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事件處理法 (2025年增修第5版)
作者 | 陳慈幸 |
---|---|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少年事件處理法 (2025年增修第5版):本書屬於刑事法學領域,建構出一套結合少年事件處理法學理與實務之教材。新版聚焦於目前現行實務與2024年5月草案發布之部分。 本書 |
作者 | 陳慈幸 |
---|---|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少年事件處理法 (2025年增修第5版):本書屬於刑事法學領域,建構出一套結合少年事件處理法學理與實務之教材。新版聚焦於目前現行實務與2024年5月草案發布之部分。 本書 |
內容簡介 本書屬於刑事法學領域,建構出一套結合少年事件處理法學理與實務之教材。新版聚焦於目前現行實務與2024年5月草案發布之部分。 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在於對少年事件處理法的學理有基礎認知,其二是介紹目前少年事件實務處理流程,透過學理與實務的結合,除可供大學學生作為教材,對於將來有志從事司法人員更是不可或缺的書籍。 與一般傳統教科書很大的不同是,本教材主要以因應公職考試之少年調查保護官考試、監獄官考試以及一般大學、研究所少年事件處理法相關課程所用。
作者介紹 陳慈幸現 職國立中正大學教授司法院核發專業法官證明書之審查委員(少年)法務部少年矯正機關收容處遇實施條例修法審查委員法務部矯正署勵志中學視察委員學 歷日本中央大學法學博士
產品目錄 五版序序‧第一章 少年事件處理法之立法目的及原則 第一節 少年事件處理法之立法目的、歷年修法重點/3 第二節 少年事件處理法之特徵與原則/21‧第二章 少年保護事件 第一節 少年保護事件適用對象、範圍及事件來源/32 第二節 強制處分(同行、協尋、收容、責付等)/60 第三節 調查階段之規定/84 第四節 審理階段之規定/119‧第三章 保護處分種類及執行 第一節 訓誡,並得予以假日生活輔導定義與執行/140 第二節 交付保護管束並命為勞動服務/147 第三節 安置輔導/168 第四節 令入感化教育處所施以感化教育/181 第五節 禁戒、治療/211 第六節 抗告及重新審理/218‧第四章 少年刑事案件 第一節 少年刑事案件事件與年齡管轄/225 第二節 少年刑事案件審判/232 第三節 刑事處分執行之處所:法務部矯正署明陽中學/244‧第五章 附 則 第一節 少年資訊不公開與前案紀錄塗銷/254 第二節 親職教育/259‧附 錄 一、少年事件處理法/275 二、少年事件處理法施行細則/296 三、少年法院與相關機關處理少年事件聯繫辦法/300 四、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315 五、少年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辦法/346 六、少年保護事件審理細則/350 七、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64號解釋/360 八、保安處分執行法/362 九、少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374 十、少年觀護所設置及實施通則/381 十一、少年矯正學校設置及教育實施通則/386 十二、少年矯正學校學生累進處遇分數核給辦法/399 十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805號解釋/403 十四、少年輔導委員會設置及輔導實施辦法/407 十五、因應本法修法後之「少年及兒童保護事件執行辦法」之變革/412 十六、兒童及少年受安置輔導或感化教育之學籍轉銜及復學辦法/416
書名 / | 少年事件處理法 (2025年增修第5版) |
---|---|
作者 / | 陳慈幸 |
簡介 / | 少年事件處理法 (2025年增修第5版):本書屬於刑事法學領域,建構出一套結合少年事件處理法學理與實務之教材。新版聚焦於目前現行實務與2024年5月草案發布之部分。 本書 |
出版社 /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693692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693692 |
誠品26碼 / | 2683006195000 |
頁數 / | 43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17*1.99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五版序
本次的改版也是修法的原因,因2024年5月司法院所通過的草案再次確認,為了學習者的學習,我跟巫怡儂助教又再進行了編修。
感謝我的助教巫怡儂小姐,要不是有能力的她協助繪製圖表與細心校正,今天就不會這麼快完成改版,謝謝她陪伴了四次的改版。
巫怡儂助教今年六月從中正大學畢業。她是我身邊很得力的幫手,除了文書很強之外,對於校訂的方面非常仔細,要不是她的協助訂正,這本書是無法完善,她畢業後,我以為她不會參與第五版的校正工作,沒想到她在七月底完成了所有的訂正,在此對怡儂助教致上最大的感謝。
對於一個研究少年事件程序法的學者而言,最大的學習就是第一線,這幾年來我一直都在第一線努力,謙虛地跟實務家對話,這樣的互動與學習的過程,讓我收穫很多。
在第三版以前的序言當中,我寫了一些童年時期的東西與家人的互動,我回想到一件幼兒園時為了買一隻小烏龜,偷了家父50元的往事。幼兒園時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喜歡烏龜,下娃娃車後看到有販售烏龜的小販在家附近,但一隻小烏龜要50元。
對一個園兒來說,50元是天價中的天價,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跟家父要錢買烏龜,於是趁家父洗澡時,偷翻開皮包,拿著50元衝出家門買了烏龜。返家後,家父發現我偷錢買烏龜很生氣,他的處理方式是對我斥責之後,把我的書包與衣服收拾完,再帶上小烏龜,準備趕出家門。我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想說既然要走了,於是又從家父的皮包裡拿更多錢……。這場鬧劇在外公的介入下,有著不太好但還算可以的結局,那就是家父跟我都各退一步,好好思考自己的行為。
雖然這件事情的起因當然是我的錯,但當下我看到外公反過來跟家父斥責說他把我趕出家門是對小朋友的身心發展非常不好時,雖然聽不太懂,卻滿開心看到家父被斥責。外公在幾天後開始跟我慢慢分析因為私慾而偷錢是一個不好行為,我有點不太懂,之後他帶著我買了飼料,並餵食已經取名叫做「嘿嘿」的小烏龜,在外公過世之前,他還是會跟我提起這件往事,告訴我為人處世的道理。
這件事後,外公與外婆在有生之年,在我成長的路上不斷地引導我思考什麼是合法且正當的選擇。反思了這件事,最大的贏家是有兩個,其中一個是我,我長成了一個算是沒有偏差以及奇怪想法的人,另外的贏家是那隻當時50元天價購買的南美彩龜「嘿嘿」,牠的龜生一直平安順遂,在去年3月以近50歲超高齡無疾而終。
至於被害人家父,除了金錢損失外,還要負責把我跟嘿嘿養大,真的很倒霉,藉由這篇序文,再次跟家父道歉。
謝謝您看到這裡,不管您是準備修少年事件課程的學生、是對少年事件有興趣的人,或者是考生。
人生有一些事情值得回顧與反思,學問是其中一個。
陳慈幸
寫於2025年於澳洲布里斯本的公務行程上
最佳賣點 : 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在於對少年事件處理法的學理有基礎認知,其二是介紹目前少年事件實務處理流程,透過學理與實務的結合,除可供大學學生作為教材,對於將來有志從事司法人員更是不可或缺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