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二十四節氣: 藉節氣讀植物, 藉植物讀文化! 看見古人的節令觀念、飲食文化與醫學智慧
| 作者 | 管弦 |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本草二十四節氣: 藉節氣讀植物, 藉植物讀文化! 看見古人的節令觀念、飲食文化與醫學智慧:入詩、入藥、入生活細寫每一種植物如何與時令相遇重現古人眼中草木與天地的關係順 |
| 作者 | 管弦 |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本草二十四節氣: 藉節氣讀植物, 藉植物讀文化! 看見古人的節令觀念、飲食文化與醫學智慧:入詩、入藥、入生活細寫每一種植物如何與時令相遇重現古人眼中草木與天地的關係順 |
內容簡介 入詩、入藥、入生活細寫每一種植物如何與時令相遇重現古人眼中草木與天地的關係順著節氣,詳觀花草的千姿百態植物不只是知識,更是千年文化史【自然與人文的雙重書寫】本書以二十四節氣為時間軸,隨四時更替,循序展開草木花果的自然圖譜與文化風景。每個節氣對應當令植物的生長與變化,從立春的櫻桃到穀雨的荼蘼,再到小滿的枇杷與立夏的青梅,皆以細膩筆觸描寫其形態、花期與風物之美。節氣不再只是曆法標誌,而是串聯草木生命節奏的時間詩,帶領讀者感受天地運行與自然秩序中的和諧與奧祕。【本草智慧的生活實踐】書中深入探討諸多植物的藥用價值與食療功效,並結合古代醫學典籍與民間養生智慧,指出每一時令中,草木如何「可食可藥可醫」。例如青梅生津止渴、櫻桃益顏潤色、杏花入藥除熱等,皆讓人重新看見植物與身體、環境的密切關連。將本草療癒融入日常生活中,引導讀者認識一種柔性、內在、與自然同頻的養生方式。【詩意文化的流轉與凝視】本書文風清雅,時常穿插詩詞、歷史掌故與文人軼事,從植物延伸出豐富的人文敘述。像是以櫻桃串起元稹與白居易的深厚情誼、藉杏花講述儒醫董奉的仁心仁術,或以海棠吟詠李清照的詞境、荼蘼探觸宋人賞花的風流雅集。這些篇章既是植物誌,也似文化筆記,將草木與人的情感緊緊繫在一起,成為對過往歲月的致敬與留戀,更是一場閱讀自然與閱讀歷史的雙重旅程。【健康生活的文化倡議】作者延續其一貫的溫柔視角與文化深度,本書不僅是植物與節氣的書寫,更是一種健康、審美、與文化共生的生活方式推廣。透過文字傳遞愛與關懷,邀請讀者在快速變動的時代裡,重新連結四季、土地與自身,體會自然的節律與內在的寧靜。讓人讀出節氣之美,也讀出生命之善。本書特色:本書循著二十四節氣的脈絡,融合本草知識與文化傳統,細緻描繪隨節氣變化而生長的草木花果,展現其藥用價值、食療功效與歷史文化意涵。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底蘊描寫自然界的生命律動與人文風景,書中不僅賞花識草,更融入詩詞、典故與歷代名人軼事,讓讀者在節氣流轉中感受中華文化的草木之美與深厚的中醫智慧。
作者介紹 管弦,教授,中醫藥文化科普專家,知名報刊專欄作家。已出版《藥草芬芳》、《毒草芬芳》、《開花的記憶》等著作,榮獲多項獎項。
產品目錄 自序春夏秋冬
| 書名 / | 本草二十四節氣: 藉節氣讀植物, 藉植物讀文化! 看見古人的節令觀念、飲食文化與醫學智慧 |
|---|---|
| 作者 / | 管弦 |
| 簡介 / | 本草二十四節氣: 藉節氣讀植物, 藉植物讀文化! 看見古人的節令觀念、飲食文化與醫學智慧:入詩、入藥、入生活細寫每一種植物如何與時令相遇重現古人眼中草木與天地的關係順 |
| 出版社 /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ISBN13 / | 9786264167420 |
| ISBN10 / | |
| EAN / | 9786264167420 |
| 誠品26碼 / | 2682976643009 |
| 頁數 / | 208 |
| 裝訂 / | P:平裝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尺寸 / | 21x14.8 cm |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自序
這是一部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本草記。
二 十四節氣,概括了四季交替和大自然物候變化的規律。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個節氣,周而復始。每一個時節,都有相應的花草樹木,帶著獨特的模樣和鮮明的內涵,清新而出,蓬勃生長。
還有花信風,應著花期而來,從小寒節氣吹至穀雨節氣,來去有序,守時守信。四個月,八個節氣,二十四候。每候五日,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以梅花為最先,以楝花為最後。經過二十四番花信風之後,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就翩翩來臨了。
世間的花草樹木,就這樣和著二十四節氣,在與它們最相吻合的時節,從容綻放,擷光而行,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它們可食可藥可醫,其形態、功效、作用,深藏著時節的特質;它們悅目悅顏悅心,其歷史、文化、傳說,流轉著歲月的光華。
