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簡史 | 誠品線上

Timekeepers: How the World Obsessed with Time

作者 Simon Garfield
出版社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計時簡史:愛因斯坦、霍金沒告訴過你的時間文化史《週日泰晤士報》年度文化類選書《觀察家》週刊年度最佳科學書籍透過文化的鏡頭,一探人類如何干擾鐘擺速率,操控時間秩序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愛因斯坦、霍金沒告訴過你的時間文化史《週日泰晤士報》年度文化類選書《觀察家》週刊年度最佳科學書籍透過文化的鏡頭,一探人類如何干擾鐘擺速率,操控時間秩序;對時間愈發瘋狂的執著,又引發了哪些奇情怪癖?過去,人們仰望天空,依據太陽活動感知時間的推移;現在,我們強迫性地不停檢查手機、電腦確認時間,網路發達更確保徹底的不夜世界。我們渴望準時,但我們厭惡最後期限。我們在時間的威嚇與嘲弄之下,注定被時間掌控生活,嚴重到我們總是擔心永遠趕不上時間的腳步。或者更糟:我們跟上了,卻是以其他事物為代價。時間持續以極微刻度顯現、介入,「時間永遠不夠」的意識推動我們快馬加鞭地「過生活」。我們對於時間的執著與渴望,如何讓它成為生活中揮之不去的支配力量?世界總是說,時間是公平的;但我們從沒想像過,我們能不能擁有「自己計時的權力」?本書全面性探索工業革命之後的250年間,「時間」為何、如何逐漸主宰我們的生活;檢視人們對時間愈發瘋狂的執著,如何藉由測量、控制、販售、拍攝、表演等手法,感知、保存與節省時間;以及時間對歷史文明乃至個人生命所產生的各種作用力。本書要談的是時間的實際作用,而不是虛無飄渺的境界。你將看到人們如何以各種方式撰寫現代的時間故事:‧拒絕使用基督教公曆的法國人,改用葡萄、萵苣來計日‧過度想念美好昔日,「懷舊」在19世紀初成為一種心理疾病‧貝多芬企圖以節拍器記號,統一《第九號交響曲》的演奏速度‧參議員將時間化為政治武器,緩慢地廢話連篇阻擾議事進行‧〈燒夷彈女孩〉將越戰的駭人瞬間永遠凍結在影像裡,震懾全世界‧矽谷工程師研發液態代餐節約用餐時間‧末日鐘的分針隨國際情勢前後撥動,倒數人類毀滅時刻‧太空人巴茲‧艾德林戴著Omaga手錶踏上月球,完成史上最經典的時間商演‧英國跑者羅傑•班尼斯特衝破4分鐘障礙,破記錄的瞬間被放大、牢記,而且成為神話這本特殊的史書有兩個簡單訴求:說出那些啟發時間意義的故事,主角中有的是了不起的藝術家、運動員、發明家、作曲家、電影製片人、作家、演說家、社會科學家,當然少不了還有鐘錶匠,來探究我們是不是都對時間瘋狂到無藥可救了。多層次的探討,將讓你我以新的視角省思與面對時間。這也是一場文化、哲學關於「時間應用」的旅程。一路上有貝多芬交響樂的蓄勢待發,也有瑞士鐘錶業的狂熱傳統,時不時也會借重喜劇演員們的真知灼見。當「時間管理」已變成人類生活中的最大挑戰時,本書中的多重歷史再現,將有助於我們以全新的方式應付這項挑戰。也許你有機會脫離計時的專制而獲得自由。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文化評論家/張鐵志「本書探討許多時間的案例,譬如法國大革命後所使用的共和曆、時刻表的出現、交響樂、攝影與電影中的時間韻律,讀起來總讓我津津有味,甚至有『原來如此』的感受。」--說書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陳建守「關於時間以及時間對我們生活的意義,無人比加菲爾更能勝任這一趟旅程的嚮導。從裝配線寫到法國革命,他以精闢的見解與解嘲式的幽默,綜述關於時鐘的種種奇情怪癖。閱讀本書是一場讓人欲罷不能的知識之旅。」--《動機,單純的力量》(Drive)作者/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本書豐富的冷知識與小道消息,令人深思且娛樂性十足……賽門•加菲爾活力充沛、嗅覺靈敏,天下奇事妙聞都能盡收入他的眼底。」--《周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簡直是把博物館收納到書頁之中。《計時簡史》可稱得上是流行歷史學的傑作。」--《星期日快報》(Sunday Express)「以不拘一格的形式收集了對於人類與時間關係的探索……可讀性極高。」--《泰晤士報》(The Times)「徹頭徹尾富於啟發並且令人閱讀愉快……有趣的材料俯拾即是。」--《觀察家報》(Observer)「閱讀時間絕對值回票價……賽門•加菲爾是成功的作者,表面上看起來既狹隘又窮極無聊的主題,他總是能夠妙筆生花,讓人興味盎然。」