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單純, 也別太不單純 | 誠品線上

別太單純, 也別太不單純

作者 蕭福松
出版社 商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別太單純, 也別太不單純:內容簡介社會不是你想的那麼單純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會出現頭痛、情緒低落、心情鬱悶情形,嚴重者甚至有憂鬱症傾向。探究其原因,固和個人適應能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社會不是你想的那麼單純 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會出現頭痛、情緒低落、心情鬱悶情形,嚴重者甚至有憂鬱症傾向。探究其原因,固和個人適應能力及情緒管理有關,但主管、同事間的互動,以至組織文化、辦公室氣氛,也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對很多人來說,上班不過就是圖份工作,要一份薪水,可是一旦上班,人際間的紛擾,又常讓上班變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良好的人際互動及和諧的辦公室氣氛,能正面凝聚員工的向心力、合作意願,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書用案例分析作為活生生教材,將一般常見的職場現象,以說故事的方式呈現。告訴你職場的「潛規則」,提醒與人互動應注意的「楣楣角角」。在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能正確觀念,明辨是非,虛心學習,從容應對,秉持「誠實、務實、踏實」原則,穩健向前行,必能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前言 日本社會學家橫山寧夫提出「橫山法則」理論,強調「最有效的管理並非持續不斷地強制員工行為,而是觸發員工內在的自發性控制。」套句領導統御用語,就是「帶人要帶心」,更具體的說法,就是要「善待員工」。 對很多人來說,上班不過就是圖份工作,要一份薪水,也避免無業賦閒的尷尬。可是一旦上班,人際間的紛擾,又常讓上班變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會出現頭痛、情緒低落、心情鬱悶情形,嚴重者甚至有憂鬱症傾向。探究其原因,固和個人適應能力及情緒管理有關,但主管、同事間的互動,以至組織文化、辦公室氣氛,也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換言之,良好的人際互動及和諧的辦公室氣氛,能正面凝聚員工的向心力、合作意願,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反之,主管傲慢專斷,不能體恤部屬,同事間又爭寵互嫉、明爭暗鬥,或因勞逸不均,獎懲不公,造成怨懟、不滿情緒。非但不利組織的和諧團結,更直接影響員工的上班情緒及工作效率。 本書將一般常見的職場現象,以說故事的方式呈現。一方面讓讀者藉由模擬情境,瞭解職場的互動情況,另方面,就設想的情節,思考如何去面對因應。很多無聊、可笑的現象,或許有人認為荒謬、不可思議,卻都真實存在職場中。各種獎勵、福利措施,用意原在激勵員工,但因具有競爭性、比較性,自然衍生出很多不為人道也的「不法之爭」,人性的真實面貌,往往在此呈現。 有的人淡然視之,有的人卻十分在意;有的人抱著平常心、本份盡職,有的人則企圖心強烈、志在必得。心態、價值觀、成就目標的不同,都讓職場變得有如「人性角鬥場」,常讓初出社會的新人不知所措、窮於應付,甚至碰撞得鼻青臉腫,不免心生挫折、倦怠。 本書告訴你職場的「潛規則」,提醒與人互動應注意的「楣楣角角」,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但也不必因恐懼而膽怯、卻步,最重要的,對自己要有信心,堅持做對的事情。在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能正確觀念,明辨是非,虛心學習,從容應對,秉持「誠實、務實、踏實」原則,穩健向前行,必能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蕭福松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前 言 目 錄 推薦序1 推薦序2 自 序 1.被丟棄荒野的小白兔(未照顧菜鳥) 2.為何燙手山芋都丟給我?(欺負菜鳥) 3.少說多聽多看(搞清楚辦公室狀況) 4.拜託,別當我是小弟,好嗎?(欺生) 5.你大學唸假的啊!(大學沒教寫公文) 6.一定要看他臉色嗎?(遇到壞婆婆) 7.有啥好跩的?(拿雞毛當令箭的小人) 8.誰才是真正老大?(正副主管不合) 9.不要瞧不起辦公室小妹(預防被打針) 10.討人厭的三姑六婆(辦公室的八卦族) 11.為什麼他們就可以?(老鳥蹺班摸魚) 12.為什麼他那麼吃得開?(耍特權) 13.為什麼又我吃鴨蛋?(考績乙等) 14.禮多人不怪(進貢的妙用) 15.辦公室公關要做(施小惠搏感情) 16.嘴甜一點,別忘了說報告(長官吃這套) 17.加不加入小圈圈(孤立或同流合污) 18.惱人的喝酒文化(公關還是要做) 19.遇見龜毛的主管(忍耐或逃避) 20.遇見感覺不對的主管(容易情緒化) 21.遇見膨風的主管(自卑感作祟) 22.遇見爛好人主管(是非不分) 23.棘手案件簽不簽(趕鴨子上架) 24.口頭指示算不算數?(小心揹黑鍋) 25.你有翻臉本錢嗎?(要識時務)