跟在它們身後的還有風、雨、雷、電、冰、雪、霜、露,以及人、事等,令人驚喜不斷,感慨萬千。
我迎著清風與明月,徜徉在二十四節氣裡,陪伴著這些花草樹木。我傾聽時令穿雲播雨的聲音,感受花木拔節生長的歷程。那清朗的、向上的節奏,揮灑著溫和良善、堅韌不拔的力量。一些人,些許事,諸多文化,多樣生活理念,均從那力量中,欣然張開翅膀。
我依然選擇以散文的語言、純雅的文字為依託,結合我的相關實踐、認知和感觸,按照二十四節氣的時令特點,探尋二十四節氣與花草樹木的關連,解讀不同時令中生長的植物的特性、養生療疾功用和歷史文化特點。
我曾經出版了《藥草芬芳》和《毒草芬芳》兩本與藥草相關的書,在《本草二十四節氣》裡,我力求以較大的篇幅、豐富的內容、新穎的形式,展現生動有趣的大自然氣象,從另一個視角展示中華優良傳統文化、中醫藥文化、生態文化的魅力,推動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始終相信,當我們傳播愛、健康和美的時候,我們就擁有了愛、健康和美。
本書受到許多關注與喜愛。原先發表於某主流媒體的專欄中,並被多個知識學習平臺及各報刊、網站廣泛轉載,曾入選某年度文學創作與生活融合推廣計畫,被許多老師、朋友與讀者的期待並信任。我也依然對它飽含深深的期待和長長的信任。我期待並相信它,生得更美,長得更高,成長得更強壯。
我感恩我能夠擁有它。我將繼續陪伴它。
是為序。
管弦
內文 : 春
立春櫻桃花開
立春了。
立,為「開始」;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正到來。
櫻桃,也在立春時節展露笑顏。它的花兒,是立春花信風中的二候(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一般在立春五天後綻放;它的果實也有「早春第一果」之稱。
從最早的祭禮、賜品、宴品,到普通花果,櫻桃的天上人間,唯美了流金時光。
櫻桃花,「窣破羅裙紅似火」
櫻桃,美得不容一聲輕喚,一股俏麗玲瓏的感覺早已油然而生。
先瞧瞧櫻桃花朵。
「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在唐代詩人元稹(西元779~831年)這簡明凝鍊、情景交融的〈櫻桃花〉中,櫻桃花太明豔、活潑了。
繁英如雪的櫻桃花很早就令人流連,特別是唐代,吟詠者眾。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人並稱「元白」的白居易(西元772~846年),更是愛詩詠櫻桃花,留存至今的多達十餘首。兩個詩人如此愛寫櫻桃花,可能與洛陽有些淵源。元稹是洛陽人,白居易晚年長居洛陽,而洛陽一帶很早就以櫻桃聞名。
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自古以來便海納自然人文美景,它地處盆地,溝壑縱橫,清溪曲繞,向陽背風處很適宜櫻桃生長,故歷代多有栽植,現在還有作為洛陽八小景之一的「櫻桃溝」遺世。自秦漢以來,櫻桃被移植到皇宮御花園和達官雅士的林園之中,得以廣泛栽植。唐太宗李世民也作〈賦得櫻桃〉以示讚美:「華林滿芳景,洛陽遍陽春。朱顏含遠日,翠色影長津。喬柯囀嬌鳥,低枝映美人。昔作園中實,今為席上珍。」
櫻桃花,見證著元稹與白居易的情誼。貞元十九年(西元803年),24歲的元稹與年長他7歲的白居易同登書判拔萃科,同授祕書省任校書郎,此後兩人結為好友,常有詩作互贈。西元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主張嚴緝凶手,被認為「越職言事」;他的母親因看花而墜井去世,他又著有眾多「賞花」及「新井」詩,被說成「有害名教」。這些都成為他被貶為江州(約在今江西九江)司馬的理由。在赴江州上任的途中,白居易想念五個月前被貶為通州司馬的元稹,寫了一首〈舟中讀元九詩〉:「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元稹聽聞此事後,當即寫下〈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白居易在江州讀到,十分感動,尤其對「垂死病中驚坐起」一句特有感觸。他回信給元稹說:「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而元稹收到白居易信後,又立即回覆一詩〈得樂天書〉:「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這些都足見二人交情之深。
白居易的櫻桃花詩,種類相當多元豐富,有懷念友人的,如〈題東樓前李使君所種櫻桃花〉;有感懷人生的,如〈櫻桃花下有感而作〉。而且,他走到哪裡寫到哪裡,如〈吳櫻桃〉、〈移山櫻桃〉等。遲暮之時,他還寫了一首〈櫻桃花下嘆白髮〉,令人枉自嗟呀:「逐處花皆好,隨年貌自衰。紅櫻滿眼日,白髮半頭時。倚樹無言久,攀條欲放遲。臨風兩堪嘆,如雪復如絲。」
歲月啊,真是一把「殺豬刀」。
最佳賣點 : 本書循著二十四節氣的脈絡,融合本草知識與文化傳統,細緻描繪隨節氣變化而生長的草木花果,展現其藥用價值、食療功效與歷史文化意涵。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底蘊描寫自然界的生命律動與人文風景,書中不僅賞花識草,更融入詩詞、典故與歷代名人軼事,讓讀者在節氣流轉中感受中華文化的草木之美與深厚的中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