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 中國地下歷史學家與他們的未來之戰 | 誠品線上

Sparks: China's Underground Historians and their Battle for the Future

作者 張彥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星火: 中國地下歷史學家與他們的未來之戰:普立茲得主、《中國的靈魂》作者張彥最新力作全球唯一中文譯本,收錄獻給台灣讀者新序「星火」事件是中國統治下的悲劇,已塵封超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普立茲得主、《中國的靈魂》作者張彥最新力作全球唯一中文譯本,收錄獻給台灣讀者新序矢板明夫、何偉、李雪莉、阿潑、袁莉、崔衛平、張潔平、陳德平、曾銳生、華志堅、程揚揚,共同推薦!「星火」事件是中國統治下的悲劇,已塵封超過半世紀但有群不畏強權、不懼險阻的「地下歷史學家」努力拼湊被中共掩蓋的故事,要將「自由」的星火傳遞出去……★這些故事讓我們知道習近平為什麼要控制歷史。──袁莉★我們本來不會知道這些故事。──張潔平★他們要聯合起來,揭發獨裁專制賴以構築的謊言。──崔衛平在傳統中國,歷史詮釋是各方角力的戰場,對政權的權力合法性至關重要,新王朝會為前朝修史,證明自己有權取得「天命」,施行統治。而到了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也繼承了老祖先的「美德」,為了穩固政權,他們會不惜竄改歷史,粉飾過錯、隱蔽事實來美化自己的統治。然而,有本在1960年誕生於中國西北鄉間勞改營的雜誌《星火》,改變了這一切。當時,中國正值人謀不臧引起的大饑荒,全國各地有千萬人死亡,但訊息卻沒辦法讓多數人知曉。有群下鄉的大學生成了少數知情的人們。他們腦袋中有知識、手中有筆、懷中有惻隱之心,因而創辦了《星火》雜誌。《星火》雜誌的創刊號僅有少少的八頁,沒有照片和插圖,但字字句句都喊出他們的不平與怒火。「為什麼曾經是進步的共產黨執政不到十年,就變得如此腐化反動?」「當數百萬、數千萬的農民餓死在床上、在火車上、在鐵路旁、在溝底……」不幸的是,中共政權不會容許如此的反逆行為,創辦《星火》的年輕人被判刑十年到十五年不等,其中有人甚至慘遭槍決。最終,《星火》雜誌只印出了三十多本,如同稍縱即逝的星火,沒有對政權構成威脅,這段歷史也遭到隱匿和改寫。五十多年後,有一群獨立的中國記者、作家、導演在意外中發現了「星火」的故事,也尋到「星火」事件的見證人跟倖存者。這群自詡為「地下歷史學家」的人們不僅挖掘出「星火」的故事,也力圖挑戰反右傾運動、文化大革命、天安門事件、SARS疫情、COVID-19疫情中官方的歷史敘事,打開中共政權謊言下的事實。「地下歷史學家」雖然只是向深邃的暗黑井底丟下一顆石子,也要將「自由」的星火接力傳遞出去。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各方推薦】矢板明夫|記者、作家何偉|記者、「中國三部曲」作者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阿潑|記者、作家袁莉|《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不明白播客》主持人崔衛平|學者、社會批評家、《哈維爾文集》譯者張潔平|記者、獨立書店「飛地Nowhere」創辦人陳德平|《強國》作者曾銳生|旅英中國學者、倫敦大學中國研究院主任華志堅|美國加州大學歷史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程揚揚|耶魯法學院中國問題專家(按姓氏筆劃排列)--------【各界好評推薦】▸幾十年來,張彥完成了中國境內外籍記者所曾做過最重要的一些草根研究。透過《星火》這本書,他將注意力轉向歷史,且不是經過審批、檢查,由共產黨挑出來、大肆鼓吹的官方歷史,而是中國各地不畏強權的勇士們撰寫、攝製的獨立歷史。這本書強有力地提醒我們,中國的未來將取決於誰能控制過去。──何偉(Peter Hessler),記者、「中國三部曲」作者▸我們本來不會知道這些故事。