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症下飯! 癌症治療飲食攻略: 130道快速料理提案, 用營養打氣, 讓治療更有力! | 誠品線上

對症下飯! 癌症治療飲食攻略: 130道快速料理提案, 用營養打氣, 讓治療更有力!

作者 黃孟娟/ 朱昱/ 張鳳書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對症下飯! 癌症治療飲食攻略: 130道快速料理提案, 用營養打氣, 讓治療更有力!:改善7大副作用98道料理+24道快速上菜蓋飯+8種飲食質地分級食譜,用營養打氣、補充滿滿抗癌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治療期間,癌友時常為了達到營養目標而苦惱,尤其副作用不僅影響進食狀態及營養需求,也可能導致味覺嗅覺變化、食慾變差等症狀,使癌友更容易面臨營養不良的問題,甚至影響治療。為了讓癌友吃進該有的營養,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深耕癌症飲食領域的權威營養師黃孟娟、朱昱、料理達人張鳳書,共同撰寫這本治療期的飲食工具書,設計適合不同副作用的一日六餐,以及可以迅速上菜的高效率蓋飯食譜,為癌友與照顧者提供示範。書中也破解謠言迷思、說明正確營養觀念,並針對特殊癌別提供不同階段的飲食建議。依照本書示範,能夠精準補足癌友所需營養、幫助緩解副作用,讓癌友對症下飯,抗癌更有力!【本書特色】★破解常見飲食迷思┃由兩位專家帶領癌友直面謠言與迷思,建立正確營養觀念。★治療週期每日菜單 ┃根據副作用設計一日三餐+三份飯後點心,幫助癌友度過治療週期。★特殊癌別或術後的飲食照護┃包括各種濃稠度的流質、半流質、全流質飲食,以及低渣飲食原則。★24道高效蓋飯食譜 ┃一種食材四道變化,一碗滿足所需營養,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專文推薦羅盛典/癌症希望基金會副董事長陳芳銘/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鄒瑋倫/京華中醫診所院長溫暖推薦從事癌症診療工作近40年經驗中發現,營養常是癌友和家人最擔心卻非常困難處理的問題。這本書提供實用又可靠的飲食指引,是病人與家屬的重要幫手。──王正旭/立法委員吃得下,是面對病痛的勇氣;吃得對,是撐過療程的力量;吃得好,是身心安頓的起點。此書從臨床專業出發,也走進日常,將營養知識化為一道道真實可行的陪伴,讓每一餐都成為病友與照護者的希望與依靠。──余明隆/高雄醫學大學校長走過手術與治療的艱辛,病人最需要的是重拾「能吃、敢吃、吃得下」的信心與方法。本書從專業出發,貼近病人真實需求,是照護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實用夥伴。──吳俊德/基隆長庚醫院院長對抗病魔,需要親友的支持、堅定的意志,更需要能量飽滿的飲食;感謝三位專家用簡單易懂的文字,提供清楚明瞭的餐飲與照顧建議,造福癌友與家屬。──邱議瑩/立法委員 營養,是治療的一部分。這本書結合專業與實用,為病人與家屬提供安心的飲食依據,是療程中值得信賴的陪伴。──陳威明/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癌症治療不只靠藥物,更需營養支持。本書以實證為基礎,提供可落實於臨床與家庭照護的飲食策略,是醫病共享的實用指南。──楊志新/臺大醫院癌醫分院院長食物需要您的正念灌注!有這麼棒的照顧食譜,第一個就是得到了安心與放心。接下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加上自己的創意,做一點微調增添味道,讓自己成為食物力量來源的創造與加分者。──韓柏檉/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黃孟娟資深營養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高雄醫學大學教授,擔任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逾十五年,也為現任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長年深耕癌症營養照護,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答癌友與家屬疑問,將專業轉化為溫暖支持,陪伴無數家庭走過療程,帶來理解與安心。