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では教えてくれない自分を休ませる方法
作者 | 井上祐紀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學校沒教的最高休息法: 讓身心煥然一新的自我照顧指南:有一件事,最重要卻沒人教……給疲憊、失去動力、能量耗盡卻不懂如何充電的你☆一本青少年到成年人都該讀的勇敢休息 |
作者 | 井上祐紀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學校沒教的最高休息法: 讓身心煥然一新的自我照顧指南:有一件事,最重要卻沒人教……給疲憊、失去動力、能量耗盡卻不懂如何充電的你☆一本青少年到成年人都該讀的勇敢休息 |
內容簡介 有一件事,最重要卻沒人教……給疲憊、失去動力、能量耗盡卻不懂如何充電的你 ☆一本青少年到成年人都該讀的勇敢休息指南☆★寫給現代因課業、生活、未來焦慮的人們,重新定義何為「休息」★權威兒少專門精神科醫師的實用解方!情緒×身體×行為 全面解讀所有問題,其實都源自不懂休息忙碌的現代人,從小開始追著未來跑──忙著符合他人期待、為往後的生活做準備,更多的時候忙著,只為了不停下來。回過神時,壓力已讓我們喘不過氣:害怕不夠有目標、焦慮比不上別人、擔心其他人的看法。時刻考慮如何進步的我們,卻沒學過「保養自我」的根本──好好休息。休息不是逃跑,是積極的自我修復專門研究兒少心理的精神科醫師井上祐紀,見過無數拒學案例,更深入了解各種壓力導致的問題成因。他認為,休息並不等於壞或失敗,反而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本書將從釐清「休息」的意義開始,從青少年生活常見的問題出發,帶領讀者逐步了解自己的狀態,找回面對壓力與難題的勇氣,從而學會真正「讓自己休息」。== 休息,是當務之急 ==這些反應,是「該休息了」的訊號:● 一想到學校的事,就忍不住想哭● 對原本喜歡的事情漸漸失去興趣● 遇到難題,就想傷害自己的身體● 再累也睡不著,睡再多都沒精神● 無法集中注意力,有問題就逃避壓力山大的日子裡,更需要「聰明」的休息──○ 像「聞拉麵」一樣呼吸,就能平靜下來○ 利用萬能三步驟,找回「最原本的自己」○ 呼吸、散步或吃甜點,都要留意「當下」○ 負面想法吵個不停,就呼叫心中的「那個人物」別等到來不及,才記得要休息!休息這件事,也許不是沒人教,而是大人也忘了它的重要?如果你想休息、需要休息,卻害怕或不懂得如何休息……翻開本書,將能找到好好照顧自己、重新打起精神的實用解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井上祐紀專門研究兒少心理的精神科醫師,東京大學醫學博士。1998年畢業於岐阜大學醫學部,同年擔任國立國際醫療中心內科實習醫生。2000年,曾任福島縣立醫科大學神經精神科診療醫生。2011年,曾擔任日本身心障礙兒童協會島田療育中心診療科長。2014年,曾任公益財團法人十愛會十愛醫院療育諮詢部長。2015年,曾在社會福利法人青鳥橫濱市南部地區療育中心擔任所長。2019年起,任職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精神醫學講座副教授後,曾於2022年擔任福島縣立福島醫療中心心之森的副院長。著有《拯救快要撐不下去的自己》。譯者簡介許郁文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日語教育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職為專職譯者。譯作包含《東京歷史不思議》、《至死不渝的高速閱讀法》、《家事的科學》、《三明治研究室》、《三日間的幸福》、《海賊王的時代》等。歡迎透過臉書認識我。Facebook:baristahsuEmail:[email protected]
產品目錄 前言Chapter 1 什麼叫做「休息」?一起思考「休息」的意義吧內心想要休息的警訊「這種時候」,就需要立刻休息學校放假不等於休息幫助自己的三個步驟整理1 找出「讓你覺得痛苦的原因」整理2 發生了什麼──找出引發感受的「導火線」整理3 有什麼感受──了解事件發生當下的感覺整理4 結果如何──檢視事件發生後的自己求助1 找出「窗口諮詢對象」求助2 安全的諮詢對象&應該保持距離的諮詢對象對策1 回想痛苦發生前的自己對策2 試著觀察討厭的心情對策3 讓現在的自己接近「最原本的自己」的方法對策4 透過兩種技巧對抗討厭的想法Chapter 2 煩惱對策:自己的心靈與身體睡不著&睡很久還很想睡沒有食慾&忍不住吃太多作為目標的活動停辦了在意自己的外表戒不掉電動想傷害自己覺得自己消失比較好Chapter 3 煩惱對策:人際關係明明不想生氣卻忍不住發火不想被朋友看到長期沒去上學的自己覺得自己被朋友討厭在學校沒有想說話的朋友和父母親待在一起就覺得很煩躁Chapter 4 煩惱對策:如何好好休息真的想休息卻無法好好休息很擔心別人對我請假的看法不喜歡父母一直叫我要讀書、要幫忙不知道要不要回覆社群媒體的訊息學校的團體活動讓我很痛苦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學校Chapter 5 實作練習:休息的第一步將注意力放在「當下」,讓自己不被壓力壓垮專注當下的呼吸法讓兩個自己交換意見與「成熟的自己」對話保護自己的人物對抗戰好事筆記本番外篇:給大人們的話大人對小孩抱持的「三種期待」向學校請假不一定比較輕鬆透過「自願休學儀式」分享生活的規範充滿攻擊性的態度,或許象徵著「未能實現的希望」不要一直追問「為什麼」想休息煩惱時可以獲得支援的諮詢窗口與網站
書名 / | 學校沒教的最高休息法: 讓身心煥然一新的自我照顧指南 |
---|---|
作者 / | 井上祐紀 |
簡介 / | 學校沒教的最高休息法: 讓身心煥然一新的自我照顧指南:有一件事,最重要卻沒人教……給疲憊、失去動力、能量耗盡卻不懂如何充電的你☆一本青少年到成年人都該讀的勇敢休息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577097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577097 |
誠品26碼 / | 2682810478002 |
頁數 / | 19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21*1.2 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287 |
內文 : 前言
成為精神科醫師之後,我每天都與許多孩子、大人接觸。即使在二〇二〇年春季,首波新冠疫情爆發、政府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時,因為身心不適而來到醫院的孩子也並未因此減少。在那個當時停止上學,全家被迫待在家裡的情況之下,應該有不少人覺得痛苦,心理健康也一點一滴地被侵蝕。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會出現兩種不合理的放假方式,一種是配合大人或社會的情況,被迫長時間停課,另一種則是暑假莫名變短。
或許大家會覺得,既然停課,暑假當然也要跟著變短。但是,當孩子們的假期被迫配合社會的情況調整,導致孩子們的健康可能因此受損時,我們就不能小看休息的意義與價值。
我認為,在這個充滿變數的社會裡,我們應該重新評估休息的價值,因為這能幫助孩子們保護自己、積累力量。遺憾的是,就現況來看,除非孩子身體不適或生病,否則一定得到學校上課,這也讓那些因為各種理由而長期無法上學的孩子感到不安。
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休息,為了讓孩子能夠正正當當地透過休息保護自己,我覺得應該將是否休息的決定權交還給孩子。我也希望透過本書介紹更理想的「休息方式」,幫助孩子們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最佳賣點 : 有一件事,最重要卻沒人教……
給疲憊、失去動力、能量耗盡卻不懂如何充電的你
☆一本青少年到成年人都該讀的勇敢休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