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不在場的謀殺
作者 | 望日 |
---|---|
出版社 | 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作家不在場的謀殺:「就是因為作者有這些經歷,才會構成這本書的特質與魅力。」——推理作家陳浩基專文推薦望日全新推理之作流行、影視張力、多層翻轉趣味,出版人一看就懂 |
作者 | 望日 |
---|---|
出版社 | 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作家不在場的謀殺:「就是因為作者有這些經歷,才會構成這本書的特質與魅力。」——推理作家陳浩基專文推薦望日全新推理之作流行、影視張力、多層翻轉趣味,出版人一看就懂 |
內容簡介 望日 全新推理之作流行、影視張力、多層翻轉趣味,出版人一看就懂的謎題與懸念。五篇精選推理短篇小說,五種反轉不斷的刺激體驗——收錄|〈作家不在場的謀殺〉、〈致命的誤會〉、〈少女未來的未來〉、〈永恆的愛〉、〈版權爭奪戰〉★Readmoo「這本超好推!」年度推理選書人氣推薦得主★BOOK☆WALKER年度海外華文小說人氣獎得主★文策院「出版轉影視:推理故事 IP 推薦」精選潛力IP 作家在雜誌連載推理小說的熱門作家,在無存稿的狀況下意外昏迷,醒來後卻發現自己小說中的女主角竟被雜誌社找來的代筆作家寫死,男主角甚至被當作嫌疑犯而被捕入獄。小說還得繼續連載,但女主角已經死了、男主成為階下囚,作家該怎麼辦?本書是獨立出版人望日集結五篇精選推理短篇小說〈作家不在場的謀殺〉、〈致命的誤會〉、〈少女未來的未來〉、〈永恆的愛〉、〈版權爭奪戰〉,匯聚成具流行、影視張力、多層翻轉趣味的魅力之作。望日同時也是「偵探冰室」系列的策劃者與作者,並曾以《小說殺人》獲選為Readmoo「這本超好推!」年度人氣推理選書。他對書籍產業的深刻理解,加之身兼編輯、出版社老闆和創作者等多重身分,也因此能寫出出版人一看就懂的謎題與懸念。
作者介紹 望日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工學士、土木工程學哲學碩士,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國際成員,二〇二四年台灣文學基地駐村作家,二〇二三及二〇二四年台灣推理作家協會×Readmoo讀墨電子書「這本超好推!年度推理選書」翻譯作品組專業讀者。現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二〇一五年以科幻小說《黑色信封》出道,同年年底創辦「星夜出版」,一直營運至今。懸疑小說《有冇搞錯!我畀咗成千蚊人情去飲,竟然九道菜全部都係橙》於二〇二一年獲改編為讀劇。二〇二三年以〈安心出殯〉入圍第二十一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決選。首部長篇推理小說《小說殺人》獲二〇二三年台灣推理作家協會×Readmoo讀墨電子書「這本超好推!年度推理選書」華文作品組人氣推薦、二〇二三讀墨年度華文大獎文學類Top 100 華文作家及二〇二四年「BOOK☆WALKER票選:年度海外華文小說人氣獎」。另著有《偵探冰室》系列(與陳浩基、譚劍等合著)、科幻小說《時間旅行社》、《深藍少年》、《粉紅少女》、《白色異境》、奇幻小說《等價交換店》、懸疑小說《當愛情變成一場遊戲》、拳擊圖文小說《死角》(與曹志豪合著)、生存系漫畫《崩塔》(與鄧俊棠合著)及輕小說《崩塔:B-SIDE》。堅信夢想,勇於走出舒適區,不斷尋求挑戰。FB IG Threads: @mongyat
書名 / | 作家不在場的謀殺 |