就像許多無名的、縱身一躍的抗爭者,決誌時的光芒還沒有來得及被人看見,就已經被徹底吞沒。要不是有他們,這些張彥所說的中國「地下歷史學家」們,這樣脆弱的、堅定的、連續三代人斷斷續續的勾勒,讓這一捧星火,始終不滅。──張潔平,記者、獨立書店「飛地Nowhere」創辦人▸無數中國人以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情懷堅決反抗,不讓他們的歷史遭到遺忘,張彥的這本《星火》將他們的故事展現在我們眼前。能讀到這樣的書真是何其有幸。──陳德平,《強國》(Land of Big Numbers)作者▸地下歷史學家鐵了心,要寫下中國饑荒、大屠殺與疫情爆發的黑歷史,《星火》這本書講述的就是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們知道習近平為什麼要控制歷史。因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一片黑暗中,這樣的記憶能帶來點點星光。──袁莉,《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不明白播客》主持人▸面對習近平當局的數位新形式極權高壓,歷經毛派專制獨裁、殘酷鎮壓而倖存的人道精神又一次為生存而戰,這本書強有力地描繪了這場奮戰的故事。任何對中國人及中國有興趣的人都必讀這本書。──曾銳生,旅英中國學者,倫敦大學中國研究院主任▸在長久以來中國人民追求正義與公平的過程中,維護歷史真相始終是場激烈,但看不見的戰鬥。誠如張彥的《星火》所示,今天的歷史真相鬥士擁有龐大的後援隊伍,有看得見的、有看不見的,有活著的人、也有已經作古的人。他們要聯合起來,揭發獨裁專制賴以構築的謊言。──崔衛平,學者、社會批評家、《哈維爾文集》譯者▸以石破天驚之勢,展現今日中國境內最敢揭醜、最敢發聲的幾位勇士的畫像。──程揚揚,耶魯法學院中國問題專家▸一本震撼人心的好書,絕對稱得上是史學、是新聞學的代表之作。──華志堅(Jeffrey Wasserstrom),美國加州大學歷史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對中國地下歷史運動的一次貼切而令人動容的描繪。──《紐約時報》▸中國獨立紀錄片製片人、獨立記者、業餘史學者、小說家、備忘錄作者為追求獨裁統治者倒行逆施的真相不惜投入身家性命,張彥生動描述了這段過程。──《外交事務》▸發人深省……(張彥)帶來一種難能可貴、充滿希望的觀點。──梅蘭妮.柯派屈克(Melanie Kirkpatrick),《華爾街日報》▸在撰寫有關中國問題的西方記者中,張彥是最有經驗、思考也最周全的一位。現在他已經將注意力投入當代中國最重要的一場戰役:控制歷史之戰……他的敘事親切動人,人物栩栩如生,情節歷歷如繪。這是一本文字優美、令人不忍釋手的好書,是他窮多年之功、深入中國各地研究觀察的成果……堪稱典範之作。──芮納.米德(Rana Mitter),《文學評論》▸一本令人信服的著作……讓世人難得窺見中國人如何甘冒奇險、揭露共產主義最黑暗的死角。──《經濟學人》▸就最好的字面意義而言,張彥一直是個「研究中國的學生」……他筆下塑造的人物有增無已,而且不論這些人物出現的時間有多短暫,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記下每個人的姓名,就像他也在對抗歷史抹殺一樣。隨著描繪的景致愈來愈廣,他堅持要讓讀者也能像他一樣觀察中國:為中國注入生氣的這一切雜亂無章的地理、歷史與人民,如何錯綜複雜、緊密交織。──《大西洋雜誌》▸超棒,高品味的寫作。──《紐約客》▸一本強調自由、獨立與勇氣的價值,鼓舞人勇往直前的好書。──《科克斯書評》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 張彥(Ian Johnson)知名作家、記者、普立茲獎得主。張彥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婁,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取得新聞學和亞洲研究學位。1994至1996年期間,張彥被巴爾的摩《太陽報》派駐於北京,擔任通訊員。