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ng Fixes Everything: How Baseball's Brightest Minds Created Sports' Biggest Mess
作者 | Evan Drellich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贏球治百病: 數據分析如何毀了棒球文化, 搞出美國大聯盟史上最大弊案!:本世紀MLB最大醜聞,仇恨度最高的邪惡反派「太鼓達人」太空人隊2017-2018賽季作弊全紀錄八旗運動生 |
作者 | Evan Drellich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贏球治百病: 數據分析如何毀了棒球文化, 搞出美國大聯盟史上最大弊案!:本世紀MLB最大醜聞,仇恨度最高的邪惡反派「太鼓達人」太空人隊2017-2018賽季作弊全紀錄八旗運動生 |
內容簡介 本世紀MLB最大醜聞,仇恨度最高的邪惡反派「太鼓達人」太空人隊2017-2018賽季作弊全紀錄八旗運動生活書系Gamer第二彈!台灣第一本反省「魔球」思維專書在球隊老闆、總管、制服組只看重數據、績效、勝利,「數據棒球」當道、「贏球就能治百病」的今天,或許我們該回頭想想,什麼才是棒球運動的本質!➢「我不認同聯盟的懲罰,因為球員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天使隊當家球星楚奧特(Mike Trout)➢「有沒有道歉我無所謂,但我要說奧圖維從賈吉手中偷走了2017年的年度MVP,太空人偷走了我們的冠軍!」──當時為道奇隊外野手的貝林傑(Cody Bellinger)➢「每隊都有在作弊啦,那些說只有太空人在做壞事的講法,讓我無法理解。」──紅人隊沃托(Joey Votto)在2021年表示【本書介紹】在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之間,休士頓太空人隊曾有一段輝煌的時期,Killer B's「殺人蜂打線」讓人聞風喪膽,四度拿到分區冠軍、六度進入季後賽。但自2005年打進世界大賽後,太空人隊已多年進不了季後賽,穩坐分區爐主之位。也是在本世紀初,簡樸打球的奧克蘭運動家隊帶起一波「魔球」思維,向老闆、管理層、制服組證明球隊能做到「花得少、做得好、又贏得多」,自此各隊開始以商業法則打造只重視成本效益的贏球機器,從每筆交易、每位球員和職員身上榨取所有價值。太空人隊也在這波變革中上了車,而且還是開得最快的那隊。不到幾年,出身麥肯錫顧問公司及資深Fantasy Baseball玩家的前太空人總管盧諾,改造了太空人隊的體質,成功在2015年重返季後賽行列,甚至在2017年迎來隊史首座世界大賽冠軍。但盧諾在改造太空人的同時,也孕育出犯下棒球史上最大作弊案的球隊文化,球迷與球員間無人不知太空人在比賽中敲垃圾桶作弊,「阿土伯」奧圖維疑似身上有蜂鳴器,太空人的世界大賽冠軍跟MVP該被畫上星號,總管間也瘋傳太空人的管理文化像坨屎一樣,堪稱MLB史上最讓人討厭的反派球隊。為何太空人隊走到這步田地?盧諾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光憑數據當「鍵盤總管」錯了嗎?前《休士頓紀事報》隨隊記者、現任《運動員》記者德雷里克,藉由多年來大量訪談,詳細揭露太空人的管理文化、作弊始末,也點出棒球終究不只是「數字」上的遊戲,其中涉及棒球運動的本質、企業的責任、人與人間的溝通互信,而不是贏球,就能治百病。【主播、球評、作家、媒體各方推薦】王啟恩|Hito大聯盟主持人亨力|棒球YouTuber/Podcaster李秉昇|緯來體育台賽事主播陳志強|「城牆裡的棒球事」版主、棒球作家張尤金|棒球作家曾文誠|資深球評游舒帆|商業思維學院院長鄭凱駿|中華職棒進階數據網站「野球革命Rebas」營運長(依姓名筆劃排列)