---|---|
作者 / | 望日 |
簡介 / | 作家不在場的謀殺:「就是因為作者有這些經歷,才會構成這本書的特質與魅力。」——推理作家陳浩基專文推薦望日全新推理之作流行、影視張力、多層翻轉趣味,出版人一看就懂 |
出版社 / | 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841994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841994 |
誠品26碼 / | 2682925426004 |
頁數 / | 27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0x14.5x1.7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207 |
提供維修 / | 無 |
內文 : 〈作家不在場的謀殺〉
1
《我的偵探男友》第一百八十話
隕落的二人組(四)
(前半略)
肅殺的氣氛繼續籠罩著H市高等法院原訟法庭。
一幕幕的脣槍舌戰過後,有關程義輝謀殺周詠詩一案的審訊已接近尾聲,控辯雙方的證人皆已完成作供,接下來是結案陳詞的時間。
「法官閣下、各位陪審員,」代表控方律政司的刑事檢控專員先發言:「本案無庸置疑,是一宗罕見、令人痛心,又令人心寒的謀殺案。被告程義輝和死者周詠詩青梅竹馬,這對情侶曾合作無間,協助H市警方偵破不少棘手案件,但如今其中一人竟然是本案的被告,而另一人則是死者。」
「本案的案發地點是在一座橫跨M河的木橋上。該處位於M河上游,位置偏遠,人跡罕至,附近沒有任何監視器,女性一般狀況下不可能赴約,程義輝卻利用死者對他的信任,把對方騙到該處,然後利用預先藏好、手掌般大的圓形石頭襲擊對方頭部,把她當場擊斃後,再把屍體和凶器丟棄到河中。」
「由於M河下游的出口就是大海,被告以為計畫周全,屍體和凶器都會被沖到汪洋大海,從此永遠消失。沒料到,天網恢恢,所有的事情都不如被告的計畫發展。首先,案發當晚颳起大風,洶湧的海浪把屍體捲到M河下游出口附近的海灘,而凶器則因為重量關係直接沉到橋下的河床,被警方發現。法醫儘管無法在凶器上驗出指紋,但仍能從石頭粗糙的表面,還有肉眼看不到的細縫中檢驗出跟死者血型相同的微量血跡。石頭的大小和形狀跟死者頭骨上發現的圓形鈍器造成的挫傷一致,死者除了頭部有血腫外,身上沒有其他致命內外傷和骨折,也沒有驗出急性疾病或病變,法醫因此斷定死者是被硬物襲擊頭部致死,然後被棄屍推下橋,而那顆圓石就是凶器。」
「此外,當日近黃昏時分路過橋下、在河邊工作的清潔工人,剛巧目擊到被告和死者在橋上發生口角,並看到被告的右手當時持有某種東西放在身後。而在事發前三日,被告和死者在咖啡店內爭吵,死者還當眾用咖啡潑向被告,咖啡店職員和顧客都已分別出庭作證。很明顯,被告因為身為H市著名偵探,自尊心過盛,不堪當眾遭死者侮辱,於是動了殺機,到郊外用藏在身後的圓石殺害死者。」
「死者周詠詩出身小康家庭,自幼飽讀詩書,行事端莊有禮,獲獎無數,是所有親友心目中的模範生。可是,殘酷不仁的被告竟然狠下毒手,把屍體棄置到長約二十公里的M河中,令不諳水性的她死後還在河裡浮浮沉沉兩個小時、在海中翻滾大半天,屍體最終發脹、腐敗並裸露在海灘上。周詠詩的屍體被發現時,面容模糊,表皮都幾乎剝離了,表皮和肌肉較薄的部分,例如額頭、手背、膝蓋、腳尖等,甚至露出白骨。一名性格開朗、人生本來充滿希望的妙齡少女竟遭殘害得如此體無完膚,實在慘不忍睹,也令人髮指。所以,我懇請各位陪審員裁定被告罪名成立,謝謝。」
控方發言完畢,接下來輪到辯方作結案陳詞。
