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步的希望: 從不孕、早產到單親, 一位父親與雙胞胎勇闖世界的英雄之旅 | 誠品線上

一萬步的希望: 從不孕、早產到單親, 一位父親與雙胞胎勇闖世界的英雄之旅

作者 戴維思/ 宋燕如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一萬步的希望: 從不孕、早產到單親, 一位父親與雙胞胎勇闖世界的英雄之旅:•超強記憶學習法大師戴維思以自己的故事,寫給正在思考人生、婚姻、家庭的每一個人•你想要怎麼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面對命運重擊,用一萬步,走出希望。雙胞胎早產、妻子病逝,人生脆弱的時刻——這是一位父親與一對奇蹟寶寶,用愛與行動共同完成的生命長征,也是一部在困境中實踐陪伴教養的真實紀錄。作者Davis多年來致力於快速記憶學習法的推廣,與妻子Isabelle歷經多年努力,實現為人父母的夢想。然而,孩子在26週又5天時早產,出生即面臨重重醫療評估與不確定的未來。更遺憾的是,在孩子仍年幼之際,Isabelle便因病離世。為了記錄這段攜手走過的旅程,Davis整理出Isabelle的筆記、社群貼文與回憶,用文字延續她的愛與精神。這是一本獻給每一位面對人生難題仍選擇勇敢前行的人;也獻給願意陪伴孩子一步步成長,始終相信希望不會缺席的你。聯合推薦 張明真∣台灣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黑幼龍∣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洪啟嵩∣國際知名禪學大師莊淇銘∣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校長王儷凱∣中華寰宇公益協會理事長張慧心∣「人間福報」資深主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教育行動家」節目主持人王琡媛∣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護理博士、早產兒發展照護領域專家高立∣國際AI教育就業聯盟召集委員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資深教師、暢銷作家招名威∣中原大學教授、毒物專家烏恩慈(烏烏醫師)∣婦產科醫師(依來函順序排列)並非每段孕程都能迎來平安的誕生。本書中,父親以細膩筆觸寫下陪伴極低體重早產雙胞胎的歷程,映照出生命的韌性與親情的厚度。這不只是一段育兒紀錄,更是一首獻給生命奇蹟的詩。──張明真∣台灣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首先,在我多年的領導力訓練中,我發現每個人都會經歷起伏,但能夠從逆境中堅持下去、展現勇氣與毅力的人,才能真正脫穎而出。作者所強調的這種特質,正是本書最引人注目的核心信息。其次,身為一位父親,我完全認同我們必須為孩子準備好迎接現實世界的挑戰。除了傳統的學術教育之外,領導能力與溝通技巧等軟實力同樣至關重要。Davis 採用「世界教室」的教育理念,無疑將讓他的雙胞胎孩子成為有能力、能貢獻社會的一員。──黑幼龍∣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一步是最深的心,一萬步串起了最淨的愛與希望,成為念念相續不斷的光明。這光明回照了父母的心,並照亮了雙胞胎孩子的心,更感動了所有人的心。─洪啟嵩∣國際知名禪學大師《一萬步的希望》中的兩位教育主角Davis跟Isabelle苦心且費心的規劃教育孩子的環境,從雙胞胎孩子出生遭遇到的困境,到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各種艱難環境的挑戰,都能營造適當的環境,在「做中學」陪小孩度過層層難關,也建立了孩子在學習世界中的成長與自信。──莊淇銘∣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校長故事一開始我就被感動了!雙胞胎早產兒的辛苦過程,對父母親是很大挑戰,但是作者用毎天爬樓梯日走一萬步解壓、專注事情來解憂。沒有設限的人生觀,對孩子的用心、對孩子福祉的堅定承諾,是一本大家值得閱讀的激勵書籍。