各界推薦 【主播、球評、作家、媒體各方推薦】王啟恩|Hito大聯盟主持人亨力|棒球YouTuber/Podcaster李秉昇|緯來體育台賽事主播陳志強|「城牆裡的棒球事」版主、棒球作家張尤金|棒球作家曾文誠|資深球評游舒帆|商業思維學院院長鄭凱駿|中華職棒進階數據網站「野球革命Rebas」營運長(依姓名筆劃排列)【各界讚譽】▸ 這是大聯盟最迷人球隊的真實故事,沒有人比德雷里克更會講述這個故事。從太空人作弊案到負責管理的當事人,《贏球治百病》呈現出壞文化走火入魔後的樣子,也為商業、職棒和其他一切提供深刻的教訓。──ESPN大聯盟資深記者帕森(Jeff Passan)▸ 這本引人入勝的內部報導講述了棒球界最具爭議球隊的崛起和慘烈衰落。德雷里克的《贏球治百病》不僅是一本出色的棒球書,盧諾管理下的太空人也是這個時代充滿戲劇性的商業故事。這個伊卡洛斯式的故事描述一位被公認最厲害、最聰明,又標新立異的高層主管,如何一步步被貪婪、自大與無窮野心給壓垮。──《彭博商業週刊》記者格林(Joshua Green)▸德雷里克的偵查報導不負眾望,引領我們一窺棒球史上最肆無忌憚的醜聞內幕。管理顧問鐵了心要把美國休閒產業轉變為監視科技的軍備競賽,他所揭露的故事充滿戲劇性,有著偵探小說般的情節以及悲劇式的命定大結局。在當今萬事看數據的時代,這是一本黑暗寓言。──美國知名作家霍恩(Donovan Hohn)▸ 德雷里克將太空人非法偷暗號事件調查得極為徹底,因為他知道問題所在,也不肯放手。這股拚勁、好奇心和追根究柢的精神挖出了更多驚人故事,他都寫在本書裡了。《贏球治百病》不僅完整記錄太空人的不當行為,也描述棒球過去十幾年來的發展,以及高層如何想盡辦法攫取優勢。要了解太空人的所作所為,就必須先認識讓他們逾矩的大環境。再次強調,德雷里克知道答案。──《運動員》雜誌與《福斯體育》資深記者羅森索(Ken Rosenthal)▸ 「把金錢和聰明人擺在一起,你就會贏球。」《贏球治百病》呈現休士頓太空人如何在數據棒球的浪潮中,採取最極致、最冷血的管理方式,雖然如願奪冠,但球隊老闆與總管付出了身敗名裂的代價,許多名將從此被貼上作弊的標籤。這不禁讓人反思:經理人精明的操作與數據導向,真的把棒球一步步推向極端了嗎?人性與效率的拔河,該怎麼取得平衡呢?《贏球治百病》由資深記者德雷里克精心撰寫,高潮迭起,鉅細靡遺地揭露二十一世紀棒球界最大醜聞。這本書一定能讓經營管理者得到共鳴,並有所啟發。球迷也能從中一窺大聯盟產業運作的邏輯,以及新世代的數據思維如何改變棒球。非常推薦所有喜愛棒球的球迷一讀。──Hito大聯盟主持人王啟恩▸ 作者德雷里克在大聯盟媒體界享譽盛名、人脈廣闊,除揭露2019年太鼓達人事件,也在後續報導多個關於美國職棒產業的重大議題,包含勞資衝突、規則修改等。文筆清晰、資訊豐富,重點是往往能帶來許多其他報導和專書未載及的內幕。此書絕對值得一讀。──緯來體育台賽事主播李秉昇▸ 身為長年雙城球迷,疫情縮水賽季雙城就是被太空人淘汰,而反派角色柯瑞亞後來加入雙城,讓我的心情更加五味雜陳!這本好書的問世讓人一窺惡名昭彰的「作弊事件」全貌,內容文筆流暢,宛如紀錄片歷歷在目,重新梳理現場對話、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一切都有了更立體鮮明的呈現,除了棒球領域以外也有財經等領域的新知介紹,獲益良多,誠心推薦!──「城牆裡的棒球事」版主、棒球作家陳志強▸ 中外野攝影機、垃圾桶、太鼓達人……大聯盟近代最肆無忌憚的醜聞,沒有人比本書作者德雷里克更會講這段故事,而他正是這項弊案的揭發者。