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的故事 | 誠品線上

棄的故事

作者 駱以軍
出版社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棄的故事:各書流水編號限量發行精印藏書票無可復返的時光,冰磧封藏的記憶,再無可能的字字句句年輕靈魂的轟響之歌駱以軍詩集第一也是唯一的文字結晶體另收錄最新詩作:誠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各書流水編號 限量發行 精印藏書票無可復返的時光,冰磧封藏的記憶,再無可能的字字句句年輕靈魂的轟響之歌駱以軍詩集 第一也是唯一 的文字結晶體另收錄最新詩作我不知道,二十多歲那個眼神還如此清澈、羞怯,但對某些神聖價值燃燒著瘋狂火燄的那個「小說朝聖學徒」,偷孵養在他窄仄貧乏的山裡宿舍的,那個「小女兒」;和如今四十六歲,靈魂裡插滿鐵屑和碎玻璃,瞳珠渾濁,頸腮處或不覺已佈滿鱗片的這個疲憊但或更寬容些,朝暮年餘生蹣跚前行,無有奇想的這個大叔的「小女兒」,她們之間有何差別?仍是那只時光培養皿中浸泡著,屈膝縮頭長髮如藻漫開,白皙如百合花莖的少女神嗎?仍是我最裡頭的房間,最隱祕的抽屜,絕不讓即使星空纏度紊亂,所有顛倒妄想、夢裡尋夢、所有崩塌與溶解皆無法侵入的那個「孩童女王」嗎? ——駱以軍(《棄的故事》新版之前)印章的故事年輕時懵懂用了「棄」這個字作書名,其實那時哪懂這個字在生命史中真正開啟的恐怖哀慟。不想這樣二十多年下來,這個字倒成了我小說書寫的咒語或預言。像必須補足學分,像孫悟空幾個筋斗雲往天邊飛去,就是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如今知畏,不論身世之哀,設定於父親那一輩的花果飄零,或在後四十回所看到的「棄」之後的慢速塌毀,自我的臉在痛失所愛,天地不親的哀鳴中變成怪物。這種種都不是當年寫「棄」的那個年輕人能想像的。重出這本「時光膠囊」,印刻初安民先生建議我在每本孤立之書,這「後來的故事」,蓋上父親留下的藏書印。我覺得那像是父親私祕給與我的祝福和鎮魂之印。如何在這樣荒涼暴亂人世,雖然疲憊且常驚慄惶惶,然作為我這一組故事的第一個被拔掉的字,到他過世之前,仍在被棄的流浪中,從孩子,青年,終於成為老人,仍不改對那不辨在何處遺失,遺失之前那文明全景的孺慕,對泥灘腳印般凌亂但至少此刻真實踩下的不虛無。不瘋狂迷亂。不否定那遺棄之前,人該有的尊嚴和美麗形貌。 ——駱以軍 我們的優美呢如今淪落何方時間在我的撫娑下繞指呻吟然後剝去戀棧在妳肌膚上的道德的猶疑成為優美那年冬天我耽迷於鋤地耽迷於種植在詩和頹廢的荒野不睬彌天風雪狂暴「如果妳至今猶被我置於遺棄的雪蕪荒野那麼請記住遺棄是我最濃郁灼烈的吻是我囓咬妳一生陰魂不散的愛的手勢。」「你究竟是誰?」「我是棄。」昨日身如花如乳石在夜與夜的間隙滴落他以為他聽見一些河流的歌聲但他的眼眶深陷手臂直直插在極光下孤寂的雪原中央故事隨光塵亂飛光翻著書頁身世翻動著光覺得自己是隻夢裡拖了一道濕跡爬出來的蛞蝓詩人之可貴,在於他純乎天然地,被吸納進這麼一團溫軟濕潤又腐惡的無明裡,他不斷地跌進,「被放牧的身體,斷了繩」式的跌進。他帶我們嗅見這樣的景光「某些向上,或是向下翩墜的,靈和童身」,「童身童頸童踝童腕,銀質鐲鐐」,純然寂靜地在市曹戛聲,優美墜落。──阿翁只有記憶,能擁有一雙蜻蛉般的薄網翅,纖靈敏巧地再三飛離,又棲回原地。可能是一根蘆桿,可能是一塊苔岩,但因每一次的滯空飛翔而暫失蹤影的泊停點,已蘊釀著下一次仍將出現的預言。一個必勝的賭注。──士峰字與字間強烈的撞擊,意象與意象間如兩具纏絞的肉體翻騰。質感與驚悚的事件,是為了開現實生命最鋼硬的外殼,他露出血肉給你看,逼使你喚起最噁心的,因潔癖帶來的歡快,但在文字圖呈的印象,血腥、淫猥、場景事件背後,在你嘔吐完框架自己的道德外衣及物象標準後,如果還看得到東西,那就是最深而純粹的生命質感的感動了。──炮輝如今的小說家駱以軍,年輕時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自費詩集,讀者相傳已久的夢幻逸品。逝去的光陰,如同再也無法書寫的那樣的詩句。其中許多埋藏的封存的種種會不會因此召喚回來?會不會看完後,你我也想起自己「棄的故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駱以軍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曾獲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台北文學獎等。著有《臉之書》、《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西夏旅館》、《我愛羅》、《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降生十二星座》、《我們》、《遠方》、《遣悲懷》、《月球姓氏》、《第三個舞者》、《妻夢狗》、《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紅字團》。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小女兒 駱以軍墜落的深度 阿翁朝聖與返俗 士峰化為光裏且殿堂沉淪滴落的雨聲 炮輝春各各他情婦我的叛徒棄的故事給棄婦R遺棄美學的雛形金牛之歌雙魚──我是水,無論你走至何處,我轉。銀樺樹之戀 之一、之二夏喪禮進行中我暫時離開女信差的不渝愛情勝還悼念我離家出走的洋娃娃窗某日午後闖進十六歲F冥思中途的課堂秋一個老婦在輪椅上緊握她從前的郵票肖像柔軟的三人探戈對於詩人J失戀事件的一段與之毫不相關的感想關於宮崎駿天平天蠍之歌悲歡冬關於詩人F一幅蠟筆畫之殺價過程六月的靈幡上開出了一串白蟹蘭水瓶惦記著那些在他們身世裏的自己後來的……想不起來我們被擊垮了嗎親愛的好日子夢裡我們飛行過那些蠟筆畫般的灰綠田野從前有一本書叫做我想我們會好好的河流啊河流就較長的時間觀看牡蠣床邊故事女神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啊風箏滅絕其實我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敲三下