1997至2001年期間他服務於《華爾街日報》,負責中國經濟改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各種社會議題。2009年張彥為《紐約時報》服務時再度回到中國,並在「北京中國研究中心」等機構教書,同時擔任諸如《亞洲研究月刊》等學術期刊與智庫的顧問。張彥長期關心中國社會的宗教與民主化問題,2001年他以法輪功學員遭到迫害的報導而獲得普立茲獎殊榮,此外也與流亡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保持密切關係。他在八旗文化的出版品有:《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Wild Grass: Three Portraits of Change in Modern China)、《中國的靈魂:後毛澤東時代的宗教復興》(The Souls of China: The Return of Religion After Mao)等書。譯者 林瑞筆名。資深媒體人、專業譯者,譯有《帝國煉金術:東南亞的民族主義與政治認同》等數十本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中文版新序序第一部 過去1.前言:記憶的景觀憶往事:河西走廊2.夾邊溝憶往事:尋找家園3.犧牲憶往事:竹簡4.星火憶往事:版畫5.以歷史為武器憶往事: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6.歷史神話憶往事: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二部 現在7.失憶症的極限憶往事:地主的華廈8.廢都憶往事:雪訪9.門戶憶往事:血統10.記憶憶往事:鐵流小店11.放下屠刀憶往事:拍攝中國村落影片第三部 未來12.病毒憶往事:軟埋13.帝國憶往事:失落的倉庫14.隱士之土15.結論:學會地遁附錄 探尋中國的地下歷史謝詞圖片出處參考書目注釋

商品規格

書名 / 星火: 中國地下歷史學家與他們的未來之戰
作者 / 張彥
簡介 / 星火: 中國地下歷史學家與他們的未來之戰:普立茲得主、《中國的靈魂》作者張彥最新力作全球唯一中文譯本,收錄獻給台灣讀者新序「星火」事件是中國統治下的悲劇,已塵封超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234914
ISBN10 /
EAN / 9786267234914
誠品26碼 / 2682579500006
頁數 / 44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21*2.4 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608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中文版 新序

對我來說,《星火》在台灣的出版,就像它的英文版首發一樣重要。早在展開本書寫作過程之初,我就知道英文版問世只能算工程完成一半而已。另一半是它面向廣大華人世界的中文譯本。
事實上,早在二○一○年展開本書研究工作時,我已經做著迎接這一天到來的準備。在之後十年,我總以華語進行訪談,然後將過程錄音、轉譯成文字。在《星火》英文版中,我翻譯了其中部分材料,不過我一定會在附注中注明中文原始出處。所以這麼做的理由是,我要確定當有一天中文版問世時,我在書中引述的人物能夠原音重現。我感覺若不能做到這點,就是對那些受訪者的背叛。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本書會有兩個並行、但對等的版本:一是用我的母語寫成的英文版,另一是以書中人物母語面貌問世的中文版。
而我也知道,中文版最佳的、也是唯一能夠出版的地點就是台灣。當然,在中國出版這樣一本書根本不可能,但台灣基於歷史因素使然,是絕佳的中文版發行首選。在不久以前,台灣也曾歷經獨裁統治,許多台灣的中老年人或許對此記憶猶新。在那段期間的台灣,統治系統外的作家與導演也曾甘冒奇險發表「地下」雜誌與影片。在今天的中國,這類人物是所謂「體制外」人士,在當年台灣,這類人物被稱為「黨外」。
