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 原來如此: 最完整的月球圖解百科 | 誠品線上

The Moon: Discover the Mysteries of Earth's Closest Neighbor

作者 Sanlyn Buxner/ Georgiana Kramer/ Pamela Gay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月球, 原來如此: 最完整的月球圖解百科:●認識神秘月球的最佳入門書。●由專業天文學家和科普插畫家聯手,翻開即踏上一場沉浸的月球探索之旅。●從月球與地球的關聯、隕石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月球,原來如此!不管位於世界何處,只要在黑夜裡抬頭,就能看見那輪明月。數千年來,人類除了述說月球的故事,也不斷想更認識月球,從透過望遠鏡繪製第一張月球地圖,到發射太空船近距離探測,最後成功接觸月球表面,直到現在,這項長遠的探索仍在持續當中。這本書是專為年輕讀者設計的月球百科,從月球與地球的關聯、月球誕生與表面結構,到月球探索方法、阿波羅任務和未來的月球基地,帶領讀者從多重視角認識月球,往人類重返月球的夢想邁進。本書的作者巴柯斯納、柯拉默和蓋伊,都是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的成員,除了致力於天文研究,也長期投入太空科普教育的工作。書中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各種月球入門知識,帶領讀者探索這顆美麗天體的奧秘。月球是如何誕生的?月球表面有什麼東西?有哪些工作跟月球探索有關?未來人類可能居住在月球上嗎?這些對月球的疑問,在《月球,原來如此》裡都可以獲得解答。除此之外,本書還收錄許多精彩內容、精美插圖和NASA最新太空影像,看了不只會知道月球是怎麼回事,還會發現月球不只如此!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桑林.巴柯斯納是行星科學研究所(Planetary Science Institute)的成員,從1996年起從事太空科學教育和公眾推廣工作,包括課堂推廣、課程開發、教師工作坊、大眾導覽、夏令營,以及在美國與其他國家進行公開和研究演講。除了在行星科學研究所的工作外,她也在亞利桑那大學教授科學和研究方法。喬治亞娜.柯拉默是行星科學研究所的成員,致力於月球環境與資源利用的研究,確保人類在月球上安全、持續且有效的活動。潘蜜拉.蓋伊是行星科學研究所的成員,也是教育家、Podcast主持人和作家。她是「Slacker Astronomy」網站的其中一位共同創辦人,目前是天文Podcast節目「Astronomy Cast」的共同主持人。李昫岱「屋頂上的天文學家」臉書和部落格主理人,中央大學天文所博士,曾經於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和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從事研究工作。著有《天文很有事》,翻譯多本國家地理書籍和特刊。目前在國立中正大學教授「漫遊宇宙101個天體」和「星空探索」兩門通識課。道恩.庫柏畢業於巴斯藝術與設計學院(Bath School of Art & Design),作品類別包括非虛構兒童讀物、書籍封面、地圖和包裝設計,她的作品深受自然世界與生物、傳統植物繪畫和虛構作品的啟發。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4 歡迎來到月球6 月球在哪裡?8 月球對地球10 月球形成12 太陽系裡的其他衛星14 第一章 我們與月亮的連結16 月相18 一個月間的月亮20 每個人看到同一個月亮22 日食24 月食26 潮汐28 找找看月亮上的形狀30 第二章 月球特寫32 月球是什麼做的?34 什麼是隕石坑?36 簡單隕石坑是如何形成的?38 巨大隕石坑40 值得注意的特徵月球上的亮點42 月球火山44 變動的表面46 第三章 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探索48 歷史中的月亮50 太空船如何探索52 看看月球的背面54 更靠近月球56 阿波羅任務58 月球上的一天60 地球上的月球岩石62 繪製月球地圖64 月球上的水66 進行中的月球探索68 認識其他世界70 探索的人72 月球上的人類74 我們在月球上的未來76 名詞解釋78 索引80 謝誌

商品規格

書名 / 月球, 原來如此: 最完整的月球圖解百科
作者 / Sanlyn Buxner Georgiana Kramer Pamela Gay
簡介 / 月球, 原來如此: 最完整的月球圖解百科:●認識神秘月球的最佳入門書。●由專業天文學家和科普插畫家聯手,翻開即踏上一場沉浸的月球探索之旅。●從月球與地球的關聯、隕石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507254
ISBN10 /
EAN / 9786267507254
誠品26碼 / 2683007860006
頁數 / 80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5x26.3x1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適用年齡 / 8-12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因為潘蜜拉.蓋伊是我最喜歡的科學傳播者,所以購買了這本書。小孩子很喜歡,超級推薦!」
——SG, Amazon

試閱文字

內文 : 歡迎來到月球

月球是我們最近的鄰居,也是除了地球外,人類唯一曾經踏足過的世界。
數千年來,世界各地的人都試著了解月球。他們一開始仔細地觀看,接著利用望遠鏡繪製地圖,然後再派遣太空船近距離探測,最終由人類和無人太空船接觸與探索月球的表面。到了現在,我們還是不斷地發現有關月球的新知識。
這本書中,我們會探索人類與這個驚奇天體間的關係,一窺月球探索,並夢想人類未來有一天能夠重返月球。

月球在哪裡?
月球和地球屬於一個多樣化的天體群,這些天體都繞著太陽公轉,共同構成了太陽系。行星有不同的大小,大部分都有衛星,像是土星有超過200顆衛星!太陽系也有比較小的冰和岩石天體,例如彗星、小行星和矮行星。

內行星
四顆內行星都是岩石組成的世界,固體的表面讓我們可以站在上面。這些內行星被稱為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外行星
外行星是氣態行星,代表它們沒有固體表面,人類需要利用氣球或飛行器來探索這些多彩的大氣。外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有很多衛星。

月球形成
月亮約在45億年前,忒亞和蓋亞這兩顆行星互相撞擊後形成。岩石和塵土碎片因為撞擊而飛濺到太空中,後來凝聚而成的天體就是我們知道的月亮。

太陽系裡的其他衛星
地球只有一顆衛星,那就是月球。不過太陽系裡還有數百顆其他的衛星,它們繞著其他行星、矮行星,甚至小行星公轉。這些衛星有著多樣的大小和形狀,而且由許多不同的物質組合而成。

不是所有的衛星都是圓的
儘管地球的月球是球的形狀,小型衛星看起來可能就像是外面隨處可見的石頭。這些衛星不夠大,無法變成圓的。

月光
為什麼月亮形狀會改變?月球不會自己發光,我們所看到的月球,只是太陽光照射在月球一側所反射的光。隨著月球繞地球運行,我們會看到更多或更少的照亮區域。

改變外型
月亮不同的外形稱為月相,所有的月相走過一輪需要29.5天。新月是指我們看不見月亮被照亮的時候。
月亮的月相
月球繞行地球時,它看起來每晚都在改變形狀,只是看起來而已。這些形狀稱為月亮的月相,或者月週期。

月週期
月球不間斷地繞地球運行,面向太陽的區域被照亮。地球上,我們看得見的月亮照亮區域,每天都在改變,取決於月球在運行軌跡上的位置。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認識神秘月球的最佳入門書。
● 由專業天文學家和科普插畫家聯手,翻開即踏上一場沉浸的月球探索之旅。
● 從月球與地球的關聯、隕石坑與月海,到阿波羅任務和未來的月球基地,讓讀者全面認識地球最熟悉的鄰居——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