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意敘事: 啟動情緒復原力 | 誠品線上

情意敘事: 啟動情緒復原力

作者 彭易璟
出版社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情意敘事: 啟動情緒復原力:本書透過敘事,整理情緒與壓力的肌理,在未知、已知、不可知之間,以「情緒管理」為起點,指明壓力的對應之道,並藉「溝通之舞」家庭劇雕塑生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透過敘事,整理情緒與壓力的肌理,在未知、已知、不可知之間,以「情緒管理」為起點,指明壓力的對應之道,並藉「溝通之舞」家庭劇雕塑生活事件,最後提供實用的方法,期使讀者透過實作對訊息解碼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書特色:.掌握具體而微的經驗繁花固守與前行的情意變化勇氣,馭繁為簡地掌握經驗之鑰。.塑造層次分明的敘事深度以深度鑲嵌的多元情境,描述多變的角色,自然地敲開心門。.促進明朗通暢的和諧關係讓適妥的溝通型態,探索溝通極限,解碼情緒迷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彭易璟學歷: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專長:明清繡像、聽覺敘事、性別議題、情緒與壓力管理。學校績優導師,教育部計畫主持人,鑽研情意教育、依戀課題的敘事藝術講師。從事教職30年,指導學生從事遊戲學習、藝文創作,屢屢獲獎。著有《情意敘事:啟動情緒復原力》、《永恆的依戀與地方感》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前 言第一章 故事情境一、導論:以豐富的故事再現情緒(一)故事化的再現(二)朝向豐富的替代故事二、《夢想期限tick, tick⋯ BOOM!》用音樂敘事表現暗湧情緒三、主要議題(一)定位自己與問題之間的關係(二)處理情緒的方式──轉換訓練(三)故事的形式四、延伸議題──情境認知學習理論為基礎(一)情境式教學(Situated Teaching)(二)錨式教學法(anchored instruction)(三)有意義的學習(四)改變情緒反應模式五、推薦影片六、深度閱讀書目第二章 情緒的樣子一、導論「對事物的看法」會影響情緒(一)ABC 理論(二)元認知(三)習得(四)逃離真實二、《心靈鑰匙》和親愛的家人爭什麼(一)原級情緒(二)次級情緒(三)人格特質三、正向歸因(一)自我肯定(二)正念減壓(三)正念引導練習四、延伸議題(一)積極正面觀察問題=管理情緒(二)九型人格(三)DISC 人格測驗四、推薦影片五、深度閱讀書目第三章 情緒與大腦一、導論:經常出現的表情(一)情緒表情二、腦子著火了 該用什麼來滅火?三、腦內情緒傳輸(一)情緒與大腦機制(二)微表情心理學四、延伸議題(一)臉部特定表情量測(二)避凶趨吉或冒險(三)人際過敏五、推薦影片六、深度閱讀書目第四章 壓力一、導論:好壓力與壞壓力(一)壓力不一定是壞的二、《黑天鵝》擺盪在黑與白之間三、主要議題(一)適合身體的壓力(二)跟壓力相關的心理特徵和性格(三)同理心四、延伸議題(一)壓力事件簿(二)人際過敏VS. 人際脫敏(三)NLP 溝通術五、推薦影片六、深度閱讀書目第五章 解碼VS. 溝通過程一、導論:溝通的要領(一)吵架也是一種溝通(二)溝通七步驟(三)聽的溝通技巧二、《異星入境》訊號解讀的過程(一) 重要的語言學理論「沙皮爾.沃爾夫假說」(Sapir-Whorfhypothesis)(二)非零和遊戲三、溝通型態(一)一致的溝通(二)不一致的溝通:四種求生存的姿態(三)提升自我價值感的演練(四)「我」訊息三步驟四、延伸議題(一)《異星入境》影片主題(二)訊號溝通部分五、推薦影片六、深度閱讀書目第六章 職場人際關係一、導論:信任議題(一)信賴朋友(二)與對手建立基本互信(三)對友誼的脆弱性做好心理準備二、《濃情四重奏》釋放熱情的人間天籟三、職場人際溝通(一)人際溝通技巧(二)職場中的人際過敏四、延伸議題(一)主動解決問題(二)培育樂觀的工作思維(三)管理好個人工作行為(四)提升情商素質五、推薦影片六、深度閱讀書目第七章 家庭關係一、導論: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一)有選擇的家庭資源系統(二)頑強的家庭資源系統二、《親愛媽咪》三、人在家庭(一)家庭中的關係與角色(二)家庭三角(三)資源有限的家庭次系統四、延伸議題(一)封閉的和開放的系統(二)質疑與複寫親情五、推薦影片六、深度閱讀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 情意敘事: 啟動情緒復原力
作者 / 彭易璟
簡介 / 情意敘事: 啟動情緒復原力:本書透過敘事,整理情緒與壓力的肌理,在未知、已知、不可知之間,以「情緒管理」為起點,指明壓力的對應之道,並藉「溝通之舞」家庭劇雕塑生活
出版社 /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902064
ISBN10 /
EAN / 9789864902064
誠品26碼 / 2682492974007
頁數 / 20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 x 17 x 1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50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情意教育」(affective education),就狹義而言乃是指情緒-感覺教育為主;但就廣義來說,情意教育包括的範圍很廣,諸如:人際溝通技巧、價值澄清、情緒敘事等能提升學習者情緒成長的要素,促進學習者發展對自己、他人正向的態度、信念與價值等,從心靈層面的教育,諸如助人、利他、合群等高尚情操和品格的教育,藉著這些情感的力量幫助學生導向豐富、有效率的生活(黃月霞,1989;謝水南,1995)。
情意教學透過教學的活動來發展學習者的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在課程內容設計上,以學生的「自我的認識」為主軸,引導學生從「自我描述」開始,置入文化層面去和大時代的社會脈絡互動,觀察時代洪流中的年輕人如何爭取為自己發聲。而在對自己的所選所愛的追求與奮力爭取中,會發現無論立足於任何一個時代,懂得將「情緒的控制」以及「感恩關懷」,提升到情意教學培養的欣賞、寬容、關懷、尊重四個基本情意態度,既追求個人的真、善、美,並能符應團體社會倫理道德的需要(鍾聖校,2000)。
在課程的操作上,先透過《夢想期限(tick tickBOOM)》音樂片將情意表達拉到1990年,描述喬恩這位年輕的戲劇作家,即將在一場成敗在此一時的演出中,展示自己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他站在一個十字路口,面臨著每個人都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利用剩下的時間?從影片大量的場景轉換:舞台劇、音樂、音符、字句的敘事與演唱節奏中,確實感受不同場景的「我們都是年輕人」,為夢想埋下種子,身處文化層面的震動,展現百老匯音樂人自我表達的熱情,以及留給願意做夢的人的生活美學實踐。
再則,課程順著情境式教學的需求,回應「情緒-感覺-情境」等關聯性的教學訊息,將良好組織與較易被理解的內涵透過故事和活動,讓情緒這個複雜而全面綜合的系統,上升到「有意義學習」的層面,達到彼此合作協調的目地。作法上,從大腦接收情緒訊息的迴路辨識原級、次級情緒對行為的影響,再到人際關係溝通訊號,觀察師生互動情形,以便適時紀錄及加強課程主題擴展學習者相關經驗。藉著《心靈鑰匙》、《黑天鵝》、《濃情四重奏》等影音資料對應生活實例,提醒身心不一致(desynchronization)的行為乖離、走出時間之外與社會脫節,將導致無法誠實地傾聽自己的內在世界。不敢表達不適,自然也無法感受外在世界真正發生的事,人格面具也將越帶越厚,我們和自己及他人的關係變得虛假且疏離。其間,加入正念引導,順勢內觀,發揮人們與生俱來的本領,以開放接納的心態,於外在世界盡心實踐時,也能保持對內觀照,客觀如實地和自己相處,單純正確地做自己的主人。
最後,整合溝通型態進行「人在家庭-溝通之舞」的家庭劇雕塑,析辨個人常用溝通型態,尋找生命經驗中有價值的資源。行文中援入薩提爾冰山理論,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引導學習者綜合身體的感覺、腦中的想法與經驗法則,設想怎麼說怎麼做才能滿足期待,能兼容理性和感性地兼顧自己、他人、情境三者一致性的方式,以正向的訊息紓解情緒、陶冶心性引發觀察與模仿,開展助人、利他、合群等高尚情操,可望達成知識技能增長、理解與活用的情意教育目標。

