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獵人日誌 第三部 (完 重編版)
作者 | 喬靖夫 |
---|---|
出版社 | 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吸血鬼獵人日誌 第三部 (完 重編版):尼古拉斯.拜諾恩,惡魔與人類的私生子「達姆拜爾」,地上最強的吸血鬼獵人,超越人間常識的黑暗英雄。揉合歌德奇幻、恐怖驚悚與動作 |
作者 | 喬靖夫 |
---|---|
出版社 | 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吸血鬼獵人日誌 第三部 (完 重編版):尼古拉斯.拜諾恩,惡魔與人類的私生子「達姆拜爾」,地上最強的吸血鬼獵人,超越人間常識的黑暗英雄。揉合歌德奇幻、恐怖驚悚與動作 |
內容簡介 尼古拉斯.拜諾恩,惡魔與人類的私生子「達姆拜爾」,地上最強的吸血鬼獵人,超越人間常識的黑暗英雄。揉合歌德奇幻、恐怖驚悚與動作暴力美學,「吸血鬼獵人日誌」系列帶你經歷連場的現代冒險奇譚,光明與黑暗的永恆鬥爭。華麗妖殺團神秘新興毒品「天國之門」在各地暗暗流傳,引發多宗駭人暴力事件,背後竟隱藏著關乎吸血鬼權鬥的重大陰謀!擁有不同異能的獵人、「吸血鬼公會」精銳暗殺團、潛伏的吸血鬼異族,以至美國陸軍超常特殊部隊,在「天國之門」招引下,齊聚於南方偏僻小鎮摩蛾維爾。本已退隱的拜諾恩,亦為了拯救摯愛重披獵人大衣,踏進這片一夜之間化為殺戮死地的沼澤,赫然發現在背後操縱一切的就是自己昔日最大宿敵;而拜諾恩這個「達姆拜爾」,正是決定吸血鬼世界未來的關鍵角色……
作者介紹 喬靖夫香港小說家,至今出版作品逾四十卷,創作類型多元,包括幻想動作小說《吸血鬼獵人日誌》系列、幫會政治史詩《殺禪》、驚悚偵探故事《誤宮大廈》等。自2008年憑武俠長篇《武道狂之詩》廣受注目。亦為香港流行曲作詞人及菲律賓兵器術教練。FB專頁【喬靖夫.刀筆志】 www.facebook.com JozevJournalInstagram個人頁 jozev1969喬靖夫作品吸血鬼獵人日誌 重編版|全3部殺禪 重編版|全4部誤宮大廈武道狂之詩|全21卷跑攻籃球(陸續出版)
書名 / | 吸血鬼獵人日誌 第三部 (完 重編版) |
---|---|
作者 / | 喬靖夫 |
簡介 / | 吸血鬼獵人日誌 第三部 (完 重編版):尼古拉斯.拜諾恩,惡魔與人類的私生子「達姆拜爾」,地上最強的吸血鬼獵人,超越人間常識的黑暗英雄。揉合歌德奇幻、恐怖驚悚與動作 |
出版社 / | 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841802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841802 |
誠品26碼 / | 2682825750001 |
頁數 / | 32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0X14.5X2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450 |
提供維修 / | 無 |
內文 : 天國之門
四月二十二日
《奧斯丁先鋒報》
校園浴血槍手確定為學生
死亡人數增至三十三名
【德州·科爾森堡二十一日電】警方公布日前市郊高校槍擊事件的初步調查報告,兩名年輕槍手已證實為該校畢業班學生。兩人於事件中飲彈身亡,初步相信乃同時吞槍自殺。
另外三名中槍學生週三於醫院傷重不治,令事件總死亡人數(包括兩名槍手)增至三十三人。此外仍有十八名傷者留院觀察,這宗事件是美國目今為止最嚴重的校園暴力案。
