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 | 誠品線上

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

作者 近藤伸二
出版社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第一本從日本人角度書寫彭明敏的專書當初協助彭明敏逃亡、長年因事涉敏感而絕口不談的日本人,首次敞開心胸完整闡述當初的歷史真相。如果彭明敏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第一本從日本人角度書寫彭明敏的專書當初協助彭明敏逃亡、長年因事涉敏感而絕口不談的日本人,首次敞開心胸完整闡述當初的歷史真相。如果彭明敏先生沒有抗逆權力的話,相信他的未來將是光明燦爛,但他選擇堅定地走在自己決定的道路上,儘管一路艱難困苦,依然抱持著希望勇往直前。如果有人問起台灣民主化最具象徵性的人物是誰?雖然很多人可能會立刻想起李登輝先生,但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彭明敏先生。――近藤伸二作者近藤伸二從一九九○年代起,即以記者身分開始了與台灣相關的工作,曾任日本每日新聞社台北支局長,對於台灣的民主化進程有相當的了解,尤其是對從傑出青年到通緝犯,再到總統參選人的彭明敏有極高的評價,加上當初日本人是協助彭明敏逃亡的重要角色,促成這本首次以旁人視角書寫的彭明敏傳記。書中除了廣納相關文獻與資料之外,作者也花了三年時間,訪談了彭明敏、謝聰敏、許世楷、葉菊蘭、謝長廷、吉田重信、橫堀洋一、宗像隆幸、阿部賢一、小林正成等相關人士,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詮釋這位台灣民主前輩波瀾壯闊的一生,也為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畫下完美的句點。本書特色1. 作者持續三年時間對彭明敏先生進行深入訪談。有許多過去出版品所未曾透露的細節、思考與心理轉折。2. 全書不僅討論彭明敏出逃過程中協助的日本人,並且以更大野心挖掘在黑暗時代中曾經參與或出力過的日本人。3. 參考資料多元,包括親自採訪、實地勘查比對相關地點的今昔情況,以及調閱檔案管理局所保存的相關檔案。4. 第一本從日本人角度書寫的彭明敏傳記。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近藤伸二先生是毎日新聞社記者,曾任香港支局長、台北支局長、大阪經濟部長、論説副委員長等職,長期的記者經歷足以養成他的議題敏銳度、追根究柢的態度、以及生動靈活的寫作能力。《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一書正是此些風格的展演,讓人一讀就停不下來。 ――陳翠蓮(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筆者曾在一九九五年彭明敏參加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的過程中,忝列三名「總幹事」之一,後來也對他做過約六次的訪問錄音,寫過至少兩篇相關論文,對於彭明敏的瞭解應比一般人深入,但是對於近藤先生所撰的本書,仍感新鮮趣味,收穫良多。 ――陳儀深(國史館館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近藤伸二(KONDO SHINJI)一九五六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一九七九年神戶大學經濟學部畢業,進入日本每日新聞社,歷任香港支局長、台北支局長、大阪本社經濟部部長、社論副委員長等職。一九九四〜一九九五年前往香港中文大學留學。二○一四年起擔任追手門學院大學經濟學部教授。二○一七〜二○二一年兼任追手門學院大學澳亞研究所所長。二○二二年從該大學退休。之後,以自由記者身分繼續活動,並擔任關西學院大學國際學部非常勤講師。著有《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白水社,二○二一年)、《美中台 現代三國志》(勉誠出版,二○一七年)、《亞洲實力派企業的魅力創始人》(中央公論新社,二○一二年)、《反中vs.親中的台灣》(光文社,二○○八年)、《續.台灣新世代――現實主義與樂觀主義》(凱風社,二○○五年)、《台灣新世代――去中國化之後》(凱風社,二○○三年)等。譯者簡介李翔恩二○○三年生,台灣台北市人,十歲開始悠遊於日文的世界裡,曾獲第二十三屆全國高中職日語演講比賽冠軍。平時興趣為閱讀及觀看各種運動賽事。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推薦序 向推動台灣民主化的人們致敬 陳翠蓮 敲破那厚重的殼─序近藤伸二先生《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中譯本)新書 陳儀深 致台灣讀者 序 第一章 對抗獨裁政權的戰鬥一、在日本接受教育 (一)生長在富裕的家庭╱(二)從京都三高到東京帝大╱(三)殘酷的戰爭體驗二、被賦予期待的菁英 (一)就讀台灣大學╱(二)成為知名學者╱(三)獲得蔣介石的肯定三、打破蔣介石的神話 (一)在家中議論政治問題╱(二)矛盾擴大╱(三)與謝聰敏、魏廷朝的邂逅四、擬定〈自救宣言〉 (一)和學生一同起草╱(二)集結睿智的文章╱(三)與日本外交官的對話五、功敗垂成被逮捕 (一)「實戰」開始了╱(二)被闖入的現場╱(三)獎勵告密的制度第二章 忍受壓抑與絕望一、作為政治犯的獄中生活 (一)嚴格的審問╱(二)被懷疑有背後組織╱(三)來自海外的壓力二、軍事法庭的判決 (一)國民黨的再教育╱(二)僅僅兩次的快速審判╱(三)因為特赦獲得釋放三、不見天日的軟禁 (一)監視與跟蹤╱(二)糖果與鞭子╱(三)改由司法行政部調查局負責四、被「暗殺」的危機 (一)被派來的間諜╱(二)露出本性的調查局╱(三)申請出國遭到拒絕第三章 逃向自由 一、賭上性命的逃亡計畫 (一)決定逃亡╱(二)合法出國的希望遭阻╱(三)成為日本護照持有者二、日本的支援者 (一)費盡心思製作騎縫鋼印╱(二)出現適合的執行者╱(三)躲過特務監視的準備 三、再見了,祖國 (一)與家人親友道別╱(二)迎來X-Day╱(三)終於成功出境╱(四)終於傳來的「SUCCESS」四、衝撃與影響 (一)國民黨政權的威信掃地╱(二)〈宣言〉內容被公布╱(三)未在台灣內部廣傳五、拯救謝聰敏的日本人 (一)在台灣散布反國民黨傳單╱(二)警備總司令部的偵訊╱(三)把信藏在襪子裡第四章 再度踏上台灣的土地一、獨立運動的精神領袖 (一)在瑞典的逃亡生活╱(二)協助制訂《台灣關係法》╱(三)清除台灣民主化的障礙二、睽違二十二年回國 (一)英雄凱旋╱(二)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三)總統選舉裡的第二名 三、與李登輝的友情、不同的生活方式 (一)從台灣大學時期開始的友誼╱(二)美國的支援╱(三)兩人如對照般的人生╱(四)越過阻礙四、未竟之夢 (一)首次政黨輪替╱(二)和蔡英文政府的距離╱(三)台獨心願後記 註釋

