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時光
作者 | 朱天文 |
---|---|
出版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最好的時光:當然是她。我確信,除了朱天文,沒有人可以擔當侯孝賢的編劇。侯孝賢無疑是貴金屬,但如果沒有朱天文這樣的稀有金屬進入,在片場的陰影中,發著小小的柔和的光 |
作者 | 朱天文 |
---|---|
出版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最好的時光:當然是她。我確信,除了朱天文,沒有人可以擔當侯孝賢的編劇。侯孝賢無疑是貴金屬,但如果沒有朱天文這樣的稀有金屬進入,在片場的陰影中,發著小小的柔和的光 |
內容簡介 當然是她。 我確信,除了朱天文,沒有人可以擔當侯孝賢的編劇。侯孝賢無疑是貴金屬,但如果沒有朱天文這樣的稀有金屬進入,在片場的陰影中,發著小小的柔和的光,侯孝賢的電影會是這樣嗎?--阿城 * 長期為侯孝賢導演編寫劇本的朱天文,肯定是台灣電影新浪潮中最重要的一位編劇。《最好的時光》為朱天文電影創作作品,收錄二十餘年來的電影劇本及創作過程評析。 【上卷:電影本事、分場劇本】,包含《小畢的故事》、《悲情城市》、《咖啡時光》至《最好的時光》等十部電影劇本。 【中卷: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以《戀戀風塵》為例,記述電影創作從編劇、拍攝、剪接、出片等各環節的激盪過程,以及台灣和國際環境帶給電影創作者的諸多挑戰,阿城說:「你找到了限制,就找到了自由」,正可形容電影創作過程的辛苦與成就感。 【下卷:關於電影】收錄朱天文多年來的電影評論與散文,讀者可從中窺知編劇與導演精采的互動方式,以及對《悲情城市》、《海上花》的梁朝偉、《好男好女》的伊能靜、《青梅竹馬》的蔡琴等演員的敏銳觀察。 朱天文 山東臨朐人,1956年生於高雄鳳山。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出身文學家族,高一即開始寫作,曾主編《三三集刊》、《三三雜誌》,並任三三書坊發行人,現專事寫作。 1982年,朱天文因為在報刊發表小說〈小畢的故事〉而與陳坤厚、侯孝賢結識,從此與台灣「新電影」導演、編劇、影評人往來頻繁,多方參與新電影的發展。自1983年與侯孝賢合作《風櫃來的人》之後,成為長期的合作夥伴,期間不斷出版和新電影導演所合作的電影劇本及原著小說,與電影各自成為獨立的作品。 曾獲聯合報第一屆小說獎第三名、中國時報第五屆時報文學獎甄選短篇小說優等獎,1994年並以《荒人手記》獲得首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著有小說集《喬太守新記》、《傳說》、《小畢的故事》、《最想念的季節》、《炎夏之都》、《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電影小說選》、《花憶前身》,散文集《淡江記》、《三姐妹》、《下午茶話題》,電影劇本《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千禧曼波》、《珈琲時光》、《最好的時光》、《紅氣球的旅行》等。