在他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中,出身麥肯錫顧問的太空人隊總管盧諾,如何在低成本經營卻又不斷累積勝場的誘因之下,一步步走入深淵,進而使球員、球迷、聯盟一同付出代價。──棒球作家、《天才的人間力,鈴木一朗》作者張尤金▸ 從這本書中我獲得了兩個很重要的啟發:第一,當數據決定一切時,人性將不再受到重視,身而為人的價值,也將因此被抹煞。第二,當一切只看數據時,未來的可能性將會消失,因為數據代表著過去,但未來經常在數據尚未觸及之處。期許自己能善用數據,而不要被數據給奴役了。──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 作為在台灣提倡棒球數據的一分子,我本應該要支持球隊蒐集更多的數據和影像資料,但德雷里克用這部引人入勝的調查報導,讓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贏球治百病》這書名取的十分精妙,為了追求勝利積極使用數據管理球隊本是一件美談,但逐步升級的壓力讓所有人捲入了一起棒球史上最大的作弊案。十分推薦這本書給對棒球數據有興趣的球迷朋友,或正在職業球隊任職的的夥伴們!──鄭凱駿|中華職棒進階數據網站「野球革命Rebas」營運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伊凡.德雷里克(Evan Drellich)美國知名運動網站《運動員》(The Athletic)的資深記者、作家,自2007年開始報導美國職棒大聯盟新聞。他與體育記者羅森索(Ken Rosenthal)率先揭露了休士頓太空人隊在2017-2018年偷取暗號醜聞,引起廣泛報導。《贏球治百病》談的就是偷暗號事件始末,以及數據分析如何讓太空人隊走偏鋒,傷害了棒球本質文化。譯者簡介顏佑丞畢業於台灣大學哲學系,曾任運動視界特約編輯、國小教師。興趣廣泛,喜歡旅行、閱讀、做餐飲。勇於嘗試新事物,棒球場上的九個位置都守過。
產品目錄 序章第一章 魔球典範第二章 紅雀往事第三章 血流成河第四章 白痴策略第五章 錯位玩具島第六章 激進手段第七章 發動政變第八章 確認成效第九章 靦腆男與鬥牛犬第十章 鋃鐺入獄第十一章 麥肯錫登場第十二章 颶風來襲第十三章 劃設底線第十四章 撿到便宜第十五章 獅子與鹿第十六章 壓力機器第十七章 關鍵證據第十八章 為什麼全都怪我?第十九章 物流鉅子後記誌謝
書名 / | 贏球治百病: 數據分析如何毀了棒球文化, 搞出美國大聯盟史上最大弊案! |
---|---|
作者 / | Evan Drellich |
簡介 / | 贏球治百病: 數據分析如何毀了棒球文化, 搞出美國大聯盟史上最大弊案!:本世紀MLB最大醜聞,仇恨度最高的邪惡反派「太鼓達人」太空人隊2017-2018賽季作弊全紀錄八旗運動生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509357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509357 |
誠品26碼 / | 2682840524007 |
頁數 / | 400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21*2.1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557 |
內文 : 第四章 白痴策略
在重建的路上,太空人將會遇到一個大麻煩,那就是輸球,不斷的輸球。在盧諾加盟的記者會上,他宣稱他的重建計畫是值得信任的,因為他不會為了讓戰績有些許起色,而挖未來的牆補現在的牆。
