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破綻大公開 一
作者 | 沈瑞良 |
---|---|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進化論破綻大公開 一:◎我們真是由「猿猴」與「智人」的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嗎?◎生物課本的進化論部分內容是真的嗎?抑或只是被定於一尊的假設?◎這不僅是一本科學論述 |
作者 | 沈瑞良 |
---|---|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進化論破綻大公開 一:◎我們真是由「猿猴」與「智人」的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嗎?◎生物課本的進化論部分內容是真的嗎?抑或只是被定於一尊的假設?◎這不僅是一本科學論述 |
內容簡介 ◎我們真是由「猿猴」與「智人」的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嗎?◎生物課本的進化論部分內容是真的嗎?抑或只是被定於一尊的假設?◎這不僅是一本科學論述的書籍,更蘊含著深刻的生命教育意涵。生物進化的理論應該受到嚴格的科學檢驗,本書不僅對進化論提出具體的科學質疑,更是一場對科學的求真探索!生命是碰巧產生的,還是「智慧設計」的?本書呈現「進化論破綻」的相關科學期刊論文重點,以及被忽略的科學證據。另外,也將「智慧設計論」論證與推理以客觀角度呈現出來,讓讀者做同步的思辨與比較。作者透過豐富的科學文獻與研究成果,試圖讓讀者重新審視種種被忽略或未被完整呈現的科學觀點,也鼓勵學術界回歸科學探索的初衷——不帶預設立場地追尋真相。●重磅推薦1.本書試圖在這場科學與哲學的對話中,提供另一種值得深入思考的觀點。(林志慶/台北榮總腎臟科主任)2.本書以詳盡查考的方法與正反並列的比對模式,給予讀者不一樣的思維邏輯。(董述平/澎湖醫院急診科醫師)3.作者為我師大附中同學,一直以來認真研究生命的起源並探索人類來源,頗有心得,推薦之。(林誌文/大中牙醫診所醫師)4.作者多年的執著,對「進化論」深入淺出地探索,值得理性品味,值得思源追溯。(林淳宏/腸胃科醫師)5.演化論是人類智慧推衍出的理論,而學者們卻必須經常推翻、修改其中物種形成的一些重要理論,觀看本書可避免坐井窺天的狹隘。(張有德/高中生物教師)◎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 www.pressstore.com.tw freereading 9786263646728.pdf
作者介紹 沈瑞良1963年出生,從小就對「地球上的生命如何起源?」此一議題的追尋懷有極大的熱誠。沈老師畢業於國立師大附中;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學士;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研究所食品營養組碩士。曾任中華穀類食品工業研究所的副研究員2年,奎山中學生物教師兼任教學組長11年,之後並在台北市各高中擔任生物兼課教師長達13年之久至現今。曾任交響樂團小提琴手,亦為資深小提琴老師。沈老師對與生命的起源有關的「進化論」與「智慧設計論」(舊稱創造論)一直有長久與深入的研究。繼1997年出版《科學否定進化⸺揭開進化論的疑點與破綻》(淑馨出版社,已絕版)之後,他多年來的研究結晶於本書再度有新的呈現。
產品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壹、進化理論矛盾破綻 1.進化論目前只是假說,卻被放在課本上被講得像真的一樣 2.長頸鹿真是由『短頸鹿』演化而來的嗎?——進化模型陷入矛盾至今無解3.達爾文承認:用演化無法解釋『動物的愛美天性』如何起源?貳、化石反證與年代矛盾1.逐步變異?『寒武紀大爆發』的化石景象狠狠摑了進化論一巴掌! 2.青蛙真的可以變王子?——生物『廣進化』是『進化科學』還是『現代版童話』? .參、化學進化窒礙難行 1.生命可以自然產生嗎?──DNA是『好文』,還是『亂碼』?生命如何起源陷入死胡同? 2.生命可以自然產生嗎?──原始海洋小分子匯聚增大其實困難重重 肆、人類演化問題多多 1.震驚!『猿人化石』稀少、破碎又矛盾?——北京人、爪哇人秘辛 2.人類演化史約600萬年,『人口爆炸』竟然只有一次,這合乎常理嗎? 伍、分子生物演化障礙 1.黑猩猩與現代人『DNA相似度高』? 2.15600條染色體纖毛蟲!生物『染色體數』各不相同且差異極大,如何演化?打臉進化論? 陸、處處可見生物的智慧設計 1.視網膜驚人的10件事說明『分子機器』不可能進化產生 2.細胞呼吸作用巧奪天工的24個步驟——沒『智慧設計』? 附錄1.達爾文物種起源各章本書有討論到的各章列表附錄2.本書內容相關推薦讀物(依時間年代排序)
書名 / | 進化論破綻大公開 一 |
---|---|
作者 / | 沈瑞良 |
簡介 / | 進化論破綻大公開 一:◎我們真是由「猿猴」與「智人」的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嗎?◎生物課本的進化論部分內容是真的嗎?抑或只是被定於一尊的假設?◎這不僅是一本科學論述 |
