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國小 9+10套書: 有話好好說! SEL社會情緒養成橋梁書 (2冊合售) | 誠品線上

安心國小 9+10套書: 有話好好說! SEL社會情緒養成橋梁書 (2冊合售)

作者 岑澎維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安心國小 9+10套書: 有話好好說! SEL社會情緒養成橋梁書 (2冊合售):「好書大家讀」2023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讀物評選推介入圍香港教育城「『第21屆「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好書大家讀」2023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讀物評選推介入圍香港教育城「『第21屆「十本好讀」書獎 小學生的煩惱特效藥 安心國小 開學了! 透過最貼近校園生活的故事 讓孩子面對問題、面對他人、面對自己 深刻體會、輕鬆實踐未來人才必備SEL素養! 楊俐容(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 專文導讀推薦 安心國小,一個可以安心讀書、學習、成長的地方 《安心國小9:有話好好說》「不好聽的話」真的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話要怎麼好好說,溝通才會愉快又順利? 班長周怡真品學兼優,在家裡卻常常頂撞媽媽,甚至用難聽的字眼說話!這天早上,媽媽氣得向老師告狀,怡真也哭著自己走路上學……到底是媽媽難以溝通,還是怡真受了委屈?全班只有華彤沒講過「不好聽的話」,就算是挨罵或跟家人吵架,竟然都可以輕聲說話、保持笑容!她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到底該怎麼說話,才可以讓別人和自己都保持好心情,彼此愉快的溝通?不好聽的話真的有解決問題的神力嗎? 《安心國小10:大家都不懂我!》 「懂你心」到底是什麼? 班親會分組表演,每一組都少不了這顆心! 這次的班親會很不一樣,全班同學必須分組表演,邀請家人前來觀賞。楊智鈞最怕上臺了,好不容易跟落單的洪承穎湊成一組,但承穎擅長拉二胡,智鈞卻連直笛都吹不好,兩人到底能不能順利上臺合奏〈小星星〉?班上其他各組也問題不少,有的吵到要拆組分家,有的彼此嫌東嫌西、無法互助合作……然而只要懂得發揮「懂你心」,每一組就真的可以克服萬難,順利上臺表演,讓爸爸、媽媽、阿公和阿嬤拍手叫好?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暖心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李依親|臨床心理師.IEQ心理師團隊發起人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媽咪老師Cindy | 正向教養講師 楊俐容|心理教育專家.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 葉惠貞|清華大學附小資深名師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 岑澎維 文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 曾獲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文建會臺灣文學獎、南瀛文學獎、大武山文學獎等。出版有「安心國小」系列、「AQ挫折復原力繪本」系列、「找不到國小」系列、「大家說孔子」系列、「溼巴答王國」系列、「成語小劇場」系列等等。 曾任國小教師,喜歡在下課時間坐在窗口改作業,窗外的孩子們盡情玩耍,偶爾會有一兩句話語撞進耳朵裡,產生一圈又一圈的漣漪,然後像錄音機一樣,反覆在她耳邊誦讀。這是創作的泉源,她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 ● 張庭瑀 繪臺灣臺北人,英國劍橋藝術學院童書插畫碩士。是個高大但其實有點害羞的插畫家和繪本作家,曾經當了三年的景觀設計師,但仍擋不住自己對插畫和繪本的熱愛,因而決定轉換跑道,運用圖像中的細節和簡單的文字搭配,把想法傳遞給讀者。繪本《阿福與阿金》入選「好書大家讀」優良兒童讀物推薦,「安心國小」系列多次獲選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目前主要繪畫媒材為色鉛筆、不透明水彩及數位拼貼。

商品規格

書名 / 安心國小 9+10套書: 有話好好說! SEL社會情緒養成橋梁書 (2冊合售)
作者 / 岑澎維
簡介 / 安心國小 9+10套書: 有話好好說! SEL社會情緒養成橋梁書 (2冊合售):「好書大家讀」2023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讀物評選推介入圍香港教育城「『第21屆「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ISBN10 /
EAN / 4711488870783
誠品26碼 / 2682908291001
頁數 / 26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cm*17cm*1.9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適用年齡 / 7歲以上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讓「說不說髒話」成為一項負責任的決定

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 楊俐容

為什麼爸媽愈是不准,我就愈想那樣做?
只要是「為孩子好」,就可以責罵孩子、壓制孩子的意見嗎?
和爸媽意見不同時,只能互相大吼大叫嗎?
真的有可能面帶微笑,輕聲說出彼此的想法嗎?
那些不好聽卻具有神奇力量的髒話,一定不能說嗎?
大家都在說,不說會不會變成好像不是同一掛的?

