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S人體優化訓練美學系統: 提升洞察力、如何健身大腦覺醒 | 誠品線上

IMPS人體優化訓練美學系統: 提升洞察力、如何健身大腦覺醒

作者 洪挺軒
出版社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IMPS人體優化訓練美學系統: 提升洞察力、如何健身大腦覺醒:◎這是一個全民健身的時代,而本書正是最好的入門書,讓你達到身心靈的全面提升。◎結合醫療與健身,客製化學員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全民健身的時代,而本書正是最好的入門書,讓你達到身心靈的全面提升。◎結合醫療與健身,客製化學員訓練計畫,讓你能正確而有效的練習。◎讓本書開啟你對身體改變的原動力:呼吸、動作評估、肌力測試、筋膜鏈、動力鏈。IMPS(Integrate Movement Performance System)是一套具備高度邏輯又很精實的運動訓練系統,透過IMPS,不僅可循序漸進又安全的獲得健康與體魄,同時也提升整體生活質量,和應對生活挑戰的意識,最終也邁向了身、心與靈的提升。一本結合運動科學與實踐經驗的好書,從呼吸與動作評估,到肌力測試與動力鏈的應用,更巧妙地將大腦科學與動作學習的概念結合。Moking教練通過具體的測試與訓練邏輯,展示了IMPS系統如何評估與解構動作失能,再透過升退階訓練逐步改善問題。最終,每個人都能通過提升自我洞察力與強化身心,達到生命的最佳狀態。◎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 www.pressstore.com.tw freereading 9786263644700.pdf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洪挺軒自身身體從小體弱多病,氣喘及過敏,更曾經當兵第一天的半夜氣喘發作一路苦撐至天亮才由醫官轉診至醫院。經由鐵人三項運動及訓練,大大改善身體狀況。2005年9月從亞力山大健身俱樂部至今近20年資歷,近年評估與活動穩定的鑽研,整合出一套系統,了解評估後如何拆解進而到達運動表現閾値,實證套用在客戶身上,得到大大的改善,尤其銀髮族訓練。深信Exercise is Medicine運動是良藥的概念,最重要的與醫療人員合作,更是訓練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累積近40000堂私人教練經驗•超過80場大小研習原廠課程•與醫師合作協助訓練無數,如椎間盤突出滑脫、結構性問題、脊椎開刀後、退化性關節炎、婦科手術、乳癌術後、疝氣、小腦中風、帕金森氏症、重症肌無力症、心臟支架、糖尿病、僵直性脊髓炎、等成功案例。•舉辦超過30場教練繼續教育培訓課程現今Together Real Workouts運動概念館教育培訓官ACE(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美國運動委員會學分認證講師物理治療師繼續教育積分講師中華運動培訓教育學會理事長ACSM-CPT美國運動醫學會 私人教練ACSM-EPC美國運動醫學會 運動生理學家NSCA(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 學分講師ACSM(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學分講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1 推薦序2 推薦序3 推薦序4 推薦序5 推薦序6 推薦序7 推薦序8推薦序9 推薦序10 推薦序11 推薦序12 推薦序13 推薦序14推薦序15 推薦序16推薦序17 推薦序18 ... 26推薦序19 推薦序20 推薦序21 推薦序22 推薦序23 自薦 自序 啟對身體改變的原動力 五大架構──呼吸、動作評估、筋膜鏈、肌力測試、動力鏈 ... 35PART 1第一章 IMPS改變大家對「教練」的框架1-1 教練給人的刻板印象 1-2 IMPS出發點降低更多傷害風險 1-3 IMPS人體優化系統分為五大體系流程人體執行一個動作,簡單以五個元素所產生,肌肉、骨骼、神經、呼吸、生物力學1-4 從「腦」認識自己延伸訓練架構 到底是練肌肉好呢?還是練大腦?呼應前言。人類的三重大腦分為本能腦、情緒腦、理智腦PART 2第二章 鬼滅之呼吸PART 3第三章 「大腦科學與動作學習」3-1 動作評估 對症下練 3-2 核心肌力測試 3-3 旋轉動力鏈檢測篇 PART 4第四章 IMPS 架構4-1 呼吸、動作評估、肌力測試、動作表現4-2 特殊族群運動表現-VooDoo巫毒帶PART 5第五章 訓練對生理與心理的證據5-1 「運動心理學」 5-2 「是數學題也是個習慣改變的鼓勵文章」 5-3 「焦慮」 5-4 「低階動作控制與阻力訓練」5-5 「運動恢復」 PART 6第六章 文獻與實作訓練Study & Training6-1 從動作模式認知身體素質條件 PART 7第七章 危言聳聽之訓練教學與醫療端拉近距離PART 8第八章 IMPS系統評估後訓練邏輯實際案例8-1 呼吸動作控制影響疼痛篇 8-2 IMPS系統從文獻及實證為學生解答案例一 8-3 IMPS系統肌力測試與醫療人員溝通案例二 8-4 IMPS系統肌力測試評估後訓練邏輯案例三PART 9第九章 IMPS系統讓您破解訓練放棄的根本PART 10第十章 IMPS動作發展元訓練土耳其起立與動作發展Czech get up捷克式起立10-1 動作發展四階段與四情境訓練原則 10-2 腳踝活動度與骨盆底肌 PART 11第十一章 提升教練生活品質11-1 改變教練生活,提高生活品質!獻給教練們!PART 12第十二章 從訓練端看運動心理學12-1 從運動心理面對「教育」PART 13第十三章 「做中學、學中做」13-1 教學中反思──「刻意練習觸動式訓練」 PART 14第十四章 「IMPS心靈雞湯訓練心理強化」PART 15第十五章 呼應第一本「訓練逆轉人生」15-1 證實IMPS訓練──「為何核心如此重要」 15-2 訓練逆轉人生 認識肩部 PART 16第十六章 觸動式連結文獻16-1 觸動式連結髖內轉不足文獻髖內轉不足是高爾夫運動員下背痛原因之一16-2 為何檢測腰大肌Psoas知識篇 16-3 文獻延伸核心 16-4 肩部損傷強化與生物力學文獻參考 PART 17第十七章 專業分工17-1 教練端與治療端如何看待足踝 17-2 「FSM頻率共振微電流治療」搭配訓練心得 PART 18第十八章 自我認知及教練自我設限與訓練18-1 Muscle testing肌力測試教練角度運用 PART 19第十九章 運動科學篇19-1 探討教學技術指導成功率是多少? 19-2 運動員如何運用扭力的彈性和肌肉19-3 高效速度訓練如音階般起伏的藝術 19-4 剎車「降低水準減速能力」:原因是什麼?19-5 深蹲生物力學模式探討要全深蹲或半蹲,從文獻研究來了解證實深蹲是主要訓練內收肌與臀大肌及全蹲或半蹲的差別的文獻paper19-6 IMPS訓練原則 PART 20第二十章 獻給教練的心靈雞湯特別感謝 注釋

