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東文集 第七卷: 許子東現代文學課 (增訂本) | 誠品線上

許子東文集 第七卷: 許子東現代文學課 (增訂本)

作者 許子東
出版社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許子東文集 第七卷: 許子東現代文學課 (增訂本):【核心賣點】從騰訊經典直播課堂進階為「課堂+學術」雙重內容,既保留現場魅力,更以深度研究與對談剖析民國文學精髓,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核心賣點】 從騰訊經典直播課堂進階為「課堂+學術」雙重內容,既保留現場魅力,更以深度研究與對談剖析民國文學精髓,雙倍震撼,一次珍藏! 不單講述文學史,更穿透文學表象,引導讀者思考中國現代文學作為「偉大傳統」或「中國特例」的深層意義。 許子東以風趣犀利的「一家之言」,將深奧文學轉為生動故事,邀您共赴智慧與愉悅交織的閱讀之旅。  獨家收錄王德威、許子東、李浴洋三位重量級文學學者同台對談,直面AI衝擊與媒介變革,從「史失求諸文」到「文學就是AI」,探尋二十一世紀文學的意義與不可替代性。【一句話推介】中文系的一門必修課【內容簡介】十二堂現代文學課,穿越民國文壇。從無法超越的魯迅,到無處安放的張愛玲,見文學爭鳴的山河長卷;從郭沫若的熱烈,到曹禺的悲涼,聽社會變革的歲月行板;從郁達夫的沉淪,到聞一多的死水,感「五四」一代的家國深情……許子東教授以課堂上的「一家之言」勾勒現代文學的精神圖譜:茅盾的農村三部曲,老舍的都市三部曲,冰心的繁星春水,沈從文的邊城原鄉,徐志摩的男性抒情,丁玲的女性意識。魯迅《狂人日記》撬開吃人禮教的千年凍土,張愛玲《傾城之戀》撕開男女戰爭的世代裂紋……這部源自騰訊直播經典課堂的文字實錄進階版,沿新文化運動軌跡,重釋並反思三十年民國文學,令今人思考,中國現代文學,究竟是一個偉大的傳統,還是中國文學的「特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許子東,浙江天台人,上海出生。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亞系碩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曾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達夫新論》《當代文學印象》《當代小說閱讀筆記》《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敍述文革》《吶喊與流言》《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香港短篇小說初探》《許子東講稿》(三卷本)、《許子東現代文學課》《細讀張愛玲》《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等十餘種。論文及專著十數次在海內外獲獎。曾任「鏘鏘三人行」、「圓桌派」、「見字如面」等節目嘉賓。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講 現代文學與「五四」文學革命2 第一節 甚麼是「中國現代文學」11 第二節 留學生們的救國之道21 第三節 兩篇文章啟動了文化政治的大變革第二講 魯迅是狂人還是阿Q?29 第一節 北大與《新青年》的分化35 第二節 「永遠正確」的魯迅41 第三節 從周樹人到魯迅47 第四節 魯迅與幾個女人第三講 魯迅對「五四」的懷疑和反省54 第一節 〈狂人日記〉:唯一看破禮教吃人的人,投降了63 第二節 〈阿Q 正傳〉:喜劇始,悲劇終,一個象徵性的預言70 第三節 〈肥皂〉與〈傷逝〉第四講 周氏兄弟與二十年代的美文77 現代散文三章第五講 郁達夫:民族·性·鬱悶86 第一節 中國現代文學的青春期95 第二節 郁達夫的生平103 第三節 「頹廢」與「色情」第六講 莎菲與丁玲:飛蛾撲火,非死不止116 第一節 冰心與凌叔華:幸福女作家的代表120 第二節 丁玲:出走的娜拉,真正的女權英雄第七講 「五四」新詩的發展131 第一節 沒有新詩,就沒有「五四」143 第二節 現代詩歌四章第八講 文學與政治之間的茅盾159 茅盾:最典型的中國現代作家第九講 曹禺對中國現代戲劇的影響168 第一節 中國現代戲劇與《茶花女》173 第二節 其他人的戲劇加在一起,等於一個曹禺第十講 老舍、巴金的生平與創作186 第一節 巴金:一生堅持青年抒情文體和革命心態196 第二節 老舍:一個作家可以提前寫出自己的命運第十一講 沈從文與三十年代「反動文藝」211 第一節 一輩子不接受城市215 第二節 〈丈夫〉:屈辱比優勝的感覺深刻得多221 第三節 《邊城》:這麼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壞事第十二講 魯迅是一座山,但張愛玲是一條河230 第一節 「五四」主流文學史無法安放的作家236 第二節 〈第一爐香〉與〈傾城之戀〉集外集246 當代文學史中的「遺產」與「債務」274 現代文學的重釋與反思從「五四」傳統說開去285 現代文學批評的不同類型301 架空穿越第三種虛構歷史的文學方法—以《瑯琊榜》為例320 民國想像與「政權」、「神權」、「族權」附錄336 知識分子與大眾「五四」小說中的「男女關係」370 想像中國的方法以小說史研究為中心(王德威、許子東、陳平原)412 甚麼是今天的文學?關於「文學的現代中國」的對話(王德威、許子東、李浴洋)

