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 有垃圾車經過 | 誠品線上

早晨, 有垃圾車經過

作者 許赫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早晨, 有垃圾車經過:許赫的《早晨,有垃圾車經過》以日常生活意象為切入,透過具象與隱喻交織,將還沒成功的人與還不幸福的人內心焦慮與社會壓力恰到好處呈現出來。全書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早晨,有垃圾車經過》共分四輯:輯一【雜貨】 以各種日常用品為主角,透過動物擬人化的想像,為枯燥的家具器物注入生命。〈抽取式衛生紙〉到〈美工刀〉中,衛生紙如大象、拖把如章魚、鹽如螞蟻,每件物品都在作者筆下化為小劇場,透過幽默卻帶些哀傷的敘述,映射出現代人對生活瑣事的孤獨與依戀。輯二【天空沒有足夠的傷心】 將外在的天氣、時刻、地景與主體情感並置,寫出內在情緒與外在世界的矛盾。詩篇如〈冷的四月〉、〈出去買菜〉、〈童年時光〉等,從校園、夜晚巷弄、市集到河岸,刻畫出每一處日常的失落與重複感,凸顯人們在時間洪流中的無奈與慾望。輯三【被處理過的空氣】 闡述呼吸、言論與控制的交織,從PM2.5的污染到言論審查,從教育灌輸到家庭權力,揭示權威如何透過「淨化」「管制」「審查」影響個體。詩如〈淨化之必要〉、〈自由的國度〉、〈訓練有素的匪諜〉,以童年記憶的敏感視角,訴說自由被剝奪時的痛苦與困惑。輯四【《抄襲】 中心意象「抄襲」不僅指文學創作的版權問題,更象徵自我身份被社會框架複製的迷惘。〈抄襲〉將山林、花朵、時間等元素都視為可被複製的物件,呈現當代人因效仿、比較而失去自我;其他篇章如〈老屋說〉、〈週一〉、〈浸泡在謊言裡的少年〉等,也在平凡情境中注入對真實與虛偽的反思。全書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搭配多變的篇章結構,讓讀者在快速的閱讀節奏中,感受深層的情感共鳴。無論是孤獨的夜行人、受制於體制的學生、或是被生活重負壓迫的都市族群,都能在本書中找到自己的映照。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許赫 詩人,斑馬線文庫出版社社長,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班研究生,地方創生輔導中心專任研究員。2012年,許赫開始了告別好詩行動,以每天一首詩,不計較寫得好不好,做為行動的實踐方式。2016年,展開告別好詩1萬首詩寫作計畫,在2017年底完成1500首詩,最後只寫了2300首,計畫雖然失敗,但是非常值得。近年陸續整理相關詩作出版。將持續寫詩,盼望成為華文新詩的地板。 告別好詩的幾個具體想法: 1.新詩不應該被任何的書寫美學所綁架,應該要回到原來承諾的自由與白話。 2.信奉寫詩這個行為本身,而不是寫出來的作品。允許寫不好的詩、醜詩,而且要貼出來跟大家分享。 3.詩作本身當然有境界、優劣、聖俗之別,但是寫詩、讀詩應該沒有負擔。 4.任何人都能隨時開始寫詩,沒有進入門檻,自由發展追求詩的道路;但是,文責自負。 陸續出版詩集詩集《在城市,沒有人赴約的晚上》、《診所早晨的晴日寫生》、《騙了50年》、《來電》、《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囚徒劇團》、《郵政櫃檯的秋天》、《學習如何當一個老公》、《壞掉的少年》等。DDT物理系出身的塗鴉藝術家,擅長街頭感與都會感的風格,曾參與多項地方創生街頭藝術專案與平面設計作品,並獲得Red Bull Doodle Art全國前三名。目前正獨立開發晶片卡牌遊戲《超科學掠食研究部》。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導演庶民詩劇場的日子—許赫《早晨,有垃圾車經過》序/白靈 9輯一 雜貨 抽取式衛生紙 拖把 鹽 湯匙 水晶肥皂 洗碗精 字紙簍 紅白拖 鐵製便當盒 榔頭 雨傘 衣架 紙杯 延長線 大澡盆 鬧鐘 信封 牙刷 醬油 馬克杯 馬桶刷 菜瓜布 牙膏 長尾夾 美工刀 輯二 天空沒有足夠的傷心 散步練習 亞洲動物區 有沒有詩人的朋友們都很痛苦的八卦 歡迎入住 控制 作業簿 罕無人跡的房子 遇見 冷的四月 出去買菜 童年時光 春天的家電特賣會 天空沒有足夠的傷心 按圖瑣記 美好的早晨 淡水友人 男孩的童謠 輯三 被處理過的空氣 淨化之必要 自由的國度 這樣教小孩 他們說很毒 報紙很棒 比色情雜誌更秘密 怎麼可能被抓走 訓練有素的匪諜 全家都是 幹我們沒看過 美國也是ㄛ 會被抓走的 金獅王不存在的卡片 居然有禁書耶 蔣總統 繁榮就好啊 不知道理由 代表性不足 要滅亡了 被處理過的自由 輯四 抄襲 漫長的等待 投擲時間的日光 我們一起來這樣寫一首詩 日常,研究顯示 鹹豆漿抄襲飯糰成立 雷陣雨到達前的氣味 早晨,有垃圾車經過 病毒的業務擴張 武裝小學生 老花 都市人的習慣 度量孤單的日常 跑,放命跑 彼地大凶 女神的公關危機 憂鬱的雨季 抄襲 老屋說 週一 子夜散場 老伴 也許不會有機會講起那年的事 也許有天會談起那年的事 凍檸茶被掩蓋的苦澀 略顯緊張的早晨 浸泡在謊言裡的少年 詩的分級制