事發於聖安東尼奧市以東四十公里科爾森堡的佩茜拉紀念高校,據警方發言人公布,兩名行凶槍手羅勃特·赫爾(十八歲)及簡尼夫·麥克諾頓(十七歲)皆就讀該校畢業班。兩人於二十日中午攜帶多柄鋸短霰彈槍、半自動武器及大量彈藥進入學校餐廳,毫無預兆地朝群集的同學及教職員掃射,之後轉往學校圖書館繼續殺戮,時間持續達六小時。特警隊進入校園後,發現兩人已中槍身亡。
據目擊學生指稱,兩名槍手當時身穿黑色大衣,戴黑色露指手套,行凶前把槍械收藏在大衣底下及運動袋內,兩人開火時不斷大笑及高呼。警方表示兩人行凶動機目前未明,需待法醫詳細檢驗後才能確定槍手是否受藥物或酒精影響。警方目前正集中調查是否有其他共犯或知情者,並追查兩人使用的槍械彈藥來源……
四月二十二日
德州 科爾森堡
Once there are Four Prophets (從前有四個先知)
Here They Cum(他們來了)
Mr. Simpson & Mr. Manson (辛普森先生和曼森先生)
Mr. Heston & Mr. Clinton(希士頓先生和克林頓先生〔註〕)
Here They Cum(他們來了)
Mr. Clinton Showed Up with a Loaded Pistol(克林頓先生帶來了一柄上滿子彈的手槍)
And Sold it to Mr. Heston(還把它賣給希士頓先生)
Mr. Heston Handed it to Mr. Manson(希士頓先生把它交給曼森先生)
Who Pointed the Barrel at Mr. Simpson(他把槍口指向辛普森先生)
But O. J. Said, "Come On, My Son," (然而O. J.說:「算了吧,小子。」)
"You Know I Prefer a Knife to this stupid gun..." (「你知道比起這爛槍我更喜歡用刀……」)
約瑟·哈納特探員把CD唱機關上。
歌詞還不錯。這個重金屬樂團叫「Dog Eaters」。羅勃特·赫爾的房間裡,齊集他們發行過的每一張單曲CD。他確實很喜歡他們。
註:OJ·辛普森(O.J. Simpson),前職業美式足球巨星,一九九四年涉嫌用刀殺害妻子及其情夫,並上演一場直播的公路大逃亡,全美轟動。次年經全程電視轉播的「世紀審判」之後無罪獲釋。查爾斯·曼森(Charles Manson),一九六○年代末藉助嬉皮文化及個人魅力,招集大批「曼森家族」信徒,在加州進行多次殺戮,其中最矚目是一九六九年殺害電影女星莎朗·蒂(Sharon Tate)等多人,成為美國史上最著名殺人狂。查爾登·希士頓(Charlton Heston),前好萊塢紅星,一九九八年起擔任「國家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主席,支持美國公民擁槍權的大旗手。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第四十二任美國總統。
哈納特嘆了口氣。顯然羅勃特只聽得見音樂裡那股狂暴與憤怒,而聽不明白歌詞中對於暴力的諷刺。
——那個受詛咒的星期二。
哈納特從房間窗戶探出頭。
外面是屋子的前院草地,院外就是街道,再對面是一整列外觀跟這裡幾乎一模一樣的房屋。市郊的天空,以德州的天氣來說少有地陰沉。
守在屋前那些制服同僚明顯很疲累。他們已經輪班守在這裡和麥克諾頓家連續三天,而看案件目前的矚目程度,大家恐怕還要多守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這兩個小子剛剛成為了全美國最有名的高中生。誰曉得他們家裡還藏著多少秘密?
把汽車停滿街道的記者,個個顯得很有精神。就像看到血的蒼蠅一樣。
哈納特在窗台上用手支著下巴。
這樣的窗外景觀,撇除了現在站崗的警察和記者,跟美國許多高中男生的房間大概沒有甚麼分別。
——可是羅勃特啊,當你坐在窗前,瞧著這樣的風景時,心裡到底在想甚麼?窗外有甚麼東西令你如此憤怒?「死亡」是何時鑽進你的腦袋,成為了你的信仰?