商品規格

書名 / IMPS人體優化訓練美學系統: 提升洞察力、如何健身大腦覺醒
作者 / 洪挺軒
簡介 / IMPS人體優化訓練美學系統: 提升洞察力、如何健身大腦覺醒:◎這是一個全民健身的時代,而本書正是最好的入門書,讓你達到身心靈的全面提升。◎結合醫療與健身,客製化學員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644700
ISBN10 /
EAN / 9786263644700
誠品26碼 / 2682661132009
頁數 / 24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1
許培德 醫師∕精華診所醫師、高雄榮總復健部特約醫師
這是一個全民健身的時代。年輕人追求身體線條的美感,參加健美比賽自我挑戰;年長者發現歲月悄悄地偷走自己的肌耐力,上健身房甩掉肌少症;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因為他們知道,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雄厚的本錢……。
身為一個復健科醫師,每天都在處理患者肌肉骨骼的痠痛以及各種運動傷害,在這個領域鑽研沉浸了二十多年,領會到處理這些問題最關鍵的就是「良好的姿勢」。姿勢來自骨架,骨架像是全身肌肉與肌膜的地基,地基不穩不正,房子很難堅固耐用。長期姿勢不良,必定伴隨痠痛與運動傷害。
其實良好的姿勢自古以來就不斷地被強調。「虛領頂勁」用現代話說就是收下巴,頭自然上頂,避免擠壓枕下肌群。「含胸拔背」說的是收小腹避免肋骨外翻,以及肩後張避免駝背。「沉肩墜肘」則強調放鬆上斜方肌,避免聳肩。「尾閭中正」提醒我們提肛夾臀,避免骨盆前移或前傾。
但要維持好的姿勢,對文明社會的人們來說,的確不容易。因為長期久坐與3C使用,許多肌肉早已沉睡,支撐不了骨架。因此需要透過訓練,才能喚醒身體相關肌群,重拾正位的骨架,遠離痠痛與運動傷害。
我參加過洪教練主辦的動作訓練工作坊,這個工作坊結合了醫療與健身,由醫師先講解各種骨關節疾病的致病機轉(危險因子);再來是理學檢查與動作評估,檢視自己是否已有這些危險因子,例如某些肌肉無力或緊繃、不當代償、骨架歪斜等;最後則由洪教練擬出客製化的動作訓練。這樣的工作坊落實了預防保健的積極作法,讓學員能正確而有效的練習。洪教練本人非常熱愛這份工作,用心設計訓練模式來優化學員的動作控制,因而帶動了學員們身體的進步。這本新書,紀錄了洪教練多年的心得,相信對於他的學員,以及醉心於運動健身的你,都是如獲珍寶!


