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警艾拉 1: 深林冷案 | 誠品線上

Rotvälta

作者 Tove Alsterdal
出版社 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女警艾拉 1: 深林冷案:你記得的,是真相還是謊言?女警艾拉系列首部曲北歐犯罪書寫最高榮譽「玻璃鑰匙獎」★亞馬遜編輯精選最佳推理、驚悚與懸疑小說★《時人》雜誌秋季必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 亞馬遜編輯精選最佳推理、驚悚與懸疑小說★ 《時人》雜誌秋季必讀好書★ 美國 CrimeReads 網站「國際犯罪小說」精選推薦★ 將由《匹茲堡醫魂》、《女傭浮生錄》團隊改編影集★ 全球已售出20國版權所謂的童年,就是你想走,但根本離不開的地方。23年前,一名少女失蹤,一名少年認罪。23年後,少年帶著年歲與陰影路過故鄉,卻在老家驚見父親坐在浴室中,身中數刀身亡。女警艾拉由於母親日漸嚴重的失智症狀,不得不放下斯德哥爾摩的職務,轉調故鄉陪伴母親。她本以為這只是短暫過渡,但那棟有著悲傷過往的老屋發現的屍體,遽然將她推回她的童年噩夢。她九歲時就聽過那個少年謀殺犯的名字──烏洛夫。如今,他再次回來。二十多年前的舊案翩然翻動,平靜多年的小鎮被扯開一道裂口。在這片優美如輓歌的高岸地區,時間如河水般流動,祕密在水下無聲翻攪。不論艾拉記起的是真相還是謊言,她都必須走入記憶深處──那裡既是她的童年,也是整個小鎮的夢魘。本書是圖薇.阿斯特達筆下以女警艾拉.霍丁為主角的警偵懸疑系列首部曲。作者以撼動瑞典法律的真實事件為藍本,融合北歐冷調氛圍與精密懸疑布局,從一起死亡案件展開,牽扯出陳年謀殺與集體記憶的傷痕。高岸地區的優美景色、人事變遷的無奈哀愁,鋪陳出層層反轉、令人難以釋手的閱讀體驗。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國際書評★ 優美如輓歌,情節錯綜複雜,這是北歐黑色小說的頂尖作品。——《時人》雜誌(People Magazine),秋季最佳圖書獎★ 鮮明的在地色彩、立體而具說服力的角色,以及曲折的情節,使這本小說脫穎而出。這是瑞典黑色小說最精彩的代表作。——《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評論★ 這是部世界級的北歐犯罪小說,將與《雪中第六感》、《知更鳥的賭注》、或「千禧年三部曲」齊名……我預言這將會是年度熱議的懸疑小說之一。——《書頁》雜誌(BookPage),星級評論★ 引人入勝,結構精妙。——《書單》雜誌(Booklist)★ 這個系列安排了一層又一層的情節轉折,使這部警察辦案小說緊湊有趣,並塑造出一位極具魅力的女性主角;全球的懸疑小說迷們會很高興認識她。——《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充滿驚喜,也為讀者帶來一場對哀傷、罪惡感與記憶的深刻探討。——犯罪閱讀網站(LitHub’s Crimereads)★ 在當今琳琅滿目的犯罪小說中,很少有作品因文字與洞察力而值得再次閱讀。