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與自治: 理論與實務 (2026年) | 誠品線上

地方政府與自治: 理論與實務 (2026年)

作者 李長晏/ 黃建銘/ 陳建仁/ 方凱弘
出版社 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地方政府與自治: 理論與實務 (2026年):本書深入探討地方政府與自治的核心概念與結構,內容涵蓋地方立法、財政管理、社會福利等議題,並比較國際間地方自治權限的差異如何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地方政府與自治的核心概念與結構,內容涵蓋地方立法、財政管理、社會福利等議題,並比較國際間地方自治權限的差異如何影響治理效率與公平性。詳述府際關係、自治監督機制、跨域與城市治理,並探討如何確保地方政府依法行使自治權。同時,提出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等創新理念,強調地方經濟多元化與社會結構改革,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此外,書中亦涉及地方選舉、派系影響及原住民族自治的相關議題,全面剖析地方政府的運作機制、法律框架與政策制定,並展望未來發展,提供對地方治理的深刻洞見。歷史與現狀分析:回顧臺灣地方自治發展,探討自治權限、財政預算、地方立法,並比較國際治理模式。多元議題與案例應用:涵蓋地方選舉、跨域治理、原住民族自治、社會福利等,結合理論與實務,提供具體案例分析。公民參與與未來發展:強調社區治理與基層組織,推動居民決策參與,適應全球化與數位化新挑戰。跨學科視角:結合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等領域,分析地方治理挑戰及應對策略。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總校閱/作者李長晏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兼主任祕書、法政學院地方創生與永續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副院長、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所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考試院公務人員考試典試委員、召集人、命題委員及閱卷委員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國家文官學院講座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講座作者黃建銘現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教授兼社會科學暨體育學院院長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經歷 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國家文官學院講座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系主任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科員(高考三級一般民政科及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助理員(普考人事行政科及格)陳建仁現職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學歷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政治學博士經歷 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學會理事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國家文官學院講座大考中心公民與社會科協同閱卷主持人方凱弘現職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學歷 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博士經歷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系主任、非營利與社會企業碩士在職學程主任台灣透明組織協會執行長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01章 地方政府與自治的基本概念 陳建仁 第一節 地方政府與地方自治的意涵 第二節 世界民主浪潮與地方自治的發展 第三節 地方自治的本質理論 第四節 民主國家的地方自治類型第02章 地方居民 方凱弘 第一節 界定地方居民 第二節 地方居民的權利與義務 第三節 地方居民與地方政府第03章 行政區劃 黃建銘 第一節 地方行政區域的劃分標準 第二節 現行地方行政區劃結構 第三節 臺灣行政區劃的發展與法制化 第四節 地方行政區域與經濟區域第04章 自治權限 黃建銘 第一節 中央與地方權限的劃分 第二節 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 第三節 地方自治權限法規體系 第四節 輔助性原則與地方自主第05章 地方立法機關 陳建仁 第一節 地方自治團體的類型與結構 第二節 直轄市議會的組織與職權 第三節 縣(市)議會的組織與職權 第四節 區民意代表會的組織與職權 第五節 地方府會關係第06章 地方行政機關 方凱弘 第一節 我國地方行政機關的組織設計 第二節 我國地方行政機關人員 第三節 地方政府的組織形式第07章 地方財政與預算 方凱弘 第一節 地方財政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我國地方財政現況 第三節 我國地方預算與決算制度第08章 臺灣地方自治的沿革 黃建銘 第一節 明清時期的地方制度(1661 至 1895 年)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地方制度(1895 至 1945 年) 第三節 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時期的地方制度(1945 至 1993 年) 第四節 省縣自治法與直轄市自治法時期的地方制度(1994 至 1998 年) 第五節 地方制度法時期的地方制度(1999 年至今)第09章 比較各國地方自治 李長晏、方凱弘、陳建仁 第一節 英國的地方自治 第二節 美國的地方自治 第三節 日本的地方自治第10章 府際關係 李長晏 第一節 府際關係的概念範疇 第二節 府際關係的研究途徑與互動模式 第三節 府際關係體制演化與理論發展 第四節 全球視野中的府際關係變遷趨勢第11章 中央與地方及地方間的關係 李長晏 第一節 中央與地方自治監督體系 第二節 中央對地方業務的監督關係 第三節 中央與地方及地方間權限爭議的解決機制 第四節 自治人員違法失職處置與地方運作機制第12章 社區治理與基層組織 方凱弘 第一節 社區治理的內涵與運作 第二節 參與社區治理的基層組織 第三節 基層民主與公民參與第13章 原住民族自治 黃建銘 第一節 原住民族概況 第二節 原住民族自治的定位與組織 第三節 原住民族自治的相關問題 第四節 原住民族自治的未來展望第14章 跨域治理 李長晏 第一節 跨域治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進行跨域治理的原因 第三節 跨域治理的理論脈絡與運作模式 第四節 跨域治理的規範與機制設計 第五節 跨域治理的未來發展與反思第15章 城市治理 李長晏 第一節 城市治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從城市政治到城市治理研究 第三節 城市治理的理論模式 第四節 城市治理的策略途徑 第五節 城市治理的未來發展第16章 地方選舉與派系 陳建仁 第一節 地方選舉的意義 第二節 地方選舉制度 第三節 選務機關與選區劃分 第四節 地方派系與民主時代的選舉動員第17章 在地經濟與地方創生 李長晏 第一節 在地經濟 第二節 地方創生 第三節 在地經濟與地方創生的關係 第四節 在地經濟與地方創生影響地方發展第18章 地方自治體的政策決定與規劃 陳建仁 第一節 地方自治體的政策 第二節 地方自治體的決策過程 第三節 地方決策過程中的行為者 第四節 地方自治體的施政計畫第19章 地方社會福利與教育政策 黃建銘 第一節 地方自治體的社會福利政策 第二節 地方自治體的長期照顧政策 第三節 地方自治體的教育政策 第四節 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推動第20章 邁向新地方自治與治理 陳建仁、李長晏、黃建銘、方凱弘 第一節 地方自治與分權的世界潮流 第二節 臺灣地方自治的課題 第三節 全球化下的城市治理 第四節 城鄉均衡與地方永續治理