推薦序2
王偉全∕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 理事長
當我翻開這本《IMPS人體優化訓練美學系統》,立刻被書中提到的五大架構所吸引──呼吸、動作評估、肌力測試、筋膜鏈、動力鏈。五大架構彷彿人體的五根支柱,穩固且堅定地支撐著人體,在訓練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非常有邏輯地提高訓練效率,引起我高度共鳴。
訓練不僅僅是改變身體的過程,更是改變大腦的過程!這本書深入探討如何透過訓練來改變身體與大腦的協調。呼吸是最基本但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不僅影響姿勢與動作模式,更是啟動自律神經系統的關鍵。動作評估和肌力測試幫助我們找出學員訓練時特別需要加強的地方,並了解其習慣的代償模式,是重塑大腦的重要窗口。筋膜鏈和動力鏈分析揭示了「生物張力整合結構」的互動關係,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複雜的動作模式問題。
感謝Moking教練的信任,在書中特別提到我的InK課程(注射肌動學)。這門課程正是針對動作控制,透過肌肉重塑來改變大腦的歷程,幫我們找到身體的弱連結,及受到抑制的深層核心,包括腸道、呼吸、骨盆底肌、顳顎關節、情緒、疤痕。
我也非常尊敬Moking教練對醫療合作的重視,並深感欣慰看到他這幾年來如此積極地推廣和訓練新學員,同時與多位醫師合作,不斷精益求精。這些努力不僅創造了對學員最大的福祉,也促進了醫療與運動科學的結合。
我相信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健身愛好者,都能從此書中獲得珍貴的啟發。我衷心推薦這本書。


推薦序3
傅士豪∕中華醫大調保系 副教授
訓練來自於生活,人人都想活出質感,對細節的掌握就是一種美學的實踐,但能數十年如一日,從早到晚貫徹訓練,空檔時整理訓練客戶的手札,盤點各項生理數據與測試,印證培訓或進修時的資訊,那就是一種騎士精神了,核心價値是對社會與客戶的責任感。
「身體的張力與活化是種互聯關係,身體的一部分是離心負荷,準備收縮的力量與預備性反向動作,而另一個區域正在執行向心收縮,同時其他的部位都被活化以提供穩定性以保持動作流動。」從呼吸到深蹲,從旋轉發力到煞車力學,挺軒教官點出許多訓練上的實務技巧,比如:使用長肌筋膜鏈、使用多向量變化的伸展負荷、利用彈性反彈、使用預備性反向動作、注重筋膜的水合作用到盡量感受全身本體感覺,並且不斷提醒尊重合理的個體差異、堅持並漸進的訓練到謹愼執行運動,信手拈來都是重點,這是挺軒教官的第二本書,建議大家兩本一起閱讀,將會發現訓練不是吃苦,而是充滿許多樂趣與發現。


