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必讀經典系列: 經典名著套書 (圖文版 4冊合售) | 誠品線上

兒童必讀經典系列: 經典名著套書 (圖文版 4冊合售)

作者 林熙/ 編
出版社 易可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兒童必讀經典系列: 經典名著套書 (圖文版 4冊合售):《三字經》~最佳兒童啟蒙教材~~全文+白話解說+59篇品德故事=培養良好品德~  《三字經》淺顯易懂,內容包含了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三字經》~最佳兒童啟蒙教材~~全文+白話解說+59篇品德故事=培養良好品德~ 《三字經》淺顯易懂,內容包含了從古至今的傳統文化、倫理道德、歷史事件等內容,本書通過簡潔易懂的文字,啟發孩子們對品德的理解,培養其良好品德。 為什麼要讀三字經? ★ 培養品德素養: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強化孩子的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 激發智慧啟迪:激發孩子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 培養禮儀意識:學習尊師重道、孝順父母等傳統禮儀觀念,強化孩子的社交技能,有助於培養孩子們的禮貌與尊重。 ★ 拓展知識視野:學習古代故事和智慧,擴展孩子的知識面,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論語》~精選78篇經典名言+詳細注解+白話解說+78篇論語故事~作文力up 閱讀力up 語文力up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句出自哪裡?又要怎麼使用呢? 專為兒童設計的全新版本論語。透過精心挑選的故事,引導兒童認識儒學,培養健康成長所需的良好品德,同時學會活用典故輕鬆提高語文能力! 《論語》是孔門師生的言行錄,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經典之一,對傳統文化和思想有著深遠影響。 內容涵蓋了政治、倫理、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內容。強調了孔子對於人倫關係、社會秩序、政治治理等方面的見解和主張,並提倡仁、義、禮、智、信等儒家價值觀。 為什麼要讀論語? ★ 培養品德素養:透過故事中的情節,啟發兒童對品德的認識和追求,強化孩子的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 激發智慧啟迪:提升兒童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 ★ 培養禮儀意識:學習尊師重道、孝順父母等傳統禮儀觀念,強化孩子的社交技能,有助於培養孩子們的禮貌與尊重。 ★ 拓展知識視野:學習古代故事和智慧,擴展孩子的知識面,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成語三百則》~300篇精選成語故事,快速增進作文實力~~作文力up 表達力up 語文力up 思維力up~ 專為兒童打造的成語故事集,通過300篇生動有趣的故事,啟發兒童對成語的理解,提升作文能力,豐富語言表達和思維深度。 每個成語故事都以短小精悍的故事形式呈現,內容生動有趣、言簡意賅,輕鬆閱讀不沉悶。 透過故事情節引導兒童思考成語背後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培養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為什麼要讀成語故事? ★ 提升作文力:通過學習成語,兒童能夠豐富自己的詞匯量,提升寫作表達能力。 ★ 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學習成語豐富了兒童的詞匯量,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 拓展思維視野:成語故事反映了不同的人生哲理和價值觀,擴展了兒童的思維視野。 ★ 培養寫作風格:通過模仿成語故事的結構和風格,兒童能夠培養出自己的寫作風格和個性。《唐詩三百首》~超完整收錄唐詩三百首~~300篇唐詩+白話版語意+超詳細注釋+賞析~~兒童必學必讀,快速增進作文實力~~作文力up 表達力up 語文力up 創造力up~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以上膾炙人口的詩句是出自哪位詩人呢?