深林冷案》正是其中之一。——《紐約書評日報》(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引人入勝……這部令人難忘的作品,情節架構設計與執行均極為精妙,且眾多令人著迷的角色描寫亦令人讚嘆。事實上,它既是一部聰明的警察辦案小說,也是一場深刻的心理剖析……堪稱頂尖的辦案小說,也是一次深具啟發性的閱讀體驗。——《書評人網》(Bookreporter)★ 一部美麗而富有氛圍的小說,情節耐人尋味,主角女警也非常討人喜歡,讓我十分期待再次與她相遇。——北歐黑色網站(Nordic Noir)★ 文筆嚴謹真切,角色鍥而不捨、內心受困、執著且層次豐富。故事是充滿張力的懸疑敘事,情節曲折多變,暗藏秘密與誤導,交織著欺瞞、操縱與絕望,在混亂、暴力與謀殺的推進中逐步揭開真相。《深林冷案》氛圍緊湊而扣人心弦,淋漓盡致地展現瑞典黑色小說的魅力,也為阿斯特達的美國首秀開啟了令人期待的新篇章。——What's Better Than Books Blog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圖薇.阿斯特達Tove Alsterdal瑞典最知名的懸疑小說家之一,至今已出版六部廣受好評的懸疑小說,並曾獲瑞典與法國的重要文學獎項。記者出身的阿斯特達於2009年以《被遺忘的亡者》(The Forgotten Dead,暫譯)正式出道,此後陸續出版五部獨立懸疑小說,皆獲得評論界一致好評。第二部作品《沉默之下》(Buried in Silence,暫譯)入圍2012年瑞典年度最佳犯罪小說獎(Best Crime Novel of the Year Award),2014年以《消失的人》(The Disappeared,暫譯)榮獲該獎。接續的2016年作品《不要回頭》(Do Not Turn Around,暫譯)與2019年作品《抹去》(Erasure,暫譯)皆成為瑞典全國暢銷書。2020年秋季,阿斯特達首次推出一套經典警探辦案系列,以女警艾拉.霍丁為主角,背景設定於瑞典壯麗的高岸地區。該系列的首部作品《深林冷案》於2020年出版即榮獲瑞典年度最佳犯罪小說獎,隔年更贏得享有盛譽的玻璃鑰匙獎(Glass Key Award)。阿斯特達擅長透過角色的個人經歷,來映照更宏大的社會與歷史議題。她以難得的抒情筆調與細膩的人物刻劃聞名,在該類型小說領域中,以其道德意識與文學造詣脫穎而出,堪稱大師級作家。她成長於瑞典北部及斯德哥爾摩郊區的雅各布斯貝里(Jakobsberg),年輕時曾在貝孔貝嘉精神病院(Beckomberga)擔任看護,此地點也曾出現於她的小說中。在成為懸疑作家之前,阿斯特達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記者與劇作家經歷。翻譯 聞若婷台師大國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和校對。喜歡故事,相信沒有不動聽的故事,只有不會說故事的人;喜歡動物,相信沒有不值得愛的動物,只有未善待動物的人。譯作包括:《傑里科的書籍裝訂工》、《惡林》、《從前從前,在河畔》、《告白者》。

