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湖書簡 | 誠品線上

淡水湖書簡

作者 葉莎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淡水湖書簡:「湖若清明則能鏡,湖若遼闊能容天地,湖若枯竭則見真實,湖若氾濫則見殘暴與兇猛,不能說是湖之過,因為湖之轉變全因境遇之變。」詩人葉莎以詩句與影像交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湖若清明則能鏡,湖若遼闊能容天地,湖若枯竭則見真實,湖若氾濫則見殘暴與兇猛,不能說是湖之過,因為湖之轉變全因境遇之變。」詩人葉莎以詩句與影像交融,織就一個詩中繪影、畫中藏詩的絢麗世界。字字如畫,畫畫如詩,營造出豐富的想像空間與細膩的情感脈動。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白靈(詩人)秀實(臺灣華文作家協會顧問/香港詩歌協會會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葉莎喜歡新詩,攝影,玄學,長年深居鄉間,養一隻德國牧羊犬和五隻流浪貓。前《乾坤詩刊》總編輯,現為《乾坤詩刊》、《掌門詩刊》及《有荷文學雜誌》顧問,中華副刊《踏莎行》專欄詩人。著有詩集《伐夢》、《人間》、《葉莎截句》、《幻所幻截句》、《時空留痕》、《陌鹿相逢》、《七月》等七冊。得過桐花文學獎、台灣詩學小詩獎、DCC杯全球華文詩歌大獎賽優秀獎,2018詩歌圓桌獎。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總序 二○二四,不忘初心/李瑞騰葉莎答編者十問/李瑞騰、葉莎推薦序 不被割傷的風/白靈推薦序 畫如何敘述,詩如何描寫/秀實記憶起式我將在此漂流這個黃昏前所未有淡水湖無別時光的枯枝在假想與真實之間傷之因,傷之果被風吹淡的人存在與消失的命題以意識交流雨畫立於微風之岸心靈的單眼與複眼模糊的春日人世秋涼那些無法剽竊的河流之心在明暗之間永不被割傷的風景摘下初心禾本科河道揀選別名知覺的鏡面安於靜止與幻化煙白色城鎮暗流移動似幻似真的人在春天許願清明過後忍看一切不忍看往安靜的地方靠攏草的聲帶櫻花與木馬最清澈的藍一片葉子遇見我假寐的荷葉流轉與消散水面搖晃如境一夜收合.一夜盛放另一片荒蕪被施予者幻滅與癡迷順流或逆流繁複與簡約湖面已黃昏一些些尋常歡喜深不見。底屋簷下有花寒露之後花的意識煙霧是茫茫的推手貓寄生春天的槳在落果和星子、孩子之間城市的腰帶詰辯的主題中陰身一生中最好的時光記憶潮間帶後記 關於淡水湖書簡

商品規格

書名 / 淡水湖書簡
作者 / 葉莎
簡介 / 淡水湖書簡:「湖若清明則能鏡,湖若遼闊能容天地,湖若枯竭則見真實,湖若氾濫則見殘暴與兇猛,不能說是湖之過,因為湖之轉變全因境遇之變。」詩人葉莎以詩句與影像交融,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6267511237
ISBN10 /
EAN / 9786267511237
誠品26碼 / 2682791158009
頁數 / 17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0.93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11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不被割傷的風/白靈



  女性詩人大量出現在詩壇,是新舊世紀相接、網路交流大興之後,不只在台灣或兩岸,而是全世界性的,她們是詩國清新的風,吹動並重整了男性主導的詩版圖、徹底改變以往過度傾向陽剛的詩壇面貌。許多的她們出發時卻已不再年輕,一大半皆已步入中年,這是相當奇特的社會現象,歷經婚姻養兒育女或情感或家計或工作或多重身份折磨多年後,終於卸下了一些家累和社會責任,可以重拾文青之心。但她們對名對利的追求依然不如男性那麼熱衷,那是天性使然,她們只是隱約比男人更了悟了一些什麼,於是她們只是熱衷寫詩,以詩與詩友或知音交心。這其實是詩世界值得大書特書的大事。

  對葉莎而言,她的生命歷程應大致也是如此。而這個名字的出現,卻是新世紀過了至少十年之後的事。但她詩中吹動的卻是女性清新之風中一股更清新的微風,一直給人一種淡淡的通透,這或與其個人生命道路上印痕或刻痕的深刻度有關。比如下面的詩句:



「我終於練就塵埃的本領

將輕看做日常,離散是愛

飛起是天涯

飄落是床」

——〈這個黃昏前所未有〉



  這四行詩的精神貫串了這整本詩集。輕、離散、飛起、飄落,說的是塵埃的微不足道,葉莎說這可費了她大半生才「練就」的「本領」。自如與自在、不在乎別人眼光、起落隨命隨心,簡單說,將「無常」視為「常」,何其不易?

