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講易經 上下: 詳解易經六十四卦 (2冊合售) | 誠品線上

傅佩榮講易經 上下: 詳解易經六十四卦 (2冊合售)

作者 傅佩榮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傅佩榮講易經 上下: 詳解易經六十四卦 (2冊合售):․傅佩榮介紹《易經》最完整、最詳盡的版本․中國最大音頻平台喜馬拉雅FM熱門課堂,點閱收聽超過5000萬次․超過四十年教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傅佩榮教授介紹《易經》最完整、最詳盡的版本。傅佩榮教授研究《易經》二十餘年,於中國最大音頻平台喜馬拉雅FM講述《易經》,課程受到熱烈迴響,至今收聽已超過五千萬次,訂戶超過十八萬人。《易經》為十三經之首,也是中華文化源頭。傅佩榮教授於本書中結合義理、象數與史事來解說這本經典,將每個卦皆分為三個章節進行解讀,進而提煉出每一卦的核心概念;並以其豐厚積蘊的四十年教學經驗,釐清入門者理解《易經》所遭遇的困難。《易經》也是預測未來、探討變化的經典。傅佩榮教授也特別於本書中指點讀者學習占筮方法,撰述〈占卦須知:傳統的籌策卦、簡便的數字卦〉,使讀者能夠藉由占卦,更能真正體驗《易經》的奧妙,品味古人的智慧,結識人生難得的良師益友。《易經》的思維方式可以給人以深刻的啟發,對於人生何去何從,也有高明的指示作用。本書集傅佩榮教授長年研究中西哲學之功,詳解《易經》六十四卦,由原典以至史事、占卜案例,交相對照,充分解讀,是其最完善且易讀的《易經》詮釋與人生指引。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傅佩榮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主任兼研究所所長。著有《哲學與人生》、《柏拉圖》、《儒道天論發微》、《儒家哲學新論》、《孔門十弟子》、《不可思議的易經占卜》、《文化的視野》、《西方哲學心靈.全三卷》、《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全三卷》、《傅佩榮宗教哲學十四講》、《傅佩榮先秦儒家哲學十六講》、《傅佩榮周易哲學十五講》、《傅佩榮論語、孟子、易經二十四講》、《人性向善論發微》、《傅佩榮講道德經》等,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大學.中庸》,譯有《四大聖哲》、《創造的勇氣》、《人的宗教向度》等書,策劃《世界文明原典選讀》(全六冊)及編譯《上帝.密契.人本》。傅佩榮國學頻道:https: www.youtube.com channel UCk9S7VJzSXFj41-V6UV2sNA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上冊作者序序論1 《易經》是一本什麼書?2 《易經》的「易」所指的是什麼?3 《易經》的思維方式4 《易經》可以預知未來嗎5 什麼是陰爻、什麼是陽爻?6 什麼是卦?《易經》裡有多少卦?7 如何瞭解《先天八卦圖》8 八卦如何與五行相配9 時與位10 元亨利貞11 占卦須知:傳統的籌策卦、簡便的數字卦《易經》正文解讀1乾卦(一)自強不息是天天健身嗎?(二)乾卦的「龍」在說什麼?(三)真誠是天真幼稚嗎?