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則 (第6版) | 誠品線上

刑法總則 (第6版)

作者 許澤天
出版社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刑法總則 (第6版):【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大量生動與活潑的案例,協助讀者掌握刑法總則的各種重要問題,目的在使讀者有能力處理實際案例,並進而思索相關體系與概念背後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大量生動與活潑的案例,協助讀者掌握刑法總則的各種重要問題,目的在使讀者有能力處理實際案例,並進而思索相關體系與概念背後的法理。尤其,本書融合近二十年來國內諸多學者的重要研究、分析眾多實務重要見解,並參酌許多德國重要教科書的內容,除了對許多傳統問題進行別具風貌的深入淺出分析,更關注許多向來未受應有關注的重要議題,相信只要花點心思閱讀本書,不論是出於對刑法有興趣想要一窺堂奧的人士,抑或從事司法實務工作的人士,必將獲得知識上的滿足。 為了協助讀者能夠克服各種與刑法相關的考試,本書也在許多地方提到答題技巧與注意事項,並貼心地設計許多結構圖,方便讀者掌握相關刑總問題的論證體系。因此,不論您是正在學習刑法總則的讀者,還是已經在準備近期考試的讀者,本書絕對是您的最佳教材。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許澤天臺灣宜蘭人 現職: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學歷: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刑法組碩士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比較法學組學士 主要著作:刑法總則刑法分則(上下冊)刑法案例演練 個人Youtube頻道:Uncle許的刑法小教室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第一章 刑法基礎概念/1 第一節 刑法作為保護法益的手段 4 第二節 憲法與刑法 9 第三節 刑事制裁概說 20 第四節 刑法適用範圍 34 第五節 法律解釋與案例分析方法 45 第二章 故意作為犯的構成要件該當性/57 第一節 構成要件的概念與結構 60 第二節 刑法上的行為 75 第三節 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81 第四節 故意與意圖 108 第三章 故意作為犯的違法性/129 第一節 違法性概說 132 第二節 正當防衛 141 第三節 與正當防衛類似或相關的阻卻違法事由 164 第四節 緊急避難 171 第五節 承諾與同意 190 第四章 故意作為犯的罪責/207 第一節 罪責理論基礎 210 第二節 責任能力 217 第三節 原因自由行為 223 第四節 免除罪責事由 240 第五章 錯誤理論/253 第一節 錯誤問題概說 256 第二節 構成要件錯誤 261 第三節 禁止錯誤 281 第四節 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291 第五節 其他錯誤 298 第六章 正犯與共犯/303 第一節 犯罪參與問題概說 307 第二節 共同正犯 319 第三節 間接正犯 340 第四節 教唆犯與幫助犯 360 第五節 身分犯的犯罪參與 394 第七章 未遂犯/407 第一節 未遂犯概說 410 第二節 未遂犯成立要件 418 第三節 不能未遂 434 第四節 中止未遂 444 第八章 不作為犯/473 第一節 不作為犯概說 476 第二節 故意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論證 486 第三節 保證人地位 506 第九章 過失犯與結果加重犯/527 第一節 過失犯基本概念 530 第二節 過失犯的論證 537 第三節 犯罪參與與不作為及未遂 564 第四節 結果加重犯 571 第十章 競合論/579 第一節 競合論基本概念 582 第二節 行為單數 589 第三節 法條競合及與罰前後行為 601 第四節 想像競合 612 第五節 實質競合 626 第六節 事實不明的競合問題 630 名詞索引/637

商品規格

書名 / 刑法總則 (第6版)
作者 / 許澤天
簡介 / 刑法總則 (第6版):【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大量生動與活潑的案例,協助讀者掌握刑法總則的各種重要問題,目的在使讀者有能力處理實際案例,並進而思索相關體系與概念背後
出版社 /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265533
ISBN10 /
EAN / 9789865265533
誠品26碼 / 2682934008000
頁數 / 67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23*2
級別 / N:無
重量(g) / 750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六版序

