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哥哥和我: 最大的、最安靜的、最誠實的、最調皮的、最善良的、最快的, 還有我 | 誠品線上

Broere: de oudste, de stilste, de echtste, de verste, de liefste, de snelste, en ik

作者 Bart Moeyaert
出版社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六個哥哥和我: 最大的、最安靜的、最誠實的、最調皮的、最善良的、最快的, 還有我:比利時著名荷語作家,國際林格倫兒童文學獎得主──巴特.慕亞特自寫自畫,以詼諧逗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簡約的文字質感與內省的角度 打破了兒童書與成人書的界限。 年輕讀者可以從中找到兄弟間的冒險與互動的樂趣,成年讀者則能在這些故事中重新憶起自己的童年。」 ──星月書房.Mini & Max系列主編 游珮芸一名極其幸運的小男孩與六個哥哥盡情笑鬧的日常生活讓人不禁回首沉浸於自己的童年 有哥哥的弟弟是個寶……才怪!最大的、最安靜的、最誠實的、最調皮的、最善良的、最快的哥哥,他們總愛取笑我!但是,作為老么,我很幸福。 國際林格倫兒童文學獎得主,比利時著名荷語作家──巴特.慕亞特,以自己快樂的童年為靈感寶庫,融入出色的觀察力與想像力,形成獨特的簡練風格,生動刻畫49篇童年回憶。這些故事關於人們如何共處、身為孩子的感受,以及成長和成熟的過程,令人嘴角帶笑,回味無窮。 *適讀年齡:獨立閱讀10歲以上本書特色1.比利時著名荷語作家,國際林格倫兒童文學獎得主──巴特.慕亞特自寫自畫,以詼諧逗趣、深入淺出的文筆,搭配生動活潑的插圖,描繪七個男孩的日常生活,宛如一幕幕溫馨爆笑的家庭情境喜劇。2.每個故事獨立成章,簡短而有力,供不同年齡的讀者輕鬆閱讀,隨意翻閱。這些故事就像一片片光彩耀眼的馬賽克色塊,在作者恣意排列之下,淋漓展現那不能一言以蔽之的童年滋味。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這些童年故事生動描繪了一九七○年代的大家庭生活,同時,這些故事也因其精練的寫作風格超越了時代的局限。慕亞特以簡單卻令人驚喜的筆觸,引誘讀者品味他的句子,一個接一個讀著這些故事,嘴角帶著微笑,無論是因為共鳴,還是因為幽默和精采的描述。」──Erik Vanthillo,書評網站《Pluizuit》 「這些故事充滿了精準的觀察,關於人們如何彼此相處,還有身為孩子的感受、成長與成熟的過程。」──Katrien Vloeberghs,書評網站《Leesidee Jeugdliteratuur》 「憑藉觀察力、想像力和風格,他創造出如同美麗樂曲般的故事——這正是慕亞特在《六個哥哥和我》中展現的。他無疑證明了一點:幸福的童年,終將成為作家的金礦。」──Arjan Peeters,《荷蘭人民報》 「你不需要與作者同處一個世代,也能欣賞這些寫得如此出色的故事。」──Daphne Meijer,《荷蘭誓言報》 「他那令人驚嘆的簡單語言其實帶有欺騙性——最簡單的句子背後,隱藏著一個引人入勝的世界。」──Renate van der Zee,《HP De Tijd》 「每讀完一個故事,你會忍不住遠望,並沉浸在自己童年的回憶中。」──Kristof Tilkin,《HUMO》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巴特.慕亞特(Bart Moeyaert) 比利時著名荷語作家。1964年出生,七個男孩中的老么。當過編輯、譯者,1995年成為全職作家。 年僅19歲時,自傳體小說《偽音二重奏》(Duet metvalse noten)於1983年首次亮相,初試啼聲即一鳴驚人,被選為比利時年度最佳兒少圖書,不僅翻譯成多種語言,後來也被改編成戲劇和音樂劇。 創作領域豐富多元,除了寫書和詩,也創作劇本,偶爾還會登臺演出舞臺劇。1996年以《赤手空拳》(Blote Handen)獲德國兒童青少年文學獎,評論家認為他擅長營造氣氛、文字充滿電影感。 2006至2007年間,獲選為安特衛普市的桂冠詩人。2024年第四度獲國際安徒生大獎提名,並於2019年榮獲林格倫兒童文學獎。至今得過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文學獎,作品已被翻譯成28種語言。譯者簡介林敏雅 臺大心理系畢業,留學德國特利爾大學,曾旅居日本、荷蘭多年,從事德、荷文翻譯工作。譯作有《小國王十二月》、《我是隻小小鳥》、《長椅》、《卡婷卡和她的寫作練習》、《我叫做小洋,我一點也不特別》、《鵝兄鵝弟》(星月書房)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主編序天生的煙斗慢慢來沒事,哪都沒去春天大,沒什麼了不起土地皮爾德卡杜斯只要我們健健康康的設計圖小心史蒂文斯小姐上帝保佑游泳池發明 國王來過了突襲鞋子很乖一群鳥懲罰罕見胖妹梅娜靜止嬤嬤洞穴唯一的道路海底黑暗耐心小把戲大火冰淇淋一百號後座查看看最後一次鯡魚和肥腸一切照舊輸一個名字很長的人凡維登不變要還是不要黃疸沉默掉了的錢野獸溫暖的女孩

