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企業培訓師的底層思維: 靈活運用比馬龍效應和成人學習規律, 抓住臺下注意力, 讓每一次發言都直擊人心 | 誠品線上

頂尖企業培訓師的底層思維: 靈活運用比馬龍效應和成人學習規律, 抓住臺下注意力, 讓每一次發言都直擊人心

作者 曉印/ 肖瓊娜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頂尖企業培訓師的底層思維: 靈活運用比馬龍效應和成人學習規律, 抓住臺下注意力, 讓每一次發言都直擊人心:打開培訓的活水,讓知識流淌不息掌握突破自我的勇氣,實現遠大目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打開培訓的活水,讓知識流淌不息 掌握突破自我的勇氣,實現遠大目標 藉由移情法則增強學員對學習的熱忱 從心出發,建立深厚的師生關係 打造積極正面的培訓文化 【企業培訓師的職責與挑戰】 本書是一本專業且深入的培訓工具書,致力於幫助企業培訓師提升技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現代培訓需求。書中首先探討了培訓師的獨特之處,強調培訓師在企業中的關鍵角色。現代企業培訓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員的導師和激勵者,肩負著提高員工工作能力、增強團隊凝聚力的重任。本書詳細闡述了企業培訓師所能擔任的七個關鍵角色,包括設計者、指導者、評估者、支持者、激勵者、顧問和領導者,並指出培訓師在實際培訓過程中常遇到的五個陷阱,如過於依賴傳統方法、忽視學員需求、缺乏實踐經驗等。透過對這些陷阱的解析,培訓師能更好地避免錯誤,提升培訓效果。 【現代教育心理學在企業培訓中的應用】 本書深入剖析了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揭示了比馬龍效應、成人學習規律、吸引法則等對培訓的影響。比馬龍效應指出,教師的期許能顯著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培訓師應保持積極,激發學員潛力。成人學習有其特定規律,如情境學習、實踐學習、自主學習和反思學習,掌握這些規律能使培訓事半功倍。書中更是進一部介紹了更現代、先進的培訓方法——第六代培訓,這種方法融合了心理學、教育學和管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強調以學員為中心,注重實踐操作和學習轉化。透過實際案例的分析,本書提供了具體的培訓設計和實施策略,幫助培訓師打造高效、有趣的培訓課程。 【打造演講魅力,從外在形象到心靈修練】 本書詳細介紹了演講與口才的邏輯,從傳統演法、現代演法到尖端演法,層層深入,幫助講師提升演講魅力和影響力。傳統演法包括裝法、聲法、手法,強調講師的外在形象、聲音控制和手勢運用;現代演法則加入了步法、眼法和身法,強調講師的步態、眼神交流和身體語言;尖端演法更進一步,介紹了教練式傾聽、笑容打動人心和心法的運用,實現「境由心造」。書中還提供了綜合運用法,強調練、演、變的進化,讓培訓師能夠靈活應對各種培訓場景。透過實例演示和步驟分解,本書解析了演講的六重境界,從自我介紹、開場、收尾到深入淺出、點評,全面提升培訓師的演講技巧和臺風。 【全方位提升能力,成為明星培訓師】 成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培訓師,不僅需要專業知識和演講技巧,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本書專門探討了企業培訓師的能力進階訓練,從傳統進法、現代進法到尖端進法,全面提升講師的個人能力。傳統進法包括找到貴人的能力和管理自己的能力,強調貴人指引的重要性以及時間和注意力的雙重管理;現代進法則強調勇於突破的能力和經營感情的能力,鼓勵培訓師離開舒適圈,提升情商管理;尖端進法重點介紹了愛的能力和心靈修練的能力,認為這是成為第六代培訓師最重要的關鍵。書中提供了具體的心靈修練方法,如冥想、自省、感恩、同理心訓練和自我激勵,幫助培訓師在工作中保持積極心態,不斷進步。透過這些進階訓練,培訓師能夠在職業生涯中持續成長,成為學員心目中的明星培訓師。 本書特色:本書深入探討現代企業培訓師的角色與技巧,結合傳統、現代以及尖端的教育心理學和演講方法,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培訓知識。書中將邏輯視為思想和行為的核心,強調有邏輯與無邏輯帶來的巨大差異。作者詳細講解如何利用多種外在技巧增強講師的影響力。本書既具實用性又具專業性,是企業培訓師和職場人士的必備書籍。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曉印,原名李曉俊。知名演講與口才培訓導師和訓練專家,同時也是一位銷售系統專家。其論文曾榮獲培訓創新成果獎。