作者介紹 朱天文山東臨朐人,1956年生於高雄鳳山。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出身文學家族,高一即開始寫作,曾主編《三三集刊》、《三三雜誌》,並任三三書坊發行人,現專事寫作。 1982年,朱天文因為在報刊發表小說〈小畢的故事〉而與陳坤厚、侯孝賢結識,從此與台灣「新電影」導演、編劇、影評人往來頻繁,多方參與新電影的發展。自1983年與侯孝賢合作《風櫃來的人》之後,成為長期的合作夥伴,期間不斷出版和新電影導演所合作的電影劇本及原著小說,與電影各自成為獨立的作品。 曾獲聯合報第一屆小說獎第三名、中國時報第五屆時報文學獎甄選短篇小說優等獎,1994年並以《荒人手記》獲得首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著有小說集《喬太守新記》、《傳說》、《小畢的故事》、《最想念的季節》、《炎夏之都》、《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電影小說選》、《花憶前身》,散文集《淡江記》、《三姐妹》、《下午茶話題》,電影劇本《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千禧曼波》、《珈琲時光》、《最好的時光》、《紅氣球的旅行》等。
產品目錄 稀有金屬 阿城上卷:電影本事、分場劇本小畢的故事戀戀風塵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海上花千禧曼波珈琲時光最好的時光紅氣球的旅行中卷: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源起劇本討論拍攝剪接出片下卷:關於電影下海記我們的安安呀《小爸爸的天空》拍片隨記初論侯孝賢記夏威夷影展《青梅竹馬》訪蔡琴金沙的日子《童年往事》製作請注意大陸電影的發展楊德昌與侯孝賢電影與小說給另一種電影一個生存的空間 序《戀戀風塵》明伯伯一杯看劍氣《悲情城市》序《悲情城市》十三問《悲情城市》後記歲月偷換了東豐街《電影小說集》自序寫給小川紳介雲塊剪接法 序《戲夢人生》新的碑誌 薦《愛情萬歲》這次他開始動了 序《好男好女》《海上花》的美術製作《海上花》的拍攝那些侯孝賢最美的影片 Emmanuel Burdeau訪問好天氣誰給題名 朱天文對談侯孝賢 張清志記錄整理侯孝賢電影作品年表朱天文劇本年表朱天文作品出版年表劇照攝影、特別致謝
書名 / | 最好的時光 |
---|---|
作者 / | 朱天文 |
簡介 / | 最好的時光:當然是她。我確信,除了朱天文,沒有人可以擔當侯孝賢的編劇。侯孝賢無疑是貴金屬,但如果沒有朱天文這樣的稀有金屬進入,在片場的陰影中,發著小小的柔和的光 |
出版社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877998 |
ISBN10 / | |
EAN / | 9789863877998 |
誠品26碼 / | 2682849144008 |
頁數 / | 42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2.5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稀有金屬
阿城
我確信,除了朱天文,沒有人可以擔當侯孝賢的編劇。任何人看過這本書之後,可以自己掂量一下我說得對不對。
我並非在說朱天文是那種悍得──按羅永浩語錄:驃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侯孝賢正是這樣的人。
相反,天文永遠是柔弱,專注,好奇,羞澀,敏銳,質樸的集合體,每每令我有置身萬花筒前的驚嘆,卻又感嘆她居然天生無習氣。天文又似乎天生就有聽別人說完的靜氣,每每令我有是否接著講下去的猶疑。每次讀她的文字,是絕不敢速讀的。天文的文字之美,毋庸我細說,單獨要說她文字性格裡有一股俠氣與英氣。中國中古至上古,記錄中常有此類氣血湧動。漢唐時文人常要隨軍才會有仕途,自然詩文中有氣血四合的筋骨,最為人欽羨的是「倚馬立就」。我每讀天文的收在這本集裡的文字,都有她倚馬立就的感覺,當然,遠處老侯在炯炯地盯著攝影機前的一切。
可是在台北東豐街的茶藝館「客中作」(是帶廣字頭的)裡,常常一個電影的萌動,是從這裡開始,我看著柔弱的天文,問自己,是她嗎?