──王儷凱∣中華寰宇公益協會理事長謹感謝Davis老師用自家孩子為例,證實了:世上沒有不可教育的孩子,也相信在天上的Isabelle,如今可以含笑放心看著孩子,穩健踏步開展自己的人生。──張慧心∣「人間福報」資深主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教育行動家」節目主持人現代人需要的是正確的心態,工具與環境;AI+學習方法+實踐的能力是未來所需,這是一本充滿愛與勇氣的生命實踐書。──高立∣國際AI教育就業聯盟召集委員身為28週4天早產兒的父親,我走過焦慮、恐懼與無助,而這本書正是那段旅程最真實的紀錄與陪伴。它幫我說出了那些難以言喻的感受──那不是關於堅強,而是如何把恐懼轉化成愛與行動的真實故事。──招名威∣中原大學教授、毒物專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戴維思(Davis)雙胞胎Amethy和Magenta的爸爸。畢業於美國柏克萊大學,曾在著名人力資源公司Hay Association擔任人力管理策略分析師,並曾在華爾街金融投資、外匯投資公司任職、在Holiday Inn集團及希爾頓國際飯店集國擔任管理和人資訓練顧問。在1994年引進有效學習的系統和訓練至臺灣發揚光大,成為相關領域的始祖。1999年,戴維思在新加坡首次接受電視節目「早安您好」的採訪後一炮而紅,引起熱烈迴響;此後,他受邀參加華人地區眾多廣播、電視節目及廣告,包括臺灣電視「李敖祕密書房」、「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上海電視臺「大話愛情」、舊金山「教育大家談」等節目,還曾擔任中廣新聞網及環球電視「給我記住」之主持人。曾為《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人間福報》、《台灣日報》、《美國賭城天天報》、《溫哥華環球華報》、《紐約星島日報》週刊的專欄作家,曾出版《這樣學習最有效》、《戴維思超效閱讀法》、《一天英語開口說》、《戴維思超強記憶訓練》、《賺錢英語開口說》、《我聰明,因為我做記憶訓練》、《晴天雨天都賺錢》等作品。宋燕如(Isabelle)波士頓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雙胞胎Amethy和Magenta的媽媽,於2015年因病過世。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杜威「做中學」的「實踐」與「超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校長/莊淇銘推薦序 人生中最難的一堂課──「人間福報」資深主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教育行動家」節目主持人/張慧心致謝 充滿愛的世界村代序 為什麼會有這本書?CHAPTER 1|孩子,我們的夢想遊遍世界找到生命知己在不理想中堅持理想的人生哲學藝術啟發的母性本能各種方法的試孕The Words of Isabelle開始嘗試試管嬰兒的可能性The Words of IsabelleCHAPTER 2|倒吃甘蔗的幸福雙胞胎的Guardian Angel成為母親的愛與堅持The Words of Isabelle早產兒的未知風險和承擔The Words of IsabelleIsabelle與寶寶的第一次約會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早產兒The Words of Isabelle不斷需要面臨的醫療行為The Words of Isabelle聰明選擇從確立目標開始我們只是希望一些鼓勵The Words of Isabelle啟動正面想法轉換重心袋鼠式護理帶來的奇蹟兒子,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未來不可測,只能隨時做好準備The Words of Isabelle讓我得到救贖的「幻影護理師」有史以來最好的生日禮物意料外的悲劇,母親和弟弟的突然離世中英文名的靈感來源從母奶到便便,早產兒的民生大事CHAPTER 3|為生命出征關於育兒的戰略勇氣親愛的Isabelle生病了強韌的生命力和堅持互助的夥伴和幫手命運之神再度給予的打擊措手不及的人生變化球月亮上的媽媽我們的希望,雙胞胎的未來後記 讓不可能成為可能的旅程附錄 適用一輩子的學習藍圖和強效記憶學習法

