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ld Man's Boy Grows Older
| 作者 | Robert Ruark |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小男孩長大後: 爺爺和我續集 (62週年暢銷紀念版):《小男孩長大後》是美國戶外文學作家魯瓦克繼《爺爺和我》之後的寫下的續集,在書裡,他的足跡遍及非洲大陸、印度及美洲 |
| 作者 | Robert Ruark |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小男孩長大後: 爺爺和我續集 (62週年暢銷紀念版):《小男孩長大後》是美國戶外文學作家魯瓦克繼《爺爺和我》之後的寫下的續集,在書裡,他的足跡遍及非洲大陸、印度及美洲 |
內容簡介 暢銷經典《爺爺和我》感人至深的續集作品一部「溫暖、體貼、充滿智慧」的傳奇,一個關於自然、關於成長和生命的故事。 Amazon讀者5顆星推薦 他從不說謊,但知道吹噓是另外一回事; 不有錢,但卻讓自己覺得很富足;懂得敞開心胸,不以外表評斷人; 能享受獨處,明瞭等待是一種美德;懂得珍惜自然、尊重其他生物…… 這一切,都是爺爺教給他的。 **************************** 爺爺的小男孩長大了。 小男孩長大以後,如願赴遠洋航海、到遙遠非洲打獵、在世界各地旅行,最後,這些關於狩獵與自然的故事讓他成為作家,但無論身在何方,小男孩沒有一刻忘記過爺爺的教誨,沒有一刻忘記與爺爺一起共度的美麗時光。 《爺爺和我》(The Old Man and the Boy)是風靡美國六十餘年的作品,書中小男孩和爺爺一起在北卡羅萊納原野中漫步,祖孫間深厚的情誼,令人懷念的高貴美好情操,在在讓它成為一本只要讀過一次,就會讓人一讀再讀,愛不釋手的好書。 《小男孩長大後》是美國戶外文學作家魯瓦克繼《爺爺和我》之後的寫下的續集,在書裡,他的足跡遍及非洲大陸、印度及美洲各地,幽默風趣的狩獵故事、和爺爺之間的溫暖回憶,對生命的反省,在在令人感動。 本書記錄了時光推移,小男孩成長的軌跡,其中充滿了對爺爺的無盡思念。 【讀者推薦】 ․「魯瓦克的《爺爺與我》和《小男孩長大後》是真正的經典之作。依我看,沒有任何讀物能把父子情或祖孫情描述得比它們更好。如果你讀這兩本書,卻一點都沒有感受或體驗到,這男孩在爺爺的陪伴下成長所感受到的東西,你不是人死了,就是心死了!」──TheOldPhart(美國讀者)․「想教養出真誠、高尚的運動員和熱愛環境保育的人,想教養出正直的公民和人類,這兩本書是必讀之作。魯瓦克在祖父睿智、充滿愛與包容的教養下,學習如何打獵捕魚的過程,是為人父母的不朽模範……也讓人一窺青少年的腦子裡在想些什麼。」──John Harkness ․「魯瓦克十分擅於將自己在打獵和釣魚經驗中學到的事,應用在處理現實社會的人和狀況。爺爺的智慧在今日,就跟在一九三○年代一樣適用。……魯瓦克的作品……富有教育意義、充滿樂趣,且別樹一幟。」──Albert Langston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魯瓦克(Robert Ruark, 1915-1965) 最會描寫戶外活動的冒險家。被公認為美國第二個海明威,是戶外文學家、專欄作家、探險家、獵人。他在一九五○年代赴非洲探險後所寫的《寶貴之物》(Something of Value, 暫譯)在發表之後感動了許多人,並被搬上電影大銀幕,吸引了許多人跟隨他的腳步。 這部溫暖人心的《爺爺和我》及它的續集《小男孩長大後》是他的自傳體寫作,也被公認為是他最偉大的遺產,在書中所描述的一九二○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醇厚人情,以及悠閒而美麗的自然風光幾十年來一直感動著人心,並為人所懷念! 為紀念他的貢獻,北卡羅萊納州為他成立了一個魯瓦克基金會,二○○○年還有一本記念魯瓦克非洲探險的傳記《站在高山上:魯瓦克在非洲》(View from a Tall Hill: Robert Ruark in Africa, 暫譯)出版。