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詞帝: 李後主的生活與詞作
作者 | 羅秀珍 |
---|---|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千古詞帝: 李後主的生活與詞作:春花秋月赤子衷腸羅衾夢斷故國神傷胭脂淚染帝主滄桑一江愁緒詞境無雙從尊貴的一國之君淪為受盡屈辱的階下囚,李後主將其幾十年來的喜怒哀樂 |
作者 | 羅秀珍 |
---|---|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千古詞帝: 李後主的生活與詞作:春花秋月赤子衷腸羅衾夢斷故國神傷胭脂淚染帝主滄桑一江愁緒詞境無雙從尊貴的一國之君淪為受盡屈辱的階下囚,李後主將其幾十年來的喜怒哀樂 |
內容簡介 春花秋月 赤子衷腸羅衾夢斷 故國神傷胭脂淚染 帝主滄桑一江愁緒 詞境無雙從尊貴的一國之君淪為受盡屈辱的階下囚,李後主將其幾十年來的喜怒哀樂、人生感慨,昇華為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境界,通過哀婉、淒美,而又清麗的詞作傳遞給世人,在文學史上留下永恆印記。 本書深入分析李後主的跌宕生平,並精選後主詞二十首,結合其人生經歷、意象構造等,為讀者詳細講解前後期詞作之特點,以及其所蘊含的藝術價值。內容明晰,深入淺出。另附有聲音導讀,跟隨作者一同走進李後主的詞中天地。
作者介紹 羅秀珍,文學與粵曲愛好者。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文學與歷史,長期從事此方面之教育工作,桃李滿門。退休後專注研習粵曲,將過往所學融入興趣中。喜歡演繹有歷史背景及有文學深度技巧的名曲,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精粹。曾多次參加粵曲敬老及慈善演出,先後為內地天災及本港東華籌款。2012年,於尖沙咀文化中心音樂廳為任教學校重建籌款演出,與在讀中六學生演唱粵曲《寶蓮燈之怒劈華山 》。亦有主持講座,着重解說曲詞中的文學性及家國情。著有《李清照:千秋才女的生活與詞作》(2021年)。先後應邀前往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恒生大學主講「千秋才女的跌宕人生——探究詞人李清照的內心世界」
產品目錄 序一 陳萬雄博士序二 張錦少教授自序導言—千古詞帝李後主上篇⋯ 千古詞帝的跌宕人生知人論世 事與願違避世享樂 大小周后儒佛思想 藝術薰陶欲挽狂瀾 忠奸不辨忍辱降宋 因詞而亡結語下篇⋯ 詞選二十首南唐作品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一斛珠.曉妝初過〉〈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子夜歌.尋春須是先春早〉〈柳枝詞〉〈長相思.雲一緺〉〈搗練子令.深院靜〉北宋作品〈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清平樂.別來春半〉〈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浣溪沙.轉燭飄蓬一夢歸〉〈望江梅(其一).閒夢遠〉〈望江梅(其二).閒夢遠〉〈望江南(其一).多少恨〉〈望江南(其二).多少淚〉〈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影響附錄附錄一 李後主詞的意象創作 附錄二 李後主詞的記「夢」 附錄三 解說李璟詞兩首 附錄四 王國維《人間詞話》評李後主詞 附錄五 葉嘉瑩詩三首 論李後主 附錄六 論李後主 詩兩首 附錄七 歐陽修《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原文(節選) 聲音導讀鳴謝
書名 / | 千古詞帝: 李後主的生活與詞作 |
---|---|
作者 / | 羅秀珍 |
簡介 / | 千古詞帝: 李後主的生活與詞作:春花秋月赤子衷腸羅衾夢斷故國神傷胭脂淚染帝主滄桑一江愁緒詞境無雙從尊貴的一國之君淪為受盡屈辱的階下囚,李後主將其幾十年來的喜怒哀樂 |
出版社 /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88913848 |
ISBN10 / | |
EAN / | 9789888913848 |
誠品26碼 / | 2682991521009 |
頁數 / | 19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9X13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自序
自2021年出版《李清照:千秋才女的生活與詞作》至2024年三次再版,非常感謝各地讀者支持。筆者曾多次於本港大學及中學作「李清照」之專題講座,將文學欣賞公諸學子及大眾。最近在各界友好的鼓勵下,撰寫《千古詞帝:李後主的生活與詞作》,透過其跌宕人生及前後期詞作探究他的內心世界。
在傳統的價值觀念裏,君主肩負着保家衛國、守護百姓的重任。李煜作為南唐君主,未能抵擋宋軍的進攻,治國無方,只是沉溺於詩詞風月、宮廷享樂,於是對他產生道德上的批判,以為在政治上失敗的人,其文學成就也難膺高度評價。
須知道文學創作有其獨立的審美價值和精神內涵,李煜的詞作正是他生活上經歷巨變,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而創作出來的。
我喜歡寫李後主的原因,可以從多個層面來探討,包括文學欣賞、情感共鳴、與人性的思考。
首先是他的「赤子之心」真性情,能以淺白語言抒寫真實情感,擺脫晚唐五代詞的雕琢習氣,例如〈破陣子〉中:「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毫不掩飾屈辱,敢於暴露脆弱與失敗,有這樣的真性情,從而讓作品更具感染力。
讀後主詞的人,各有見解,我特別迷戀李後主入宋後,詞的意境大幅躍升,能用平白如話的文字表達無限的情思。
古往今來,人們有着太多的委屈,太多的無奈,於是文學和藝術在每個不快樂的時刻,承接你的情緒、你的憂傷,盡可能幫你解決精神上的困境。
每個人都可以經歷理想的破滅,青春的逝去,身份的蛻變。讀李後主詞,令人引起共鳴。他將個人的苦難轉譯為對人性、命運、權力等的思考。他的詞充滿對比:快樂與痛苦,自由與禁錮,並以虛實交織的筆法揭示。
同樣被俘虜的末代皇帝,計有孫皓寂寂無聞,劉禪「樂不思蜀」安於現狀,而陳後主(叔寶)一曲〈玉樹後庭花〉被喻為亡國之音,唯獨李後主以文學的力量,成為「一代詞宗」,被譽為「千古詞帝」。
李後主在文化史上的影響遠超政治層面,他將個人悲痛昇華為普世的人類情感,他將家國之恨、命運無常,提煉成具哲學性的文學表達,他的詞作穿越時空,成為苦難美學的典範。
最佳賣點 : 資料豐富:附詳細注釋助讀者閱讀。
深入淺出:用易懂文字解說詞作價值。
輕鬆讀詞:以李後主生命歷程為線梳理詞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