商品規格

書名 / 別太單純, 也別太不單純
作者 / 蕭福松
簡介 / 別太單純, 也別太不單純:內容簡介社會不是你想的那麼單純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會出現頭痛、情緒低落、心情鬱悶情形,嚴重者甚至有憂鬱症傾向。探究其原因,固和個人適應能
出版社 / 商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946104
ISBN10 / 9865946106
EAN / 9789865946104
誠品26碼 / 2680702646003
頁數 / 28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容摘錄 2.為何燙手山芋都丟給我?(欺負菜鳥)

才上班沒幾天,阿凱發現事情好像都做不完,別人都下班了,他還在加班。

最令他氣結的是,當他正忙得焦頭爛額時,幾個老鳥課員卻悠閒地在走道上抽煙、聊天。

阿凱知道自己是新人,多做一點是應該的,不過,有些業務明明不是他的,怎麼也丟過來給他?他不便問也不敢問,只能啞巴吃黃蓮─苦在心裡了。

退伍後,阿凱曾跑過業務,也當過保全,但待遇微薄,作息也不固定。他老爸眼看他都快三十歲了,卻還像羅漢腳四處流浪,再不設法謀個穩定收入的工作,甭說難期待他成家立業,可能都要養他一輩子呢!便要阿凱乾脆辭去保全工作,到補習班補習,全心準備公務人員考試。

經濟不景氣,百業蕭條,公家飯倒成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阿凱也很爭氣,在補習班拚了一年,終於讓他如願考上公務員,分發在市公所民政課。

老爸看阿凱考上公務員高興的不得了,當然也期待阿凱工作順利,和長官同事相處愉快。在阿凱報到時,再三耳提面命地提醒:「阿凱啊!現在工作難找,你好不容易考上公務員,就要好好珍惜。長官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不要怕苦,把吃苦當吃補,磨練當歷練,好好和人相處,千萬不要和人計較工作。」

老爸的殷殷叮嚀,阿凱聽進去了。

阿凱承辦的是環保業務,報到後,課長又要他兼辦綜合業務。並對阿凱說:「少年吔!你還很年輕,又剛考上分發,好好幹,多做多學,將來對你有好處。」

有什麼好處?阿凱不曉得,但反正「既來之則安之」,儘力做好本份工作就是。但綜合業務是啥碗糕?他並不清楚。

報到第二天,他偷偷地問坐在隔壁的阿源:「阿源兄,請問一下,綜合業務是幹什麼的?」

「這個嘛!…」阿源看了一眼一臉菜鳥模樣的阿凱,捉狹地笑道:「綜合業務嘛!就是什麼都管,很重要的哦!」

阿凱還是有聽沒有懂,但再笨的人也知道,一個新進人員都還沒進入狀況,怎可能把重要業務交給他?再看阿源帶著詭異的奸笑,心知一定有名堂,可是卻弄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三天,課長指示阿凱配合環保局及警分局人員,取締違規養豬戶排放污水案件。