商品規格

書名 / 早晨, 有垃圾車經過
作者 / 許赫
簡介 / 早晨, 有垃圾車經過:許赫的《早晨,有垃圾車經過》以日常生活意象為切入,透過具象與隱喻交織,將還沒成功的人與還不幸福的人內心焦慮與社會壓力恰到好處呈現出來。全書篇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948499
ISBN10 /
EAN / 9786269948499
誠品26碼 / 2682967308009
頁數 / 18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導演庶民詩劇場的日子—許赫《早晨,有垃圾車經過》序 ◎白靈
許赫是個活得有點不耐煩的人,參加「合作社」玩玩詩也就罷了,沒想到越玩越起勁越大膽,自己不想也勸別人不要再當柏拉圖的「洞穴人」,要「告別好詩」來一起玩詩。末了乾脆拉著《早晨,有垃圾車經過》的標語到處收集這社會的垃圾,最後還把它們倒在「詩劇場」的舞台上,一件件展示他收集到的「寶貝」,並邀請原本還困在洞穴裡看不清真相的庶民百姓走出來看劇,許赫站在台上對社會宣告,說:看呀,你們,不,我們,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
他這本詩集很適合編成荒謬劇,幽默與刺痛並存,笑聲與眼淚交織。他不試圖拯救什麼,但他記錄一切正在崩壞的事物,不說大道理,而是把苦悶難熬的日子寫進詩裡,讓你苦笑著點頭說對對對。
在他的詩裡,早晨是幽微而漫長的傷口,垃圾車的聲響劃破城市慣常的寧靜,也劃破我們對生活的「假性接受」。他的詩像一台沿街出沒的垃圾車—每天出現,不起眼,卻默默清運我們生活中的廢物與不滿。他的語言日常到不行,卻又彷彿從生活最灰濛的角落中蒸餾出來,帶著油煙味、發霉的光線與冰冷塑膠的質地,然而正是在這些不起眼的事物中,我們才真正看見了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這些人—與我們自身。
比如〈漫長的等待〉是一首在靜默與無力之中怒吼的詩:
生命是漫長的
這一天到那一天
這個痛苦到
各種痛苦

