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 捨不得: 帶著金剛經旅行 (隨書附贈蔣勳念誦金剛經音檔QR Code) | 誠品線上

捨得, 捨不得: 帶著金剛經旅行 (隨書附贈蔣勳念誦金剛經音檔QR Code)

作者 蔣勳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捨得, 捨不得: 帶著金剛經旅行 (隨書附贈蔣勳念誦金剛經音檔QR Code):【內容簡介】人間有情,如此萬般眷戀,你會捨得呢,還是捨不得?蔣勳書寫以來,最最柔軟心的一本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人間有情,如此萬般眷戀,你會捨得呢,還是捨不得? 蔣勳書寫以來,最最柔軟心的一本書。 【本書內容】 《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散文集 文字、攝影、書法,一次收錄蔣勳近年對天地、對生命、對心最深邃、銘刻之作。 + 隨書附贈蔣勳念誦《金剛經》音檔QR Code(全長33分鐘) 二○一四年一個日常的春天早晨,陽光燦爛,河水清明, 蔣勳在八里住所念誦《金剛經》,用簡易器材,為病友祝福所錄。 我們如此眷戀,放不了手,青春歲月,歡愛溫暖,許許多多「捨不得」, 原來,都必須「捨得」,「捨不得」,終究只是妄想而已。 無論甘心,或不甘心,無論多麼「捨不得」,我們最終都要學會「捨得」。 ──蔣勳 京都永觀堂、清邁無夢寺、加拿大乃潤瀑布……蔣勳帶著《金剛經》,讀經、抄經,旅行十方,在心的寺院裡一殿一殿地拜去,在洪荒自然裡看見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學藝術中照見生命的不同可能,與一切有情眾生,領會人生中的捨得與難捨…… 我們渴望出走,在遠行與回歸間尋找意義── 看盡熱鬧繁華,能從吵雜中出走,洪荒總會為一、兩個出走的人準備一片乾淨山川吧。……洪荒留此山川,是給來這裡的生命嚴峻的考試嗎?我遊走在洪荒的島嶼,立春,驚蟄,所有蟄伏的生命都在沉埋的土中蛹動,他們要甦醒復活了。 我們貪戀著美,在理性與叛逆間濺迸血淚── 美,勿寧更是一種叛逆,叛逆俗世的規則,叛逆一成不變的規律,叛逆知識的僵化呆滯,叛逆人云亦云的盲目附和,叛逆知識與理性,叛逆自己習以為常的重複與原地踏步。美是一種「痴」。知道了知識的不足,知道了理性的貧乏與脆弱,知道一切定義與條理的荒謬。「痴絕」的生命,長嘯而起,山鳴谷應,在文明的絕境使歷史濺迸出血淚。 我們耽溺文學,在字裡行間尋找生命力量── 文學不是一味自我炫耀、自我表現,文學,不是聒噪的囂張。文學,或許有一種力量,使青年可以向內對自己做更深的生命質問──我活著為了什麼?我可以不再只是現在的我嗎?我可以告別親愛的人,告別俗世,獨自一個人出走嗎? 我們渴望出走、貪戀著美、耽溺文學,也許,到頭來只要問自己,到底捨得,捨不得而已。 同步發行: 《微塵世界——蔣勳念誦金剛經》有聲書 蔣勳念誦全本《金剛經》,搭配日本京都永觀堂梵鐘聲。最美麗、撼動,教人不忍按下暫停鍵的音聲布施。收錄音軌:一、金剛經(念誦+梵鐘版);二、金剛經(念誦短版);三、日本京都永觀堂梵鐘環境音。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蔣勳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 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以及美學論述作品等,深入淺出引領人們進入美的殿堂,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事美學教育的推廣。著有藝術論述《新編美的曙光》《美的沉思》《天地有大美》《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卷》《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等;散文《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肉身供養》《此生──肉身覺醒》《此時眾生》《微塵眾》《少年台灣》等;詩作《少年中國》《母親》《多情應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來日方長》等;小說《新傳說》《情不自禁》《寫給Ly’s M》《因為孤獨的緣故》《祕密假期》;有聲書《微塵世界——蔣勳念誦金剛經》《孤獨六講有聲書》;書法手抄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蔣勳手抄》等。蔣勳官網:www.xun.idv.tw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卷一/回頭回頭滅燭,憐光滿星垂平野闊畫眉深淺──一首詩的兩種讀法天涯何處──東坡詞的生命意境多情應笑我卷二/肉眼肉眼春消息美學的失智痴絕──非美學的出走貪看白鷺橫秋浦爆破西湖莫內的眼睛幸福,雷諾瓦肉身故事與神話世界卷三/無夢無夢微笑──吳哥之美流浪者之歌池上之優城市的記憶寫給春分編後記/帶著金剛經的旅行 ◎許悔之

