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國小 11: 為什麼不能跟他玩?
作者 | 岑澎維 |
---|---|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安心國小 11: 為什麼不能跟他玩?:小學生的煩惱特效藥安心國小開學了!透過最貼近校園生活的故事讓孩子面對問題、面對他人、面對自己深刻體會、輕鬆實踐未來人才必備SEL素 |
作者 | 岑澎維 |
---|---|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安心國小 11: 為什麼不能跟他玩?:小學生的煩惱特效藥安心國小開學了!透過最貼近校園生活的故事讓孩子面對問題、面對他人、面對自己深刻體會、輕鬆實踐未來人才必備SEL素 |
內容簡介 小學生的煩惱特效藥 安心國小 開學了!透過最貼近校園生活的故事讓孩子面對問題、面對他人、面對自己深刻體會、輕鬆實踐未來人才必備SEL素養!張嘉紋(兒童臨床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PDA)認證正向教養講師) 專文導讀推薦安心國小,一個可以安心讀書、學習、成長的地方「誰教我是哥哥!」發生了那場意外後,媽媽再也不准弟弟跟他最要好的朋友一起玩!當哥哥的夾在中間,該怎麼辦才好? 林克謙的弟弟克寧上小學了。但是克寧常常忘東忘西,甚至穿著拖鞋來上學,克謙因此必須幫弟弟解決大大小小的問題,誰教他是哥哥呢!這天,克寧和最要好的朋友瑞生嬉鬧時,伸腳一踢,瑞生一頭撞上水泥花盆,額頭上的傷口又深又長,還流了不少血……雖然克寧和瑞生仍然是好朋友,瑞生的爸媽卻突然要求賠償,克寧的媽媽於是禁止兩人一起玩,還提醒克謙在學校要幫忙留意。這下克謙成了夾心餅乾,他該怎麼辦才好? 現實生活中的手足相處,常因資源有限而產生競爭與摩擦。這種匱乏感常來自父母有限的時間與精力,即使再愛孩子,也無法讓資源無限供應。然而匱乏感未必全是負面,它是生命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激發孩子成長與理解他人的動力。澎維老師總是能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特別喜歡故事中用第一人稱的方式,細膩描寫哥哥內心的掙扎──既想照顧弟弟,又想顧全自己與父母的期待;讀者因此能清楚看見,手足間那一點點小小的愛,如何在矛盾中綻放。願這本書成為家人之間理解與靠近的橋梁。讓大人看見孩子間愛的小火苗,也讓孩子喚起手足間的美好記憶。──兒童臨床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PDA)認證正向教養講師 張嘉紋 導讀推薦
作者介紹 岑澎維 文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 曾獲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文建會臺灣文學獎、南瀛文學獎、大武山文學獎等。出版有「安心國小」系列、「AQ挫折復原力繪本」系列、「找不到國小」系列、「大家說孔子」系列、「溼巴答王國」系列、「成語小劇場」系列等等。 曾任國小教師,喜歡在下課時間坐在窗口改作業,窗外的孩子們盡情玩耍,偶爾會有一兩句話語撞進耳朵裡,產生一圈又一圈的漣漪,然後像錄音機一樣,反覆在她耳邊誦讀。這是創作的泉源,她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 張庭瑀 繪臺灣臺北人,英國劍橋藝術學院童書插畫碩士。是個高大但其實有點害羞的插畫家和繪本作家,曾經當了三年的景觀設計師,但仍擋不住自己對插畫和繪本的熱愛,因而決定轉換跑道,運用圖像中的細節和簡單的文字搭配,把想法傳遞給讀者。繪本《阿福與阿金》入選「好書大家讀」優良兒童讀物推薦,「安心國小」系列榮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多次獲選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前主要繪畫媒材為色鉛筆、不透明水彩及數位拼貼。
產品目錄 01無憂無慮的新生02最要好的朋友03難熬的一節課04溫馨的生日派對05虛擬實境會議06翹翹板上的對手07我追你跑貓快躲08你跟我玩,好嗎?09風鈴木下小遊戲10永遠都是朋友導讀推薦 讓手足成為父母給的美好禮物 張嘉紋
書名 / | 安心國小 11: 為什麼不能跟他玩? |
---|---|
作者 / | 岑澎維 |
簡介 / | 安心國小 11: 為什麼不能跟他玩?:小學生的煩惱特效藥安心國小開學了!透過最貼近校園生活的故事讓孩子面對問題、面對他人、面對自己深刻體會、輕鬆實踐未來人才必備SEL素 |
出版社 /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4175142 |
ISBN10 / | |
EAN / | 9786264175142 |
誠品26碼 / | 2682981254009 |
頁數 / | 112 |
注音版 / | 有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2cm*17cm*0.85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適用年齡 / | 7 歲以上 |
導讀 :
讓手足成為父母給的美好禮物