「法官閣下、各位陪審員,本案的死者周詠詩遭到殺害,的確是一場悲劇,但造成這場悲劇的凶手是否真的是被告呢?經過多日聆訊,控方提出了多項證據指控被告殺害死者,但我想在此提醒各位陪審員,那些全都是間接證據——死者生前最後被看到和被告發生爭執,這跟被告是否就是凶手並無必然關係。那塊石頭雖然沾有和死者相同血型的血跡以及和頭骨的挫傷吻合,但上面並沒有被告的指紋。還有那名清潔工人,她只是目擊到被告和死者發生口角,但之後就離開了現場,並沒有看到行凶過程;她看到被告右手藏有什麼東西在身後,卻表示因為距離有點遠,加上木橋欄杆遮擋了部分視線,無法確定是否就是那顆圓石。這一切,都代表著整宗案件由始至終,都沒有直接證據指證被告就是凶手。」
「反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被告程義輝和死者周詠詩青梅竹馬,一同偵破過不少奇案,是出生入死的情侶和搭檔。被告會因為只是和死者兩度發生爭執,就有意殺害對方嗎?這個殺人動機也未免太牽強了。」
「本市刑事檢控的定罪原則是達到毫無合理疑點,但很明顯本案仍存有疑點,控方只是運用穿鑿附會的方式把各種巧合出現的間接證據串連起來誣陷被告。基於疑點利益歸於被告,我懇請各位陪審員裁定被告罪名不成立,謝謝。」
控辯雙方結案陳詞完畢,陪審團開始退庭商議。
在法官引導和解釋法律觀點後,七人陪審團之間仍存在相當的意見分歧,特別是有關多項同時出現的間接證據是否足以構成指控被告的確鑿證據。他們最後花了兩日一夜討論,才能作出裁決。
重新開庭時,席上幾乎沒有程義輝的親友,他的父母也不在庭上,因為律師擔心他們聞判後會過於激動,遂請他們迴避。這彷彿暗示著程義輝即將走到衆判親離的境地。
「陪審團,」法庭書記於重新開庭後問:「你們的裁決如何?」
庭上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靜候這場審判的結果。不一會,代表陪審團發言的首席陪審員回應:「陪審團以六比一,裁定被告謀殺罪名成立。」
法官聞言後緊接宣判:「被告程義輝謀殺罪名成立。雖然謀殺罪依例須判處終身監禁,但本席仍會索取被告的背景報告,以及給予辯方律師時間為被告求情。案件將押後至明年一月判刑。退庭。」話畢,法官敲下法槌,正式宣告閉庭。
程義輝長得不高,而且有點瘦,本來就給人文弱書生的感覺,如今站在犯人欄內尤其顯得弱不禁風。他聽到裁決後,只意味不明地冷笑了一聲,就低下頭跟隨職員的押解離開法庭。
程義輝被押上囚車的一刻,一顆流星劃過天際。下午陽光普照,流星的光芒幾乎無人察覺,猶如暗諷H市一代名偵探搭檔程義輝和周詠詩,在華麗地偵破各種大小案件後回歸於虛無,黯然隕落。
社會的巨輪如常轉動著。在失去了這對搭檔的H市內,未來那些懸案和謎團最終還是會由其他人成功破解吧?
2
我身處H市的一家咖啡店內,面前的咖啡早已放涼,但我毫不在意這點小事,畢竟咖啡可以再買,人死卻不能復生。
我直瞪著坐在我對面的中年女子,她似乎刻意打扮過,平日衣著和她的性格一樣隨便,今日竟穿起了襯衣,以半正式休閒裝來見我,看來她也知道事態嚴重。
她沒有迴避我的直視,在稍稍發福的圓臉上向我展現出業務式的笑容。然而我不只高興不起來,還覺得她有點嬉皮笑臉。若她不是女人,恐怕我已忍不住動粗。
「詩詩竟然死了……」我極力按捺著內心的憤怒,緩慢且平和地吐出這句話:「妳不覺得……這樣太離譜了嗎?」
可是,她沒有絲毫歉意地回覆:「我覺得還好啊!她也曾自謔,與『死神』結伴,早晚會由『詩詩』變成『屍屍』。」
「她只是隨口說,現在卻成真,妳更見死不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她死去。妳知道我有多難過嗎?」
「人終究會死,你也不要太傷心了。」
我終於忍不住吐出狠話:「那妳什麼時候要死一死?」
「老師,你開的玩笑好像有點過分了。」
「我的玩笑怎樣也沒有這東西過分吧!」我用指節用力敲著桌上的《淑女週刊》厲聲道。