商品規格

書名 / 一萬步的希望: 從不孕、早產到單親, 一位父親與雙胞胎勇闖世界的英雄之旅
作者 / 戴維思 宋燕如
簡介 / 一萬步的希望: 從不孕、早產到單親, 一位父親與雙胞胎勇闖世界的英雄之旅:•超強記憶學習法大師戴維思以自己的故事,寫給正在思考人生、婚姻、家庭的每一個人•你想要怎麼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958573
ISBN10 /
EAN / 9786269958573
誠品26碼 / 2682910829001
頁數 / 2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3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杜威「做中學」的「實踐」與「超越」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校長/莊淇銘

拜讀了Davis的《一萬步的希望》後,不禁掩卷長嘆,終於看到杜威的教育理念有了另一個成功的實踐者。在教育界教書四十餘載,經常推廣杜威的「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理念。杜威認為學習的成就來自於學習者與環境間的互動,因互動中所產生的知識,才會深化學習者對知識的認知,與強化學習成效。
《一萬步的希望》中的兩位教育主角Davis跟 Isabelle苦心且費心的規劃教育孩子的環境,從雙胞胎出生遭遇到的困境,到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各種艱難環境的挑戰,都能營造適當的環境,在「做中學」陪孩子度過層層難關,也建立了孩子在學習世界中的成長與自信。兩位孩子優異的教育成果,就是杜威「做中學」的實踐。
另外,書中Davis提到曾跟Isabelle有瘋狂的想法──帶著雙胞胎到世界進行半年的世界巡迴研討會之旅,然後帶雙胞胎回美國幼兒園。世界巡迴研討會之旅共六站:第一站:中國及香港;第二站:澳洲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第三站:馬來西亞;第四站:歐洲;第五站:美國東岸;第六站:美國西海岸。在舊金山完成最後一次研討會,正好趕上孩子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完全按照原先的計畫。
雙胞胎在這半年中由於各個不同環境造就的學習視野與互動,所獲得的非凡的學習與成長,就是「做中學」的另一個見證。然而,難能可貴的,Davis跟 Isabelle瘋狂的訂定了相當困難的目標,讓雙胞胎的「做中學」有良好的方向與目標,這就是「做中學」的「超越」了!
以上,只是《一萬步的希望》中,讓人動容的陪同孩子成長的故事的一小部分。書中提供了許多感人並優良的教養小孩方法,筆者看了深覺獲益良多,特提筆推薦!

推薦序 人生中最難的一堂課
「人間福報」資深主編/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教育行動家」節目主持人/
張慧心

從Davis老師剛從國外來臺講學,就有幸認識他,看他立願「讓100萬人變聰明」,並認真投入各地華人社區精采教學,期間還順帶實現自己環遊百國的計畫。直到他遇到另一半Isabelle,求婚成功後仔細規畫「帶著婚妙去旅行」,在7個夢幻國家留下甜蜜身影,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幸福國度。
誰知老天竟把嚴苛的考驗,放在兩人婚後生子一事上。6個多月就早產的龍鳳胎,奇蹟似的活了下來,在孩子一歲多時,我首次見到了這對雙胞胎,隱隱感覺到他們似乎有些發展遲緩,也才知道孩子領有重大傷病卡,必須接受頻繁的早療課程,而且能否收到效果還很難說。
在雙胞胎三歲以前,我看到身為母親的Isabelle堅強的韌性,她放下所熱愛的工作,全心全力帶孩子到處去上不同的早療課程,即便是平日在家中,他們也善用親人的力量,隨時都有爸媽、阿嬤、阿姨、表兄弟、外籍移工⋯⋯和雙胞胎進行多語聊天、遊戲、運動,增加孩子對事對物的反應。
Isabelle因病離世後,Davis成為了單親爸爸,他帶著孩子回美國居住,沒有把孩子丟給爺爺或保母照顧,反而經常帶著雙胞胎巡迴世界各地講學。每隔一段時間(即便是疫情期間),Davis老師會帶雙胞胎回臺灣探視外公外婆,我也每次都有機會親眼目睹孩子從原本的「經常狀況外」、「偶爾晃神走鐘」,逐漸變得和一般孩子反應相同,甚至後來變得比一般孩子的記憶力、反應力、理解力更佳。
多年來,我親眼見證龍鳳胎從被醫師判定腦部嚴重受損,到如今後來居上的比同儕更加優秀、亮麗、健康,同時可以多種語言切換表達,也更加貼心溫暖合群,我相信這除了是臺灣早療制度的幫助,更多是Davis老師以本身的教學經驗,點點滴滴刺激引導孩子發展出比預期高出許多的智力和能力。
值此新書出版,謹感謝Davis老師用自家孩子為例,證實了:世上沒有不可教育的孩子,也相信在天上的Isabelle,如今可以含笑放心看著孩子,穩健踏步開展自己的人生。