盧諾說:「我知道這將會是個挑戰,也需要好幾年。我保證我們會盡全力讓陣痛期愈短愈好。」
雖然盧諾過去有幫寵物店打廣告的經驗,但現在他在行銷上所遇到最艱鉅的任務,就是讓球迷買單他們內心最恐懼的事物:一場糟糕透頂的比賽。當時選秀的順位是依據戰績決定,前一年戰績愈差的球隊可以愈早挑選球員,也能夠選到好球員,所以理論上擁有選秀狀元籤,就代表可以挑到最好的球員。太空人以及任何有心的球隊便有動力靠著輸球來拉高選秀順位,而這樣的行為被外界稱為「擺爛」。二○一二年開始,因為勞資協議調整,情況更是如此。不過
最後,前大聯盟球員、時任華盛頓國民隊(Washington Nationals)的三壘指導教練博.波特(Bo Porter)接下了太空人二○一三年的總教練。在波特執教的第一年,他將會見證太空人隊史最差的賽季。太空人並非唯一這麼做的球隊,小熊在某方面也是如此。
一位小熊高層說:「我認為我們和太空人做的還是有所不同,尤其是在經營方面。我們還會投資人力……我們擴大了球團高層的規模,員工的薪資待遇也都很好。反觀盧諾大幅削減人力,而且只關心財務損益,根本不信任任何人,我認為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和文化。我們雖然在追求效率上有部分相同的基本原則,但呈現方式不同。」
二○一一到二○一三年賽季,太空人的戰績連續三年在全聯盟墊底,且敗場數都破百,他們也因此連續三年都拿到選秀狀元籤。在職棒圈裡,農場培育出來的球員總是被認為特別有價值,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很便宜。不過支持他們也很有趣,球員有時會展現出母隊的球風,反之母隊也會因他們打造出球隊的特質。當他們打出好成績時,球迷也會感到特別驕傲。純粹以實用性的觀點來打造球員名單也是盧諾很好的賣點,暗示太空人將會以更聰明、更厲害的方式來組建球隊。太空人還販售印上「過程」(Process)一詞的T恤。
盧諾和他的副手梅達爾不會因為過去感覺是對的,或是那些運動界的道德人士覺得不錯就去做。他們的核心目標是堅守紀律,一切以機率高低為導向。然而,有些細微之處他們並沒有明說。輸球絕對不是一個容易忍受的「過程」,如果打造一支常勝軍要考驗技術,那可以說盧諾和太空人選了一條最簡單、最不花錢的路。一位總管所能盡的最大努力是讓球迷在贏球前能免於多年的痛苦煎熬,而不是全心全意地擁抱一支爛隊。
在這最急躁的運動市場中,洋基多年來都被指責靠著大把鈔票買到冠軍。球隊說穿了就是球迷消費的產品,究竟老闆在球隊上花的錢該不該成為指責的依據,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洋基長久以來都是聯盟最頂尖的球隊,身處紐約的鎂光燈下,收益也與之相配。不過,認為這樣工作就會比較輕鬆的想法,惹怒了長年擔任洋基總管的布萊恩.凱許曼(Brian Cashman)。
凱許曼說:「我們就像駕駛著一輛超跑。說上面那種幹話的人就像蟲子一樣,想要對抗擋風玻璃結果卻被撞得粉身碎骨,因為他們無法相信我們前進的速度有多快。你得處理和應付外界的期望,而這是一件大事。大家期望你每天都能贏球,這壓力非常大。所以總有人隨口說出:﹃我希望我也能用那種方式(靠花錢)來贏球﹄。」
對太空人來說,簽下一兩位自由球員還不足以扭轉球隊頹勢,但是可以考慮在季中用他們來交易其他新秀。即使是這種能幫助重建的方法,也得讓老闆克蘭做他不想做的事─花錢。與洋基相比,克蘭和盧諾所要面對的球迷溫順許多,而太空人球迷在很多方面也非常渴望勝利。他們從未經歷過冠軍遊行,因此更願意耐著性子接受徹底的重建,如果這代表球隊能克服難關的話。不過,這種曠日持久的重建也帶給主導的人一項額外好處,那就是過程需要時間,而時間意味工作有保障,要看到實質成效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久。