商品規格

書名 / 許子東文集 第七卷: 許子東現代文學課 (增訂本)
作者 / 許子東
簡介 / 許子東文集 第七卷: 許子東現代文學課 (增訂本):【核心賣點】從騰訊經典直播課堂進階為「課堂+學術」雙重內容,既保留現場魅力,更以深度研究與對談剖析民國文學精髓,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620747373
ISBN10 /
EAN / 9789620747373
誠品26碼 / 2683016914004
頁數 / 46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7x15.2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不可能完美的「經典課堂」

高全之在《張愛玲學. 增訂版序》中說:「我一向好奇課堂裏老師們如何教讀張愛玲。有位在大學教文學的朋友幾次會面都直誇〈封鎖〉好,讚完偏不說好在哪裏。」
說實在的,我也一向好奇課堂裏老師們如何教讀我喜歡的作家,卻一直很少有機會聽到、看到人家的課堂。最後,竟追隨了魯迅小說人物的命運,從企圖「看人」走到了「被看」。2016 年夏,騰訊新聞的負責人邀請我參與「經典課堂」欄目。欄目宗旨是選擇一些著名大學內持久受歡迎的課程,通過騰訊網向海內外現場直播,讓其他學校及大學以外的人們可以同步接收。我在香港嶺南大學教書,正好香港的大學資助委員會(UGC)近年在實行研究評審(RAE)時,也特別強調學術的影響(impact),大意是希望「學術研究可以帶來超越學術界的社會影響」。一門課程,一項研究,要改變社會當然不自量力,但即使只為稻粱謀,期待自己教的課對學生乃至社會有些影響,也是正常的教師責任。嶺南大學是香港規模最小的公立大學,但追溯歷史, 1888年在廣州創立,早於京師大學堂,當時有「南嶺北燕」之說。後來也有陳序經、陳寅恪等學者,確實「著名」。「中國現代文學」,則是所有開設中文課程的大學必備基礎課。我在嶺南大學教這門課已近二十年,雖然學生反應一直不錯,獲得兩次「優異教學獎」,但講到「經典課堂」,怎麼敢當?不過騰訊解釋,不一定是課堂「經典」,主要是內容「經典」。四書五「經」、春秋「典」律是「經典」(classics),現代中國文學中,「魯郭茅巴老曹」,還有沈從文、張愛玲等,不也是「經典」嗎?這樣理解以後,我也就大膽接受了騰訊的邀請,在2016 年9 月到12 月,將我正好在教的「中國現代文學課」全程直播。這本書就是課堂上的現場錄音文字。
其實,在哈佛、史丹佛等學校也有類似的課堂直播,一般是大學安排,目的是推廣本校課程。不像騰訊新聞作為商業傳媒公司,卻也承擔公共教育的某些責任。
關於線上課堂直播,學術界也有不同意見。一是擔心名校大課播出,影響其他學校的類似課程。這種擔心現在看來不是很必要。因為上課總是人對人效果最好,直播課程取代不了面對面的教學。尤其是人文學科如文學、哲學等學科,一向沒有標準答案,也從來沒有所謂的最好課程。作為「經典課堂」,最多只是多提供一個參考、一種選擇而已,就像多了一本有視頻的參考書。
另一種顧慮是「個人知識產權」。至少在我服務或客座的大學裏,有部分老師似乎不太喜歡「外人」來旁聽或者錄音錄影。我講的還不是內地大學裏的課堂監控系統,而是指為了教學評審,其他老師來聽課打分提意見,或者社會上的人跑來聽課(據說在北大,很多課容許甚至鼓勵「外人」聽課)。在香港的大學制度中,教學效果評分直接關係到老師的薪金、續約、職稱等,大學老師於是將課堂看作「自己的園地」,或者還擔心課堂直播後,同樣題目再也沒法到處演講……所以騰訊新聞的課堂計劃開始不那麼順利。說實話,我也不怎麼擔心這個問題。因為講的是文學課,同一門課,今年講的和去年、前年都不一樣,明年也會不同。所以直播也好,錄影也好,真的無所謂。