試閱文字

自序 : 代序 為什麼會有這本書?
書名《一萬步的希望》,來自於我和妻子Isabelle 在迎接孩子的過程中,我在面對傷心、挫折、不安與徬徨等各種負面的情緒或是能量時,所激勵強化自己的方法和實踐。

對孩子的希望與自我努力
我和Isabelle都期待有自己的孩子,只是期待並不代表著事情可以很順利地有所收穫,可能中間會有些波折,甚至很困難、很痛苦的部分。
我的雙胞胎孩子出生時,只有二十六週又五天,當過父母的或做過醫療、瞭解一些醫學常識的,應該都很清楚二十六週又五天的早產兒,是一個很嚴重早產的狀況。
我們很疑惑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意外,醫生跟我們解釋,因為比較晚婚、Isabelle是四十四歲的高齡產婦,再加上又是雙胞胎,所以造成早產。
事情發生的當時,我們非常擔心、難過、恐懼,但身為一個男人、一個丈夫、一個即將要當父親的人,在社會和文化的影響下,我並不擅於表達出自己當時內心的感受。但那時很多的複雜情緒和感受,是我這輩子到目前為止都未曾有過的。
這其中包括看到孩子這麼小就出生,跟我的手掌差不多大,看起來這麼虛弱、這麼可憐,更充滿他們可能連生命能不能繼續維持都有困難的擔憂和沮喪。另一方面也感到罪惡感,覺得是不是因為我們大人自己的人生計畫,在包括晚婚、晚生、想要有兩個孩子等前提下,影響了寶寶們的未來。
在內心非常哀傷,又不知該如何處理,也沒有經歷過的情況下,身為一個比較正面的人,我知道要減輕並治療內心的壓力和痛苦,一定要透過方法處理並解決,讓自己能回復到能處理並解決問題的狀態。所以那時我每天大概走一萬步的樓梯來調整並整理發散 在內心的痛苦和掙扎。
當時我工作的地方,就在孩子出生的醫院──臺大兒童醫院──的斜對面。由於早產,兩個孩子一出生就被放在當時位在醫院十樓的新生兒加護病房保溫箱中,我的辦公室位置則是在YWCA的十樓。我打定主意,不管回到辦公室或去看孩子,都不搭電梯,用上下樓梯的方法。
那個時候,我每天來來回回辦公室和孩子的病房之間,一天好幾次,有的時候幫忙餵奶,有的時候幫忙買些孩子需要的用品,又有的時候看看還在病房中休養的妻子,到了晚上又回到辦公室繼續處理公事。我大概的算過,這樣上和下、上和下的樓梯來回,每天差不多有一萬步。
就像有些人會突然在心裡做些承諾,像是不吃牛肉、或是吃素之類的,希望某人的身體可以趕快復原,或是某件事情可以趕快順利解決等,相對於那些做法,我則是希望能把自己心中的沮喪、痛苦、難過等情緒,藉由上下樓梯,讓心緒能夠慢慢地集中到一個點,釋放出心中的壓力,看看能否把負面的感受反 轉過來,變成正面的能量。
走樓梯時,我可以感覺到內心的難過,甚至有想要哭出來的衝動。但是每走一步,我就試著讓自己內在的情緒轉化成向外的能量,不斷的告訴自己要勇敢、要能夠思考、計畫,要能正面的做出策略和行動。
碰到這種突如其來的狀況,有些人會把自己所有的感受、情緒往外放,無論是歇斯底里的大叫、大哭、大鬧,或是抱怨、嘮叨、嘆氣等,那些人會覺得 如果不用這些方式散發情緒出不舒服。沒錯,這樣的做法或許對釋放壓力有幫助,不過,我發現這種做法會在無形中把自己的壓力加在別人的身上。
相對於把自己的壓力加到別人身上的方法,有些人卻是完全相反的作法,他們隱藏起個人的情緒和感受,包括傷心、沮喪、難過等,從外表來看,他們似乎跟以往沒什麼不同,其實內心積壓了非常大的壓力。
這種人通常會讓人覺得,那些負面的情緒和事情對他們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但人都是有感情和感覺的,這種過度的壓抑,反而可能在未來造成更大的後遺症,包括因為心理造成的身體不適、憂鬱症、負面情緒壓力累積後的反彈等。
在這兩種處理方式之外,遇到突發狀況時,我則會盡量找一個正面的折衷方式。在人生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負面的經歷、感覺,以及情緒,我曾經研究過不少成功人士,如何把危機化為轉機,但是說很容易,卻不容易做到。其中有一個重點我想比較可以做到的,就是找一個焦點,讓壓力釋放的同時,也盡快讓自己的思緒和理智恢復,做出正面的行為和決定。
因此,在知道兩個孩子的問題時,我選擇用走樓梯的方法減輕壓力並整理思緒,並要求自己每走一步,就要為孩子想一個對他們有利的正面行動,包括今天可以說哪句話、可以做哪件事、可以做哪個決定等,有助於孩子的未來。