出版社 /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646728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646728 |
誠品26碼 / | 2682944917002 |
頁數 / | 23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3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1.林志慶醫師/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主任
沈瑞良老師在《進化論破綻大公開》中,提出了一個不同於主流教材的視角,希望透過對進化論論述中可能存在的謬誤進行剖析,來呈現另一種科學觀點。他強調,生物進化的理論應該受到嚴格的科學檢驗,而不應僅僅基於社會共識或長久以來的學術傳統而被視為唯一解釋。本書的撰寫,不只是對進化論的質疑,更是一場對科學求真的探索,提醒讀者在接受科學教育時,應該保持批判性思考的精神。
2.董恕平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部總醫師
本書主要的重點是討論1858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隨著化石考古科學和基因定序研究方法的不斷進展,有許多漏洞被發現。我們當然都一致對19世紀以降科學家們的努力奮鬥不懈,給予高度致敬。但針對進化論中的食物競爭假說以及性擇假說來支持動物界中長頸鹿的型態演化過程,仍需保持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態度。本書作者以詳盡查考的方法與正反並列的比對模式,給予讀者不一樣的思維邏輯,進一步探討這個居住宜人,山川壯麗美麗地球上的物種起源。
自序 : 從我高一就讀師大附中時,就一直對生物課本上的進化論內容半信半疑,也因進化論牽動『人類(智人)起源自哪裡?』此一重大議題,基於為人類尋根的強烈動機,於是就從多面搜集相關科學資料(尤其是與進化論觀點相反的科學證據)至今,深感這些被傳播媒體忽略的多樣性科學資料實在有必要被『公平對等』的呈現出來!
現今生物課的教材無疑幾乎一面倒地『正面』描述進化論各面的證據,然而生物進化科學的研究,若只主觀採信『一面之詞』,造成社會大眾『先入為主』,不假思索地接受,這難道是好現象嗎?然而綜合各方科學的研究結果看來,目前在教科書上的進化論內容,其實是『一部分對』,『一部分錯』。
進化論的真與僞——其真實的部分與虛構的部分之區隔其實就是:『有限演化』(微進化;microevolution——真實的部分)與『大演化』(廣演化;Macroevolution——虛構或證據力不夠充分,卻假定為真,如海格的親緣關係樹)。柏克萊分子細胞學博士約拿單•威爾斯(Jonathan Wells)在《進化論的聖像——課本教的錯在哪裡?》(校園出版社)這本書中就明確地指出:這些課本上所教授的『進化論教材』其內容其實有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甚至大到且多到他需要分12個層面去寫這樣的一本書,來詳述並指證其中的諸多偏頗的臆測。
雖然是如此,因著升學考試評定入學成績的緣故,我還是拜託學生要好好讀通進化論教材這部分的內容,並且還要積極地寫練習題。『無論大小考試的時候都要說進化論是對的,以此方向來答題。』
其實,有關演化論「肯定」論述的書籍已相當多,並不缺乏。但是科學探討是重在『正反兩面』客觀證據的呈現。進化論僅僅是一個假說,但目前市面上其實非常缺少站在演化論『反面的角度』去揭露其錯誤的書籍。這本《進化論破綻大公開》』是筆者自1997年之後『科學否定進化』(淑馨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內容的重新撰稿,希望能呈現一般人較不會接觸到的,有關『進化論的破綻』較新的科學論文期刊內容與被忽略的科學證據。另一面也將『智慧設計論』學者的論證與推論以『較對等』的客觀角度呈現出來,讓讀者可以清楚地與他們所學過的『進化論教材』作同步的思辨與比較。
自1930年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對生物學的研究產生重大的影響,也使生物學的研究正式進入『奈米(nm)世界』的領域。電子顯微鏡使科學家知道細胞『極其不簡單』!如:細胞膜上鑲嵌的膜蛋白、細胞膜的磷脂雙層結構、細胞骨架的功能、囊泡傳送的訊號蛋白等微細結構之發現,其機轉極其複雜,但也直接挑戰了達爾文與進化論者『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至高等』、『最初的生命始自遠古環境』等演化假設,並使得『智慧設計論』重新浮上檯面,再度為其他科學家所重視。試想難道『隨機無方向』的分子碰撞,可能自行產生如粒線體、內質網等精巧的細胞結構嗎?若非始自於遠古的分子碰撞,那這些精巧細緻的細胞結構是哪裡來的呢?