商品規格

書名 / 捨得, 捨不得: 帶著金剛經旅行 (隨書附贈蔣勳念誦金剛經音檔QR Code)
作者 / 蔣勳
簡介 / 捨得, 捨不得: 帶著金剛經旅行 (隨書附贈蔣勳念誦金剛經音檔QR Code):【內容簡介】人間有情,如此萬般眷戀,你會捨得呢,還是捨不得?蔣勳書寫以來,最最柔軟心的一本書。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6281860
ISBN10 / 9866281868
EAN / 9789866281860
誠品26碼 / 2680914776000
頁數 / 31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自序】


捨得,捨不得


──帶著金剛經旅行





我有兩方印,印石很普通,是黃褐色壽山石。兩方都是長方形,一樣大小,○‧八公分寬,二‧四公分長。一方上刻「捨得」,一方刻「捨不得」。「捨得」兩字凸起,陽朱文。「捨不得」三個字凹下,陰文。


兩方印一組,一朱文,一白文。


當初這樣設計,大概是因為有許多「捨不得」吧──許多東西「捨不得」,許多地方「捨不得」,許多時間「捨不得」,許多人「捨不得」。


有時候也厭煩自己這麼多「捨不得」,過了中年,讀一讀佛經,知道一切難捨,最終還是都要「捨得」;即使多麼「捨不得」,還是留不住,也一定要「捨得」。


刻印的時候在大學任教, 美術系大一開一門課教「篆刻」。「篆刻」有許多作業,學生臨摹印譜,學習古篆字,學習刀法,也就會藉此機會練習,替我刻一些閒章。詢問我說:想刻什麼樣的印。


我對文人雅士模式化的老舊篆刻興趣不大,要看寧可看上古秦漢肖形印,天真渾樸,有民間百姓的拙趣。


學生學篆刻,練基本功,把明、清、民國名家印譜上的字摹榻下來,畫在印石上,照樣下刀刻出形來。這樣的印,大多沒有創作成分在內,沒有個性,也沒有想法,只是練習作業吧,看的人也自然不會有太多感覺。


有一些初學的學生,不按印譜窠臼臨摹,用自己的體會,排出字來,沒有師承流派,卻自有一種樸實稚拙,有自己的個性,很耐看,像這一對「捨得」、「捨不得」,就是我極喜愛的作品。


刻印的學生姓董,同學叫他Nick,或暱稱叫他的小名阿內。


替我刻這兩方印時,阿內大一。師大附中美術班畢業,素描底子極好。他畫隨便一個小物件,自己的手,鑰匙,蹲在校園,素描一朵花,可以專心安靜,沒有旁鶩,像打坐修行一樣。作品筆觸也就傳達出靜定平和,沒有一點浮躁。


在創作領域久了,知道人人都想表現自我,生怕不被看見。但是藝術創作,其實像修行,能夠安靜下來,專注在面前一個小物件,忘了別人,或連自己都忘了,大概才有修行藝術這一條路的緣分吧。


阿內當時十八歲,書法不是他專攻,偶然寫泰山金剛經刻石,樸拙安靜,不露鋒芒,不沾火氣,在那一年的系展裡拿書法首獎。評審以為他勤練書法,我卻知道,還是因為他專注安靜,不計較門派書體,不誇張自我,橫平豎直,規矩謙遜,因此能大方寬闊,清明而沒有雜念。