我還記得當我於一九八六到八八年間留學台灣時,陳映真等知識分子辦了一家叫做《人間》的雜誌。像直到不久以前還能在中國出現的一些刊物一樣,《人間》是一本半合法雜誌,討論一九八○年代台灣的許多敏感議題。我有幾位在《人間》工作的友人,就曾調查過環境破壞與原住民命運這類禁忌議題。
拿當年的台灣與今天的中國做對比或許並不準確。即使在當年蔣介石統治下,國民黨也沒能像今天的中國共產黨擁有這許多壓迫工具。但正因為如此,《星火》中的人物尤令人可敬。或許台灣讀者可以從歷史回顧中,見到人們在台灣最黑暗一刻站起來,為爭取更自由、更民主的社會而抗爭,他們的抗爭看似垂死掙扎,但最後他們成功了。
《星火》在英語世界引起讀者迴響,基於一些相同的理由,從更廣的角度來說,華人世界的讀者也會喜歡這本書。許多人告訴我,見到今天的中國竟還有一些能夠獨立思考的人,頗令他們振奮。歷經多年耳濡目染,全球各地人們早已將中國視為無可救藥的專制、甚至極權國度,出現在這個國度的任何曙光都能令人稱奇、心動,甚至狂喜。當然,許多中文讀者自然早已熟悉這點,但對於其他不那麼了解中國近年發展的人來說,他們也可能會產生同樣的振奮之情。
許多讀者也在這本書裡見到普世趨勢,特別是讓他們想到冷戰期間在蘇聯與東歐屹立不搖的獨立思考,還有那個時代的幾位巨人:索忍尼辛、昆德拉與哈維爾。我要用這本書向讀者引薦幾位依我之見,與索忍尼辛等歷史巨人旗鼓相當的人物。當然,《星火》書中這幾位人物自成一格,而且與索忍尼辛等人的對比也並非全然相同。
讀者會在書中見到了不起的記者江雪,以及著名女權運動學者與製片人艾曉明。在大饑荒期間,江雪的祖父曾為了讓家人活著而甘願自己餓死。艾曉明製作的不下十幾部影片中,不乏媲美《終點站酒店》(Hotel Terminus)或《浩劫》(Shoah)等納粹大屠殺紀錄片的偉大製作。讀者會在書中隨著譚合成旅行,這位非傳統、古怪、有趣、感性的作家曾經揭發共產黨直接幹下的大屠殺罪行。把時間拉近一些,這本書還會談到對二○一九年新冠疫情進行私下調查的幾位人士的故事,以及「白紙運動」。
這樣的人都是不能見容於中國的人物,但他們存活了下來。他們沒有全數遭到滅絕。中國不是(至少還不是)「完美獨裁」。
***
本書大多數內容都是二○一○與二○二二年間的研究成果。有人會說,自那時以來,事情已經有了變化。當然,世事無常本是生命特質,沒有一本紀實文學書籍能把題材拉到今天。但就《星火》雜誌個案而言,近年來的時事發展只讓我更加堅信,與過去相形之下,這本書描繪的一般趨勢更加令人信服。
為了解這一點,且容我簡單說明這本書的結構。我在原版序中對這點有較詳細的敘述,但值得在這裡簡短再提一下:本書以中國地理為準,從中國西北談起,穿過「中原」腹地,談到它的邊陲,最後走出中國,談到台灣,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北美與歐洲地區的華人社群。我在書中談到中國地下歷史學家今天面對的困境,要比過去更加艱險,但海外華人如今扮演的角色也比多年前重要得多。我們見到中國境內的獨立記者現在得到海外編輯人與作家的支持,見到海外愈來愈多的地下影展投入鼓吹中國地下電影的運動。簡言之,本書大多數讀者,也就是海外的華人世界,很可能也是中國人民爭取自由思考的獨立鬥爭的一部分。
依我之見,以如此持續不斷方式進行的這種鬥爭,最近一次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海外華人捐錢幫助中國抗日。二戰結束後,中國陷於內戰,最後中國共產黨掌權,導致難民潮湧往香港、台灣與海外,不過中國與外界的溝通也因此大幅切斷。支持與反對共產黨的人在海外爭執了幾十年,但與中國沒有多少直接接觸。
毛澤東死後,中國對外開放,開始迅速發展。從一九七○年代末期到二○一○年代初期這段前後約三十五年的時間,往往稱為「改革時代」。這段改革開放期間並非風平浪靜,以天安門大屠殺事件為例,就曾引起海外華人矚目。但總的說來,海外華人與中國異議人士之間的聯繫相對膚淺。造成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是中國經濟正快速成長,社會政策相對而言也較為放任。曾有好一陣子,似乎是中國會愈來愈開放。對許多人來說,它當然是個經濟發展的機會。異議人士繼續存在,只是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膚淺的樂觀(中國正在改變!)與貪婪(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這可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他們也只能孤軍奮戰。