取締人員才剛到,幾家養豬戶已擺好陣勢,怒氣沖沖地辱罵政府官員只敢撿軟的柿子吃,很多暗地排放有毒廢水的化學工廠不去取締,卻老是找固定幾家養豬戶開罰單。

阿凱雖是新手,卻是主辦人員,理所當然地被推到最前頭,他沒見過這個陣仗,嚇得不知所措。

只聽得養豬戶大聲抗議政府選擇性的取締,環保局主辦人則苦口婆心的解釋環保局立場,最後是在彼此諒解,養豬戶答應限期改善情況下,告誡了事。但也給阿凱上了一堂「震撼教育」,方才意識到他這個工作可不好幹。

但這只是開始,接下來幾天,阿凱一下子被通知取締亂丟廢棄物事件,一下子被告知要配合取締卡拉OK噪音,一下子…。

阿凱擔心的不是日夜沒完沒了的工作,而是環保取締業務都是吃力不討好,專門得罪人的工作。面對被告發取締的對象,不是哭哭啼啼的老弱婦女,就是凶神惡煞般,「幹」聲連連的兄弟,搞得阿凱一個頭兩個大。看來這「鐵飯碗」未必就好端,他接這個業務,接得有點膽戰心驚。

阿凱老覺得不太對勁,但又說不上來,到底哪裡不對了?

但直覺告訴他,他似乎被擺道,因為在他正忙得焦頭爛額時,幾個老鳥課員卻好像事不干己的抽煙的抽煙,聊天的聊天,連課長也不知混到哪兒去了?整個課就好像只有他一個人在忙。可是,他是新進人員,根本沒有權力選擇工作。業務是課長指派的,他只能接受,更絕的是別人不想接、不願做的事情,都丟給阿凱。

阿凱不敢找課長問,又找阿源問:「阿源兄,怎麼他們幾個推來推去,不要做的工作最後都丟給我?」

阿源笑道:「所以才叫做綜合業務嘛!」

然後舉了個八竿子打不到的例子,說:「你有沒有吃過四果冰?」

阿凱不曉得阿源在賣啥關子,點點頭說:「吃過啊!」

阿源煞有介事地再問:「那你有沒有吃過綜合口味的?」

阿凱沒聽懂他的意思,搖搖頭問:「什麼是綜合口味?」

阿源以老鳥姿態,權威地說:「就是什麼都有,紅豆、綠豆、仙草、愛玉、粉圓…,全部都放就是,你的綜合業務簡單說,就是大雜燴。不過,可是很重要的哦!是我們課的總管喔!」

阿源說得跟真的一樣,阿凱聽得一頭霧水,不禁脫口問:「我有那麼偉大嗎?」

阿源奸笑地說:「豈止偉大,太重要了,你是大家的救星吔!」

阿凱越聽越糊塗,隨口說:「阿源兄,你就明講吧!不要再賣關子了。我只不過是新來的菜鳥,怎會是大家的救星呢?」

阿源說:「我也不曉得這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成文規定,反正課裡難搞的棘手業務,等到有新人來時,都會交給新人做。一方面是幫大家的忙,一方面也讓新人有磨練、歷練的機會。」