譯者簡介冷彬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社工碩士,因緣際會曾在爺爺跟小男孩居住的北卡羅來納州住過一陣子。現居台灣,投身青少年社會工作領域近二十年, 不停觀察、思考及嘗試以不同的藝術體驗、社會參與融入青少年團體工作, 努力在工作中貫徹青少年自主培力(Youth Empowerment)的信念。譯有史努比漫畫集的經典作品《Peanuts漫畫全集》1、2集。林芳儀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野生動物所博士班畢業,曾任大地地理雜誌與大自然季刊特約記者,譯有《野生新視野:海洋生命》,目前與家人移居宜蘭從事農耕,並以科學為本推動友善農業的研究與教育推廣。
產品目錄 1 爺爺的遺產2 不求尊貴3 羅伯叔叔4 爺爺付的旅費5 海邊小屋6 不怕迷路7 膨脹的謊話8 男孩與小刀9 先苦後樂10 八月的聖誕襪11 告別殘酷的世界12 下雨的星期六13 狗兒的麻煩14 遊俠騎士15 打獵不開槍16 獅子與騙子17 釣魚樂18 平底鍋裡的魔法19 不打不成器20 第二個童年之一21 第二個童年之二22 手中的完美23 從前的我24 吃藥不嫌老25 只有一條命26 貪吃鬼27 美好的十一月28 男孩討厭忍耐29 家30 偉大的朋友
| 書名 / | 小男孩長大後: 爺爺和我續集 (62週年暢銷紀念版) |
|---|---|
| 作者 / | Robert Ruark |
| 簡介 / | 小男孩長大後: 爺爺和我續集 (62週年暢銷紀念版):《小男孩長大後》是美國戶外文學作家魯瓦克繼《爺爺和我》之後的寫下的續集,在書裡,他的足跡遍及非洲大陸、印度及美洲 |
| 出版社 /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 ISBN13 / | 9786267334157 |
| ISBN10 / | |
| EAN / | 9786267334157 |
| 誠品26碼 / | 2682415653002 |
| 頁數 / | 368 |
| 注音版 / | 否 |
| 裝訂 / | P:平裝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尺寸 / | 21X14.8X2.2CM |
| 級別 / | N:無 |
| 提供維修 / | 無 |
內文 : 新版編輯序
爺爺的小男孩長大了!
《小男孩長大後》是美國暢銷作家魯瓦克繼最溫暖人心的作品《爺爺和我》之後,再度推出的續集。
《爺爺和我》是作者魯瓦克結集他在《野地與溪流》(Field & Stream)雜誌長達十數年的專欄,成為一本風靡美國六十餘年的作品。書中北卡羅萊納美麗的原野風光,小男孩和爺爺之間的深厚的情誼,令人懷念的高貴美好情操,在在讓它成為一本只要讀過一次,就會讓人一讀再讀,愛不釋手的好書。甫出版即感動了美國千千萬萬的人口,影響更遍及世界各個角落。在美國的亞馬遜網站上,對這本書的懷念、討論及留言,更是長達十數年不曾間斷。
魯瓦克是最會描寫戶外活動的冒險家,被公認為是美國另一個海明威,他對狩獵題材的熟悉、對非洲大地的熱愛,讓他成為當時美國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他曾多次到非洲狩獵旅行,並將途中的考察及記錄轉化成寫作的養份,例如小說《寶貴之物》(Something of Value, 暫譯)以肯亞爭取獨立的「毛毛運動」為背景,成為當時美國家喻戶曉的暢銷書。後來他定居西班牙,期間仍到世界各地去旅行,為報章雜誌撰寫專欄。《爺爺和我》及《小男孩長大後》就是在這段期間完成的。
《爺爺和我》在七〇年代曾經由國語日報引介給台灣讀者,當時即引起廣大的迴響,至今念念不忘,可惜的是《爺爺和我》的續集——《小男孩長大後》,至今仍和台灣的讀者緣慳一面,為了彌補這個缺憾,我們決定將續集和《爺爺和我》一同推出。《小男孩長大後》終於出版了!