推薦序4
沈震泰 醫師∕現任 長清診所血液透析室院長
∕經歷 中華民國腎臟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腎臟科醫師
相當榮幸能夠為洪挺軒教練寫下第二本著作的序。
接觸洪教練的IMPS訓練體系已經三年多了,洪教練之於我如同亦師亦友般的存在著。
讓我敬重的是他對於健身領域的不放棄、不妥協、以及不斷的精益求精。
現代人生活品質提高,相對的對於健康有更大的重視,尤其是在疫情過後普遍對於健身運動的需求遽增,但是該怎麼動才能達到效果?如何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訓練模式?當然不是一味的追求重量,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透過洪教練的專業評估,為每個學生量身打造一套訓練系統。過程中不斷評估修正、測試、再訓練,即使是如常的呼吸,對於健身效果竟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般存在。
在這三年多的健身之路,我從一開始的左側動力鍊不完整、活動力受限間接影響到我日常活動能力。但在洪教練獨家的IMPS訓練系統下,我慢慢的將肌力、核心、動力鍊、筋膜鏈運用在我的身體架構上,輕鬆應付我的日常活動、甚至體力活也更加得心應手,多年前因病而缺乏的本體感也恢復許多。
身為一名醫療人員,洪教練的IMPS訓練系統,不論有無運動背景的人、一般健康狀況良好的人、或是因病而導致活動受限的人,都是一套因人而異,可量身定制的動作優化課程。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健康負責,除了均衡飮食、愉悅的心情、規律的運動更是不可缺乏,認識洪教練,接觸IMPS之後,我對健身有更深一層的體驗,面對未來的老年後生活也會有足夠的信心與體力應付。同樣的我也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向周遭親朋好友推廣IMPS訓練課程,用自己的健身效果影響身邊的人,期望將來全民好好運動、共同邁向美好幸福的健康人生!


推薦序5
陳威宏∕義大醫院麻醉部副部長、疼痛科主任
∕義大癌症治療醫院中心主任
運動訓練非常重要……
我是一個麻醉專科醫師,專責於開刀房內守護病患手術過程中的安全,因為偶然的機緣和興趣,投入疼痛治療的領域。過往疼痛治療著重在『神經阻斷術』,這是利用阻斷神經之間疼痛訊息傳遞,達到緩解疼痛的一種治療方式。這一切看似合理卻存在著邏輯上的缺陷,因為阻斷掉神經之間的連結通常並沒有處理到眞正的病因,畢竟是受傷、退化和不穩定的結構,導致疼痛感覺的訊號傳遞出去,因此只利用神經阻斷術來治療疼痛,其實治標不治本,疼痛治療領域需要更進化的方法。
因此我開始投入增生療法與再生修復注射的學習,利用注射自體生長因子和葡萄糖水的方式來修理破損、延緩退化並穩定結構,進而改善疼痛的根源。這理論看似完美,但……
當組織修好了就不會痛了嗎?
當結構穩定了就一勞永逸了嗎?
其實人體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我常比喻人體就像一台機器,除了保養與維修之外更需要平日妥善地使用,而唯有好的關節活動度、動作控制及核心肌力的守護與加持,才是維繫這一切最關鍵的因素!
人體這台機器才能保持在良好的狀態並能延長使用年限!
處在醫療端的我們能做的,往往僅在於修復或暫時性的神經阻斷止痛。而當疼痛緩解後我一定會告訴病人,接下來如何保養和訓練是你的責任囉!這時病人都會反問,那該怎麼訓練或是要做哪些運動呢?我的答案一律是:一切都交給專業吧!
當初會認識Moking教練,就是在專業課堂中相遇,後來一路看他深入研究各種動作控制與代償模式,進而研發客製化的訓練方法,過程中也不斷和醫療人員互動與學習進修,最終把整套模式統整成IMPS系統,這本書的內容從訓練和運動心法一直到各種案例的分享,適合不同的族群來閱讀,為什麼要運動?如何開始訓練?如何破解代償?如何眞正訓練核心?還有更重要的,如何在專業領域上不斷地往前進的心法,在這本書中都能幫助你找到解答!