(四)不培養接班人,下場堪慮2坤卦(一)宰相肚裡能撐船(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三)沒有修養就跟不上(四)少數必須服從多數3屯卦(一)雷雨交加,萬物剛剛冒出頭來(二)騎上馬也團團打轉(三)創業之始,得先穩住陣腳4蒙卦(一)清泉為什麼變成河流(二)不要困處在蒙昧中(三)教育孩子要把握原則5需卦(一)等待不是浪費時間(二)飲食宴樂調和身心(三)安於當下,機會總會到來6訟卦(一)每個人都覺得委屈(二)不打不相識,不如和解吧(三)官司輸贏能事先知道嗎?7師卦(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二)戰爭最怕事權不統一(三)遇到凶事,束手無策8比卦(一)親近合作,真誠為上(二)最後來到的會有危險(三)交友不慎,不可一錯再錯9小畜卦(一)節儉持家,小有積蓄(二)為什麼會夫妻反目(三)月亮圓了,一定會缺10履卦(一)伸手不打笑臉人(二)誰敢踩老虎尾巴(三)富而好禮,結局一定好11泰卦(一)三陽開泰,一元復始(二)開大門,走大路(三)爸爸在哪兒?12否卦(一)天地阻隔,草木凋零(二)看見危險,趕緊採取對策(三)撐過去,又是新的開始13同人卦(一)光天化日,合作不可有私心(二)又哭又笑,怎麼回事?(三)王莽簒漢時,以此為藉口14大有卦(一)順從上天的美好使命(二)小心不可功高震主(三)婚姻占得此卦,皆大歡喜15謙卦(一)為什麼謙虛納百福?(二)人生修養的極致表現(三)直觀卦象,避開一場地震16豫卦(一)一高興就出狀況(二)眾人皆醉我獨醒(三)過度迎合別人,反而不易成功17隨卦(一)形勢比人強,跟著走吧!(二)取捨之間,實在為難(三)你要丈夫,還是要孩子?18蠱卦(一)改革積弊再重新出發(二)只有行善,才能光宗耀祖(三)人到無求品自高19臨卦(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二)日漸壯大,步步為營(三)風光得意,更須小心謹慎20觀卦(一)風行大地,聖人神道設教(二)觀察民情,勇於承擔責任(三)虔誠肅穆,盡職盡責21噬嗑卦(一)有問題沒搞定,怎麼合作?(二)小懲大誡,改過十分可貴(三)痛恨罪惡,但寬待別人22賁卦(一)「文化」一詞,來自這兒(二)文飾雖美,有誠心才可貴(三)顏色不對,孔子不當裝飾品23剝卦(一)秋末的最後一顆果實(二)大勢已去,樂天知命(三)天道無吉凶24復卦(一)天地真的有心嗎?(二)在迷惑中返回(三)恭喜你有新的開始25妄卦(一)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二)勿忘初心,才是上策(三)碰到无妄之災,該怎麼辦?26大畜卦(一)積德讀書,改善命運(二)誰來馴服豬與牛?(三)止惡在初,止欲在源27頤卦(一)慎言語,節飲食(二)爭取工作,一線定生死(三)病從口入,禍從口出28大過卦(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二)小心棟樑向下崩塌(三)堅定不移無所畏懼,避世隱居毫無苦悶29習坎卦(一)怎樣才可履險如夷(二)危難當頭,只剩信心(三)平安就是福30離卦(一)為什麼養母牛就吉祥?(二)兩個火在燃燒(三)亡羊補牢,猶有晚年下冊作者序《易經》正文解讀31咸卦(一)哪個少男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二)感應太快,讓人擔心(三)感情需要沉澱與考驗32恆卦(一)夫妻相處會像冬天的刺蝟嗎?(二)只有變化是永恆的(三)相愛容易,相處困難33遯卦(一)苗頭不對,準備打包走人(二)知進知退,才是君子作風(三)飛機誤點五個小時34大壯卦(一)形勢一片大好,停得下來嗎?