《小男孩長大後》和《爺爺和我》一樣,寫的是一個喜歡打獵釣魚的小男孩的童年回憶,但更多時候,是他在不同人生階段心境的反思。現在他長大了,對當年爺爺告訴他的話、教育他的觀念,年齡及時代對人的影響,甚至是爺爺的風濕痛……,都有了更多不同的體會。他長大後實踐了對爺爺的承諾,就讀北卡羅萊納大學新聞系,一步一步地成為受歡迎的作家;他也完成了童年時的夢想,到非洲獵獅子、到印度打老虎,也買回了爺爺在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期賣掉的老屋。在這每一個階段裡,對爺爺的回憶都無法抺滅,而爺爺對他的影響也無所不在,最後,他把這些想法,收錄在《小男孩長大後》這本書裡。
就像長大後的小男孩——作者魯瓦克說的:「人在成年後很喜歡回憶。當他們頭髮開始變得灰白,當中年的苦痛慢慢加深,總是喜歡回想年輕時的豐功偉業……。
當我們初讀《爺爺和我》的時候,大概就是小學階段,和當年小男孩的年紀相同,但曾幾何時,《小男孩長大後》與台灣讀者見面時,三十年前的小讀者如今逐漸步入中年,與寫作此書時的作者年紀相同了。比起對小男孩的教育,小男孩成長後心境的變化,可能帶給自己更多的體會。
「世界可能不一樣了,但有些事是永遠不變的。」這本書不僅是獻給正在成長中的年輕人,更是獻給在紛擾現世中,需要與自己的年齡妥協,需要心靈港口的成年人。
作者序
小男孩的話
人在成年後很喜歡回憶。當他們頭髮變得灰白,當中年的苦痛慢慢加深,總是喜歡回想年輕時的豐功偉業,宣稱現在年輕人的生活過得太安逸了,以前當他們是小男孩時可不是這樣被訓練的。爺爺對這件事有個說法,他說,當人越來越老,走過的路越來越多,到小時候那間紅色小學校的路就會越來越遠。
他說:「我得承認,以前我從家裡到學校,差不多只有半英哩路,但是我越老,就把這段路變得越長。如果你現在問我,我得在雪中走多遠去上學,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能告訴你有十英哩遠。」
當時這位老紳士說的話我並不太在意,除了「雪」這個字以外其他幾乎都沒聽進去。那是個悶熱的八月,我正折磨著冰淇淋機的攪拌棒。或者說,是這攪拌棒折磨著我。奶油與碎冰、粗鹽一起在圓筒中攪和的同時,我也已經滿頭大汗了,要不是因為他們准許我舔舔攪拌棒,我才不願意在那兒繼續這項苦差事,等待冰淇淋越攪越濃稠。
冰淇淋終於變硬,一切大功告成。我趕緊撲上那根滑順綿密的冰淇淋棍,就像鴨子撲上金甲蟲一樣。如絲般光滑的冰淇淋上,冰凍的蜜桃片堆成一座可愛的小山。這就是所謂「士兵的薪餉」或是「額外的獎勵」,因為我還可以跟全家人一起平分冰淇淋,通常不用再額外扣掉我先吃掉的份。
對我來說,這是人類雙手所能製造最美味的冰淇淋啦。你想想,只是把奶油、砂糖、雞蛋、香草粉,還有一些新鮮蜜桃及櫻桃丁丟在一起攪拌,就可以做出冰淇淋來,是多麼神奇的事情呀! 但現在已經沒有人這樣做冰淇淋了,當然,現在也沒有人這樣過生活了。
這個回憶忽然湧現在我的腦海中,是在某天我的背嚴重扭傷時。那天我想重溫兒時自製冰淇淋的模糊記憶,不想到街角商店直接買一桶冰淇淋,或打開冷凍庫抓冰塊咬,那些冰塊吃起來就像木屑一樣,不管削得多漂亮,都一樣難吃。
我發現這幾年來,為了重溫年少記憶到戶外野炊,毀掉了不少好食材。我會去釣魚或是露營,純粹只為了享受被凍僵或中暑的趣味,又或者被蟲叮蚊咬——這些所有讓人不舒服的事。我成了個野餐狂,享受一切不熟的、烤焦的,或是沾了泥沙的食物。
在這些年裡,我嘗過了大象的心臟,生羚羊肝、半生不熟的沙雞或瞪羚肉片——這些都是幾分鐘前,才剛掠過天空或在樹林中跳躍的新鮮肉食。我若去釣魚,一定要等到用紅土把它們團團包住,通通丟進炭火中烘烤時才會真正開心起來,而且就算沒烤到全熟也不影響它們的味道,即使是放在我這已經被三十年尼古丁與私釀琴酒麻痺的舌頭上也一樣。
但當我還是個小男孩時,一切倒真的都不太一樣,爺爺對我來說代表的是過去已經消逝的謎團。但我並不認為我能讓現在的年輕小鬼頭們,對我過去三十到三十五年前所著迷的活動產生多大的興趣。對這個有電視、馬戲團裡有芭蕾舞表演的年代,那時候的一切都太簡單了。「進步」,和所有的事情一樣,是比較出來的,但我很懷疑,這一切的「進步」,是否真的值得。
