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轉人生 | 誠品線上

浪轉人生

作者 德豐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鈕臻琳 (貝貝)/ 口述; 李郁淳/ 採訪撰稿
出版社 重版文化整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浪轉人生:生活就像衝浪,當你被巨浪打中,你只能站起來,因為下一道浪不知道會帶來什麼。貝貝,台灣女性衝浪選手的先驅,人稱「長板天后」。雙親離異、家庭暴力、求學時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生活就像衝浪,當你被巨浪打中, 你只能站起來,因為下一道浪不知道會帶來什麼。 貝貝,台灣女性衝浪選手的先驅,人稱「長板天后」。 雙親離異、家庭暴力、求學時不公平的待遇、鉅額負債, 還有一段幾乎拖垮她的婚姻,一道道人生的浪拍打著她。 就是那個時候,她開始接觸衝浪。 當她第一次站上板子,整個人被浪打翻,跌進海裡, 在那一刻心裡有個聲音告訴她:「我還活著。」 衝浪讓她第一次體會到,在浪裡,一個人可以是強大的,可以是自由的, 可以是有選擇的。 剛開始衝浪那幾年她很拚,想透過許多比賽來證明自己,讓大家看見自己。 海給她力量,讓她覺得終於可以靠自己站起來。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再次走入家庭,生了孩子,她開始懂得, 浪不是拿來征服的,她更想要學著讀懂它、和它一起呼吸。 曾經她以為在板上的這種快樂只能是自己的,後來才發現,也可以分享。 她想帶大家看世界的浪。透過衝浪,她想努力變成更好的人。 【同道中人・真情推薦】(順序按筆畫排列) 賴豐奇 德豐電影導演: 「願你讀完之後,也能像貝貝一樣,相信──『沒有被浪打過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每一個願意再站起來的靈魂,都是自由的開始。」 路嘉怡 藝人、作家: 「貝貝說的很棒,『海教人自由,浪教人謙卑』、『在浪裡做一個好人,在陸地上也一樣』。看完這本書,願我們都能夠得到一份,從海裡生出的勇氣。」 袁緒虎 海人制作主理人: 「這本書某些部分就像電影《我的少女時代》,成長的過程中選擇的事情,到最後自己要去沉澱感受,並將過去的傷痕化成現在美好人生的果實。」 吳懷晨 衝浪人、作家、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作為她多年摯友,我親眼見證她—這位衝浪界的佼佼者—如何擁抱海洋,順應浪況而活。海教人自由,浪教人謙卑;她自在悠遊於東海岸的天地之間。」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德豐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德豐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由導演賴豐奇(David Fongchi Lai)創辦。公司專注於電影、影集、紀錄片、實驗影像與商業廣告製作,作品融合詩性美學、靈性哲思與社會關懷,並持續探索影像作為文化傳承與心靈療癒的力量。從國際影展入選的藝術電影,到家喻戶曉的商業廣告,德豐電影以獨特的視覺語言與敘事風格,在藝術與產業間遊走,創造兼具思想深度與觀眾共鳴的影像作品。電影不是我拍的作品,而是我願力的記錄。願影像能止戰止痛,也喚醒愛與自由。口述:鈕臻琳(貝貝)台灣女衝浪選手貝貝Baybay(本名鈕臻琳),人稱「長板天后」,自27歲開始接觸衝浪後,為了逐夢,先後遷往北海岸、墾丁、現在定居於台東東河。也是阿美族東河部落的衝浪教師,身為台灣第一位出國比賽的衝浪選手,貝貝在韓國、中國海南島、墾丁等地區都獲得女子組衝浪賽冠軍,更創下台灣九項冠軍的紀錄,稱霸台灣衝浪界。貝貝也是台灣ROXY 第一位衝浪選手,曾代表台灣ROXY 前往世界各地參加衝浪比賽。採訪撰稿:李郁淳自由撰稿者,喜歡狗、寫字跟旅行,臉書粉絲頁《漂鳥旅行誌》版主,著有《想入非非:一個人的東非130天大縱走》。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賴豐奇 德豐電影導演推薦序 路嘉怡 藝人、作家推薦序 袁緒虎 海人制作主理人推薦序 吳懷晨 衝浪人、作家、臺北藝術大學教授第一章 浪的名字叫自由 1-1 從那道浪開始 1-2 老台北的兩種滋味 1-3 家,在起風之前 1-4 被看見之前,我一直在躲 1-5 逃出去的那一夜 第二章 浪花中,她的面孔 2-1 放飛的滬江歲月 2-2 青春裡的愛與誤解 2-3 姊姊,最早也最久的盟友 2-4 媽媽永遠像風一樣 2-5 他老了,想牽起我們的手 第三章 站在風口浪尖的滋味 3-1 高高飛起,狠狠墜落 3-2 那道浪以後,我的路不一樣了 3-3 乘著衝向世界的浪 3-4 南國你好,南國再會 3-5 台東的浪讓我扎根 第四章 說到衝浪風格的養成 4-1 我不是來陪榜的 4-2 到異地的浪找自己的路 4-3 在台東打造自己的家4-4 我選擇了他,也選擇了我們 4-5 相愛的自由,也是一場修煉 第五章 順浪而流 5-1 那個把我拉回來的小小人 5-2 充滿勇氣的媽媽衝浪手 5-3 浪裡,跟心一起流動 照片選集

商品規格

書名 / 浪轉人生
作者 / 德豐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鈕臻琳 (貝貝) 口述; 李郁淳 採訪撰稿
簡介 / 浪轉人生:生活就像衝浪,當你被巨浪打中,你只能站起來,因為下一道浪不知道會帶來什麼。貝貝,台灣女性衝浪選手的先驅,人稱「長板天后」。雙親離異、家庭暴力、求學時不
出版社 / 重版文化整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252602
ISBN10 /
EAN / 9786269252602
誠品26碼 / 2683005461007
頁數 / 25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1.5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50
提供維修 /
適用年齡 / 18-99

