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神話故事 (更新版)
作者 | 王覺眠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南美神話故事 (更新版):奇巧瑰麗的宇宙起源,誕生於山巔上、雨林中、海灣邊,一切飛鳥走獸皆為可敬始祖,編織出人類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南美神話。【萬物有靈,鍛造出遨遊 |
作者 | 王覺眠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南美神話故事 (更新版):奇巧瑰麗的宇宙起源,誕生於山巔上、雨林中、海灣邊,一切飛鳥走獸皆為可敬始祖,編織出人類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南美神話。【萬物有靈,鍛造出遨遊 |
內容簡介 奇巧瑰麗的宇宙起源,誕生於山巔上、雨林中、海灣邊,一切飛鳥走獸皆為可敬始祖,編織出人類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南美神話。【萬物有靈,鍛造出遨遊於天地、日月、生死間的壯闊詩篇】●南美神話由於地形與民族多樣性,「世界如何開始」的命題也是各自不同。●神靈、巨人、蛇妖大戰,獨屬於南美印地安人的諸神戰爭。●百無禁忌,人類祖先也可能是雨林中的一尾鱒魚?南美洲原住民,外界雖稱為「印地安人」,其實分為諸多民族:生活在北部山谷的奇伯查人、定居海邊敬畏月亮與潮汐的奇穆文明、火地島上各據一方的四大部族、更多藏身雨林中數不盡的小型部落……當然還有曾為南美權力中心、尊崇太陽神的印加帝國。這些民族的人類起源論各種各樣,有神仙用泥巴捏出來的、從水裡浮出來的、天上掉下來的,甚至是由動物生下來的?而當祖先們出現在世界上以後,又要經歷怎樣和洪災、地動、未知巨獸的搏鬥,才能在這片土地上立足?【虛實交織,構築拉美文學魔幻寫實主義的基石】●歐洲人聲稱的「黃金國」真有存在於南美大陸的一天?●人魚、巨鳥、吃人的牛……一窺印地安人傳說的諸多凶險怪物。●潛伏於深山野嶺的鬥士及薩滿,以武器、術法維持部落的經久不衰。南美民族斑斕繽紛的神話系統,揉合後世政權多次更迭的歷史因由,奠定拉美文學享譽國際的崇高地位。人們提及魔幻寫實便會聯想到拉丁美洲,但這融入當地各式傳說、習俗、生活經驗的文學瑰寶,其最初與蛻變的模樣可曾有過見證?本書以生動精鍊的文筆,流暢刻劃出南美大陸上籠罩層層迷霧的神話與怪談。從最北的加勒比海飛越到最南的火地島,從最陡峻的安地斯山脈下潛至最凶險的亞馬遜雨林,印地安諸部族的哲學觀、宇宙觀、生死觀,獨特的思維與超然智慧皆與主流東西方學派大異其趣。搭配精緻插圖與南美風物對照解說,織就這塊奇幻大陸上,和大地萬物休戚與共的燦爛傳說。本書特色◎中文界少有的題材引介,專注剖析南美大陸上的古往今來。◎全書搭配精美插圖與當地景致相片,帶領讀者更融入情境、遨遊其中。◎作家親身走訪南美各地,娓娓道來最原汁原味的南美神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覺眠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系,西班牙語文學學士,傳播學碩士。南美工作三年,常駐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周遊列國,從此身上沾染濃烈的南美氣息,和地球上性格最張揚的人們一起生活,和他們一起看著肆無忌憚的枝葉伸向天空,感受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填滿每一塊石磚縫隙。人生從此不同。自感沒有時間可以浪費,願以自己淺薄文字幫助更多人領略這份人類寶藏——南美文化。繪者簡介愛莫&啞忑圖文創作夫妻檔,作品以漫畫為主。兩人在行銷領域工作已十年有餘,但一直忘不了對說故事的熱愛,終於在2016年下定決心往創作這條道路努力,用圖像故事與人互動。目前已出版《誰不是米克斯》(合集),並同步創作以台灣文化為背景的長篇漫畫中。
