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東文集 第四卷: 當代小說中的現代史 | 誠品線上

許子東文集 第四卷: 當代小說中的現代史

作者 許子東
出版社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許子東文集 第四卷: 當代小說中的現代史:【核心賣點】-舊書難覓,新書問世:本書是許子東現當代文學研究的論文合集,精選《當代文學印象》《當代小說閱讀筆記》《吶喊與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核心賣點】- 舊書難覓,新書問世:本書是許子東現當代文學研究的論文合集,精選《當代文學印象》《當代小說閱讀筆記》《吶喊與流言》等精彩篇目,既可重溫舊文,又可借鑒「前車」。窺見當年文學研究思潮,觀照當下學術發展路向,同時反映作者從現代文學轉向當代小說的治學脈絡。昨天·今天·明天:通過文學文本與社會現實的互文解讀,揭示當代小說如何記錄、反思甚至預言時代的精神軌跡,在字裏行間觸摸時代肌理,感受文學中跌宕起伏的中國現代史。【一句話推介】 若干舊文,拼砌出小說中的現代史版圖【內容簡介】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有掙扎,有求索,有醒覺,有反思;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有論析,有品評,有探討,有深省。 無論是文學作品抑或文學研究,都與中國現代化進程互為交織。 許子東教授置身時代變遷與社會轉型之中,觀照作家,聚焦作品,追蹤思潮,縱橫批評。從分析文學現象到試驗理論方法,從注重現代文學到關心當代小說,藉一系列專論與隨筆,勾勒當代小說中的現代史。名人推薦許子東的研究方法,仍以小說人物的分析為主,將之佈於論文的「前景」,然後再放在歷史文化的範疇中。這種方法,看似「保守」,但卻能勾畫出一個生動的輪廓,不像一部分純以西方理論為依據的學者把活生生的文學寫成死板的抽象語言。 ——李歐梵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許子東,浙江天台人,上海出生。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亞系碩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曾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達夫新論》《當代文學印象》《當代小說閱讀筆記》《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敍述文革》《吶喊與流言》《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香港短篇小說初探》《許子東講稿》(三卷本)、《許子東現代文學課》《細讀張愛玲》《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等十餘種。論文及專著十數次在海內外獲獎。曾任「鏘鏘三人行」、「圓桌派」、「見字如面」等節目嘉賓。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輯 思潮新時期的三種文學——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新時期文學十年」 研討會上的主題發言 現代主義與中國新時期文學 當代中國青年文學中的三個外來偶像 當代小說中的現代史——論《紅旗譜》《靈旗》《大年》和《白鹿原》 一個故事的三種講法:重讀《日出》《啼笑因緣》《沉香屑.第一爐香》 當代小說探索與西方現代派文學影響 西方現代派對我國當代文學的三次衝擊 當代小說與青年思潮 兩岸鄉土文學中的一個共同主題第二輯 作家巴金與「青年革命心態」 張承志和張辛欣的夢 在批評圍困下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兼論作品的多層次意蘊和多層次評論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張賢亮之間:兼談俄羅斯與中國近現代文學中的知識分子「懺悔」主題 曹冠龍的尋找 劉心武的小說與「新時期文學」 尋根文學中的賈平凹和阿城 《爸爸爸》與《小鮑莊》 解讀中篇小說《伏羲伏羲》 王蒙的通俗小說? 重讀《活動變人形》第三輯 批評印象:批評中的一種「生氣」 現代文學研究:「擁擠」的學科? 文學批評中的「入」與「出」 文學批評中的個性色彩 文學批評與讀書 文學批評與「淺論」「初探」文學批評與我 個人與集體 從方法出發,還是從現象出發?集外集平淡乎?濃烈乎?——《棋王》過眼錄 追趕時代的《鐘鼓樓》 莫言的兩個語彙系統 百年一覺文壇夢——讀《施蟄存散文選集》 幸福的「圍城」 讀楊絳《我們仨》 革命 · 歷史 · 小說附錄:《當代文學印象》後記《當代小說閱讀筆記》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許子東文集 第四卷: 當代小說中的現代史
作者 / 許子東
簡介 / 許子東文集 第四卷: 當代小說中的現代史:【核心賣點】-舊書難覓,新書問世:本書是許子東現當代文學研究的論文合集,精選《當代文學印象》《當代小說閱讀筆記》《吶喊與流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620706622
ISBN10 /
EAN / 9789620706622
誠品26碼 / 2683016915001
頁數 / 41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7x15.2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序節選)
許子東先生受業於上海華東師大,是錢谷融教授的得意門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曾以《郁達夫新論》一書震撼中國學術界。因為他發人之未發,直接面對郁達夫的個人感情和藝術面,觸動了當年很多學者不敢多碰的「禁區」。也因此書的盛譽,許子東被校方破格升級,成為當時全國大學中文系中最年輕的副教授。然而他並不熱衷名利。來美以後,先在芝大做訪問學者,後來更再自降一級,隨我到加大洛杉磯分校做研究生,這是一般人不願為的「下地獄」做法。記得我曾警告他學英文之苦及美國學院壓力之重,但他毅然決然地咬緊牙關苦下功夫,在短短的兩三年中便已完成學位課程,而在英文寫作上更是突飛猛進,目前可以用雙語寫作。在香港這個學術環境中,這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因多一種語言的助力,也使得許子東開闊了視野和方法,無形中使他的中文書寫語言也增加了一份深度和距離,沒有賣弄,也毫不自鳴得意,娓娓道來,使得一般海外讀者可能仍感陌生的題材讀來生動有趣。這是許子東不同於有些大陸學者長篇大論或往往濫用大字眼的長處。他的研究方法,仍以小說人物的分析為主,將之佈於論文的「前景」,然後再放在歷史文化的範疇中。這種方法,看似「保守」,但卻能勾畫出一個生動的輪廓,不像一部分純以西方理論為依據的學者把活生生的文學寫成死板的抽象語言。

——李歐梵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若干舊文,拼砌出小說中的現代史版圖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