商品規格

書名 / 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
作者 / 近藤伸二
簡介 / 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第一本從日本人角度書寫彭明敏的專書當初協助彭明敏逃亡、長年因事涉敏感而絕口不談的日本人,首次敞開心胸完整闡述當初的歷史真相。如果彭明敏
出版社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943632
ISBN10 /
EAN / 9789862943632
誠品26碼 / 2682446612009
頁數 / 32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
級別 / N:無
重量(g) / 300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向推動台灣民主化的人們致敬 陳翠蓮
  台灣能夠從威權獨裁漫漫長路走向民主化,最須感謝的是過程中許多犧牲個人利益、不畏艱辛奮鬥不懈的人們,其中,彭明敏教授是受到極大矚目的一位。他與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中所勾勒出的具有遠見的國家願景,至今仍是台灣共同體努力追求的目標;而他在特務嚴密監視下仍能夠冷靜縝密規劃,並成功出逃到瑞典,此一過程更是像小說情節般地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彭明敏與李登輝都是日治時期頂尖的台灣人菁英,兩人曾是親近的好友,但其選擇與命運卻像是人生對照組般地迥然各異。日治時期,一人因拒絕參與戰爭卻失去右臂,一人熱血從軍報國。戰後一位是當局栽培的台籍菁英,因堅持提出良心之言而下獄;一位則是潛心研究的農經學者,受強人提拔步入政壇。威權時期,一位在體制中步步高升,一位長期在國外流亡、倡議而成為黑名單。民主化轉型期,一位在朝主導推動政治改革,一位在野監督建言。彭明敏與李登輝兩人精彩萬分的生命故事,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
  上述所提這些題材,在台灣社會都已有相當充沛的作品出版。即使如此,仍令人感到意猶未盡,似乎還有一些謎題尚未得到充分解答,還有一些議題仍待深刻地分析詮釋。
  近藤伸二先生的《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一書的出版,正好提供我們對相關課題的進一步理解與思考。
  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作者持續三年時間對彭明敏先生進行深入訪談。或許是彭教授對於訪問者特別信任的緣故,也或許是近藤先生身為記者的訪談技巧與敏銳本能,本書有許多過去出版品所未曾透露的細節、思考與心理轉折。其次,全書不僅討論在彭明敏出逃過程中提供協助的日本人,並且以更大野心挖掘在黑暗時代中曾經參與或出力過的日本人,包括年輕日本外交官、共同通信社記者橫堀洋一、奉獻台獨運動的宗像隆幸、提供救命護照的阿部賢一、攜出政治犯名單的小林正成、協助台獨運動者潛返台灣的會田豐等等。這些日本人像俠客般在危急時刻出手,義無反顧地幫助、掩護台灣民主運動者,其毫不考慮自己可能付出代價的至純心志,令人動容。更難得的是,他們在重要時刻出手後從不自誇,默默謹守秘密以至終老,其真樸德行讓人由衷尊敬。近藤先生在相關人等年邁之際探訪他們的心境與感人故事,讓人們對歷史中的人性光輝更有信心;而他探查日本人奉獻於台灣民主的過往,希望在此基礎上更增進台日友好的心意,也應該被看見。
  本書的第三個特點是史料的多元性。作者不僅一一訪問唐培禮牧師、彭明敏、謝聰敏、出手相助的多位日本人,重新鋪陳事件原貌,探究各方行動的來龍去脈;他也實地勘查比對了彭明敏住宅、警備總部看守所、出逃計畫約見地點等多處的今昔情況,以照片提供讀者空間上的體會與想像。此外,作者還調閱檔案管理局所保存的相關檔案,呈現國民黨政府對彭明敏案的應對作為。在這樣多元而周延的史料基礎上,本書展現了對彭明敏事件全景式的深入分析,並對若干謎題提出解答。最後,本書不僅著眼於彭明敏事件,並且將彭明敏出逃後在美國推動國會遊說工作、解嚴後返台、參與第一次總統直選、與李登輝總統的關係、對民進黨政府的監督與建言,做了完整的記載,呈現一位永遠的理想主義者精彩的一生。
