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者靜靜發光 3
作者 | 沈建文 |
---|---|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人道者靜靜發光 3:《人道者靜靜發光3》一書藉由學生組隊,為不同公益團體以攝影、短片及漫畫形式進行報導、發聲之比賽作品集結。參賽的作品令人激賞讚嘆,公益傳播中心已 |
作者 | 沈建文 |
---|---|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人道者靜靜發光 3:《人道者靜靜發光3》一書藉由學生組隊,為不同公益團體以攝影、短片及漫畫形式進行報導、發聲之比賽作品集結。參賽的作品令人激賞讚嘆,公益傳播中心已 |
內容簡介 《人道者靜靜發光 3》一書藉由學生組隊,為不同公益團體以攝影、短片及漫畫形式進行報導、發聲之比賽作品集結。參賽的作品令人激賞讚嘆,公益傳播中心已讓很多學生第一次親身接觸在台灣各個角落默默付出的社福團體,薰養成看到好事就去做的「見益有為」習慣,也讓學生延伸生活的觸角,帶動思考除讀書以外的議題,既深且廣地觸及台灣不同層次的社會鏡面。
作者介紹 公益傳播基金會希望透過基金會運作,在實質上得以扶助社會弱勢,並成立媒體平台,以新媒體與傳媒整合之社會行銷,報導台灣良善美好之事務,並倡導公益、公義之議題,倡導見義勇為的精神並期望讓現今社會風氣獲得改善,進而媒合社會上各方資源,讓需要幫助的人直接受惠、得到最大助益。在現今快速變遷及網路發展的社會,公益服務必須要有與時俱進的方式來因應。公益傳播基金會,不僅橫向連結各類型公益機構,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更能在縱向直接面對需要幫助的對象提供必要且及時的協助,並將正確的新聞訊息傳播於民眾,最終希望能因此達成改善社會風氣的目標,使社會資源切實受惠於需要幫助者。 國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國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之宗旨在提倡「見益有為」運動,使命為致力於公益傳播之跨領域研究與教學,並與政府部門及國內外公益團體協同合作,推動發展傳播媒體之公益應用。因此本中心建構出以研究、教育、倡議與合作三方面之年度工作任務,包含進行相關議題之研究調查、建立公益傳播知識庫、開設公益傳播學程、進行公益傳播培訓、舉辦公益傳播獎及國際論壇等。
產品目錄 序文國立中央大學 校長——周景揚財團法人公益傳播基金會 執行長——唐平榮台新公益慈善基金會 董事長——鄭家鐘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 秘書長——沈怡如青樺視覺有限公司 董事長——蔡青樺國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 主任——沈建文人道團體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台灣待用課程協會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北市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中華民國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台灣行動兒童療育協會台灣遲緩兒天使樂園協會天主教會新竹教區附設桃園市私立天使發展中心中華民國威廉斯氏症協會中華民國微光社會福利協會微光庇護工場蘆竹店台灣省私立啟智技藝訓練中心自閉症協進會——龍竹工坊李林樹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桃園教養院桃園市私立方舟啟智教養院桃園市私立育德兒童之家桃園市私立庭芳啟智教養院桃園市私立嘉惠啟智教養院桃園市私立觀音愛心家園桃園市幸福社會福利基金會桃園市美好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美好庇護工場桃園市唐氏症家長協會桃園市喜大人長者關懷協會桃園市智障者家長協會苗栗縣社會福利促進協會臺中市助扶關懷協會臺中市響響輔助科技協會彰化縣小嶺頂愛啟兒關懷協會嘉義市心康復之友協會台南市私立天主教瑞復益智中心人道者臺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社工 林建宇臺北市傳德慈善基金會祕書長 詹尹州臺北市蒲公英聽語協會理事長 謝莉芳中華民國身障棒壘球協會創始人 