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不好說, 但你可以勇敢飛行: 關於成長的5個練習 | 誠品線上

未來不好說, 但你可以勇敢飛行: 關於成長的5個練習

作者 黃柏威
出版社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附屬校園書房出版社
商品描述 未來不好說, 但你可以勇敢飛行: 關於成長的5個練習:現在還不知道,也沒有關係因為每靠近自己一些,就看見未來多一點♪*゚~ෆ說起對未來的想像,如果是你,會想畫出什麼模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現在還不知道,也沒有關係因為每靠近自己一些,就看見未來多一點♪*゚~ෆ說起對未來的想像,如果是你,會想畫出什麼模樣?對某些人而言,這很可能難以想像,因為彷彿連輪廓線也難以勾畫。我們不單對於「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總是迷惘,也對未來各種變數和無法預測,充滿不安和懼怕。陪伴自己、也陪伴許多人走在這條生涯探索之路上的作者,黃柏威諮商心理師,明白若要消除這種恐懼,撥開這層迷惘與徬徨,我們需要練習看見,在朝向未來的冒險人生背後,更是一條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旅途。在這趟旅途中,心理師透過5部電影中的角色帶出5個重要的成長練習,幫助我們逐步看清楚自己是誰、自己的想法是什麼,並能漸漸長出飛向未來的翅膀。⭔ Lesson 01.心態練習 →培養面對失敗的勇氣,願意接受挑戰⭓ Lesson 02.姿態練習 →接納自己的過去,喜歡自己的獨特⭔ Lesson 03.群體練習 →學習與他人一起生活和對話⭓ Lesson 04.意義練習 →做出忠於自己的抉擇,也練習與重要他人溝通⭔ Lesson 05.定位練習 →透過未知裡移動的「做中想」,發現自己喜歡做的事最後,心理師黃柏威提醒,充分規畫的生命仍然有限,但上帝的智慧,能帶我們在冒險中體驗豐富人生。在《在未來不好說,但你可以勇敢飛行》每一堂課後,還有「問題討論」跟「具體行動」,幫助我們覺察自己狀態並產生實際行動,現在就一起向著未來勇敢飛行吧!♪*゚練習行動 ♪*゚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黃柏威 作者一位熱愛電影的諮商心理師,在懵懂年少時期誤選了一個自己不愛的科系,卻因這意外才漸漸明白,自己其實喜歡陪伴人更勝於數字,自此踏上心理諮商這條路。在進入業界工作後,也才明白,原來心理師的工作可以不只限於那小小的諮商室,脫下專業者的外袍後,還能結合自己喜愛的電影,幫助更多人從日常就學會自我覺察、自我對話,為每種內心感受找到合適安放的角落和位置,也學習懂得以更溫柔的方式陪伴自己,走過生命的歲月長河。♪經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現為行動諮商心理師,於各大學校院所任職諮商心理師。♪作品:《影癒心事:他的電影,你的愛情,心理師陪你走過關係四部曲》(時報出版,2020)、《影癒心事:他的家庭你的傷痕,心理師陪你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時報出版,2021)LEBOO design 繪者一間努力生存的高雄在地插畫工作室,成員是一位基督徒設計師+一位普通人企畫。『LEBOO』則是取自台灣話的「禮物」,期望將插畫透過各種生活小物陪伴許多人的日常。♪本書主要插畫者LEBOO design的蕭凱聲性別男,高個子,基督徒。擅長各類插畫,可是寫字居然不好看。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作者序在光影中,與自己對話 014前言 想我曾經也是一個學飛的菜鳥在看不見的世界裡,擁抱生命各種可能 020善用意外的機緣 036日常練習→未來語錄Lesson 01 心態練習起飛前,需要知道有摔的可能 040成長心態vs.定型心態 058日常練習→未來語錄Lesson 02 姿態練習喜歡自己飛的樣子 062不喜歡自己vs.接納自己 078日常練習→未來語錄Lesson 03 群體練習聽見彼此的聲音,因為我不是獨自飛翔 082調整期待後的對話練習 100日常練習→未來語錄Lesson 04 意義練習飛翔,該是自己的選擇 104面對期待相衝突的時候 122日常練習→未來語錄延伸閱讀1學習以愛的語言來溝通:兒女篇 126延伸閱讀2學習以愛的語言來溝通:父母篇 130Lesson 05 定位練習移動探索裡,畫出飛翔的地圖 134生涯探索的「做中想」 153日常練習→未來語錄給自己一份未來書單 158讀者回函 159