等待是漫長的
這個盼望到那個盼望
這個人到
沒有任何人

漫長的生命
那是一條終於會
走完的隧道
地板是人工的
冷是人工的
無聊是人工的

是人工的

等待
從很久很久以前
蔓延到現在

被等待寄生的人
都喝塑膠瓶裝米酒

全詩節奏緩慢,幾乎無聲,但那種疲倦中攪動的痛苦卻極為震耳。這是一首反制度的詩,是一首從鋼筋水泥與螢光燈管下長出來的存在主義詩作。等待,在詩中不再是希望的另一面,而是一種「被迫」的生存狀態。從「這個痛苦到/各種痛苦」、「這個人到/沒有任何人」,詩人將等待寫成一種延伸性侵蝕,像藤蔓一樣從時間的裂縫裡長出,纏繞著那些還沒死、活不好但仍得活著的人們。詩以極簡、重複與冷峻的語言,描繪了一種存在的荒涼與絕望,「生命」與「等待」視為彼此糾纏的無盡長廊。特別是末兩句:「被等待寄生的人/都喝塑膠瓶裝米酒」,前一句暗喻那些無法主動掌控命運、只能靜候某種改變或救贖的人,不是人在等待,而是等待活在他們身上,如同一種寄生蟲,吸走意志與尊嚴。而「塑膠瓶裝米酒」則是一種極具台灣社會底層象徵的物件—廉價、冷冽、無詩意卻深具現實痛感的慰藉。極其具象、粗糙卻誠實的畫面使等待讓人沉淪、失落,最終只剩一瓶米酒陪著度日。許赫用極其克制的語言與冷硬意象,將生命的荒謬感與社會的冷漠揭示得令人心寒。
德勒玆(Deleuze,1925~1995)說所有人皆是社會性動物,都活在被規範好的「條紋空間」中(馬路、電線、規則、條約、年月日),秩序井然、可測量、具再現性,這與「平滑空間」(海、沙漠、天空、森林)的流動性和無結構性形成鮮明對比,而人都有「由此而彼」想「逃逸」或「游牧」出去的衝動。許赫的詩作其實即其「告別好詩」主張的實踐,是「棄條紋」而「就平滑」的大弧度跳躍,因此由此詩集輯一的「類童詩」寫法,即其「一起來玩詩」的行動示範,要主動將生活中的瑣碎事物和不完美,詩化成有意義或只是「好玩」(比如詩)的東西,因只有這樣才過得下去。
垃圾車的路線每天都固定,是「條紋式」的,但其裝載和將棄置或焚化的垃圾卻是髒亂雜沓以致成「平滑式」,是毫無規則可言的堆疊。如此,我們日常的語言也都按某種規則被說出,詩則不然,它是不按規則的重組,堆出疊出「非條紋的平滑」,這即是借語言以「逃逸」或「游牧」的一種方式。因此許赫寫的都不是崇高理想或宏大歷史,而是庶民生活裡的「小痛苦、小荒謬、小信仰」。他的詩中充滿這些場景:洗澡盆像鱷魚、肥皂像儒艮,孩子托夢說要買皮帶給死去的爸爸,學生在教室裡因為畫「五顆星星」被質疑,一張洗爛的名片還好是自己的才鬆了一口氣,而傷心的爸爸是因「生意不順利/同事不和睦/政府黑白來/候選人好瞎」,這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又遍及每一家庭每一人的日常細節,透過他精準又「貼地氣」的觀察與轉譯,都成為詩意的來源。他的詩是一種庶民的記錄術,也是一種輕巧的抵抗。
許赫的語言極簡、白話、冷調,非常靠近說話口氣,但不落於單調平淡,反而藉由重複、斷裂、跳接,製造出詩的節奏與語感。他善於在簡單語句中埋入強烈情感張力:「天空沒有足夠的傷心/只是就這樣/屎臉一整天」、「好險/是一個/被洗壞了也沒關係的人」,這些語句看似玩笑,卻有著深層的存在疲憊與身份焦慮。
又比如〈美好的早晨〉這首組詩,形式是多聲部合唱。由五段構成,每段皆以「⋯⋯一樣/美好的早晨」作為敘述骨架,從模仿長輩圖上的早安問候(長輩圖一樣/美好的早晨/所有的星星/一起解散)開始,逐步瓦解這份「美好」的假象。「美好早晨」連寫五回,其虛假慣性,遂成了反諷基調:這不是美好,而是被灌輸成美好的。
第一段「長輩圖」到二段「稀飯」、三段「行道樹落葉」,到底下四五兩段,詩人一層層拆解我們對早晨的浪漫投射:

4.
電視機雜訊一樣
美好的早晨
沙沙沙沙
沙沙
沙沙沙沙
是夢境裡
聽到的海潮聲

5.
摩托車冒的
黑煙一樣
美好的早晨
翻過一座山頭
再一座山頭就到了
那箱兩人書信
落海的地方

原本電視機應該是雜訊與故障,卻被許赫轉譯為浪漫的自然之聲。詩人揭露了一種「幻象機制」的必要性,如此生活中的不完美才有機會幻化成有意義的東西,否則日子會過不下去。而「摩托車黑煙」是早晨生活中非常「醜陋」的畫面,也被形容為「美好的」,且由「翻過山頭」「再一座山頭」的敘事性開展,從寫實跳進記憶與詩意。最後一句「那箱兩人書信落海的地方」是整首詩最浪漫的一筆,失去象徵著人與人聯繫的「那箱書信」,指出遺忘、或情感崩解乃人生必然,再多努力與奔波,重要的也終將沉沒。「條紋公路」終將落入「平滑海洋」是必然之道。
許赫讓我們看見:我們之所以都是「洞穴人」,看不到許多「美好」都是「假象」,皆因「我們都是可以被格式化的」,而我們可能正活在那些格式裡。如此,「瓦解條紋」以「游入平滑」,看清世界真相,卻又能出以日常語言的詩形式,這即是許赫「告別好詩」、提倡「人人可玩詩」、寫「壞詩」一樣有樂趣、以符應「庶民日子」,卻又能導演出一幕幕輕鬆的「許赫詩劇場」的初衷吧。

