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集 | 誠品線上

詠懷集

作者 王美紅
出版社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詠懷集:◎代理經銷白象文化生活不是只有平凡的三餐和工作,擦亮心眼仔細觀察周遭萬物,即使一株種苗,都可以在詩文上占據重要的版面。: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生活不是只有平凡的三餐和工作,擦亮心眼仔細觀察周遭萬物,即使一株種苗,都可以在詩文上占據重要的版面。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王美紅,1963生,臺南市人,政大中文系學士。臺灣北師大暑期研究所進修。任教專科和高中前後十餘年。創作現代詩超越十年,平時熱愛詩文和書法。關心國內外時事和臺灣教育文化發展,在詩文中蘊含悲天憫人的文人特質。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自序 作者介紹壹、理想和現實的圓融契合冬草 一本書女兒的成長心經冬暖古城回鄉的人收穫走過歲月星夜獨白星夜抒懷理想2019新型冠狀肺炎人道勇者(敬香港青年)贰、自然與藝術的相互映襯石階車聲吃冰尋訪姬路城秋夜飛瀑鳥鳴懸日日環蝕初夏午後夜的啟發拾穗春聯線條與書畫蓮池鏡鎮紙與書法料理參、競合與重唱(組詩) 光明1.晨光2.星光3.月光4.燈光 流動1.溪流2.車流3.航行4.時尚 黝黑1.夜森林2.黑咖啡3.烏黑秀髮4.煤炭肆、有韻詩歌的昇華煙火無酒歌感謝農夫秋湖伍、(類)散文詩的試煉生活美學書櫃書法寒冬過後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詠懷集
作者 / 王美紅
簡介 / 詠懷集:◎代理經銷白象文化生活不是只有平凡的三餐和工作,擦亮心眼仔細觀察周遭萬物,即使一株種苗,都可以在詩文上占據重要的版面。: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0120979
ISBN10 /
EAN / 9786260120979
誠品26碼 / 2682977682007
頁數 / 77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0.6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詠懷集推薦函 作者 荷塘詩韻

有句話說:「寫一首壞詩的樂趣,勝過讀一首好詩。」此話怎講呢?我們剛開始創作時,是沉浸在有趣的文字遊戲裡,慢慢書寫就會發現把詩寫好確實難得。透過想像與經驗,逐步練習累積自我思考而呈現出來。詩經說:「詩者,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大則可以詮釋宇宙人生, 關懷國家社會,小則可以是個人喜怒哀樂留下真實感受。

作者王美紅《詠懷集》乃二零一三起十年間的生活記詩。詩集分為五個篇章。壹、理想與現實的圓融契合。貳、自然與藝術的相互映襯。參、競合與重唱 ( 組詩 )。肆、有韻詩歌的昇華 。伍、( 類 )散文詩的試煉。詩的書寫也是生命情調的選擇,生活有所感所以有所詩。小自撫育女兒《女兒的成長》,大自閱讀《心經》以及一本書和居住的古城,都是以詩印證生活,引領讀者看見生活的款款深情。
《心經》中,詩人一起筆兩行
觀自在,與長空相應
是一尊菩薩的慈顏

說的正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而人生苦厄從來沒有減少,紅塵多苦難,生滅演繹著歲月。唯菩薩慈顏永保純善心靈,讓潛藏的智慧修成菩提。

一首《走過歲月》, 作者提及經歷天搖地變驚恐,說的該是無可逃避的天災地震與颱風。老去的歲月從鏡子裡看見陌生的自己曾幾何時魚尾紋躍然臉上。從此不可得的青春只能在泛黃照片中尋覓,是生命的餘韻。字裡行間娓娓道來如今晚境。過往的美麗再怎麼也挽回不了鏡中的蒼白。冠狀肺炎 covid -19 襲擊全球,死亡不計其數,疫苗研發及排隊買口罩是一開始的現象。詩的最後也呼籲把口罩優先留給第一線醫療人員和防疫人員,以期保障民眾健康與安全。詩的觸角延伸到關懷社會,這也是創作者慈悲的胸懷及視野。