在那被埋葬的過往歲月中,大部分好玩的事情都發生在戶外。季節在月曆上蝕刻的印記訴說著大自然的潛力。冬天的雪下得並不頻繁,但還是有可以讓你舔著玩的冰柱和自製的白雪冰淇淋,也可以設下陷阱捕捉野兔及初雪時奇蹟般出現的小雪鵐跟連雀。設陷阱很簡單,就只是一個箱子用一根木棍斜斜地撐住,然後綁上根繩子,在箱子下丟些麵包屑,等小動物跑到箱子底下吃東西,就從躲藏的地方把繩子用力一拉,箱子就會倒下來把獵物關在裡面。唯一的問題是怎樣把裡面的鳥兒抓出來,因為通常箱子一打開,牠們就順順利利地遠走高飛。
冬天池塘薄薄地結上了一層冰,讓獵鴨變得容易許多,因為野鴨不喜歡在雪中飛行,會游進矮樹叢中。不知怎地,鳥類跟動物在雪中都比較容易獵到,在雪地上偵查鹿蹤也比跟在獵犬後頭追逐牠們有趣得多了。
春天是野草莓和青桃的季節,也是肚子痛的季節——而且感謝老天保佑,也是學校放假的時候。時序緩慢慵懶地從五月進入六月,食穀鳥占領了整片草原,黑莓釋放出濃濃的甜意,就像從樹幹上冒出的珠寶。藥櫃因此遭受嚴重襲擊,救贖之瓶中的蓖麻油逐漸變少。這時也是游泳的季節,水冰得讓人冒出雞皮疙瘩,這可是嚴重違反父母禁令的,這種犯罪的歡愉讓人對這些時光加倍難忘。
夏天,是把學校拋到九霄雲外,釣魚跟游泳的時光,即使在我那個年代,也有很多夏令營,通常都在山裡舉辦,因為父母可以藉此擺脫小孩六周的糾纏,把他們押送到比較良善仁厚的集中營裡,在監督管理下從事射箭、游泳、划船、登山健行、野營、編竹籃等等諸如此類的活動。
八月最美好的部分,是準備迎接九月的到來,九月才是男人行動的季節:那時可以開始認真訓練小狗,狩獵季也即將正式展開。九月強烈的東北風掀起萬丈波濤,沼澤雞全跑出來啦,大藍魚與鹹水鱸魚也取代了岸邊的小魚,讓人群蜂擁而至。
十月是松鼠活躍的月份,板栗樹在灌木叢中散發充滿光澤的棕色,酸澀的柿子皮剛起了點皺,鵪鶉在黑暗中甜美地呼喚著。但一直要到十一月,才會有連續發射的子彈摧毀牠們的美夢。到那個時候,天氣就真的冷透了,矮樹叢凋零枯萎,憔悴不堪。雄鹿的脖子鼓起,你可以聽見這些大個兒們用力磨去鹿角上的最後一層絨毛,在樹林中大聲喘息的聲音。
我試著記錄下這一切,但每當我一開始回想,過往的一切就排山倒海而來。好像許多塵封在鐵櫃中的陳年往事,一旦用鑰匙轉開了鎖,打開櫃門,一切就瞬間出現在眼前。第一次傾洩而出的回憶,成就了一本小書,就是《爺爺和我》。
通常,故事自己會說話會書寫。我不禁猜想,忙著報導現在熱門的話題,讓我多少忘了過去的事:鄉村小木屋中,屬於聖誕節的氣味;命令獵犬追逐浣熊的號角聲;𪕨在柿子樹上蜷成一團,像張中國老人皺縮的臉;趕著牛群穿越陰暗森林回家的黑人牧童,哼著歌兒驅逐心中的恐懼;北風刮起的海浪,打在孤寂的沙灘上,激起整片白色泡沫;黑人的戶外佈道會揚起陣陣嘹喨的歌聲;歡樂的盛會中燻烤著生蠔,私釀水果酒在暗處傳遞,連方塊舞者旋轉的步伐都帶點兒搖晃。
《爺爺和我》讓我思考,讓我小心翼翼地檢視我的回憶。聖誕節的氣味就是一例。舊時的聖誕節,聞起來就像搗碎的常青樹加上烈火燃燒樹脂的味道。前者清涼,後者熾熱,但兩種味道加在一起,卻意外和諧得讓人心情愉悅。不過這芬芳的氣味卻被廚房溢出來的香味掩蓋,烤火雞肚裡填塞餡料香噴噴的味道,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這所有豐富的香味都還沾染了一股酒香,因為食物沾醬和水果蛋糕奢侈地使用了大量的白蘭地與葡萄酒。還有一股熱帶的香味,來自平時罕見的聖誕柑橘及黃澄澄的柳橙,它們濃郁的香甜摻和在豐富複雜的氣味中,格外清新逼人。但香氣醉人一口直咬到雪白果肉的鮮紅蘋果就可以整個兒把它抵消。苜蓿葉和心型的閃亮聖誕糖是一年中其他時刻都看不到的,它軟軟的夾心能奪走你的心,搭配油滋滋的巴西堅果,以及帶了淡淡酒味、摸起來黏呼呼的大個兒葡萄乾真是恰到好處。這種時候我們不會直接喝能夠讓人友誼加溫的蘭姆酒,但加了香料的蛋酒、溫熱的湯姆與傑利雞尾酒,也讓人們水乳交融。