--《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傑出的文化歷史學家賽門•加菲爾彙集了大量有趣的人物,他們無不是企圖操縱時間以迎合自己的規則;作者同時也質問我們何以落到現今的地步,受到獨斷的時間予取予求。」--《Elle》雜誌「本書充滿豐富的軼事和平易近人的科學知識,書中探究了時間的暴政,以及世人對於控制時間的渴望。」--《Saga》雜誌「樂在其中……妙趣橫生……加菲爾不但有過人的研究能力,而且獨具慧眼,能夠從中精選最佳故事以饗讀者。」--《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讀來愉快……輕鬆……既是學術之作,卻又不失滑稽風趣。加菲爾對於閃亮耀眼的瑣事有兼容並蓄的胃口,隨時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提供娛樂效果和知識深度,而且二者都能得心應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賽門•加菲爾(Simon Garfield)英國記者、作家。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早年曾為BBC寫過紀錄片腳本,也替英國獨立報、觀察家報等媒體撰文。曾出版《值得注目的女子》(A Notable Woman,編著)、《致書信》(To the Letter)、《地圖的歷史》(On the Map)、《正是我要的字型》(Just My Type),以及《淡紫色──改變世界的顏色》(Mauve)等多本頗具盛名的著作。更以《純真的盡頭:AIDS在英國》(The End of Innocence)一書,榮獲毛姆文學獎(Somerset Maugham Prize)。作者網站:www.simongarfield.com■譯者簡介黃開自由譯者。abctix@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論 非常非常早或者是非常非常晚第一章 時間的意外離開球場人生短暫以及如何過此一生第二章 法國人如何搞砸曆法第三章 時刻表的發明你見過跑的最快的交通工具還有什麼更可怕的暴政?第四章 節奏,永不停息演奏《第九號交響曲》一張CD究竟該多長?轉呀轉第五章 說多少算是說太多?在摩斯家的時間干擾議事第六章 電影時間如何掛到時鐘上迎面而來的火車第七章 如何製作手錶很難找東西的地板瑞士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第八章 羅傑‧班尼斯特周而復始的跑第九章 越南、燒夷彈、女孩彈指之間「我是邁布里奇,這是幫我妻子傳話」第十章 輪班消滅Yamaha,片甲不留!地獄來的老闆第十一章 販售時間Vasco da Gama特別版歡迎光臨巴塞爾世界瑞士錶大反攻在這裡找到罪魁禍首地球上最有價值的手錶第十二章 運用時間的各種招數時間誌瘦身型電子郵件簡易系統第十三章 生命短暫,藝術源遠流長《時鐘》是時鐘白人全是瘋子第十四章 放慢世界時間靜止之地生活很法國更快的食物第十五章 收藏時間時禱書在劫難逃與進退維谷時間感後記 謙遜錶

商品規格

書名 / 計時簡史
作者 / Simon Garfield
簡介 / 計時簡史:愛因斯坦、霍金沒告訴過你的時間文化史《週日泰晤士報》年度文化類選書《觀察家》週刊年度最佳科學書籍透過文化的鏡頭,一探人類如何干擾鐘擺速率,操控時間秩序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695866
ISBN10 / 9865695863
EAN / 9789865695866
誠品26碼 / 2681456701000
頁數 / 368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推薦序
我們都是時間的囚鳥,勤勉且徒勞地尋找
文/陳建守(說書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途經信義區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在靠近松仁路一側,有幢低調隱約卻不失大氣的酒店,酒店的中文名字叫「寒舍艾美」。我每回步履經過此處,總覺得如此氣派的酒店自稱寒舍,實在有點言過其實。不過,更吸引我的是酒店外牆斗大的英文字“Le Meridien”。我總是在想為什麼一家酒店會用「子午線」來作為酒店的名稱,後來上網一查才知道,法國航空在1972年建立了Le Méridien這個酒店品牌。既然是航空公司成立的集團,那使用劃分地球東西兩端的天文學、地理學術語便不足為奇了。