他想表達的意境是怎麼樣的呢? 唐代是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名家輩出,風格多樣。有豪邁奔放的李白、「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杜甫、寧靜恬淡的孟浩然、樸素淡雅的王維…… 本書精選三百首廣為流傳、影響後世深遠的詩作,搭配精美插圖將詩人的意境具象化,並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輕鬆融入詩句中的世界。通過閱讀唐詩提升作文能力,豐富語言表達和思維深度,同時培養對詩歌的欣賞和理解能力。 為什麼要閱讀唐詩三百首? ★ 提升作文力:通過學習唐詩,豐富自己的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作文創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 提升語文素養:學習唐詩能夠豐富兒童的文學知識,提高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 ★ 培養情感表達能力:唐詩表現了詩人對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通過閱讀能夠啟發兒童的情感表達能力。 ★ 拓展思維視野:唐詩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內涵,能夠拓展兒童的思維視野,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 ★ 增進修辭用法:學習詩人的修辭手法和文學技巧,豐富自己的寫作技能,提高作文水平。本書特色 文字簡潔易懂:使用現代簡潔的語言風格,使得故事情節更易理解。 精美生動插畫:豐富的插圖搭配故事,激發閱讀興趣。 超詳細注釋:提供解釋生字、生詞、文化背景等的註解,幫助孩子理解內容。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林熙 從事兒童類圖書的編寫工作多年,作品充分展現了兒童文學的純真與趣味。曾參與《十萬個為什麼》、《世界著名經典 安徒生童話》、《影響孩子一生的365夜好故事》、《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等近31本書籍的編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1故事·周處除「三害」2昔孟母,擇鄰處5故事‧孟母教子6竇燕山,有義方9故事‧竇燕山教子有方10養不教,父之過13故事‧神童變庸人14玉不琢,不成器17故事‧割席斷交18香九齡,能溫席21故事‧扇枕溫席22融四歲,能讓梨25故事‧孔融讓梨26首孝弟,次見聞28故事‧薛包侍親29一而十,十而百31故事‧萬百千的故事31三才者,天地人34故事‧楚莊王絕纓35曰春夏,曰秋冬38故事‧女媧補天39曰水火,木金土42故事‧情同朱張43稻粱菽,麥黍稷45故事‧伏羲馴六畜46曰喜怒,曰哀懼48故事‧范進中舉49匏土革,木石金52故事‧俞伯牙摔琴謝知音53高曾祖,父而身56故事‧愚公移山57父子恩,夫婦從60故事‧曹植七步成詩61長幼序,友與朋64故事‧魏徵直諫65凡訓蒙,須講究68故事‧巧加標點69論語者,二十篇72故事‧五十步笑百步73作中庸,乃孔伋76故事‧曾子殺豬77孝經通,四書熟79故事‧陸績藏橘80詩書易,禮春秋82故事‧嗟來之食83有連山,有歸藏85故事‧周文王推演《周易》 86我周公,作周禮89故事‧周公輔佐成王90曰國風,曰雅頌93故事‧孔子與《春秋》94三傳者,有公羊97故事‧掘地見母98五子者,有荀揚102故事‧涸轍之鮒103自羲農,至黃帝106故事‧堯禪讓帝位107夏有禹,商有湯110故事‧大禹治水111湯伐夏,國號商114故事‧奴隸宰相伊尹115周武王,始誅紂117故事‧烽火戲諸侯117周轍東,王綱墜120故事‧鄒忌諷齊王納諫121嬴秦氏,始兼併124故事‧王莽篡漢125光武興,為東漢129故事‧三顧茅廬130宋齊繼,梁陳承133故事‧孝文帝遷都134迨至隋,一土宇136故事‧李淵太原起兵137二十傳,三百載140故事‧黃袍加身141炎宋興,受周禪144故事‧杯酒釋兵權145至元興,金緒歇149故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50明太祖,久親師152故事‧布衣皇帝朱元璋153遷北京,永樂嗣156故事‧獨攬皇權的魏忠賢157清太祖,