商品規格

書名 / 棄的故事
作者 / 駱以軍
簡介 / 棄的故事:各書流水編號限量發行精印藏書票無可復返的時光,冰磧封藏的記憶,再無可能的字字句句年輕靈魂的轟響之歌駱以軍詩集第一也是唯一的文字結晶體另收錄最新詩作:誠
出版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933487
ISBN10 / 9865933489
EAN / 9789865933487
誠品26碼 / 2680742337008
頁數 / 23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小女兒  駱以軍
〈棄的故事〉是我二十多歲時自費出版的詩集。那時還說過這樣的傻話:「小說是我的大兒子,詩是我的小女兒。」意即小說,於當時的我而言,是要著盔備甲,持盾舉戟,傾全部未來時光之想像,以戰爭型態衝向讓我畏懼的、噩夢魔境的、自己將要變貌、裂解、肝腦塗地的志業。詩只是我羞於見人,童話小行星上的那株玫瑰。如今二十多年過去,我應寫了四、五個長篇和好幾本因週刊專欄而仍作為小說素描練習的短故事群。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再寫詩,也不會寫詩(即我祕密的,曾有一本年輕之夢自費出版的薄薄詩集)。
那本綠皮薄薄的長形詩集,當時是我大學時詩選課堂上的作業(大二是羅智成,大三是翁文嫻),還有一群哥兒們弄的一份地下影印「同仁文學刊物」〈世紀末〉上發表過幾首,稚拙但透明。當時是師丈劉高興先生(翁文嫻老師的丈夫)──他已是重要的留法回國畫家,卻有一種像噴著光霧的獨角獸,一種朝向未來想像的創作者的夢想和對年輕人的熱愛──不收一毛錢,贈畫給我當封面,並親自幫我設計整本詩集的所有美術內容。我覺得他和阿翁老師,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完全沒將我當「未來的一位可能的好小說家」,而就是,那個當下,他們珍愛喜歡的,一個年輕詩人。
另外,當時那本詩集的「自費」,其實是我父親從他退休金裡拿出五萬元,幫我印了五百本。他一生清介慷慨,晚年手頭甚窘,我卻記得他非常開心地將這本怪詩集,拿到同鄉會分送給那些可能完全不讀現代詩的,那些鄉音(南京)極重的異鄉老人們。我想那綠皮薄詩集,應該是和一些同鄉會訊一起被扔在某些老人堆滿藥瓶、傳記文學、剪報或他們的書信紙堆的床頭櫃吧?
後來父親過世了。他過世時我其實已三十七歲,已神魂定位是兩個小孩的父親了,但常仍因他的崩倒殞滅而有孤兒之慨。相比於在時光河流中讓我百感交集的艱辛,難以言說的像殞石擊打在月球表面的許多凹坑,對未來的惘惘的威脅,我常懷念他可以把自己更艱苦十倍於我的一生,過得慷慨、仁慈、熱愛生命和朋友。
有意思的是,今年,大約是春天之後吧,我發現我又開始「寫詩」了。當然還是一些或許讓嚴肅以詩為探索宇宙奧義,一生傾注心神智識為職志的詩人朋友,皺眉苦笑的拙稚創作。似乎,隔了二十多年,這個「小女兒」,像嬝嬝的蠟燭白色光燄,幽靈般地又在我的小說征途,盔甲破裂,刀刃蜷屈,小腿肚佈滿膿瘡和水蛭,眼眶不能自己流出眼屎和淚糊……我的「小女兒」在我敲打鍵盤,一顆字一顆字出現在電腦的藍光屏幕上(我從最初至今,所有的小說,不論長短,全部是手寫於紙張上)。
我不知道,二十多歲那個眼神還如此清澈、羞怯,但對某些神聖價值燃燒著瘋狂火燄的那個「小說朝聖學徒」,偷孵養在他窄仄貧乏的山裡宿舍的,那個「小女兒」;和如今四十六歲,靈魂裡插滿鐵屑和碎玻璃,瞳珠渾濁,頸腮處或不覺已佈滿鱗片的這個疲憊但或更寬容些,朝暮年餘生蹣跚前行,無有奇想的這個大叔的「小女兒」,她們之間有何差別?仍是那只時光培養皿中浸泡著,屈膝縮頭長髮如藻漫開,白皙如百合花莖的少女神嗎?仍是我最裡頭的房間,最隱祕的抽屜,絕不讓即使星空纏度紊亂,所有顛倒妄想、夢裡尋夢、所有崩塌與溶解皆無法侵入的那個「孩童女王」嗎?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