輯二提到人必須走出戶外,用藝術的眼光觀察天地間萬物。從生活周遭的車聲、石階和吃冰到秋夜,鎮紙與書法,日常料理等等,涵蓋的面向多元,更生活化。
車流揭開城市一早生活的序幕,也是生活的日常。享受吃冰的當下,本該十分美好,卻遇上重機車呼嘯而過,揚起灰塵,喉嚨瞬間卡卡,美好也就當然打了折扣。姬路城是日本的古城之一,古色古香,護城河澄明,河裡錦鯉優游,時空來到深秋,楓紅滿城,滋潤了遊客紅塵僕僕到訪的心情。是凡間一座寶藏,讓瞥見的風景成了永恆。大凡寫詩,夜是一個廣受歡迎的題材。夜有其安靜與神祕,隨興的一杯黑咖啡輔助掙脫書法行草書寫困境,越界與古書法家隔空對話,解構下筆竅訣,夜的守候彷彿神助。

輯三是組詩,充滿生活的趣味。第一組定題光明,從《晨光 》《星光》《月光》到《燈光》文字活潑,有著擬人化的溫婉俏皮,讀來十分欣喜。第二組 流動,從《溪流》《車流》《航行》到《時尚》有紅塵的忙碌,也有溪水流動,船隻航行,甚至時尚的演繹,有著淋漓的爬梳與駕馭,讀畢叫人頷首莞爾。輯四是詩歌的昇華。輯五散文詩的試煉。作者平日勤練書法,楷書功力相當,行草還在練習中,書法可以養生,涵養心性,以散文詩細說從頭。生活因為閱讀及書法,人生風景經緯座標有了遼闊的置身,在生命的迴廊裡,一路穿風戴月向前。寫詩, 處處可萌芽,隨時可成篇,寫作需要的是持續不斷才不會戛然而止。但不管如何,一日寫詩,終生詩人,當無可置疑。

二零二五 八月一日於彰化和美

試閱文字

自序 : ◎<一冊詩集的誕生>(作者序)
《詠懷集》是筆者用超過十年的歲月所累積的生活經驗和心得,所完成的理想詩冊。光陰似箭,「十年磨一劍」寶劍出鞘時機終於到了!
本詩冊共分五輯,讓讀者容易從中了解每一輯詩的特色。在新詩的創作和封面題詩,看到詩人寫作的苦心造詣和其書法的磨礪成就過程。都是斑斑刻痕,沒有任何的躁進!

第壹輯 理想和現實的圓融契合
這一輯我側重把超艱難的「理想」和「現實」做一種淬鍊昇華的「圓融契合」每一位詩人都有一個真實的「本我」,很理想化的要抒發真實的情感,於是,在國難當頭的唐朝就有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的緊張和鄉愁結合的焦慮情緒;或者,「每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雜詩>王維退休之後的閒適心情,躍然紙上;或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寫盡柳宗元內心的絕孤淒美。上述三首唐詩的意象非常鮮明,由「烽火」想到戰亂阻隔家書,殷殷盼望的急切心情,使人焦慮;全天身處「山水雲嵐」,非常悠閒安適;一個人的歲寒酷雪世界,既冷又獨,柳宗元堪稱全天下最孤獨寂寞的蒼海釣客。

我在<冬草> 首段中寫下:「夜霧升起,白茫茫的林園/星光下芒草/覆蓋冷冰冰被褥/瑟縮乾枯虛弱的軀骸/究竟在等什麼呢? 」 嚴冬花草盡枯,尤其深夜寒風更加冷峻刺骨,在野外的「芒草」必須撐過嚴寒的折磨考驗,芒草給人的觀感是低等,卻具有韌性和普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道盡野草的再生性非常堅韌!本詩的意象是「孤冷」卻暗中「鼓勵」詩人「忍耐、等待」,最後兩句:「黎明的晨光/會帶來驚喜」的光明象徵!