商品規格

書名 / 女警艾拉 1: 深林冷案
作者 / Tove Alsterdal
簡介 / 女警艾拉 1: 深林冷案:你記得的,是真相還是謊言?女警艾拉系列首部曲北歐犯罪書寫最高榮譽「玻璃鑰匙獎」★亞馬遜編輯精選最佳推理、驚悚與懸疑小說★《時人》雜誌秋季必
出版社 / 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842175
ISBN10 /
EAN / 9786263842175
誠品26碼 / 2683000971006
頁數 / 44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7
級別 / N:無
重量(g) / 580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內文 : 1



陰森的山影隱約出現在前方,一座加油站閃過他眼角,隨後又是無盡的林木。他早在兩百公里前就有尿意了。
他開到一條小路上停下,跌跌撞撞地跨出車,踩過路邊野花,面向森林小解。
這裡的氣味有些特別,是壕溝邊緣的花,是草上的露水和空氣裡的夜霧,是毛茛和柳蘭,以及一公尺高的峨參。也許是貓尾草吧,他懂什麼呢?他只是覺得那氣味似曾相識。
柏油路面因霜凍損壞而裂得凹凸不平,不久後便轉成了碎石路。再開二十公里左右,就能左轉回到高速公路上,並不算繞了多遠的路。眼前的景色豁然開朗,滿是翠綠山丘和低谷。這畫面頗為療癒,有如女人身體那暖呼呼、軟綿綿的柔和弧度。
他駛經沉睡的農場與荒涼的住家,還有一座平靜無波的小湖,水面上的倒影完美複製出森林本身,未受到半分擾動。每棵樹都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他曾爬上一座山頭,俯瞰阿達倫山谷無窮無盡的森林,發現那片森林遠超出他的視野極限。
他開到岔路口時,周圍沒有任何車。他認得正前方那棟黃色木造建築。透過它髒兮兮的櫥窗,只看得到屋裡有堆積如山的廢棄建材,但店面招牌還在;這家店原本是賣吃的。烏洛夫記得以前自己每個星期六都會來買甜食,記得青蛙造型的果凍和魚形鹹甘草糖的滋味。他彎向不該去的方向,往森林裡更加深入。
這氣味和天光讓他口乾舌燥、雙腿發麻。他身上每一條神經都知道,這個時候又到了。在學期結束、人閒得發慌、白晝延伸到最長的這個時候,他的人生發生了巨變。在烏洛夫的記憶中,那段日子灰濛濛的、半明半暗,不過實際情狀應該就像現在這般明亮,一個永遠過不完的夏夜,蒼白的午夜時分,太陽只是微微地陷到地平線下。
他駛過那些早已遺忘或純粹不願去想的事物,然而它們一直都在原處。他在那棵垂枝樺出現在左邊時減速後熄了火。它長得好大了,樹枝低垂,茂密的鮮綠色樹葉將整排信箱都遮住。
他很確定是哪一個信箱——灰色塑膠材質,第三個。信箱口斜插著一份報紙。烏洛夫吃力地爬下車,走過去確認信箱上的姓氏。
哈格斯特倫。
他拍開蚊蟲,抽出那份地方報紙。底下還壓著另外兩份報紙,難怪塞不進去。這地方還有人住,還有人在收郵件和報紙,還有人在繳水費和垃圾清運費,或不管是什麼的帳單。烏洛夫看著信封上的姓名,渾身掠過一陣顫慄。
思文.哈格斯特倫。
烏洛夫不知道自己為何以為會看到另一種的狀況——房子無人照料而搖搖欲墜,或是已賣給入住多時的陌生人。
結果都不是。
他把車停在大垃圾箱後頭,關掉引擎。草坪上點綴著一朵朵金黃色蒲公英。他還記得這種植物有多難拔除,得在結籽之前除掉,否則種籽便會隨風飄散。你要用鋤頭將它們連根挖出才不會再長。他記憶中自己的手好小。他低頭望著那隻應該馬上發動車子的大手。