還有一點太空人並沒有特別張揚,但更為顯而易見,就是選秀並不保證成功,甚至連邊都沾不上。太空人重建初期,「賽伯計量學之父」比爾.詹姆斯在一場座談會上發言,有人問他是否相信太空人能在五年內重返九十勝的行列。
詹姆斯說:「其他人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回答說,五年的時間可以讓他們贏不只九十場比賽。」
克蘭聽聞這件事後,寫信給詹姆斯感謝他對球隊的支持。然而,讓詹姆斯對太空人抱持強烈信心的理由並不是他們的選秀策略,這已經被人們誇大成重建計畫裡的關鍵。
詹姆斯又說:「坦白說,擺爛是個白痴策略。從來沒人能靠這種做法讓球隊變強,因為高順位的選秀籤其實沒有帶來多大的效益,我覺得大家對此有很深的誤解。我之所以認為他們能拿超過九十勝,是因為有一群聰明人在管理球隊,而且他們很有錢。如果你去過休士頓的話,會發現那邊很繁華。把金錢和聰明人擺在一起,那你就會贏球。這才是我的意思,我並不是說靠擺爛就能贏球。」
金錢確實是個重點,太空人靠擺爛所獲得的最大好處就是財務部分。棒球界裡講的「永續」,代表球隊擁有健全的農場體系,得以源源不絕地培育出潛力好手。但這其實也是成本管控的另一種說法,因為年輕、低價的球員可以讓球隊騰出薪資空間,幫老闆減輕「負擔」(至於「負擔」的定義每個老闆都不同)。毫無疑問,審慎花錢也是贏得勝利的一種方法。
詹姆斯說:「我會說如果你不試著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贏球,那你就不是真的要贏球。每支球隊的預算都有上限,不會有人花二十億在球員薪資上。」
短期內,盧諾和克蘭可以花很少的錢在大聯盟球員身上,而且還有著與球員名單相關的理由。球員薪資幾乎低到不能再低了,因為他們對球迷說這是唯一的辦法。太空人認為如果他們只有進步一點點,收入並不會增加。這方面他們是對的,球迷不會想進場看一支只有些微起色的球隊比賽。
一位太空人高層也表示:「花錢簽自由球員其實沒什麼用處。財務部門的人幫我們算過,為了從單季七十勝提高到七十五勝而簽自由球員,這樣的投資報酬率幾乎為零。所以他們拜託我們,除非戰績排到分區前兩名,否則不要亂花錢。」
太空人究竟在二○一三年花了多少錢,取決於你怎麼計算,但就開季球員名單來說,他們的團隊薪資大約落在二千六百萬美元左右。當年洋基的團隊薪資則是二億二千八百萬美元,其中球星艾力克斯.羅德里奎茲(Alex Rodriguez)的年薪是二千九百萬美元,一人的薪資就可以養太空人整隊。某位太空人高層稱那年的團隊薪資「少到不能再少」,而且考慮通膨以後,是大聯盟三十年來最低的一次。
據克蘭所述,太空人到了二○一三年已經成功脫離赤字,並開始有盈餘。
克蘭說:「很多球隊都在虧損,對我來說他們都不是好企業。你們可以從我身上學到一點,當我擬定計畫後就會認真以對,我不會誤導大家。」
然而,利潤的多寡卻成了爭論的焦點。當年《富比士》雜誌(Forbes)發表了〈職棒最爛球隊竟是史上最賺的球隊〉(Baseball’s Worst Team Is the Most Profitable in History)一文,直接了當地指出太空人在二○一三年操縱體制,還表示他們該年賽季估計的營收為九千九百萬美元。克蘭被這篇報導惹火了,並要求大聯盟插手處理,因為報導內容「大錯特錯」。《富比士》後來又刊登一篇文,稱此前一篇報導有誤,但仍然提到太空人還是有賺錢。
克蘭感到很失望:「這是我見過最荒唐的報導,我不懂怎麼會有人想要自己的球隊輸球。我不是為了賺錢才買下這支球隊,我是來贏球的。沒錯,就是贏球,但我的財務狀況也要夠健全才行。」
