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詩選
作者 | 追光動畫/ 韓瀟 |
---|---|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長安詩選:【核心賣點】收錄《長安三萬里》影片詩作,42首詩領略盛唐風采。【一句話推介】憑詩意通古今,感受獨屬中國人的極致浪漫。【內容簡介】本書特邀青年學者韓瀟對《 |
作者 | 追光動畫/ 韓瀟 |
---|---|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長安詩選:【核心賣點】收錄《長安三萬里》影片詩作,42首詩領略盛唐風采。【一句話推介】憑詩意通古今,感受獨屬中國人的極致浪漫。【內容簡介】本書特邀青年學者韓瀟對《 |
內容簡介 【核心賣點】收錄《長安三萬里》影片詩作,42首詩領略盛唐風采。【一句話推介】憑詩意通古今,感受獨屬中國人的極致浪漫。【內容簡介】本書特邀青年學者韓瀟對《長安三萬里》電影中出現的42首經典詩歌進行解讀,並結合劇情撰寫獨家影話。讀者將隨著一首首詩漫遊唐朝,重新認識李白、高適、杜甫、王維等家喻戶曉的詩人與他們的文化精神。本書既是一部詩歌導讀,也是一部生動的「長安」史話,讀者在欣賞詩歌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唐朝的輝煌與魅力。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誦唐詩,細味長安氣象。憐片月,緬思太白風華。——何文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譽教授知名語言及文學學者入夢長安三萬里,回首盛唐風雲中。——陳才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王維研究會會長高適和李白都是「士子」,即讀書人,「士子」的命運往往折射着一個時代的變遷,高適是成功的英雄,李白是失敗的英雄,他們共同書寫了盛唐的歷史。——薛天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顧問中國李白研究會前會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追光動畫成立於2013年3月,懷著「中國團隊、為中國觀眾、講中國故事」的初心,立志創作出世界一流水準的動畫電影。經過十年的發展,追光動畫已經培養了一支年輕而歷經磨礪的團隊,建立了日益成熟的動畫電影創作製作體系,將不斷為廣大中國觀眾和全球觀眾創作出世界一流的動畫電影作品。代表作品有「新文化」系列《長安三萬里》;「新傳說」系列《白蛇:緣起》、《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系列《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楊戩》等。韓瀟文學博士,陝西安康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著有《天階歧途:盛唐文化宇宙中的李白》、《盛世逆旅:盛唐文化宇宙中的杜甫》等。
產品目錄 目錄序一序二第一章 詩話長安別董大二首(其一) 高適黃鳥 佚名扶風豪士歌 李白採蓮曲 李白題玉泉溪 湘驛女子宋中十首(其一) 高適燕歌行 高適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李白別魯頌 李白別劉大校書 高適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二) 李白俠客行 李白擬古十二首(其九) 李白贈汪倫 李白哥舒歌 西鄙人子夜吳歌·秋歌 李白別韋參軍 高適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李白送陸判官往琵琶峽 李白第二章 謫仙風華上李邕白紵辭三首(其二)寄遠十二首(其四)靜夜思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行路難三首(其一)南陵別兒童入京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永王東巡歌十一首(選三)早發白帝城第三章 盛唐羣星望嶽 杜甫相思 王維隴頭吟 王維過故人莊 孟浩然春曉 孟浩然出塞二首( 其一) 王昌齡代扶風主人答 王昌齡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登鸛雀樓 王之渙黃鶴樓 崔顥落第長安 常建採蓮曲 賀知章後記 韓瀟附錄
書名 / | 長安詩選 |
---|---|
作者 / | 追光動畫 韓瀟 |
簡介 / | 長安詩選:【核心賣點】收錄《長安三萬里》影片詩作,42首詩領略盛唐風采。【一句話推介】憑詩意通古今,感受獨屬中國人的極致浪漫。【內容簡介】本書特邀青年學者韓瀟對《 |
出版社 /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620746741 |
ISBN10 / | |
EAN / | 9789620746741 |
誠品26碼 / | 2682580233009 |
頁數 / | 19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7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序一
《長安三萬里》,一個氣勢宏大、震撼人心的片名!