(二)往前一步,豬羊變色(三)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35晉卦(一)地上有光明,君子要修德(二)要進要退,自己決定(三)首鼠兩端,困境是自己找的36明夷卦(一)《明夷待訪錄》用心良苦(二)光明受到傷害,大地一片漆黑(三)南方對你健康有利,是真的嗎?37家人卦(一)回歸家庭,尋求安定(二)一起經營才有生活品質(三)家庭與事業如何兼顧?38睽卦(一)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二)懷疑難免,但不必猜忌(三)相隔太遠,只能合作小事39蹇卦(一)看到眼前的困難,不必氣餒(二)含淚播種的,必歡呼收割(三)奉命讀書的孩子,苦不堪言40解卦(一)打雷下雨,總算有了結果(二)撐到最後,朋友來幫忙(三)孩子失蹤三天,竟然平安歸來41損卦(一)湖光山色,景色宜人(二)損己利人,誰不歡迎你?(三)修養祕訣:別生氣、少欲望42益卦(一)出手助人,聲勢不同凡響(二)大氣魄,可以辦大事(三)女兒結婚,遠嫁國外43夬卦(一)黎明前的黑暗,忍耐一下(二)走在正路上,一切平安(三)該表態時就表態44姤卦(一)不要小看這個女子(二)又是此消彼長的開始(三)南方有強敵,果然厲害45萃卦(一)五百年前是一家,一切好商量(二)各安其位,大家都有好處(三)僧多粥少,如何互相禮讓46升卦(一)如入無人之境(二)按部就班,建功立業(三)再順利也要預備退路47困卦(一)人在困難中,多求祖先庇蔭(二)再怎麼辛苦,也要堅守正道(三)破繭而出,又是新的一天48井卦(一)一口井就是人生悲喜劇(二)井出甘泉,大家共用(三)你的努力,領導看見了49革卦(一)除舊布新,誠信為主(二)改革要有漸進的順序(三)洗心革面先從自己做起50鼎卦(一)民以食為天(二)古代的烹調方式(三)德薄位尊,下場很狼狽51震卦(一)不是猛龍不過江(二)步步驚心,總算平安(三)小心陷入泥中,動彈不得52艮卦(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退一步海闊天空(三)千金難買早知道53漸卦(一)依序漸進,水到渠成(二)時來運轉,結果讓人滿意(三)有情人終成眷屬54歸妹卦(一)貴族是怎麼結婚的?(二)婚姻的過程不單純(三)結婚到底是為了什麼?55豐卦(一)眼明手快,就可以發財(二)物質豐富之後,心靈難免受蔽(三)錢太多了,也很麻煩56旅卦(一)我們都是過客而不是歸人(二)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三)這一場高爾夫球賽,非輸不可57巽卦(一)聽到風聲,不知風從哪裡來(二)再隨順也不能沒有立場(三)缺少定見,難免一事無成58兌卦(一)朋友講習是人生美事(二)凡事多商量,總會找到辦法(三)朋友來借錢怎麼辦?59渙卦(一)移民外國,勿忘祭祀祖先(二)化解執著,天地更為開闊(三)精神渙散,可以放下了60節卦(一)水在沼澤上,會自動調節好(二)自己的進退,要靠智慧與決心(三)生病就回去看醫生吧!61中孚卦(一)謙虛又實在,誠信感動人(二)我有好酒一罈,我要與你共用(三)好高騖遠,求職注定失敗62小過卦(一)一隻鳥能飛多遠呢?(二)可做小事,難成大業(三)有些事,不妨超過一些63既濟卦(一)一切定位之後,又見變化(二)珍惜平安的日子(三)形勢大好反而暗藏危險64未濟卦(一)總結了《易經》,但仍須努力(二)從狐狸過河學到教訓(三)變化還在進行,下一輪會更好總結總結一 〈繫辭傳〉有什麼哲理?總結二 孔子是如何教導《易經》的?總結三 《易經》十大好卦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發?總結四 深入認識《易經》的法寶,《易傳》的最後三部分總結五《易經》如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總結六 除了安頓身心、指引人生,《易經》還有什麼作用?