作者/朱昱癌症希望基金會營養師,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畢業,具中華民國專技高考營養師資格。曾任職於臺中榮民總醫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擁有十年以上癌症與疾病營養照護經驗,長期參與病友營養衛教與課程講座,致力將營養專業轉化為實用、易懂的飲食建議,陪伴病友走過治療歷程。作者/張鳳書料理節目主持人、演員、癌症希望基金會宣導志工大使,亦是癌友家屬與照顧者。多年投入癌症飲食推廣與病友陪伴,擅長將營養師提供的原則化為兼具美味與實用的家常料理,讓癌友與家屬在不安中,也能用一餐溫熱的飯菜感受到希望與力量。總企劃/癌症希望基金會面對癌症,不只是病人需要勇氣,照顧者也同樣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癌症希望基金會深知每一個癌友家庭的辛苦,串連社會各界資源,打造安心、無礙且充滿溫度的照護支持,陪伴病人與家屬走過治療的不安與挑戰,找回生活的希望與力量。基金會於台北、台中、高雄設立「希望小站」,提供癌症治療衛教說明、營養與運動指導、心理與保險諮詢等服務,並備有康復用品(如假髮、頭巾)借用及急難補助,協助家庭減輕照護與經濟負擔。我們相信,不論在哪一段治療路上,你都值得被理解與陪伴。癌症希望基金會,是癌友與照顧者最堅實的力量來源。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推薦小語前言 第一篇 癌症治療期間的營養原則足夠熱量怎麼計算?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質?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水分攝取避免生食定期監測體重,預防癌症惡病質吃得下才是王道第二篇 七大副作用一日食譜噁心嘔吐時的一日食譜食慾不振時的一日食譜白血球與抵抗力低時的一日食譜口乾嘴破時的一日食譜腹瀉時的一日食譜便祕脹氣時的一日食譜貧血時的一日食譜第三篇 特殊癌別飲食指南頭頸癌的營養照護食道癌的營養照護胃癌(胃切除後)的營養照護大腸癌手術後飲食與營養照護甲狀腺癌的營養照護第四篇 癌友飲食常見迷思Q&AQ1:吃太多、太營養會養大癌細胞是真的嗎?Q2:「癌細胞喜歡吃糖」,所以所有糖都不能吃嗎?Q3:聽說和雌激素相關的癌症,包含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癌,以及男性的攝護腺癌,都不能吃豆類、山藥,是真的嗎?Q4:罹癌後可以喝酒嗎?麻油雞或燒酒雞可以吃嗎?Q5:癌友可以飲用咖啡或茶嗎?Q6:隔夜菜有致癌風險嗎?Q7:罹癌後就不要再吃肉了,應該改吃素食嗎?Q8:有人說罹癌後不可以吃紅肉,是真的嗎?Q9:有所謂的「酸性體質」嗎?酸性食物會刺激癌細胞生長嗎?能靠飲食讓身體變鹼?Q10:能不能喝雞精?滴雞精、雞精、雞湯怎麼選擇?Q11:癌友能進補嗎?可不可以吃中藥如當歸、人參等藥膳來補身?Q12:治療期間可以食用奶製品,如優格、牛奶或起司嗎?Q13:癌友能不能吃保健食品與營養品?Q14:益生菌能抗癌嗎?Q15:治療期間能不能進行168斷食、生機飲食、生酮飲食?Q16:蔥、薑、蒜怎麼入菜?Q17:治療期間可以吃葡萄柚嗎?Q18:聽說「發物」有毒,癌症病人最好別吃?第五篇 高效率輕鬆煮當「吃飯」變成一件困難的事高效率備餐心法◆「牛肉片」變化4道牛肉胡蘿蔔蓋飯/和風牛丼蓋飯/金針菇牛肉捲蓋飯/牛肉炒皎白筍蓋飯◆「豬肉片」變化4道豆瓣豬炒高麗菜蓋飯/豬肉彩椒蓋飯/黑胡椒洋蔥豬柳蓋飯/甜麵醬燒豬蓋飯◆「雞腿肉」變化4道照燒雞腿蓋飯/雞腿咖喱櫛瓜蓋飯/雞腿蠔油雙菇蓋飯/左宗棠雞腿蓋飯◆「魚類」蓋飯4道三杯虱目魚柳蓋飯/味噌鱈魚蓋飯/番茄鯖魚蓋飯/孜然烤鯛魚蓋飯◆「海鮮類」蓋飯4道番茄蝦仁蛋蓋飯/薑絲小卷蓋飯/大阪燒風透抽蓋飯/牡蠣豆腐蓋飯◆「素食」蓋飯4道醬燒豆包蓋飯/奶油醬燒山藥毛豆蓋飯/台味素蒼蠅頭蓋飯/金沙豆腐蓋飯結語:治療結束後的提醒

商品規格

書名 / 對症下飯! 癌症治療飲食攻略: 130道快速料理提案, 用營養打氣, 讓治療更有力!