貳、自然與藝術的相互映襯
走出狹仄的有形文字框架,把視野放大、放鬆,甚至無限延長,變成抽象式的聯想,也無妨。「超自然」、或「形而上」的新詩,也得讓讀者看得心有戚戚焉。例如,陶淵明是有名的晉朝詩人,身處戰亂,但隱居過著耕讀窮苦生活,倒也安居樂業。例如:「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歸園田園其一>中寫實的活潑自然手法,相當純真,感受到鄉居的景光風物的特寫技巧上的應用非常的靈活吸睛。足見,詩的寫法並非修辭非常繁複才算是好詩,而是技巧上的「純真」,至於修辭的技巧,就同一首現代流行歌「恰似你的溫柔」這樣,剛好就好,不要「逾誇」,也就是過於誇飾而超過現實的描寫或形成模糊的離譜詩句,而導致不切實際,那文學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換言之,劉勰在《文心雕龍》<夸飾 第三十七>說過:「然飾窮其要,則心聲鋒起;誇過其理,則名實兩乖」。總之,誇張和修飾要儘量抓住要點,才會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很有力的表達出來。如果誇張和修飾得過分違反事理,那就會使文辭和實際相反。

<懸日>首段:「霞海上輕舟/負載黃昏夕陽/沖銷全天候煙塵/不約而同關注/鎂光燈下焦慮眼神/恨不得像脫韁野馬/直奔天空/落日卻安靜地高懸」 <懸日>是天象奇觀,有其特定的日落時分,也須等待的心情,與擁擠的人群汗水淋漓的磨蹭的忍耐,這樣的聯想寫出有「意象」熱絡的詩意,算是滿有創意的點子。即使是有點紙上談兵,讀報創作,但這樣的創作模式自古有之,<岳陽樓記>的范仲淹,寫此篇作文,其實只看到一幅煙雨濛濛的岳陽樓畫,尚未親臨實際到該景點旅遊,只是,由感而發,卻寫出千古佳作的<岳陽樓記>!
<懸日>當時,我雖人不在現場,但收集相關資料,不虞餘力,可能比人在現場更加客觀寫真的描寫和感受。

參、競合與重唱(組詩)
組詩,顧名思義,就是相同類型的小詩做一有意義的組合。本詩集的詩,大概都屬於中型長度的詩,而組詩中的詩,傾向微型小詩形式的體制,比較具有暗喻、象徵或誇飾修辭意謂。小詩其實是每位詩人在創作時候的試金石,從小詩開始訓練,但也從小詩看出其努力過程和其風格形塑的創作背景。
<光明>有四首小詩,每首都有「光」字蘊含其中,雖然明顯,也更出奇的彰顯作者的內心的想法和做人處世的認真風格。有光明即不須在黑暗中摸索或躲藏,反之,「柳暗花明又一村」,何嘗不是在艱難的嘗試中,又一再的看到光明的希望呢!

在<燈光>最後兩句寫下「一盞微弱燈光/也可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光」並非在於其亮度如何,而是「明」和「黑」的強烈對照,一線光照,即是一絲希望的指引,則微弱的光絲,如同大地甦醒當下的曦光,即使黯弱,別具暖意,猶聞林間靈鳥輕鳴,自然迎新感覺。人生具備光點、亮點,也是生命坦途的選項,即使並非很偉大的才華,讓人感覺舒服也是不錯的行為能力。

肆、有韻詩歌的昇華
初次寫詩,是嘗試寫押韻的方塊詩,非常的寫實,又非常的協韻。但是,距離現代詩的技巧要求,還有一大段距離。等到想學現代詩(新詩)即自由詩時候,好像如脫疆愚馬,不知去向?於是,耗費許多心力和時間,逐漸才把新詩的「詩質」慢慢放入詩境當中。學詩如舞劍,在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第四十八>即說出「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的千古銘言。所以,多閱讀有關今古詩文理論和名家古今詩詞,就是最大收穫。不過,對於押韻的詩,尤其比較成熟的方塊詩也有一些較成熟的作品,我選錄四首,嘗試和讀者分享。

像<煙火>的首句中寫到:「點亮自己,綻放美麗,世俗拋棄,舞向夜空懷裡。」煙火的豔麗在於「燃燒」放出「火花」,燃燒自己以照亮世人和寬廣天空,這樣的擬人又象徵的描寫,足以說明煙火的美豔短暫的「瞬間生命熱力」的飽滿和犧牲奉獻的精神可嘉可敬!