商品規格

書名 / 傅佩榮講易經 上下: 詳解易經六十四卦 (2冊合售)
作者 / 傅佩榮
簡介 / 傅佩榮講易經 上下: 詳解易經六十四卦 (2冊合售):․傅佩榮介紹《易經》最完整、最詳盡的版本․中國最大音頻平台喜馬拉雅FM熱門課堂,點閱收聽超過5000萬次․超過四十年教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602149
ISBN10 /
EAN / 9789863602149
誠品26碼 / 2682424762009
頁數 / 88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3X2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作者序
從本書的篇幅,可以知道這是我介紹《易經》最完整、最詳盡的版本。
最完整,因為它涵蓋了《易經》六十四卦的文本與義理,在解說時推而至於史事與占卜的案例,並且對於《易傳》的主要內容也都沒有錯過。
最詳盡,因為其中有許多對照、比較、分類、統合的資料。六十四卦的卦辭中,哪些用到了「元、亨、利、貞」?哪些可以「利涉大川」?哪些見到了「凶」?哪些出現了動物?哪些與訴訟有關?什麼是修德九卦?什麼是四大難卦與五大凶卦?
若要充分瞭解卦辭與爻辭,必須注意卦變的問題。卦變是指一個卦是怎麼變來的。
作為基礎的是十二消息卦,消息卦的結構是陰爻陽爻不交錯,然後二爻換位就形成一個新的卦,如此可得四十三卦。然後,從小過卦可得五卦,從中孚卦可得二卦。六十四卦由此完備。這是本書的重要心得。
教學經驗超過四十年,我很清楚入門者的困難所在。因此,本書的特色之一是在〈序論〉中有十篇文章詳細說明基本概念,並且另外寫了一篇〈占卦須知:傳統的籌策卦、簡便的數字卦〉,讓讀者學會占筮方法,可以真正體驗《易經》的奧妙,品味古人的智慧,結識人生難得的良師益友。
本書的緣起是這樣的。從2019年年底到2021年年初,我應邀在「喜馬拉雅」教學平台上講述《易經》,全部222集。至今訂戶超過18萬人,點閱收聽超過5000萬次。音頻效果得力於傅琪媗的專業協助。琪媗在《易經》方面已有自己研究的心得與成績,尤其是對其中天干地支的探討以及商末周初四個史事卦的解釋,更是令我佩服。她的論文收錄在增訂新版的《傅佩榮解讀易經》中。若要進一步學習《易經》的全部文本,還是要回到這本《傅佩榮解讀易經》(立緒版)。
同時,在整理本書文稿方面,王喆先生付出了最大的心力。他潤飾文字、補充注解、附上插圖,使本書更完善也更易讀。
我研究《易經》二十餘年,一直想結合義理、象數與史事來解說這本經典,也一直想讓大家學會占卦方法,可以共同見證〈繫辭.上傳〉所謂的: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傅佩榮於2023年6月吉日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序論
1《易經》是一本什麼書?

有人認為《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純屬迷信;也有人認為《易經》是一本天書,很難學會。那麼,《易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本節內容包括以下四點:
第一,《易經》是一本沒有文字的書。
第二,《易經》是預測未來的書。
第三,《易經》是探討變化的書。
第四,《易經》是十三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

(一)《易經》是一本沒有文字的書

最早的《易經》是沒有文字的。翻開《易經》這本書,我們會發現它是一部厚重的國學經典,怎麼能說《易經》沒有文字呢?這就牽涉到《易經》的成書過程。
《易經》最初只是一系列符號,包括八卦和64卦。它製作於伏羲氏的時代,當時還是漁獵社會;後面經過神農氏,直到黃帝時代,才由倉頡發明了文字。所以,最早的《易經》是沒有文字的。
《易經》的出現可能與古代的結繩記事有關。人類有理性,可以將自身的經驗傳承下來,使人類的文明不斷進步。在文字發明之前,古人使用結繩記事的方式來傳遞資訊。在古代茂密的原始叢林中,人們利用樹藤來打結,給同族人留下記號,幫助大家趨利避害。由此衍生出一套完整的符號系統,用來傳遞有價值的資訊,這就是《易經》的起源。
文字發明之後,夏朝、商朝和周朝形成了各自的《易經》文字版本。可惜夏商兩代的資料早已失傳。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周朝的版本,所以也稱為《周易》,它的文字部分據傳是由周文王姬昌所作。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長達七年,在此期間,他為64卦的每一卦寫了一句卦辭,為384爻每一爻寫了一句爻辭。周文王沒有寫完的部分,就由周公或周朝的一位卜官繼續補充完成。
可見,《易經》最初是一本沒有文字的書,它只是一套符號系統,卻包含了宇宙、人生的重要資訊。