車子裡沒有空氣,只有濕氣和熱氣。他非下車不可。
一層層薄紗般的霧掠過下方的水灣,河對岸遠遠矗立著那永恆的山脈,造紙廠升起一道道蒸氣。萬籟俱寂。他能聽到山楊樹葉被柔和到他甚至沒感覺的微風拂得沙沙響,蜜蜂嗡嗡地在羽扇豆和臭春黃菊間採蜜。這時,他聽到嗚咽聲,很悲慘,彷彿來自某個受了傷或不開心的生物。
聲音來自屋內。烏洛夫想趁那隻狗察覺自己前,悄無聲息地回車上,但憑他的塊頭,那實在是強人所難;草和樹枝都被他的重量踩斷了。在昆蟲的嗡鳴聲中,他聽得到自己粗重的呼吸聲,那隻狗想必也是。牠開始狂吠,扯著嗓子嗥叫、抓撓,用身體撞牆或門。
他知道他該回車上,必須趕快走,趁著老頭醒來發現外面有人之前。他會不會抄起獵槍,那把他准許烏洛夫拿拿看,但烏洛夫因為年紀太小而不能實際發射的獵槍?色彩與家具在他的記憶中翻滾。漆成綠色的樓梯,壁紙上的花朵圖案,斜屋頂下他的舊床鋪。
這時他看到水沿著屋子側邊緩緩滲流而下。是某根水管漏水了嗎?那隻狗又為什麼被關起來了?烏洛夫聽得出牠不在門邊的玄關處,那是獵犬(或是任何一種狗)應該待的地方,聲音是從更裡面傳來的,可能是走廊盡頭的廚房。烏洛夫腦中浮現出淺藍色牆板、漆成白色的櫥櫃,以及正小火燉著什麼食物的爐子。
那隻狗一定獨自在家。沒人能睡得這麼熟。
他的思緒轉向屋子轉角處那塊圓形石頭。他搬起石頭,兩隻潮蟲急忙跑開。鑰匙還在那裡。
他的手抖得好厲害,好不容易才把鑰匙插進門鎖。
這棟房子的特殊氣味迎面撲來,讓他感覺像是變回了孩子一般。牆上那幅有著一把大鬍子的老人畫像,應該是一百年前總理之類的人吧。以前畫像是俯視著他,現在與他視線齊平。還有那張他們坐在上頭脫鞋、有軟墊的長椅,地上鋪著祖母織的碎呢地毯。這些地毯幾乎都被四處堆放的雜物完全遮蓋,工具和設備讓走廊只剩一條窄道可通行,還有一袋袋空瓶罐。他母親絕不會容許家裡變成這副模樣。
他聽到爪子撓木頭的聲音。烏洛夫猜對了——那隻狗被關在廚房,門把上卡了一支掃把。儘管此刻他心亂如麻,仍知道誰都不該對狗做出這種事。
他用力拽開掃把,轉動門把,順勢躲在門板後頭。他仍握著掃把以防狗咬他,但那隻狗直接從他旁邊衝向屋外,速度之快令他只見一抹模糊的黑影。
這時,他注意到從浴室裡流出的水。水從門下滲出,漫過客廳的碎呢地毯,在棕色油氈地板上蓄積成小河及湖泊。
門鎖上的小指示牌顯示為白色,而不是當浴室裡有人時會出現的紅色。烏洛夫以前會把門鎖上,在裡頭看漫畫。沒辦法,有個煩人的姊姊吵著要進去,只好出此下策。
他打開浴室門,湧出來的水淹過他的鞋。
浴室裡漂著一塊海綿、髒東西,還有脫落的頭髮和蒼蠅屍體。條紋圖案的浴簾是拉上的。烏洛夫跨進浴室,感覺冷水滲透他的襪子。這是他起碼能做的事——在離開前試著關上水龍頭,以免房子徹底毀掉。他拉開浴簾。
浴簾後坐著一個人,彎曲的身體頹然窩在一張他沒見過的椅子上。烏洛夫知道自己看到什麼,卻不太能理解。老人彎向前,身體呈現徹底的蒼白。在窗戶透入的陽光下,老人的皮膚像魚鱗般濕亮,一縷縷濕髮貼著頭皮。烏洛夫設法再跨出一步去搆水龍頭,水總算停了。
除了他自己粗啞的呼吸聲和嗡嗡撞向窗板的蒼蠅,他什麼都聽不到。最後幾滴水落下。那赤裸的身軀似乎吸引了他的目光,將他的視線牢牢定住。男人的皮膚好像有點鬆垮,背上有幾處綠色斑塊。烏洛夫抓住洗手台邊緣,往前俯身查看。他看不到男人的眼睛,不過大鼻子中間有個腫塊,是年輕時打班迪球留下的舊傷。
這時洗手台從牆上脫落,砸出震耳欲聾的巨響,彷彿整棟房子都垮了,他也失去平衡。他拍著水,頭撞到洗衣機,想爬起來又滑倒。
他跪在地上勉強爬出浴室,然後掙扎著站起來。
離開是非之地。