推薦序6
唐雲華∕抗老化醫學專家、
∕西園醫療體系永越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
隨著文明和醫學的進步,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可是要如何減緩身體機能的老化、如何健康逆齡(healthy aging)、提昇身心儲備功能(organ reserve),讓生命活得久又有品質,這是一大學問!
所謂的健康逆齡,簡單的說,就是「老得健康、老得酷」,意即雖然年紀增加,身心儲備功能卻沒有明顯衰退,還能心情好、睡眠好、動得好、營養好、人際關係好!
為何「動得好」?如何「動得好」?相信透過挺軒的IMPS(動作優化提升運動表現系統)和他的著作,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挺軒自小體弱多病,還好天生熱愛運動,體會到運動訓練強化自己的身體和心智,於是立志投入運動訓練,創立IMPS!挺軒這套系統強調透過呼吸、動作、筋膜、肌力和動力系統性優化訓練,能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優化運動的功能、提升運動的表現。
挺軒的理念,跟我所學的抗老化醫學不謀而合!適量、有系統的動運訓練,的確會產生許多醫學等級的抗老化效應,例如:
●促進荷爾蒙分泌:提升BDNF、IGF-1等荷爾蒙水平,改善代謝、延緩腦力衰退。
●增強抗氧化能力:適度運動能增加體內抗氧化酶,抵禦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
●抗發炎反應:規律運動有助於活化人體修護機制,減緩老化。
●改善情緒:增加多巴胺和血淸素分泌,提升愉悅感、減輕壓力。
想像一下,在高齡時仍能自主行動、貢獻社會,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相信透過IMPS系統性的運動訓練,我們都能朝著健康逆齡的目標邁進!


推薦序7
李維軒 醫師∕生昇診所新竹院區 院長
在現今日益重視健康與運動科學的年代裡,本書《IMPS人體優化訓練美學系統》無疑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指南。由專業的Moking教練精心編撰,這本書延續了前作《訓練逆轉人生》的精神,進一步地闡述IMPS訓練架構的核心要素,旨在幫助讀者「對症下練」達到身體與心理的完美平衡。
Moking教練以其豐厚的經驗揭示了運動訓練中的關鍵要素,從呼吸與動作評估到肌力測試與動力鏈的應用,更巧妙地將大腦科學與動作學習的概念結合,為IMPS訓練系統提供了十分有說服力的理論基礎。
在每一章節的案例研究中,Moking教練通過具體的測試與訓練邏輯,展示了IMPS系統如何評估與解構動作失能,再透過升退階的訓練逐步改善客戶的問題,也經常在動作改善的當下獲得客戶立即性的正面回饋。
個人曾在實體課程的場合接受Moking教練的指導,透過髖關節的動態伸展與巫毒帶的使用,讓原本緊繃的髖關節得以作出更好的活動角度,並透過土耳其起立誘發出骨盆與髖的穩定度,起身後長久的下背沉重感消失,令人十分驚豔。這些寶貴的訓練方式也被Moking教練不藏私地收錄在本書的各個章節裡,等待有興趣的讀者細心挖掘。
《IMPS優化系統訓練美學》不僅討論實作,更經常看到Moking教練穿插了溫暖且激勵的文字,能夠深刻感受教練對於自我以及讀者們的期許,我相信無論您是運動員、教練還是一般健身愛好者,想必都能從本書獲取適合自己的寶貴知識與實用技巧,衷心推薦給每一位「相信變好、可以更好、未來更好」的朋友。

