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運之地: 給未來世代的最後備忘錄 (新版) | 誠品線上

Ill Fares the Land: A Treatise on Our Present Discontents

作者 Tony Judt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厄運之地: 給未來世代的最後備忘錄 (新版):我們不再問:這是善嗎?這公平嗎?這正義嗎?這樣對嗎?這會帶來更美好的社會或世界嗎?這些從前都是政治唯一關心的問題,即便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我們不再問:這是善嗎?這公平嗎?這正義嗎?這樣對嗎?這會帶來更美好的社會或世界嗎?這些從前都是政治唯一關心的問題,即便難以找到簡單的答案。我們必須重新學著提出這些問題。」《厄運之地》是歷史學家東尼.賈德罹患漸凍症後,以口述方式完成的三本書之一。他以深切的焦慮與責任感,直指當代社會日益加劇的貧富差距、公共體系的崩解與政治道德的缺席,並對年輕世代寄予厚望。二次大戰後,歐美社會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治理共識,以社會穩定唯尚、循社會正義為道,從一九八○年代起卻逐步崩解,政治倫理讓位於市場邏輯、資本肆意擴張,乃至爆發二○○八年的金融危機。賈德所捍衛的,是植基於戰後歷史經驗、以正義與共同責任為核心的社會民主主義,他批判新自由主義下市場萬能的思維,呼籲我們重新想像國家的角色、社會的意義,以及民主制度應有的道德關懷。如同愛德蒙.柏克所說,社會是生者、死者與未來者之間的契約;賈德在本書中,正是試圖喚回這種跨世代的倫理想像。他不只為當代困惑者診斷時代病灶,更以一位將逝者的身分,為未來世代留下這本政治與道德的備忘錄。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東尼.賈德(Tony Judt,1948~2010)1948年生於倫敦,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任教於劍橋、牛津、加州大學、紐約大學。1995年在紐約大學創設雷馬克研究所並任所長,致力於研究歐洲事務。2008年確診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2010年病逝於紐約。常為《紐約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新共和》雜誌、《紐約時報》撰文。作品《戰後歐洲六十年》名列《紐約時報書評》2005年十大好書,並贏得外交關係理事會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入圍普立茲獎決選名單和薩謬爾.約翰遜獎決選名單(Samuel Johnson Prize)。2007年獲頒漢娜鄂蘭政治思想獎(Hannah Arendt Prize for Political Thought);2009獲頒歐威爾獎(Orwell Prize)終身成就特別獎,以表彰他對英國政治寫作的貢獻。譯者簡介區立遠台大哲學碩士,德國杜賓根大學古典文獻學碩士,政治大學外文中心教師。譯有《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時報)、《魔法師的年代》(商周)、《山屋憶往》(左岸)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 論 困惑者指南第一章 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第二章 我們失去的世界第三章 政治中不能承受之輕第四章 向一切告別?第五章 怎麼辦?第六章 未來事物的樣態結 語 在社會民主主義裡,哪些已不可行?哪些仍待追求?

商品規格

書名 / 厄運之地: 給未來世代的最後備忘錄 (新版)
作者 / Tony Judt
簡介 / 厄運之地: 給未來世代的最後備忘錄 (新版):我們不再問:這是善嗎?這公平嗎?這正義嗎?這樣對嗎?這會帶來更美好的社會或世界嗎?這些從前都是政治唯一關心的問題,即便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462775
ISBN10 /
EAN / 9786267462775
誠品26碼 / 2682951147003
頁數 / 30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21*1.9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我們不再問:
這是善嗎?這公平嗎?這正義嗎?這樣對嗎?
這會帶來更美好的社會或世界嗎?
這些從前都是政治唯一關心的問題,
即便難以找到簡單的答案。
我們必須重新學著提出這些問題。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