產品目錄 ●作者序●中南美洲地區劃分示意圖第一章 創世造物那點事兒一、奇伯查山谷二、兄弟創世三、雪山上的鷹蛋四、消失的巨人五、鱒魚和男人的結合第二章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一、善意的守護二、變形記三、死亡動物園第三章 多重天地和多重靈魂一、天地日月和靈魂二、靈魂和薩滿三、薩滿和致幻草藥第四章 失落的黃金國一、金人的故事二、太陽神和假黃金國三、失落的黃金國第五章 死是甜夢鄉一、死像雨水一樣降臨二、安地斯人祭三、陶罐棺四、哭女、奶水守護神和寡婦鬼五、活死人——印加木乃伊第六章 沒有男人的女人們一、男人住地上,女人住天上二、沒有男人的女人們三、變成植物的女人們第七章 鬥士的誕生一、戰鬥種族的誕生二、善於用兵的印加鬥士三、鬥士的愛情第八章 安地斯的女神和遊魂一、抽菸的老女人帕查媽媽二、會飛的頭三、遊魂第九章 逃離世界末日一、巨人、白人和西班牙人二、預言、死亡和混血王子三、遺忘、逃離世界末日和新世界的開始第十章 冰與火的土地一、互相厭恨的日月二、黑色天穹下的英雄三、萬物共靈的世界盡頭●附錄 名詞索引
書名 / | 南美神話故事 (更新版) |
---|---|
作者 / | 王覺眠 |
簡介 / | 南美神話故事 (更新版):奇巧瑰麗的宇宙起源,誕生於山巔上、雨林中、海灣邊,一切飛鳥走獸皆為可敬始祖,編織出人類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南美神話。【萬物有靈,鍛造出遨遊 |
出版社 /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1787169 |
ISBN10 / | |
EAN / | 9789861787169 |
誠品26碼 / | 2682562325005 |
頁數 / | 23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1.5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幾年前,我坐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國立黃金博物館(Museo del Oro Bogotá)的餐廳裡,面前是一碗木薯湯,美味程度令我稱奇。這裡的飲食習慣和我當時常駐的阿根廷完全不同。阿根廷是一個幾乎純白人的國家,人人都講著義大利味兒的西班牙語,吃烤肉和豐富的奶製品,而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這種加勒比海國家,有美味的水果、咖啡和玉米餅。
我在南美大陸是客人,從亞洲來。儘管人類學家沒有就美洲的人類從何而來達成共識,但是人類借助結冰的白令海峽從亞洲遷徙至美洲是一個相當普遍的說法。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和這片大陸的原住民來自同一個地方——古老的亞洲。在南美生活,這裡的文化有時讓外來者感到困惑,儘管歐洲移民在此建立起了城市、商業和工業,但是這裡的民風和歐洲迥異,節日中各種奇怪的迷信,對死亡蔑視,甚至對權威不以為然……魔幻現實主義在這裡發源,正是因為人們對真實和虛幻之間的分別不是那麼在乎。在南美,隨處都是印地安人的文化,也許它出現在啤酒瓶包裝上,也許它出現在街上碰到的美女的耳環上,也許它出現在鄰居之間爭吵所秉承的奇特邏輯中。南美的文化像是一個漩渦,迷人、充滿未知,這個漩渦的中心,即一切信念的本源,正是原住民印地安人獨特的世界觀、宇宙觀和價值觀。南美的印地安人沒有文字流傳下來,他們的祕密都藏在了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之中。為了接近那個致命美麗的漩渦,這本《南美神話故事》分門別類地記錄了在南美生活的印地安人的神話和古老風俗,試圖從中提煉出一個迷幻而真實的世界。