商品規格

書名 / 六個哥哥和我: 最大的、最安靜的、最誠實的、最調皮的、最善良的、最快的, 還有我
作者 / Bart Moeyaert
簡介 / 六個哥哥和我: 最大的、最安靜的、最誠實的、最調皮的、最善良的、最快的, 還有我:比利時著名荷語作家,國際林格倫兒童文學獎得主──巴特.慕亞特自寫自畫,以詼諧逗趣、
出版社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944127
ISBN10 /
EAN / 9789862944127
誠品26碼 / 2682799826009
頁數 / 22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9×13×1
級別 / N:無
重量(g) / 300
提供維修 /
適用年齡 / 獨立閱讀10歲以上

試閱文字

導讀 : 主編序
家庭情境喜劇——繽紛童年的馬賽克
作者/游珮芸(星月書房.Mini & Max系列主編)

  想像一下,連生七個男孩的家庭,會是什麼樣的景況?想像一下,最小的男孩觀察、跟隨著六個哥哥的日常生活,會有多少驚奇、混亂、冒險、爭執或是溫馨時刻?

  《六個哥哥和我》中的第一篇故事中這麼寫道:「我看著我的哥哥們,最大的、最安靜的、最誠實的、最調皮的、最善良的、最快的。他們全在搔鼻子。」書中,哥哥們雖各有特質,卻沒有個別的名字,兄弟們的行為時常有如一個多頭怪獸,總是集體行動,無論目標是什麼,他們總是團結一致。而這個「我」則是比利時荷語作家巴特.慕亞特。「小巴特」(書中並未揭露名字)以他第一人稱童稚(七歲)的視角、率直的語氣,描述他的日常生活。

  巴特.慕亞特以其富詩意的文筆及深刻的人性描寫著稱。他的寫作涵蓋兒童文學、青少年小說、劇作與翻譯等多個領域,作品風格多變,但核心始終圍繞著情感的深刻探索與人性的細膩刻畫。自1983年出版《偽音二重奏》以來,慕亞特始終保持著高產且充滿生命力的創作歷程。無論是描寫愛情、家庭或成長,他總能以簡單的語言刻畫複雜的情感深度,使作品能夠引起不同年齡層讀者的共鳴。在Mini&Max系列中,慕亞特的另一部作品《鵝兄鵝弟》同樣展示了他以動物童話探究的哲思,值得一併細讀。

  慕亞特的文學成就不僅在國內外備受肯定,其中《六個哥哥和我》於2001年榮獲荷蘭文學界最高榮譽之一——沃特傑.彼得斯獎(Woutertje Pieterse Prijs)。2019年,慕亞特更獲得全球知名的林格倫紀念獎(Astrid Lindgren Memorial Award),再次確認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重要地位。

  《六個哥哥和我》全書收錄了49篇短篇故事,每個故事都是一個獨立的篇章,讀者可以輕鬆閱讀,隨意翻讀任何一個篇章,也可以任意在讀完任何一個故事後闔上書本。這些故事看似沒有關聯,但就像一片片光彩耀眼的馬賽克色塊,在作者輕鬆恣意排列、拼拼湊湊之下,卻能令讀者領略那不能一言以蔽之的童年滋味。