「該怎麼好好說話?」、「可不可以講髒話?」不只是溝通技巧的問題,更是與「如何作出負責任的決定」息息相關的挑戰。對於正處在青春前期的孩子而言,這個課題尤其重要。
國小中年級開始是自主意識逐漸抬頭的階段,除了是爸媽的小孩,他們內心更渴望做自己。由於對許多事情開始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這階段的孩子和爸媽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比較緊繃,芝麻綠豆大的小事都可能引發衝突。這時,如果能學會和爸媽好好溝通,不只可以降低青春期風暴的強度、減少對親子關係的破壞力,還能增強孩子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感」,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完成任務,達到正向有利的目標。
岑澎維老師的新作《安心國小9:有話好好說》,取材自孩子真實的校園與家庭生活,看似在談「親子溝通、講髒話」的主題,故事背後卻蘊含著聯合國倡議的「社會情緒學習」(SEL,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五大能力領域的最後一個環節,也就是「當責決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或者是一般人較容易理解的「負責任的決定」。
這是指一個人能夠蒐集各種訊息以判斷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在綜合考量所有關係人、甚至環境的利益之後,作出有道德、富建設性的行動決策。更重要的是,作出決定的人不只願意還要有能力接受與承擔結果。這樣的大能力絕非一蹴可幾,就連許多大人都未必具備,但從思考力和行動力正在快速萌發的青春前期開始,透過閱讀、討論,甚至在生活中練習、實踐,絕對有其效果。
也因此,岑老師在故事中讓「髒話」成為可討論的議題,容許孩子提出「說髒話」在情緒宣洩與朋友互動上的功能,也帶著孩子去思考「說髒話會不會變成習慣、上癮」,以及「我們覺得沒什麼,但別人卻因此感到傷心的行為,要不要作些改變」……等問題,這些都是《安心國小9:有話好好說》的珍貴價值。
「你無法改變別人,但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作一些調整」,相信這部作品將幫助孩子深刻體會、輕鬆實踐,並內化為帶得走的SEL素養。

同理心是團隊合作的核心基礎

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 楊俐容

同理心(Empathy)又稱作同感或共情,指的是願意且能夠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理解並體會對方的情緒、想法、需求、期望,甚至人格特質等能力。許多研究發現富有同理心的人,不只情緒管理比較好、自信及自尊比較高、人際關係比較和諧,甚至連學習效能都變得比較好,也比較有能力解決問題,因此更有機會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因為有同理心,無論是處理問題或作決定,都能在兼顧自己的前提下,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創造雙贏共好的結果。即使無法取得共識,同理心也讓人們更願意且能夠理解、尊重人我之間的差異,達成「我好,你也好」的目標。同理心不僅能幫助個人與他人產生共鳴,建立深刻的人際連結,還能強化社會善意、促進有利社會行動、杜絕暴力霸凌、降低偏見歧視、建構社會和諧。因此,同理心成了「社會情緒學習」(SEL,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五大能力領域的第三個環節,也就是「社會覺察」(Social Awareness)的核心能力。無論是國際經合組織(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或世界經濟論壇(WE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都把同理心列為未來人才必備能力之一,並且呼籲各國從小培育孩子這項大能力。
然而對於才開始要展開自我探索,對自己的情緒、想法……可能都還懵懵懂懂的低、中年級孩子來說,要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尊重差異,並且把這些能力運用在人際關係當中,實在不容易。作家岑澎維在新作《安心國小10:大家都不懂我!》中,即以通俗易懂的生活故事,向小讀者展示了什麼是「同理心」,以及孩子可以透過什麼樣的行動來實踐,也讓這部作品成為難能可貴的SEL佳作。
故事以班親會分組表演活動為背景,作者將想要表演舞蹈的女子五人團因為「無法同理以至於難以合作」,以及沒什麼特殊才藝的楊智鈞和精通二胡的洪承穎因為「懂你心、懂我心,讓困難的事情變容易」,這兩個極端案例作為對比,並以班上其他多樣化的團體組合作陪襯,讓抽象難解的「同理心」穿插其中,故事讀來生動自然。在書中老師的陪伴與引導下,全班同學逐漸從混亂無序的分組狀態,學會了同理別人、互相合作,最後成就了百花齊放的精彩表演。
這集故事為小讀者展示了「同理心是團隊合作核心基礎」的觀念,更讓孩子從具體的日常生活案例,看見並理解了什麼是「同理心」。期待更多小讀者透過閱讀,獲得將溫暖擴散出去的同理心。