  近藤伸二先生是毎日新聞社記者,曾任香港支局長、台北支局長、大阪經濟部長、論説副委員長等職,長期的記者經歷足以養成他的議題敏銳度、追根究柢的態度、以及生動靈活的寫作能力。《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一書正是此些風格的展演,讓人一讀就停不下來。這是繼彭明敏先生的《自由的滋味》與《逃亡》、唐培禮的《撲火飛蛾──一個美國傳教士親歷的台灣白色恐怖》等當事人作品之後,從旁觀者角度所作、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敲破那厚重的殼
─序近藤伸二先生《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中譯本)新書 陳儀深
  一九五六年出生於神戶市、一九七九年自神戶大學經濟學部畢業的近藤伸二先生,曾擔任每日新聞社台北支局長、香港支局長,後又曾在香港中文大學留學,二○○三年以後出版多本有關台灣問題以及美中台關係的著作,誠可謂「台灣通」。這本書是作者歷經三年的訪談而成,得以面訪彭教授是因大阪日台交流協會的野口一會長所推薦,而且每次進行訪談都有野口先生的陪同。二○二一年完成本書的時候,作者在後記中說:「不只是像彭明敏先生這樣的菁英,許多和他生長在同一個時代的台灣人,相繼經歷日本統治、國民黨一黨獨裁政權統治,命運任由翻弄,這些台灣人是如何促成民主化的,我期許可以透過本書讓更多的日本人知道。」
  台灣的民主化是如何達成的?作者深知這不是容易回答的大問題,但他在最後一章歸納地說,彭明敏選擇「正面對抗」國民黨,雖然打算將〈自救宣言〉發送各地以掀起波瀾的計畫沒有成功,但出逃之後從海外不斷地挑戰獨裁體制;另一方面,李登輝選擇加入國民黨「從中瓦解」獨裁體制,作者說:「獨裁體制是一個厚重的殼,彭明敏由外、李登輝由內猛烈地敲擊,最終殼就破了。」所以,本書除了涉及一群「像彭明敏那樣的人」,也有相當的篇幅提到李登輝。
  欲瞭解彭明敏的一生,除了透過他的自傳《自由的滋味》、《逃亡》,以及他的政論集等,他人的敘述也已不少。本書的特色除了是根據親身訪談,也發揮了資深記者「追查到底」的功夫,例如關於一九七○年一月初出逃成功這件事,作者除了交代美國牧師唐培禮(Milo Thornberry)夫婦,宗像隆幸、阿部賢一的角色之外,在一九九六年宗像出版《台灣獨立運動私記》一書中所稱的K,二○○九年彭明敏出版《逃亡》一書中所稱的Y,在本書中終於現身了,就是共同通信社記者橫堀洋一,作者於二○一八年八月還親自到東京都目黑區的橫堀家做了訪談。
  橫堀促成了彭明敏和宗像從一九六八年八月開始書信往返的契機,他和彭一樣參加過季辛吉在哈佛大學主持的國際問題研討會,因而在一九六九年五月嘗試請季辛吉幫忙以「合法手段」出國,可惜季辛吉回應冷漠;橫堀也是銜命向柳文卿提議以假護照逃出海外的人,這個點子卻影響到彭亦採取此種方式。由於本書名為「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在特務密佈的環境下出逃成功其實就是「對抗」成功,所以「如何出逃」就成為本書的重中之重,作者指出協助出逃有三路人馬參與支援,包括(一)唐培禮等美籍牧師們,(二)宗像等在日本的獨盟成員,(三)Karin Gawell等國際特赦組織瑞典分部成員;由於三路人馬之間沒有橫向聯繫,所以彼此之間意見分歧「經常可見」,例如牧師們本來不同意採用(護照)換照片的方法,幸好美籍牧師Long夫婦在台灣任滿要返美時取道東京,與黃昭堂面談而產生信任、信心,所以作者稱黃昭堂是「化解這次對立危機的功臣」。
  此外,關於〈自救宣言〉的撰寫與印製,由於作者有親訪謝聰敏(彼此用日語交談!),也是敘述甚詳;至於明明印刷一萬份,為何起訴書上只記載九千八百多份,判決書則為九千六百八十六份?這相差的數百份流落何方至今猶是難解的公案,根據本書揭露的秘辛,許世楷就是在日本成功拿到〈自救宣言〉整篇內容的人,他除了寄給歐美的台灣獨立運動團體,也在《台灣青年》第六十二期(一九六六年一月二十五日)刊載了中文原文及日文翻譯;許世楷當時經常出入日本外務省中國課,認識一位研究德國問題的次長,就是他幫忙影印了一份〈宣言〉給許世楷,這位次長說它的來源是(塑膠袋裝)出現在台北的日本大使館中庭,然後大使館再轉交給外務省中國課。
  筆者曾在一九九五年彭明敏參加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的過程中,忝列三名「總幹事」之一,後來也對他做過約六次的訪問錄音,寫過至少兩篇相關論文,對於彭明敏的瞭解應比一般人深入,但是對於近藤先生所撰的本書,仍感新鮮趣味,收穫良多;承玉山社邀請作序,我得以先睹為快,就把我的讀書心得整理一下,放在這裡與讀者分享,也是向大家推薦的意思。(二○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本文作者為國史館館長)