試閱文字

導讀 : 這本詩集傳遞的不是宏大敘事,也不是標榜激烈情感的抒發,而是一種在日常的生活裡找尋自己位置的能力。
垃圾車的聲音是每個城市幾乎都會聽見的東西,它意味著重複、機械、生活的背景音,但在詩人許赫筆下,卻是提醒人「你還活著」、「你還有明天要處理的事情」的訊號。
詩人許赫並不急著給你答案。他寫一隻貓、寫人與人之間小小的誤會、寫下班回家的鞋、寫朋友的訊息未回——這些看似瑣碎的元素,在詩中形成一種溫柔但真實的對照:
我們所說的「生活」,其實就是這些小事堆疊起來的認真與荒謬。

在許赫詩的世界,不需要你具備詩學知識,也不需要你對文學懷有崇高敬意。你只需要願意對自己稍微誠實一點,對世界稍微敏感一點。
當你讀他的詩,你會發現:
• 原來自己也曾在垃圾車的聲音中想起某個失聯的朋友。
• 原來「買一杯手搖飲」也能成為一首詩的主題。
• 原來孤單不是要哭,而是靜靜坐在沙發上等手機亮起來。
你會慢慢發現,許赫寫的不是他自己的生活,而是「如果你夠誠實,你也會寫出來的那種生活」。
他讓你知道:
詩不是要讓你逃離生活,而是讓你看清生活的細節,然後繼續往前。

試閱文字

內文 : 但是天空沒有足夠的哀傷

1.
我其實厭倦了
每天都要
七點半起床
送小孩去上學

小孩說我們
七點就起來了

2.
大蒜麵包的味道
早上十一點
飄蕩在郵局的外面
流竄到郵局的裡面

郵局裡面所有的人
浸泡在感覺餓的
近午時分
載浮載沉

3.
荒蕪的下午
沒有事情被完成
他們成群結隊
趕往加班的夜裡

4.
下午四點
氣溫22度
春天

百花
盛開在
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5.
橘色的傍晚
斑駁的雲
有兩隻螞蟻
走過壅塞的
瓦斯爐

尖峰時刻
爐火與食物的碎屑
事故頻傳

6.
從早晨出門
到夜裡下班
我們都覺得
應該會下雨

但天空沒有
足夠的傷心
只是就這樣
屎臉一整天

按圖瑣記

1.
有船列隊
要出港了
有鳥列隊
飛過船的艉桿
早晨揮舞著
五彩的彩霞
他們比賽
誰先抵達
壯麗的
暴風雨

2.
教堂敲了十一下的鐘
在下圭柔山的叔叔
挑起了擔子
走過蜿蜿蜒蜒
的小泥巴路
站在崎仔頂的坡頂
河水潺潺閃爍著粼光
流過觀音山與教堂
涼水喔有花香的涼水
在正午汗水淋漓的老階梯

3.
鐵支路
從這裡走到那裡
很遠很遠
飄散著
關節炎的味道
有兩個人在屋裡
相擁哭泣
我們看不到他們
我們無從打聽
那道綿密紫灰色的悲傷

4.
書寫跟
種田是一樣的

那淺淺的田水
倒映天空
白色的雲顯得白
藍色的天空顯得藍
那個沒有辦法
寫下來的天空
是種田人的詩

5.
路邊攤
有三種麵
陽春麵
乾麵
混蛋麵

你問老闆什麼是
混蛋麵
老闆指了玻璃櫃裡的餛飩
一副你沒有見過市面的
表情

6.
椰子樹
椰子樹
椰子樹
白色的細沙
瑣瑣碎碎的家常話
叮叮噹噹
叮叮噹噹
那是他們形容
嬸嬸說的
沒有營養的話

但是奶奶聽得很開心

7.
一台車
兩台車
三台車
四台車
五台車
媽媽回來了
六台車
七台車
八台車
午餐煮好了
九台車


美好的早晨

1.
長輩圖一樣
美好的早晨

所有的星星
一起解散

2.
稀飯一樣
美好的早晨

數不盡的
哀傷
都溶解在
胃酸裡

3.
行道樹的落葉
一樣美好的
早晨

那碎碎的聲音
傳遞了
這葉子烤得
剛剛好的
層次感

4.
電視機雜訊一樣
美好的早晨

沙沙沙沙
沙沙
沙沙沙沙
是夢境裡
聽到的海潮聲

5.
摩托車冒的
黑煙一樣
美好的早晨

翻過一座山頭
再一座山頭就到了
那箱兩人書信
落海的地方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許赫的《早晨,有垃圾車經過》以日常生活意象為切入,透過具象與隱喻交織,將還沒成功的人與還不幸福的人內心焦慮與社會壓力恰到好處呈現出來。全書篇章結構分明,從「雜貨」到「被處理過的空氣」,層層遞進,展現詩人的社會觀察與人文關懷。獨特的比喻手法與節奏感強烈的語言,讓讀者在熟悉場景中重拾被忽略的情緒共鳴,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