


哲學當然是頭號冷門科系,再加上一般人不知她的「妙用」,只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學門萎縮。最弔詭的是,當大家眼巴巴地望著金融巨鱷時,卻不知道,成功發大財的索羅斯從一九八七年出版他的《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開始,就不斷地強調,他的市場操作,反射了他的哲學理念,尤其是得自波普的「否證理論」(Falsifikationismus)。我在閱讀索羅斯的書之後,發覺我可以透過大家迷戀億萬富翁的同時,彰顯哲學的妙用。


最後,我做為一位哲學家,有必要這麼做嗎?索羅斯說的哲學,就是值得理解的哲學嗎?這會不會僅是他「附會風雅」,發財後沒事幹,亂扯出來的呢?對於這種問題,我覺得,如果所謂的「索羅斯哲學」,就只是教人如何發財的道理,那麼這其實與騙術無異,不值得一提。索羅斯的哲學當中,充滿生命經驗、概念架構、反思批判、深刻論述。這個哲學確實與市場相關,但絕對是以說理為主。


索羅斯處處推崇波普,但是依然將波普的否證論沿用至波普哲學,對其核心概念提出強烈的批判。他自豪於自己所提出的「反射性理論」(Theory of reflexivity),但是他不會教條化這個理論,只會不斷地引用實例反覆應用與檢查它。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索羅斯從成功的財經經驗中所延伸出來的博愛主義(Philanthropism)。從上個世紀,八○年代年以來,他所成立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已經為建設開放社會提供一百一十億美金的援助。這麼龐大的數字,不像是一個牟利之士所為,但這個事實,也令人不禁想要理解,此人究竟為何如此「高調行善」?


我對於索羅斯的解讀,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一個最會賺錢的人,會在博愛主義的名義下,大辣辣地花掉這些辛苦賺來的錢呢?我自忖,只有哲學家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至少這個基金會的名稱中,就有三點特殊性需要解讀。


第一,「開放社會」,就是波普名著《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的書名,其沿用思想之處,不言可喻。


第二,該基金會預設「開放社會」為「理想社會」,因此它在全世界企圖影響政策,實現「開放」價值。


第三,索羅斯公開宣稱,他不以苦難救助為主,而是以改變社會為主。當然,這三點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問題,但也告訴我們,想要理解索羅斯,就先得走上他的哲學路。對於帶路這件事,我們哲學家是當仁不讓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