膺景命159故事‧少年康熙智擒鼇拜160讀史者,考實錄163故事‧嚴謹治學的顧炎武164昔仲尼,師項橐167故事‧神童項橐168趙中令,讀魯論171故事‧半部《論語》治天下172披蒲編,削竹簡174故事‧路溫舒的「蒲草書」175頭懸梁,錐刺股177故事‧懸梁刺股178如囊螢,如映雪181故事‧孫康映雪182如負薪,如掛角185故事‧買臣負薪186蘇老泉,二十七188故事‧大器晚成的蘇洵189若梁灝,八十二192故事‧梁灝考狀元193瑩八歲,能詠詩196故事‧祖瑩背《尚書》197蔡文姬,能辨琴200故事‧謝道韞詠雪201唐劉晏,方七歲204故事‧劉晏正字205彼雖幼,身已仕207故事‧魏照學師208犬守夜,雞司晨210故事‧雞鳴狗盜211幼而學,壯而行215故事‧范仲淹苦讀216人遺子,金滿籯219故事‧疏廣教子220《論語》│學而篇第一│學而時習之1故事‧孔子學琴2孝弟為仁之本4故事‧吳猛飽蚊5巧言令色鮮矣仁7故事‧口蜜腹劍的李林甫7吾日三省吾身10故事‧趙概投豆11道千乘之國13故事‧勤儉治國的漢文帝14入則孝 出則悌16故事‧緹縈上書救父17君子不重則不威19故事‧晏殊求換試題20信近於義22故事‧劉璡束帶23敏於事而慎於言25故事‧宗愨不擇飲食26不患人之不己知28故事‧盲人提燈籠28│為政篇第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30故事‧晉平公與師曠31視其所以33故事‧顏回「偷」食34溫故而知新36故事‧孔子讀《周易》36學而不思則罔39故事‧老子的教導39知之為知之42故事‧夜郎自大43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45故事‧郭伋守信46見義不為無勇也48故事‧荀巨伯探友48│八佾篇第三│君使臣以禮51故事‧晏嬰諫齊景公52成事不說55故事‧劉秀不念舊惡55居上不寬 57故事‧祭遵背土葬母58│里仁篇第四│里仁為美 60故事‧六尺巷61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63故事‧國君與車夫64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66故事‧胡雪岩開藥店67朝聞道夕死可矣69故事‧獄中學習69士志於道72故事‧阮咸曬衣73不患無位 患所以立75故事‧鄭浣以食觀人76見賢思齊 78故事‧擇善從之78父母在 不遠游81故事‧李密侍祖母81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84故事‧老萊娛親84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87故事‧魯哀公問冠87│公冶長篇第五│宰予晝寢90故事‧宰予晝寢91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93故事‧孔子不恥下問94巧言令色足恭96故事‧尹綽與赦厥97│雍也篇第六│賢哉 回也99故事‧子終之妻100力不足者 中道而廢102故事‧樂羊子妻斷布103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105故事‧文武雙全的辛棄疾10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08故事‧勤奮好學的范縝108知者樂水 仁者樂山110故事‧寄情山水的歐陽修111│述而篇第七│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112故事‧紀昌學射箭113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115故事‧伊尹談治國116我非生而知之者118故事‧江泌映月讀書11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120故事‧擺茶攤的蒲松齡121君子坦蕩蕩123故事‧王質坦然送范公123│泰伯篇第八│士不可以不弘毅125故事‧楊震拒禮126學如不及 猶恐失之128故事‧章學誠笨鳥先飛128│子罕篇第九│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130故事‧劉禹錫和《陋室銘》131逝者如斯夫133故事‧司馬光惜時133譬如為山136故事‧唐伯虎學畫137後生可畏138故事‧後生可畏139三軍可奪帥也141故事‧孔子問志141│鄉黨篇第十│問人不問馬144故事‧仁者愛人145│先進篇第十一│過猶不及147故事‧顏回論御馬148│顏淵篇第十二│子張問政151故事‧溪公智勸韓昭侯152君子成人之美154故事‧君子贈玉154│子路篇第十三│其身正 