試閱文字

自序 : 啟對身體改變的原動力 
五大架構──呼吸、動作評估、筋膜鏈、肌力測試、動力鏈


We weren't simply made to adapt to workouts.
We were made to adapt to repeated environments,lifestyles
and workloads.
我們不只是為了適應運動而生的。
我們生來就需要適應重複的環境、生活方式和工作量。
從一段很有力量文章開啟IMPS系統與訓練的探索:
「只有足夠努力,才會足夠幸運。想要得到這世上最好的東西,得先讓世界看到最好的你。」
努力是很難,但永遠要記住,如果不努力,就會一直很難。造船的目地從來不是停在港灣,而是衝擊風浪。
希望你不要沉溺在安逸裡得過且過,能給你遮風擋雨的屋簷,同樣也會讓你不見天日。
只有你自己強大了才能不懼風雨,自己撐起一片天空。沒有誰的幸運是憑空而來的,所謂的好運不過是機會遇到努力的你。
身體也是如此,依靠外來力量,自身身體需要更努力給力!才能有更好的能力衝擊!
訓練一定要很重?強度一定要no pain no gain?
這也是許多學生的提問。
學生:都練了這麼久,要練到拉多重、推多重才會看到成果,或者身體能力變好?
我問:你之前怎麼訓練?還是沒有運動背景?
有運動背景的學生:週期化訓練,一週練三天,分腿、胸、背、肩膀,有時練器材、有時練Free way,重量慢慢堆疊上去。
我問:那你活動度和核心控制有練習嗎?你的肌肉能游刃有餘運用在日常或喜歡的運動項目嗎?
此時學生沉默了。
訓練即是學習,學習身體如何「動」,在動的過程中開發察覺能力,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輸入」,如何把「輸入」轉為「輸出」,才是運動訓練的意義!

何謂輸出?
以學習金字塔來理解,分為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最底層為主動學習,最上層(淺層)為被動學習,被動學習包含聽講、閱讀、演示等,主動學習包含討論、執行、教學於他人,就稱為輸出。
IMPS動作優化希望教練們多多輸出,哪怕只有一兩個讓教學產生改變,也很了不起。課程中的知識得到了轉化。
如果有看過我第一本寫的《訓練逆轉人生》一書,應該不難知道我是如何接觸運動的。天生愛運動,可是自小身體體弱多病,常因半夜氣喘敲醫生的門,氣喘時需要吸入擴張劑,因此小時候學游泳目的也是如此,家人希望讓支氣管強化一些。大學畢業後,因緣際會接觸鐵人三項,正式開啟踏入運動圈的大門,運動訓練及教學至今二十年,體會訓練除了身體強化,心智上也成長許多,遇到人生卡關時,就像訓練遇到挑戰時,如何面對及解決,算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位心靈導師。

把訓練當投資
「投資investment」
投資報酬率(英文:Return of Investment 簡稱ROI)
如果投資房地產,一般以年報酬率4%來算,購屋出租報酬率明顯高過於銀行的定存,投資不動產的確算做是一種相對穩健的投資管道。
舉例:購屋500萬,保守估計的話可以乘上10個月,畢竟不能保證每個月房子都處於出租階段,每月租金2萬的話,ROI會是剛好4%。

投資入股
出資100萬元投資入股,比如火鍋店,假設對方除了分潤當年的營業獲利20萬元,也用120萬將你的股份買回,因此股份上你也多賺了20萬。
因此淨損益一共是40萬元。
投資報酬率(%) = 40萬/100萬 = 40%

投資股票
股市的合理報酬率大概落在5~10%
有幾種方式:
1、利用最後的資本利得+總股息配發,與最初的總投資額去換算。
Ex:最初投入了25萬,一年後股票總淨値變成26萬,並且領了1萬元現金股利,報酬率 = (2+1) /25 = 3/25 = 11.5%%
2、利用還原股價計算報酬率
用護國神山台積電舉例:今天還原股價是2元,3年前還原股價是160元,
總報酬率 = (240-160) / 160 = 80/160 =50%
年化報酬率 = (1+50%) ^(1/3)-1 = 14.5%
相信對有在投資的人都非常了解。
以上都是看的見也感受的都且算的出來。

另一個投資:
每月花1萬投資看醫生,一年下來約12萬,報酬率是什麼?
持平(意思目的只是希望身體恢復原本)
每月花1萬投資Exercise,1年下來約12萬,報酬率是什麼?10年
120萬、20年240萬
1年(可能持平)
5年(飆漲)
10年……20年……
如以每月都花1萬找醫生,其實也算得出實際數字。
每個投資都有風險,如果用椎間盤延伸風險,不動的風險是以坐姿工作者23%-38%
文獻研究提到:
以背部傷害最大風險,就是不要動、不要增加壓力在下背!
以非舉重者比較,舉重被證明不會對椎間盤造成負面的影響而導致退化!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寫這本書最大的目的,就是讓更多人知道運動對人們帶來的意義:
ACSM提到:運動就是最好的醫學