藝術創作,還是在人的品質吧,沒有人品,只計較技術表現,誇張喧譁,距離「美」也就還遠。弘一大師說:「士先器識,而後文藝」,也就是這意思吧。


阿內學篆刻,有他自己的趣味,像他凝視一朵花一樣,專注在字裡,一撇一捺,像花蕊宛轉,刀鋒遊走於虛空,渾然忘我。


他篆刻有了一點心得,說要給我刻閒章,我剛好有兩方一樣大小的平常印石,也剛好在想「捨得」、「捨不得」的矛盾兩難,覺得許多事都在「捨得」、「捨不得」之間。就說:好吧,刻兩方印,一個「捨得」,陽朱文,一個「捨不得」,用陰文,白文。心裡想,「捨得」如果是實,「捨不得」就存於虛空吧,虛實之間,還是很多相互的牽連糾纏吧。


這兩方印刻好了,有阿內作品一貫的安靜知足和喜悅,他很喜歡,我也很喜歡。


以後書畫引首,我常用「捨得」這一方印。「捨不得」,卻沒有用過一次。


有些朋友注意到了,就詢問我:「怎麼只有『捨得』,沒有用『捨不得』」。


我回答不出來,自己也納悶,為什麼兩方印,只用了「捨得」,沒有用「捨不得」。


阿內後來專攻金屬工藝,畢業製作做大型的銅雕地景,搥打鍛敲過的銅片,組織成像蛹、像蠶繭,又像遠古生物化石遺骸的造型,攀爬蟄伏在山丘曠野、草地石礫中,使人想起生之艱難,也想起死之艱難。


大學畢業,當完兵,阿內去奧勒岡專攻金屬藝術,畢業以後在舊金山有工作室,專心創作,也定期在各畫廊展覽。


二○一二年,他忽然打電話告訴我,說他入選了美國國家畫廊甄選的「40 under 40」──美國境內四十位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的藝術家,要在華盛頓國家畫廊展出作品。


阿內很開心,覺得默默做自己的事,不需要張揚,不需要填麻煩的表格申請,就會被有心人注意到。


我聽了有點感傷,不知道阿內這樣不張揚的個性,如果留在台灣,會不會也有同樣機會被發現。但我沒有說出來,我只是感傷地問:阿內,你快四十了嗎?


啊,我記得的還是那個十八歲蹲在校園樹下素描一個蟬蛹的青年啊。


所以也許我們只能跟自己說:「捨得」吧!


我們如此眷戀,放不了手,青春歲月,歡愛溫暖,許許多多「捨不得」,原來,都必須「捨得」,「捨不得」,終究只是妄想而已。


無論甘心,或不甘心,無論多麼「捨不得」,我們最終都要學會「捨得」。





捨不得


一位朋友喪偶,傷痛不能自持,我抄經給她,希望有一點安慰,她看到引首「捨得」這一方印,搖著頭,淚眼婆娑,萬般無奈,哀痛叫道:「就是捨不得啊!」


我才知道自己其實對人的幫助這麼小,每個人「捨不得」的時候,我究竟能做什麼?


多年來,習慣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先盤坐讀一遍《金剛經》。


有人問我:為什麼是金剛經?


我其實不十分清楚,只是覺得讀了心安吧,就讀下去了。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使自己心安的辦法,方法不同,能心安就好,未必一定是《金剛經》吧。


《金剛經》我讀慣了,隨手帶在身邊,沒事的時候就讀一段。一次一次讀,覺得意思讀懂了,但是一有事情發生,又覺得其實沒有懂。


像經文裡說的「不驚、不怖、不畏」,文字簡單,初讀很容易懂。不驚嚇,不恐懼,不害怕,讀了這幾個字,懂了,覺得心安,好像就做到了。


但是,離開經文,回到生活,有一點風吹草動,東西遺失,親人生病,病疫流行,飛機遇到亂流,狂暴風雨,打雷、閃電、地震,──還是有這麼多事讓我害怕、恐懼、驚慌。


我因此知道:讀懂經文很容易,能在生活裡切實做到,原來這麼困難。


我因此知道,原來要一次一次讀,不是要讀懂意思,是時時提醒自己。像我喪偶的朋友一樣,該「捨得」的時候,捨不得,我也一樣驚慌、害怕、傷痛。


「不驚、不怖、不畏」,她做不到,我也都一樣做不到。


「不驚、不怖、不畏」,還有這麼多驚嚇慌張,還有這麼多「捨不得」,害怕失去,害怕痛,害怕苦,害怕受辱,害怕得不到,害怕分離,害怕災難,害怕無常。因為還有這麼多害怕,這麼多驚恐怖懼,每次讀到同樣一句「不驚、不怖、不畏」,每一次聽到、看到一個人因為「捨不得」受苦,就熱淚盈眶。