「子午線」確立的過程本身就是個有趣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地圖或GPS一類的導航工具是使用經緯度進行定位。緯度的起點是赤道,赤道憑依地球的自轉軸決定,所以人們在決定緯度這件事情上毫無疑義,倒是在經度如何設計這件事情上,耗費了一點時間討論。經度是一條想像中用以劃分地球兩大半球的環狀線圈,在想像上是要與緯線呈現垂直的狀態。因此,在理論上每條經線都可以成為其他經線的基準,究係哪條經線可以成為「本初子午線」在歷史上有不同的看法。現代的本初子午線奠基於1851年,是由一位名叫艾理(Sir George Airy)的學者,在格林威治天文台觀察確立的,也因此稱為格林威治子午線。格林威治子午線的前身是英國皇家天文學家哈雷(Edmond Halley)於1721年觀測所得,實際的地點約莫在艾理子午線的往西43公尺處,在時間差距上約莫是0.15秒。艾理子午線要到了1884年在華盛頓特區所舉辦的「國際子午線會議」才正式定為經度的起點。格林威治子午線的確立,隨即帶來一套以小時制為基礎的世界系統。這套系統要引進一項統一的「世界曆」,讓整個世界遵循著烏托邦式的普世時間。格林威治標準時間見證了19世紀最後幾十年的「全球化」趨勢。1891年,帶領普魯士軍隊打贏普法戰爭的名將毛奇(Helmuth von Moltke)對德國國會提出議案,90歲高齡的他在國會殿堂上,侃侃而談統一時間的重要性。毛奇的這項提案在其逝世兩年後實現,德國國會在1893年立法,德國國內的行政和日常生活將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為圭臬,比標準時間快1小時。
大寫出版的這本《計時簡史》講的就是「時間」這項抽象概念的過去與現在,寫作的目光是鎖定在工業革命後的世界。作者賽門‧加菲爾(Simon Garfield)是位擅寫非虛構作品的作家,本書是他最新的著作。在這本書中,加菲爾德告訴我們,時間並非是線性的發展,而是呈現循環往復的情況。加菲爾開筆先從足球賽事切入,在足球賽的場合中,每個下一秒都可能成為逆轉比算的那一秒。加菲爾用足球賽事告訴我們,最後的比賽結果是結束於3分鐘的加時賽。但這場賽事的所有安排,包括賽程、購票、進場卻是遵照兩個月前的俱樂部行事曆所決定。於此,我們可以看到時間的彈性流動,最後的3分鐘可能無關比賽的勝負。如果把鏡頭拉近,賽事的結果實則決定於選手抬腳射門的幾秒鐘。但這場比賽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安排妥當。此外,加菲爾還告訴我們,以時間為主題的詞彙是《牛津英語辭典》中的最大宗。我們在使用詞彙上依賴使用時間來進行表述,不僅是將它視為字詞,同時也是當成哲學。依賴時間的行動及片語多於依賴其他字詞的用法,許多詞彙的接尾語皆是時間。這個情況在漢語中也不算陌生,譬如「與時俱進」、「經年累月」、「一日三秋」或「一朝一夕」等,都是耳熟能詳的用法。這些漢語中使用時間的詞彙,同樣也將長短時間搭配運用,讓閱聽者有加乘的感受。
加菲爾在書中探討許多時間的案例,譬如法國大革命後所使用的共和曆、時刻表的出現、交響樂、攝影與電影中的時間韻律,讀起來總讓我津津有味,甚至有「原來如此」的感受。最令我感到興趣的是關於手錶製作的篇章。我們都知道手錶可以大致分為機械錶和電子錶,電子錶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就像我們的手機或電腦,錶芯是由一顆電子裝置所控制,基本上時間分秒無誤。但機械錶是人類手工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機械錶的製作起源於文藝復興,不仰仗任何一項電子裝置,只透過齒輪的磨合獲得動力,利用這動力來指引時刻、日期、星期和年度,最高明的機械錶還有「萬年曆」(其實是577.5年)的功能,意思是指即便到買家的玄玄玄孫輩,只要保持驅動力,手錶無須進行調整,都能恰如其分地指示時間。加菲爾在書中舉了萬國錶(IWC)的例子,旁及了真力時(Zenith)、歐米茄(Omega)和勞力士(Rolex)。Zenith在天文學中就是指觀測者正上方的「天頂」,而Omega用來指稱事情的終結,對應開始的Alpha。事情的終結與開端看似處於同一個循環,但終結與開端畢竟是相異的狀態,便體現了時間的無法逆轉這項特性。
即便有時差的分別,全世界的人們幾乎是生活在同一套時間系統之內,從一秒、一分、一小時到一日,再從一日、一季到一年;此後,則是一再重複的每一年。我們就如同時間的囚鳥,生活在時間的遞迴(recursive)結構當中,兢兢業業地恪守著時間的格律,就如同電影《鐘點戰》(In Time)中的大部分角色,如此勤勉地尋找和生產時間,最終只是徒勞地用以憑弔自己短暫的出生與死亡。

序論
非常非常早或者是非常非常晚
我們身在埃及,但不是古代的埃及;一本談時間的書從古代埃及說起倒是個不錯的作法,然而我們是身在現代埃及,這是會入選《旅遊者雜誌》(Condé Nast Traveller)的埃及:有美麗動人的海灘、遊人如織的金字塔,以及豔陽高照的地中海。我們坐在靠近亞力山卓的一家餐館,餐館俯視海灘,海灘的另一頭有一名釣客正捕獲晚餐桌上的佳餚,或許是鮮美的紅鰹吧!