職棒球隊有一些不同的收入來源,像是門票、球場販賣的食物、地方和全國媒體的轉播權利金,還有來自其他球隊的錢。後者這種「收入共享機制」是為了平衡不同球隊市場之間的競爭力,豪門球隊要協助扶持其他球隊,這也讓豪門球隊非常苦惱。球隊的實際收入大都很難查證,除非出現在法庭文件上。大聯盟球隊無須公開他們的財務紀錄,但唯有勇士例外,因為他們的母企業是一間公開上市的公司。
當時克蘭簡單計算了一下,他認為每位來太空人主場看球的觀眾大約價值三十到五十美元之間,取平均值就是四十美元。二○一三年,太空人公布的觀眾人數是一百六十五萬人次,算下來約有六千六百萬美元的收入,而且這還不包含其他收入,例如說電視轉播的權利金。相較之下,法庭文件顯示二○一○年太空人有七千三百七十萬美元的票房收入,而觀眾人數則是二百三十萬人次(不過官方公布的觀眾人數很可能會有誤差,因為通常那只代表球隊販售或分發出去的門票,並不代表實際入場的人數)。那年,太空人從全國轉播協議和授權中獲得三千六百萬美元,從地方電視台獲得二千七百九十萬美元。克蘭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假如球隊花費超過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在球員薪資上,那有很高的機率會虧錢,而他的太空人顯然沒有這種危險。
根據一位知情人士所述,當克蘭要接手太空人時,聯盟高層和美國職棒球員工會(Major League Baseball Players Association)的主席進行了一場非正式談話,他們要給克蘭一個資金寬限期來經營球隊。雖然球員工會並不能直接管控球隊的經營權,但工會在收入共享資金的使用上有發言權。這段寬限期在二○一三年因為太空人的團隊薪資太低而告終(也可能是因為當年工會主席換人),球員工會公開表示他們正在監督太空人,以及一些省錢摳門的球隊。
像太空人一樣擺爛的球隊,公開地把球隊自外於自由球員市場之外,且這種缺乏競爭力的行為無助於球員薪資的增長。
棒球界最知名的經紀人史考特.波拉斯(Scott Boras)就表示:「確保自己球隊的戰績長黑來取得前幾順位的選秀權,這是個精心計算的手法。這會讓聯盟變成不到三十隊在打,如果有球隊持續這麼做,那他們就會因此受惠。這樣的消極競爭模式將會持續好幾年,如果真的發生了,我想我們不會想讓球迷知道。我認為我們需要不一樣的運作機制……我們當然希望球隊間戰力平衡,但也不想要一個會為長時間不斷輸球的球隊帶來實質利益的機制。」
撇開選秀不談,太空人不怎麼花錢的其他理由是他們將資金投入在基礎建設和改善其他項目。「當我們可以把這些錢投資在另一支農場球隊,或是簽下更多新秀、國際球員、更好的職員等等時,為了多擠出三、四勝而多花一兩千萬似乎不是個合理的選擇。」盧諾說道。
太空人深信一旦陣中的年輕球員熬出頭,他們就會把錢花在球員身上。盧諾也知道他一定得從球員市場中補強,因為不可能全隊都從自家農場養出來。克蘭說:「重建球隊必須要按部就班,我們不想為了花錢而花錢,要確保這一切符合我們的方針,不僅是為了明年打算,還有後年。明年之後不會看到我們簽任何長約,因為很多人要從農場上來了。」藉由多年來大量積累的農場深度,盧諾也盡可能避免在未來要用市場價格簽球員,除非真的有其必要。
太空人還宣稱另一個他們無法花錢的原因,而這個原因至今仍在訴訟中。
最佳賣點 : 本世紀MLB最大醜聞,仇恨度最高的邪惡反派「太鼓達人」太空人隊2017~2018賽季作弊全紀錄
八旗運動生活書系Gamer第二彈!台灣第一本反省「魔球」思維專書
在球隊老闆、總管、制服組只看重數據、績效、勝利,「數據棒球」當道、「贏球就能治百病」的今天,或許我們該回頭想想,什麼才是棒球運動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