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漁樵江渚上: 笑談古今 6 (限量版)
作者 | 王文選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白髮漁樵江渚上: 笑談古今 6 (限量版):談時政、論財經,戰陶傑、駁南方朔看王文選如何從容縱橫中西、笑談古今:中國面臨「七國聯軍」圍攻/「911事件」十二年祭/認識日本 |
作者 | 王文選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白髮漁樵江渚上: 笑談古今 6 (限量版):談時政、論財經,戰陶傑、駁南方朔看王文選如何從容縱橫中西、笑談古今:中國面臨「七國聯軍」圍攻/「911事件」十二年祭/認識日本 |
內容簡介 談時政、論財經,戰陶傑、駁南方朔看王文選如何從容縱橫中西、笑談古今:中國面臨「七國聯軍」圍攻/「911事件」十二年祭/認識日本軍國主義的真面目/安倍晉三不斷挖中國牆腳/釣魚島之爭令日本六神無主/奧巴馬要幫安倍搶釣魚島?/從南海風波看美國的嘴臉/台北故宮隔海猶唱後庭花/六歲美國小孩要殺光中國人 ……
作者介紹 ▍王文選出生於福建晉江。一九六八年畢業於菲律賓國立大學經濟學院,菲大亞洲中心碩士班研究生,一九八二年於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完成工商管理發展課程。早年曾任菲律賓國立大學文理學院講師;後獲邀參加菲華商聯總會工作,先後擔任副秘書長、常務理事、董事之職;七十年代末轉職金融界,在菲律賓、汶萊及香港之銀行和金融機構服務廿餘年,並在中國大陸投資設廠生產通訊電纜。目前在菲律賓擔任一家上市公司總裁及另一家上市公司董事兼執行委員會主席職務,同時兼任一家五星級酒店總裁,並獲選為菲律賓酒店東主協會董事。就學時當選菲律賓國立大學亞洲中心學生會主席,並擔任菲大學生領袖協商會成員;一九七○年獲僑聯總會遴選為「海外優秀青年」;曾任菲華歷史學會會長、菲華歷史學報主編;近年曾獲邀擔任菲律賓三軍指揮及參謀學院高級顧問。早年分別在菲律賓大中華日報及聯合日報撰寫「自由談」及「笑談古今」專欄,多篇英文論述發表於馬尼拉時報。
產品目錄 序▍五胡亂華民族恨回顧美加的排華法案中國面臨「七國聯軍」圍攻美國政客極力妖魔化中國美國為何在東海和南海搞事?中美兩國防長針鋒相對北京應向美國表明立場漫談美國軍艦南海作秀美國承諾不再杯葛亞投行美國奧運選手服裝起風波美國擬更改街道名羞辱中國六歲美國小孩要殺光中國人▍烏煙瘴氣花旗國美日政客的滿口荒唐話一切都是「石油美元」在作怪泛論美國的總統大選奧巴馬面對嚴重的經濟困境奧巴馬首訪緬甸居心叵測美國政府踐踏民眾隱私權斯諾登揭發美國非法勾當 .美國竊取資料以掌控各國政要美英監聽電話無孔不入「911事件」十二週年祭美國果然是「紙老虎」漫談奧巴馬總統的亞洲行綜論奧巴馬亞洲行的成果評奧巴馬和安倍的荒謬言行美國不斷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從紀念「911事件」談起美國對歐洲難民潮袖手旁觀從反恐看美國的雙重標準▍東瀛妖風軍國夢回顧日本侵華的血腥歷史認識日本軍國主義真面目認識安倍拜祭的日本戰犯南京和名古屋割席絕交從「七七蘆溝橋事變」談起炎黃子孫毋忘「國恥日」中日改善外交關係遙遙無期中日外交關係張弓挾矢中日關係將持續碰碰撞撞日艦誣稱遭中國雷達鎖定漫談安倍晉三的「美國行」再談釣魚島和靖國神社風波日本政客的滿口荒腔濫調安倍晉三在聯合國大放厥詞安倍拜鬼美國反應異常 .中日慕尼黑外交論壇開戰安倍晉三團夥倒行逆施日本民間充斥軍國主義劣習安倍晉三不斷挖中國牆腳論安倍晉三的「終戰談話」漫談「南京大屠殺」申遺成功日、德反省戰爭的態度迥異▍漢家煙塵護釣島香港保釣人士勇登釣魚島釣魚島主權糾爭拉雜談兩岸三地保釣及其後遺症釣魚島之爭令日本六神無主美日「奪島戰」軍演選錯地點奧巴馬要幫安倍搶釣魚島?▍南海硝煙使人愁從南海風波看美國的嘴臉南海主權糾紛只能談不能打南海島礁只有共同開發一條路菲律賓外長找錯商談對象瞭解對方立場始能解決糾紛南海糾紛不宜訴諸國際法庭南海糾紛讓美日有機可乘黃巖島對峙事件再趨緊張南海風波演變成經濟戰中菲關係初現曙光又逢風雨菲律賓為爭主權而犧牲主權 .寧做美日奴才不做中國朋友南海主權糾紛中的怪論▍台海鼙鼓猶未息台灣不該與印度搞情報合作從台日簽署漁業協議談起「日據」與「日治」孰是孰非?台北故宮隔海猶唱後庭花從甘比亞與台灣斷交談起漫談海峽兩岸外交休兵外交工作的「空談」與「實幹」
書名 / | 白髮漁樵江渚上: 笑談古今 6 (限量版) |
---|---|
作者 / | 王文選 |
簡介 / | 白髮漁樵江渚上: 笑談古今 6 (限量版):談時政、論財經,戰陶傑、駁南方朔看王文選如何從容縱橫中西、笑談古今:中國面臨「七國聯軍」圍攻/「911事件」十二年祭/認識日本 |