我們過了一整年疲累不堪的生活,此刻正在渡假。用完餐之後,我們信步走向釣客。他會說點英文,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戰績——雖然數量還不多,他可是信心滿滿。由於我們略懂釣魚,建議他往不遠處的礁石那邊試看看,離他現在這張老折疊椅的位置,只是比較遠一點也高一點地甩竿,將有可能更快達到他的每日漁獲量。
「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問道。
我們回答他,釣得更快就可以釣得更多,不止夠自己吃,還能把吃不完的拿出來賣,賣到的收入能買更棒的釣竿和新冰箱裝釣到的魚。
「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又問。
如此一來你就能用更快的速度釣到更多魚,接著再賣掉魚,要不了多久就有足夠的錢買條船。也就是說,可以到更深的海域,使用拖網漁船那樣的大網子快速撈捕更多魚。事實上你自己就可當個成功的拖網漁船業主,大家會開始喊你船長。
「我要那幹嘛?」他問得神氣十足,卻也充滿困惑。
我們生在現代世界,已安於雄心壯志以及迅捷便利,總是迫不及待想要提昇現況、精益求精。你要是有條船,很快你的漁獲量就會稱霸市場,價錢高低你說了算。然後,你買下更多船、聘用一幫人手。再來是滿足你的終極夢想:能早早退休,在暖陽下垂釣,悠遊地打發時間。
「就像我現在這樣嗎?」

***
讓我們簡短聊一下威廉•史特拉屈(William Strachey)。史特拉屈生於1819年,在學期間就立志要當公務員。到了1840年代中期,他任職於加爾各答的殖民局(Colonial Office)。在那裡讓他堅信印度人,尤其是加爾各答的印度人,已經找到方法保持最精準的計時(當時在印度最精準的時鐘大概是英國出品的,不過這不重要)。他5年後返回英國,仍決定繼續依照加爾各答的時間過生活:這可是勇敢的舉動,因為加爾各答通常比倫敦時間早5個半小時。
威廉•史特拉屈是維多利亞時代著名的評論家及傳記家李頓•史特拉屈(Lytton Strachey)的叔叔。李頓本人的傳記作者麥可•霍爾洛依德德(Michael Holroyd)提到威廉如何名列史特拉屈家族的怪咖之霸而當之無愧。以史特拉屈家族的種種奇行怪狀而論,這本傳記的爆料確實言之有物。
威廉•史特拉屈活到80好幾,也就是在英國過了50幾年的加爾各答時間。他在下午茶時間吃早餐,在傍晚時分享受燭光午餐,還要堅定地計算火車時刻表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的例行活動。到了1884年情況變得益加複雜,因為加爾各答時間比全印度更往前提早24分鐘,讓史特拉屈的時間硬是比倫敦早了5小時又54分鐘。有時候真的很難分得清他究竟是非常非常早或者是非常非常晚。
史特拉屈的許多朋友(並不是說他有很多朋友)逐漸習慣他的怪癖。1867年,他在巴黎的國際博覽會(Paris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買到一張機械床,徹底考驗了他的家人的耐性限度。那張床附有一個時鐘,是設計來叫醒床上的人。指定的時間一到,這張床會將床上的人倒下,而史特拉屈就這麼拼拼湊湊地設定,最後把自己倒進了浴缸。即使他用心安排,然而第一次使用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醒來,令他火冒三丈,唯有砸爛時鐘以消心頭之恨,並確保不會再次被倒下床。根據霍爾洛依德德的記載,威廉•史特拉屈的餘生都穿著雨鞋,在他過世前不久還贈與他的侄子各式各樣的彩色內褲。

***
凡夫俗子的折衷式生活介於釣客的悠閒寧靜和史特拉屈的瘋狂古怪之間。我們想要的生活到底是悠哉垂釣或者分秒必爭?該是兩種都要吧。對於輕鬆自在的人生,我們豔羨不已,但是沒有時間長久過這樣的生活。我們每一天都想擠出多一點時間,卻又害怕時間只是被浪費掉。我們不眠不休地拼命工作,只盼將來可以少幹點活。我們發明高品質的時間,以便和其他時間區隔;在床頭放個時鐘,其實恨不得把它砸個稀巴爛。