肖瓊娜,知名科學技術學院老師,也是一位演講與口才講師以及創業導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醒世功偉,與時倶進推薦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推薦序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自序導語 與時俱進的第六代培訓師有什麼特別之處 明星講師必備的演講與口才的邏輯第一章 會心 第1段 傳統教育心理學 第2段 現代教育心理學 第3段 尖端教育心理學第二章 會演 第1段 傳統演法 第2段 現代演法 第3段 尖端演法第三章 會講 第1段 傳統講法 第2段 現代講法 第3段 尖端講法第四章 會進:明星講師的能力進階訓練 第1段 傳統進法 第2段 現代進法 第3段 尖端進法參考文獻鳴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頂尖企業培訓師的底層思維: 靈活運用比馬龍效應和成人學習規律, 抓住臺下注意力, 讓每一次發言都直擊人心
作者 / 曉印 肖瓊娜
簡介 / 頂尖企業培訓師的底層思維: 靈活運用比馬龍效應和成人學習規律, 抓住臺下注意力, 讓每一次發言都直擊人心:打開培訓的活水,讓知識流淌不息掌握突破自我的勇氣,實現遠大目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6809682
ISBN10 /
EAN / 9789576809682
誠品26碼 / 2682624480000
頁數 / 29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這本書是我多年的心血所在,我把自己的經驗、知識、見解都融會在了本書中。
  關於我自己
  我出身貧寒,成長於農村,從小伴隨家庭經歷多災多難,萬幸能長大成人,我一直在社會最低層野蠻生長,童年、少年生存環境都非常殘酷,身心都經歷過各種磨難,至今仍留下許多烙印。
  因為我從小沒有機會接受優質系統的教育,所以智商、情商都普通,早年口舌笨拙,為此吃虧、碰壁無數,嘗盡人間辛酸。出社會工作後,幸運地遇到了許多貴人,經高人指點、名師開悟,對智慧略有感悟,經歷了許多故事,命運有所改變,在社會上已有立錐之地。
  現在和大家一起在修練的路上共勉。正因為我自己吃過苦、受過難,才知幸福來之不易,感同身受過許多人間疾苦,因此,我強烈渴望更多人遠離苦難、擁有幸福。
  所以,我鄭重推出這本書,希望它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學會演講和提升口才,獲取自己的成功。
  關於本書企業家的故事
  我一直在企業工作,企業、企業家是我所熟悉的圏子。之前曾在外企工作,常和外國同事相處,後來自己成立了管理顧問公司,有機會與更多上市公司、大型國營事業、外資企業及企業家打交道,我很喜歡和他們在一起,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去了解、幫助、服務、支持到他們。我身邊的朋友、客戶大多是企業家,這本書講的都是我和身邊朋友的真實故事。
  很多企業家,非常樸實,特別的有夢想、敢擔當,我與他們每天共同經歷的故事都給我許多啟發、與付出帶來很多感動,深深地意識到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我一直有一個夢想,要把他們的故事總結出來,在我的講臺上講出來,再寫到書上、搬到螢幕上,去啟發、鼓舞、感染、感召更多人更多地關心我們的企業家、成為企業家。
  在和外國同事共事時,我學習了許多他們的思維、方法,同時也發現他們許多有效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在亞洲並不總是有效。
  西方先進的經驗在亞洲不一定管用、西方有效的措施在亞洲很可能無效,我開始探索、思考如何將西方經驗與東方實踐結合起來,如何將「老外」的工具轉化成華人市場開拓的武器,如何將外資企業、國營企業的複雜系統轉化成中、小、微企業的簡單套路。
  我一邊思考一邊行動,已經收穫了許多成功案例,都一一收錄到了我的書中。
  演講和口才是一個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有了這項能力,人生的路就能夠走得更加順暢,獲得更多的幫助。
  在這本書中,我分享了如何鍛鍊演講和口才,演講和口才的所有要點,以及如何運用它來成就自己。
  這本書就是我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洪流中點滴成果的經驗總結,希望能幫助到您和您身邊的朋友。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會心
  會心,指的是會心理學、懂感情、通人性。
  案例:因為你不懂他的心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門上,一根鐵棍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將它開啟。鑰匙來了,它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輕輕一轉,「啪」的一聲鎖開了。鐵棍吃驚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這麼大的勁也沒有開啟鎖,而你卻輕而易舉地開啟了呢?」鑰匙說:「因為你不懂它的心,我最了解它的心!」
  案例分析:
  培訓師與演說家一定要懂聽眾的心,否則就會變成「對牛彈琴」,無法影響聽眾;無法與聽眾進行溝通。
  不懂心就別做培訓師,不懂心就別做演說家。
  不懂心,就無法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不懂心,就無法引爆激情,只有形沒有神。
  不懂心,就無法激發興趣,學習枯燥乏味;
  不懂心,就不知道說話有多囉嗦;
  不懂心,就會好心辦壞事,誤人子弟;
  不懂心,就會南轅北轍,浪費資源、效率低下;
  不懂心,就易引發衝突、對立,師生關係、演講者聽眾關係緊張。
  當培訓師、演說家一定要懂心、懂培訓心理學,心理學就是研究人內心情感變化規律的學科。
  懂心理學,不是說要去讀多少大塊頭的心理學原著,而是要懂得基本的人性,通人情就是懂最基本的心理學。培訓師要通人情、達事理,「人情練達皆文章,事世洞明皆學問」,太理性、沒人性——不食人間煙火的培訓師無法親民。培訓師要掌握的不是枯燥、高深的心理學原理,而是會用培訓中切實有效、簡單樸實的情感方法。事實上,有些培訓師讀了許多大塊頭的心理學著作,他的理論很扎實但用不出來,原因是讀得太多、用得太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光讀不用就會越讀越輸,懂感情、用感情,真感情就是好文章,培訓師、演講家要講真情實感、善用情感去表達。
  懂得人心、了解人性、覺察感情、洞察狀態、明確需求,才能與聽眾融為一體,才能把話講到聽眾的心坎上,才能引領聽眾的思維、調動聽眾的情緒、激發聽眾的狀態、引爆聽眾的潛能,才能讓聽眾認同自己的精神、接受自己的理念、堅定自己的信念、追隨自己的腳步。
第1段 傳統教育心理學
聽課注意力曲線:如何使學員獲得最好的聽課效果?
  關鍵詞:注意力曲線、ABC策略、生理時鐘
  關鍵詞1:注意力曲線
  以一堂成人2個小時的課程為例。學生開始上課時處於興奮、期待中,注意力很高,課程開始後,注意力開始下降,在30分鐘左右跌入谷底,之後又緩緩回升,猶如一個「√」。
  關鍵詞2:ABC策略
  根據這個曲線,採用鳳頭、豬肚、豹尾策略。
  在A點鳳頭策略:像鳳凰一樣引人入勝。這是教學的黃金時間段,可以用 「承接之前內容」、「亮出今天主題」、「引發學習動機」3段快速切入重點。開頭3句話不吸引學員注意力,學員會覺得這課沒價值、不值得花時間來聽,3分鐘不切入主題,學員的注意力就轉移了。
  在B點豬肚策略:像豬肚一樣充實飽滿。可用笑話、故事、案例、討論來調節學員的狀態。
  在C點豹尾策略:像豹尾一樣精簡有力。學員已經期待下課了,以「總結」與「啟後」來做一個快樂的結束。
  關鍵詞3:生理時鐘
  人的身體都有「生理時鐘」,通常來說,人在上午生理狀態處於巔峰,精力旺盛、頭腦清醒、注意力集中,容易接納新知識,此時最有利於學習重點、難點、理性知識。到了下午1到4點這個時間段,人容易犯睏,精力和頭腦都處於谷底,此時的生理情況不適合教授高難度、枯燥的知識,更適合採取活潑的教學方式來喚起學員注意力,所以下午可以用多媒體影片、遊戲、分組、角色扮演、案例講解、實戰演練等教學方式,音樂、舞蹈、遊戲、笑話、故事都是下午調節狀態的好工具。
學習記憶力曲線:如何使學員獲得最好的記憶效果?
  關鍵詞:學習記憶力曲線、充分理解
  關鍵詞1:學習記憶力曲線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 Ebbinghaus) 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程序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重複以後逐漸緩慢。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中,對重點內容要充分利用重複以增加記憶,重複不是簡單重複,要多變化重複,不是用一種方法,而是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根據這個規律,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教學主要有4個環節:預習、學習、練習、複習。企業成人培訓教學有7個環節:學習、思考、討論、練習、實操、分享、教人。
  不同的學習方法效果相差很遠,最好的方法是學會了教別人。
  在企業培訓中,當學員在工作中遇到難題並帶著問題來學習時或在課堂中學了並回到工作中立刻練習、使用,效果會非常好。企業培訓盡可能不培養職位上暫時還用不上的內容,學習2個月後如果用不上基本上就要還給老師忘光了。企業培訓與基礎教育有很大區別,教育很多是培養5年、10年以後用的知識,企業培訓只教當下要用的技能。
  關鍵詞2:充分理解
  艾賓浩斯經過多次記憶實驗發現:如果要記住12個沒有意義的字母,平均需要16.5次的重複閱讀,記住36個無意義的詞語,需要54次重複閱讀,而將一段詩歌中的480個片語記住,只需要8次的重複閱讀!透過這個實驗我們能夠得出一個結論:對於理解了之後的東西,就能夠快速有效地記住,對於完全不了解的東西,透過記憶強行記下來效率是非常低的。艾賓浩斯的實驗告訴我們,記憶需要理解,多去複習,這樣遺忘的速度也就越慢。
  調動聽眾的情緒、情感,可以幫助理解與記憶。講故事、做遊戲、分組討論、情景模擬、角色扮演都是調動感情、靈活有效的培訓方法。
主場優勢效果大:如何使講師獲得最好的心理優勢?