不令而行157故事‧吳起治軍158君子泰而不驕160故事‧柳公權戒驕160│憲問篇第十四│有德者必有言162故事‧墨子救宋國163貧而無怨難165故事‧漢文帝的帷帳165子路問成人167故事‧鍾離意為民試藥168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171故事‧甘戊過河172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174故事‧豫讓報恩175上好禮 則民易使也177故事‧孔子巧勸陳惠公178│衛靈公篇第十五│子貢問為仁180故事‧磨刀不誤砍柴工181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183故事‧曲突徙薪183君子求諸己186故事‧許衡不食梨186小不忍則亂大謀189故事‧司馬懿忍辱負重189君子謀道不謀食192故事‧「山中宰相」陶弘景193道不同 不相為謀194故事‧杜密與劉勝194│季氏篇第十六│益者三友196故事‧范式千里赴約197│陽貨篇第十七│道聽而塗說 德之棄也199故事‧道聽塗說200患得患失201故事‧患得患失的后羿202│微子篇第十八│柳下惠為士師205故事‧堅持正道的柳下惠206│子張篇第十九│士見危致命208故事‧丁蘭刻木侍親209日知其所亡 211故事‧李時珍和《本草綱目212博學而篤志214故事‧小戴震問倒老師214學而優則仕216故事‧鄭玄辭官216君子之過也218故事‧楚莊王知錯能改219│堯曰篇第二十│不知命 無以為君子也221故事‧中山君饗都士222《成語三百則》一畫一諾千金1一鳴驚人2一鼓作氣3一箭雙雕4一毛不拔5一日千里6一絲不苟7一筆勾銷8一葉障目9一衣帶水10一字千金11一字之師12二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13八斗之才14人自為戰15人死留名16入木三分17力不從心18三畫千變萬化19千軍萬馬20千里鵝毛21大腹便便22大器晚成23大同小異24大義滅親25口蜜腹劍26三顧茅廬27三令五申28三人成虎29下筆成章30亡羊補牢31四畫不識廬山真面目32不恥下問33不合時宜34不可救藥35不求甚解3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7不自量力38水滴石穿39天衣無縫40天翻地覆41尺短寸長42匹夫有責43毛遂自薦44五十步笑百步45以逸待勞46井底之蛙47五畫出奇制勝48出類拔萃49出爾反爾50平步青雲51平易近人52司空見慣53半途而廢54打草驚蛇55功虧一簣56失之東隅,收之桑榆57巧奪天工58世外桃源59四面楚歌60四分五裂61六畫百折不撓62百步穿楊63百年樹人64百聞不如一見65仰人鼻息66多行不義必自斃67老馬識途68安步當車69此地無銀三百兩70好大喜功71好善嫉惡72汗流浹背73江郎才盡74名列前茅75名落孫山76夸父追日77如釋重負78如火如荼79如魚得水80曲高和寡81守株待兔82同甘共苦83先發制人84因地制宜85因勢利導86有志者事竟成87自相矛盾88七畫車載斗量89車水馬龍90沆瀣一氣91兵不厭詐92兵不血刃93兵貴神速94呆若木雞95初生牛犢不畏虎96初出茅廬97伯樂相馬98改過自新99近水樓臺100肝腦塗地101弄巧成拙102邯鄲學步103囫圇吞棗104杞人憂天105投鞭斷流106投筆從戎107完璧歸趙108言過其實109志在四方110孜孜不倦111別開生面112八畫東窗事發113東施效顰114東山再起115兩袖清風116孤注一擲117放虎歸山118抱柱之信119杯弓蛇影120苟延殘喘121刮目相看122狐假虎威123虎口餘生124居安思危125刻舟求劍126盲人摸象127披肝瀝膽128取而代之129臥薪嚐膽130夜郎自大131魚目混珠132沾沾自喜133枕戈待旦134九畫風吹草動135風聲鶴唳136後起之秀137後顧之憂138負荊請罪139按圖索驥140按兵不動141城門失火,殃及池魚142城下之盟143待價而沽144既往不咎145狡兔三窟146洛陽紙貴147眉清目秀148迷途知返149南柯一夢150南轅北轍151前功盡棄152秋毫無犯153神機妙算154相煎何急155削足適履156指鹿為馬157背水一戰158十畫剛愎自用159師出無名160紙上談兵161挺身而出162退避三舍163乘風破浪164乘虛而入165班門弄斧166病入膏肓167高枕無憂168高山流水169高屋建瓴170疾風掃落葉171家徒四壁172兼聽則明173狼狽不堪174旁若無人175蚍蜉撼樹176破釜沉舟177破鏡重圓178起死回生179桃李滿天下180笑容可掬181胸有成竹182十一畫從善如流183專心致志184眾志成城185張冠李戴186