時間,曾經任人擺佈,如今緊迫盯人。它如此主宰我們的人生,最古早年代的鐘錶匠想必會感到瞠目結舌。我們相信光陰如流水,不斷離我們遠去。科技讓萬事萬物都變得飛快,然而正因為我們知道未來世界的一切只會更快,於是當下就沒有什麼是夠快了。在網際網路的永晝之下,教威廉•史特拉屈著魔的時區只顯得過氣而已。不過,最奇怪的是:如果最古老的鐘錶匠復生,他們會提醒我們鐘擺的擺動速率千古恆常,日曆的模樣也已經幾百年不變。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弄得棲棲遑遑的,時間越來越快,全是我們的傑作。
本書是關於我們對時間的執著和慾望。對於時間,我們渴望衡量它、控制它,將它標價出售、拍攝它的軌跡、表現它的樣貌,還想讓它永垂不朽並且變得意蘊深遠。本書所思索的,是在過去這250年裡時間如何成為生活中一股揮之不去的支配力量。曾有成千上萬年裡人們僅是靠著仰望頭頂上的蒼穹,尋求不清不楚又變化多端的指引;如今則每天不只一、兩次,而是經常且強迫性地從手機和電腦獲取原子般精確的線索——本書也想問問其中的原因。本書只有兩個簡單的目的:訴說幾個具有啟發性的故事,以及探究我們是不是都瘋狂到無藥可救了。
最近我剛買了一款智慧手機軟體叫Wunderlist,它是設計來「整理並同步化家庭、工作和其他林林總總的待辦事項清單」,以及「快速瀏覽待辦事項的內容」,還可以讓你「利用我們的『今日』小工具從任何應用軟體切換出來,瀏覽到期的待辦事項」。買上這款軟體可不容易,因為可供挑選的太多了……有千千百百款任君挑選。這類商業與生產力應用軟體最主要的目的是節省時間、管理時間,以及提高生活中每個層面的速度和效率。在2016年1月,它已經占了智慧手機應用軟體的最大宗,遠高於教育、娛樂、旅遊、書籍、健康與健身、運動、音樂、照片和新聞等類別,而這些應用軟體大致上說來也都是為了增進效率、讓事情更快完成。沒錯,有個軟體的名字就叫作Tasktopus。我們究竟是如何落得這麼緊張又刺激的?

***
為了找出答案,本書檢視歷史上的幾個重要時刻。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將會與當代和現代的見證者同在,他們有的是了不起的藝術家、運動員、發明家、作曲家、電影製片、作家、演說家、社會科學家,當然少不了還有鐘錶匠。本書要談的是時間的實際作用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境界。也就是說,時間是我們生活的主角,有時候它還是我們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我們會檢視一些實例,我們對時間的衡量和觀念因為它們而大舉強化、限制或翻轉了生活。本書並不想責難現今這種高倍速的生活,儘管有些人提議該踩一踩煞車。本書也不是理論物理學,所以我們不會弄懂時間到底是真實不虛抑或者純屬想像,同樣不會知道大霹靂(Big Bang)之前的宇宙是怎麼一回事。本書所要探索的,倒是工業革命這場大霹靂之後的世界。同理,我們也不會想要瞎搞科幻小說或是時光旅行之類玄之又玄的玩意兒,說什麼回到過去幹掉你自己的阿公,然後一覺醒來到了「金縷衣之地」(Field of the Cloth of Gold)。我們可沒有這類冗長的廢言廢語,就把它留給物理學家和《超時空奇俠》(Doctor Who)去忙吧,在這裡我只想要套用古洛丘•馬可士(Groucho Marx)的一句至理名言:光陰似箭,果蠅嗜蕉(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but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