窗旁的書桌很凌亂。這種凌亂對哈納特來說很熟悉。他大學畢業了才不過三年,從前他的宿舍房間也是這副德性:書桌上各種雜物堆成一座小山,電腦鍵盤空隙塞著零食碎屑,菸蒂半浮沉在咖啡殘渣裡,牆上貼著褪色和角落折起的搖滾樂團海報,被褥底下塞著幾本不知多少人傳閱過的色情雜誌……
哈納特是整個凶殺組裡最年輕的探員。他知道這正是上司派他來這裡的原因。
「我們實在無法理解,這兩個還沒有開始剃鬍鬚的小鬼,是怎麼生出這樣可怖的念頭……」
哈納特同樣無法理解。
而羅勃特和簡尼夫永遠也不會說出真正的答案。
哈納特寧可獨自一個待在這房間。他實在不知道應該用甚麼表情面對赫爾夫婦。難道要同情他們嗎?
房間裡很寧靜。他聽不見樓下客廳的說話聲。搭檔班尼正在下面為羅勃特·赫爾的父母錄口供。哈納特沒再聽到抽泣聲,但他知道赫爾太太還在哭。
——很抱歉,你們十幾年來在家裡養育了一頭會吃人的怪物。但是不打緊,這不是你們的錯,而且一切都過去了……
哈納特幾乎想這樣對赫爾夫婦說。
班尼跟他不一樣,一定能夠好好處理。班尼·迪邦是坐鎮凶殺組三十年的老探員。哈納特想,假如沒有意外,自己將是班尼退休前最後一個搭檔。
哈納特環顧羅勃特的房間。已經沒剩下多少有用的東西。他們這一組隸屬於第四批到來的調查人員。第一隊危機應變人員在事發當天下午確定了凶徒身分和資料後火速趕到,當時兩個少年槍手還未在校園裡自盡。他們負責封鎖宅邸,確保各種證據原封不動,並帶來了拆彈小組搜查,確定沒有藏匿任何爆炸品。
第二批人員接力到達,一直留到次日晚,即時錄取赫爾家及麥克諾頓家所有人的口供,並收集兩人房間裡的主要證物:電腦、所有紙張、記事本、可疑書本、藥物、飲料、錄影帶、燒錄光碟片等等。另一隊蒐證專家則套取所有鑑證所需的對照樣本。
到了第三天,上級特別吩咐哈納特到這個房間來看看。
「也許你能夠看出些特別的東西。」
「X-Boy」是局裡前輩給他的綽號。人人都知道哈納特的興趣:搖滾吉他、電腦遊戲、滑板……可是哈納特拒絕如他們期望,在警局裡扮演那異類角色。而是每天穿正式的西裝上班,喝跟他們一樣黑的咖啡。他要所有同僚知道,他是認真的,只不過他閒暇時做的事情,碰巧跟他們有點不同而已,而這絕不會妨礙他當個稱職的探員。
哈納特發現電腦的顯示器還在原位——蒐證人員只對硬碟裡的東西有興趣。顯示器側面貼著個黑色的圓形小貼紙,中央印著螢光綠的獸爪印記。
是《STOMP!》的著名標誌。這貼紙哈納特家裡也有。
光明與黑暗的戰爭還沒有結束!
傳說中的「神之腕輪」具有打破次元分界與粉碎行星的可怕力量,經過六百萬年後重現凡界。天使、惡魔與獸人三族的英雄紛紛握起武器,為爭奪這個象徵終極霸權的寶物,再次展開血雨腥風的殺戮!