「明明就是推卸責任,還說是讓新人磨練。」阿凱心裡雖暗罵著,卻又裝傻問:「不是每個人都有工作職掌嗎?那怎會把難搞的業務全丟給新來的?課長不管嗎?」

阿源笑說:「課長不是不管,他也是課員幹過來的,覺得讓新人磨練一下也是應該的,何況課裡除了你和我之外,都是老鳥,他們的意見,課長敢不聽嗎?」

阿凱想想:「也沒錯啦!就當做以前在陸戰隊服役時,被操得一蹋糊塗的『天堂路』吧!何況應該也沒有那麼嚴重吧!」

「可是…,做不來或遇到問題時,怎麼辦?」

阿源說:「安啦!除了不能幫你蓋章負責外,我們會隨時會當你的諮詢委員。」

阿凱回道:「少來了,當我外出取締告發時,有人陪我嗎?你們還不是閃得遠遠的。」

阿源心虛道:「不是不幫忙,每個人都有工作忙嘛!」

「那為什麼這些棘手、難搞的工作都丟給我?」阿凱不平地問。

「這、這…,嘿、嘿…,你還是去問課長吧!」阿源閃功還真是一流,丟了這句話,一溜煙不見了。

阿凱心裡盤算著:「看來我這業務是推不掉了,只能硬著頭皮幹了,也只好等下一個新人來時丟給他囉!」

【放大鏡】

民營企業和政府機關都是一個樣,表面上,各有職掌,各有所司,但實際上,有的單位或囿於「潛規則」的傳統,或緣於「不成文」的規定,往往會把難搞或較棘手的業務「留」給新人。美其名是業務輪替,給新人磨練、歷練的機會,實則是「欺生」,把爛攤子丟給新人。

這種把難搞業務「特地」留給新人承辦的現象,所在多有,不能說不對,但畢竟不適當。除了無法建立職掌分工及明確權責外,也容易養成部屬遇事推諉、卸責的心態。會出現這種「不正常」的情形,主要是主管沒擔當,怕得罪「敢大聲」的資深員工所致。

有的主管懾於上級或人情壓力,會給某些「有來頭」、「有背景」的部屬特別禮遇,較繁重吃力的工作,不敢叫他做,就丟給別人做。也有較資淺的年輕主管,叫不動「叔伯輩」的資深老油條,乾脆自己拿來做,或「轉包」給約雇、臨時員做,不然,就丟給新來的「菜鳥」做。這種「柿子撿軟的吃」的現象,嚴格說來,並無不可,只是權責不明確,今天張三接,明天李四推,難免會養成大家互相推諉的情況。

業務分工的目的,是為方便執行業務,確認權責,並藉以增進及提升承辦人更精熟的專業能力。任何基於讓員工熟悉不同業務的訓練、研習或輪調,以增加多元能力,都有其必要。但「選擇性」的把棘手或難搞業務「保留」給新人,就難脫「欺生」之嫌了。既易徒增新人挫折感,也易助長大家遇事推諉卸責的歪風。

並非新人就不可以磨練,但最好能採取漸進方式,讓其熟悉整個業務運作流程,對處理模式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後,再賦予新的任務。既能確保效率、效能,減少新人的挫折感,也不會有業務輕重不一、勞逸不均的情形。

主管負責業務成敗,尤應確立職掌分工,不能任憑個人好惡,或屈從「老鳥」的無理要求,輕率任意調整工作。不僅無法提昇效率,順利推動業務,反而破壞體制,讓員工更會投機取巧、推卸責任。

聰明、有擔當的主管應有所堅持,業務該誰辦就誰辦,絕不容推諉,更不能「欺善怕惡」、「因人而異」。否則,領導威信建立不起來,也難奢望工作會有好的績效。

【新人對策】

新人唯一的工作,就是「學習」,沒有選擇職缺的權力,更沒有選擇工作的權力。除非自認後台夠硬,否則,老板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

這當中,容或有感覺不對勁、不公平的地方,但一來職場強調服從、配合,二來講求「論資排輩」。新人論年資、經驗俱缺,自無資格爭取自身權益,所以,就算心裡百般不願意,也只能虛心、耐心就教。過程也許很累、很辛苦,甚至覺得不公平,但這就是現實職場,話說回來,未嘗不是磨練心志的場域。除非神通廣大,可以調個輕鬆單位,找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不然就得接受。

但「認命」接受並非就不好,往好的、長遠的方面想,做的越多,學的越多,經歷的更多,經驗能力都更豐富,都是很難得的自我充實、累積實力很好的機會。正如孔子所說:「吾少也賤,故多鄙事。」把「吃苦當吃補」,忍人所不能忍,體認自己是一個新人,虛心、用心、耐心學習,默默做,努力做,必有「媳婦熬成婆」的一天。