試閱文字

內文 : 1-1 從那道浪開始

一開始,我只是靜靜地趴在海裡,像一片浮木,隨著潮汐搖晃。陽光把背脊曬得發燙,眼前是一片藍到發亮的世界,時間在這裡被稀釋得很慢很慢。海水在耳邊呢喃,有時像是說著希望,有時又像是在低語著寂寞。
我盯著遠方的海線,等待那一道屬於我的浪。不是每一道浪都值得賭上全身的力量—有些太小,有些太急,有些只是試探性的假動作。而真正的浪,不是用眼睛看見的,是身體先知道的。那像是一種暗語,一種只有久待海裡的人才能聽懂的節奏。
那道浪終於現身時,我心裡閃過一絲遲疑。是它嗎?我來得及嗎?它會帶我去哪裡?腦袋一片混亂,但我的身體早就做出選擇。我撐起身,雙手划水,像是用整個靈魂朝它靠近。浪的力量從背後湧來,緊接著,是一個瞬間—我站起來了。
世界在那一刻變得乾淨純粹。風灌進耳朵,陽光在水面碎成無數閃爍的線,我腳下的板子緊貼著浪的脊背,像是被一股溫柔卻堅決的意志托舉著往前衝。所有煩惱與焦慮在那一刻全都退去,身體比思緒還快,心卻前所未有地安靜。我不再追逐什麼,也不再害怕錯過什麼。我就站在這裡,和這道浪一起,往前滑行,滑向一個我不知道終點在哪裡的地方。那是一種無可取代的快樂,是只有在浪裡才能懂的自由。

◇◇◇

我人生第一次聽到衝浪,不是在什麼電影或旅遊雜誌上,而是在宜蘭大溪的蜜月灣海邊。那時候我還是個高中生,一群同學夜遊,不知道是誰說這裡可以衝浪,我就被那兩個字吸引了。衝浪—光是想像那個畫面就讓我心跳加快。浪在哪裡?要怎麼「衝」?聽起來就像一場冒險,也像一種召喚。
真正第一次下水,是在一個懵懵懂懂的早晨。朋友嚷嚷著要去宜蘭,我也說要去,但他們嫌女生很煩不讓我跟,我說服他們讓我自己開車跟在後頭一起去。我們就這樣一路從台北開到宜蘭,中午才到海邊。沒有太多準備,也沒有多想,租了板子、聽了十分鐘的教學,然後就被推進海裡。那天回家,全身瘀青,痛得像是被海狠狠洗了一頓,但心裡某個角落亮起來了。我知道,浪在我身上留下印記。
衝浪不是我主動選擇的,是它先找到了我。像是命運偷偷在我腳上繫了一條線,輕輕一拉,我就走上了這條路。這條路沒有標誌,沒有地圖,只有一個方向—往海裡去。
我開始往海邊跑。衝浪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一個人」可以是強大的,可以是自在的。我離開台北,去金山重新建立生活。沒衝浪的日子,我在早餐店打工,也去夜市擺攤,但每一筆賺來的錢都省著花,只為了下一次能站在浪上。海把我的心打開,我覺得很快樂。
那段時間,我遇到了Clayton Wholley,他當時住台北,有時教英文,也一邊賣衝浪板,後來成為Quicksilver & Roxy的代理商。Clayton成為我人生第一個贊助者,也是一直以來的支持者。因為他的幫助,讓我開始思考:衝浪,可以不只是興趣,也可以是一條能走得更遠的路。
我開始思考更大的問題:如果我真心想追浪,那是不是該讓我的人生,完全配合浪的方向?金山太冷,而且我不太喜歡下雨,金山的浪又不穩定。我想找一個地方,浪穩定一點,生活可以簡單一點。那一年,我問家人:「我可以搬去墾丁嗎?」媽媽沒有阻止,她說:「妳喜歡就去啊。」
就這樣,儘管那時已經歷第一段婚姻的波折,我帶著板子,開著手排車,一個人搬去了佳樂水。那裡的浪比北部溫柔,也更適合長板。我在墾丁把衝浪技巧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雖還未成熟,但已逐漸開始發展出我自己的風格。
我沒有停止腳步,繼續走下去—從墾丁搬到台東。那時台東是浪人們剛插旗的原始之地,一切如新,充滿未知的可能。對我來說,去台東那不是逃離,而是更深一層的靠近。靠近更安靜的海,更自由的自己。金樽、東河、成功,每一處海都有自己的節奏。那不是城市的終點,也不是社會的標準答案,而是我身體的呼吸,是我與海的默契。
台東不只是幫助我練習的地方,它也成為我落腳的地方。我在那裡認識了Josh,我們衝浪、生活,後來有了我們的女兒。現在她也開始抓著板子在水裡馳騁。看著她,我常常想起自己當年第一次下水時的模樣—害怕又興奮,迷惘又堅定。
很多人問我,怎麼敢放下一切,只為了衝浪?我總是說,我沒放下什麼,是衝浪幫我找到了什麼。浪來的時候,你不能猶豫;浪不來的時候,你就坐在板子上,靜靜地呼吸,等浪,等天意。
我的人生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跟著浪流動。從金山到墾丁,再到台東,每一次轉彎都不是離開,而是走向海,也走向我自己。所以如果你問我,浪的樣子是什麼,我會說它是自由的形狀,是我活著的證明。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台灣衝浪史上最早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衝浪者
「長板天后」貝貝的真實人生故事與心路歷程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