當然是她。
因此我才想到合金。侯孝賢無疑是貴金屬,但如果沒有朱天文這樣的稀有金屬進入,侯孝賢的電影會是這樣嗎?換言之,侯孝賢的電影是一種獨特合金。這樣的說法,其實有違我一向的說法:電影是導演的。侯孝賢確實在拍攝時注重攝影機前具體發生了什麼,因而常常悍然改動劇情,令人跟不太上。
朱天文引攝影師陳懷恩的話說,如果有人跟過侯導的一部戲,能學到什麼,那是騙人的。
我有沒有這麼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懷恩說的是真的。我大概有三四次看侯導拍戲的機會,一次是《好男好女》,借用林懷民的雲門舞集排練場,搭了個小內景,拍伊能靜演生孩子的戲,懷恩掌機。現場的人都非常年輕,老侯和我算歲數最大的了,但老侯永遠是年輕的,目光銳利逼人。我趁機在一邊用鏡間快門的小相機拍了幾張,隨老侯多年的小姚探過頭來看我是不是用閃光,我說怎麼會?鏡間快門聲音很小,閃光肯定不會用的啦,而且還沒開拍嘛。小姚說,上次拍《戲夢人生》剪辮子的戲,百多條辮子一下剪掉,根本不會拍第二條的。結果開拍了,辮子剛剪掉,一位報社娛樂版的小女生就用相機閃了一下!哇•死掉!白拍了!大家都看著小女生,誰也不敢說話,小女生嚇得一下就哭了。我說老侯呢?小姚說,侯導居然什麼都沒說!反正白拍了而且也不可能再拍就對了。我聽著汗當時就下來了。
那次天文當然也在,非常專注好奇地盯著一切。以至我要跟她說話的時候,她有驚嚇的樣子,令我愧疚,同時再一次問自己,是她嗎?當然是她,這塊小小的稀有金屬在現場的陰影中,發著柔和的光。
這本文集,大部分內容我之前分別看過。這次集中再看一遍,心生感慨,它們深入歷史諸階段,美學,文學,導演,電影諸部門,人文,市場,倫理,等等等等,同時又是無窮細節,柔剛相濟的美文。這是電影史中罕見的文獻,它有著閱讀中文者久違而熟悉的特殊,文史一體。
好,不打擾了。你們讀下去的時候•,的建議是,慢一點,不要趕,澆水的時候,慢,才能滲得深。
內文 : 小畢的故事
本事(小說)
小畢跟我小學同班,又是隔壁鄰居,當初搬來村子裡,畢家已在此地住了十幾年。記得第一次看到小畢是搬來當天,我在院子搬花盆,靠著竹籬笆將花一盆盆擺好,忽然籬笆那邊薔薇花叢裡有人喊我:「喂!」抬頭一看,呸,是個黑頭小男生。走過去,他說:「我知道你們姓朱──」當面就把一隻綠精精的大毛蟲分屍了。焉知我是不怕毛蟲的,抓了一把泥土丟他,他見沒有嚇到我,氣得罵:「豬──ㄉㄧˊ啊。」哈哈的笑著跑開了。
我被分到五年甲班,老師在講臺上介紹新同學給大家認識,教同學們要相親相愛,我卻看到小畢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手上繃著一條橡皮筋朝我瞄準著,老師斥道:「畢──楚──嘉!」他咧齒一笑•橡皮筋一轉套回腕上,才看見他另隻手圈了整整有半臂的橡皮筋,據說都是K橡皮筋K來的。小畢是躲避球校隊,打前鋒•常常看他夾泥夾汗一股煙硝氣衝進教室,呱啦啦喝掉一罐水壺•,抹嘴,出去了,留下滿室的酸汗味。