最怕就是一開始就有意見,發牢騷、計較工作,不但無法融入團體,也無法博得同事好感,贏得好印象,反而會因為「白目」、「愛計較」、「搞不清狀況」,而被孤立。

所以,新人絕對不要怕接到「燙手山芋」,勇敢面對、認真學習、虛心請教,一切自會水到渠成。千萬不要有懷疑,更不要有意見,順著做、辛苦做,把棘手、難搞的工作當做「益智」、「益志」遊戲,一關關地闖,必能增進自己很多專長及處理事情的智慧和能力。



3.少說多聽多看(搞清楚辦公室狀況)

下午才上班,農業課的老王便跑過來說:「小李,晚上我有親戚來,要招待他們吃飯,能不能請你幫我值夜?」

小李想都沒想,隨口便回說:「好啊!沒問題。」

老王高興的連連稱謝,直誇小李古道熱腸,熱心助人,做人很阿莎力。

小李的確是很熱忱,很樂意幫助別人,幫同事代班值夜可說是小事一樁。

但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小李剛考上公務員特考,分發到這偏遠鄉公所當辦事員。公所沒有單身宿舍,一時找不到地方住,課長建議秘書同意讓小李暫時住在值日室,等環境熟悉了,再慢慢找住的地方。

值日室裡頭有兩張單人床,一張是給值夜男職員睡的,一張是給工友老趙睡的。但通常值夜的同仁,一到晚上十點以後,看看沒事就溜回家睡了,現在小李暫時借住值日室,大夥兒也樂得有理由回家睡,有的同仁乾脆就請小李代勞值夜了。

小李也好講話,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鄉下地方也沒啥休閒娛樂場所,出門不是山就是電線桿,根本沒地方可跑。他也不方便到同事家找人聊天串門子,所以下班後,就待在公所裡看書、看電視。

有人找他代班值夜,他都來者不拒,反正,他本來就是「以所為家」。偶爾客串當兼差的「值夜代理人」,不但幫同事忙,還能小賺一筆值夜費呢!可說一兼二顧,摸蛤兼洗褲。

對小李來說,值夜一點也不會無聊,除了常有同事會來加班外,一些住附近的同事,也常會在吃過晚飯後,散步到公所來陪小李、老趙聊天打屁,倒成了聽八卦、小道消息的黃金時段。

小李退伍後,在民間企業曾待了好一陣子,對與客戶的酬酢應對,甚至陽奉陰違、虛應故事、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那一套,多多少少都經歷過。因此,雖是第一次當公務員,但他卻謹守分寸,抱持「少說、多聽、多看」原則,寧願與人為善,也不願同流合污,更甭說結黨營私了。

公所裡,大小員工大約有五、六十個人吧!表面上,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各做各的,井水不犯河水,但其實,私底下的明爭暗鬥卻如暗潮洶湧般,不斷上演。

有一晚,經建課春花姊來加班,一邊趕報表,一邊嘴巴碎碎唸:「課長就只會袒護他那一夥酒友,這件公文明明是介旺要辦的,就因介旺說,他正在趕一件工程專案,忙不過來,就丟給我。」

「他忙,我就不忙啊?」春花姊一邊快速地按著電子計算機核算,一邊發牢騷地唸給鄰座也在加班的阿珠聽。

「就是啊!課長就只會和那一群男生喝酒,哪理會我們女生?妳沒看到我上班時間,忙得連起身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他們卻有時間在外面抽菸聊天,真是的。」阿珠附和地說。