試閱文字

內文 : 一、導論:以豐富的故事再現情緒

真實世界的問題,是深度鑲嵌在多元情境裡並影響問題解決方式的,為了有效解決真實世界帶出的情緒問題,採行情境式思考,引導學習者經歷學習活動的真實性,深入了解情境等於問題的一部分。
敘事培力的教學過程,藉敘事情境所提供的條件,組織和理解生活經驗,掌握問題核心,發展知識的實用性,評估個人的行動和理解行動意圖,讓自己所面臨到一切的感受,和飽含身心訊息的情緒,成為一種活潑生息的有意義的存在。

(一)故事化的再現
敘事不只是有關經驗事件的紀錄、組織、思考,更是個人對自己對事情對身處環境及對將來的詮釋,因此,敘事再現經驗事件,以模擬方式進行的再現有三重構成:包含著敘事者自身過去概念網的呈現(前形構),敘事者當下製造情結的呈現(形構),和指向未來的敘事文本世界與傾聽者的交融呈現(再形構)。這三重再現不是一個接著一個完成的敘事步驟,而是不斷往返來回的動態的理解與再理解、敘事與再敘事的活動(呂格爾Ricoeur, 1984)。
一次又一次的再敘事,開啟了一個又一個理解文本意義的新活動,每一次新的理解,會讓文本意義被經歷被活化,同時帶出可能的創新。值得注意的是,在敘述個人的事件時,並不會把所有發生過的事情和盤托出,而是抽取吻合個人身分、自我形象的事件,以帶有傾向性的選取和描述,將生活經驗「故事化」,形成個人生命的故事主題,作為個人的對自我的理解以及與他人的關係。例如:通過故事化塑造自己為「好相處的人」、「有生產力的人」或是「需要被保護的人」等,在描述自己的故事時,按時間次序及情節編組成一個有主題的生命故事。

(二)朝向豐富的替代故事
敘事為生活經驗創造意義,敘事結構則提供了主要的解讀架構,當重新體會舊經驗開始講述出新的替代故事,結果經常超過解決問題的範圍(吉兒弗里曼Jill Freedman)。
帶有偏向性的描述,使不被選擇的生活經驗被擱置,經常導致單薄的結論,對人的自我認同產生許多負面影響,紊亂而充斥著許多問題。所以想要免於問題故事的影響,僅僅重寫一個替代故事是不夠的。我們可以試著找一些方法把生活中的替代故事描述得多元豐富,和其他人交換生活故事,彼此故事交織在一起,在新故事中建構自我認同,活出新的自我形象、新關係的可能性和新的未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透過敘事,整理情緒與壓力的肌理,在未知、已知、不可知之間,以「情緒管理」為起點,指明壓力的對應之道,並藉「溝通之舞」家庭劇雕塑生活事件,最後提供實用的方法,期使讀者透過實作對訊息解碼有更深入的了解。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