遊戲特色:
——全新三維圖像引擎,戰場一草一石活現眼前;
——逼真廣闊的戰鬥場景,從沼澤、森林、地獄到玻璃聖殿;
——八種新增武器,包括具有追敵功能的幽靈弩箭及座地式迫擊炮;
——支援多達六十四人連線對戰,八種對戰模式,包括新增「隊間刺殺」
哈納特瞧著貼紙苦笑。他自己也是這個「第一人稱射擊」(First Person Shooter)電腦遊戲系列的深度上癮玩家,讀大學四年間因此弄壞過三支滑鼠,在無數通宵達旦的「殊死戰」(Deathmatches)和「奪旗戰」(Capture The Flag)裡,他跟大學宿舍每個同窗互相「殺死」過對方無數次。當虛擬的核子火箭彈把敵人炸成紛飛肉屑的一刻,哈納特承認那確實帶來無可比擬的快感。
羅勃特·赫爾比哈納特還要沉迷,他親手設計的《STOMP! 2》對戰版圖,現在仍存放於非官方同好網頁「Devil's Stomping Ground」的伺服器裡。經過星期二的校園屠殺後,那個命名《第五層地獄》的版圖,理所當然成為網路上最熱門的下載檔案。
哈納特認識的《STOMP!》玩家裡,遠比羅勃特狂熱的大有人在,但他們都沒有像羅勃特那樣,真的把那殺戮地獄變成現實。
假如一個遊戲真的具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那麼發生這種瘋狂事情機率最高的地方,按道理應該就是遊戲設計商或是遊戲雜誌編輯部裡面吧?這些地方的人每天都長時間持續在玩啊。但現實是這類無差別殺戮事件,最常發生的地方是郵局——「go postal」〔註〕這個詞語連字典也收入了。
大眾對於他們無法理解的事情感到莫名地害怕。於是他們急於尋找解釋。而且是他們願意相信的解釋。電影電視。暴力電腦遊戲。重金屬搖滾。大麻。
養育一個正常的孩子太難了。把一切怪罪在這些東西上則容易得多。
大眾卻似乎忘記:是誰把連續殺人魔的肖像當作明星般放在雜誌封面上?是誰的法律決定,人們隨便走進百貨商場就買得到高火力的自動步槍?哈納特想起剛才那首《Mr. X》的歌詞。
——辛普森。曼森。廣島。越南。甘迺迪……
——不,我們並沒有忘記。這麼多年來我們都在呼吸暴力。只是我們假裝它不存在。
哈納特猛力搖頭。夠了,這些政治立場再想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你不過是個他媽的警察,你的工作是在事件發生之後才開始:把事件的所有細節調查清楚,記錄歸檔。然後等待人們漸漸淡忘它,回到正常的生活。直至下一個事件發生。
無論如何,人們也不得不承認:羅勃特和簡尼夫成功復仇了。他們把自己的名字寫進入了歷史。以一種醜陋的方法,一種在電視和網路媒體發明之前沒那麼威力強大的方法。
哈納特卻無法想透:單純對社會的仇恨,甚至想成為「某個人」的成名欲望,就足以支持兩個沒見過真實人生的少年,幹下這種程度的惡行嗎?
這並不是一時衝動。殺戮持續了好幾小時。用的是霰彈槍與九毫米半自動步槍,這兩種子彈打在人體上的情景半點也不漂亮。飛散的腦漿和撕裂的內臟,還有黏在他們軍靴底的血——這些通通不是《STOMP!》裡的電腦像素畫面,而是活生生的。還有聲音和氣味。兩人卻在保全錄影鏡頭面前高興得大笑。他們當時處於一種怎樣的精神狀態?沒有任何恐懼嗎?不會覺得噁心嗎?
無法理解。
哈納特想起自己到警局上班的第一天。他告訴班尼,自己在大學裡修過犯罪心理學,班尼聽完後只是聳聳肩。
哈納特很不服氣,直到一個星期後在酒吧裡,他終於有機會問班尼:「你認為人們為甚麼會犯罪?」
這位快要退休的黑人探員搔搔半白頭髮,再一次聳聳肩:「沒有甚麼原因。邪惡不需要解釋。」
——邪惡?