王玠


最早讀《金剛經》其實跟父親有關,大學時候,他就送過我一卷影印的敦煌唐刻本的《金剛經》卷子,我當時沒有太在意,也還沒有讀經習慣。


父親在加拿大病危,我接到電話,人在高雄講課,匆匆趕回台北,臨上機場前,心裡慌,從書架上隨手抓了那一卷一擱三十年的《金剛經》。十多個小時飛行,忐忑不安,就靠這一卷經安心。


忽然想到這一卷《金剛經》是大學時父親送我的,卻沒有好好仔細看過。


原木盒子,盒蓋上貼一紅色籤條,籤條上是于右任的字,寫著:影印敦煌莫高窟大唐初刻金剛經卷子。


三十年過去,我一直沒有好好讀這一卷經,打開過,前面有趙恆惕的詩堂引首,「金剛般若羅密經」幾個隸書,隔水後就是著名的咸通九年佛陀法會木刻版畫。這個卷子後來流傳到歐洲,許多學者認為是世界最古老的木板印刷,在印刷的歷史上是重要文件。我大概知道這一卷唐代木版刊印佛經的重要性,但沒有一字一字讀下去,不知道卷末有發願刊刻的人王玠的跋尾題記。


在飛機上讀著讀著,心如此忐忑不安,一次一次讀到「不驚、不怖、不畏」,試圖安心,「云何降伏其心」,原來如此難。


讀到跋尾,有一行小字:





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 二親敬造普施





王玠為亡故父母發願,刊刻了這一卷《金剛經》,也祈願普施一切眾生。王玠,好像因為自己的「捨不得」,懂了一切眾生的「捨不得」。


飛機落地,帶著這一卷經,趕去醫院,在彌留的父親床前讀誦,一遍一遍,一字一字,「不驚、不怖、不畏」,一直到父親往生。


因為父親往生,因為王玠的發願,因為這一卷《金剛經》,彷彿開始懂一點什麼是「一切難捨」,許許多多捨不得,有《金剛經》的句子陪伴,一次一次,度過許多「難捨」的時刻。


或許因為王玠的發願,我也開始學習抄經,用手一個字一個字抄寫。抄寫,比閱讀慢,好像比閱讀可以更多一點刻骨銘心的感覺吧。


我看過許多手抄《金剛經》,明代董其昌,清代金農,近代弘一大師,都工整嚴謹。我知道自己做不到那麼好,無法那麼做到那麼恭謹,但很想開始試一試。


二○一三年夏天去溫哥華,過東京,在鳩居堂買紙,看到專為手卷製作的「唐紙」,兩手指粗一捲,外面用紅紙封著。價錢不低,我想數量應該不少,用來抄一卷《金剛經》或許夠用。


到了溫哥華,打開來看,發現一捲裡只有兩張,極古樸的紙,托墨而不喧譁。但是兩張紙,抄寫不到四分之一,紙已用完了。


我噓一口氣,覺得遺憾吧,沒想到第一次發願抄經,就阻隔在紙不夠用,無法完成。


隔幾天,讀經讀到「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啞然發笑,知道自己還有這麼多執著罣礙。看到有類似的紙,不那麼細緻,但是本意原是為「抄經」,就不想許多,把紙裁成長卷,紙色不同,質地也不同,接在一起,好像也不襯。但還是想為亡父母抄一次經,好像也不計較許多了。