伍、類散文詩的試煉
「散文詩」是屬於詩,也就是小品詩,基本上具備詩的意象和技巧。就像是漢朝的古詩十九首,長詩中的五言詩。有押韻的長詩。還有樂府詩的雜體詩,三言、五言、七言,超過七言都有。不是一般刻版印象的格律詩和絕句幾乎是五言,及七言固定格式。跳出窠臼的印象,一般的「散文詩」仍舊合乎文和詩的特質,而基礎仍植基於具備詩質。可見,「散文詩」容易寫偏,其實,若是嘗試,也是可以欣賞和努力的領域。我嘗試寫四首「散文詩」,希望讀者可以用另一種輕鬆和寬廣的心情和視角來品讀,不管是否像詩,至少有點生活哲理味道了!
六、結語:
在寫詩的行旅中,首先給我指導和給予許多珍貴的建議,是小荷老師(荷塘詩韻),而這次幫我寫推薦序,前輩詩人可以相挺到底,心中相當感激。小荷老師的新詩,風采迷人,在字裡行間總是流露豐富的感情和對大自然的了解和疼惜,多年的粉絲緊緊跟隨,我就是其中一位。再次感謝荷塘詩韻老師的文字相助。也謝謝讀者的支持,讓我繼續不斷的創作和發表。
王美紅 寫於 臺南 2025年/8月

試閱文字

內文 : ◎
《詠懷集》內容試讀:
詩集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理想和現實的圓融契合
理想和現實是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衝突矛盾和挑戰試鍊的過程。也常在其中做有力或者深度的掙扎和思維。理想所背負的是對自己的堅持做正義永恆的承諾;而現實反而是對環境在協調之後的最終平衡負責的妥協。
假如理想和現實可以恰到好處的契合,那真是人間的至上幸運。假如有,我總覺得是學習和等待所醞釀而成的良機。求學階段,每天要準時上課,認真應付考試。獲得文憑之後,才是人生考驗琢磨的開始。成家立業,又是另一座高山要去克服和登峰造極。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旅途佈滿荊棘的魔考,加上大環境的動盪和不斷的再學習和適應,真得要獲得安身立命,也已經是初老階段。

在<回鄉的人>寫下:
漫天飛蓬,找到根據地
失散浮萍也可再相聚
漂泊的人不再漂泊
是的,鄉愁是無可解藥的悲情。尤其是秋冬深夜更加使人想家,像李白的<靜夜思>,短短幾句,卻是傳誦千古,連孩童都可以琅琅上口。古代交通不便,鄉愁詩文淚痕斑斑,讀來也非常鼻酸。以今日而言,每逢連假,高鐵或火車一票難求,可見,鄉愁並無今古之差別。
從臺北政大畢業回到臺南,擔任教職,過了數年,又進入臺灣北師大研究所暑期進修四年,許多生活小插曲依舊記得。最讓我啼笑皆非,也算驚心動魄的是曾經在大一新鮮人時期,買了火車預售票後,在臺北車站迷路一個下午。那一種直到黃昏,快到天黑還找不到公車站牌回學校的焦慮,至今還心有餘悸。
在臺北求學或後來的暑期在職進修,我人在臺北校園、宿舍,總是日夜想念心繫家鄉臺南的一草一木,況且人情風俗!大學時代,母親總是叮嚀交代家姊要寄送家書和食糧、生活費給我。唯恐偏食的遠在北部求學的女兒吃不飽和生活困難,終於讓我稍解鄉愁的鬱悶和孤獨的無奈感受。
有一次,我預備在嚴冬濕冷的寒假留在宿舍準備考試,而新年不打算回家,當好不容易在電話亭排隊拿到話筒那一刻,接通電話一端,竟然母親哽咽的說:「我要妳回家過年!」我當時眼淚都快掉下來!