現在,我們見到中國陷於後毛澤東時代第一場長期危機中。習近平的國家主義政策已經導致成長放緩。他管控公民社會的嚴厲政策,已經使中國許多最有前瞻性的人放棄了希望。他的新冠疫情政策讓數以千萬計民眾無端受災,使就算對政治最無感的中國民眾也認為政府領導人無能。而習近平在二○二二年的三連任,意味這一切短期內不會結束,造成許多人心灰意冷。
正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下,海外華人開始扮演重要角色。許多中國人移居海外,其中不乏中國最重要的思想家。過去可能計畫回國發展的中國青年,現在在海外創辦獨立報刊、紀錄片影展、討論會,他們參加抗議,甚至演出諷刺中國政局的單口相聲。
為了將中國獨立歷史運動的相關作品收集在一處,我建了一個叫做「民間檔案館」的非營利網站(www.minjian-danganguan.org),提供書本、雜誌與影片資料。這項行動獲得有理念的中國青年熱情響應,表示願當義工的人數之多頗令我稱奇。幾位為這個網站工作的青年一旦回國,可能因此遭到報復,但他們沒有退縮,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做能創造、維護獨立的中國思考。
這本書永遠不會在中國境內流通,但中文版的發行意味它現在可以在華人世界亮相,可以融入人與理念的洪流,在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流傳。華人世界的讀者對這類作品會有他們自己的思考。套用本書卷首引言那段漢娜.鄂蘭的話,這群中國地下歷史學家的生命意義何在呢?我認為讀者需要自己做出決斷:他們是即將熄滅、搖曳的燭光,還是遠方那灼熱的陽光,那總能掃盡一切陰霾、讓大地回春的朝陽?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四章 星火
天水市東南郊有一條商店街,它有個不搭調的浪漫名字,名為「馬跑泉」,也叫「馬刨泉」。這個名字源出西元七世紀,當時一位唐帝國開國名將在尋找水源途中路經此處,準備稍事休停。突然間他的坐下馬狂奔向前,用蹄在一個黃土堆上猛掘。不出幾分鐘後,泉水湧現。「跑」這個字與動物用腳刨地的「刨」字型相近,但「跑」另有一層意義,因為它也意指天水作為騎兵基地的起源。
天水所以成為軍事要地,主要因為它是一座邊城。坐落在小麥與高粱梯田根部的天水,是穀物生長區的盡頭,再往西走就是無垠的荒漠。天水附近的草原是飼養、訓練戰馬的理想地點,不過談到與朝廷的通訊,東向流往古中國最重要都城西安的渭河,仍是相對簡單的方式。馬跑泉因此成為捍衛華夏文明、對抗異族入侵的堡壘。對唐帝國而言,馬跑泉的馬與建在附近的長城同樣重要。
二十世紀中葉,一場同樣激烈的鬥爭在馬跑泉上演,那是一場共產黨建政初期的極權統治鬥爭。當那場鬥爭於一九五○年代發動時,天水卻仍停留在歷史中,黃土高坡上溪水潺潺,點綴在溪邊田野的神龕有的供奉神仙,有的供奉本地名門望族的祖先―好一幅田野、農民、廟宇與傳統並茂,千百年不變的中國風情畫。
但事實是,地方社會正慘遭撕裂。毛澤東的暴力革命褻瀆、荒廢了廟宇。原本農民還能擁有小片土地,但現在所有土地盡皆收歸國有。明眼人一望可知,出現在天水的新建築無非昭示當局為所欲為的大權罷了。其中一棟是地方黨部辦公室,負責將北京的命令分發到村裡。另一棟是拖拉機車棚,這是黨要將農村生活現代化的第一項保證。馬跑村只有一輛拖拉機,農民得共享。在過去,宗教生活是天水人生活的核心,但如今科學成了新的神祇,而科學與它的守護者共產黨成了天水人的中心。
張春元是這輛拖拉機的管理人。張春元是韓戰退伍老兵,負傷後接受修護、駕駛軍車的訓練。在天水這類窮鄉僻壤,懂得維修車輛的人寥寥無幾,地方領導慶幸能有他這號人物相助,要他負責監管這輛拖拉機。張春元不僅負責養護維修,還得替地方農民駕駛這輛拖拉機,因為沒有人會開它。