潘瑋杰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弱勢服務組組長 林盈伸桃園市仁友愛心家園社資組長 張鑑欣台灣省私立啟智技藝訓練中心教保員 楊禮駿桃園市真幸福全人關懷協會總幹事 吳月貞桃園市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陳文卿桃園市慈馨公益關懷協會理事長 葉星秀義行者以戲劇翻轉風箏少年 余浩瑋從中輟生到劇團創辦人的勵志人生給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李怡潔為SMA 病患發聲視病如親!骨科名醫杜元坤 捐薪破億做公益路見不平!屏東少年黃詮佑 「補路」破三千小時玉里「法國爸爸」愛台灣 劉一峰無私奉獻50 年浪子回頭行善送麵 獲得義行獎肯定跋日下棗 漫畫家 | 同理心胡財源 導演 | 「人道者靜靜發光」,讓我們一起感受人道主義的溫暖與力量洪宋晏 導演 | 公益傳播獎是一條溫暖的傳播途徑曾建華 漫畫家 | 漫畫的核心在於故事!張宏聲 國際裁判 | 因愛執起相機與畫筆 , 於影像中置入愛的種籽鄧博仁 攝影藝術家 | 標題:期待播下的一顆顆良善的樹 能開花結果
書名 / | 人道者靜靜發光 3 |
---|---|
作者 / | 沈建文 |
簡介 / | 人道者靜靜發光 3:《人道者靜靜發光3》一書藉由學生組隊,為不同公益團體以攝影、短片及漫畫形式進行報導、發聲之比賽作品集結。參賽的作品令人激賞讚嘆,公益傳播中心已 |
出版社 /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0616620 |
ISBN10 / | |
EAN / | 9789860616620 |
誠品26碼 / | 2682806611000 |
頁數 / | 488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X3.3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1200 |
提供維修 / | 無 |
推薦序 : 【序文】
助人常常被視為善行,但如果透徹一點,助人是「我應該做的」,因為,唯有做別人的天使才能做自己的天使,成就了自己!秉此理念,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在助人這件事都以最大的熱情推動。公益傳播獎是中央大學讓年輕團隊協助社福團體進行社會溝通的努力,透過漫畫、攝影與影片製作,讓社福團體提高辨識度與增加社會關懷,對我們做「讓人可以好、而且自己好,以後也都會好」這樣的公益,助益甚大! coworker 得到雙向回饋、團隊得以認真了解公益的本質,社福團體則提升能力優化生態圈、最後社會得以認知「助人是所有人應該做的!」而不是施恩或同理而已。中央大學舉辦的公益傳播獎。歷屆活動結束後紀錄了這些努力,提供給廣大的讀者。這本「人道者靜靜發光 3」見證了無私才談奉獻,認真才能助人」這樣的行為,特別欽佩所有參與者的做到,也希望本書帶動社會大眾的公益心與慈善行!
台新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鄭家鐘
【序文】
這本書代表了一個新一代的創作者和機構,他們深刻關心台灣社會的一些關鍵議題,透過多種創意方式,以漫畫、攝影、影片、文字等形式,向我們展示了這個島嶼上最美麗的助人者、人道團體和義行者的故事。
在台灣,我們關心的議題很多,但這本書特別突顯了一些令人振奮的價值觀和行動,它們都是我們自律聯盟所關心的核心議題。
首先,這本書反映了公益透明度和監管的重要性。我們強調NPO的財務運作應該是透明的,這不僅建立了公眾信任,還確保資金得以適當使用。這本書所呈現的故事反映出一群人道者和組織,需要以高度的透明度和財務責任感,用他們的方式支援弱勢群體,這是值得讚譽的表現。其次,我們關注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和治理,這本書中的人道者和組織展現了卓越的領導和治理。
這本書也突出了一個關鍵概念,那就是社會影響力。這些人道者和組織不僅關心問題,他們以他們的行動和努力在社會中產生實質的影響。他們不僅改變了個別人的生活,也為整個社會帶來了正面變革。這種社會影響力是我們所嚮往的,它使我們更堅定地支持這些人道者的努力。
這本書代表了台灣社會中最美麗的價值觀和行動,反映了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關心的核心議題。這些人道者和組織不僅是台灣社會的亮點,也是我們所有人的靈感來源,它將激勵您以更積極的方式參與社會,並鼓舞您成為更好的自己。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 沈怡如
