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客家民間喜感故事精編 | 誠品線上

臺灣客家民間喜感故事精編

作者 張莉涓
出版社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臺灣客家民間喜感故事精編:臺灣客家民間喜感故事,是富含喜劇色彩的故事,當中亦蘊含豐富的客家生活習俗、生命儀節與價值觀念的描繪,以及許多凝聚生活經驗的口頭語、諺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臺灣客家民間喜感故事,是富含喜劇色彩的故事,當中亦蘊含豐富的客家生活習俗、生命儀節與價值觀念的描繪,以及許多凝聚生活經驗的口頭語、諺語和歌謠,對於廣大民眾具有吸引力與影響力,是適合現代親子共讀,或作為傳遞傳統文化、群體認同、語言風格的重要媒材。本書通過文獻整理,精選出六十則喜感故事,藉以展示臺灣客家詼諧文化的基本面貌。為了便於一般讀者閱讀與欣賞,每則故事均以客語、華語雙語方式呈現;特殊客語用字,則於當頁加上註釋解說。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增進讀者對臺灣客家喜感故事的瞭解;熟悉客語的讀者,亦能更容易掌握故事語境、體會人情與思維,進而感受語言與情節的趣味,以及多元的精神風貌與豐盈的客家文化意涵。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張莉涓 臺灣苗栗人,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開設「臺灣客家詼諧故事」、「臺灣客家歌謠與鄉土文化」、「應用文與寫作」等課程。曾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兼任講師等。曾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與客家委員會優秀碩博士論文獎助、一一一年度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客家普及著作出版補助。主要研究領域為:民間文學、詼諧文學、客家鄉土文化等。著有《客家文化事典》(合著)、《苗栗客家山歌研究—以頭份市、造橋鄉、頭屋鄉、公館鄉為例》、〈嚴歌苓小說〈白蛇〉的交響式話語〉、〈臺灣客家「喜感」故事的藝術特色〉、〈末世頑童—王思任的戲謔人生〉等研究論著。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吳序 吳福助 1林序 林仁昱 5彭序 彭維杰 7自序 張莉涓 9凡例 1導言 1一 喜感人物故事 11避諱才女 12我夫斷非牽牛郎 14娶才女 16犁頭入土無兩吋 18家神通外鬼 20鴨四妹智鬥縣官 22亞古嫂拿飯匙賠貓 28三位親家說大話 32連鬼都驚嚇 36聰明的長工 38三個女婿祝壽 40三個女婿的障眼術 42 三個小偷的故事 44傻子找工作 46羊先生 50沒抱到小孩 54蒸粢粑 56萬事不求人的阿四妹 58鴨四妹妙解隱謎 61什麼人頭腦較好 66前人寫家書 71酒令 74三個聰明的媳婦 77才女上梁 80用嘴說的要算錢 83做長工不要到東勢的葉屋 86新長工和老長工 89老丈人的壽禮 92傻子讓人請客 97二 娛人笑話 99吹嗩吶的像我阿公 100移出、屎出 102消痰化氣 104小豬少了 106新娘忍屁 108和尚做法事 112燙喉山 114三位生意人 116什麼人較省 118血統純正的吝嗇兒子 120眼盲心不盲 122傻女婿指桑罵槐 124笑話一胡 128富人與窮人 130什麼人追什麼雞 131向土地公要竹子 132茶壺提過來 133狗絆繩 134三 「有願則成」的狂想故事 137上夜三斤狗,下夜三伯公 138蟾蜍皇帝 146各顯神通的十╱石兄弟 154機靈的土地婆 170母豬找上門 172鬼捉弄賭博的人 174娶鬼老婆 176李田螺 181十八代都窮的阿窮變阿富 186 救蛇發財 189烏龜傳代 192問佛祖 195錢鬼作怪 200參考文獻 203

商品規格

書名 / 臺灣客家民間喜感故事精編
作者 / 張莉涓
簡介 / 臺灣客家民間喜感故事精編:臺灣客家民間喜感故事,是富含喜劇色彩的故事,當中亦蘊含豐富的客家生活習俗、生命儀節與價值觀念的描繪,以及許多凝聚生活經驗的口頭語、諺語
出版社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788293
ISBN10 /
EAN / 9789864788293
誠品26碼 / 2682432555006
頁數 / 23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6*19*1.2
級別 / N:無
重量(g) / 500

試閱文字

內文 : 臺灣客家民間喜感故事,是富含喜劇色彩的故事,當中亦蘊含豐富的客家生活習俗、生命儀節與價值觀念的描繪,以及許多凝聚生活經驗的口頭語、諺語和歌謠,對於廣大民眾具有吸引力與影響力,是適合現代親子共讀,或作為傳遞傳統文化、群體認同、語言風格的重要媒材。本書通過文獻整理,精選出六十則喜感故事,藉以展示臺灣客家詼諧文化的基本面貌。為了便於一般讀者閱讀與欣賞,每則故事均以客語、華語雙語方式呈現;特殊客語用字,則於當頁加上註釋解說。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增進讀者對臺灣客家喜感故事的瞭解;熟悉客語的讀者,亦能更容易掌握故事語境、體會人情與思維,進而感受語言與情節的趣味,以及多元的精神風貌與豐盈的客家文化意涵。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增進讀者對臺灣客家喜感故事的瞭解;熟悉客語的讀者,亦能更容易掌握故事語境、體會人情與思維,進而感受語言與情節的趣味,以及多元的精神風貌與豐盈的客家文化意涵。

活動