試閱文字

導讀 : 《安心國小9:有話好好說》

「該怎麼好好說話?」、「可不可以講髒話?」不只是溝通技巧的問題,更是與「如何作出負責任的決定」息息相關的挑戰。對於正處在青春前期的孩子而言,這個課題尤其重要。岑澎維老師的新作取材自孩子真實的校園與家庭生活,看似在談「親子溝通、講髒話」的主題,故事背後卻蘊含著聯合國倡議的「社會情緒學習」五大能力領域的最後一個環節,也就是「當責決策」。「你無法改變別人,但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作一些調整」,相信這部作品將幫助孩子深刻體會、輕鬆實踐,並內化為帶得走的SEL素養。
──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 楊俐容

《安心國小10:大家都不懂我!》

同理心是「社會情緒學習」五大能力領域的第三個環節,也就是「社會覺察」的核心能力。無論是國際經合組織或世界經濟論壇,都把同理心列為未來人才必備能力之一。然而對於才開始要展開自我探索,對自己的情緒、想法……可能都還懵懵懂懂的低、中年級孩子來說,要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尊重差異,並且把這些能力運用在人際關係當中,實在不容易。作家岑澎維在這集新作中,即以通俗易懂的生活故事,向小讀者展示了什麼是「同理心」,以及孩子可以透過什麼樣的行動來實踐,讓這部作品成為難能可貴的SEL佳作。

──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 楊俐容 

試閱文字

內文 : 《安心國小9:有話好好說》

老師宣布,學校已經訂好舉行班親會的日子了,要我們邀請爸爸、媽媽、阿公和阿嬤一起來參加。
「這次的班親會我們來點不一樣的!」
老師一說完,全班開心的「吔!」了一聲。
然後老師對我們神祕的一笑,我突然覺得大事不妙。
果然沒錯,老師說這次班親會,由我們來表演給家人看,看看在學校是不是用心學習了。
一聽到要表演,大家開始緊張。有人一直喊:「不要,不要!」有人躲到桌子底下,不讓老師選他。我也跟著鑽到桌下。
我最怕上臺了。每次上臺,我的心臟就「撲通、撲通」跳,好像要從嘴裡跳出來一樣;連小腿肚的肌肉也會不斷彈跳,把我的心情攪得很亂,要講什麼全記不起來。
「智鈞,出來,不要躲在桌子底下!」
老師在叫我,我爬出來,看了同學們一眼,發現大家都對著我笑,我恨不得趕緊再鑽進去。
這時候,我聽到有人大聲說:「叫黃佩慈去,叫黃佩慈去!她最愛跳舞了!」
對啊,要表演怎會找我,我幹麼緊張?
「老師,要表演什麼?」黃佩慈大聲問。
「看你們想表演什麼,就表演什麼。」
老師一說完,黃佩慈開心的說:「老師,我要跳舞!」
好多同學立刻鼓掌,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上臺。每次老師要我們上臺報告,很多同學都好緊張,畢竟上臺壓力大。
所以黃佩慈願意上臺表演,大家都很開心。
「佩慈很棒,二話不說,就接下這項任務,但是老師的意思不是這樣……」
老師停頓了一下,又說:「老師的意思是,班上『每個人』都要分組上臺表演。」
聽到老師用力的說「每個人」,我的心又狂跳了起來。這次有人發出失望的聲音「哦——」,有人大喊「我不要」。
「李偉達,出來,再躲也沒有用了啦!」黎冠修高聲的說。
李偉達躲在桌子底下,以為自己沒有被發現,這下只好無奈的爬了出來。
「老師,要怎麼分組?」黃佩慈又舉手問老師。
「你們自己分組,一組可以是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最多五個人一組。下課的時候跟同學們商量一下,看看要跟誰同一組、要表演什麼,再來跟老師報名。」
許多同學彼此看了一眼,互相傳遞的訊息是:「我們同一組!」
我四處看了一下,沒有人看我。我看著李偉達,李偉達看的是林信佑;我看看孔守仁,孔守仁看的是黎冠修。
我不大想跟王君豪同一組,不過我還是看了他一眼,他沒有看我。
這一節下課,教室裡可熱鬧了。有人在教室裡穿來穿去,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有的好朋友們默契十足,一下課就直衝對方的面前,然後抱在一起。
我再不主動一點,可能會找不到同伴。
這時候,我看到洪承穎坐在座位上玩鉛筆盒;他又換了一個鉛筆盒,正在專心的研究。我走向他的位子,他突然站起來,飛奔著去找孔守仁。
孔守仁、黎冠修、林克謙打算演戲,他們三個想演《伊索寓言》裡的〈狐狸和烏鴉〉,洪承穎硬要插一腳。
「我們的角色都分配好了,他們兩個演狐狸、我演烏鴉,你進來要演什麼?」
「我可以演那一棵大樹啊!」
「這個角色根本不必演,你趕快去別組問問看。」
洪承穎又去找李翔豪,翔豪要跟馬信同一組,雖然還沒有想好要表演什麼,但他們兩個是鄰居,回家就可以一起練習;如果洪承穎加入,他們排練會有困難。
「我可以去你們家練習。」
「這樣我們沒辦法想練就練。」
洪承穎趕緊又跑到黃佩慈那一組。「我跟你們同一組好不好?」
黃佩慈和陳家榆、李瑾戎、方芯瑩四個人,正在討論要表演什麼。
「我們打算跳舞,你可以嗎?」
「跳舞?你們要跳什麼舞?」
就在洪承穎猶豫不決的時候,林禹晴不知道從哪裡冒了出來。
「要跳舞嗎?我可以!」
洪承穎跳腳了。「是我先來的!」
「是我先說我可以的。跳舞,你可以嗎?」林禹晴比洪承穎更大聲。
「我——」
「你趕快去找人啦!」林禹晴推了洪承穎一把,他又去找人了。
黃佩慈這一組,莫名其妙的多了林禹晴以後,就額滿了。
(摘錄自〈01不一樣的班親會〉)