商品規格

書名 / 未來不好說, 但你可以勇敢飛行: 關於成長的5個練習
作者 / 黃柏威
簡介 / 未來不好說, 但你可以勇敢飛行: 關於成長的5個練習:現在還不知道,也沒有關係因為每靠近自己一些,就看見未來多一點♪*゚~ෆ說起對未來的想像,如果是你,會想畫出什麼模
出版社 /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附屬校園書房出版社
ISBN13 / 9786267530252
ISBN10 /
EAN / 9786267530252
誠品26碼 / 2682654070004
頁數 / 16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3.5x17x1.1 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內文 : 作者序
在光影中,與自己對話


有些人提到我的時候,會說就是那個「愛說電影的心理師」,其實自己一開始聽到時,有些不好意思;因為儘管我知道自己很愛講電影,常在演講中用電影故事當例子,只是我沒意識到,原來這已經成了一個鮮明的記號、成為別人對我的印象。而讓我不好意思的是,自己其實沒有任何電影相關專業的背景,只不過是個愛看電影的人,因此把「電影」特別標記出來,有時也會懷疑自己夠格嗎?雖然心中不免有小懷疑,但能把自己的興趣和專業結合,多數時候仍是一件令自己開心的事,也漸漸發現這是自己的熱情所在。「愛說電影的心理師」,也成為自我認同的角色之一。

從小,我就很愛看電影,還記得我第一次到戲院看的電影是周潤發演的《賭神》,那部片還是爸媽帶我去的(從現今的眼光來看,很難想像父母會帶一個十歲的小孩去看這部電影,但不騙你,和我同齡的同學們都看過這部片)。我成長在香港商業電影的黃金時代,香港電影算是陪著我長大,帶給我和我的朋友許多歡樂。那時候,看電影是尋求開心、刺激的體驗,而且多半與社交活動有關。

電影對我來說,與歡樂、與社交脫鉤,大概是到念大學之後才開始的。當然我還是很常跟朋友去看電影,可是我也開始自己一個人看電影。甚至那時,我常窩在學校圖書館的視聽室,借部片子,找個位子,度過許多的時光。如今回想,我知道那是自己的逃避,因為當時在學業上很挫折,對未來也很迷惘,看到身旁同學不是認真投入準備研究所考試、公職考試,就是準備出國留學。相較他們為自己未來努力的模樣,我的內心其實非常焦慮,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那時的我,應該有很多自我打擊與自我懷疑,也內耗掉自己很多向外探索的能量吧。

那時對諮商的認識,不像現在這麼普及;所以我沒有一開始就走進諮商室,反而常一個人窩在視聽室,翻弄著一片一片的光碟,躲進一部一部的電影裡,在那裡哭、在那裡笑,想在那裡找到未來要往哪走的答案。

電影,有給我答案嗎?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美好。沒有奇蹟發生,我並沒有因為看電影,就找到人生的方向。

但那些電影接住了那時候的我。雖然看電影沒有直接為我釐清目標與方向,但它能讓我哭,讓我笑,讓我觸碰到自己的感受,讓我去想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感受?或許這也開啟一些爬梳自我生命經驗的機會,成為一種自我了解的過程。我在這些光影中,更靠近自己一些。

現在的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有了心理治療的知識與技術,但我沒忘記,在那之前,療癒自己的是大銀幕裡的光影。我的情緒在電影中得到了安放,也透過電影,我看見人心的幽微、世界的寬廣、也有機會看見人生各種可能的形狀。也是如此,我希望能透過自己作為心理師的眼光,來討論劇中人物的處境、討論他們在外在環境與內在世界中所遭遇的掙扎;透過他們的心境與行動,不單貼近我們的感受,更為我們帶來對自己的反思與覺察。這些故事和情節,也能化成一幅幅安撫我們自身、為我們帶來勇氣的圖像。

面對未知的未來,電影不會直接告訴我們答案,但它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我們開放自己去體驗,邀請我們深入內心、與自己對話。因為改變,往往都是從覺察開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2024聖誕禮物書療癒登場~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