作者 / 黃孟娟 朱昱 張鳳書
簡介 / 對症下飯! 癌症治療飲食攻略: 130道快速料理提案, 用營養打氣, 讓治療更有力!:改善7大副作用98道料理+24道快速上菜蓋飯+8種飲食質地分級食譜,用營養打氣、補充滿滿抗癌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299937
ISBN10 /
EAN / 9786267299937
誠品26碼 / 2682967311009
頁數 / 25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用營養為你打氣,找回希望和力量/癌症希望基金會副董事長 羅盛典
全台有數十萬家庭,正默默承受癌症帶來的挑戰—病痛的煎熬、情緒的壓力、經濟的衝擊,還有生活步調被徹底打亂後所面對的種種未知。面對密密麻麻的醫療資訊、一次次的就醫與療程決策,對許多病友與家屬而言,光是理解與應對醫囑就已耗盡力氣,更遑論照顧日常生活中最基本,卻也最讓人手足無措的「吃」這件事。
確診之後,許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我到底該怎麼吃才對?」副作用讓人吃不下令人感到挫折;有些病友還得兼顧工作,自理三餐更是困難。食材怎麼選?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網路上流傳的資訊又多又雜,一不小心就誤信偏方,反而對健康造成傷害。這些真實的困擾,正是癌症希望基金會在陪伴癌友的過程中,最常聽見的聲音。
癌症希望基金會長年以來秉持專業與同理陪伴癌友家庭,提供諮詢服務、教育課程、康復用品服務等等,從衛教資訊與心理關懷等多重面向著手,協助癌友家庭了解疾病與照護的種種知識,並為他們牽起希望的力量。
這一群護理師、社工師、營養師、心理師與志工,總是在第一線聆聽癌友家庭的疑問與苦惱,也因此起心動念,希望能夠撰寫一本簡單易懂的治療期飲食攻略,讓癌友家庭有所依循。
「營養」不該只是醫療附屬品,而是支撐治療效果、提升體力、減少副作用風險的重要關鍵。癌症希望基金會策劃這本書的初衷,就是希望為病友與照顧者,提供一份既科學、又實用的營養地圖,幫助大家在治療過程中,有清楚可行的飲食方向。
非常感謝三位作者耗費了將近十個月攜手完成這本書。黃孟娟教授與朱昱營養師,將長年臨床經驗濃縮為清楚的飲食原則與實際對策,針對化療、放療、術後各種副作用狀況,提出一日營養所需與症狀應對的完整示範。而料理達人「希望廚房」節目主持人張鳳書,也是一位深具同理心的癌友家屬。她融合營養師的
病友飲食原則化為一道道簡單、家常又充滿溫度的料理。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實用,讓癌友與照顧者不再感到手忙腳亂或孤單無助,而是能在廚房裡與餐桌上找到一種陪伴的節奏,一種「我做得到」的力量。