脣亡齒寒187得過且過188得隴望蜀189得心應手190得意揚揚191捷足先登192鹿死誰手193排難解紛194推心置腹195脫穎而出196望梅止渴197望洋興嘆198惜墨如金199雪中送炭200梁上君子201掩耳盜鈴202偃旗息鼓203十二畫開天闢地204開券有益205華而不實206買櫝還珠207圍魏救趙208畫餅充饑209畫龍點睛210畫蛇添足211黃粱一夢212揠苗助長213程門立雪214揭竿而起215朝三暮四216十三畫萬事俱備,只欠東風217義不容辭218葉公好龍219過河拆橋220過猶不及221滄海一粟222滄海桑田223運籌帷幄224勢如破竹225愛屋及烏226道聽塗說227逼上梁山228嗟來之食229遊刃有餘230落花流水231暗度陳倉232解鈴還須繫鈴人233塞翁失馬234愚公移山235置之度外236十四畫對牛彈琴237對症下藥238嘆為觀止239爾虞我詐24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241嘔心瀝血242實事求是243圖窮匕見244聞雞起舞245賓至如歸246綠衣使者247滿園春色248旗鼓相當249精衛填海250十五畫樂不思蜀251樂此不疲252厲兵秣馬253撲朔迷離254價值連城255餘音繞梁256窮則思變257鄭人買履258請君入甕259談笑自若260盤根錯節261鋌而走險262熟能生巧263鞍前馬後264十六畫機不可失265諱疾忌醫266奮不顧身267獨當一面268隨機應變269黔驢技窮270錦囊妙計271十七畫聲東擊西272應接不暇273舉案齊眉274舉棋不定275舉一反三276舉足輕重277鴻鵠之志278濫竽充數279鞠躬盡瘁280孺子可教281罄竹難書282螳臂當車283十八畫雙管齊下284雞鳴狗盜285甕中捉鱉286鞭長莫及287十九畫龐然大物288寵辱不驚289懲前毖後290二十畫懸樑刺股291二十一畫鶴立雞群292鐵杵成針293顧名思義294二十二畫囊螢映雪295二十三畫竊竊私語296驚弓之鳥297驚天動地298鷸蚌相爭,漁人得利299二十八畫鑿壁偷光300《唐詩三百首》送兄(七歲女) 1蟬(虞世南) 2易水送別(駱賓王) 3詠鵝(駱賓王) 4風(李嶠)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6滕王閣詩(王勃)7從軍行(楊炯)8渡漢江(李頻)9登幽州台歌(陳子昂) 10回鄉偶書二首(其一)(賀知章) 11詠柳(賀知章) 12望月懷遠(張九齡) 13感遇(其一)(張九齡) 14邊詞(張敬忠) 15涼州詞二首(其一)(王之渙) 16登鸛雀樓(王之渙) 17過故人莊(孟浩然) 18宿建德江(孟浩然) 19夜歸鹿門歌(孟浩然) 20春曉(孟浩然) 21送朱大入秦(孟浩然) 22渡浙江問舟中人(孟浩然) 23桃花溪(張旭)24涼州詞(王翰)25琴歌(李頎)26送魏萬之京(李頎)27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28從軍行七首(其二)(王昌齡) 29從軍行七首(其四)(王昌齡) 30採蓮曲二首(其二)(王昌齡) 31塞下曲(其二)(王昌齡) 32出塞(其一)(王昌齡) 33終南望餘雪(祖詠)34次北固山下(王灣)35黃鶴樓(崔顥)36少年行四首(其一)(王維) 37山中送別(王維)38蓮花塢(王維)39田園樂七首(其六)(王維) 40山居秋暝(王維)41鳥鳴澗(王維)42送元二使安西(王維)43終南山(王維)44觀獵(王維)45相思(王維)46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47雜詩(其二)(王維) 48鹿柴(王維)49使至塞上(王維)50竹里館(王維)51山中(王維)52漢江臨泛(王維)53臨湖亭(王維)5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55登金陵鳳凰臺(李白)56月下獨酌(李白)57山中問答(李白)58早發白帝城(李白)59春夜洛城聞笛(李白)60望廬山瀑布(李白)61靜夜思(李白)62秋浦歌(其十五)(李白) 63送友人(李白)64子夜吳歌(秋歌)(李白) 65望天門山(李白)66夜宿山寺(李白)67峨眉山月歌(李白)68金陵酒肆留別(李白)69獨坐敬亭山(李白)70清平調(其一)(李白) 71渡荊門送別(李白)7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73關山月(李白)74秋登宣城謝脁北樓(李白)75玉階怨(李白)76勞勞亭(李白)77古朗月行(節選)(李白) 78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李白)79越女詞五首(其三)(李白) 