每天抄一段,整卷經抄完,約八百公分長,回到台灣,交給清水蘇先生裝裱,讓他傷了腦筋,把紙色不一、質地不一的八張紙連接在一起,做成了一手卷。





捨得


第一卷《金剛經》抄寫完,覺得很開心,我因此習慣了在旅途中抄經。


二○一三年年底,從東南亞去巴黎、倫敦,再回曼谷,一路又抄了一卷《藥師經》。


因為要帶在身上走,因此選擇了可以在旅途中用的簡便工具,一錠小墨,一片很薄的硯石,一支大阪製的小毛筆「五十餘川」,都輕便不佔空間。


多年前遊黃山,在山腳下一青年工房看到一片歙硯,黑色,沒有雕琢。粗粗一塊手掌心大的石片,稍經磨平,還留有石紋肌理,一端設一淺淺水盂。我喜歡這樣沒有雕飾的硯,彷彿隨時回到溪澗,還是一塊石頭,等待溪水迴盪。


製作的青年石工也喜歡,交給我時說:很輕,可以帶在路上用。沒有想到有一天我真的帶在路上用了。


通常,到一城市,進旅館房間,習慣先燒一截艾草。焚香,坐下來,在硯石上滴水,磨墨,開始抄一段經。抄完經,覺得原來陌生的房間不陌生了,原來無關的地方,空間、時間都有了緣分。像桌上那一方石硯,原來在溪澗裡,卻也隨我去了天涯海角。


清邁屏河邊有一小民宿,流水湯湯,一屋子都是婆娑樹影,很寬大的露臺。面對著河,大花紫薇和金急雨搖晃迷離,如天花亂墜,我就在花影中抄經。





無明


二○一四年初,因為畫展,聯絡一位許久不見的朋友。我找她幫忙,不巧接到電話時,她剛從醫院出來,剛被醫師宣佈眼疾瀕臨失明,要動一個危險性極高的手術。電話另一端,她的聲音喘息無助,旁邊都是車子喇叭聲。我知道此時無論怎麼安慰,說多少次「不驚、不怖、不畏」,其實無濟於事。


那幾天晨起誦經,心裡就想,或許可以順便錄音下來,給對這位有失去視覺恐懼的朋友聽。如果失去視覺,我們還可以「聽」吧。


我找雲門郭遠仙,他是弄大舞台的,替我在家裡裝設簡便錄音器材,我可以自己操作。如此就連著幾天,錄了五、六個清晨的讀誦,交給有鹿文化的朋友剪輯整理。


我當時擔心我的聲音不夠清明安靜,想到京都永觀堂的鐘聲,曾經遠遠傳來,讓我在吵鬧街頭匆忙間忽然停下來,彷彿心裡有聲音呼喚,可以暫時放下身邊許多「捨不得」的焦慮。也剛好悔之有日本友人熱心,就幫忙錄了永觀堂鐘聲來,剪輯進去,聽的時候,有一聲聲的鐘聲迴盪,提醒我「捨得--」「捨得--」。


《金剛經》錄好,原要把原聲帶交一份給為失明恐懼的朋友,她卻說,手術意外成功,奇蹟似地好了。我想,有這奇特因緣,心中有祈願,也就發行,普施給需要的人吧。


《金剛經》抄寫、讀誦,都有我不知道的因緣。


有鹿文化的煜幃費心幫忙很多,他去法鼓山找師父查證,我讀誦的《金剛經》是古高麗版本。


「啊,是嗎?高麗版本?」


我才想起,是啊,那一冊黑色封面古樸木刻刊印的《金剛經》,是多年前郝明義所贈,他與韓國是有淵源的。


我每次讀到刊刻人的名字「崔瑀」,有「上將軍」「上柱國」的爵位,封晉陽侯,卻沒有細想,原來是相當中國南宋末、元初的高麗史上重要的權臣。


查了一下資料,崔瑀似乎殺人無數,在政治鬥爭裡,他連手足親人也不放過。然而刊刻《金剛經》發願,他的願望是「破諸有相,共識真空」。


我的讀《金剛經》,抄《金剛經》,漫漫長途,有多人護持,可知或不可知,都讓我一路走來,時時省思因果。





含笑


一路校稿,彷彿又再一次去了清邁無夢寺,再一次去了秋天楓林迷離璀璨的永觀堂。


然而這次是草津了,在一大片落羽杉林間徘徊,即將白露,樹木梢頭、草叢間,都一片銀光迷濛,細看是針尖大的露珠,連成一片,讓我想到「白露為霜」的句子。但日出之後,處暑豔陽,白露也就一一消逝了。


