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法 I: 個人綜合所得稅
作者 | 柯格鐘 |
---|---|
出版社 |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所得稅法 I: 個人綜合所得稅:本書是國內極為有限之稅法各論教科書中,首部針對個人綜所稅所單獨撰寫的體系性教科書。本書內容針對個人綜所稅有關之法律規定與實務見解作組 |
作者 | 柯格鐘 |
---|---|
出版社 |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所得稅法 I: 個人綜合所得稅:本書是國內極為有限之稅法各論教科書中,首部針對個人綜所稅所單獨撰寫的體系性教科書。本書內容針對個人綜所稅有關之法律規定與實務見解作組 |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極為有限之稅法各論教科書中,首部針對個人綜所稅所單獨撰寫的體系性教科書。本書內容針對個人綜所稅有關之法律規定與實務見解作組織性的統合整理,希望透過本書帶領而使讀者明白,個人綜所稅當中有哪些實務問題與應然思考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柯格鐘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法學士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法學碩士德國科隆大學法學碩士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專任教授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財政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經歷: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國立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兼任教授東海大學會計系兼任副教授
產品目錄 序言 i主要參考書目 vii法規略語簡表 viii文獻略語簡表 ix 第一章 序 論 1第一節 所得稅法規範之外在體系與內在體系 1第二節 個人綜合所得稅與其他稅目之間的關係 5第三節 個人綜合所得稅所應適用之基本原則 11第四節 個人綜合所得稅之出現與在我國的規範變遷 25第五節 個人綜合所得稅之重要性與所面臨的挑戰 34 第二章 構成要件:稅捐主體與稅捐客體 41第一節 境內居住者與非境內居住者 41第二節 所得與非所得 55第一目 所得理論 55第二目 非所得 62第三節 應稅所得與免稅所得 83第一目 避免重複課稅之免稅 83第二目 基於獎勵原則之免稅(Befreiung nach dem Verdienstprinzip) 88第三目 基於需要原則之免稅(Befreiung nach dem Bedürfnisprinzip) 93第四目 基於簡化目的之免稅(Vereinfachungsbefreiung) 95第四節 應稅所得之類型 97第一目 所得類型之區分與實益 97第二目 非獨立性勞務之所得 99第三目 獨立性勞務之所得 106第四目 利用資本所生之孳息 120第五目 資本利得 127第六目 一時性所得 133第七目 變動所得 142第五節 應稅所得之實現 150第一目 實現時間 150第二目 實現地點 157第六節 客體對主體之歸屬與類型的轉換 167 第三章 構成要件:稅基與稅率 181第一節 綜合所得總額與綜合所得淨額 181第二節 客觀淨值原則下之淨額所得 183第一目 各類所得應稅所得額之計算 184第二目 盈虧互抵之計算 215第三節 主觀淨值原則下之淨額所得 227第一目 個人與家戶所得課稅制 228第二目 免稅額與扣除額 241第四節 累進稅率與比例稅率 279 第四章 法律效果:應納稅額與結算稅額 281第一節 應納稅額與結算稅額 282第二節 可扣抵稅額 284 第五章 稽徵程序:結算申報與就源扣繳 289第一節 結算申報程序 290第二節 就源扣繳程序 297第一目 就源扣繳程序之實然(規範) 297第二目 就源扣繳義務之性質與扣繳義務人的法律地位 301第三目 就源扣繳程序之合違憲性 307 第六章 稅捐制裁 317第一節 行政罰 317第一目 行為罰 319第二目 漏稅罰 321第三目 附論:滯納金 339第二節 刑事罰 343第一目 逃漏稅捐罪 343第二目 違反代徵與扣繳義務罪 349 索引 351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359臺大法學教科書目錄 363