全球健康倡議
運動的願景是Medicine®(EIM),這是由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CSM)管理的全球健康倡議,旨在使體育活動評估和促進成為臨床護理的標準,將醫療保健與基於證據的體育活動資源聯絡起來,供各地和所有能力的人使用。
EIM鼓勵醫生和其他醫療保健提供者在設計治療計劃時包括體育活動,並將患者轉介給循證鍛鍊計劃和合格的鍛鍊專業人員。EIM致力於相信,體育活動可以促進最佳健康,是預防和治療許多疾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練角度除了訓練站的如能與醫療人員更貼近,拉近關係,EIM推廣才會更完整,訓練從不同視角思考,Maibom麥波姆一書「發現你的共感天賦」提到,看待世界有一定的「視角」,第一人稱、第二、三人稱,瞭解事情的眞相不單單只有一種。
換位思考是有等級區別的:
第一級是想像自己成為他人,見他人所見;
第二級則是走入與他們相同的情境,感他人所感,在相同的心境之中,體會整體事件或行為。
愈能換位思考,就愈能融入其他觀點,進而完整解讀事物的全貌,減少盲點產生。提升共感力,也增加全方位看待事物的能力。
感謝最近配合的醫療人員,讓我們彼此都能用不同角度以同理心來看待訓練與治療。

意義一:提升體內多巴胺的水平,而多巴胺對於大腦的創造力及多元化角度思考能力非常重要。運動能讓心情從負面情緒快速擺脫,或者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問題,一種釋壓管道。

意義二:肌力訓練中,肌肉收縮時,身體神經系統會分泌一種神經遞質─乙醯膽鹼,能幫助集中專注力、提升邏輯能力和記憶力,臨床醫學證實能預防阿茲海默症及重症肌無力症。

意義三:運動會讓身心處在舒適圈邊緣(有些喘、帶點挑戰),適當的壓力能讓身心保持活力,就像花椰菜理論。大家都知道吃花椰菜能抗氧化,眞正原因是花椰菜本身帶有一種毒素-蘿蔔硫素,進入人體時,因劑量小,對人體傷害不大,畢竟毒素侵入,身體拉警報,啟動細胞內的緊迫反應,促進酶催化,酶催化增加抗氧化酶含量,就是為什麼吃花椰菜健康的原因。

試閱文字

內文 : PART 1第一章 IMPS改變大家對「教練」的框架

1-1 教練給人的刻板印象
曾經的我,教學上急於求成的讓客戶上重量,直到有一天,輾轉聽到客戶為何不上課了?原因是每次上課備感壓力,對重量有些許恐懼,因而停止。
當時的求好心切,反而造成學生的心理壓力,更開啟自己檢討教學並不斷修正及專業知識的輸出運用,造就IMPS系統,為何稱作系統,就像一間公司,新進員工進來,先從SOP流程系統化學習,複製學習,當熟悉之後,隨著自身的習性調整最適合自己又能生產績效的輸出,系統目的就易學習,釐淸模糊,提高效能。
教練給人的第一印象,就訓練內容來看:「上課就要有重量,越重越好,越操越好,No pain no gain!」
是否讓有些族群(年長者)會有些害怕,越重對人越有幫助嗎?肌少症除了練肌力還能練什麼?
依據人性,都存在著「避難就易,急於求成。」從人性角度切入著手,根據研究,運動會放棄的時間約莫六個月,意思是養成運動習慣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先從簡單的對身體認知,啟動本能腦重新學習人類發展。
何謂本能腦?人一出生就開始學習翻、滾、爬、走、蹲,隨著長大會走路了,本能也跟著時間退化,坐姿生活型態的改變,伴隨著人類進入另一個階段。因此啟動本能腦變得如此重要!然而一步步與時間成為朋友,不急於看見成果,並感受身體逐漸進步,也產生信心,那何謂按步就班?循序漸進?
深蹲從徒手到慢慢增加負重,就是循序漸進?
先留個伏筆,看到後面就會了解為何這麼說。