許多詩句也都是季節的不捨吧,捨得,捨不得。


從草津回東京,只在上野停一晚,一清早到法隆寺寶物館看思維菩薩,看金銅敲鍛鏤空的頂幡,看了多次,還是捨不得。


上野美術館正辦台北故宮的國寶展,貼在大門口的海報,有汝窯溫酒的蓮花盌,有《寒食帖》,我相望一笑,想到四十年前跟莊嚴老師上課,可以一下午只看這一件書法,只看這一隻盌,好奢侈,但也覺得:看過了,也都可以捨得。


走進東洋館,展示櫃裡一卷《瀟湘臥遊圖卷》,這是近代跟《寒食帖》一起流到日本的南宋名作,當時歸菊池惺堂收藏。


一九二三年關東大地震,菊池在危難中從火場搶出兩卷書畫,一是《寒食帖》,另一件就是《瀟湘臥遊圖卷》。


《寒食帖》後來回歸台北故宮,《瀟湘臥遊圖卷》,留在日本,被定為國寶。


這是近代書畫史上著名的傳奇故事,這次《寒食帖》從台北去東京展,被定為「國寶」的《瀟湘臥遊圖卷》也因此展出,彷彿它們緣分未了,也是對惺堂先生捨命傳奇的紀念吧。


整個展場沒有太多人,我在《瀟湘臥遊圖卷》前徘徊流連,想到《金剛經》的句子:「不可思議」,山水可以如此無礙,虛實牽連不斷。墨色可以如此淡如煙嵐,若有若無。留白可以如此潔淨空明,不著痕跡。小如孑蟻的人,小如粟米的房舍,細如髮絲的一線橋樑,我一一看過,也隨看隨忘,彷彿沒有看過。還是金剛經說的:「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


惺堂先生當年捨命搶救的一卷畫作,就在面前了。第一次與這件名作相見,許多老師當年的敘述講解都忘了,許多看過的資料考證都忘了,許多高畫素的精細局部複製都忘了。原來「瀟湘臥遊」可以好到忘了一切瑣碎,不可考證,不可複製,就只有一卷,是要這樣素面相見。


沒有捨得,沒有捨不得。


走出美術館,寬永寺的鐘聲響起,不忍池裡夏末荷花搖曳,花瓣張開,露出巨碩蓮蓬,一粒一粒蓮子掉落池中,下一個春末還會生根抽芽吧。


高大銀杏樹叢裡有寒蟬淒切的聲音,高亢的嘶叫,到了尾音,總是哀婉如訴如泣,聲音拖得長長的,那麼多不捨,那麼多捨不得。


回台北之後,已過中秋,還是炎熱。


我走到知本,樂山旁有清覺寺,大殿楹聯還是《金剛經》的句子:





清淨即菩提,須知菩提本來淨


覺心原無住,應從無住更生心





清晨禮佛畢,在庭院散步。中庭有幾株高大含笑,都有近百年樹齡。日出前後,含笑都還含苞,廟中老師父手持長竿,在濃密樹叢間找花。她年歲太高,眼睛不好,我就指給她看「這裡──」「那裡──」,她把含笑一一帶枝葉鉤下,用盤盛裝,供在佛前。





二○一四年九月十二日 蔣勳於台東知本清覺寺





無夢





一件簡單的事,做起來不難,可以日復一日,成為每一天例行的公式,每天做,卻不覺得厭倦,繁瑣。每一天做,都有新的領悟,每一天都歡喜去做,會不會就是修行的本質?