《計時簡史》是在現代世界裡追蹤光陰之箭。我們追隨鐵路和工廠,亦步亦趨,然而我們這一趟主要是文化之旅,偶爾也會是哲學之旅。一路上有貝多芬交響樂的蓄勢待發,也有瑞士鐘錶業的狂熱傳統,時不時也會借重愛爾蘭與猶太喜劇演員們的真知灼見。因為時間總是習於自我折疊,我們的時間軸自然也是循環往復的,並非線性的直來直往(比如說,早期的電影會出現在早期的照相之前)。但是,不論是否以事件的先後順序編年呈現,有件事總是無可避免的:有一則廣告宣稱「沒有人真正擁有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你只是在為下一代守護。」我們遲早會追溯到這則廣告的主謀,而且忍不住想宰了他。本書在稍後也會評量時間節約大師們的智慧、檢視何以CD可以那麼長壽,並且說明想在6月30日旅行的話,為什麼你應該三思而後行。
可是我們要從足球賽開始,畢竟在這種場合時間就是王道。


內容連載
第二章 法國人如何搞砸曆法(節錄)
露絲‧伊萬(Ruth Ewan)有個既寬敞又明亮的房間俯臨倫敦的芬奇里路(Finchley Road)。馬勃蕈、核桃、鱒魚、螫蝦、紅花、水獺、金籃花、松露、糖槭、酒榨機、犁、橙、起絨草、矢車菊、鯇魚。2015年1月底,她在這個大房間擺放了她360個物件的最後一件,試圖倒轉時間。伊萬於1980年出生於亞伯丁(Aberdeen),是名藝術家,對於時間以及時間的極端野心無比熱衷。這項新計畫稱為「回歸田野」(Back to the Fields),它是種逆轉歷史的行為,充滿勇往直前和令人惴惴不安的氣氛。看在旁人眼裡,難免會懷疑是祭天作法的瘋癲行徑。
它確實很像巫術。這些物品主要是放在鑲嵌地板上,包括印度南瓜、歐亞澤芹、棉花糖、黑皮波羅門參、麵包籃和灑水壺,其中有些生鮮物品在室內條件下很容易腐壞,所以她的陳列偶爾會有不連續的地方。例如葡萄很快就會腐爛,因此她自己或是卡姆登藝術中心(Camden Arts Centre)的助理得到附近的超市買來替換。這些物品很像是大型的教堂豐年祭,但是最大的不同在於沒有任何宗教目的。
這些物品可不是順手拈來而且隨意擺放的,以冬大麥來說,它刻意用鮭魚及夜來香與六稜麥隔開,洋菇和青蔥之間則是隔了60項物品。
這些物品被分為三十組,代表一個月的天數;每個月再分為三週,每周十天。然而,一年的天數仍維持365或366天。這種新算法造成的五到六天的缺口,是以節慶日補足,包括美德、天賦、勞動、定罪、幽默,在閏年則還有革命。這一整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大革命,想當然耳它不僅是別出心裁和發人深省的藝術而已。它以鮮明的方式呈現了一個觀念:當現代性在大自然的領域裡自由奔放地發展,時間可以重新開始。
露絲‧伊萬正在重建法國共和曆(French Republican calendar),這是在政治上以及學術上拒絕舊制度,認為傳統的基督教公曆(Christian Gregorian calendar)應該和法國的巴士底(Bastille)監獄及杜樂麗(Tuileries)王宮一樣,被徹底攻破。露絲‧伊萬的行動就是這個邏輯理論的實際結論。
令人驚訝的是,這款新曆法風行過一段期間(連斷頭台都依然能在秋陽之下閃閃發光,這款曆法的流行或許也不算是太令人驚訝吧)。雖然新曆法問世可以追溯到1792年的9月22日(霞月葡萄日),也就是共和元年的起點,它正式啟用則是在1793年的10月24日(霧月梨日)。這個激烈的作法持續了超過十二年,直到1806年1月1日為止,那時候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想必是認為它已經可以功成身退了。
這間房舍位於倫敦西北部,僅供農用及季節性用途。房舍外頭有露絲‧伊萬的第二項重建傑作:一具高掛在牆面上的鐘,它只有十個小時。其依據是法國大革命時想要重新規劃時間的另一項實驗,當時曾以10進位的鐘面徹底重新配置一天的時間,但是終告失敗。
四年前,伊萬曾嘗試以她不正確的時鐘混淆整個城鎮。2011年的「福克斯通三年展」(Folkestone Triennial)是完全仰賴時間能規律進行而且能被掌握的展覽,那一屆特別展十具她的十小時鐘,並且很有心機地分散在整座城鎮,包括一具放在奢華百貨公司德本罕斯(Debenhams)、一具在市政廳、一具在古書店裡,還有一具是裝在當地的計程車。