我經常會對病友在治療追蹤結束後恭喜他們「畢業了」。那一刻,他們放下心中那塊長久壓著的石頭,笑容裡是釋然、是成就、也是一種終於可以安心生活的踏實。我心中一直相信,醫療之外的支持,是幫助他們走到這一步的重要力量,而這本書,就是這樣的支持之一。
願這本《對症下飯!癌症治療飲食攻略》,能為正走在治療路上的你或照顧者,提供一份溫柔而堅定的指引。讓每天打點三餐不再是難題,而是一份重新掌握生活的力量。用營養裝滿你的每一餐,因為相信,就會看見希望!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對症下飯」——吃對營養,讓治療更有力
癌症治療期間,吃什麼、怎麼吃,常常成為讓癌友和家人最煩惱的問題。確診癌症之前,或許飲食就是吃飽或是一種享受,不見得會特別在意營養是否均衡。然而,一旦進入治療階段,飲食的角色也跟著改變—它不再只是填飽肚子的工具,而是支撐體力、穩定免疫力、幫助身體修復與康復的關鍵力量。這本書希望陪你走過這段艱難的旅程,從了解飲食對治療的影響開始,幫助你「吃得下、吃得對、吃得好」,讓每一餐都為你的身體注入抗癌的能量。
面對鋪天蓋地的營養資訊,加上焦慮和不安,讓許多癌友感到無所適從。治療過程中,手術、化療、放療可能常常會引起食慾下降、味覺改變、噁心反胃等副作用,讓進食變得困難。有些癌友擔心「吃太營養會養大癌細胞」,因而過度忌口,導致營養失衡;有些人則聽信偏方,花費高額購買營養補充品,卻可能無效,甚至干擾治療。事實上,身體所需的大部分營養,都可以透過日常飲食獲得。
研究顯示,40%的癌友在確診初期就出現體重減輕,治療期間更有50~80%面臨體重下降,約70%有營養不良的問題。一旦營養攝取不足,不僅影響體力,也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增加併發症和感染風險。因此,如何吃得營養、補足身體真正需要的能量與蛋白質量,是支撐癌友走過療程的重要關鍵。
這本癌症治療期間的飲食完全攻略,是由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專業營養師黃孟娟、朱昱共同撰寫,提供正確的營養觀念,針對治療期間最常見的七大副作用,給出對應的飲食建議,並整理不同癌別、不同治療階段的飲食法則,也帶你破解癌症治療中的各種飲食迷思;此外,料理達人張鳳書則以曾是主要照顧者的經驗,分享如何在忙碌生活中用高效率方式簡單、快速地準備營養餐點。本書收錄超過130道實用食譜,讓癌友在治療期間不再為「吃」感到迷茫。
癌症治療雖然不容易,但如果能夠「對症下飯」,吃得營養、吃得下,不只提升體力,也能讓抗癌治療之路走得更順利。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在治療期間的營養工具書,陪伴你走過這段不容易的日子,我們用營養為你打氣,讓治療更有力量!