出版社 /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ISBN13 / | 9786267588161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588161 |
誠品26碼 / | 2682853052009 |
頁數 / | 320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2.2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585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序
十二年前,作者將部分「笑談古今」專欄所刊登的文章集輯成書,當時決定以羅貫中的巨著「三國演義」之卷頭詞作為書名。該卷頭詞的前五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寫的是人生哲理和自然環境賦與人們的心態,甚富詩情畫意,每一句都是一個不俗的書名。卷頭詞的後五句「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則是述事寫實的字句,嚴重地缺乏浪漫的氣氛, 用來做為書名似乎不太適合;可是回心一想,既然當年撰寫「笑談古今」專欄的靈感是來自這一首卷頭詞,而一開始彙編專輯時就擬定以卷頭詞的每一句作為一本專輯的書名,似乎不宜改變初衷,最後決定繼續採用不太雅美的詞句做為專輯的書名。
本書是「笑談古今」專輯的第六冊,依序便以「三國演義」卷頭詞的第六句「白髮漁樵江渚上」作為書名;書中收集的是作者於 2011 年至 2015 年之間在菲律賓聯合日報「笑談古今」專欄中發表的文章,主題是思憶和感慨中華民族早年受到日本與歐美列強侵略及欺凌的史實。
百餘年前,日本和西方列強高舉帝國殖民主義的大纛,對積弱的滿清王朝予取予求,動不動就把軍艦開進長江口,或者以猛烈的砲火轟擊京畿地帶的大沽口,逼得滿清政府又要割地、又要賠款,受盡屈辱;甚至到滿清王朝崩潰、中國人民建立了共和國家之後,列強依然死性不改,妄圖繼續侵犯中國主權、魚肉中國百姓,而狼子野心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更發動了對華的全面侵略戰爭,癡心妄想要把整幅中國的土地納入日本人統治的版圖。
在海外,僑居各地的華人華裔也經常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不同程度的歧視和虐待,非但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更頻頻遭受到不人道的凌辱,甚至還發生過多次悲慘的屠殺事件;但是為了謀求生存,寄人籬下的海外華人不得不忍氣吞聲地苟且偷生。
本專輯的文章包括回顧美國、加拿大等等國家的排華法案,以及日本侵華的血腥歷史;但更多文章的內容觸及近年來美、日在國際舞台上對中國的圍堵、排斥以及「妖魔化」。部分文章圍繞在中國目前所面臨的所謂三大外交戰場之目標:東海、南海和台海的糾爭事件。由於美國政府唯恐天下不亂,儘管中國政府委曲求全,但是在華盛頓政客的操弄以及其馬前卒的胡作非為情況下,這三個外交戰場隨時都有可能「擦槍走火」,演變成硝煙漫天的軍事戰場,值得注意。
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士,特別是中國人和韓國人,對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這種甘冒天下大不韙的舉動耿耿於懷,認為這是一項無可原諒的挑釁行為,原因是靖國神社供奉著十四名滿手沾滿鮮血的「甲級戰犯」。到底這十四個戰犯是何方妖魔?為什麼被認定是「人類的公敵」?他們犯下了那些滅絕人性的罪行?作者在本專輯的文章裏提供了若干歷史資料,讓讀者們對靖國神社供奉的戰犯有深一層的認識。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籍華裔歷史學者張純如女士費盡心思,在深入調查和精心研究之後撰寫出「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 詳盡地描述了侵華日軍於 1937 年 12 月攻佔中國當時的首都南京之後所犯下的姦淫擄掠以及進行瘋狂屠城的獸行。該書喚醒了國際社會的良知,讓全世界各國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犯下的暴行有更清楚的認識;但是在調查大屠殺真相的過程中,張純如女士的精神大受打擊,她敘述自己經常輾轉難眠,甚至「呼吸困難,好像正在溺斃於汪洋大海之中」,就因為不能從悲傷和憤怒的情緒中走出來,張純如最後結束了自己年青的生命。還有一位美籍華人魯照寧先生,二十多年來忙碌於「打撈歷史」,他節衣縮食,廣泛地在海外蒐尋購買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書籍史料,十六次長途跋涉返國,向「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了二千三百餘套史料;魯照寧承認,他本人「因大量閱讀史料,常在深夜避開熟睡中的家人,嚎啕痛哭」。不錯,掀開血跡斑斑的歷史,難免令人義憤填膺,有時候更讓人情緒低落;作者要慎重聲明,「笑談古今」專欄一再重提歷史,並非要散播民族仇恨和報復的種籽,而是希望世人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是為序。