80贈汪倫(李白)81行路難(其一)(李白) 82別董大(其一)(高適) 83營州歌(高適)84塞上聽吹笛(高適)85春夜喜雨(杜甫)86絕句四首(其三)(杜甫) 87月夜(杜甫)88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杜甫) 89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五)(杜甫) 90江南逢李龜年(杜甫)91聞官軍收 河南河北(杜甫)92春望(杜甫)93贈花卿(杜甫)94望嶽(杜甫)95八陣圖(杜甫)96絕句二首(其一)(杜甫) 97絕句二首(其二)(杜甫) 98登岳陽樓(杜甫)99旅夜書懷(杜甫)100登高(杜甫)101蜀相(杜甫)102前出塞(其六)(杜甫) 103天末懷李白(杜甫)104秋興八首(其一)(杜甫) 105秋興八首(其三)(杜甫) 106客至(杜甫)107詠懷古跡(其一)(杜甫) 108閣夜(杜甫)109貧交行(杜甫) 110水檻遣心二首(其一)(杜甫) 111江村(杜甫) 112月夜憶舍弟(杜甫) 113題玄武禪師屋壁(杜甫) 114戲為六絕句(其二)(杜甫) 115歲晏行(節選)(杜甫) 116戲問花門酒家翁(岑參) 117磧中作(岑參) 118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參) 119逢入京使(岑參)12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節選)(岑參) 121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122送人赴安西(岑參)123春行即興(李華)124早梅(張謂)125題長安壁主人(張謂)12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127送靈澈上人(劉長卿) 128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劉長卿) 129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劉長卿) 130聽彈琴(劉長卿) 131月夜(劉方平) 132暮春歸故山草堂(錢起)133歸雁(錢起)134賦新月(繆氏子) 135楓橋夜泊(張繼)136漁歌子(張志和) 137征人怨(柳中庸) 138寒食(韓翃)139宿石邑山中(韓) 140尋陸鴻漸不遇(皎然)141塞上曲(戎昱)142過山農家(顧況)143題三閭大夫廟(戴叔倫) 144送人游嶺南(戴叔倫) 145蘭溪棹歌(戴叔倫) 146江村即事(司空曙) 147聽鄰家吹笙(郎士元) 148柏林寺南望(郎士元) 149拜新月(李端)150滁州西澗(韋應物) 151秋夜寄邱員外(韋應物) 152寒食寄京師諸弟(韋應物) 153寄李儋元錫(韋應物) 154塞下曲(其二)(盧綸) 155塞下曲(其三)(盧綸) 156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157喜見外弟又言別(李益)158江南曲(李益)159題鄰居(于鵠)160巴女謠(於鵠)161幼女詞(施肩吾) 162遊子吟(孟郊)163登科後(孟郊)164洛橋晚望(孟郊)165古怨別(孟郊)166少年行四首(其三)(令狐楚) 167和練秀才楊柳(楊巨源) 168城東早春(楊巨源) 169春興(武元衡) 170晚春(韓愈)171早春 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韓愈) 172春雪(韓愈)173湘中(韓愈)174花島(韓愈)175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176陳情上韋令公(薛濤)177春閨思(張仲素) 178驚雪(陸暢)179野老歌(張籍)180成都曲(張籍)181湘江曲(張籍)182秋思(張籍)18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184雨過山村(王建)185新嫁娘(王建)186題都城南莊(崔護)187塞下曲二首(其二)(王涯) 188望洞庭(劉禹錫) 189秋詞二首(其一)(劉禹錫) 190踏歌詞(劉禹錫) 191浪淘沙九首(其六)(劉禹錫) 192和樂天春詞(劉禹錫) 193烏衣巷(劉禹錫) 19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195竹枝詞二首(其一)(劉禹錫) 196竹枝詞九首(其七)(劉禹錫) 197元和 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劉禹錫) 