商品規格

書名 / 地方政府與自治: 理論與實務 (2026年)
作者 / 李長晏 黃建銘 陳建仁 方凱弘
簡介 / 地方政府與自治: 理論與實務 (2026年):本書深入探討地方政府與自治的核心概念與結構,內容涵蓋地方立法、財政管理、社會福利等議題,並比較國際間地方自治權限的差異如何
出版社 / 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410424
ISBN10 /
EAN / 9786267410424
誠品26碼 / 2682949356004
頁數 / 447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 x 17 x 1.6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言

本書由四位在公共行政領域具備深厚學術造詣與豐富實務經驗的資深教授聯合撰寫,結合理論研究與政策實務,全面剖析地方政府與自治制度。作者群長期投入地方治理與政策規劃研究,並曾直接參與政府決策與制度設計,對理論與實務運作皆具深刻理解。書中以淺顯易懂的文字闡述複雜概念,協助讀者輕鬆掌握地方自治的核心精神與應用價值,無論作為教科書使用,或供公職考試參考,皆能提供精準且全面的學理分析與實務指引。

地方政府基本概念與自治制度架構
本書系統性介紹地方政府的基本理念與組織架構,探討其於中央政府授權下執行公共事務管理職能,依法行使自治權。內容涵蓋財政管理、地方立法、社會福利、教育及基礎設施等多元議題,並比較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地方自治權限差異,深入剖析其對地方治理效率與公平性的影響。此外,透過臺灣地方自治發展歷程的深入分析,全面呈現其歷史演變脈絡,解析現行法規與政策,並進行國際比較,幫助讀者理解不同文化與政治背景下地方自治的運作模式。

法治保障下的府際關係與跨域永續治理
本書聚焦「府際關係」與「自治監督機制」,分析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協調合作機制,探討如何藉由法治保障地方自治,防範權力濫用。同時,面對社會發展帶來的跨域治理與城市化課題,如環境保護、交通治理及經濟發展等,強調地方政府如何透過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策略,提升治理效能與競爭力,確保地方在全球化與區域競爭中的穩健發展。

地方治理動態中的多元政治與公民參與
地方政府依據在地需求制定政策,於社會福利、教育等領域發揮治理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本書亦探討地方選舉動態、政治派系影響、原住民族自治及基層組織角色,凸顯地方治理的多元與複雜性,並深入分析公民參與如何影響地方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未來地方治理的協力創新與府際合作
面對全球化與數位化的挑戰,本書提出未來地方政府發展方向,包括協力治理、政策創新及府際合作,並預測地方治理將經歷的長遠變革,為政策制定者與學術界提供深刻的思考基礎。

跨學科視野下的地方治理理論與實務融合
本書兼具理論深度與實務應用,融合政治學、法學、經濟學及社會學等跨學科視角,為學術研究、政策分析及實務工作者提供全面參考,有助深化地方自治的理解與推動。在全球化與數位化迅速演變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適應變局、強化治理能力、提升政策創新,將成為公共行政的重要課題。

我們期盼本書能助讀者建立對地方政府運作的全面認識,無論是學術研究、政策制定,或公職考試準備,均能從中獲得寶貴啟發,為未來地方治理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國立中興大學教授兼主任祕書 李長晏
2025 年 5 月 26 日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歷史與現狀分析:回顧臺灣地方自治發展,探討自治權限、財政預算、地方立法,並比較國際治理模式。
多元議題與案例應用:涵蓋地方選舉、跨域治理、原住民族自治、社會福利等,結合理論與實務,提供具體案例分析。
公民參與與未來發展:強調社區治理與基層組織,推動居民決策參與,適應全球化與數位化新挑戰。
跨學科視角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