——我們又不是在傳教。
哈納特想著時,在那個已經空掉大半的書架上有所發現。
《新約全書》。
哈納特把它拿下來。平裝版小說的大小,紅色軟封皮帶點破舊,是主日學校送給孩子的那種廉價版本。
先前的調查員也許覺得,一本《聖經》沒甚麼,因此沒當證物取走。但是哈納特卻留意到它。
赫爾夫婦並非虔誠教徒。哈納特在屋裡看不見任何宗教裝飾物。
更重要的是另一點:那個《STOMP!》貼紙的爪印符號代表遊戲中的獸人族。羅勃特獨鍾使用獸人族角色,從來不扮演天使或惡魔戰士,這顯示他對於宗教——不論是光明或黑暗一面——似乎沒有甚麼興趣。
——大概整個凶殺組只有我會留意到這點吧。
哈納特猜到這本《新約全書》的用途。他自己少年時也用過這種詭計:有甚麼不想給別人發現的東西,例如裸女照片之類,就把它藏在《聖經》,父母絕對不會留意,也永遠不會把你的《聖經》扔掉。朋友到了房間裡,不論多無聊,《聖經》也是他們絕不會碰的東西。
還沒翻開,哈納特已然察覺書裡夾著東西——有白色的紙張,邊緣突出書頁外。
哈納特先翻開第一頁,確定一下這本《新約全書》是否羅勃特本人所的。
扉頁被撕去了。
——也就是說上面有別人的簽名。否則羅勃特沒必要撕掉它。
哈納特打開夾著白紙那一頁。位於在最後面的《啟示錄》。第四章九節與第六章八節之間。
「……當羔羊開啟第二封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二個活物說:『來!』就出來另一匹馬,是紅色的,騎馬的得到從地上奪去和平的權柄,使人彼此殘殺,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
那物件滑下來。哈納特合上書放到桌上,俯身把它從地上撿起。
是個雪白的信封,裡面裝著硬挺的紙,似乎是賀卡或請柬之類。信封上沒有寫任何東西,也沒有貼郵票,後面的封口早被撕開。
拿著這個信封時,一股莫名奇妙的惡寒襲擊哈納特,胃裡感到極不舒服。信封裡可能藏著任何東西。那怕是一小粒粉末,也是重要的證據。按照刑警的調查守則,哈納特現在應該做的是把它用塑膠袋密封,送交局裡化驗室或是FBI。
當哈納特無意識地把信封裡的東西抽出來時,連他自己也感到吃驚。
——我在幹甚麼?
那是一張對摺的白色硬卡紙。
哈納特深吸一口氣,才敢真的看著它。
「天國之門」
哈納特細看,才斷定這像是賀卡或請柬的封面,那花俏古典字體並不是印刷品,而真是人手以鋼筆書寫的。
——在這個連筆都快要淘汰的時代,會用這種書法的人簡直就是活古董。
這樣的一封典雅的請柬,與羅勃特房間裡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他短促的人生,只屬於電腦、槍械、搖滾CD、錄影帶、啤酒……在這小小空間裡,一切物件的存在只有一個目的:讓羅勃特的官能獲得某種即時滿足。這張卡片完全與他不配。
——他卻珍而重之地藏在《聖經》裡。
哈納特猶疑了一會,終於還是把卡片打開。
沒有任何署名。
只有兩行字體。同樣優雅的筆跡。
Lick this Blood of the Lamb (舐此羔羊之鮮血)
To Devote Your Precious Soul (以奉獻爾珍貴之靈魂)
字體下方畫了個箭嘴,尖端指向卡片中央一點紅色的東西。
那是一小滴乾涸了的紅色液體,呈著接近完美的圓狀,看來那液體在凝固之前十分濃稠。
哈納特凝視那滴紅點。
身為凶殺組探員的約瑟·哈納特,十分熟悉這種顏色。他一眼斷定那絕對不是顏料。
最佳賣點 : 物種闘爭。
獵人vs.吸血鬼全面開戰.奇想天外的超現實對決!!
喬靖夫現代奇幻異色之作.
終極修訂版
vol. 03 【華麗妖殺團】
・重編版特別收錄 香港代表性插畫家 門小雷 彩色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