<星夜獨白>
靜穆之中
濃霜覆蓋坎坷舊億
讀出它的重量卻輕得瞬間融化
……
<星夜獨白>這一首詩,書寫筆者內在的奮鬥心路歷程。透露堅韌不拔和與昔日坎坷共融的明亮含蓄的簡約和祥的現在生活態度和樣貌。
舊憶尤其是深沉的讓人難以肩荷的「重擔」。例如:沉重的求學壓力、升學考試的不順還有結婚後的種種難題困境接踵而至,導致身體不適而瞬間前途黯淡。即使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但是,深刻有形「疤痕」即使淡化,無形的內在創傷,卻需要時間慢慢療癒。「讀出它的重量/卻輕得瞬間融化」人生曾經的噩運難過,即使傷痕還深就逐漸讓她封存於無形。

第二部分、自然與藝術的相互輝映
我的詩集當中所涉獵到的自然景觀,除了少數是閱報所知,或者是看圖而吟詩之外,大部分是自身經過的觀光景點。年輕時候的遊歷,印象歷歷在目,認真思考回憶舊聞,依然可以寫成作品。

<石階>:
往山的方向
踏進雲嵐祕境
一階一階往上爬
政大是個環山的校園。每天清晨早起,遠眺就是雲嵐、炊煙裊裊的高山圖。假如又逢綿雨天,那就是一幅山水畫。常常欣賞,即使已經數十年未再回校,也還是記憶猶新。

<飛瀑>
旺盛水流,俯衝疾下
席捲全部目光
白鷺鷥足跡,穿梭盤旋其間
水花活活潑潑跳躍
……
是我遊歷過的新北市平溪「十分瀑布」的記憶。當時與班上同學一起遊歷,適逢前幾天下大雨,水量非常充沛,整個水瀑氣勢似乎要直逼美國尼加拉大瀑布。這一幕的磅礡景象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久久難以忘懷。
即使經過數十年,那十分瀑布的那一刻那一幕的震撼力量,終生難忘。我當時僅僅斜倚欄杆,有點膽怯也有點焦慮甚至非常的訝異這樣的稀世奇景,讓長年生長在嘉南平原風光的我,實在非常的深刻心版。

第三部分、競合與重唱
這一部分有三聯組詩。
分為「光明」「流動」「黝黑」三組。
「光」是希望的泉源,「流動」代表是生機,而「黝黑」具有神祕的氣氛。總共有12首短詩。
這12首短詩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其殊異的創作技巧巧思。每一首是哲理思維的長考,即使是短詩,但在創作的微妙設計規畫上,也不輸於長詩的用功力道。
<燈光>
凡間慈祥,唯燈絲矜憐
慈顏點亮一屋和諧
……
「燈絲」微弱的燈光。而「慈祥」是暗喻即使是微弱微暗的光線,也是照亮人心的友善和藹的光芒。世間即使住在破舊古老的茅舍,只要有一盞燈,有慈祥的父母,就是溫馨的家。所以「慈顏」就是一個家庭的明燈。
而普通的燈光,像夜間不滅的路燈,挺立路旁,不倦的執行夜間的照明工作,讓夜行人安全回家。「路燈」不偏不倚的夜間照亮暗路,也暗喻了世間那些不問收穫,只是犧牲奉獻、盡心盡力服務社會的善人。