清邁


這幾年很喜歡清邁,沒有曼谷那麼熱鬧繁華,過去統治這一地區的蘭納王朝(Lanna),似乎也不是大帝國,篤信南傳佛教,沒有太霸道向外征伐的野心。王朝舊城方整,磚砌城牆外圍繞護城河,雖有幾處坍塌,大致都還完整。城裡許多古寺廟,許多枝葉茂密、覆蓋廣闊的大樹。一條不十分寬闊的瀕河(Mae Ping),波瀾不驚,也不洶湧,卻總在身邊,自北而南,悠悠流淌穿過城市。


整個城市還保有中世紀農業手工時代的緩慢、專心、安分,有一種讓人慢下來的靜定悠閒。


初去清邁,也會對城市中心的夜市有興趣,看附近少數民族販售各種手工藝品,銀飾的精緻,木雕的渾厚粗樸。棉麻手工紡織,質料染色都有很好的觸感,剪裁成傳統衣褲,形式大方,穿著起來也非常舒適便利。瓦製陶缽、陶碗,有手拉胚的粗樸紋理,拿在手裡厚實沉甸。


手工傳統在數百年間累積的經驗,像一種生態,其實常常是文化潛藏在土裡的深根。土夠厚,根夠深,也才有文化的美學可言。近來台灣常愛說「文創產業」,所謂「創意」,又常常是刨去厚土,斬伐了大樹的深根,替換一時短暫炫目淺根的花花草草,使文化愈來愈不長久。「新」失去了「舊」的滋養,根基不厚,或無根基,根土淺薄,「創新」常常只是作怪,當然也就無美學可言。


清邁在上一世紀八○年代開始,受到世界觀光的重視。當世界許多城市迅速衝向工業化惡質發展之時,這一古城,卻保留擁有著農業時代人與土地和諧相處的生態倫理,保留著多元民族豐厚的部落傳統手工技術產業,讓世界各地在城市惡質化的工業夢魘中焦慮不堪的遊客,在生活裡迷亂了方向的遊客,來到清邁,可以坐下來,在一座寺廟庭院,或一棵大樹下,找到了使自己清醒的淨土。


多去了幾次清邁,時間住得久一點,在幾年間,發現清邁也迅速變化。夜市的手工藝品,因為適應太多各國湧進的觀光客,愈來愈大量生產,不控制品質,開始粗製濫造,或迎合消費者,創新作怪,失去了原有傳統手工的素樸認真,失去了手工的本質精神,逐漸走向所有手工傳統共同的沒落命運。


這幾年去清邁多,常住一個月左右,不是為了觀光,遠離城市中心,住在城市郊外,讀書或誦經。


清邁西側有素帖山(Sutep),一帶丘陵自北而南,蜿蜒起伏,最高處有海拔一千公尺,山巔上有著名的素帖寺,香火很盛,金碧輝煌,遊客也多。寺廟平台可以俯瞰清邁全城,從清邁城市各個角落,一抬頭,也都很容易看到高踞山巔閃著金光的素帖寺。


我住的地方在素帖山腳,鄰近清邁大學,附近是大片森林,也是清邁城水源的保護區,有清澈湖水,匯集山上岩石峽谷間沖下的雨水。冬天乾季,涼爽舒適,即使夏天雨季,除了正午陽光強烈燠熱,一陣暴雨過後,空氣中瀰漫各種植物釋放出的香味,一入傍晚,整座山就從大樹間吹拂來舒爽的涼風。寺院鐘聲過後,各種蟲鳴升起,間雜著一兩聲悠長的夜梟叫聲,萬籟如此寂靜,使人可以安然入眠入夢。





蟬聲


有一個夏天去清邁,住在無夢寺(Wat Umong)旁。Umong泰文的意思是「甬道」、「隧道」。寺廟建於十三世紀末,數百年間曾經是南亞南傳佛教的中心,十五世紀前後強大過的蘭納王朝時代,曾經在此處召開過國際間的佛學會議。


無夢寺坐落在素帖山麓大片的森林中,從附近經過,常常看不到寺廟建築,連最高的大佛塔也掩蔽在大樹間。


佛寺最大的特色即是「甬道」。「甬道」是民間俗稱,其實用漢字的「洞窟」,就容易理解了。無夢寺因為依山麓建造,大佛塔露出地面,佛塔下即是一層一層的甬道,從外面看,現在仍留有三個幽暗的入口,約一人高,進到甬道內部,看到甬道四通八達,做成一個一個佛龕。古代沒有今日照明設備,「龕」「窟」上端或兩側都有利用自然採光的孔洞,很像我在敦煌、雲岡石窟看到的「明窗」設計。