(二)《易經》是預測未來的書

學習《易經》之後,能否準確預知未來,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呢?據《尚書.洪範篇》記載,從夏朝開始,每當帝王面臨重大決策時,都會參考五方面的意見。首先,要考慮天子自己、重要官員以及一般百姓的意見。這三方面屬於「人算」。另外,還要求助於卜和筮。卜就是用龜殼或牛骨來占卜,筮就是用蓍草來占卦,再由卦象來決定吉凶。這兩方面屬於「天算」。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只有將各方面考慮周詳,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可見,《易經》確實可以預測未來。

(三)《易經》是探討變化的書

《易經》的英文譯名是The Book of Changes,可見,《易經》還是一本探討變化的書。我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我的指導教授是一位西方學者。有一天,他忽然問我:「中國有本書叫做《愛情》,那是什麼書?」我當時很詫異,實在想不起來中國有哪本名著叫做《愛情》。還好我反應夠快,想起來以前西方的人是不用漢語拼音的,而是使用威妥氏拼音。《易經》的威妥氏拼音是 I Ching。如果沒學過發音,很容易把它念成「愛情」。於是我對教授說:「您說的是《易經》吧?那是一本探討變化的書。」
人活在世界上,最直接的經驗就是變化。一切都在變化,那麼變化的規律是什麼呢?《易經》探討變化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即通過觀察天地之道,來建立人類生存的法則。天地在不斷變化之中,人類怎樣才能活得平安愉快呢?這就是創作《易經》的目的所在。

(四)《易經》是十三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

尤為重要的是,《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它是中華文化的源頭。
關於《易經》的作者,有「易歷三聖」的說法,即《易經》是經過三位聖人的努力才寫成的。
第一位聖人是伏羲氏,他創作了基本八卦,並將其組合為64卦。伏羲氏的年代比黃帝還要早,當時尚未發明文字。伏羲氏就用這些符號來提醒族人,幫助人們趨利避害,趨吉避凶。這是《易經》創作的第一個階段。
第二位聖人是周文王,也包括他的兒子周公,以及周朝的一位卜官。他們接力合作,為《易經》創作了文字。這些文字是如何寫成的?據說經過了多次實驗,可能在一兩百年之間反復占卦,把占卦結果和事件的發展都記錄下來,有點類似於今天的大數據。古人通過長期占卜和不斷總結,逐漸掌握了每個卦、每個爻的特點,然後再把它提煉成文字。
第三位聖人是孔子。《易經》的卦圖、卦辭、爻辭加在一起,只有幾十頁的篇幅,為什麼現在的《易經》版本這麼厚呢?這要歸功於孔子及其弟子。經過他們不懈的努力,到了戰國時代乃至漢朝初期,《易傳》的十個部分才全部完成。
《易經》經過了三位聖人之手才得以成書,所以被列為《十三經》之首。《十三經》是宋代編輯的中國經典。在春秋時代,只有《五經》。《易經》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現了中國人的宇宙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可以幫助人們在天地之間安身立命。中國古人受到《易經》的啟發,形成了以生命為中心的宇宙觀。他們認為,宇宙中充滿生命,沒有任何東西是純粹的物質或機械。大至天地萬物的變化,小至個人生命的細節,都包含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宇宙裡面。
《易經》主要有四個方面的作用:重視說話的人,推崇《易經》的言辭;重視行動的人,推崇《易經》的變化;重視製作器物的人,推崇《易經》的卦象;重視卜筮的人,推崇《易經》的占驗。2可見,《易經》這本書非常實用,可以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並產生實際的效果。