  關鍵詞:主場優勢、提前熟悉
  關鍵詞1:主場優勢
  在談判時,如果能把主場放在自己熟悉的場地,談判時就會占據心理優勢, 這是「主場優勢」的由來。因此,重大的商務談判一般不會在某方的公司內部舉行,而是會選個飯店來進行,這樣對雙方都公平。但是,談判高手即使是在不熟悉的飯店也會透過提前到達、提前熟悉場地來獲得談判心理優勢。
  提前熟悉培訓現場對培訓師同樣非常重要。培訓師無論多忙,一定要提前看培訓現場,比學員先熟悉場地。根據現場提前對現場做調整、布置,並且提前把音響、燈光、投影、麥克風等都試一遍,以免臨時手忙腳亂。提前熟悉場地,培訓師就能將陌生的場地變成自己的主場,從而占據更多的心理優勢。
  提前熟悉場地,也是培訓師化解緊張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2 : 提前熟悉
  案例:余老師、張老師提前熟悉現場
  我早上提前一個多小時到達現場,進去就看到余老師在臺上對道具、雷射筆、麥克風、投影、教程等做最後的確認、檢查,然後又臺上臺下四處走了兩圈,大概十幾分鐘後他才離開教室進休息室等候上課。
  2014年6月,我邀請張老師講課。張老師提前一天到達目的地,一下飛機,就直接趕到會務現場,到了現場後,張老師立刻詳細了解參會嘉賓人數、特徵等情況,據此對現場的座位、分組擺放進行了改進設計,在對音響、燈光、投影、背景牆等檢驗後,也提出了改進建議,現場忙了一個多小時後才去用餐。
  案例分析:
  余老師、張老師講課無數,經驗與內容都非常嫻熟,但依然非常認真地對待每一場演講培訓,課前依然認真地做準備,他們的敬業精神令人欽佩。
  提前考察、準備場地對培訓師來說非常重要,最好提前一天看現場、準備現場,如果發現有不合適的方面,才能有更充足的時間去協調、溝通、調整。
第2段 現代教育心理學
比馬龍效應:老師的期許影響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比馬龍效應、羅森塔爾效應
  關鍵詞1:比馬龍效應
  案例:比馬龍娶妻
  比馬龍是賽普勒斯的一位國王,同時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雕塑家。他花費了很大時間和精力使用象牙雕琢了一位美麗的女子,並且為這個雕像取了名字,叫做伽拉忒亞。當作品完成之後,這位國王愛上了伽拉忒亞。他為伽拉忒亞披上了長袍,每日都和「她」在一起,希望自己能夠打動這位「女子」。經過無數日夜,終於有一天,比馬龍驚喜地發現雕像發生了變化,伽拉忒亞臉部的顏色漸漸紅潤起來,眼睛開始有了光芒,嘴唇慢慢張開,露出了迷人的微笑——雕像活了,伽拉忒亞微笑地走向比馬龍。比馬龍製作的雕像最終成為了他的妻子。
  案例分析:
  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人們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啟發,從而總結出了「比馬龍效應」:期望和讚美能夠塑造奇蹟。
  比馬龍效應說明,人們對他人的看法也能影響他人未來的心理學效應。當一個人感受到自己被積極地期望時,就會快速地進步,更加努力向上;相反,當一個人感受到自己被消極地期望時,就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繼而放棄努力。
  與「比馬龍效應」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一個「羅森塔爾效應」。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深入探討現代企業培訓師的角色與技巧,結合傳統、現代以及尖端的教育心理學和演講方法,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培訓知識。書中將邏輯視為思想和行為的核心,強調有邏輯與無邏輯帶來的巨大差異。作者詳細講解如何利用多種外在技巧增強講師的影響力。本書既具實用性又具專業性,是企業培訓師和職場人士的必備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