現在,我把時間的頻道調回很久很久以前的過去,張開回憶的鼻孔用力聞嗅著這些各式各樣的氣味,在搜尋氣味的過程中,我突然又找到了不同的記憶。我想起在沒有暖氣的房子裡,爬上冰冰涼涼的床舖是什麼樣的感覺;還有在天色破曉前的一片黑暗中,離開溫暖的床鋪,塞進冰冷的衣服裡,只靠一頓豐盛早餐在肚子裡升起的暖意出門獵鴨是什麼感覺,那時耳朵冷得都快掉下來啦,膝蓋以下也凍得完全失去知覺。
重新回憶起小男孩凍紅的鼻頭上,那一滴清澈的鼻水是多麼容易啊,那時他正在獵鴨欄裡發抖,祈禱綠頭鴨快快飛下地來。凝結在爺爺鬍鬚上的露珠、爺爺的氣味——「老人跟老狗聞起來都一樣臭」——摻雜著菸草汁、玉米威士忌、爐火的氣味,整個兒就是爺爺的味道。
我繼續回想,這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我這麼清楚地意識到小男孩可能變成了什麼模樣;足足有兩三年的時光,我一直驚恐地認定我死後一定會下地獄,因為我又愛翹主日學又愛罵髒話;還有,我是如此地任由永恆的回憶襲擊。但這些猛烈的回憶,終於慢慢不再失控,慢慢地整頓歸位,在一個午後的沼澤旁,當鴿子開始憂傷地輕啼,傍晚的聲響生氣勃勃地迸開,貓頭鷹又開始唬唬梟鳴。即使我現在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在午後陰暗神祕的沼澤中釣魚,四周圍繞著扁柏與鐵蘭,我還是可以感受到年輕時的那種恐懼,那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彷彿發怒的天神用祂冰冷的手指在我的脊椎上下游移。
爺爺和我從前做過的事情中,幾乎沒有一件是人工且非自然的。我使用弓箭,但是是依據歐內斯特書中的解釋自己做成的。我不需要教練教我射箭,我會扔斧頭、製作戰斧、拋擲長矛,以及設陷阱、投擲小刀,還有撐槳划船。
冬天到來時,穀倉的牆上通常都掛滿了野兔皮,有時還有浣熊或是𪕨皮,而我總是做著白日夢,希望可以碰上隻大熊,來增加我的戰利品。我從來沒真正碰過熊,但我看過一次熊的足跡,那就讓我有如親眼看見並射中牠一樣開心了。
那是成人無法分享的祕密生活——在成串連成一氣的洞穴中、在海盜曾經埋藏寶物無人能尋的小島上、在樹屋裡、在小木屋中——即使那兒的橫樑已經歪曲,但絕對還是可以為疲倦的冒險家提供一些舒適的愜意所在。
從北卡羅萊納南港到威明頓的火車(代號是W.B.&S.,意思應該是指威明頓、布朗斯威克、南港,但我們都戲稱它是「盡職卻緩慢的火車(Willing But Slow)」),是一段適合玩上個半天的三十英哩路程,並且在旅程中滿是高度的冒險及真正的旅遊。這個旅程如果想乘船,我的羅伯叔叔是船上的機師,雖然花費時間較長,但當經過腥味沖天的魚肉工廠時,真覺得自己就像探險家哥倫布一樣。這三十哩路所花費的時間,好像比現在從紐約飛到倫敦的時間還要長。
《爺爺和我》的故事只發生在美國的一個小小區域上,但我們相處的點滴,卻可以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繼續延燒,真是奇怪又很有趣。這本書最前面的兩章是在是熱那亞的蒸汽船上寫下的;之後有幾章則是在非洲探險時寫的。之後的幾年,《爺爺和我》持續在各個地方寫作,像倫敦的索威飯店(Savoy Hotel)、新南威爾斯的教堂、戈羅卡3的營地、新幾內亞的高山上,以及羅馬、巴黎、馬德里、菲律賓、東京、香港等等,還有一大堆我不想花時間一一列出的地方。林林總總加起來,這是在史上最好的旅行之一中所創作的書,但很奇怪,我就是沒在故事發生的南港及威明頓寫作。這本書大部分的內容都在西班牙、非洲、印度,還有旅程中的飛機上所寫。
也許是我自己個性毛躁古怪,但我實在不了解,現在年輕人喜歡的登月太空梭或是人造衛星到底有什麼好玩的,自然界裡還有好多可以探索的東西呀! 我不懂電視這個奢侈品,怎麼可以聲稱它比露營旅行還好玩,我也不懂,閱讀時無窮無盡的探索及樂趣竟不能勝過電視上那些搞笑或裝神弄鬼的節目。