畢家五口人,後來我才知道,畢媽媽年輕時候在桃園一家加工廠做事,跟工廠領班戀愛了,有了身孕,那領班卻早已有家室的人,不能娶她。畢媽媽割腕自殺過,被救回來了,生下小畢,寄在朋友家,自己到舞廳伴舞,每月送錢給朋友津貼。小畢在那裡過得並不好,畢媽媽去一次哭一次,待有一些能力時,便跟一位姐妹淘合租了間閣樓,小鍋小灶倒也齊全,把小畢接回同住,晚上鎖了門出來上班。
畢伯伯原在大陸已有妻室,逃難時離散了,一直在聯勤單位工作,橫短身材,農夫腳農夫手。過了中年想到要討老婆為伴,他有一干河南老鄉極為熱心,多方打聽尋覓的結果,介紹了小二十歲的畢媽媽認識。頭一次見面安排在外面吃飯,畢媽媽白皙清瘦可憐見的,畢伯伯只覺慚愧。恐怕虧待了人家母子。畢媽媽唯一的條件是必須供小畢讀完大學。第二次見面就是行聘了,中規中矩照著禮俗來,畢媽媽口上不說,心底是感激的。
小畢五歲時有了爸爸,七歲有了一個弟弟,隔年又來一個弟弟,兩個都乖,功課也好。印象裡的畢媽媽不是快樂的,也不是不快樂,總把自己收拾得一塵不染,走進走出安靜的忙家事,從不串門子,從不東家長西家短,有禮的與鄰居打招呼。又或是小畢打破了誰家的玻璃,拔了誰家的雞毛做毽子,畢媽媽在人家門口細聲細氣的道歉,未語臉先紅。
而畢伯伯不,紅通通的大骨骼臉,大嗓門,大聲笑。下班回來洗了澡,搬張籐椅院子裡閑坐,兩個男孩輪流去騎爸爸的腳背,畢伯伯腳力之大,一舉舉到半空中,小的男孩每嚇得要哭,放下了倒又格格的傻笑起來。畢媽媽有時收了衣服立在門首看他們父子嬉鬧,沉靜的面容只是看著、看著•看得那樣久而專注,我懷疑她是不是只在發呆。多半這個時候小畢還在外頭野蕩。難得畢媽媽也笑,實在因為太瘦白了,笑一下兩腮就泛出桃花紅,多講兩句話也是,平日則天光底下站一會兒,頰上和鼻尖即刻便浮出了一顆顆淡稚的雀斑。如今回想,畢媽媽的桃花紅其實竟像是日落之前忽然輝燒的晚霞。
畢媽媽的國語甚至說得很艱難,不是帶腔調或不標準,事實上,咬字非常正確的。原因有兩個,一則畢媽媽的國語是翻譯台語,故此比別人慢了;一則──根本是畢媽媽太少說話了,以致是不是漸漸喪失語言的能力了呢?家常畢伯伯畢媽媽幾乎少有交談,兩人的交談都是在跟孩子講話當中傳給了對方。畢媽媽跟孩子講台語,畢伯伯不知怎麼就會得聽了。比方晚飯時畢媽媽跟孩子說:「鞋子都穿開嘴了,過年要買一雙朗。」那個禮拜天,畢伯伯就帶孩子去市區生生皮鞋選鞋了。小畢從來不跟去,也自有一份,尺寸都合,不合的話畢伯伯下了班再拿去換。
那年中秋,我們兩家到後山德光寺賞月,畢伯伯喜歡小孩,對女孩尤其疼,一路耍寶逗我們姐妹笑壞了,還把小妹扛在肩頭,舞獅似的右晃左搖一氣奔到山坡上,矮登登的活像「天官賜福」裡的財神爺。畢伯伯蒸籠頭,最會流汗,畢媽媽從塑膠袋拿出冰毛巾遞過去,擦過後,仔細的疊好收在袋裡。我們坐涼亭裡分月餅柚子,聽畢伯伯跟爸爸聊大陸上的中秋,畢媽媽少吃少笑,一旁俐落的剝柚子給大家吃,或拿鵝毛扇在腳下替大家驅蚊子。小畢早就一個人寺前寺後玩了一圈,跑來吃幾瓣柚子又不見人影。小畢跟我們女生是除了惡作劇,老死不相往來。那晚的月亮真是清清圓圓照在涼亭階前如水。
