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東文集 第六卷: 小說香港
| 作者 | 許子東 |
|---|---|
|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許子東文集 第六卷: 小說香港:【核心賣點】1.兩岸三地讀者群內容涵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比較,吸引華語文學愛好者與研究者。2.跨領域讀者吸引力學術市場:文學系師生、 |
| 作者 | 許子東 |
|---|---|
|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許子東文集 第六卷: 小說香港:【核心賣點】1.兩岸三地讀者群內容涵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比較,吸引華語文學愛好者與研究者。2.跨領域讀者吸引力學術市場:文學系師生、 |
內容簡介 【核心賣點】1. 兩岸三地讀者群內容涵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比較,吸引華語文學愛好者與研究者。2. 跨領域讀者吸引力學術市場:文學系師生、香港文化研究學者(可聯合高校舉辦講座、納入課程參考書目)。大眾市場:書中所論作家粉絲、文學愛好者、香港文化關注者、城市旅行與懷舊人群(強調「以小說重讀香港」的情感價值)。3. 人文溫度的學術敍事文字平易近人,輕鬆幽默,又不乏深刻之語,可讀耐讀,兼具收藏與閱讀價值。4. 話題性與時效性呼應「香港敘事」「身份認同」「城市文學熱」等熱門議題。附錄討論「大灣區文學」,契合政策與文化討論熱點。【文集簡介】本套文集是許子東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系統結集,涵蓋三卷現代作家論、一卷學術論文集、兩卷專題研究、三卷文學史論述,以及一卷自傳和一卷媒體言論集。現代文學史是中國學界重點學科。許子東教授從作家研究轉向作品研究,藉新論、細讀、重讀、選讀,在文學的虛構、建構與解構之間,觸摸當時生態,體驗真相擬態,回望歷史、審視現實、展望未來,書寫「另類文學史」。以學院內外的雙重跨界視角,回顧與眾不同的中國故事。【卷六簡介】許子東教授曾經應邀編選多本「香港短篇小說雙年選」,閱讀篇目數以千計,自此孕育《小說香港》雛形。《小說香港》從世紀之交的香港文學圖景出發,透過作家評述和文本細讀,穿越北京、上海、台北、香港多城文學場域,展開一場關於時空處境的複調對話。從本土文學的集體記憶,到實驗小說的都市異化,對香港小說的界定、類型、技法與特徵等,作學院派分析和創造性解讀,再現回歸前後的文學生態。以兼具學理與溫度的筆觸,勾勒出香港在時代巨輪下的精神軌跡。當小說成為一座城最真實的靈魂,我們得以在字裏行間重返現場,重讀時空交錯下的香港故事。【內容特點】1. 作家與文本的創造性解讀細讀評述李碧華、董橋、西西、許榮輝、劉以鬯、黃碧雲等代表作家,收錄對〈動亂〉〈鯉魚門的霧〉〈黑麗拉〉等重要小說的重新詮釋。對香港小說的界定類型、敍事線索、文化基因、技法特徵等,作學院派分析與創見性解讀。2. 跨世紀文化脈絡的梳理縱向貫穿殖民時期、回歸前後至新世紀的香港文學變遷,橫向對比多城文學場域的互文關係,構建立體化的文學史觀。探析失城文學、實驗小說等專題類型,聚焦身份焦慮、都市異化等議題,切中後殖民與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學命脈,呈現回歸前後的本土文學生態。3. 跨域比較的文學地理學突破地域限制,將香港文學與北京、上海、台北並置討論,探討都市現代性、殖民記憶與華語文學的互動。 突破單一文本分析,將小說置於「京滬港港台文學對話」的宏觀語境中,揭示香港文學的獨特性與複雜性。4. 人文溫度的學術敍事避免冰冷理論堆砌,以散文式筆觸描摹小說中的香港街巷、市井煙火與人心詭譎,兼論純文學與流行文學,讓學術論著成為可「呼吸」的文學風景。5. 理論與現實的雙重關照從「香港意識」「北方記憶」到「大灣區文學角色」,連結文學文本與身份政治、城市變遷等社會議題。附錄專訪探討香港文學未來,增強當代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許子東,浙江天台人,上海出生。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亞系碩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曾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達夫新論》《當代文學印象》《當代小說閱讀筆記》《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敍述文革》《吶喊與流言》《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香港短篇小說初探》《許子東講稿》(三卷本)、《許子東現代文學課》《細讀張愛玲》《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等十餘種。論文及專著十數次在海內外獲獎。曾任「鏘鏘三人行」、「圓桌派」、「見字如面」等節目嘉賓。
產品目錄 第一輯:世紀之交的香港文學圖景論「失城文學」1997 年的香港短篇小說「後殖民小說」與「香港意識」「無愛」的新世紀?2000年香港文學一瞥第二輯:身份.記憶.書寫香港短篇小說中的「北方記憶」與「革命想像」長篇短評:李碧華的《煙花三月》西西選內地小說許榮輝的小說與香港的寫實主義今天的「酒徒」四篇重要的香港小說:《經紀日記》〈動亂〉〈鯉魚門的霧〉〈黑麗拉〉第三輯:在文學場域閱讀城市香港的純文學與流行文學中國內地、台灣和香港散文中的動物意象「上海文學」與香港文學——兼談「三城記小說系列」之緣起海上文學百家附錄現代文學中的上海、北京與香港思考香港在大灣區文學中的角色——專訪許子東教授
| 書名 / | 許子東文集 第六卷: 小說香港 |
|---|---|
| 作者 / | 許子東 |
| 簡介 / | 許子東文集 第六卷: 小說香港:【核心賣點】1.兩岸三地讀者群內容涵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比較,吸引華語文學愛好者與研究者。2.跨領域讀者吸引力學術市場:文學系師生、 |
| 出版社 /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
| ISBN13 / | 9789620747342 |
| ISBN10 / | |
| EAN / | 9789620747342 |
| 誠品26碼 / | 2683016913007 |
| 頁數 / | 196 |
| 裝訂 / | P:平裝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尺寸 / | 22.7x15.2 |
| 級別 / | N:無 |
導讀 : 導讀
許子東教授曾經應邀編選多本「香港短篇小說雙年選」,閱讀篇目數以千計,自此孕育《小說香港》雛形。
《小說香港》從世紀之交的香港文學圖景出發,透過作家評述和文本細讀,穿越北京、上海、台北、香港多城文學場域,展開一場關於時空處境的複調對話。從本土文學的集體記憶,到實驗小說的都市異化,對香港小說的界定、類型、技法與特徵等,作學院派分析和創造性解讀,再現回歸前後的文學生態。以兼具學理與溫度的筆觸,勾勒出香港在時代巨輪下的精神軌跡。
當小說成為一座城最真實的靈魂,我們得以在字裏行間重返現場,重讀時空交錯下的香港故事。
最佳賣點 : 《小說香港》從世紀之交的香港文學圖景出發,透過作家評述和文本細讀,穿越北京、上海、台北、香港多城文學場域,展開一場關於時空處境的複調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