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隱者黃宗羲: 史家風骨, 布衣修史, 誰在亂世執筆評王侯? | 誠品線上

風隱者黃宗羲: 史家風骨, 布衣修史, 誰在亂世執筆評王侯?

作者 符利群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風隱者黃宗羲: 史家風骨, 布衣修史, 誰在亂世執筆評王侯?:從黃宗羲的理想與堅持,到他對《明史》的矛盾糾葛,再到他與康熙帝、史官及無數士子、百姓的關係,這是一部見證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黃宗羲的理想與堅持,到他對《明史》的矛盾糾葛,再到他與康熙帝、史官及無數士子、百姓的關係,這是一部見證歷史巨變的傳奇──▎史案遺禍黃氏兄弟是浙江餘姚人,父親黃尊素為萬曆進士,天啟中官御史,因彈劾閹黨魏忠賢而遇害,崇禎朝業已昭雪,為「東林七君子」之一。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別號梨洲山人,多才博學,於經史百家及詩詞、天文、算術、樂律等無不研究,尤精史學。黃宗炎,字晦木,自幼得兄長教誨,學問追隨兄長。加上三弟黃宗會,三兄弟有「浙東三黃」之稱。順治七年(西元1650年),黃宗炎入義士馮京第的抗清義軍,遭捕即將問死。黃宗羲從餘姚黃竹浦家中赴甬上求援,路上跑脫鞋子,以致十趾鮮血淋漓。後得老友萬泰父子、高斗魁等相救,黃宗炎死裡逃生。之後逢雨雪天,黃宗羲總會做這樣的噩夢,迄今心有餘悸。▎遺卒的悲聲高堂說那晚馮龍突發奇想要刺殺杭州八旗營將軍,說既然反不了清,殺掉這個杭州最大的韃子官也夠本了。高堂嚴厲制止了,可他最終還是莽莽撞撞地死於非命。數日後,他們把被扔在亂墳崗子的馮龍運到仁和縣郊外的山林。高堂一邊燒紙錢一邊對著墳地吼:「我們死過一回,我們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就是為了活下去,活下去,活下去!你為什麼要找死,為什麼要死在我面前,為什麼……」一個離奇古怪的念頭,如墳前裊裊的紙灰繚繞著嚴秋毫──最大的韃子官不就是韃子皇帝嗎?那為什麼不去殺康熙?!……回過神,他為自己有如此想法而大駭,告誡自己不可胡思亂想,以免淪為又一個馮龍。也許只能像高師傅這樣,一年年麻木地活下去,直到帶著無數仇恨一起老死。▎焚書多年前他以為難逃一死,還是活了下來。高師傅說讓他替自己好好活下去,那麼,從今往後他不只是活自己的命,還要活高師傅和馮龍師叔的命,不,加上父親的,加上……他一個人要活很多人的命。他身心一凜──無論如何也不能死,非但不能,還必須拚盡全力活下去。他摸了摸鋪蓋和包袱,摸到幾本書,取出一本,一看是《待訪錄》。他猶豫良久,把書舉到燃燒的紙錢上,火苗貪婪地舔舐紙張。驀然,他想起六年前破廟燒書的情景,心中大慟:為何屢屢與書有此孽緣?▎風隱化安山「當年我創辦甬上證人書院,小有成就,亦不足以容詩書寬大之氣。唯有兼顧養士和治天下,顛倒千萬世之是非,公其是非於學校,方可恢復學校之真精神。」黃宗羲拂開一枝擋道的梅枝,枝上積雪紛落,他顫巍巍的腳堅實地邁向雪地山道,朗聲道,「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逆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此乃我生平大願矣。」聲音在雪野山谷間長久迴盪,彷彿漫山遍野皆有回應。本書特色:本書描寫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的坎坷一生,講述晚明知識分子在家國破碎時的抉擇與掙扎。故事以黃宗羲與康熙帝、史官及小民之間的交集為主線,探討大儒、小民與帝王的關係。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符利群,現為職業作家。中短篇小說、散文發表或轉載於各大文學期刊,出版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散文等10餘部。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書焚夢殘,浙東三黃第二章 明史案的餘波第三章 烽火遺響第四章 斷橋雪夜第五章 絕學的真偽第六章 焚書第七章 密告第八章 聖顏大怒第九章 救命第十章 七政盤與大壯之年第十一章 嚴秋毫的翰林院之路第十二章 錯看第十三章 求賢若渴第十四章 朱三太子第十五章 平民步入史冊第十六章 詔獄對談第十七章 舊朝哀音第十八章 國史唯賢人得知第十九章 風隱山隅後記 歷史的千里伏脈