畢媽媽每天中午來給小畢送飯,夏天連送水壺,把喝乾的壺換回去。飄毛毛雨也送雨衣,天氣變涼也送夾克,沒有誰家的母親像她這樣腿勤的。小畢他是男生的絕對憎惡雨衣,絕對不加衣服;可是奇怪•小畢那樣不馴,唯畢媽媽不必疾言厲色就伏得住他。夾克他只有穿了,卻自有他的權變,將兩條袖子在頸前綁個結做件小披風,算是聽了母親的話。雨衣不妨披在肩上扣好第一顆釦子,跑起來虎虎的像拖了一篷風,做個行俠仗義的青蜂俠也不錯。
上了國中,小畢給分到比較不好的班級,學抽菸,跟人打架,和不良少年一直糾纏不清。畢伯伯三天兩頭跑學校擺平,還是給貼了一個大過出來。然而我知道小畢不是壞的,不是。因為有次放學回家,我在菜市場柳家小巷被三個男生攔住過路,其中一名說她是誰誰誰,另一名惡聲道:「你幹嗎那麼驕傲?」怪了,他們是誰我都不認識。他道:「你以為你是模範生就了不起呀,假清高!」劈手便來揪我頭髮,突然是小畢的聲音在我身後大喝道:「你們別動她,她是我爸的乾女兒。」不知那些男生怎麼走掉的,只聽見小畢說:「沒關係,包定沒人再來惹你。」
當下太慌張了,後來想要跟他道謝,他每每故意避開,彷彿從未有發生這件事。幾次我去辦公室送教室日誌,見他在訓導處罰站,訓導主任手舞足蹈的對他咆哮,於他分明無用,因他並不以為他做的是錯;於我卻是慚痛──小畢,小畢,若以為我也和別人一樣看你你就錯了。
小畢國三時偷錢,那筆錢本是畢伯伯準備替他們繳的學費,小畢偷去交朋友花掉了。那晚畢伯伯盤問小畢的大喉嚨,我們在隔壁聽得清清楚楚。小畢從頭到尾沒吭一句,畢伯伯氣極,拿皮管子下了狠手打他,小畢給打急了連連叫道:「你打我!你不是我爸爸你打我!」劈拍兩聲耳光•是畢媽媽摔的,屋子裡沉寂下來。
畢伯伯吱呀一聲跌坐在籐椅裡。我打賭我們這半邊眷村都在聆聽他們家的動靜,後山的松風低低吹過,院中曬著忘了收的舊雜誌給吹得拆拆作響。良久,良久,差不多要放棄下文了,顯然是畢媽媽押著小畢,而小畢不肯跪,畢媽媽的聲音喘促起來:「跪落!死囝仔,誰給你教,你不是我生的!死囝仔,不認伊是爸爸,那年啊,你早就無我這個媽媽!」畢伯伯氣顫道:「我不是你爸爸,我沒這個好命受你跪!找你爸爸去跪!」
遂真正都沉寂了下來。真正的沉,沉,沉沉的夜,睡不穩,幾次醒來,嚶嚶的哭聲,聽不真,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吧。
第二天畢媽媽開煤氣自殺了。畢家小孩下午放學回家沒人來應門,便和鄰居小朋友在廣場玩,等畢伯伯交通車下班回來,覺得有異,發現時已救不回了。畢媽媽留下一封不算信的信,用她所會不多的字寫著:楚嘉的爸爸•我走了。阿楚,我告訴你,你要孝順爸爸,我在地下才會安心。楚嘉的媽媽芳英。
村子裡組織了一個治喪委員會,出殯當天畢伯伯的河南老鄉都到了,小畢帶兩個弟弟跪在靈堂一側,向祭奠的每一位來賓叩頭致謝。穿著麻衣的小畢顯得更瘦更黑,孝帽太大•一叩頭便落下遮了整個臉。當時不明白畢媽媽的死,卻為那孝帽一叩頭落下遮了小畢的整個臉而哭。