收穫與啟發
本節介紹了《易經》這本書的緣起,它是中國古代最特別的一本經典。
1.《易經》最早是沒有文字的,只是一套符號系統,用符號來象徵宇宙、人生的變化,助人趨利避害。
2.《易經》可以預測未來。古代帝王在面臨重大決策時,非常慎重,不僅要考慮「人算」,還要考慮「天算」。《易經》占筮就是兩種天算之一。
3.《易經》是探討變化的書。變化是最普遍、最恆久的現象。《易經》通過觀察天地之道,來建立人類生存的法則,幫助人類安身立命。
4.《易經》是群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經過伏羲氏、周文王、孔子這三位聖人之手,《易經》才最終得以成書。



《易經》正文解讀
1 乾卦
(一)自強不息是天天健身嗎?
從本節開始,要詳細介紹《易經》的 64 卦。
《易經》每一卦有六爻,由兩個基本八卦組合而成。《易經》第一卦是由兩個乾卦(☰)重疊而成,卦名也稱作乾卦。
由基本八卦重疊而成的卦,稱作純卦。純卦共有八個,其中有七個卦的卦名與基本八卦相同;只有坎卦稱為習坎卦(第二十九卦),代表重複的坎卦,提醒人們坎卦十分危險。
乾卦是下乾上乾,六個爻全部是陽爻。這代表什麼呢?我們在認識一個卦的時候,要練習從空間與時間兩個角度去看。首先,從空間的角度看,兩個乾卦連在一起,不是代表天外有天嗎?天無限廣大,可以覆蓋一切。其次,從時間的角度看,天之後還有天,不是代表無窮的動力嗎?天可以創生一切。
陽爻本身是實在的、有力量的。現在重複六個陽爻,代表它有無限的主動力與生命力,可以創生萬物。因此,64卦以乾卦作為開始。古代所謂的「天」,包含「天體」與「天時」兩方面。「天體」是日月星辰,白天夜晚不斷循環。「天時」是春夏秋冬,年復一年不斷運行。天所展示的是健行不已的力量。

卦辭
乾。元亨利貞。
【譯文】
乾卦。創始、通達、合宜、正固。

《易經》的主要原則是:觀察天地之道,以安排人之道。「元」代表創始,乾卦六個陽爻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可以創生萬物。「亨」代表通達,萬物都來自於乾卦,它們彼此相通,構成一個有機體。「利」代表適宜,萬物各有適合生長的空間及條件。「貞」代表正固,即正確而固守,說明萬物都可以維持一段時間。從自然界來看,「元亨利貞」有如春夏秋冬的循環。古人配合天時的變化,形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節奏。人的生命也可以像四季一樣,展現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文言傳〉如何解釋「元亨利貞」這四個字呢?〈文言傳〉屬於《易傳》的一部分,是儒家思想的發揮,它把「元亨利貞」四個字應用到人的世界。
「元」是創始。有創始才有萬物,一切價值由此開端,所以「元」是眾善之長,是一切善行的首位。「亨」是通達,可以將美好的事物會合在一起。「利」是適宜,可以把合適的事物放在一起,保持和諧的狀態。「貞」是正固,任何事物只有依循正途並維持一段時間,才能夠成功。
把「元亨利貞」應用於人的世界,則「創生萬物」(元)對應「仁」;「會和美好的事物」(亨)對應「禮」;「維持一切適宜」(利)對應「義」,因為「義」的本意就是「適宜」;「正固」(貞)對應「智」,如果不能守正和堅持,怎麼能辦成事業呢?所以,「元亨利貞」在人的世界就變成了「仁禮義智」這四種德行。

象傳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譯文】
〈象傳〉說:天體的運行剛健不已,君子由此領悟自己要不斷奮發上進。