1-2 IMPS出發點降低更多傷害風險
科學中立角度,教育著客戶,分析What?How?Why?尤其是最後一個Why特別重要。
設計一個動作是依據什麼因素?需求是什麼?如何連結?難道只是單純提升肌力、心肺、核心控制?
讓動作設計更有意義,別具意義的同時,客戶有種非練不可的想法。
閱讀時有幾句話說的很好。
「不管你是力量教練、速度教練、體能訓練等,透過設計課程、教學、數據分析,很重要的三個原則」:
1、管理風險
2、優化功能運動
3、提高運動表現
1和2間接影響第3。
教練學了評估,從評估數據給予設計課程,並在力學背景之下設計訓練課表,而數據的問題需要專業分工,醫師、治療師。
最後到了身體能力的表現訓練,這也是IMPS課程中所提倡的,訓練不外乎肌力(深蹲、硬舉、單腳、推拉)看似一樣的課表,其實穿插中依照每個客戶的身體素質條件,胸椎活動提升、髖部及踝部的活動提升、抑或動作控制優化,動態穩定控制還是靜態穩定。
富蘭克林•亨利在他的運動學習假說中提出了這個概念。然而,它適用於身體的所有系統,包括肌肉、神經系統和結締組織。

SAID原則──生物力學切入勢在必行
先優化神經系統,再優化肌肉骨骼系統。
「在你的身體發生明顯變化之前,你必須改變大腦。」
像生物學家一樣思考,而不是一直猛練。
這個概念很簡單,如果你能通過劇烈運動給肌肉和神經系統施加足夠的壓力,身體將通過提高力量和肌肉肥大來適應這種壓力,肌肉的大小也會增加。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身體這些系統施加額外的壓力將導致力量、肥大和結締組織適應。這稱為漸進式超負荷。
舉例說:當一個客戶前彎碰地受限時,活動度解決完,為何練習前側鏈手到腳Rolling、或四足跪地胸椎旋轉、鳥狗bird dog手碰膝、半跪或高跪砍材、站姿後側鏈單腳RDL等等。
還有好多可進退階優化前彎碰地的訓練。
到最後執行硬舉的負重訓練,從一個前彎碰地,延伸的一連串的邏輯訓練,不在是……今晚想練些什麼呢?
好吧!再來深蹲。
教練除了練身體,更應該從3個原則下手,或許這是IMPS推廣出去的目的!
加油吧!讓更多人了解IMPS!
Dream what you want to dream;go where you want to go;
be what you want to be,because you have only one life and one
chance to do all the things you want to do.
做你想做的夢吧,去你想去的地方吧,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吧,因為你只有一次生命,一個機會去做你所有想做的事。

1-3 IMPS人體優化系統分為五大體系流程
人體執行一個動作,簡單以五個元素所產生,肌肉、骨骼、神經、呼吸、生物力學舉例:當你看見一個啞鈴,開始做二頭肌彎曲動作,首先將身體站立位好,身體的排列,透過大腦傳遞訊息,肌肉骨骼在安全範圍下執行動作。以下更精準的順序為:
外界認知(眼耳鼻等)、本體覺(整合身體內部)、脊髓感覺通路、認知意識、運動皮質、小腦(動作控制)、脊髓運動通路(呼吸)、運動神經元、動作反射,經由這些順序完成動作。

練大腦還是練肌肉?Train the brain or Train the muscle?
這句話就和前面提到的有大大關聯,單純練二頭肌彎曲,就能在日常把物品移至超過頭以上的高度,比如說把行李搬到較高的置物櫃,如果從動作模式下手,讓二頭肌在舉手過頭協同功能帶出更好的能力,不是更好嗎?
舉例常聽過「跑步容易傷膝蓋?」不是因為某種運動導致受傷,不會因為上了階梯有氧受傷、不會因為跑步受傷、不會因為練了Cross Fit受傷、不會因為……
了解自己活動度的足夠嗎?或者穩定度的提升能否駕馭這些運動?
因此不吹毛求疵的要求動作品質要非常重要,但動作控制本是基本功。
而不是先飛了再來學跑,會加劇風險提高,不再是做了「什麼運動」受傷,「因果Karma」你的「因」不是這項運動造成受傷的「果」,「因」是身體素質條件是否提升,省思。



以上內容節錄自《IMPS 人體優化訓練美學系統:提升洞察力、如何健身大腦覺醒》◎洪挺軒 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4700.pdf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是一本翻轉你對訓練觀感的必讀好書,運動不只是解剖學、運動力學……更是一門美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