唐代詩人中,誰的筆下出現過「三萬里」?宋之問詩「帝鄉三萬里」,孟浩然詩「胡地迢迢三萬里」,喬備詩「沙場三萬里」,說的是地面距離;李商隱詩「八駿日行三萬里」,說的是仙界的距離;唐彥謙詩「鵬程三萬里」,比喻人的前程遠大;李洞詩「唐封三萬里」,讚美唐王朝的國土遼闊。而眼前這個片名《長安三萬里》的含義是甚麼?它是一幅歷史畫卷,是盛唐時代的歷史畫卷。
影片中有繁華市井,有壯美山河,有萬馬奔騰的戰場,有笙歌鼎沸的華宴,甚至有「萬井驚畫出,九衢如弦直」的長安城坊全景,但影片中歷史畫卷展開的主線,卻是盛唐時代孕育的兩位詩人——高適和李白。
高適和李白是志同道合的親密朋友,他們都有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宏偉抱負,他們在人生道路上都經歷了艱難困苦。高適五十歲前曾為隴畝民,「兔苑為農歲不登,雁池垂釣心長苦」。李白在求仕之路上曾面臨「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困境。但是,他們奮鬥的結局卻有天壤之別。高適在安史之亂的時代大變局中應時而起,成為朝廷重臣,擔任過淮南節度使,影片開頭在茫茫雪嶺中重現的,是高適在劍南西川節度使任上與吐蕃的戰爭場面。李白雖然有過奉詔入侍翰林的一時榮耀,但在安史之亂中誤入永王軍幕,遭遇了長流夜郎的不幸。高適和李白都是「士子」,即讀書人,「士子」的命運往往折射着一個時代的變遷,高適是成功的英雄,李白是失敗的英雄,他們共同書寫了盛唐的歷史。好在李白流放途中遇赦,高歌「千里江陵一日還」,才使觀眾為他鬆了一口氣。
後世讀者可以看到的,是李白蒙受的冤屈在他身後得到洗雪,唐代宗即位即為永王平反,李白去世不久就被朝廷任命為左拾遺,雖然這任命晚了一步。然而,李白會在乎「左拾遺」這個官位嗎?他有「詩仙」的千古美名就夠了!高適不朽,李白不朽,他們的名字永遠彪炳於盛唐的史冊。
薛天緯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顧問、中國李白研究會前會長
序二
在數字化時代,跨越三萬里,穿過千年,回首長安,懷想盛唐壯闊波瀾,遙慕詩壇氣象萬千,請問誰最引人矚目、動人心弦?我首選李白!「天生我才」的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李白。李白的詩歌體現了盛唐的精神風貌,飽滿的青春熱情,爭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積極樂觀的理想展望,強烈的個性色彩,譜就了中國詩歌史上最富有朝氣的旋律。
大唐三百年,締造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李白一向被視為黃金時代的最佳代言。李白是時代的驕子,是盛世的歌手,更是享有世界聲譽的中國大詩人。雖然一代詩豪白居易尋訪李白墓地,曾感歎「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但歷史是公正的,「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已如星懸日揭,照耀太虛,色相莫求,高華難併。誠可謂:詩中無敵,文壇稱仙,才氣何止籠一代;殿上脫靴,江頭披錦,狂名更堪佔千秋。
在中國,李白就是詩歌的代名詞,恰如唐詩是中國詩歌的天花板,恰如長安是盛唐的中心。要深入了解李白,不能選擇同齡人王維的視角——道不同不相為謀;也不宜採用比他小近12歲的杜甫的視角——「迷弟」的仰視角度不夠客觀。只有同齡人高適的視角,才最為合適。二人都是廣為人知的大詩人,人生軌跡有很多相互交叉之處,還惺惺相惜。用《杜詩詳註》作者仇兆鰲的話說,可謂「千古文章知己」,借用杜甫稱譽高適的話說,就是「當代論才子,如公復幾人」?移用來表述高適與李白的知音之交,也再恰當不過了。
高達夫與李太白,雖然出身、個性等方面有諸多差異,但在人生設計方面,卻多有暗同之處。二人都心高志大,自負自信,喜言王霸大略,皆寄希望於君臣遇合,一飛衝天,而恥預常科,不願走一般士人科舉入仕的常道。這應該說,是空前隆盛的盛唐所賦予的,是時代性格和精神風貌的一種表現,此前沒有,此後亦無。有感於此,追光動畫推出的《長安三萬里》,以高適眼中的李白為選題,可謂慧眼獨具,注定會有戲劇張力。從分量上看,高適甚至可以視為第一主角,較一般選擇李白為男一號的劇本大不相同,因此很有吸引力。極有看頭的幾段唐詩故事,也表現得十分精彩,視點人物寫作手法的運用,可以說恰到好處,不着痕跡地巧妙帶上了王維、杜甫等同代大詩人,生動刻畫出層次豐滿、精彩絢爛的大唐詩壇風貌。
如今,劇本閱後已近兩年,幾經打磨的樣片也看過兩遍。與之配合的《長安詩選》書稿,經過兩次修改,也即將付梓。就在從開封梁園去往四川眉山的路上,接到為此書作序的任務。任務急,時間緊,雖無倚馬可待之才,但責無旁貸,於是迅速入夢,入夢長安三萬里,回首盛唐風雲中。按理,書不二序,但考慮到昔日梁園風雲際會,吹台之上,是三個人的戲份,因此才有後來「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的深情回憶,以及「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台」的無限懷思,也就不必拘泥舊理了。
不妨以長江中游邊上的三游洞作比,既有同輩的前三游(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也有兩代人的後三游(蘇洵、蘇軾、蘇轍之三蘇父子),遙想昔賢三游處,欲書勝事憶當年。後之視今,亦如今之視昔。正如聞一多說過的,千年前的昔賢,我們聽過他們的名字,生平梗概彷彿也知道一點兒,但是容貌、聲音,性情、思想,心靈中的種種隱秘——歡樂和悲哀,神聖的企望,莊嚴的憤慨,以及可笑亦復可愛的弱點或怪癖,卻全是茫然。我們要追念,追念的對象在哪裏? 要仰慕,仰慕的目標是甚麼?要崇拜,向誰施禮?假如我們是肖子肖孫,我們該怎樣的悲慟,怎樣的心焦!
這樣令人心焦的問題,今天終於有了答案。以動畫再現詩唐,再現高李輩的詩意風光,再現他們神聖的企望,重溫那些詩壇上可信可敬、可愛可親、可歌可笑的現場,恰如以影話配合解讀,我相信,一定會幫助讀者,輔助觀眾,走近大唐,走進名垂萬代的高適、李白、杜甫的心靈世界和詩意現場。靈機已經觸發,弦音已經校準,就等待着輕攏慢拈,等待着重挑急抹,只需信手彈去,必是千古絕調。三通畫角之後,三通擂鼓之後,筆已經提起,金墨已經蘸飽,且隨之欣賞那「氣酣登吹台,懷古視平蕪」的高會,玩味「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巔狂,靜品「青天裏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那大唐精彩的傳奇時光。
感謝高適!感謝李白!感謝杜甫!
陳才智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王維研究會會長
最佳賣點 : 收錄《長安三萬里》影片詩作,42首詩領略盛唐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