從『生命教育』的觀點而言,進化觀點主張『生命是碰巧產生的』,可能使人容易輕看自身生存的意義與價值,喪失人生目標並缺乏方向感。然而認識生命始於『智慧設計』,其精巧、繁複及高度的秩序性,進而認定生命(包含肯定我們自身)存在的價值,則可以擁有積極、進取且正向的人生觀!
最後我衷心地希望接下來我這一系列的有關『生物進化科學』的小論文書籍的出版,能對廣大的讀者產生各面實質的幫助與獲益!而董述平醫師、林淳宏醫師對本書詳閱內容並予諸多的寶貴建議與協助勘誤,特此致謝!
內文 : 壹、進化理論矛盾破綻-1
進化論目前只是假說,卻被放在課本上被講得像真的一樣
「進化論不是課本上教的嗎?課本上的東西怎麼會有錯?」(此為一般大眾會有的想法)
許多讀者還不知道,到目前為止,進化論(主要是指廣進化的部分,並非微進化)只是一個未經證實的假說(假設)而已。不僅如此,已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對它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廣進化僅只「一面之辭」的課本敘述=科學態度?
雖然如此,進化論廣進化的部分目前仍受到空前優渥的特殊待遇,就是被放在課本上講授,代代相傳。這可能是進化論者找不到他們認為合理的「第二個假說」之故,正因為這緣故,進化論就成為大多數生物學者「唯一的選擇」。不管有多少不利的證據(如動物化石層位『寒武紀大爆發』不合理的爆量出現、缺乏中間型的化石、恐龍化石以碳14測定法定年年齡異常年輕等),進化論在許多科學家的心中已被視為「當然正確」。但是隨之而來的危險是對進化論「不加深究、全盤接受與照單全收」,淪為一種『信仰』。甚至即使面對前述多項極不合理的事實:如許多化石缺環的普遍存在、將近七分之六的進化歷程沒有化石記錄、進化過程抵觸遺傳學原理(如:廣進化過程中染色體數無法增加與減少)、有機分子形成生命的重重困難……等,他們都有一套自圓其說的說辭來加以解釋。而生物課本撰寫者時常僅敘述那些對進化論有利的證據,卻未本於客觀公正的科學態度去同樣呈現對進化論不利的證據,以致最終使課本的敘述變成偏袒進化論的一面之辭。
應把正反兩面的證據都攤開來
不僅如此,進化論已被建構到許多生物學的理論研究之中,包括生物的分類、生態學……等都以進化觀點作為理論基礎。如此無所不包的發展似乎也造成了生物學研究「騎虎難
下」的窘境,造成「進化論千萬錯不得」的心態。因為一旦進化論被證實有嚴重的錯誤,這些理論基礎豈不都要「垮台」?
它們如同被置入「可能是海沙建材(進化論若為假)」的海砂屋(生物學理論基礎),屋主絕不希望房子的建材真的有問題,因此就拼命掛保證。但是房子有沒有用海砂構築應該是可以化驗(把證據攤開來看,尤其是不利廣進化的證據)的吧!唯有認真對待正反兩面的證據,才不會有失公允,看不清事實的真相!