  在閱讀的過程,我彷彿看了一幕幕家庭情境喜劇。短篇故事的開頭,通常很妙、很突然:「只要史蒂文斯小姐來,房子就會縮小」、「沒有時間吃蛋糕了,我們必須潛到海底」、「媽媽在鋪床時故意把被子塞得很緊,讓被子裡變得非常黑暗」、「那座城堡叫凡維登,它已經不存在了」、「八月的某一天,有個人出現在門口」,這些冷不防的句子,具有一種誘人的懸疑感,讓人想讀下去。而故事的結尾,通常會讓人會心一笑,巴特.慕亞特很擅長將故事停在一個恰到好處的點,讓人沉浸在有點好笑又有點詩意的餘韻中。

  作為最小的孩子,第一人稱的小主角對哥哥們充滿了崇拜之情。他渴望像他們一樣勇敢、成熟,並常常模仿他們的行為。他雖然年紀小、體格弱,但他總是在一旁默默觀察,想從哥哥們的冒險中學習生活的道理。這樣的視角讓故事更加真實可愛,也讓讀者可以從小主角的角度感受到兄弟情的溫馨。然而,在這樣熱鬧的家庭中,小主角也表現出一種局外人般的孤獨感。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常常處於事件的邊緣,既是觀察者,也時常感到孤立無援。

  有別於一般童年自傳,慕亞特的寫作風格獨特,既有童年的純真視角,也偶爾穿插著成年人的反思。他巧妙的在孩童的無憂無慮與成年人的懷舊之間來回切換,使得《六個哥哥和我》具備了情感上的多層次。這樣的敘述方式讓人感受到故事中的深層情感,從無牽無掛的童年轉換到成年人的感傷回憶,使得故事更具吸引力。

  由於文字精煉、優雅並帶有幽默感,讓《六個哥哥和我》成為一本適合青少年及成人讀者閱讀的作品,簡約的文字質感與內省的角度打破了兒童書與成人書的界限。年輕讀者可以從中找到兄弟間的冒險與互動的樂趣,而成年讀者則能夠在這些故事中重新憶起自己的童年。當然,不論什麼年齡的讀者,都能輕鬆歡愉的享受書中情境喜劇般一則則的故事。