對一門課來說,教材很重要。比如教中國現代文學,無論是沿用唐弢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或教育部指定教材《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温儒敏、吳福輝著),還是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其實都是在選擇這個領域中的權威著作(我在香港教書,同時選用後兩種)。可是偏偏現在某些大學裏的研究評審乃至職稱評審,只要是教材,便不受重視。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雖然,論文是學術的前沿,教材是成果的累積,但文學論文每年幾百上千,能有多少比王瑤、朱光潛的教材有更大的學術貢獻?又有多少期刊文章能夠比劉大杰、游國恩或章培恒等人的文學史更有學術影響?在現行以理工科規則管理文科研究的所謂「與國際接軌」的學術管理體制中,項目基金大於研究成果,期刊級別大於著作影響,長此以往,大學教育的生命意義何在?這也是我願意參與騰訊課堂計劃的原因之一。因為我相信,教學是大學之本,教學是推動學術發展的動力之一。
我的「中國現代文學課」直播,在嶺南大學也碰到一些具體問題。感謝大學校長委員會的支持,批准這項計劃並就知識產權等問題協助我與騰訊新聞簽約。學校相關部門也給予騰訊的技術人員很好的協助。一開始聲音效果有些問題,後來逐步改善。我還必須徵求修課的一百多位同學的書面同意,一一簽名,因為在直播過程中,他們可能會被錄音錄影。少數不願出鏡的同學,要安排他們坐在課堂一角,保護私隱。我不想為了直播效果而改變課程的設計。這是嶺南大學中文系一年級的基礎課,學生是交了學費來的,直播不應該影響他們正常上課。我只在課程安排中做了微小調整(增加了原定在選修課講的沈從文和張愛玲),使用的教材和講課的觀點一如往常,同時基本上也沒有違反騰訊關注的一些尺度。我在課上說了,希望成千上萬的線上聽眾觀眾,看到的是一種不可能完美但完全真實的香港的大學課堂實況。
整個現代文學課共十二節,其中第四節我請北京大學的陳平原教授代課,講魯迅、周作人與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因為那天上課時間,我正主持一個學術研討會。本來也想請與會的王德威教授講一課,但他也因為同一時段要在會上發言,所以沒能前來。陳平原教授的講稿存目,特此說明。
海內外有很多大學,幾百上千的老師在教中國現代文學,其中有很多名師、名家,很多也是我的同行、同學、同事。所以在整個課程直播計劃中,我都是懷着忐忑不安和謙卑的心情— 我想再三說明,這不是一部文學史稿,也不是研究論文,這只是課堂錄音。所以一定會有很多即興、疏漏或不嚴謹。這也不是專家匯集的集體著作,只是「一家之言」。如果其中偶有研究心得,和他人的現代文學研究不同,那應該感謝香港開放的學術環境;倘若其間很多缺失錯誤,則都是我「一人之言」的不足。
感謝理想國的約稿,感謝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文學課」的繁體版。在把直播內容變成書稿的過程中,我加了一些必須有的註釋,略略改動個別口語,但基本保持上課的原生態。明知淺陋,還是拋磚,期望能答謝騰訊新聞的文化公益心,也期望大學能更加重視在第一線講台上辛苦工作的老師。本書簡體版今年6 月在北京的新書發佈會,有一百八十萬人收看騰訊新聞的直播。感謝李歐梵教授、王德威教授和梁文道先生為本書寫推薦語,他們的鼓勵支持更使我慚愧自己應該做得更好。感謝曹凌志、黎耀強、白靜薇的幫助,這次繁體版在文字細節上做了一些修訂和補充。
至於我對於中國現代文學的看法,對於各種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看法,對於中國現代文學這門學科的看法,在講課時都有提及,這裏就不再重複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系的一門必修課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