兒童臨床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PDA)認證正向教養講師 張嘉紋
作家龍應台在散文〈共老〉中提及「手足」:「和這個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樣,我們從彼此的容顏裡看得見當初。」她也以熱帶美洲的雨樹來形容手足間既有距離又堅實的情感:「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公尺,但是同樹同根……」
的確,雨樹的樹幹如同父母,而手足則是這個家庭中各自生長出的枝葉。長大後的手足雖各自生活,但無論相隔多遠,彼此生命中那最初始、純粹而柔軟的回憶,往往是和父母及手足共同交織而成。
而手足間情感的培養過程像熬粥──需要適量的水分、恰到好處的火候,以及耐心等待的時間,才能熬成一碗乳白濃滑、入口即化的好粥。
當孩子還年幼時,關於「手足互敬友愛」的期盼似乎仍顯遙遠。現實生活中的手足相處,常因資源有限而產生競爭與摩擦。這種匱乏感常來自父母有限的時間與精力,即使再愛孩子,也無法讓資源無限供應。然而匱乏感未必全是負面,它是生命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激發孩子成長與理解他人的動力。
家庭資源的有限,就像熬粥時的水量:鍋子的大小無法改變,水不能加太多,但只要不是太少,每一粒米仍能吸收足夠的水分,慢慢膨脹、綻放。
有匱乏感的同時,手足之間也會因家庭中的相處而發展出相依相偎、苦甜與共的情誼,這份情感往往深植於心,卻表現在日常微小的互動裡,像是:不准別人欺負自己的手足、幫對方吃掉不敢吃的食物,或在對方晚歸時的一句關心。父母是否能在吵鬧、爭奪與爭公平的表象中,辨識出這些孩子之間愛的小火苗──並在那一點點的火苗上添柴加薪?能否讓孩子彼此的在乎被看見、被放大?這將是促成手足真正互敬友愛的關鍵。
在孩子對手足的在乎上助燃,就像熬粥時講究火候──這火要來得正是時候,不需要濃烈的火焰,只需溫溫的燒,加上長時間的熬煮,就能讓一碗好粥順利上桌。
澎維老師總是能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特別喜歡故事中用第一人稱的方式,細膩描寫哥哥內心的掙扎──既想照顧弟弟,又想顧全自己與父母的期待;讀者因此能清楚看見,手足間那一點點小小的愛,如何在矛盾中綻放。
願這本書成為家人之間理解與靠近的橋梁。讓大人看見孩子間愛的小火苗,也讓孩子喚起手足間的美好記憶。
內文 :
弟弟終於上小學了!
以前我出門上學的時候,弟弟不是還在賴床,就是邊玩邊吃早餐;沒想到他也有這一天,不能再愛怎樣就怎樣了。
上學有個伴雖然很好,但是有時候也很麻煩。常常是走進學校了,弟弟才說:「哥,我忘了帶便當盒。」
我是哥哥,當然要想辦法。
「克寧,拿去吧!」我把手上的便當袋交給他。
「哥,那你怎麼吃飯?」
「快中午的時候,我到健康中心去借一套來用。」
吃過飯後,借來的便當盒必須洗乾淨、再送回健康中心,這件事弟弟一定做不到,誰教我是哥哥!
「哥,我忘記帶國語課本。」
又來了!我總不能把國語課本借給他。這時候,我就要動用自己的「人脈」,去幫弟弟借課本。
跟班上有弟弟、妹妹的同學借,常常借不到,因為人家的弟弟、妹妹也要上國語課。最好的辦法就是跟教過我的曉晴老師借,她人最好了,總是笑著跟我說:「小哥哥,你又缺什麼了呀?」
有時候,曉晴老師也會說:「你一直幫弟弟,他會永遠長不大啊!」
其實這些都還好啦,誰教我是哥哥。最麻煩的是弟弟說要簽聯絡簿,這個我就不敢了,因為不能隨便亂簽名。
「有簽名才能換印章,不然我就少了一個章。」
弟弟很認真的蒐集獎勵章,因為集滿後可以跟老師換獎品。
「誰教你昨天不拿出來給媽媽簽。」
雖然我是哥哥,有些事卻真的不能幫他,要讓他學著長大。
「林克謙,早啊!今天缺什麼東西嗎?」
是林主任。他站在路口指揮交通,連他都知道我常幫弟弟四處張羅用具、借東借西。
我望向弟弟微笑的臉,今天應該不缺什麼吧!
……但是不對,弟弟今天看起來怪怪的!
「克寧!」
「哥,我有說『主任早』。」
「不是這個,是你穿拖鞋來上學!」
「啊——哥哥救我!」弟弟的雙腳頓時在地上又跺又跳,就像腳上爬滿蟑螂一樣。
「主任,我可不可以回去幫弟弟拿鞋子……」
林主任看著我,對我豎起大拇指說:「克謙,你真是一個好哥哥!不過你快進教室晨讀吧。克寧的事,我來跟他們老師說。」
但是弟弟不肯進校門,非要我回家幫他拿鞋子不可。
我拉著弟弟一起走進校園。他一邊走,一邊鬧彆扭,說他不要穿拖鞋進教室,這樣會被同學笑,還會被老師罵。
「林主任會去跟你們老師說明,老師不會罵你。」
弟弟兩腳停下來,像沒了電的機器人一樣,不走就是不走。
「那我跟你換鞋子好了!」
沒有其他辦法了,這是我唯一能幫的。話一說出口,我就很後悔,弟弟說的「會被同學笑、還會被老師罵」,都要降臨在我身上了。
弟弟聽完,馬上停止吵鬧,輕輕的點點頭。我們在風鈴木下的石椅上坐下來,互相交換鞋子。
弟弟的拖鞋有點小,但我勉強穿得進去。弟弟穿上我的球鞋後,我幫他把鞋子的魔鬼氈拉緊一點,這樣才不會鬆脫。
「克寧,這雙鞋子有點大,你今天不要亂跑,儘量在教室裡坐著。」
「我知道。」
弟弟穿上我的球鞋,立刻充飽了電,開心的跳躍起來,往他的教室跑去,留下不知道該怎麼進教室的我,慢慢的一步一步走……
誰教我是哥哥!
(摘錄自〈01無憂無慮的新生〉)
最佳賣點 : 小學生的煩惱特效藥
安心國小 開學了!
透過最貼近校園生活的故事
讓孩子面對問題、面對他人、面對自己
深刻體會、輕鬆實踐未來人才必備SEL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