試閱文字

自序 : 致台灣讀者

  一九九○年代起,我以記者身分開始了與台灣相關的工作,迄今,台灣已有了很大的轉變,其中最顯著的應該就是民主化的進展吧。報社曾外派我到台灣擔任台北支局長,期間經歷二○○○年台灣總統選舉,民進黨的陳水扁獲得勝利,實現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
  而距此約四十年前,台灣還處在「白色恐怖」的風暴中,人權、自由並未獲得充分的保障。如今,台灣已脫離了戰後長達半個世紀以上的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一躍成為世界上「民主的優等生」,民主化速度之快、程度之深,真的令人大開眼界。
  可惜的是,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不僅在日本,在世界上也鮮為人知。為了走到這一步,經歷了許多台灣人的犧牲與奮鬥,但這些卻難以讓海外的人注意到。這應該和許多國家與台灣沒有邦交,能接收到的情報較少,關注度也相對較低等都有關係吧。
  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至今已過了三十年,距離一九九六年第一次總統直選也超過二十年,國際社會終於逐漸看到民主台灣。隨著中國崛起,強化併吞台灣的野心,世界各國開始注意到以民主主義為「武器」,奮力為己抗爭,維護國家主權的台灣,並開始給予聲援、支持。
  現在的台灣不是更應該向世界宣揚自己如何從獨裁政權轉型到民主體制嗎?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人民連最基本的人權都無法獲得尊重;甚至有些國家看似已達到民主化,卻又走了回頭路。台灣絕對有資格向那些國家或民眾傳授「民主化的經驗」。
  不僅如此,在台灣民主化之後出生、將民主視為「理所當然」的年輕世代中,還有人不知道過去暗黑時代的真相、不理解台灣如何克服困難走向民主的過程。雖然台灣政府已透過設置「人權博物館」等機構,試圖防止歷史記憶的流失,但繼續向後世傳述台灣贏得民主化的奮鬥歷程仍然是相當重要的事。
  如果有人問我誰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雖然很多人腦中可能會立即浮現李登輝先生,因為他在總統任期內進行了多項民主改革。不過,我會不加思索地回答彭明敏先生,因為他在歷經逮捕、軟禁、海外逃亡的人生激流之後,依然毫不退縮,繼續挑戰、衝撞那堅厚的獨裁之牆,我確信彭明敏先生的人生正是台灣民主化的體現。
  如果彭明敏先生沒有抗逆當權者,相信他的未來將是光明燦爛,但他選擇丟棄。他堅定地走在自己決定的道路上,儘管一路艱難困苦,依然抱持著希望勇往直前,更不忘對身邊人投以體貼與關懷。彭明敏先生的生活哲學裡滿滿是台灣人特有的堅韌、開朗與善良親切。
  彭明敏先生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我認為其根底應該是「天選之人」獨有的自負與自豪。當初特務製造事故試圖「暗殺」他,便有美國牧師勸他逃亡到海外,但是,當時的他認為「我對國家還有責任」,並沒有接受建議。
  彭明敏這種縱使自己的生命遭受威脅,依然堅持貢獻母國的人生觀,與李登輝先生挺身貫徹總統職務有相通之處。兩人都是一九二三年出生,彭明敏先生先在東京帝國大學就讀、李登輝先生則在京都帝國大學就讀,之後都轉學進入台灣大學。兩人一路追尋台灣應有願景的使命感,和一般的菁英階層是不一樣的。
  幸運的是,除了像他們這樣的領袖人物之外,還有非常多的人不計個人利益,終其一生為了信念或理想而努力,促成了台灣今天的民主化。
而這些人當中,也有外國人。本書中,最能引發日本讀者共鳴的是彭明敏先生躲開嚴密的監控,秘密逃亡海外的部分。我一一去探視、採訪這些協助海外逃亡的日本支援者,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為了保護人權與自由,若能盡上棉薄之力,義無反顧,毫不猶豫。」
  近幾年台日關係良好,正是因為有這些大前輩們貢獻自己並不斷地努力累積而成。身為日本人的我也引以為榮,所以誠摯希望能讓更多的台灣讀者們知道這段歷史。
  彭明敏先生的海外逃亡,除了日本的團體之外,美國籍牧師群以及瑞典的人權團體也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中還有不少人根本沒見過彭明敏先生,只憑藉自己所相信的正義,不求回報,甚至甘冒危險,伸手援助。
  當前美中對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正以「價值外交」凝聚民主國家的力量,而這些國家的政府都不須對自己的國民大聲疾呼,因為民主、人權、自由等,早就是這些國家共有的價值。
  二○二○年七月李登輝先生過世,接著彭明敏先生也於二○二二年四月走到人生的盡頭。雖然拚了命與獨裁政權對抗的這一代人主導台灣民主化過程的時代已畫下句點,但彭明敏先生所描繪的真正主權獨立民主國家這一個目標,卻還沒有到達終點。也正因為如此,我相信繼續向後代傳遞彭明敏先生的思想是有意義的事。
二○二三年五月 近藤伸二