試閱文字

內文 : 小心

  外面的天氣一旦壞到連狗都不會出門,我們就不得不自己出去。我們必須出去。
  早飯前,嬷嬷已經在屋子裡來來回回踱步了,每走到一扇窗戶前,她就用手做成望遠鏡,朝著玻璃說,還沒有結束,永遠都不會結束,這麼大的洪水,那個排水口無法吞下這麼多水。
  那個排水口繼續在吞水,只是不再貪心的一大口一大口,隨著時間越吞越緩慢。最後我和哥哥們手足無措的跟著嬷嬷走。我們在起霧的玻璃上抹出了小圓窗,試著往外看。世界已經變成液體,而且被風吹得亂七八糟。我們知道等一下腳一定會全濕。
  為了自己嚇自己,我們在屋裡已經穿好靴子和外套,繫好風帽,鈕扣也都扣上了。再過不久,外面排水口上面的水坑就會變成湖。
  塑膠袋和其他垃圾會堵住濾網。我們感覺到水在那裡旋轉和拉扯,也在我們心裡旋轉和拉扯。
  「我們必須出去。」我們對嬷嬷說。
  「不行,」嬷嬷說,一邊絞著手說,「太危險了。」
  「妳不會認為我們會淹死吧?」我們說,然後大笑。我們假裝我們在排水口上面的湖裡快淹死,並且被捲進下水道的樣子。真不可思議,那種咕嚕咕嚕的聲響。
  「別這樣。」嬷嬷說。
  雲層裡一直傳來咆哮聲,彷彿它們有喉嚨。有時還會有兩道閃電同時擊落。
  嬷嬷看著外面的黑暗。
  「會很可怕,」她說,並且用雙手合成一個嘴狀,咬了一口空氣。「連我的骨頭都感覺到了。」
  然後指著耳朵說:「我聽到了。」
  我們豎起耳朵聽,但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該聽什麼。我們的骨頭也感覺不到。我們想,也許空氣比之前暖和,也許雨下得更輕柔了,不是傾盆大雨,只是淅瀝淅瀝的下。
  突然天上雷聲大作,我們再也沒辦法思考。整個天空彷彿塌下來,整個天使合唱團像是轟隆隆從階梯上滾下來一樣,我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像是被黏在地板上。我們的呼吸卡在喉嚨,外套底下一下子悶熱了起來,我們幾乎沒有時間眨眼睛。我們一早看到的是毛毛雨,短暫的風雨,彷彿雲朵噴灑了一點水,現在下雨了。而且突然下起傾盆大雨。我們所有人都默默看著這場大雨。街道變成河流。淅瀝嘩啦,到處是水竄流。鬱金香被沖扁了,樹葉被風吹得倒掛在空中飄動,松柏樹越來越彎。
  嬷嬷拖著腳步走回窗前,風雨打在窗戶上,她開始禱告。那不是好兆頭。她指著門檻,水已經開始滲進來了。
  她發出了像給馬下達命令的聲音,催促我們去拿她的靴子和外套。我們馬上又回到她身邊。我們幫她穿上靴子和外套,差點也幫她繫上雨帽。我們的心快跳到喉嚨了,但是我們的胸膛寬敞,眼神堅定,我們感到英勇。我們必須讓嬷嬷站穩,並且協助她完成任務。
  「跟著我。」她說,數到三,可是我們已經聽不到那個三,因為門開了,我們站在外面,衣服被雨沖開,沒什麼大不了,我們看著嬷嬷被風吹著走。
  「太可怕了!」我們互相大聲喊叫,我們拉長每個音節,好讓它成真。真的太可怕了。
  「跟我一起來!」嬷嬷又喊了一次。她高舉一把掃帚,逆風走上街。我們和她一起作戰。我們在她周圍建了一座小碉堡,為她抬起她的腳,因為排水口上面的湖已經蔓延到房子旁邊的小路了。我們不能浪費時間。
  「小心!」我的一個哥哥喊道,聽起來是好主意。我和我的哥哥們環顧四周,小心翼翼的往前走,因為我們不想成為第一個消失在水坑裡的人。我們抓緊嬷嬷的外套。
  「幫幫我!」她喊道。「快幫忙!」
  她不必喊兩次。我們都抓著掃帚的一端,在那片湖裡戳、推、攪,直到找到排水口的蓋子。然後我們兄弟排成一列,嬷嬷是我們的頭。她吃力的彎下腰,掏出一個塑料袋和其他垃圾,把戰利品遞給我們。我們歡呼,但是很小心。
  「小心,注意後面!」我們大聲喊,為了讓氣氛更緊張。
  一路上,我們開始描述我們所看到的,我們互相感謝,挽救了彼此的生命。一個哥哥看到一條漂浮的蚯蚓,又白又腫。他指著它說,這有可能原本是我們的下場。