驟失生活與工作的親密伴侶
除了臺灣,我在全世界,例如雪梨、多倫多、舊金山、溫哥華、聖保羅、法蘭克福、加拿大卡加利等各地有華人的地區,推廣關於快速記憶和高效學習法,因此快速記憶和高效學習的專家成為我的代名詞。
在消費市場上,若要讓大眾印象深刻,達到最好的宣傳推廣效果,就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特色和專長讓大家理解,成為自己的代名詞或是符號,像是以前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張菲,還有已經過世的豬哥亮,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髮型,就是大眾辨識他們的特色。
到了臺灣後,在Isabelle的幫助下,我出了十九本跟學習相關的書籍,包括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在美國成長的過程中,我沒有受過正式的中文學校教育,雖然在聽和說方面難不倒我,但要把自己的專長和知識用中文寫出來並出版,卻不是我獨立可以做到的。
在世界各地旅行並分享學習方法,是我對生命和生活的一種熱情和回饋,我有很多的話和經驗想要跟大家分享,而跟Isabelle的相遇,更讓我的生活與工作 都找到一個合作夥伴!也是因為她,讓我可以藉由書籍的形式,分享更多自己的經驗給大眾。
在協助我規畫工作和出版方向之前,Isabelle就已經翻譯過非常多的英文作品,有的是文章形式,有的則是書籍,她在這方面的經驗和專業,讓我平均每年都有新作品發表。
在我們準備當父母,並為此花費很多精神和心力,並有了雙胞胎後,她準備將我們在這過程中的努力與心情整理出來。不只是想分享給有相同經歷及期待的父母,更希望能讓熱愛生命及有理想、夢想的人知道,早產兒父母要面對的問題和心理準備。很不幸的是,在完成這個願望前,她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為了能夠完成她的希望,我有了出版這本書的想法。除了我所敘述紀錄的故事外,雖然她已經不在,我也希望能盡量呈現出她當時的一些想法,因此我收集了她的筆記、她的臉書貼文,加上我對她的瞭解,以及她的家人和朋友的敘述,有了這本書的誕生。
不過,我要強調的是,這並不是充滿絕望或是負面情緒的書,相對的,這是一本想要跟你分享如何在困境中找尋方法的書!即便面臨生死壓力,該如何找到繼續往前的靈感。我們希望能藉由自己的故事和經歷與大家分享更多關於生命和生活的存在意義,傳遞曾有的經歷給那些願意傾聽我們故事的人。
接下來,希望你能從我和Isabelle的故事中獲得答案, 我並以此書獻給我的妻子、雙胞胎的媽媽Isabelle。