198西塞山懷古(劉禹錫) 199江雪(柳宗元) 200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柳宗元) 201憫農二首(其一)(李紳) 202憫農二首(其二)(李紳) 203述國亡詩(花蕊夫人) 204夜雪(白居易) 205白雲泉(白居易) 206詠菊(白居易) 207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208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209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210遺愛寺(白居易) 211暮江吟(白居易) 212池上(白居易) 213問劉十九(白居易) 214琵琶行(節選)(白居易) 215離思(其四)(元稹) 216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元稹)217菊花(元稹)218行宮(元稹)219題金陵渡(張祜)220尋隱者不遇(賈島)221題詩後(賈島)222題李凝幽居(賈島)223劍客(賈島)224題君山(雍陶)225小兒垂釣(胡令能) 226詠繡障(胡令能) 227謝亭送別(許渾)228咸陽城西樓晚眺(許渾)229南園十三首(其五)(李賀) 230南園十三首(其六)(李賀) 231雁門太守行(李賀)232清明(杜牧)233山行(杜牧)234赤壁(杜牧)235江南春絕句(杜牧)236長安秋望(杜牧)237過華清宮(其一)(杜牧) 238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239題烏江亭(杜牧)240泊秦淮(杜牧)241贈別二首(其二)(杜牧) 242題揚州禪智寺(杜牧)243秋夕(杜牧)244偶書(劉叉)245潤州聽暮角(李涉)246隴西行(其二)(陳陶) 247近試上張水部(朱慶餘) 248賈生(李商隱) 249夜雨寄北(李商隱) 250聽鼓(李商隱) 251登樂遊原(李商隱) 252無題(李商隱) 253無題二首(其一)(李商隱) 254錦瑟(李商隱) 255嫦娥(李商隱) 256晚晴(李商隱) 257霜月(李商隱) 258蓮花(溫庭筠) 259咸陽值雨(溫庭筠) 260江樓感舊(趙嘏)261過野叟居(馬戴)262官倉鼠(曹鄴)263山亭夏日(高駢)264送日本國僧敬龍歸(韋莊)265金陵圖(韋莊)266與小女(韋莊)267己亥歲(其一)(曹松) 268釣侶(皮日休) 269離騷(陸龜蒙) 270新沙(陸龜蒙) 271貧女(秦韜玉) 272不第後賦菊(黃巢)273雪(羅隱)274蜂(羅隱)275江行無題一百首(其九十八)(錢珝) 276雲(來鵠)277醉著(韓偓)278農家(顏仁鬱) 279詠月(李建樞) 280春怨(金昌緒) 281華清宮二首(其一)(吳融) 282賣花翁(吳融)283蠶婦(杜荀鶴) 284再經胡城縣(杜荀鶴) 285漁父(李中)286南池(李郢)287焚書坑(章碣)288溪居即事(崔道融) 289牧豎(崔道融) 290淮上漁者(鄭谷)291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一)(貫休) 292雨晴(王駕)293社日(王駕)294江村夜泊(項斯)295寄夫(陳玉蘭) 296答人(太上隱者) 297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盧汝弼) 298金縷衣(無名氏) 299水調歌(無名氏) 300

商品規格

書名 / 兒童必讀經典系列: 經典名著套書 (圖文版 4冊合售)
作者 / 林熙 編
簡介 / 兒童必讀經典系列: 經典名著套書 (圖文版 4冊合售):《三字經》~最佳兒童啟蒙教材~~全文+白話解說+59篇品德故事=培養良好品德~  《三字經》淺顯易懂,內容包含了
出版社 / 易可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333297
ISBN10 /
EAN / 9786267333297
誠品26碼 / 2682620045005
頁數 / 108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20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兒童必學必讀,快速增進作文實力~
~作文力up 表達力up 語文力up 創造力up~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