皮爾德卡杜斯

  一天早上,爸爸要我們去佳比那裡。他跟她訂了一個皮爾德卡杜斯,昨天晚上應該烤好了,不加葡萄乾的。
  我們看著爸爸,想知道為什麼他這麼強調這件事。他在頭旁邊搧了搧手,面露微笑,嘴角上揚。他說,我們顯然還沒有吃過加葡萄乾的皮爾德卡杜斯,如果吃過就會知道那比珍珠麥糊還噁心。沒加葡萄乾就是人間美味。
  我們忍不住大笑。
  「有那麼好笑嗎?」我爸爸問。
  我們沒有回答。我們壓著肚子,同時捂著嘴唇忍住不笑,因為今天是四月一日,一個哥哥剛剛設法在桌子底下把父親的鞋帶綁在一起。爸爸沒有察覺到有什麼不對勁,而媽媽和嬷嬷也完全在狀況外,我們覺得這實在太棒了,因為我們開始吃早餐的時候,就把她們兩個的睡袍帶子偷偷綁在她們的椅子上了。
  「走吧,我們走。」我的哥哥漲紅臉說。
  「好。」我們回答。
  到了外面,我們幾乎沒辦法走路。因為我們笑到手腳都軟了。我們抱在一起,大喊「愚人節!今天愚人節!」,同時想像爸爸、媽媽還有嬷嬷驚嚇的表情。我們討論著一年裡應該多發明幾個愚人節,譬如五月三日,或六月二十一日什麼的。
  到了麵包店門口,我們安靜下來,因為我們都很怕佳比。從她臉上就可以看出來,她睡得不多,她有眼袋,而且嘴角掛著擔憂。晚上她得幫她丈夫,我們只有白天下午他開車送麵包的時候會看到他。佳比和她丈夫一直在工作,而且一直都很忙。所以他們沒有太多時間跟你囉嗦。
  我們站在櫃台前面時,佳比問:「要什麼?」
  「我爸爸訂的皮爾德卡杜斯。」我們說。
  「什麼?」佳比一頭霧水。
  「皮爾德卡杜斯,」我們說。「沒加葡萄乾的。」
  我的一個哥哥解釋,我們的爸爸沒辦法自己來拿,因為我們把他的鞋帶綁在一起來。他奸笑說:「愚人節,今天愚人節!」
  我們又開始咯咯笑,我們實在忍不住了。甚至連佳比也跟著笑,我們看到她的眼睛亮了起來。
  「好吧,」她說,然後咬著嘴唇。「就皮爾德卡杜斯。」
  她消失在一道門後面,那門後面還有一道門。我們正在討論佳比的腳,因為她走路總是外八,這時聽到兩道門後面傳來笑聲。那是佳比和她的麵包師老公。我們內心非常快樂,因為我們為他們帶來歡樂。他們和我們一樣,覺得我們把爸爸的鞋帶綁在一起很好玩。
  當佳比回來,而且身體還在顫抖的時候,我們說:「不錯吧,我們跟爸爸開的玩笑。」
  「嗯,很好,」她說,同時把手放在剛烤好的新鮮皮爾德卡杜斯上。我們覺得那很像麵包,只是好大一條。
  「告訴你們的爸爸,這個很好吃。」佳比說。
  「我們會告訴他,」我們說。「但是我爸爸自己也知道。他說沒加葡萄乾的皮爾德卡杜斯是人間美味。」
  「沒錯,」佳比說,同時用一張薄紙包好人間美味,然後遞給櫃台前的我們。「人間美味。」
  「是的,太棒了,給爸爸的。」我們歡呼,然後各自和佳比說再見。
  到了外面,我們突然不知道要說什麼。我們不知道怎麼會這樣,但是我們突然向拿著皮爾德卡杜斯的哥哥緊緊靠攏。我們抬高鼻子想聞烤的香味,而且擦了擦嘴角,因為口水快流出來了。想到不只是爸爸,連佳比也說沒加葡萄乾的皮爾德卡杜斯是人間美味,而我們竟然不知道,這讓我們很不甘心。
  「我敢說這只是普通的麵包。」我的一個哥哥說。
  「那可是皮爾德卡杜斯。」我的另一個哥哥說。
  「沒加葡萄乾的。」我們異口同聲嘆氣說。我們不知不覺站成一圈,低著頭看著我們中間的皮爾德卡杜斯。
  「表面上看不出來它有多好吃。」我們說。
  「我們可以吃吃看底部。」我的一個哥哥說,而且撕開一些紙,用力扒了一小塊,立刻放進嘴裡。
  我們屏息。
  在我哥哥開始嚼之前,他的臉已經露出笑容。我們以為他因為味道而融化,我們以為他會像天使一樣唱起歌,但是沒有。他笑得全身發抖,嘴巴裡還有東西,一邊說今天是愚人節,他覺得佳比很厲害。
  「吃吃看:白麵包,」他說。「佳比知道怎麼戲弄爸爸!」
  然後我們跑回家,大喊著:「愚人節!今天愚人節!」我們很想知道是不是還有人會愚弄我們,因為一天還很長。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比利時著名荷語作家,國際林格倫兒童文學獎得主──巴特.慕亞特自寫自畫,以詼諧逗趣、深入淺出的文筆,搭配生動活潑的插圖,描繪七個男孩的日常生活,宛如一幕幕溫馨爆笑的家庭情境喜劇。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