不過,白天上班的時候,小李還看到春花姊和他們課長有說有笑的,阿珠還買飲料請他們課長喝呢!但怎麼下班了,態度就不一樣?小李心裡很是疑惑。

疑惑的還不只這樁,財政課的雅珍和主計室李主任,或許因為業務關係,在公所裡常看到她們在一起聊天、吃零嘴,感情好像很不錯。

可是,這一晚加班時,小李卻親耳聽到雅珍對民政課的小惠說:「不是我愛說她,也不看看自己的身材,Every Day(又矮、又肥、腿又短)的,偏又喜歡買套裝、穿窄裙,裝時髦,能看嗎?」

小李以為自己聽錯,因為白天在大辦公室,他明明看到雅珍誇張地尖叫說:「呦!主任,妳這套衣服在哪裡買的?好漂亮哦!妳穿起來,少說年輕十歲以上。」

說得李主任心花怒放,還不住地問雅珍:「真的好看嗎?我可是花三千元買的呢!」

只見雅珍連連點頭,稱讚道:「好看,好看,主任,穿在妳身上好看極了。」可是,白天的讚美怎麼一到了晚上,就全變味了呢?

小李心裡納悶,也有點不安,他不確定公所裡是怎番生態?但總讓他有一種「好假」的感覺。

表面上,大家「老哥來老哥去」、「X姊來X姊去」親熱地稱呼,但骨子裡似乎是各懷鬼胎。

在幫人代班值夜的這些日子裡,意外地聽到很多馬路消息。不是甲說乙怎麼樣,就是乙說丙怎麼樣,反正,就是流言是非不斷。

為什麼人跟人相處,就一定要戴副虛偽的假面具呢?

為何要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就不能真誠相待呢?

小李在這裡少說也要待三年以上,他可要看清情勢,才不會被人利用,更不會被人視為箭靶。

他想到小時候,每當大人聚集一塊,東家長西家短時,他常會好奇地問東問西,總會惹來老媽的衛生眼。接著,是一句從小聽到大的至理名言─「囝仔人有耳無嘴。」

意思就是要他「惦惦」─安靜,沒事少開口。

老爸在鐵路局上班,負責開火車,小時候就常聽老爸說:「行車走路要停、看、聽,做人做事也要停、看、聽。」

有時候,他會笑老爸太謹慎了,莫非是職業病使然。等現在他當了公務員,才領悟到老爸、老媽那些嘮叨話,還真有幾分哲理呢!

老鄒是民政課老課員,或許快退休了,有點倚老賣老,講話很直接也粗聲粗氣的。他很喜歡小李這小伙子,常在下班後,帶些小菜、滷味的邀小李喝兩杯。然後,帶著微醺醉意開始話說當年勇,當然,也會提及公所人事更迭內幕,或某人和某人、課室之間的恩恩怨怨。

老鄒牢騷不少,話題也多,公所上上下下,幾乎都被點名了。連鄉長也被他批評識人不清,用人不公;秘書也被說成「關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至於課長嘛!則被譏諷是「嘴上無毛,做事不牢。」

然後,似又十分清醒地對小李說:「老弟啊!聽我的準沒錯,都是『人情』在做人啊!我啊!就是個性太直,說話太真,得罪不少人,所以到現在還是課員。」

老鄒的確是直腸子,講話從不拐彎抹角,一向直來直往,大概因為講話太直接,有人受不了,就聯手打壓他,這也是老鄒心理不平衡的地方。

都快退休了,他似乎對任何事都看得很開,除了提醒小李,公所裡哪些人是人前說一套,背後做的又是另一套的「雙面人」外,也點名哪些人是笑裡藏刀、唯利是圖的奸佞小人。

還不忘提醒小李對人不要講真話,尤其不要太講義氣,因為「義者,我王八」。

這很令小李震撼,怎麼一個小小的公所人事竟是那麼複雜?

他是菜鳥,是外地人,他可不想淌渾水,捲入是非。尤其在狀況不明情況下,他不敢隨便聽信流言,也不敢妄下定論,尤其不敢「過嘴」。

「與人為善」、「保持中立」,做好份內工作,或許就是最好的策略吧!