烏洛夫用力把門帶上,上鎖。將鑰匙放回原處,在維持正常表象的前提下,盡可能快速地走向車子。他發動引擎,打倒檔,撞上垃圾箱。
很多老人都是這麼死的……他邊想邊開車,心臟仍跳得猛烈,如雷鳴般的心跳聲清晰可聞。他們會心臟病發或中風什麼的,然後就這麼倒下死去。警察不會在乎的。很多老人都獨居,有些人要過好幾年才會被發現。
可是他為何要把狗關起來?
烏洛夫猛踩下煞車。說到那隻狗,牠就出現在他前方,站在馬路中間。再往前十公尺,就要輾過這隻笨傢伙了。那隻狗張著嘴、垂著舌頭,有一身亂亂的黑毛,情緒很亢奮。
烏洛夫踩下油門。他得把這輛車送到目的地,這是一輛漂亮的龐帝克,難得一見的好貨,他得在明天早上之前把它停到老闆的車庫外面,把車鑰匙藏回老地方。
但是那隻狗不肯讓開。
按喇叭的話可能被鄰居聽見,把兩件事連結起來。他只能下車趕狗。狗目光炯炯地盯著他。
「讓開啦,你這笨傢伙。」他氣急敗壞地說,撿了根樹枝丟牠。
他正準備回到車上,就聽到身後碎石路面傳來腳步聲。
「好帥的車,」有個聲音喊道。「沒想到能在這種荒郊野外看到。」
烏洛夫看見一個男人輕快敏捷地走過來。他穿著五分褲和Polo衫,腳上是白色帆布鞋。他拍了拍汽車後車箱的黑色車蓋,好像它是一匹馬。
「Trans Am第三代,對吧?」
烏洛夫僵在那裡,一腳已跨上車,一腳還踩在馬路上。
「嗯,一九八八年的。」
「所以這車不是要賣的?」
「這不是我的車,我只是開車的。」
「結果你開到這裡來?」
男人面帶笑容,但烏洛夫聽得出他的語氣和笑容後頭別有深意,隱藏著其他意思。
「只是要小便。」
「而你選中這條路?抱歉,但我們努力守望相助,注意陌生車輛。」
狗聞到食物味,想從他腿間鑽上車。烏洛夫腦中閃過廚房滿地紙盒的亂象。牠一定曾硬闖進櫥櫃裡想找吃的。
烏洛夫揪住牠的頸後,狗兒低吼掙扎。
「這是你的狗?」
「不是,我……牠剛才站在馬路中間。」
「等一下,牠不是思文.哈格斯特倫的狗嗎?」男人轉身望向那棟房子。「他在家嗎?」
烏洛夫不知如何啟齒,如何說出事實。蓮蓬頭不停地灑水,蒼白的皮膚在他眼前消融,石頭底下的鑰匙。他清了清喉嚨,抓住車門。
「思文死了。」他體內有什麼東西動了一下,在他說話時讓他的喉頭收縮,就像綁了個結再把它拉緊。他知道自己必須再說些話,因為那個男人正從他旁邊退開,盯著車牌看。烏洛夫發現他手裡拿著手機。
「鑰匙藏在石頭底下,」他費力地衝口而出。「我想把狗放出來……我只是開車經過。」
「你是誰?」男人舉起手機。烏洛夫聽到咔的一聲,然後又一聲。這人是在拍車子和他嗎?
「我在撥號了,」他說。「我正在報警。」
「他是我爸,思文.哈格斯特倫。」
男人的目光朝下瞥向狗,再往上看著烏洛夫。
「烏洛夫?你是烏洛夫.哈格斯特倫?」
「我本來想報警,可是……」
「我叫帕特里克.尼達倫。」男人告訴他,同時又往後退。「你可能不記得我了。我家在那裡。」他往馬路另一頭指去,指著樹林間比較靠後的一棟房子。
在接下來的沉默中,烏洛夫彷彿能看見那顆金髮腦袋中的齒輪在轉動,然後隨著記憶浮現而眼中閃光,想起這些年來大人告訴過他的所有事。
「也許你該自己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那人繼續說。「我來撥號,然後把電話給你,好嗎?」男人將手機遞給他,盡可能伸長手臂。
那隻狗跑上車,鼻子整個埋進裝食物的袋子裡翻掘。
「或是我來打給他們就好。」帕特里克.尼達倫說著,又退後一步。