內文 : ▍回顧美加的排華法案
上星期四(十月六日),華盛頓國會山莊發生了一件深具歷史意義的大事:美國參議院以一致票通過議案,為 1882 年美國國會所制定針對中國移民的「排華法案」向全美華人致歉。法案還須經眾議院通過,最後由總統簽署才算完成立法的程序,但相信議案既然獲得參議院所有議員以一致票通過,獲眾議院順利通過並獲總統簽署應該沒有懸念。
十九世紀美國和加拿大的國會分別制定法案,以極端歧視的條例來對待中國移民,該等措施不但是一道道歷史的傷痕,更是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加拿大國會於 1885 年制定「中國移民法案」(Chinese Immigration Act of 1885),規定每個中國移民必須向政府繳交五十加元的「人頭稅」(Head Tax),1900 年增加到一百加元,在當年乃是一筆不菲的費用;1903 年,每名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必須繳交的人頭稅更激增至五百加元,相等於當時的兩年工資。1923 年,加拿大國會制定新的中國移民法案,雖然取消了歧視性的人頭稅,但是除了少數獲得特別批准的商賈、外交官和留學生以外,全面禁止中國移民進入加拿大;而且不單止來自中國的移民受到歧視,連英國屬地的華裔籍民也被禁止移居加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為中國同屬戰勝的同盟國,同時中國又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加拿大政府終於在 1947 年取消了「中國移民法案」;儘管如此,加拿大政府一直等到 1967 年才真正放鬆移民法,大批華人華裔也在此時才得以紛紛移民到加拿大定居。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加拿大的華人不斷爭取加國政府就具歧視性的法案向華人道歉,同時對當年被迫繳交人頭稅的華人及其遺屬作出賠償;由於得不到加拿大政府的正面回應,加國華人組織不但積極進行政治遊說,還將政府告上法院,更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出控訴。2006 年,保守黨贏得加國大選,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遵守其競選諾言,於是年六月二十二日代表加拿大政府就 1885 年的移民法案向加國華人致歉,並向當年繳付人頭稅的華人或其遺孀每人支付二萬加元的賠償金。在 2006 年,繳付過人頭稅而尚生存於世的華人僅餘二十人,納稅人的遺孀亦所剩無幾;其他曾經繳納人頭稅的移民及其配偶如果已經去世,即使他們的後裔持有當年的人頭稅收據,也不能獲得賠償,因而這些遺屬至今還繼續與政府抗爭,要求作出同樣的賠償。儘管賠償方案引人詬病,但加拿大政府肯就當年的荒唐法案,向飽受歧視的華人表示歉意,總算還給中國人一個公道,也為那一頁醜陋的歷史劃上句號。
身處澳洲和紐西蘭的華人也遭遇到同樣的歧視。在十九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期間,澳洲的多個省份都對華人移民鳩收人頭稅;紐西蘭也在 1881 年制訂法例,向每一個中國移民徵收十英鎊的社區稅(Poll Tax),1896 年更將社區稅提高到一百英鎊,一直到日本人侵佔了中國的東北地區之後,紐西蘭政府基於對中國的「同情心」,才於 1934 年停止徵收該項社區稅,但這一條歧視性的法律一直到 1944 年才正式被廢除。針對這種不公平且具侮辱性的待遇,紐西蘭總理克拉克(Helen Clark)於 2002 年代表政府向紐國的華人社會致歉,並撥款成立基金以促進對紐西蘭華人歷史的認識和提倡有關華人的文化及福利工作,把那一頁不光彩的歷史掀蓋掉。