這件事說來話長。話說我大病初癒,在家中休養多時,今早終於有精神出外走走,順道購買剛出版的《淑女週刊》。可是當我剛讀完刊登在其中的《我的偵探男友》連載小說第一百八十話後,就氣得差點吐血要回去醫院。
《我的偵探男友》這部推理小說每星期在《淑女週刊》上連載,至今已三年多。《淑女週刊》是一本以職場女性為目標讀者的綜合雜誌,本來沒有連載小說的專欄,觸發其增設的契機是在約四年前,本市最著名的推理作家錢老師開始在文學月刊《后冠雜誌》上連載新作《78》。
連載小說在H市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數十年前就散見於各報章雜誌,甚至是它們吸引讀者的重點之一。然而隨著不同媒體和娛樂的興起,連載小說的吸引力和需求大不如前,小說專欄也逐漸萎縮和消失。不計算網路連載的話,文學雜誌幾乎是連載小說專欄僅存的棲息地。
然而,黑天鵝事件總是無聲無息地出現,《78》這部連載小說大受歡迎,更連帶了連載小說的復興,相信事前沒有人能預測得到。或許因為《78》是以七十八張塔羅牌為創作背景的推理系列連作,錢老師把新時代靈性產物跟重視邏輯及理性分析的小說類型融合,產生了新鮮且獨特的味道。加上H市的某人氣男子組合在一次訪問中提起最近在追看該作品,其女性支持者於是仿效閱讀。作品大受年輕女性讀者歡迎,更成為社會潮流,令向來和暢銷扯不上任何關係的文學月刊《后冠雜誌》不斷加印後仍供不應求。
這件事引起了《淑女週刊》的一名編輯顥琪,也就是坐在我對面的女士的注意。《淑女週刊》在紙媒寒冬下,賣書和廣告收入持續下跌,即使不斷努力削減開支,仍是入不敷出,停刊似乎只是早晚的事。她留意到《78》令文學雜誌也能成為全城搶購的對象,於是忽發奇想,向總編輯建議《淑女週刊》也增加連載小說專欄。總編輯對連載小說專欄不予寄望,但反正《淑女週刊》的銷量早已藥石罔效,乾脆死馬當活馬醫,放手讓她試試。當時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顥琪竟然找上沒沒無聞的我,邀請我為《淑女週刊》撰寫推理小說連載,題材不限,只須適合女性讀者閱讀即可,稿費還相當豐厚。
這個邀請真是令我既驚且喜。喜當然是因為我默默耕耘多年,終於獲得賞識和注意。我是H市少數的專職作家,出道至今已六年,推理小說一直是我專攻的類型。我憑藉推理小說新人獎出道,緊接著獲兩家出版社邀稿,出了幾本小說,可惜之後再無合作邀約,最近期的兩本著作我更要自費出版。不是我自吹自擂,但捫心自問,我自覺我的小說水準並不差,缺乏的只是被讀者留意到的機會,因此這個連載邀稿對我來說簡直是天降甘霖,是我翻身的大好機會。
但這也同時令我誠惶誠恐,因為我答應了的話,就意味著我將會和錢老師的作品打對台。我有幸和錢老師在不同場合有過幾面之緣,言談間察覺到他是個很樂意提攜後輩的資深作家,且最令我驚訝的是他竟然看過我的出道作,還表示很喜歡,認為我很有潛力,希望未來有機會多交流甚至合作。錢老師的笑容和悅,毫無名作家的架子,但說起跟創作或推理小說有關的話題時,會散發出嚴肅認真的氣場,評論推理作品時總是有明確且精闢的見解,展現出深不見底的內涵和修養。只是見過一次面,我就馬上被他的個人魅力深深吸引,很自然地追看他所有的作品。我更把他當成我的目標,他日若能夠有他一半的成就,就心滿意足。
正因如此,要我跟錢老師的作品競爭,我起初是抗拒的。雖說書市不是零和遊戲,讀者不是買了《后冠雜誌》就一定不會買《淑女週刊》,而且兩者本來就屬於不同類型的刊物,但《淑女週刊》忽然新開連載小說專欄,而且是推理,很難不令人聯想起《78》,然後把我和錢老師的作品互相比較,那我就糗大了,也擔心會令錢老師不高興。
我為這個艱難的決定掙扎了數天,最終接受邀稿。我安慰自己不要太在意外界對作品的比較,畢竟我是後輩,即使作品寫得比前輩差也是正常不過的事,但若能因此得到更多關注,讓更多讀者認識我,甚至成為我的支持者,這樣就於願足矣。