無夢寺不在市中心,偏城市西陲,遊客不多。甬道裡幽暗,信眾擦肩而過,各自走到一個龕窟前,在佛像前合十膜拜。或靜默趺坐,或長跪誦經,在佛前供養一朵寺廟庭院開得爛漫掉落一地的蕃孜花。甬道通風,花的香味甘甜就在幽暗中流動。在微微幽光裡,錯錯落落遠遠近近的靜坐者、膜拜者,在幽微光線裡,遠遠看去,都像一尊塑像。使我想到《金剛經》裡說的「微塵眾」,使我想到《金剛經》裡說的「恆河的沙」。


夏季午後常有暴雨,雨聲浩大,也在甬道間洶湧回響。暴雨多不持久,雨聲歇止,四周樹林間升起一片驚人的蟬聲。彷彿久遠劫來,微塵與世界都如此聲量,高亢激昂,如一季繁花爛漫,卻又沉寂如死。「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幻,從顛倒起」,蟬聲使我想到《維摩詰經》的句子,彷彿又聽到沉寂如死的蟬聲裡從樹梢高處一一掉落下來的蟬的屍體。


同去的朋友被蟬聲所動,從地上拾起蟬屍,低頭冥想。後來他找了專業的錄音師,到無夢寺去錄下蟬聲。然而,聽起來,「聲音」早已不在了,「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我知道那錄音中已經不是我們曾經聽到的蟬聲了,如同放在案上的蟬的屍體,也不再是那一夏季活潑昂揚長嘶鳴叫的生命了──「是身如夢,為虛妄見」。





《金剛經》的開頭


好幾個冬季,在清邁度過,也固定住在無夢寺廟附近的公寓。每天清晨步行十分鐘左右,固定去寺廟誦經,有時也跟隨僧眾乞食的隊伍,一路走進商家林立的街道。


僧侶披絳黃色袈裟,偏袒右肩,赤足,手中持缽,從年長的僧侶,長幼依次排列。隊伍尾端是十歲左右少年僧侶,還是兒童,常常睡眼惺忪,走得跌跌絆絆,引人發笑。然而修行的路上,或許就是如此吧,有人走得穩定精進,有人走得猶疑徬徨,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然而,或遲或早,都在修行路上,一旁的譏諷嘲笑其實都無意義,反而耽誤了修行。


天光微明,修行的隊伍,如一條安靜的絳黃色河流,靜靜流入城市,一家一家乞食。商家知道僧人每天清晨乞食時間,都已拉開鐵捲門,準備好食物,準備布施。


僧人端正站立,雙手持缽,布施的人把食物一一放進缽中,然後右膝著地,恭敬跪在僧人面前,聽僧人念誦一段經文。


這是清邁美麗的清晨,是僧人與商家共同的功課。這也是許多人熟悉的《金剛經》開頭的畫面啊,沒有想到,原始佛陀久遠以前行食的畫面,還日復一日在清邁的清晨可以看到。


我在此時,心中默想經文的句子: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城,衹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清邁像是舍衛城,衹陀王子大樹庇蔭的花園,給孤獨長老供養的道場,佛陀因此機緣,為一千兩百五十位學生上課,說了一部《金剛經》。


所有義理的開示演說之前,紀錄者描述的只是一個如此安靜美麗的畫面: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飯食迄,收衣缽。


洗足已,敷座而坐。





當時佛陀也是如此,穿著袈裟,手中拿著一個碗,進入舍衛城。一家一家乞食。從一家一家得到布施,再回到原來的處所。


吃飯,吃完飯,收好衣服,收好碗,洗腳,在樹林下鋪好座位。


這是《金剛經》的開頭,沒有說任何道理,沒有任何教訓、開示,只是簡單樸素、實實在在,按部就班的生活。穿衣,乞食,吃飯,洗碗,洗腳,敷座──像每一個人每一天做好自己的家務瑣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人間有情,如此萬般眷戀,你會捨得呢,還是捨不得?
蔣勳書寫以來,最最柔軟心的一本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