微進化(獲得實證)與廣進化(只是推想假設)兩者敘述上應有明確分隔
依一般生物課本所描述的內容,『胡椒蛾的事例』一直是微進化的一個極佳說明事例。伯納德.凱特威爾是第一個在1953年至1956年間研究胡椒蛾適應進化機制的人。例如在多塞特郡的鄉村,凱特威爾發現胡椒蛾原本因變異而有深色與淺色兩種。而淺色蛾的淺色身體在乾淨淺白的樺樹樹幹上是一種有效的偽裝,而深色蛾的深色則有利於在乾淨的樺樹樹幹上進行偽裝。而工業化的伯明翰這樣被工業革命的煤灰污染的環境,這種選擇性生存是由於鳥類,它們很容易在淺白的樹幹上捕捉深色的胡椒蛾,以致在被煤煙染黑的樹幹上捕捉到淺色蛾。這個凱特韋爾的實驗最後成為標準教科書中使用的達爾文進化論的典型例子和自然選擇的證據。
凱特韋爾的實驗最終獲得了其他科學家的驗證是正確的。
胡椒蛾的進化是微進化現象『最直接的證據』,以及達爾文進化論最清晰、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之一。但是這個例子最終只證實了現代的生物群體會受環境的影響而被天擇改變(註:此為『微進化』),卻仍無法證實古代的腔棘魚是否是爬行動物(如蜥蜴、烏龜等)的共同祖先;以及突變與天擇所產生的微小進化是否可以積少成多,最終造成大象與獅子這兩者間的不同。
派特.潘博士(Pattle P. T. Pan)是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博士,也是美國惠敦學院的生物系副教授,他在進化論議題的探討中引入了微進化(Microevolution )與廣進化
(Macroevolution)兩者不同的概念,對進化論有以下的評論:
『達爾文進化論唯一的貢獻是提出一套生物可以演化為變異態(筆者註:指種內變異,屬於微進化,如狗有許多不同的形態。)的理論,此部分可在實驗室中獲得證實,但廣進化(指超越種的界限的大幅度演化)卻仍只在推想的階段,而且慢慢地與屢經證明的天擇作用分道揚鑣。』
數學家伊森(Eden)在1967年的維斯達一個有關新達爾文主義的學術專論會上評論進化論:
『我認為進化論有點自說自話,因為就廣義的角度看,它根本無法以實驗加以否定。雖然這理論看起來相當有理,也能自圓其說的符合很多現象,然而,不管怎麼說,它仍是一個無法以實驗加以否定的假說。』
只是『假說』卻被說得像是『確有其事』
上述的見解也說出進化論廣進化部分強烈的「假說」性質,但在生物課本上進化論廣進化這部分卻被敘述得好像真理一樣,只有對廣進化正面的陳述,至於其不合常理的部分(如生物的演化歷程的七分之六並無化石)則常是隻字未提或刻意予以淡化忽略。如民國85年國編版的國中生物課本提到「蘚苔
植物」時就有這樣一段話:
『蘚苔植物是第一群由水域登上陸地的植物。它們的外表演化出角質層,可以保護植物,以防止水份的過度散失;但由於植株尚未演化出維管束,所以水分和養分的運輸速度很慢,……』
以上的這段課文完全就是把「演化」當成『已成的事實』看待,甚至連「可能是第一群由水域登上陸地的植物」這樣的敘述都不用。胡適有句名言:「有七分證據,不要說八分話。」進化論既然仍是假說,編寫課本的教授如此「斬釘截鐵」地敘述蘚苔植物是演化而來,彷彿是在敘述以過發生的「歷史」一般,實在有違科學研究實事求是的精神。總而言之,進化論雖僅是假說,卻一直被講得像真的一樣,這真的,這在今日講求科學精神與態度的廿一世紀,實在非常不應該!
以上內容節錄自《進化論破綻大公開(一)》沈瑞良◎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728.pdf
最佳賣點 : 進化論是真理?或只是長久以來的社會和學術共識?地球上的生命可以自然產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