<黑咖啡>
一杯水深厚哲學
起源烘焙的艱辛印記
……
喝咖啡是現代臺灣人很普遍的餐飲習慣。咖啡餐飲大小店,如雨後春筍,城市、鄉間都有設立。而且店家的裝潢和餐飲的菜單設計,也迭有變化和特色。形成目前臺灣現代特殊繁榮的餐飲景象。
提到咖啡,品項種類繁多。尤其還有專業授課品嘗,現教、現煮、當場師生品嘗,說出心得。實在非常先進和講究!
咖啡的生長和進出口,有她的歷史和餐飲習慣的變化。例如各國的人對咖啡的飲法都有差異。有的是單純的美式黑咖啡,有的是還加牛奶的拿鐵,有的只是不加糖或僅僅加糖的二合一的咖啡。
咖啡在臺灣,一般超商就有販賣,現磨咖啡或冷藏瓶罐裝咖啡,應有盡有。總是迎合顧客的喜愛口味和實際需求而供應冷熱咖啡飲品、咖啡豆和即融咖啡粉。
細數飲用咖啡歷史,筆者經歷非常豐富。而產生對咖啡深厚的感情。於是寫出這首很有哲理味道的<黑咖啡>。也請讀者細細品嘗她深奧的另種特殊內心世界想像內涵與境界。

四部份、有韻詩歌的昇華
十年前剛開始寫詩的時候,是練習方塊韻詩。創作很長一段時間,才開始寫新詩。所以韻詩寫來還滿流暢好讀。所寫的形式,是方塊型押韻的仿古詩,非常整齊的韻腳。而每句都押韻,算是非常大膽的新穎嘗試。

<秋湖>
燈火照古屋,典雅如彩圖,門外貼龍虎,聲威添雄武。
<秋湖>這一首詩有虛構的情節和實體的視覺效果。而所描寫的情景和聲響,悲戚二胡旋律的傳遞,以夜間二胡的哀怨,更加添整首詩的湖光秋瑟瑟的悲涼感受。
悲而不卑,淚而不累,是該詩的訴求焦點。即使帶點藍色憂鬱,卻有其光彩雄武的龍虎彩圖展現的視覺震撼力。

第五部分、(類)散文詩的試煉
這一部分雖然是說「散文詩」的試鍊,倒不如說是小品文的嘗試。「散文詩」的創作,是筆者的最新嘗試,固然很艱辛,但至少已經踏出難得的第一步。
本詩集精選出四首排版,希望讀者會喜歡和指教。現在先選出一首,讓讀者嘗鮮。

<寒冬過後>
「不管經歷多久時間,那腳步極為緩慢優雅的『春』,終會幫你溶解無情的『雪』,帶來象徵生命開始的–鮮綠。」
這首「散文詩」乍看在描寫春寒料峭,冬盡春來換季之際的景致。而「春」象徵希望、再生和新銳創意,就像一個身陷苦海的浪人,長征冰雪的遠海,苦不堪言,終於回港靠岸,露出歡天喜地的笑容;或苦思不得的終夜難寐的作家,卻靈光一現而變成生花妙筆,書本竟然洛陽紙貴;甚至也暗喻一位偉大而快江郎才盡,突然創意無窮的藝術家。
一位作家,正在醞釀靈感巧思的過程,是非常緩慢和苦惱,那一種「煎熬和磨礪」的痛苦煩躁和緊張焦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嚴格上《詠懷集》還是屬於一冊詩集。只是其中做了小幅度純屬個人式的新穎創舉。

這一本詩集總計花費十年的構思,甚至更為超越。剛開始寫詩,遇到許多的瓶頸,常常思考今古詩創作技巧和思想的異同,歷經多年的學習和積極的創作,「意象」的各家說法,逐漸釐清。寫詩就是把所見聞的人事物地景連想成動畫,寫詩或讀詩,只要意象浮出,詩也就可以從人的五種感覺,清楚賞析詩的意境。現代詩(新詩)的形式,歷經近代一百多年詩人們的苦心創作過程,大概已經建構完成。其餘要努力的是個人的新風格形塑,如語彙的再創造、再美化與再凝鍊,甚至詩的音樂性和圖象性都可以再提升和加強。
出書重要的是對自己的創作歷程做一負責的輸出和分享。一本書的出版最終到讀者手中是凝聚很多人的智慧結晶和辛苦的汗水淋漓,身為作者的我,謹在這裡致上最誠懇的謝意。
王美紅寫於 臺南 2025年8月1日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詠懷集》是小而美的詩集總匯,超越十年精心製作的精美詩集。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