試閱文字

內文 : (三)獲得蔣介石的肯定

士林官邸初見面
國民黨政權也曾重用活躍於國際的彭明敏。一九六○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召開的中美文化合作會議,彭明敏被指名出席參加。這是一個爭取美國財團資助的重要會議,歷任中央研究院院長都曾代表台灣知識份子出席,胡適曾任團長。
蔣介石與夫人宋美齡在住所士林官邸為代表團舉行歡送會,彭明敏是代表團裡最年輕的成員,而且本省人代表只有兩位。
彭明敏就是在那個場合第一次見到蔣介石。胡適向蔣介石介紹彭明敏,但蔣介石盡問些官式問題:「家人都好嗎?」「有幾個孩子?」「有沒有什麼傷腦筋的事?」「有沒有什麼事我可以幫忙?」彭明敏回答問題,或是胡適說些什麼,總是被「好!好!」打斷,沒能好好地談話。
對於蔣介石的應對,彭明敏說出了感想:「以皇帝般的憐憫對待民眾。」

以聯合國訪問團顧問身分訪美
翌年,一九六一年,對彭明敏來說,更是迎上上升氣流的一年。八月份就任台大法學院政治系主任,就在忙著準備九月份即將開始的新學期時,又接到任命,要他擔任秋天在美國紐約舉辦的聯合國大會的國民黨代表團顧問。
因此,彭明敏被安排與沈昌煥外交部長、陳誠副總統會面,吸納他進入國民黨政權的中樞。訪美前,國民黨秘書長唐縱把彭明敏叫去,單刀直入地要他說服在美國的台灣獨立運動者停止活動。目的就是希望利用彭明敏的名聲,對海外獨立運動施加壓力。彭明敏自認自己並沒有那樣的影響力,所以鄭重地婉拒,心情很沉重。
當時,聯合國正針對中國共產黨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加入聯合國一案進行討論,美國、蘇聯兩陣營激烈交鋒。當中,提到蒙古加入聯合國的問題,但因為國民黨政權認為蒙古是蘇聯的傀儡,並不承認蒙古為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國民黨政權)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行使否決權的權利。一旦國民黨政權反對蒙古加入聯合國,蘇聯就準備提案阻止北非茅利塔尼亞的入聯案。
如果國民黨政權不承認蒙古入聯案,造成茅利塔尼亞無法加入聯合國,就等於與非洲諸國為敵。這樣,在「中國」代表權問題上,就很難爭取到非洲諸國的支持。美國試圖說服國民黨政權,代表團也跟台北的外交當局報告了實情,最後,蔣介石退讓了。國民黨政權被迫在蒙古入聯案讓步,確保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聯合國會議上,關於中國代表權問題,彭明敏準確分析各國狀況的簡報,讓大家看到他卓越的表現。但是,有人質疑本省人彭明敏為什麼答應成為國民黨政權代表團的成員。彭明敏在紐約時,在美的台灣獨立運者前來拜訪,建議他在聯合國的演說中,突襲地提出台灣獨立的主張,同時計畫讓彭明敏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
如果那個計畫可以實現,說不定可以將台灣問題訴諸國際社會。但是,實際上,彭明敏不但沒有機會在聯合國發表演說,也還沒做好要發表那樣演說的準備。
國民黨代表團顧問一職的稱職表現,讓彭明敏在台灣奠定了國際法學權威的地位,而且體現了即使是本省人,也能成功完成左右國家命運的重要任務。回國之後,彭明敏的演講邀約不斷,或尋求他的建言,使他成為對社會具有影響力的人氣教授,來到了人生巔峰。