商品規格

書名 / 風隱者黃宗羲: 史家風骨, 布衣修史, 誰在亂世執筆評王侯?
作者 / 符利群
簡介 / 風隱者黃宗羲: 史家風骨, 布衣修史, 誰在亂世執筆評王侯?:從黃宗羲的理想與堅持,到他對《明史》的矛盾糾葛,再到他與康熙帝、史官及無數士子、百姓的關係,這是一部見證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4280952
ISBN10 /
EAN / 9786264280952
誠品26碼 / 2682878622003
頁數 / 35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書焚夢殘,浙東三黃
  康熙三年(西元1664年)早春,杭州武林門外北關夜市,商賈雲集,人煙輻輳。
  正應了宋時柳永讚嘆:「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又如蘇軾吟唱:「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滿街燈火通明,叫賣聲不絕於耳。西湖颳來的寒風把人凍得骨頭打戰,也掩不住這座曾經的南宋皇城的繁華。
  一家酒樓的偏門吱嘎打開,一個包袱飛出,包袱裡掉出一卷書。
  接著一個約莫二十歲的男子被推出門,摔倒在地。他破衣爛衫,蓬頭垢面,臉上還有幾道血痕。顯然,這是一個被酒樓趕出的小夥計。
  一雙雙腳在書上碾來碾去,他撲過去試圖遮擋。有人瞥見書的封面,頓時大叫:「《明史輯略》?反書,大反書啊──」
  這喊叫聲猶如湖中起了炸雷,適才如潮水澎湃而至的人群,瞬間又如潮水紛湧而去。那人把書抓在手上,一手抱著包袱,茫然環視眾人。有那麼一會兒,雙方互相對視,眼神充滿恐懼,猶如僵在原地的鬼。
  忽而人們清醒過來,有人喊抓反賊,有人像沒頭蒼蠅一樣逃竄。
  兩個乞丐反而撲向男子,嚷著「抓反賊,送衙門去」。茫然不知所措的男子任由他們推搡著,進了一條巷子,兩個乞丐奪過男子的包袱就跑。男子呆若木雞地看著他們消失,他手上僅剩下一本人人恐懼的書。他想追上去,可兩腳就像戴了腳鐐,動彈不得。
  午夜時分,男子晃到一座破廟前,聞到煙火和肉混雜的氣味。他挪進去,廟裡燃著一堆火,地上有一堆雞毛,兩人正睡得香,夢裡仍咂著嘴唇。他湊近一看,正是那兩個惡人,便從火堆裡抽出一根燃燒的柴棍,劈頭蓋腦抽去,罵道:「惡賊,搶老子的東西,老子跟你們拚了!」
  兩個乞丐在夢中捱了一頓揍,倉皇逃離。他一番尋找,卻不見包袱,那包袱裡除了衣物和一點碎銀,還有一張帳單。這意味著他什麼都沒有了。他跪地痛哭,哭天大地大無家可歸,哭這些年流浪的苦難……
  哭了一會兒,他從懷裡掏出書,一頁一頁撕下扔進火堆,書頁仍能看出「奴酋」、「建夷」、「隆武」、「永曆」等字。紙在火中蜷曲、焚化,隨後如一隻隻灰蝶,飄飄搖搖飛上屋頂,再晃徘徊悠落下來。
  他釋然而笑──藏了很久的、或許是世上最後一本《明史輯略》也焚毀了,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他對著蛛網虯結的黑黝黝的屋頂大笑:「燒了好,燒了好,免得留下禍根,燒了好啊……」
  廟頂的寒鴉被淒厲沙啞的笑聲嚇得撲騰起來,細細的雪花在夜空中飄飛。遠處有人喊下雪了。
  東方熹白,雪落四野。
  一個人影赤足狂奔,身後的雪地上留下一個個滲血的腳印,又被雪覆蓋,無跡無痕。村舍、河流、樹木越發混沌,天地間只有他的清晰喊叫:「二弟,二弟我來了,我來救你……」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描寫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的坎坷一生,講述晚明知識分子在家國破碎時的抉擇與掙扎。故事以黃宗羲與康熙帝、史官及小民之間的交集為主線,探討大儒、小民與帝王的關係。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