但張春元的技巧掩不住他是社會棄民的事實。他曾是立功授勳的軍人,曾是大學生,這些資歷似乎無懈可擊。但他所以來到馬跑泉,是因為他曾在反右傾運動中被打成右派分子。一九五八年五月,他與另外四十位蘭州大學師生一起被下放到這裡。他們都因響應黨的號召,針對他們認為可以解決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批判而獲罪。好幾百萬人在反右傾運動中被捕、坐監,遭到折磨與流放。就在一九五九年春暖花開時節,張春元等人被下放到天水勞動。師生分為兩組,一組送往更偏西的武山縣,張春元與其他二十幾人分到了馬跑泉,幹著種田或照顧羊群的活。一九五九年大饑荒爆發時,張春元等人親歷當時種種慘狀。他們仗著年輕力壯,還能禁得起挨餓,但目睹老弱與幼兒緩緩死去。
同時也因為中國人敬愛讀書人,師生們得以倖免大饑荒最毒的侵害。甚至在饑荒壓境的情況下,地方幹部也知道這群年輕人的知識遠超在地民眾,有人於是建議辦個「開放大學」,利用這些下放青年教地方農民認字。就這樣,這群年輕人得以免除苦役,能在拖拉機車棚邊的黨辦公室準備教材。他們有了難得機會,可以讀到全國性報紙,可以追蹤那一件件夢魘似的災難事件,看著它們帶來大饑荒,看著它們一路走向毀滅。
一九五九年八月,他們讀到有關河南農作收成破紀錄等等奇蹟般的報導,知道這根本是憑空捏造。其中一位學生譚蟬雪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糧食產量吹上了天,可百姓的肚子卻餓成扁的,農民生活在一個荒涼飢餓的世界。樹皮扒光了,野菜也挖淨了。」
很快地,學生們開始見證人吃人的慘劇。在上山找完野菜根的下山途中,譚蟬雪與她的同學看到一群人圍著一名男子,這名男子正在賣肉包,這簡直是奇蹟!「第二天,我聽說有人在包子裡發現一片指甲。我的心顫抖。我的天!」有一名老人失蹤了,人們後來在地庫中找到他大卸八塊、掛在肉鈎上的遺骸。譚蟬雪發現,有三種人可以存活:一種是官員,可以用權力取得食物;一種是能偷能搶的聰明人;還有一種是往西逃進新疆綠洲的人,那裡地處中國與突厥民族邊陲,還有穀物與水果。
學生們常在張春元的拖拉機站會合。這個地點位處主街,交通便利,張春元也是位和藹可親、體貼周到的主人。他濃眉方臉,身強體壯,而且愛讀書。他的知識因作戰經驗而更加淵博,讓那些書呆子學生大嘆弗如。但張春元從不對他們說教,從不看輕他們,他只是以循循善誘的方式與他們討論國家前途。他會一再強調的重點是,雖說不過是下放學生,但他們有責任救國。
「他非常反對那些只想到自己的人,」譚蟬雪回憶道,「他從不把自己的自由看得很重。」
有些學生希望幻滅,打算逃出中國,其中包括丁恆武。丁恆武塊頭很大,是蘭州大學數學系畢業生。他總是吃不飽,但為了準備逃亡,每天會花好幾小時在當地蓄水池裡練泳。一天,他出發了,根據計畫他要徒步一千六百公里前往邊界,然後泳渡湄公河進入緬甸。他就此下落不明。
其中最駭人聽聞的是同學孫自筠的故事。孫自筠是中文系本科生,也是共產黨員。眼看饑荒奪去一條條人命,他寫了一封信給黨的首要意識型態雜誌《紅旗》,向編輯們揭發饑荒慘狀。他以能寫這信自豪,相信黨一定不知道草根階層的真相。黨一定會感謝他在信中提出的懇切建議,送來救援。他與其他學生充滿期待,等著黨的回覆。
幾個月後,在一九五九年秋,民兵來到天水,逮捕了正在田裡幹活的孫自筠。他們當眾毆打他,要他招供反革命活動。他們在他的脖子上吊幾個桶子,桶裡裝滿屎尿,直到桶子的金屬把手嵌進他的脖子,讓他昏厥為止。之後他被上了手銬,由於銬得太緊,斷了血液循環,他的兩手開始腐爛。最後他跑了,逃入另外一省。這件事讓學生目瞪口呆:像孫自筠這樣的忠誠黨員都落得如此下場,說明共產黨根本無視事實真理。
張春元思考著許多這類議題。譚蟬雪與他談到她住的那一家人那位老農婦的事。一天夜裡,老農婦餓得哭醒,問農民究竟犯了什麼錯。他們過去支持共產黨革命,但現在共產黨要餓死他們。為什麼?
譚蟬雪問張春元,他們應該怎麼做。張說他們不能不採取行動。就算是經過層層關卡、傳到這處偏鄉小鎮的報導也已說明,這場饑荒不僅止於天水或附近地區而已。這是一場全國性大災難。他們一定得做些什麼才行。誠如另一位學生向承鑑所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普立茲得主、《中國的靈魂》作者張彥最新力作
全球唯一中文譯本,收錄獻給台灣讀者新序
「星火」事件是中國統治下的悲劇,已塵封超過半世紀
但有群不畏強權、不懼險阻的「地下歷史學家」
努力拼湊被中共掩蓋的故事,要將「自由」的星火傳遞出去…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