謁見「皇帝」
彭明敏的活躍表現也傳入蔣介石的耳裡,一九六二年一月,他收到來自蔣介石的會面邀請。彭明敏依約來到總統府之後,就被帶到等候室,聽取謁見時應對的詳細說明,例如何時必須行禮、沒有聽到請坐之前不可以坐下等等。
失去左手的彭明敏,平時是裝上義手、身穿長袖上衣,把左手袖子放進口袋裡。但是那一天,他把左袖放在外面。因為,如果把袖子放進口袋中,讓不知道彭明敏沒有左手的維安人員誤會,以為口袋裡藏了武器,可能會因此遭到射殺。彭明敏曾經聽說在某一所軍校的畢業典禮上,正準備從蔣介石手中接過畢業證書的學生,因為太緊張而滿頭大汗,打算拿出手帕擦汗,就在把手放進口袋的瞬間,當場被槍斃了。
一對一會面時的情況,就跟當初有胡適陪同的初見面時一樣。蔣介石官式地詢問:「家人如何?」「孩子們好嗎?」「有沒有什麼問題啊?有事的話,就來找我。」彭明敏準備應答時就被「好!好!」打斷,大概十多分鐘,會面就結束了。彭明敏回憶說道:「完全沒有感受到親切或溫柔。」
在當時的台灣,能夠被蔣介石看到,相當於被允諾了將來。與蔣介石會面之後不久,國民黨的高官來到彭明敏家中,勸他加入國民黨。高官暗示只要入黨,已經準備好高階職位等著他。
關於這一段,彭明敏說:「其實到底是準備好什麼高階職位並沒有明說。」但是,國民黨政權正在進行提拔年輕本省菁英的政策,並且應該已經鋪設好成為未來領導階層的道路。
雖然李登輝也同樣得到國民黨政權的拔擢,不過僅只是一位一九六○年代農業方面的專家學者與技師。當他針對台灣的農業問題進行報告時,被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看到,才成為入黨的契機,不過真正加入國民黨已經是一九七一年的事。
比較兩個人,可以看出在本省人菁英當中,彭明敏一路領先。儘管如此,彭明敏毫不遲疑地說:「我根本沒有考慮要加入國民黨。我婉拒了高官的入黨推薦。」

婉拒蔣經國的招待
彭明敏在一九六三年被國際青年商會選為「十大傑出青年」,正常來說,這是一件莫大光榮的事,但是彭明敏卻揶揄地說:「那時候,我都快四十歲了,居然還被叫『青年』。」強調獲得當局的認可其實是讓人傷腦筋的。
問題就在那之後發生。時任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簡稱救國團)主任的蔣經國,在十大傑出青年表揚大會後數日,另外舉辦茶會招待獲獎者。救國團是針對年輕人進行政治思想工作的單位。
蔣介石的長子蔣經國一手掌握特務機關,日後終將繼承蔣介石之位,坐上國家最高權力領導者的位置。茶會上已經安排好蔣經國將與出席者拍攝紀念照。
彭明敏很清楚地知道,紀念照將被救國團當作宣傳之用,因此便以有要事為由,沒有出席茶會;之後也因報載的紀念照裡沒有彭明敏而引發各種臆測。若是從與絕對權力者對抗這點來看,本次事件可以說是「自救宣言事件」的前哨吧。對此,彭明敏真情流露地說:「我實在不能讓學生看到自己和人人畏懼的特務頭子一起出現在公開場合。」
蔣經國好像對於彭明敏缺席茶會一事耿耿於懷。彭明敏說:「我在被逮捕之後,第一次跟蔣經國見面時,他便問我:『那時候為什麼沒來?』」而且,當時的缺席,也在日後「自救宣言事件」中成為「反政府」的證據之一。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第一本從日本人角度,多元描寫彭明敏及其行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