《安心國小10:大家都不懂我!》

當我看見「三年丁班」的班級牌時,立刻擦掉眼淚,深深的吸一口氣、吐氣,再深呼吸,然後走進教室裡。
「老師,早安!」我聽見自己濃濃的鼻音。
「早安,怡真。」
老師坐在她的座位上看書,抬起頭跟我說早安時,卻一直盯著我看,然後又開口說:「怡真,你還好嗎?」
雖然我不知道老師為什麼這麼問,但是我點點頭,給老師一個肯定的微笑。
早上我又頂撞媽媽了。媽媽說她要來跟老師談一談,談周怡真怎會變成這個樣子,說話沒有禮貌、頂撞父母、難以溝通,根本不是老師在成績單上寫的「品學兼優」;她要請老師幫忙想辦法,只要讓周怡真「品行端正」就好,不必「品學兼優」。
如果媽媽這麼做,我會很沒有面子,所以我又頂撞媽媽一次:「你只會拿老師來壓我。為什麼不想一想,是我難以溝通,還是你無法溝通?」
我丟下這句話以後,不理會媽媽的大聲怒吼,就用力的把大門甩上,然後自己走路上學。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走路上學。一路上我不停的想,媽媽肯定會找老師修理我,她一定會這麼做!
我不想哭,但是眼淚不斷落下來。我也不知道自己這段日子是怎麼了,常常跟家人吵架、生家人的氣,尤其是跟媽媽。媽媽講話不客氣,我就比她更不客氣,動不動還用「ㄆ」開頭的那個字——「ㄆㄧ」四聲,來反擊她。
媽媽愈是不准我用這類的字,我就愈想說出來。
「你再說說看!」非要媽媽用凌厲的眼神惡狠狠的瞪著我,我才不敢再說出口。
「你們在學校都是這麼講話的嗎?」
我搖搖頭。
「那為什麼你在家裡常用這種難聽的字眼講話呢?」
仔細回想,我真的常常用這類難聽的話來對抗媽媽。每次用,每次挨罵,不過我依然不怕。
現在我倒是怕了。媽媽一定會告訴老師,要老師好好的糾正我。
「怡真,你是不是感冒了?」華彤小聲的問。我跟她點點頭,順手又拿出一張衛生紙來擤鼻涕。
我輕輕的擤,怕引起大家的注意。
華彤又問我:「你有沒有看醫生?」
我搖搖頭。
然後我就開始假裝認真的看書,完全不管有沒有人注意我。故事書上的字好像都變成了螞蟻一樣,在紙上爬來爬去……其實我心裡想的是:華彤會跟家人吵架嗎?
「當然會啊!」
下課的時候,我們在操場旁的草地上找蚱蜢。我問華彤會不會跟家人吵架。
「但是一定沒有人看得出來我們正在吵架。」華彤神祕的笑著說:「我們不會大聲的吼叫,只會輕聲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樣算是吵架嗎?
「像我一直想要有自己的手機,媽媽卻不同意。她每次都說『為你好』,並笑著告訴我『等你再長大一點』。」
「你不會生氣嗎?」
「當然會啊。但是在我們家,談事情的時候只要有一個人生氣,就不談了,必須等到每個人都不生氣的時候,才可以繼續討論,所以生氣也沒用。」
「你們都做得到?」我不相信世界上有這種爸爸、媽媽。
「每次我吵著要手機,媽媽都不願意跟我談,她要我想一想該怎麼說話和溝通。」
「在我們家,早就直接大吵一頓了。」這真的是我們家的情況。

(摘錄自〈01你今天還好嗎?〉)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好書大家讀」2023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讀物評選推介
入圍香港教育城「『第21屆「十本好讀」書獎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