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隨性的造物主、隨意被毀滅的早期人類和巨人族。印地安神話中也很少能尋到史詩般的人類誕生故事,印地安人往往輕描淡寫,從血泊裡爬出來,從泥土裡長出來,動物生下來,等等,都可以是人類出現的契機。印地安人對神的態度也不完全是敬畏,他們也經常在神話中描述某些神明品行不端,勒索人類,或者將他們按照部落裡的閒漢或者脾氣古怪的老婦人的模樣進行描述,比如安地斯山的婦女對待大地之母帕查媽媽就像對自家的婆婆一樣,既不喜歡她,又不敢公然反抗。
南美地域遼闊,從溫暖碧綠的加勒比海岸一直到赭石色荒原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其間包括雲霧繚繞的安地斯山區(Andes)、亞馬遜雨林(Amazonia)、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彭巴草原(Pampas)、大陸南端連綿的冰河。印地安人分散居住其中,地理上相互分隔,儘管我們統稱他們為印地安人,但是對於他們自己來說,他們是奇伯查人、瓜拉尼人、馬普切人、印加人……印地安不過是個外界的代號。各個部族之間過著不同的生活,所以也形成不同的世界觀和宇宙觀。雨林部落面對的幽深的綠色迷宮,隱藏著突如其來的死亡陷阱,所以他們的世界是混亂而躁動的;安地斯山山巒重重,所以人們的目光自然向天上看,用星星的軌跡去對照世界;巴塔哥尼亞荒原上的馬普切人認為周遭充滿了隨時可取人性命的各種妖獸,生活是一場死亡動物園中的冒險。
在這些風格迥異的神話中有無脈絡可循?通過本書可以看到一些南美印地安文化的共性。首先,印地安人看重事物之間的關係和維繫關係的溝通渠道,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關係、神與人的關係、人與物的關係都是重要的;有的印地安部落對神的態度雖不那麼恭敬,但是他們認為和神的溝通是很有必要的,和動物以及陰間的溝通也是日常的一部分,溝通的手段有薩滿(Shaman)或者迷幻草藥,或者借助飛鳥、大樹、風、雨等等。另外,印地安人往往模糊界限,如生與死、人與獸之間沒有清晰的界線,印加人可以讓死人繼續擁有生前的權力,從林裡看到的美洲虎也可能是個變身為虎的男人,這個世界在變形中不斷切換,一切可能性都存在。最後,在千奇百怪的故事和風俗的敘述中還能看到不同部族的印地安人的共同執念:對自我的敬仰和熱愛。這種自我的概念幾乎可以上升到哲學層面,可以是人的多重靈魂中最強大的那一個,或者是勇氣、怨恨、曆法、秩序,總之,是使自己有別於他人或者其他部落的獨特之處,印地安人將其放大,視為至寶。其實,印地安人不相信神會永遠庇護自己,也不相信這個世界會萬古長存,最重要的核心是自我的完整性。
地理大發現把美洲的馬鈴薯、番薯、菸草、黃金、白銀帶到了世界各地,這些物產的流通讓整個世界第一次聯繫在了一起,很多歐亞國家都開始消費這些來自美洲的產品。貴重金屬的積累讓歐洲得以比其他地方更早地進入了工業社會,但是印地安人卻在這片大陸上越來越失去主導地位,一個南歐風格化的社會在南美迅速生根,印地安人越來越退縮到角落中,他們的神的名字也漸漸被淡忘。第九章〈逃離世界末日〉正是講述了印地安人對外來者的態度和避世的幻想,結尾略有些沉重:「傳統印地安世界的瓦解開啟了新世界,從美洲運出的白銀讓歐洲驟富,從美洲移植出的物種讓世界得以飽餐,冒險把世界的一頭和另一頭聯繫在一起,全世界在急劇地匯流在一起,一個穩定的、順從天命的世界被這股洪流沖得七零八落,取而代之的是由莊園主、船長、士兵、水手、奴隸、妓女組成的世界,印地安人的美德和生機被野心和特殊的腐朽所吞噬,神明也無能為力。」但是這不是本書的結尾。在最後一章講述的火地島傳說輕盈得像個夢。火地島是南美大陸最南端的島嶼,是冰與火的土地,是歐洲冒險家眼中的地獄,這裡保存著沒有被歐洲文化影響的,最為原汁原味的南美神話。所以這本書在冰雪一樣安靜的夢境中收尾,正如樸素而充滿哲理的印地安世界沒有結束。儘管不甘,但依然前行,這也是印地安精神的一種吧。
內文 : 選自 第一章〈創世造物那點事兒〉
●奇伯查山谷