  這次改版最多的地方,乃筆者觀察近兩年司律考試出現的問題後,對相續共同正犯(6章/邊碼39-46)、脫離共同正犯(6章/邊碼65-66)、數人參與犯罪的中止(尤其脫離共同正犯與共犯)(7章/邊碼130-135)進行大幅度的改寫。其它較大增補或調整處,係:明確性原則的憲判見解(1章/邊碼21);死刑的憲判見解(1章/邊61);未遂犯與犯罪結果地(1章/邊90);第三人負責與客觀歸責(2章/邊碼104);故意與死刑(2章/邊碼125-1);意欲要素(2章/邊碼126);警察逕行射擊(3章/邊碼48);自招危難(3章/邊碼112);責任能力判斷(4章/邊碼24);延後防衛過當(4章/邊碼67);共同正犯的相互歸責(6章/邊碼28);虛偽教唆與抽象危險犯(6章/邊碼133);己意的自主性(7章/邊碼104);預備階段的中止(7章/邊碼138-139);有認識過失與無認識過失的注意義務違反(9章/邊碼7);信賴原則(9章/邊碼30-32);自動化駕駛系統與過失犯(9章/邊碼33-1);過失犯的緊急避難(9章/邊碼61);犯罪參與與行為單數(10章/邊碼32)。
  改版的遂行,仍然受到許多學術先進作品與實務判決的啟發,杜賓根大學法學院博士生蔡忠明先生對自動化駕駛的意見、成大法律所王意婷同學的文獻尋找,新學林出版社林靜妙小姐、許承先先生在編排出版工作的協助,令人銘感在心。期盼同道也能多加鞭策,促使本書的成長與茁壯,並推動整體法學的進步。

許澤天
2025年6月 台南府前院


盲人摸象

  有一則盲人摸象的寓言,幾個盲人探索大象的不同部位後,摸到象鼻的說它像蟒蛇,摸到象耳的說它像畚箕,摸到尾巴的說它像繩索,摸到象腹的說它像甕缸,摸到象腿的說它像柱子。眾說紛紜,誰也不服誰。
  法律問題的討論,也與盲人摸象非常類似。有些書提出摸到象鼻的某位權威見解,主張應採取蟒蛇說,卻不論自己是否真的摸過象鼻,也可能只是因為沒聽過或理解其他的說法。有些書整理了好幾個見解,卻沒表達要採取哪一個,這可能出自作者謙遜下的猶豫;亦可能只是粗糙的剪接,不知這些見解究竟從何而來。有些書甚至會投機地告訴讀者,即使摸到象鼻,也必須迎合可能出題者的甕缸說。當然,也有些書將別人摸綿羊得到的毛毯說套用到對大象的描述。
  本書對於大象的描述也只能說是主觀上力求完美,部分說明甚至更像是河馬,這也是不斷更新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無論哪一版,即便認為大象是一條蟒蛇,也是忠於自己的體驗,而非人云亦云。特別在意見分歧時,希望能夠從更多的角度進行思考與整合。如在探究繩索、甕缸與柱子等說法後,得出更為接近的犀牛說;或是在參考蟒蛇與畚箕的觀點後,靜下來想出一頭昂鼻挺立的大象。當然,人類社會信奉的價值觀不斷變化,每個地方也有自己的政經條件與風俗文化,我們心中所見的大象,展現的面貌也會各不相同。但無論如何,我相信,只有這樣的學習,才能在處理法律問題時樂於表達與分享自己的想法,並在與人對話後繼續堅持或調整自己的觀點,這很可能會跟隨通說,也可能會跟隨少數說;但絕不是鸚鵡學舌,更不是別人向左,我偏要向右。
  每日忙於案件的實務工作者,或為通過考試而日夜苦讀的學生,如果只是勉強彙整或剪接他人的見解,而不再用理智好好分析其中的道理,並轉化為自己的想法,很難把法律工作當作可以一生懸命的志業,最終只會變成一件耗費能量的苦差事。期盼本書的讀者,能夠透過刑法的學習,愛上法律的分析,為法律而努力。


許澤天
2025年6月 台南府前院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大量生動與活潑的案例,協助讀者掌握刑法總則的各種重要問題,目的在使讀者有能力處理實際案例,並進而思索相關體系與概念背後的法理。尤其,本書融合近二十年來國內諸多學者的重要研究、分析眾多實務重要見解,並參酌許多德國重要教科書的內容,除了對許多傳統問題進行別具風貌的深入淺出分析。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