但當小男孩長大了以後,我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跟以前不一樣了,就覺得孤單。氣候改變了,大家談論的都是那是不是原子彈造成的錯。非洲狩獵之旅大受歡迎,大部分出錢的,都是那些臉爆青筋、又挺個大肚腩的人,他們想虐待自己,所以嘗試度過原始的生活。你再也看不見知更鳥了,紅頭啄木鳥也已經像多多鳥一樣絕種了。世界絕對和我還是小孩子時不一樣了,但如果你現在問我,我小時候去學校要在雪中走多遠的路,我很可能會比爺爺更誇張,告訴你:「二十英哩。」當然那是個謊話,因為我以前都是騎腳踏車上學的,而且學校也不過就在街角,校舍也不是紅色的,紅色是七年級老師頭髮的顏色,也差不多就在那個時候,對我來說,鳥兒跟蜜蜂的意義也有了明顯的不同。
想想看,他們現在訓練紅髮老師的方法也不一樣囉,至少跟我最後一次看見的是不同了。
內容連載
1. 爺爺的遺產
從橡樹林這頭,到河畔那端的街上,一群又一群聚集的人潮。他們大部分的臉龐是黑色的,站在白人之中用濃濃的口音說著話,還有幾隻狗兒在人群裡穿梭。
他們都是來看爺爺的,來跟這位老船長說再見。在他的告別式中,唯一看不到的人就是我。我已經跟他說過再見了,他也已經與我道別過,我可不想要爺爺把我,跟其他那些來悼念他的人混在一塊兒了。我拿了放在地下室的船槳,划到砲台島去,那裡除了鳥以外,沒有別的事兒讓人分心。
世上絕對沒有任何方法、任何詞語,足以描述我的憂傷。少了爺爺的世界,對我來說實在太大了,但爺爺就這麼走了,留下只有十五歲的我,孤孤單單、無依無靠地活著。我用力搖著槳,努力不去想爺爺,卻怎麼也抹不去他的身影。
我發現,是爺爺的老哲理引導我到這水面上來──爺爺認為船與流動的水最能幫助你解決各種問題,因為水能澄淨你的思緒,釣魚能平撫你的激動,「而且最後你還能吃掉這些魚呢!」我猜,一定有人不能理解,我為什麼不去參加葬禮反而跑來釣魚,但爺爺一定會贊同我這麼做。
我習慣性地帶了漁網,置物箱裡還有些魚線。我划向淺灘,用槳將小船固定在沙洲上,然後望著沼澤裡的蝦群。停了一會兒,又把船推入水裡,划向一個我知道的魚穴,那裡躲著一大堆娃娃魚跟鱒魚。我現在已經說不出那時抓到了些什麼,但我通常總能抓到點東西的。
爺爺總是這麼說:「三月是個糟糕的月份,最好就是用來回憶。」所以我坐在船上,放上魚餌,甩出魚線,然後跌進深深的回憶裡。
「我不打算留給你什麼。」爺爺在臨終前,病情危急時曾這麼說過。「這場病花了太多錢,連房子都抵押了,銀行裡還留了張借據,而且經濟大恐慌還沒結束哩。所以除了幾把獵槍、幾張漁網和一條小船,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如果還有什麼,也許就只剩回憶了。」
突然間我想通了,爺爺怎麼會說沒留什麼東西給我呢? 是開玩笑嗎? 我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男孩呀,連大富翁在我身邊都像個乞丐。我擁有爺爺整整十五年的時光,爺爺幾乎把他所有知道的事都教給了我啊。
於是,我決定開始好好計算我所擁有的財富。
首先,他把我當成一個男人看待,培養我不卑不亢的態度。爺爺會讓我跟他、還有他的男性友人們平起平坐,他給了我自尊與平等。他教會我憐憫,以及應有的禮貌,還教育我什麼是寬容,尤其是對那些較不幸的黑人與白人。街道上的黑面孔中,除了少數年輕人外,其他人都一生下來就是奴隸,他們只知道「飢餓」這個詞,並不曾聽過「廢除種族隔離」那一類的論調,他們會聚在這裡,只是因為他們喜愛爺爺這位老朋友。
群眾中也有黑人與白人的傳教士們,此外還有一些人,在我的成長教育中算比較粗俗的一類,像酒鬼啦、老愛打架的啦,還有遊手好閒的啦,他們全都在那裡,與城裡的神父、海岸巡防隊與船長協會的人、親戚朋友,甚至是獵犬們一起聚在那裡。我想爺爺一定有什麼深深吸引了大家,也影響了我。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呢?