哥倫比亞的奇伯查山谷是南美印地安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奇伯查人(Chibcha)又稱穆斯卡人(Muisca),他們性子開朗,喜愛聊天,也愛編故事,不少故事口頭流傳下來。他們講述的那些神蹟在奇伯查山谷的上空交織,代代神明都有豐富的情感,在理性和放縱之間遊走,就像奇伯查山谷中生活的眾多印地安民族一樣。
生活在山谷裡的印地安穆斯卡人相信世界的壽命有九個紀元。第一個紀元裡,宇宙裡黑乎乎的,沒有聲響,像個大鍋扣下來。有兩種氣在宇宙間無聲游動,一種是沒有生命的空氣,一種是有生命的靈氣。靈氣越聚越多,渾沌中出現了男女兩位始祖,靈氣不斷湧入他們的身體,他們的身體也逐漸充盈起來,有了實體。到了第二紀,男女始祖幸福地在世界中心點相遇了,他們毫不猶豫開始交媾,身體摩擦的聲音彷彿蛇嘶,他們生下了雌雄同體的光明神奇米尼加瓦(Chiminigagua)。他的父親給了他藜麥種子,母親給了他四種不同顏色的玉米種子,擔負偉大使命的光明神奇米尼加瓦就要開始創造世界了。世界此時還是黑乎乎的一團,首先要有光。從奇米尼加瓦的身體裡飛出了兩隻巨大的黑鳥,黑鳥盤旋在空中,明亮的光線從牠們堅實的喙中像流水一樣傾瀉下來,世界瞬間充滿了光明。四色玉米種子被雌鳥帶走,牠先是口啣黑色玉米種子,在天空打了一個旋兒,把種子在北方拋下,奇米尼加瓦吹一口仙氣,北方旋風中誕生了大地之神伊查。雌鳥繼續向東飛,黃色的玉米種子又被仙氣托起在空中,風神費巴產生了。如此這般,紅色的玉米種子在南風旋風中變成火神加達,白色玉米種子在西方變成了水神西賽。還有兩顆藜麥種子被雄鳥帶上了天,在拋下時變成了金神尼亞納和祖母綠神楚古塔娃。
這些神的出現宣告了世界第二季的結束。在接下來的第三紀裡,世界被這些神分割為上中下三層,世界的大框架就這樣搭好了。幾個神決定在世界中心點,也就是始祖夫婦交媾的地方慶祝一下,他們一邊跳舞一邊吐出仙氣,直到這些如浮雲一般的白色仙氣填滿世界中心的每一處凹陷。
神仙的隊伍還在增加,在仙氣中又誕生了界神、孕神、死神、雲神、雪神、閃電神、藥神和守護神。這些神的分工有些混亂,比如界神除了懲罰隨意越界到別家部落的人,還掌管著人間的慶典和戰爭,孕神除了管生孩子的事兒還承擔歌舞的傳播,藥神不僅要在雨後負責讓天空出現彩虹,還要充當人類和神之間的使者,守護神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護部落裡的酋長和商人的安全。這些看似沒有規律的神仙職能幾乎可以為我們勾勒出奇伯查山谷的樣子:四面環山,山頂有終年不化的積雪,山間雲霧繚繞,時常下雨,各個小部落對自己的邊界很重視,部落之間時常因越界發生小規模的戰鬥,死亡在所難免,但物產豐富,肥嘟嘟的水果、金子和美麗的礦石是部落之間交易的主要商品,商人由此而生。
仙氣裡誕生的這些神個個無所事事,專心在山谷裡玩耍,誰都沒有想到世界還缺點什麼,他們忘了造人這回事。排位不高的守護神只好忙活起來,他先是用一顆不知從哪裡弄來的藜麥種子種出了一個金色皮膚的男人,起名蘇阿(Sué),又用玉米的種子種出了一個銀色皮膚的女人,叫奇耶(Chía)。這對男女強壯而長壽,他們在一起孤孤單單地活了很多年,沒有孩子。到了生命終於要結束的時候,守護神不忍和自己創造出來的生靈告別,他將蘇阿和奇耶送上天,變成了太陽神和月亮神。這樣一來,世界上又沒有了人。第四紀就這樣在寂寞中過去了。但是蘇阿和奇耶在天上孕育出了很多子女,成為滿天繁星。
到了第五紀,守護神決定換個方法造人,他將兩個小泥人扔到伊瓜切湖(Lake Iguaque)中,一連串水泡浮起後,從裡面走出了一個大胸脯的女人,她長著一雙黑色的大眼珠,手裡牽著一個三歲的男孩,守護神給女人起名為巴丘(Bachué)。巴丘帶著男孩在湖附近定居下來,過著平靜的生活,她撫養男孩長大。後來,巴丘成了男孩的妻子,他們在一起生育了好多孩子。巴丘和丈夫教會孩子敬神愛神,以求神的庇佑。巴丘生育能力極強,每次懷孕都能生下四到六個孩子,孩子長大又生孩子,子子孫孫不斷繁衍,人類就這般興旺起來。巴丘和丈夫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就像所有的神話中創造出來的早期人類一樣,他們極為長壽。活得太長了,難免厭倦,巴丘和丈夫開始厭惡自己老而不死的身體,他們渴望回到當初孕育他們的湖水中。一天,他倆把孩子們叫到伊瓜切湖畔,和他們告別。巴丘和孩子們說了一些和神相處的規矩,告誡他們和睦相處,然後和丈夫變成了兩條金光閃閃的蟒蛇,向湖水最深處游去。