【序文】
是多麼善美的心,才能夠將企業家回饋家園的大愛,與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團體,緊緊地串連起來!透過傳播教育的力量,藉由年輕學子熱切單純的眼睛,以及相關資源的整合,紀錄人道實踐者的公益之路。為弱勢的人們,點亮一盞盞愛的心燈,讓溫暖的關懷,照亮社會角落。
歐陽明董事長,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成立「公益傳播基金會」,投身公益奉獻,宣揚人間真善美;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以正確價值觀培育社會菁英,凝聚青年才華,讓善的種子向下札根,也照亮青年學子成長學習之路。參與國際論壇的講師們,無私分享資源,只為讓學子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接力完成人道關懷的理想,讓社會更美好。
媒體報導的視角,能夠左右社會大眾的觀點。期盼能運用媒體的力量,為公益實踐者發聲,為社會帶來溫暖。
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每年舉辦公益傳播獎暨公益傳播國際論壇、至今已連續舉辦五年!青樺視覺很榮幸能參與活動學習,不僅增長見識也認識了諸多令人敬佩的公益傳播者!
更從年輕學子的作品中看到了溫暖的心
和永不放棄的生命力!
那份關懷社會的心就如一顆顆光亮的珍珠
主辦單位將
那一顆顆光亮的珍珠串成一條條善美的鏈子!
出版了
「人道者 靜靜發光」至今已發行第三冊。
希望這美麗的鏈子能夠一串接一串,無限串連下去。
傳播人間真、善、美,讓社會上照不到光的角落,不再陰暗。
青樺視覺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青樺
自序 : 【序文】
欣聞公益傳播中心今年迎來了第五屆的公益傳播獎,也將第四屆和第五屆公益傳播獎的參賽者作品,彙集成「公益傳播獎-人道者靜靜發光3」,付梓出版在即。「為好事發聲,讓好事發生」,共創見益有為的新世紀,傳遞正向的社會影響力,是公益傳播中心一貫的理念與宗旨。中大在財團法人公益傳播基金會暨成霖集團創辦人歐陽明先生捐贈下,於2018年3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公益傳播中心。回首來時路,蓽路藍縷,從零到有最為辛勞。沈建文主任時以當責之心態,擔此重任,見公益而有為,帶領同仁趨步向前,其中艱難困阻,旁人實難得知,如今看著豐碩成果已蔚然成林,可喜可賀并可敬。
公益傳播中心每年舉辦的「公益傳播獎」,持續鼓勵青年以多元媒體形式為社福團體創作,向社會大眾呈現各種社會議題。這提供了許多青年、學子卓越的機會,親身接觸到這些在台灣不同角落默默奉獻的社福團體,拓展了生活視野,同時引發了對於超越書本範疇的議題的思考,讓他們更深入瞭解台灣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從而運用其媒體專業能力為社會服務。他們的熱情與活力絲毫不受疫情影響,善用線上會議與社群媒體與社福團體持續互動、交流及取材,為不同的公益團體發聲。
公益傳播的力量源遠流長,所傳播的正能量,不僅可改變社會的面貌,也深刻觸動人心的最深處。這本書籍不僅僅是第四屆及第五屆公益傳播獎的參賽者作品資料的匯聚,更匯聚了參賽者對「見益有為」運動的熱情呼應。參賽者以其專業,不論是透過寫實的鏡頭或溫潤的筆觸,一點一滴刻畫出感人至深、令人悸動的作品,以攝影、短片或漫畫呈現的紀實故事,散發著真摯情感和社會關懷,堪稱是青年世代對台灣公益影響力獻愛的最佳代表作。對於同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溫暖而深情地寄予一種生而為人應有的平等與尊重。
這些年輕人,可能來自不同背景,擁有各自的專業技能,但他們共同的信念是:媒體可以是正向變革的催化劑,它有力量啟發人們、聚焦問題、激起行動,他們將這種信念注入了自己的創作中,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可能性。
個人在出任中央大學校長時,即提出以締造中大成為一個深具「人文關懷」的世界一流大學的願景,而公益傳播中心重倡見益有為的精神,讓大眾了解並見證人心的良善與美好,我認為這本身就是教育的真諦,真正的教育離不開人文的關懷,初始於一份深植於內心真正的善良。我也常鼓勵學生,不要問國家社會為我們做了些什麼,要問我們為國家社會做了什麼?