嗯,爺爺讓我發現閱讀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他讓閱讀變成了一種運動,就像打獵是種運動,釣魚也是種運動一樣。他讓我體會到知識的寶貴,所以我老喜歡把頭埋在書本裡,只要有字,是哪種書都無所謂。為了追求刺激,我讀麥考雷、艾迪遜、斯威夫特以及莎士比亞。我從來沒把聖經當成宗教書籍,對我來說,讀聖經就是讀一本書,而不是讀宗教論文,因此我發現聖經裡的打鬥場面,比湛尼.格雷寫的西部小說還激烈。我讀史書像讀小說一樣熱切,古埃及的史事沒什麼是我不知道的,而且早在大學上哈蘭博士的課之前,我就知道,大家所說那個從海面上升起的「維納斯女神」,應該叫「愛與美之女神」。
爺爺也教會我如何打發無聊。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找到任何一張有字的小紙片,像藥瓶貼紙或肥皂的包裝紙,我就會認真地讀它來消磨時光。我已經四十多歲了,卻幾乎想不起生命中有那一刻是真正覺得無聊的,因為爺爺給了我一個最重要的禮物,就是教會我如何去「看」──真正用心看。
爺爺曾說:「大部分的人們多半都像個睜眼瞎子般度過一生。你要知道,無論是麥虱或蛤蜊,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記得,看著牠的時候,能夠心存一點兒好奇。」然後他會把我帶去沼澤區或海灘上,或者把我丟到船上,嚴令我好好去看,待會兒還得告訴他我看見了什麼。我觀察到很多細微的事物,例如工作中的螞蟻、正在游泳的貂,或毫不懈怠推著糞球的金龜子。
我看見雄松鼠在發情期如何打敗情敵,也看過海龜產卵時流下淚水;我觀察沼澤與濕地上的生態,也領略野生動物們隨季節產生的各種變化。我學著傾聽夜晚的聲音:狗兒對著皎潔月亮的狂嚎,貓頭鷹陰森森的梟叫,還有夜鷹優美的輕嘆、狐狸牢騷似的低吠,以及獵犬趁夜獨自探險時,脖子上鈴鈴的聲響。我學會欣賞鴿子在傍晚時分淒涼的啼哭,還有鵪鶉在召喚分散夥伴時那迫切的呼喊。
我的嗅覺變得非常敏銳,聞得到羊齒草與狗茴香的氣味,也聞得出從松木新裂縫裡湧出的樹脂香,還能分辨出搗碎的曼陀羅草和那些常在身邊植物的芳香,茉莉、木蘭、桃金孃等,都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夏天的氣味也和秋天不大一樣,夏天是慵懶而溫和的,像是乳牛輕柔的呼吸;秋天則是辛辣刺激的,樹葉紅火,草地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冰霜,橡膠樹忙著分泌汁液。春天聞起來有少女的芳香,冬天則有著爺爺的味道,那是混合了爐火與菸草汁的味道。
我還有不錯的廚藝呢。爺爺告訴我,食物不只是在肚子餓的時候用來對付腸胃咕嚕亂叫的解藥。我們一起打獵、一起準備食物,從中獲得了許多樂趣。爺爺教會我如何用船舷敲開硬殼生吃蛤蜊,更教會我如何在沙洲上烹魚或是烤蠔,享受一場華麗的盛宴。我下廚時總是洋洋得意,並且非常慶幸能夠體會飢餓時的玉米粥、海龜蛋、油炸松鼠或野兔,比有錢以後跑去那些奢華餐廳所吃到的高級料理更要美味得多。
讓我想想,爺爺還留給我了什麼?