【放大鏡】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職場雖是上班工作的處所,但因涉及考績、升遷及權勢、地位、獎金、福利的爭奪與角逐,有時又為了爭取長官「關愛的眼神」,以便能早日出頭,在同儕間出類拔萃,自然衍生出很多明爭暗鬥的人際紛爭來。

職場的人際紛爭,看似常態,其實都在消蝕工作士氣,弱化組織的向心力、團結力和競爭力,更是人際信任、互動最大的障礙。

人事的紛爭,率多起因於考績不公、獎懲不公、升遷不公、勞逸不均、福利不均。至於為何會出現諸多不公平情形?應檢討的是首長、主管等領導階層的領導方式和統御能力,及在對待部屬時,是一視同仁?還是內外有別?

而同事之間的彼此嫉妒、猜忌、互看不順眼,頗多則是出於個人的認知及修養問題。基本上,業務分配及考績升遷,如能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原則,部屬自然少怨言。反之,因上級的不公平、不平等對待,自容易讓部屬因心生怨懟而產生敵對心理。

身為領導者應有足夠的「敏感度」,體察組織內部的「異化」現象,設法化解或做必要的職務調整。而不是視而不見或任其發展,不只會增加內部的紛擾、摩擦,更影響團隊和諧及行政效率。甚至讓整個組織形同「空殼」,毫無團隊士氣、競爭力可言。

就業務推動來說,一切如能按體制、法規進行,較無爭議。但假使「人治色彩」過於濃厚時,爭議、衝突必然較多。

理論上,能建立好的組織規範,自能形成好的組織氣氛和組織文化,亦較有共同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否則,本位主義,各做各的,只會分散力量,裂解組織。

至於人際間的閒言閒語,雖是個人修養和口德問題,但並非全然無法改變。「子率以正,熟敢不正?」領導者如能以身做則,公正處理公務,公平對待部屬,給予正面鼓勵及人品正確的指引,自能潛移默化,影響部屬的言行修養,進而改變辦公室氣氛。

【新人對策】

職場是「微型社會」,各式各樣的人都會匯聚在一起,不管是「志同道合」或「沆瀣一氣」,都可能形成不同的群族或小圈圈。又因為是人,自免不了有主觀好惡及情緒反應的一面,流言是非自容易產生。

公務上因有職務、職掌、考績、考評的規範,表面上不得不遵從奉行,但其實內心都有自己的觀點。這些個人好惡的「心裡話」,平常在辦公室或者不敢說,或者不便說,不敢明目張膽流露或表態。可是,等長官或「討厭的對象」不在眼前時,就很容易表露出對人對事「不平」、「不以為然」的看法。

嚴格來說,辦公室裡的閒言閒語,頗多是個人情緒化的「牢騷話」─譬如長官不公平、長官耳根輕,某人會巴結、某人愛喝花酒、誰又怎樣怎樣…,盡是些沒營養的口水。

這些看似尋常的「耳語造謠」,最易破壞人際間的信任和感情。聰明的主管,絕對不允許有這種「暗損」組織和諧及團隊精神的情況存在。何況,背後道人是非,東家長西家短,不正顯示自己沒修養、沒口德。

一個健全的機關組織,是不應該存有這種如同細菌滋生蔓延的「是非現象」。負責任的主管尤應隨時注意內部人員的互動情形,了解是否有口是心非或表裡不一的情況?絕不能坐視讓其擴大,應設法消弭、化解。需知端正「人心」、「口德」,是推動組織文化最重要的第一步。

職場新人一如剛進門的媳婦,要懂得察言觀色,知所輕重,看清同事間的互動玄機,才不致被虛偽的表象所迷惑。就算被誤認是「知己」或當「情緒垃圾桶」都無妨。重要的是,不管同事是抱怨、訴苦或發牢騷,聽聽就好,千萬別「過嘴」。否則,很容易被貼標籤或歸類,反陷自己於盲從或被利用的困境。寧可明哲保身,也不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更切勿「人云亦云」。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