孩子們想念他們,那些有幸夢到他們的孩子聲稱,他們倆在湖水中還是人形,不過渾身披著金色的蛇鱗。巴丘也登上了奇伯查山谷的神仙榜,她被奉為地神,掌管農業收成和水源。
不知過了多久,子孫們漸漸忘了巴丘的教誨。到了第六紀,人們開始不敬神,因為一個出奇漂亮的女人來到了他們身邊。這個女人是月亮神奇耶的女兒,叫惠塔卡(Huitaca),她鼓勵人們淫亂放縱、飲酒作樂,她甚至挑唆人類不要祭拜守護神了。
守護神很生氣,他被人類弄傷心了,決定用一場毀滅一切的大洪水來結果自己創造出來的人類。他念動咒語,大地裂開,水從地下湧出,形成新的大河,新河舊河交匯在一起,河水暴漲,人類被沖得七零八落,土地和房舍也被大水淹沒。這時,從東方來了一個白面白鬚的男人,他就是人類新的救世主——自稱是太陽神的博基卡(Bochica)。他的出現讓之前的神都黯然失色,自帶光環的他沒有來歷,也沒人知道他在哪裡度過童年和少年,是哪個神造出來的,為何一出場就自封太陽神。
這個渾身上下都是謎的傢伙一出場便是一副長者模樣,身具神力,將洪水導出山谷,重整人間秩序。博基卡將禍亂根源惠塔卡變成了一隻貓頭鷹,又懲戒了大開殺戒的守護神,剝奪了他的權力,讓他從此不再露面,還命令他從此用雙肩扛起大地,不得休息,不過可以時不時換換肩膀。每當守護神換肩膀的時候,就會有地震。
這個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說博基卡其實是惠塔卡的丈夫,這對老夫少妻從東方過來。背負神的使命的博基卡教引山谷裡的人過文明的生活,他教人類蓋茅屋、種植水果和紡線織布,他告訴人們良好的生活是自律的、道德的,但是他的妻子惠塔卡卻鼓勵大家恣意妄為、縱情聲色。博基卡只好大義滅親,把惠塔卡變成夜晚才會出現的貓頭鷹。但是惠塔卡依然有大批的追隨者,他們將她奉為酒神和享樂女神。
傳說博基卡疏導洪水退去時,天空出現了彩虹,奇伯查人於是把彩虹視為獲救的象徵,並加以崇拜。但被博基卡打入地下的守護神卻詛咒說每次彩虹出現都將伴隨死亡。所以,每當看到彩虹,奇伯查人都會又驚又懼,口裡念著博基卡的名字,祈禱詛咒失靈。
博基卡活了兩千多年,他制定的法則被人們遵守,他也被山谷裡的人奉為最重要的主神,得到了比宇宙創始者光明神奇米尼加瓦更好的供奉。奇伯查人除了用金子和菸草祭祀他,還有人祭。他們會選出一個大約十歲的男童做祭品。被選中的男童要搬到神廟中去,在五年的時間裡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男孩年滿十五歲的時候,人們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將他綁在柱子上,讓祭司用箭射死,然後挖出他的心臟獻給博基卡。
第七紀是個分水嶺,在這個紀元裡博基卡的追隨者們繼續和神以及神的子女生活在一起,還是神和人共處的時代。後來,人的壽命越來越短,和神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神也搬離了人間,去天上或者什麼更舒服的地方去住了。轉眼就到了我們現在生活的第八紀,西班牙人的出現曾經被當地人認為是第八紀結束的標誌。但是傳說中的最為絢爛的「未來世界」第九紀,遲遲還沒到來。
比起光明神以及在仙氣中誕生的那些神,博基卡更有人間的氣息,他雖沒有開創天地,但是為人間制定了規則和秩序。奇伯查山谷裡的統治者也每每聲稱自己的王權是博基卡所賜,王權神授,不可更替。而博基卡精神的對立面,並非他懲戒的那個恣意妄為的守護神,而是那個叫惠塔卡的女人,所以在奇伯查山谷放蕩被視為違背博基卡聖律的嚴重罪行,有很多傳說講述了妄動淫念的男女遭受到嚴重的報應。
最佳賣點 : 虛實交織,構築拉美文學魔幻寫實主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