對了,還有良好的禮儀──雖然我總是得付出痛苦的代價才記得住,有一兩次甚至還讓爺爺用藤條狠狠地修理過呢! 我隨時記得說「先生」、「女士」、「請」與「謝謝」,知道跟長輩在一起,或是在餐桌上要盡量保持沉默。我不貪取狩獵夥伴射下的鳥隻,也絕不侵犯別人命令獵犬的權利。我在樹林裡很安靜,也知道要把營地清理乾淨,把吃剩的廚餘殘渣埋掉,並將營火完全熄滅。
我學會了如何撒漁網、用獵槍,會用槳划船、用篙撐舟;會模仿火雞跟野鴨的叫聲,知道如何採蠔、挖蛤蜊、訓練小狗、偵查鹿蹤、引誘私人土地上的火雞(這可是不合法的);我會在大浪裡垂釣,會搭帳篷並用松針鋪床;會跟蹤浣熊獵犬,可以在釣魚船上值班,還會剝下整張的動物皮毛;會秤魚的重量、挖洞穴、會畫畫,還知道怎麼辨別毒菇與可食性的磨菇,以及分辨不同的樹種、花草與莓子;我可以跟有色人種和諧相處,甚至還會講獵人們粗俗的行話哩!
爺爺留下的遺產,似乎總結出上述所有的一切:兩把槍、一張漁網、一條船,還有一間房子,院子裡的木蘭樹中有著新來的九官鳥──但這個房子沒有多久就不是我們的了。大學就在不遠的未來,只要我努力完成學業。
我收起釣魚鉤、舉起槳,划船回家。到家時,參加葬禮的人潮已經散去,只剩下幾位至親好友,竟沒有人發現我剛才不在。
南方人參加葬禮少不了食物的搭配,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但每個人到來時,都會帶來蛋糕、火雞或是火腿,所以就算在滿室花香的葬禮上,依然聞得到廚房裡的食物,餐桌上也早已備有豐盛的筵席等著你。我的肚子很餓,所以吃了一個火腿三明治,倒了一杯牛奶,這時,最後一個回憶衝進了我的腦海中,碰!
我想起每次爺爺開著老福特或搖著船的時候,或者每逢下雨及不能漁獵的季節,他總習慣說:「讓我帶你認識這個我們﹃人﹄所身處的世界。」比如說,那個讓很多人浪費時間追尋的科羅拉多寶藏,爺爺就懂得很多,因為他是個西部老手。但草原上有大馬車前往西部冒險時,他就像隻小害蟲,專門在路上製造些麻煩。北美野牛以及信鴿的生態,他通通一清二楚。古埃及的文明史、史丹利到非洲尋找李文斯頓的故事,更深印在他的腦中。大概從我剛會走路開始,他就用這些故事一點一滴地把我餵養長大。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在上大學以前,就已經受過良好的教育,累積了廣博的知識,我立下志願以後一定要當個作家,並且把爺爺教我的事情寫下來。不過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得先做,那就是受完大學教育,然後多賺些錢,把那個後院裡有著九官鳥、木蘭樹叢以及胡桃木的黃色老房子買回來。
我花了很多的時間,中間還經歷過戰爭與和平的崩毀,去過華盛頓和紐約、倫敦和巴黎、西班牙和澳洲、非洲與印度,看過獅子與老虎,體會過希望與失望,寫下了許多的文字。但最終,爺爺的房子現在為我們家人所擁有了,還有隻九官鳥──牠是某隻被我殺死的老九官鳥的後代──在月色皎潔的夜晚,牠會站在木蘭樹上歡悅地歌唱,胡桃樹與無花果樹又開始滋長,橡樹園也從來不曾改變過。
小男孩已經老到長出了白髮,但爺爺依舊存在,一切情景都是如此清晰。你會聽到更多爺爺告訴我的事,也許白髮會因此短暫消失,至於我,當然是又變回了爺爺的小男孩。
最佳賣點 : 暢銷經典《爺爺和我》感人至深的續集作品
一部「溫暖、體貼、充滿智慧」的傳奇,
一個關於自然、關於成長和生命的故事。
Amazon讀者5顆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