  無常,即無有常性,一切都處在生滅的暫現狀態(暫態)。既不停流動變化,因此不需執著、也執著不了。這與「易」字的簡易、變易、不易的三義接近,世間一切本處於不停流變中(變易),此道理不易有變(不易),但此理的理解既容易(簡易)又不容易(不易),葉莎詩中反覆在說的,好像即是此。一如中文「易」之一字古人的創造,有附會說其形如飛鳥的拍翅,又有說如守宮或蜥蜴的變色(許慎即此說),但根據甲骨文,其原形應如,像雙手持有鋬杯器(鋬,音同「盼」,指器皿的把手)向另一無鋬杯器傾注液體之形,亦即「由此至彼」的變易,即不停流變乃是常態,所有的執著皆違乎世間常理。比如葉莎說:



「春暖之後

水漥或鏡子,短暫的河流

甚或一粒種子的奶水

皆是雪的別名」

——〈揀選別名〉



  水可成雪成河成漥成湖成奶、乃至成霜成露成霧成雲成冰,何者才是其所「住」?沒有,皆是「暫態」而已。

────────────────────────────────

推薦序 畫如何敘述,詩如何描寫/秀實



  止微室書架上擱置著一本民國三十六年出版朱光潛的《詩論》,是我在臺灣大學時讀的第一本正規文學評論著作。當中第七章是〈詩與畫─評萊森的詩畫異質說〉。這些年,詩人葉莎在《中華日報》副刊上每週一發表一篇「詩配圖(攝影)」的作品,讓我有了要把這篇文章找出來重讀的想法。把相片歸入圖畫,是方便論述。誠然相片與圖畫自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其相異處一偏向原始而一偏向科技。然無論相片抑或圖畫,其最終之成品均可看成是一幅「圖」(picture),其意蘊等同於「圖文」(image & text)並茂中的「圖」。詩集取名「淡水湖書簡」,有異從前,反映詩人在詩圈俗務與人間瑣事中回歸安靜的企圖。而,安靜或曰疏離於詩壇,已是一個真正詩人所必要的。寫詩是對生命的一種反思,如同穿越紅塵滾滾後,在一個沉思房子裡「三省吾身」。譬如博爾赫斯在〈死亡與指南針〉裡的體會:「房子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大,使它顯得很大的是陰影、對稱、鏡子、漫長的歲月、我的不熟悉、孤寂。」,如此定必遠離凡俗,明瞭一切與這一切的截然不同。

  與書名同題的〈淡水湖〉很驚豔。詩五節4—5—2—4—2共十七行。相片色彩單一為灰藍,數片蓮葉浮在極平靜的淡水湖面上。畫也有它要說的話,以色彩線條與構圖來呈現。可見的是蓮葉而不可見的是湖水下,讓觀者留下無限的想像。而這想像由「可見」而產生。圖文間的關係,是互補或互為詮釋,而非重複,所謂「讀圖時代」即含有對劣質文字的譏諷。好詩抵達的地方,必定是圖所不及。葉莎如此鋪排,較之一幅畫圖更見晦澀與深刻:



「找一個蜉蝣婚飛的下午

去看寂靜的蓮池

一些黏附於水底碎片的

是日光的卵或是未誕生的記憶



蓮具姿色,一步一輕盈

面容恬靜,行走似水流

此刻她們飄浮水面

琴鍵式排列

發出夏日的單音



單音有足

唯有魂魄能感知



想起生前已是孤僧

一襲長袍就掩去了一生

時常靜立的淡水湖

此刻清澈如一面鏡子



蓮生,連夜連葉

蓮滅,連滅」



  首節從一個昆蟲現象開始述說。蜉蝣生命極短,繁衍幾乎便是它們的一生。這個現象極發人深省。末行「日光的卵」即由此而來。記憶是時間的倒流,然暫未出現。至此詩在嘆時間逝去的急促,而非實有「蜉蝣婚飛」的現象,便很明顯的了。這裡完全是詩法,葉莎得心應手如此。二、三節特寫蓮,屬詠物之筆。蓮在走動,因為流水的效應。其情況猶如窗外列車在動,錯以為自己的列車啟動了,以側面說明了詩人對蓮的專注,乃至進入客體中,進而感悟到其容顏之恬靜。恬靜即不搖曳,不搖曳即無風。琴鍵式排列是賞蓮的目光,如足音走到遠處。用語文的修辭學來說,即「通感」。由近而遠,一鍵一鍵的按下去,所以詩人說「夏日的單音」。此處細致並極具形狀的想像。「單音有足」,愈去愈遠,終至消散,懷抱的祕密往事卻已然在心。四節由外景折回內境,這是我一貫主張的寫法。因為外景所見人皆相同,而內化於心即為個人專屬。在這裡設定為「孤僧」,是傳統詩歌裡常見的,然下一句赫然是神來之筆:



「一襲長袍就掩去了一生」



  這是詩人對時間的「悟」,並且是宗教帶來的悟。既悟,湖水便一下子清澈了。注意,相片的湖水是黯的。這便即圖文間的相依相生。湖在這裡,提升為一個象徵,並被作為詩題。這是白話詩十分典型的「完整性寫作」的範例。末節因這種悟,詩人選擇歸於哲理:生滅。

────────────────────────────────

試閱文字

自序 : 後記 關於淡水湖書簡



  這些年內心的湖面水波不興,出書的念頭鮮少在心中升起,我享受的僅僅是寫詩的過程,一種文字奔放淋漓之後的暢快,書是否出版於我似乎並不重要。除了應華副主編劉曉頤之邀在華副每周一開了《踏莎行》的詩專欄,其他僅一些零星的詩稿在乾坤詩刊、野薑花詩刊及有荷文學及掌門詩刊刊登。

  書寫的態度和生活一樣始終隨興自在,感謝我的好友孫金雙小姐、石先生和陳惠玲小姐積極的催生和出版贊助,讓懶散的我終於花了一些時間將這兩年的詩稿整理成冊。為什麼只收集這兩年寫的詩?雖然寫詩已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但是這兩年是我最安靜創作的日子,整個人沉浸於各種書籍的閱讀和寫作的氛圍中,鮮少讓俗事上心。《淡水湖書簡》書寫的正是心靈的湖面,和對世事淡泊的態度,我想在創作上我抒發的不僅僅是生活面,更多的是靈性面,藉詩傳遞一種出世的態度以及與大自然交融的思想,我總認為只有跳脫紅塵之外旁觀紅塵之事,心才能更加透澈澄淨。

  感謝在詩路上提攜的所有師長和一路上支持鼓勵的詩友,感謝李瑞騰老師的〈葉莎十問〉,在提問的過程中,顯然花費了不少心力,並對這本詩集的創作提出種種獨特的觀察和想法;感謝詩人秀實在我出版的每一本詩集給我最真誠寶貴的意見,也從不推拒為我寫推薦序的請求,感謝尊敬的白靈老師在百忙之中為我寫推薦序。也感謝插畫家鄭宜芳小姐為這本詩集的封面完成唯美浪漫的設計,並衷心感謝秀威吳霽恆小姐及編輯群的付出。

  這本詩集距離二○一六年出版《陌鹿相逢》及《七月》已間隔七年,文字以自在的步伐前進,不停轉身、變身、化身,我也是。

試閱文字

內文 : 〈櫻花與木馬〉



「我是一匹用來對付自己的特洛伊木馬」——尼基塔.斯特內斯庫



被雨霧擁著的櫻花

站在櫻花身後雨霧中的枝椏

青綠的枝椏

灰灰且蒼蒼的枝椏



走過半生的小徑

和我一樣發生蒼蒼灰灰的變化



這些年來

思維和情感都化為士兵

躲在一個特製的木馬中

我會在夜裡放出來

攻擊心靈的特洛伊城



密閉的特洛伊城

有我白日看過的櫻花

在夢裡依舊盛開

夢盛開的時候

思維和情感也盛開



一個人

無論愛自己或攻擊自己

都無須弓箭

只需櫻花和充滿靈性的雨

──────────────────

〈記憶起式〉



將天色悄悄拉入懷中

再緩緩推遠

那是一排瘦削的樹

暗中進行的事



此刻,冰雪沉著內斂

不動,不言

而黃昏正在鼓盪



我們並不猜疑樹的名字

只是叫日子不停遷徙

從石炭紀回首泥盆紀,又

遙望二疊紀



古老的何止是鱗木和蘆木

還有我們被封印的累劫

累世的生命細節



回望中

將晚雲和你一起鬆手

並將自己沉沉的

化為大地與夜色



直到多年後

冰雪融化的某一刻

你不經意清醒

我不經意想起



──────────────────

〈淡水湖〉



找一個蜉蝣婚飛的下午

去看寂靜的蓮池

一些黏附於水底碎片的

是日光的卵或是未誕生的記憶



蓮具姿色,一步一輕盈

面容恬靜,行走似水流

此刻她們飄浮水面

琴鍵式排列

發出夏日的單音



單音有足

唯有魂魄能感知



想起生前已是孤僧

一襲長袍就掩去了一生

時常靜立的淡水湖

此刻清澈如一面鏡子



蓮生,連夜連葉

蓮滅,連滅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詩人以詩句與影像交融,織就一個詩中繪影、畫中藏詩的絢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