癌症治療期間的營養原則
為了有效補充營養,癌友或照顧者必須掌握治療期間的營養需求原則,也就是:攝取足夠的熱量、提高蛋白質攝取量,以及兼顧均衡營養(適量攝取全穀根莖類、豆魚蛋肉類、乳製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類)。治療期間採用高熱量、高蛋白、均衡營養的三大原則,才有體力面對抗癌的治療過程,減少併發症和感染率,確保治療不中斷進而提升治療效果。
<足夠熱量怎麼計算?>
每個人身高體重不同,熱量需求也會有所差異。根據歐洲臨床營養學會(ESPEN 2021)建議,癌症病人每日所需熱量約為每公斤體重25∼30 大卡,例如:一位60公斤體重的人,每日應攝取約1500∼ 1800大卡的熱量(60公斤×25∼30大卡/ 公斤)。但若病人有體重持續流失、營養不良或惡病質的情況,可提高到每公斤體重30 ∼ 35 大卡/ 公斤。體重過輕(BMI<18.5)或過重(BMI>24),或是肝腎功能不佳等,則需經由醫療團隊評估後,根據不同臨床狀況調整熱量需求及飲食計畫。
<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質?>
根據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ESPEN 於2021 年發布的癌症照護指南,在癌症治療期間,蛋白質的攝取至少要達到體重×1.0 ~ 1.5 克。舉例來說,60 公斤的人每天需要約60 ∼ 90 克蛋白質(60 公斤×1.0 ∼ 1.5 克/ 公斤= 60 ∼ 90 克/ 天)。蛋白質對於修復組織、提升白血球數量、增強免疫力及維持肌肉量都很重要,因此治療期間一定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如何補充蛋白質?>
.每日蛋白質攝取中,建議至少一半來自高生理價值的動物性蛋白質,例如:魚、蛋、瘦肉、奶類。同時可
搭配植物性優質蛋白,如黃豆製品(豆漿、豆腐),提升營養均衡。
.全穀根莖類食物也含有少量蛋白質。
.蛋白質的攝取可分配到每餐,或餐與餐之間補充。
蛋白質一份的計算方式:
一份蛋白質大約7克,可用手掌掌心大小來目測份數,女性掌心較小,約有兩份蛋白質,男性掌心較大,約有三份蛋白質。

噁心嘔吐時的一日食譜
<案例>
43 歲的李小姐罹患乳癌第二期,因此接受化療。化療後的前兩天,經常有強烈的噁心和嘔吐感,尤其是在早晨,幾乎無法進食。化療後兩週,體重就下降了快2 公斤,來做營養諮詢時,營養師評估她一天攝取的熱量不到500 大卡。
<營養建議>
1執行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將一天所需熱量分至六∼八餐攝取,避免一次吃進大量食物。
2選擇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太甜、油膩和辛辣食物。
3在料理中添加天然食材,像是薑、檸檬、薄荷、番茄、醋等,可緩解些許不適症狀。
4食物溫度應冷熱適中,過熱的溫度會增加食物氣味,使噁心感加重,不妨稍微放涼再食用。
5噁心嘔吐症狀若是嚴重,可以補充一些運動飲一日餐盤示範 料,避免電解質失衡或是脫水。
【一日餐盤示範:總熱量1980 大卡,總蛋白質量88 克】
<早餐|熱量542 大卡>
<薑汁燒肉蛋吐司>
食材及調味料
豬肉片:35 克﹝醃料﹞
洋蔥:20 克薑泥:10 克
蛋:1 顆醬油:1 小匙
全麥吐司:1 片對切糖:1/2 小匙
橄欖油:1 小匙
作法
1 豬肉片用醃料醃製;洋蔥切絲備用。
2 平底鍋倒入1 小匙橄欖油熱鍋,加入洋蔥炒至熟軟。
3 倒入醃好的肉片翻炒,肉片炒熟後起鍋。
4 另煎一顆荷包蛋。
5 將炒好的洋蔥肉片和荷包蛋夾進吐司即可。
營養小提醒:薑所含的薑醇和薑烯酚對噁心嘔吐很有效,而薑辣素能調節腸胃蠕動,減少胃部收縮,減緩噁心嘔吐的發生,可以說是天然的止吐藥。另外,想吐的時候吃點乾的白吐司或者白饅頭,提供熱量的同時也可以緩解噁心感。
<綜合蔬果汁>
食材
小松菜:50 克
青江菜:50 克
蘋果:25 克
鳳梨:25 克
堅果:5 克
飲用水:200cc
作法
1 青菜放入滾水中燙熟。
2 將燙熟的青菜、水果、堅果和水,用果汁機攪打後即可飲用。
營養小提醒:蘋果富含果膠,能幫助吸附胃酸、穩定腸胃,其水溶性纖維則有助消化。而香蕉富含鉀離子,可減輕脫水症狀,緩解不適。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改善7大副作用98道料理+24道快速上菜蓋飯+8種飲食質地分級食譜,
用營養打氣、補充滿滿抗癌能量!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