《易傳》的〈彖傳〉負責解釋卦辭,在此先略過不談。〈象傳〉負責解釋整個卦的象徵。乾卦的〈象傳〉說,君子看到天體的運行剛健不已,由此領悟要「自強不息」。什麼是「自強不息」呢?
人的生命有三個層次,所以「自強不息」可以有三種考慮:第一,在身體層面,要堅持鍛練身體;第二,在心智層面,要終身努力學習;第三,在倫理、精神的層面,要一輩子行善助人。
能夠三者兼顧當然很好,事實上很難做到。對很多人來說,連早睡早起都不容易,又何談鍛練身體呢?工作應酬這麼多,還要照顧老人孩子,哪有時間讀書學習呢?那麼,有什麼事可以像「天行健」一樣,一直做下去呢?
如果自強不息是指每天鍛練身體,那麼當人老了,坐在輪椅上或躺在病床上時,又要如何鍛練呢?如果自強不息是指每天學習、讀書上進,但是人老了可能出現老年癡呆症,又該如何是好呢?自強不息既然與人的一生有關,必然涉及對人性的理解。事實上,這句話體現了儒家「人性向善」的觀念。
人的一生只要活著,就要一直行善助人,因為人性是向善的。有人可能會質疑:《三字經》不是說「性本善」嗎?事實上,《三字經》是南宋末年的學者創作的,只代表那個時代的心得,與孔子、孟子的思想未必一致。所以,我們還是要回到原始儒家的思想。
《孟子》書裡提到曾家三代人的故事。曾點的兒子是曾參,他們父子二人都是孔子的學生。孟子說,曾點老了以後,眼睛看不清了,曾參奉養曾點,每一頓飯都有酒有肉,讓父親吃飽喝足。曾點吃飽之後就問:「還有剩下的酒菜嗎?」曾參一定說「還有」,然後請示父親要如何安排。曾點很高興,讓兒子每天把剩下的酒菜送給附近的窮人家。孟子說,曾參確實孝順,他除了「養口體」(讓父親吃飽喝足)之外,還能夠「養志」。「志」代表心意。由此可見,每個人都有同樣的心意,活到老要行善到老。
曾參的兒子叫曾元。後來曾參老了,眼睛也看不清了。曾元奉養曾參,每一頓飯也是有酒有肉。但是曾參吃完之後,曾元就不再請示父親剩下的酒菜要給誰了。孟子說,曾元只做到了養口體,沒有做到養志。
這個故事說明,人的一生不管身體、心智處於何種狀況,總是希望行善助人。人活在世界上,每天早上醒來都會有一種願望——希望自己與別人建立一種適當的關係。儒家所謂的「善」,是指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所以,只要家裡還有一點能力,曾點就讓孩子送一些食物給窮人家,滿足自己繼續行善的願望。
「自強不息」體現了《易經》與《易傳》的差別。《易經》只闡述客觀的情況,讓人掌握趨利避害、趨吉避凶的方法。《易傳》則從人性的根源出發,提醒人們要修德行善,完成人性向善的要求。
這樣解釋的根據是乾卦的〈文言傳〉,它說:「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意即:君子以成就道德作為行動的目標,要體現在日常可見的行為中。這就是「自強不息」的真正內涵。
總之,乾卦的卦辭是「元亨利貞」,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也代表「仁禮義智」四種德行。乾卦的〈大象傳〉強調「自強不息」,這當然可以包括天天健身、天天學習,但重點在於天天行善,因為儒家認為人性是向善的。君子要效法天的剛健不已,一生行善助人,這才是《易經》真正的用意。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傅佩榮介紹《易經》最完整、最詳盡的版本
․中國最大音頻平台喜馬拉雅FM熱門課堂,點閱收聽超過5000萬次
․超過四十年教學經驗,針對入門者困難所在,結合義理、象數與史事詳盡解讀
․讓讀者真正學會占筮方法,理解《易經》預測未來、探討變化的奧妙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