最後,我們要感謝所有參與本書籍的作者和參賽者,感謝你們的創意、熱情和付出,希望這本書籍能夠傳遞你們的精神,激勵更多人加入「見益有為」的行列中,一同努力讓台灣更加美好,讓社會充滿愛和正能量。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周景揚
【序文】
經歷了近三年的疫情,期間大大地限縮了許多公益活動,但公益傳播獎和台灣義行獎都非常幸運地順利舉辦,也讓這本最新的《人道者靜靜發光》能夠如期出版,三十家社福單位對台灣人民的付出,透過新型態的傳播工具和年輕人的創意發揮,展現在大眾眼前,這也是公傳中心一直努力的方向。而每屆透過舉薦報名和外部評審的甄選後,十二位台灣義行獎入圍者,再透過網路評選後,六位最新的台灣義行獎得獎者誕生,而每位得獎者皆代表著一個溫暖社會的義行故事。本書收錄兩個獎項的精華內容,可謂是滿滿的善與愛,也代表著人道者為台灣在地默默耕耘的軌跡。
財團法人公益傳播基金會執行長 唐平榮
【序文】
這是一個媒體資訊爆炸的時代,媒體的力量,不僅在於它能傳遞資訊,更在於它能夠塑造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因此媒體有能力放大那些致力於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的聲音,讓我們看到那些在生活邊緣的人道行動者,感受到他們無聲的奉獻與偉大。因此媒體不僅僅是展現人類的行為,也是一種藝術與社會責任,而藝術可以幫助我們尋找真理並發現所有事物中的人性。
在這本《人道者靜靜發光 3》中,我們集結了來自不同媒體領域的年輕創作者,他們用鏡頭、畫筆與影像,呈現了台灣社會最動人的公益故事。他們的創作,讓那些默默付出的人道者和社福團體的故事得以被看見,讓無數在困境中的人得到支持與希望。他們的作品如同一面鏡子,反映出人道主義的光輝,讓這些靜靜發光的人不再僅僅是故事的背後人物,而是整個社會共同關注的核心。
美國肖像攝影大師歐文•佩恩(Irving Penn)曾說:「一張好的照片能夠傳達一個事實,觸動心靈,讓觀眾在看到它後感覺煥然一新。」而這些年輕創作者的作品,正是在許多瞬間抓住了最真實、最動人的情感,並將人們與他們關心的事情連結起來,成為社會變革的催化劑。我們期待這本書的出版,不僅僅是對人道者的禮讚,也是對媒體的深層探討,讓我們重新思考:媒體的力量如何能夠更好地為這個世界帶來善意與改變?願這些創作,能夠觸動更多人的心,讓我們一起支持那些在人道路上默默前行的每一位英雄。
國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主任 沈建文
最佳賣點 : 《人道者靜靜發光 3》一書藉由學生組隊,為不同公益團體以攝影、短片及漫畫形式進行報導、發聲之比賽作品集結。參賽的作品令人激賞讚嘆,公益傳播中心已讓很多學生第一次親身接觸在台灣各個角落默默付出的社福團體,薰養成看到好事就去做的「見益有為」習慣,也讓學生延伸生活的觸角,帶動思考除讀書以外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