這具十小時鐘有幾分鐘看起來是正常的,或者至少可以說跟十二小時鐘一樣正常。它將一天的時間縮減為十小時、每一小時劃分為一百分鐘、每分鐘再細分為一百秒。它的午夜10點是在正上方,正午的5點是在底部。習慣於一般十二小時鐘面的人,看到革命鐘的時候,通常會需要四到八分鐘來推測時間。法國人(至少是1790年代那些認為精確的時間非常重要,而且負擔得起新計時工具的法國公民)吃力地配合這套由國家頒佈的新時鐘,持續過了十七個月才終於可擺脫它,就像擺脫一場噩夢。它在歷史上依然被當作不合時宜的事,雖然偶爾會有死心眼的人再次採用它,如同也有些人想要把澳洲放在地球儀的北半球。
伊萬告訴我,她製造這些時鐘的用意,是想知道它們會是什麼樣子;她只有在瑞士的博物館見過一具還能運轉的實例,在法國也見過一些。不過,她去接洽鐘錶公司談她的構想時,「只是引來一陣訕笑」。打電話找過六、七家鐘錶公司後,才找到一家名為坎布里亞(Cumbria Clock Company)的熱心鐘錶公司〔該公司的網站宣稱他們具有「公共時鐘製造術」的專長,就算是到最迷你的教堂為齒輪上油,他們的員工也會興致盎然,把它當成是在解決大問題,包括像是最近在薩里士大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和大笨鐘的任務〕。
伊萬在福克斯通的干擾性展覽有一個耀眼的標題:「我們隨心所欲,而且心想事成」。這個標題來自電影《龍蛇小霸王》(Bugsy Malone)的配樂歌曲。伊萬特別喜愛歌詞的第二行:「改變永不嫌晚。」時鐘是「古老的玩意兒,卻也談論著未來,」伊萬說著,並且確切指出時間的本質:「我在影射一個事實:我們拒絕過這個時鐘一次,但是它還會捲土重來。」
這些時鐘安裝在公共場合之後,讓人們感到難懂到極點。「許多人看它一眼,說道:『好吧,我知道了』,實際上他們也知道根本沒有完全看懂:他們把它看成二十小時鐘,而非真的當作十小時鐘。在一天之中,時針僅轉了一圈,並不是兩圈。」
我們交談時,露絲‧伊萬對於時間的執迷,完全沒有露出一丁點熱情消減的跡象。她剛開始擔任劍橋大學的駐校藝術家,在那裡跟植物科學家一起工作,分析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在1751年創造出來的偉大的花卉時鐘。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學家,曾經提出一種錯綜複雜的植物陳列方式。它設計成圓形的刻度盤,植物每天會在大自然所安排的時間開放,供人精確(至少約略)計時。植物會受到日照、溫度、降雨和濕度影響,林奈在瑞典的烏普薩拉市(北緯60度)所列出來的對應植物清單,並不屬於同一季節的花卉。19世紀時曾有過多次嘗試想要實際展示這樣的時鐘,卻證明了它終歸只是理論一場。然而,時間被重新想像及再次創造了,它的細膩命名方式呈現出一種優雅流暢的氛圍,類似四十年後在法國所見到的:像是草地婆羅門參(上午3點開放)、蒲公英(上午4點前開放)、野生菊苣(上午4至5點)、貓耳菊(上午6點)、苦苣(上午7點前),以及金盞菊(下午3點)。
身為藝術家卻從事重新發明時間,會面臨現代版畫家或陶藝家不會遭遇到的兩難困境。伊萬的「回歸田野」曆法展最古怪之處在於取得沒沒無聞的植物和實物,這些物品在過去200年來早已過氣。「我一開始是想,什麼東西你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伊萬承認:「但現在我知道並不是這樣。」加入這次展覽的最後一件物品是畚箕,那是一種籃子。「不久以前你還到處都看得到它,如今卻只能在一位牛津的教授那裡找到,它是私人收藏。你在米勒的畫作中就可以看到畚箕,它的功用是名符其實的去蕪存菁,也就是分離麥子與麥糠。」

第四章 節奏,永不停息(節錄)
二、一張CD 究竟該多長?