還有一個更重要令我決定要接受邀稿的原因,就是我實在是太窮了。雖然我和父母同住,開支較少,但在H市全職創作的收入更少,我早已經常交不出家用,終日被母親強迫去找工作。這份連載的稿費應該能夠稍微塞住嘮叨母親的嘴巴,讓我繼續專心創作。
在答允邀稿後我閉關了幾天,構思出《我的偵探男友》這個結合愛情和推理兩個類型的作品。故事以女主角為視點,她的男朋友,即本作的男主角,本來是一名大學醫科生,為了拯救不幸蒙冤的好友,在機緣巧合下接手了好友父親的偵探事務所,並為好友翻案。男主角擁有醫學和法醫知識,卻有點天然呆,推理能力也相當有限,很多時候要依靠身為推理小說迷的女主角直接或間接提示,才能成功找到破解謎團的關鍵。不過,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男女組合,他們才會察覺到一般人單獨未必留意到的細節,也尤其擅長調查和男女關係有關的案件。
我會有這樣的構思,除了是配合《淑女週刊》的讀者群外,也是刻意在選材上避重就輕,因為錢老師鮮少在作品中觸及愛情,即使描寫到男女角色的關係和互動,很多時都是點到即止。我的這部作品將會特別重視男女主角間的配合和感情關係,也想突顯女性在當今世代的重要性,作品風格可說和錢老師的相差甚遠,希望即使外界比較兩作,錢老師也不會感到被冒犯。
完成這一切後,我把故事構思、主要人物設定和首八回連載的大綱發給顥琪,沒料到不到一日,她就說已通過編輯部的審核,還催促我趕快創作,希望下星期就能開始連載。雖然我也想快點收到稿費,但我是個有專業操守的作家,回覆要更多時間準備,畢竟推理小說重視邏輯和條理,要先埋好線索和伏筆。如果胡亂開始連載,到一半時才發現寫漏了重點,那就完蛋了。我計畫這部連載小說採取較快的節奏,平均以四回為一個短篇或一個章節,於是向顥琪要求最少要讓我寫好四回才開始連載,她最後無奈接受。連載開始後我也維持著最少有四回連載的存稿,原意是方便有其他工作安排而無法寫作時也不致拖稿。當然,現在我就後悔為什麼不存更多的稿……
或許是每週連載的關係,儘管《我的偵探男友》四星期連載的分量才大約等於《78》一回的字數,網路上卻持續討論著我的作品,令它的人氣攀升得極快,短短兩個月就和《78》一樣成為了社會潮流,速度之快連《淑女週刊》編輯部都始料未及。
另一方面,一如我所料,坊間緊接著出現比較《我的偵探男友》和《78》的聲音。專業評論家和男性讀者普遍認為我的作品推理性和邏輯完備性不及錢老師的作品強,這點我也不得不承認。但在女性讀者眼中,她們卻認為我的作品較有共鳴,例如男主角總是在關鍵時刻需要女主角提醒,這點和她們的笨蛋男友很相似。《我的偵探男友》沒有完全被《78》比下去,兩者的差異令它們建立起各自的讀者群,也成功令《淑女週刊》搖身一變成為暢銷雜誌。
由於《78》和《我的偵探男友》的成功,其他紙媒紛紛仿效,建立起自己的連載小說專欄,有依樣畫葫蘆辦推理的,也有選擇其他類型的。但後來出現的始終無法追上這兩部作品,市場上最受歡迎和最長壽的連載小說依然是《78》和《我的偵探男友》。
回到現在,在咖啡店內,我和顥琪之間放著最新一期《淑女週刊》,內裡刊登了《我的偵探男友》第一百八十話。封面上「我的偵探男友」的名字和我的筆名,字體比「淑女週刊」四個字還要大,可見這部連載小說的重要性某程度已超越了週刊的主體。
然而這一話連載根本不是我寫的,這完全是垃圾,我才不會把我的男主角寫成殺死女主角的凶手!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作家不在場的謀殺》。
最佳賣點 : 「就是因為作者有這些經歷,才會構成這本書的特質與魅力。」
——推理作家陳浩基 專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