書名 / | 所得稅法 I: 個人綜合所得稅 |
---|---|
作者 / | 柯格鐘 |
簡介 / | 所得稅法 I: 個人綜合所得稅:本書是國內極為有限之稅法各論教科書中,首部針對個人綜所稅所單獨撰寫的體系性教科書。本書內容針對個人綜所稅有關之法律規定與實務見解作組 |
出版社 / |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265106 |
ISBN10 / | |
EAN / | 9789865265106 |
誠品26碼 / | 2682653165008 |
頁數 / | 37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序言
稅法的學習,不能只有總論,卻沒有各論,猶如債法的學習,不能只有債總,卻沒有債各;刑法的學習,不能只有刑總,卻沒有刑分。本書即是以個人綜合所得稅(個人綜所稅)為對象,專門撰寫的稅法各論教科書。
之所以挑選個人綜所稅為對象,是因為它是我國眾多稅目中最為基礎且最為重要的稅目,地位猶如債法中的買賣法。偶爾聽到有人開玩笑說:「中華民國萬萬歲(稅)」,這句話隱含著說者理解到我國實務上存在眾多但彼此間關係錯綜複雜的稅目,學理上稱為多元稅制。在多元稅制下,我國眾多稅目中,個人綜所稅不僅是所有與個人(自然人)有關的各種稅目,如遺產稅(對個人身後財產移轉所課徵的稅捐)、贈與稅(對個人生前財產無償移轉所課徵的稅捐)、個人所得基本稅額(對個人境外資產所得所課徵的稅捐)的課稅前提,也是由個人或數個自然人共同成立商業組織(如公司或有限合夥)以從事商業活動,產生各種與商業活動有關的稅目,包括加值型與非加值型營業稅、中小企業或公開發行公司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等,在後續仍要積極處理的稅負問題。也因此,個人綜所稅既是個人相關稅負之起點,也是諸多商業活動稅負的延伸,稅法各論因此必須從個人綜所稅開始。
本書以作者在大學講授所得稅法之資料與講義為基礎,從所得稅法與相關法律中關於個人綜所稅的法律規範出發,並佐以在實務中扮演重要角色之財政部解釋函令、行政法院判決與大法官解釋(現為憲法法庭裁判),透過體系性與組織性的方式,呈現我國個人綜所稅之規範的整體實然與應然樣貌。在本書中,不是按照既有法條規定之外在規範體系順序逐一排列,而是按照個人綜所稅應然的法律規範邏輯順序,包括構成要件、法律效果、稽徵程序、稅捐制裁,逐一呈現在每個階段中實務存在之問題思考點與該有的價值判斷。本書中所引用之法律問題的討論,有些是作者研究德國與我國法制比較後之精華成果,有些則是作者兼任財政部訴願審議委員職務時,所碰到訴願與法院實務判決所涉規範適用爭議問題的思考。作者希望藉由這本書中所展現之法律規範與實務見解問題點的思考,讓讀者可以充分感受到,稅法不是單純之加減乘除與計算技術學科,而是一個與人有關且涉及人之價值判斷的法律正義學。也因此,本書之相關問題討論,不僅呈現實然規範既有樣貌,也會同時給予讀者有關應然規範的想像。
本書能夠順利完成,要特別感謝王逸帆研究生,除參與作者在學校課堂中所授課程作出筆記整理外,還在閱讀本書初稿後給予諸多回饋意見;同時也要感謝新學林出版社一如既往,對我出版書籍諸多協助與編輯的支持。本書均由作者利用教學休假期間完成,由於個人之能力與時間有限,諸多思慮難免未盡周全,若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發現有謬誤處,還請不吝給予指正,以為作者能後續修改時的參考。希望未來這本書能夠引領更多學子,進入稅法學各論之門,若能如此,則心願已足。
台中楓樹
柯格鐘
2024年8月
最佳賣點 : 本書是國內極為有限之稅法各論教科書中,首部針對個人綜所稅所單獨撰寫的體系性教科書。本書內容針對個人綜所稅有關之法律規定與實務見解作組織性的統合整理,希望透過本書帶領而使讀者明白,個人綜所稅當中有哪些實務問題與應然思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