畢伯伯一直很堅強,把喪事辦得整齊周到,待出殯完回家,來跟父親商談一些善後瑣事,談著談著竟至慟哭流涕,念來念去還是怪畢媽媽糊塗,夫妻十年,他不曾有過重話,怎麼這氣頭上話就當真了呢!他的妻,論年齡可以做他的女兒了,他不能給她什麼,除了一個安穩的家,愛惜她一生。她這樣就去了,不是明明冤屈他?畢伯伯哭得手麻腳軟,止了淚,又談起做墳,佔多大地,用什麼材料,一一籌劃得有條有理。畢伯伯跌足嘆道:「我還能怎麼樣?不過盡我所有罷了。」
小畢決定投考軍校,畢伯伯知悉大怒,堅持要他參加高中聯考。小畢講給畢伯伯聽,第一•他是考不上高中的,畢伯伯道:「考不上補習一年再考。」第二,不必花學費。畢伯伯氣得把小畢拉到畢媽媽靈前,道:「你不要跟我講學費,你媽媽巴望你好好讀書,考高中,考大學,出來找事容易,風風光光做人,你不要對不起你媽!」第三,預校唸完直升官校,跟一般大學是一樣的。畢伯伯跳腳吼道:「嗄,我不知道官校跟大學一樣!」小畢有一點沒說,他是決心要跟他從前的世界了斷了,他還年輕,天涯地角,他要一個乾乾淨淨的開始。
後來是學校裡導師、訓導主任和校長連番將畢伯伯說服了。畢業典禮,畢伯伯給安排在貴賓席觀禮,自始至終腰桿坐得筆挺,兩張大手放在膝上。小畢和另外一個男生被保送預校,皆上臺接受表揚和歡送,小畢胸前斜掛一條大紅綬帶,在肩上結一朵繡球。當臺下的掌聲拍起來時,最久,最響的,小畢你猜是誰?
隔年畢伯伯退役下來,搬離了村子,退休俸跟河南鄉親合夥開雜貨店。彼時正值我們村子拆建為國民住宅,眾皆紛紛在附近覓屋暫住,畢伯伯回來辦房屋移交手續,帶了好些自己店裡賣的乾貨來,仍叫我們乾女兒呀乾女兒。走時畢伯伯站院子裡,隔竹籬望著自己的家出神,薔薇凋零,酢醬草舖地正開。
我想,畢媽媽的一生是只有畢伯伯的。其實,這世上的哪一樁情感不是千瘡 孔?她是太要求全,故而寧可玉碎。果真那是畢媽媽唯一能做的了嗎?
再見到小畢是國中同學會,在西餐廳聚餐。有人拍我肩膀•回頭一看,「小畢!」大家都這麼喊他的,多少多少年來這是我第一次叫他。多少多少年來,他的瘦,如今是俊挺;黑,是健朗。那壓壓的眉毛與睫毛底下,眼睛像風吹過的早稻田,時而露出稻子下水的青光,一閃,又暗了下去。他就是小畢,中華民國空軍軍官中尉畢楚嘉。
我問畢伯伯好嗎,小畢朗聲一笑,食指敲敲額頭,說:「我爸的狗頭軍師,專出餿主意。」原來在小畢鼓動計劃下,畢伯伯的雜貨店已擴建改為經營青年商店,手下三四人管貨賣貨,樂得畢伯伯現成做老闆,閒時去河南老鄉那裡吃茶聊天,賞豫劇。兩個弟弟都唸高中了。我聽著只是要淚濕,謝他昔年的一場拔刀相救。小畢側側頭有些驚詫的:「啊,是嗎?」又說起他在訓導處罰站挨罵的事,他也詫異好笑,仍說:「啊,是嗎?」
於是我寫下小畢的故事。
一九八二年五月
最佳賣點 : 當然是她。
我確信,除了朱天文,沒有人可以擔當侯孝賢的編劇。侯孝賢無疑是貴金屬,但如果沒有朱天文這樣的稀有金屬進入,在片場的陰影中,發著小小的柔和的光,侯孝賢的電影會是這樣嗎?--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