2



克拉姆福什市警局外的停車場空了一半,大部分警力都集中在夜班。
艾拉的一位年輕同事到門口迎接她。
「我們要出外勤,」他說。「有一起可疑的死亡事件,死者是住在孔斯戈登的老人。」
艾拉往下偷瞄對方胸前的名牌。她先前和他從未在同一時段值班。
「那老人一定是淋浴時昏倒了。」他繼續說,視線停留在從優密歐調度中心傳來的報告上。「發現死者的人是他兒子,報警的人是鄰居。」
「聽起來像醫療系統要處理的案子,」艾拉說。「為什麼找我們去?」
「事有蹊蹺。顯然死者的兒子本來準備開溜。」

他們走鐵鎚橋過河,然後彎向下游方向,朝孔斯戈登前進。河的這一側是阿達倫河谷的農地,艾拉下意識搜尋頂端豎起一根棍子的那座山丘。
路邊出現一排信箱,艾拉突然轉彎,在碎石路上煞住車。
這個地方有點特別,讓她頓時感到熟悉。
「我好像沒聽到當事人的名字,」她說。「他叫什麼?」
「帕特里克.尼達倫。」奧古斯特低頭看手機,搜尋報告中的內容。「那是報案者的名字。死者叫思文.哈格斯特倫。」
就在那裡,就在頭幾棵樹後面——她們就是把腳踏車藏在那裡。又高又威武的雲杉樹,森林的這一區從未被砍伐。她的心臟跳到了喉嚨,幾乎承受不了這種懸念。
「那兒子呢?」她屏住氣問。「想溜走的那個人?」
「對喔,他叫什麼來著?某個地方有寫……嗯,其實沒寫耶。」
艾拉用力打著方向盤,一下、兩下。
「為什麼都沒人注意到?難道沒人記得任何該死的事嗎?」
「抱歉,我被妳搞糊塗了。我應該注意到什麼?」
「不是你。我知道你什麼都不知道。」艾拉讓汽車再次往前滑行,速度慢得讓人難耐。森林一吋一吋地逼近,它是深沉而古老的黑暗。那件事發生時,她身旁這小夥子大概還包著尿布在地上亂爬。現在諾爾蘭地區每一件緊急安全通報案件都由優密歐的地區調度中心集中處理,是這幾年才開始的做法。她總不可能期望他們馬上就想起翁厄曼蘭省二十年前的舊案。
尤其是他的名字從未被公諸於世。
「那可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她說。
「什麼?什麼事可能沒什麼大不了?」
歲月在她腦中唰唰閃過,快速計算。已經過了二十三年。烏洛夫.哈格斯特倫現在已經三十七歲了,正在這座山丘頂端的某處等待——假設那份報告的資訊正確的話。
艾拉偏移車身想避開一個淺坑,反而軋到一塊石頭。
「很久以前,烏洛夫.哈格斯特倫曾經犯下重罪。」她說。「他承認自己強暴和謀殺。」
「哇,」奧古斯特說。「所以他現在是出獄了嗎?我同意妳,調度中心的人應該注意到這件事才對。」
「那不在他的紀錄上,他沒有被定罪,案子甚至沒有進入審判階段。他的名字沒登上任何報章雜誌。那個時代的新聞媒體還沒有這麼嗜血。」
「妳說的是什麼時代啊,石器時代嗎?」
「他當時未成年,」艾拉解釋。「只有十四歲。」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地方隱藏許多祕密,和不只一起謀殺。

女警艾拉系列 首部曲
北歐犯罪書寫最高榮譽「玻璃鑰匙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