美國比加拿大和紐西蘭更早制定排華的移民法案,在美國聯邦國會立法排斥中國移民之前,加利福尼亞州政府早就通過了多項排華措施。1848 至 1855 年間,加州出現「淘金熱」(Gold Rush),之後修建橫貫東西海岸的鐵路,在這段期間,來自中國的廉價勞工大受歡迎;可是美國在「南北戰爭」之後經濟蕭條,國內的失業率倏然提高,華工打破本地勞工飯碗的歪論不逕而走,排華的氣氛亦隨而沸騰起來。1862 年,加州制訂了「反苦力法案」(Anti Coolie Act of 1862),嚴格限制華人勞工進入加州;1873 年舊金山市議會通過「剪辮條例」(Pigtail Ordinance),規定市獄裏的犯人均須剪短頭髮,明顯是針對留辮的中國人;加州還立有中國人不准與白人結婚、華人不可擔任法院證人等種種歧視的法例。
1882 年,美國國會制訂「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禁止聯邦政府十年內接受任何中國移民,同時規定居住在美國的華人必須隨身攜帶身分證明,並且嚴令不准任何中國移民申請歸化入籍。事實上,美國國會早於 1878 年即已通過此一法案,但遭到當時的總統海耶斯(Rutherford Hayes)否決;1881 年 3 月 6 日, 加州政府宣佈放假一天,以發動大規模的示威遊行,逼聯邦政府通過排華法案;1882 年,上任才幾個月的美國總統葛菲爾德(James Garfield)被弒身亡,接任的亞瑟總統(Chester Arthur)終於把排華法案簽署成為法律。1892 年,美國國會又把排華法案的有效期延長十年,1902 年,國會更通過議案,宣佈此一法律無限期有效,擺明長期間都不接受中國移民。一直到1943 年,這一條將華人排擠於美國移民之外的法律,才被新制訂的麥格魯斯達法例(Magnusda Act) 所取代,該法例規定每年接受一百零五名華人移民美國;1965 年, 美國國會制訂新的移民法,中國人才得以大量移居美國。
加、紐政府就歧視的法律正式向華人提出道歉,美國政府卻一直沒有採取行動;在華人華裔的努力爭取下,如今美國參議院終於通過了道歉議案,正如麻省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所說,「雖然道歉不能抹掉過去對中國移民的歧視造成的傷害,但承認過去犯下的錯誤,仍然非常重要。」負責推動道歉案通過的加州參議員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更指出:「《排華法案》是美國歷史的恥辱,也是不能遺忘的一頁,希望透過道歉案,讓那些不了解當年歷史的人清楚真相,徹底結束那段困難時期給華人移民及後代所帶來的傷害。」
世事永遠是吊詭難料的,美國國內早年對新移民最苛刻、最不友善的是加利福尼亞州,但目前對移民最寬容、照顧得最週到的,也是這一個加州。今年初甫走馬上任的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於上星期六將州議會通過的「夢想法案」簽署為正式法律。「夢想法案」(DREAM Act)全名為 Development, Relief and Education for Alien Minors Act,直接譯名應為「未成年外僑發展、救濟及教育法案」, 根據這一項法案,連非法的移民在中學畢業後也有資格接受州政府的資助以進入大學深造;加州這條新法律也將為華盛頓的聯邦政府帶來壓力,勢將進行同樣的立法來造福新移民。早年推動聯邦政府採納排華法案最賣力的乃是加州的政客;當海耶斯總統否決國會通過的議案,不肯將排華法案簽署為法律時,加州的政客反應異常激烈,州政府甚至宣佈放假以讓民眾上街遊行示威,等於是州政府官方發動全州的罷工和罷課來脅迫聯邦政府就範。諷刺的是現在最努力在華府國會山莊遊說議員們支持道歉法案的,也是加州的政客,負責在參議院推動的是加州參議員范斯坦女士,在眾議院不遺餘力遊說同僚支持法案的則是加州聯邦眾議員趙美心女士(Judy May Chu)。
布朗參議員說得一點也沒錯,雖然道歉不能抹去傷害,但承認過去犯的錯誤是對歷史的尊重;范斯坦參議員更一針見血地指出,道歉案可以讓不了解當年歷史的人清楚真相,進而「以史為鑑」。的確, 不管是中美、中加或者其它的雙邊外交關係,都必須「向前看」,但如果沒有對歷史加以反省,難免會有重犯錯誤的一天,正如美籍西班牙裔哲學家杉達淵拉(George Santayana)所說:「忘記過去,必將重蹈覆轍」(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有了誠懇的道歉,民族之間的芥蒂便得以消除,把不愉快的往事擱置一隅,雙邊的關係也就可以掀開新的一頁了。
對全美的華人華裔、甚至對全球的炎黃子孫來說,美國參議院通過道歉法案乃是一件值得欣慶的喜訊,一百多年來所受的民族屈辱, 終於得到了洗雪。
(原載2011年10月12日菲律賓聯合日報「笑談古今」專欄)
最佳賣點 : 1. 王文選長期在報刊撰寫時事評論專欄,議題遍及兩岸關係、台灣政治、中國經濟、文化差異、語言趣味等,結集為多部「笑談古今」系列。
2. 作者歷任要職,卻依然能悠遊於政、經、文、史間,擅長將中國、美國、台灣、香港、菲律賓五地局勢併而論之,發人所未發,見人所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