1979年8月27日,飛利浦和索尼兩大公司的執行長及首席工程師在荷蘭的恩荷芬市(Eindhoven)齊聚一堂,就是為了一個簡單的目的:改變人們聽音樂的習慣。早在CD這個字眼發明的幾十年之前,他們就在計劃大規模的破壞性技術。刻槽式的黑膠唱片已歷時三十年卻幾乎沒有絲毫長進,污垢、灰塵、刮痕及彎曲都能對它造成影響;另外還有一項真的是單調至極的限制:即便你正在聆賞的是最簡短的交響樂,你得在中途舉起唱針、清除細絨毛、唱片翻面,然後重新開始。在這種情況下,試問你如何可能沉醉其中?(唱片當然還是能帶給你聲音的美妙、觸感及溫度,而且能有移情轉化的作用,但我們就事論事,現在談的是進步。)
接下來是雷射唱片問世,至少是被孕育出來。它的構想是將卡帶這項現代產品的乾淨俐落,結合影碟之聲音持久性以及可以隨機切入的特色,試圖以這種作法說服音樂愛好者轉而愛上這項新玩意。CD是小型物品,以光學方式讀取它的數位錄音。它缺乏的是聲音的溫度,而它用活力、精準、隨機切入和乾淨平滑的表面作為補償。〔它同時也是很酷的新產品,雖然乖乖掏錢買險峻海峽(Dire Straits)合唱團《手足情深》(Brothers in Arms)專輯的少數人可能會預期擁有CD,它同樣也是一條公開的匝道,引導社會大眾進入初生的數位宇宙。〕
然而一張光碟究竟該壓縮到何種程度?它應該塞進多少資訊?在恩荷芬市和東京舉行的執行長與工程師會議持續了好幾天,獲致的結論是一本名為《紅皮書》(Red Book)的產業標準手冊。多年以後,飛利浦的音響團隊有一名叫作漢斯‧B‧皮克(Hans B.Peek)的長期成員在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期刊《IEEE通訊》(IEEE Communications)摘要發表該協議,對於這項推動了文化的產品,他對自己的貢獻感到非常自豪。皮克認為唱片已經過氣了,它在微型化時代毫無用武之地,各種唱片堆積如山,笨重的唱機則深藏在櫥櫃裡。
皮克寫到了CD凹槽的細小「坑洞與平地」以及音響信號的數位登錄,這些缺陷是如何被駕馭的。CD不像唱片,CD是從內部往外部邊緣讀取資料的,像是遺漏、雜訊、中斷,這些都是光學讀取時的錯誤,它們可能只是由於光碟表面有指紋這樣簡單的因素所造成的,這些都必須加以克服才行;而且關於資訊密度也必須獲得共識。在索尼公司投入之前,協定的光碟直徑為11.5公分,跟卡帶的對角線長度一樣。CD一開始的播放時間則定為一小時,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個整數,對唱片來說也是一大進步。
接著飛利浦派人飛到日本洽談合夥製造事宜,他們的代表與JVC、先鋒(Pioneer)、日立(Hitachi)及松下(Matsushita)都談過,只有索尼簽下合約。索尼的副總裁大賀典雄於1979年8月抵達恩荷芬市,開始就產業標準敲定細節。但是,直到1980年6月於東京再度會商,雙方才獲得共識,並且提出最終專利申請。到了那個時候,原本由飛利浦提議的格式已經變更。J.P.辛友(J.P. Sinjou)在飛利浦的CD實驗室率領由35名人員組成的團隊從事研究,據他所述,11.5公分直徑的光碟改成12公分,純屬大賀典雄的個人願望。大賀本身是訓練有素的男中音,熱愛古典音樂。光碟新增的寬度可讓光碟播放的時間大幅延長,「有了12公分的光碟,」漢斯‧B‧皮克寫道:「大賀特別偏愛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74分鐘版就能錄得進去。」其他問題則是更加簡潔明快地獲得解決:「辛友拿出一枚荷蘭的一角硬幣放在桌上,在場人士遂一致同意(CD中央的)孔洞的精確尺寸就是這麼大。比起其他冗長的討論,這只算是小意思。」
CD一開始的長度是否受到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漫長錄音啟發(如1951年富特文格勒在拜羅特依音樂節所作的詮釋)?那不是很奇妙的故事嗎?這段故事只不過是一名工程師引用的「軼事」,是真是假不禁令人生疑。另一個版本裡的貝多芬粉絲不是大賀先生,而是他的夫人。或許貝多芬的故事是出於事後杜撰,好個充滿巧思的行銷妙招。這故事還有個轉折:富特文格勒的74分鐘版固然可以放進一張CD,卻是無法播放的。最早期的CD播放器僅能應付72分鐘的CD,命中註定這位指揮家得和美國搖滾電吉他手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的《電力淑女國度》(Electric Ladyland)同在一張CD。時至今日這兩部優秀的音樂作品均能分別錄進一張CD,當年卻是都必須分成兩張才行。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