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inema book
作者 | Pam Cook |
---|---|
出版社 | 千華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電影之書:《電影之書》於1985年出版,經歷多次修訂及擴展,本書譯自2007年的最近期版本。書中呈現多重聲音,從不同觀點辯論電影的歷史、理論與分析,涵蓋好萊塢與全球電影 |
作者 | Pam Cook |
---|---|
出版社 | 千華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電影之書:《電影之書》於1985年出版,經歷多次修訂及擴展,本書譯自2007年的最近期版本。書中呈現多重聲音,從不同觀點辯論電影的歷史、理論與分析,涵蓋好萊塢與全球電影 |
內容簡介 《電影之書》於1985 年出版,經歷多次修訂及擴展,本書譯自2007 年的最近期版本。書中呈現多重聲音,從不同觀點辯論電影的歷史、理論與分析,涵蓋好萊塢與全球電影的動態互動,並將其放入更廣泛的文化脈絡中討論,內容分為七大單元:好萊塢與好萊塢之外的電影、明星制度、電影技術、世界電影、電影類型、作者與電影及電影理論的發展,透過多角度視野,重新定義電影的活力與多樣性,被譽為電影研究領域的重要讀本,也是影迷不可或缺的電影指南。
作者介紹 潘姆.庫克(Pam Cook)南安普敦大學電影研究學系榮譽教授(Professor Emerita)。與蘿拉.莫薇(Laura Mulvey)和克萊兒.強斯頓(Claire Johnston)為1970年代英美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的先驅之一。她於1985年到1994年間擔任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 BFI)雜誌《月刊電影公報》(Monthly Film Bulletin)和《視與聽》(Sight and Sound)的副主編並定期撰稿,之後任教於大學。自2005年退休以來,仍持續出版有關電影的書籍和文章。她的著作包括Fashioning the Nation: Costume and Identity in British Cinema、I Know Where I’m Going!、Screening the Past: Memory and Nostalgia in Cinema等。
產品目錄 前言與致謝 作者群介紹 附記:如何使用本書 單元1 好萊塢與好萊塢之外的電影早期電影與有聲片之前的電影美國電影業的興起 古典片廠制度 古典好萊塢敘事好萊塢全球化 好萊塢邊緣 單元2 明星制度好萊塢明星工廠電影中的演技有聲電影之前的明星有聲電影之後的明星戰後電影中的明星 當代明星 單元3 電影技術前言 聲音 色彩 深焦攝影燈光 寬銀幕 攝影機 另類製作規格 數位影像 剪接多媒體技術 單元4 世界電影全球化年代的國家電影澳洲電影 英國電影 華語電影 丹麥電影 法國電影德國電影印度電影 香港電影愛爾蘭電影 義大利電影 日本電影 蘇維埃電影西班牙電影 單元5 電影類型體裁與類型分析的歷史 動作冒險片 喜劇 當代犯罪片 古裝片 剝削電影 黑色電影 通俗劇歌舞片 科幻片與恐怖片 青少年電影西部片單元6 作者與電影前言 打造新法國電影:作者策略 作者論 英國的作者論 作者論與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之後的作者研究作者不死 1990年代的作者論 作者身分的修正與重生單元7 理論的發展1990年代以來的女性主義與電影女性主義電影理論 酷兒理論與新酷兒電影 跨國電影研究 結構主義及其餘波 後理論、新形式主義與認知主義 注視電影 觀影與觀眾研究 後現代主義與電影 建議書單及參考書目
書名 / | 電影之書 |
---|---|
作者 / | Pam Cook |
簡介 / | 電影之書:《電影之書》於1985年出版,經歷多次修訂及擴展,本書譯自2007年的最近期版本。書中呈現多重聲音,從不同觀點辯論電影的歷史、理論與分析,涵蓋好萊塢與全球電影 |
出版社 / | 千華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950566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950566 |
誠品26碼 / | 2682806060006 |
頁數 / | 768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9X21X5.3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電影之書》於1985 年出版,經歷多次修訂及擴展,本書譯自2007 年的最近期版本。書中呈現多重聲音,從不同觀點辯論電影的歷史、理論與分析,涵蓋好萊塢與全球電影的動態互動,並將其放入更廣泛的文化脈絡中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