試閱文字

導讀 : 未來不可測, 只能隨時做好準備
英文有句諺語,「我們躲過了那顆子彈。」這是當我和Isabelle聽到女兒被診斷出是最輕度的腦性麻痺時,腦海中閃過的念頭。這聽起來不是一個好消息,甚至可說是個壞消息,但對我們來說,卻是壞消息中的好消息。
我們的女兒剛出生不久,醫師就宣告她有周腦室白質軟化症,只是不能確定程度有多嚴重。經過多項評估後,醫師確認她的腦性麻痺程度屬於最輕微的層級,這不但讓我們鬆了一口氣,也讓我們充滿了希望。
每個人結婚時,都希望能有一場完美的婚禮,任何父母在知道自己即將有寶寶時,都希望能擁有一個完美的孩子,不論外表或個性等各方面。不過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完美並不存在,也不得不承認即使知道沒有所謂的完美這個事實,大多數人還是都汲汲營營的追求著那種難以捉摸的完美。
蘋果電腦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從產品包裝和包裝方式的所有精確性開始,堅持近乎完美的客戶體驗。然而什麼是完美?不論設想多麼仔細,打開包裝總是會有破損,全新的閃亮手機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被劃傷,留給我們的都只是瞬間完美的回憶。
或許把嬰兒跟iPhone相比並不適合,但就算是生為萬物之靈的人,也會逐漸從生活中得到「戰鬥的傷痕」,而那些經歷過的回憶也會更珍貴。我們的頭腦知道其中的邏輯,但內心總是過不去。因為生活中讓 人感到困難或窒息的狀況,最難承受的往往是不確定性。因為未知會產生壓力,壓力會累積,進而在情感上對我們產生影響,而這些影響卻很難量化或描述,但就是深深地衝擊著我們的心情。
早年我在美國的飯店工作時,有一位高級主管讓我印象深刻並佩服。他不但能力出眾,外表英俊挺拔,還有一個漂亮的妻子。不清楚的人可能很羨慕他有出眾的外表、良好的工作和美滿的家庭,但其實他有一個不良於行的女兒,這也是讓我最欽佩的部分。他和妻子不但投注所有身心照顧女兒,把女兒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且即便在外人眼中,他的女兒可能是不完美的,他卻以自己的女兒自豪,並以這樣的心態教養她,要她成長為一個自信的人。我期許自己也能成為像他一樣的父親,支持著女兒迎接生命中的各種挑戰。
我和Isabelle早有共識,如果診斷結果不樂觀,我們都會盡己所能,做好戰鬥的準備。Isabelle在網路上做了很多的資料收集和研究,以便瞭解哪些組織可以幫助Magenta。
我們找到一間位於美國東部、專門診療腦性麻痺患者的診所,特別的是,那個診所的創辦人就是由一位本身是腦性麻痺患者的醫生創立。由於自己本身就是患者,身為醫生的他,將自己所有精力與研究都花費在腦性麻痺的診治,除了希望幫助自己,也能幫助類似情況的患者。
當我們知道有這樣一個診所和案例時很高興:瞭解即便之後Magenta被診斷為嚴重的腦性麻痺,還是可以有非常專業的專家資源可以協助,如果有必要,我們願意搬遷到那裡,以便協助她的治療。
這醫生的例子也讓我們知道,即便是一個腦性麻痺患者,還是有機會在學術和專業上茁壯成長,這讓我們充滿希望。我們知道,無論最終診斷的嚴重程度如何,只要相信並一起努力,Magenta仍然可以過著有意義和成功的生活,就如同這位醫生。
當我們獲知Magenta屬於輕度的腦性麻痺時,我們預想可能發生的最嚴重狀況似乎暫時解除了,我們心懷感激,Isabelle和我走到附近的公園的長椅上坐下,雙胞胎就睡在嬰兒車裡。大約有差不多二十分鐘的時間,我們沒有說話,只是坐在那裡,感受著舒緩的風吹拂著我們的臉龐,感到一種輕鬆的感覺,就像肩上的擔子被卸下了。

The Words of Isabelle
Magenta出生時,身體有嚴重的瘀傷。在她的皮膚表面,深紅色和棕色的瘀傷很明顯,不過大腦的出血狀況卻難以預估。
醫生每天都會測量她的頭圍,因為她也有腦積水(Hydrocephalus)的危險。後來,Magenta避過了水腦症的問題,另一方面,她則被確認會有腦性麻痺,嚴重狀況還不明朗。
我找了很多相關的紀錄片,看到那些腦性麻痺的人坐在輪椅上,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別人的協助,甚至無法控制自己身體的肌肉,這些影片讓我難以控制自己的淚水。
醫師告知我要耐心等待各項的評估數據,要有最好的期望,但是要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超強記憶學習法大師戴維思以自己的故事,寫給正在思考人生、婚姻、家庭的每一個人
• 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你對自己和另一半有怎樣的期待?
• 婚姻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你希望有孩子嗎?
• 孩子對你的意義又是什麼?
• 你想要給孩子怎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